英语达人经验之谈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

合集下载

避免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避免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上)汉英翻译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忽略乃至偏离了原意;另一种是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

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信、达、雅"标准。

提高译文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于母语是汉语的译者,最需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克服"中式英文",即"Chinglish"问题。

"Chinglish"往往导致某些译文生硬晦涩,使讲英语的读者敬而远之。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等不同,汉译英容易产生中式英文,就像英译汉容易出现欧式中文一样。

因此,要求译者不仅精通汉语和英语,而且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时刻关注英语发展动态,多听外电,多读英文原著和原文,逐渐克服"Chinglish",使英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

现就有关"Chinglish"几个问题与同学们探讨一下。

I、产生Chinglish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一、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不少新词汇、新提法,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在英文里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译法,即使译出来也需要一定的磨合的过程。

译文往往是解释性的,解释不了,就字对字译出,因而容易出现Chinglish。

例如:(1)"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初译: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 to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改译:emphasis on three things: study, politics and integrity初译是解释性的,显然没有原文简洁。

小学英语培训学校老外眼里的chinglish你该如何避免

小学英语培训学校老外眼里的chinglish你该如何避免

小学英语培训学校,老外眼里的Chinglish,你该如何避免总有考友会问到底该怎么解决Chinglish的问题,这个恐怕是一个可让一个博士生导师,研究一生的一个主题,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止境,而且很快还会出现各类各样新的争辩,其实咱们不妨让外国人帮咱们审视一下咱们自己,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固然,其实这篇文章对于那些纠结于到底如何能写出更地道的文章的考友们,也是有很大的帮忙作用的。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常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

不过我看到一篇长文,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成心思。

这篇长文的题目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类Chinglish说法。

比如Chuck第一次来中国,下飞机后,负责接待他的东北某大学英语系陈老师说:您刚到,咱们吃点饭吧。

咱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和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Chuck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就是ravioli(饺子,来自意大利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

Chuck那时心里暗想,这两种东西,国际上早已经有通用的说法(ravioli和tofu),他们中国人为何还要用那种生僻的说法呢?以后Chuck跟陈先生混熟了,就问他,当初你为何不说ravioli 和tofu呢?陈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赶紧解释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而且咱们的《英汉词典》上也没有这两个词。

于是Chuck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英语教师、英语讲义、乃至英语词典肯定存在问题,不然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在中国五年的任教期间,Chuck搜集了大量的Chinglish说法,从中挑选出一组最多见的,编写了上面提到的那篇长文。

四招教你避免说Chinglish

四招教你避免说Chinglish

四招教你避免说Chinglish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有效。

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喻自明。

又如: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 (史密斯在这家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在那里是个小人物)a small potato是小人物之意,而非小土豆的意思。

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会理解这种修辞的意义。

二、要学会在适当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

如:在西方,医生看到病人常问H ow do you feel What’s wrong看到病人脸色不好,会说:You look pale.或问:Do you sleep well而不说:How are you(你好吗?)那是西方人见面时相互寒暄的用法,并不是真的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当看到好字,就十分自然联想起英语里的good或well,但我们更要研究其深层涵义,即在特定语境中好字的内涵和外延,如:Put on your coat before going out.(外出前,穿好外衣)Tom is a yes - person.(汤姆是个好好先生)If the matter isn’t dealt with properly : you’ll get into trouble.(如果这桩事没有很好处理,你会陷入困境)Oh: some one is injured.(不好,有人受伤了)三、要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

教你怎样避免Chinglish绝对有用

教你怎样避免Chinglish绝对有用

教你怎样避免Chinglish绝对有用Chinglish[Practice makes perfect]首先看两个例子:1. spiritual civilization(精神文明?)ethical virtues(强调伦理道德上的长处和优点)精神文明Spiritual civilization之所以不妥在于spirit一词的第一释义是:a person apart from the body;one’s mind or soul. 如:I wish I could stop smoking: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由此可见spirit是指“肉体”相对应的东西,如“灵魂”、“幽灵”。

此外,在强调spiritual civilization 时,仿佛只注重心灵之净化,而不求身体力行。

2. we never cherish any unrealistic fancies about imperialism.(我们对帝国主义从来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汉语“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可以被接受的,虽然其中含语义重复的成分,然而却不可以去套英语Unrealistic fancies, 因为fancy意即illusion or delusion. 已经含unrealistic意思,再用unrealistic则是赘词(wordiness),上句可改为:We never have any illusions (fancies) about imperialism.一、英汉语言机械对应(mechanical correspondence)(把表达的意思逐字地转译成英语)Eg.…I haven’t received your letter for a long time. How are your condition? Is your work busy? Please reply me early.Here life is very nervous because we have to do many things. The teachers give us too many exercises. So we can’t read when class is over. We have no method. The teachers can change the situation.原文可作一些修改:(…How are you getting on recently? Are you busy with your work?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We’ve been hard pressed for time. Our teachers are always assigning us so much homework that we can hardly have any time for our outside reading. We have no way out. Perhaps the teachers would do something about it…)二、词汇就是一切的观点,对句型变化不够注意。

了解英汉差异 避免Chinglish[论文]

了解英汉差异 避免Chinglish[论文]

了解英汉差异避免Chinglish摘要: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

本文从英汉语序差异、英汉被动句差异、英汉时态差异和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写作中出现chinglish的原因。

关键词:英汉差异;chinglish;英语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写作中时常出现chinglish现象。

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差异会让中国学生避免在英语表达中出现chinglish现象。

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英汉语序差异1.英语中的后置现象(1)英语表达中通常将状语(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条件等)后置。

英文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动词+其他成分。

“其他成分”中最常见的是宾语和状语,状语中最多见的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表示程度、方式的副词。

如:①she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when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yesterday.②she stayed at home as she had no car.以上句子中when, as等引导的状语后置,在用汉语表达这些内容时往往前置。

例如,第②句用汉语表达如下:她因没有汽车而留在家里。

(2)英语表达中通常将起定语作用的短语或从句后置,而在汉语中这些成分通常前置。

①the wolves hid themselves in the places that couldn’t be found.(狼躲在不被发现的地方。

)②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which made his father very angry.(他的父亲很生气他考试没及格。

)2.英语中的倒装现象英语表达中有时为了强调,有时为了满足句子结构的需要,经常会出现倒装现象,而在汉语表达中我们很少用倒装句。

彻底抛弃Chinglish

彻底抛弃Chinglish

彻底抛弃Chinglish, 说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当然是所有英语学习者的理想。

其实,所谓的Chinglish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用中文的语法和用词去生硬地套英语,比如想表达“天很热”时说“The day is very hot。

”;另一情况是指口音问题,即虽然说得没错,可是一听上去就知道是中国人在说英语。

我们学英语,第一种情况当然绝对要避免(这通过系统学习语法和词汇,要做到并不是很困难),否则让人听不懂或觉得可笑。

要克服第二个问题,需要付出的时间太多,决非在中国生活的非英语专业人士所能承受。

想想看,许多南方人从十多岁开始,在北京呆了几十年,天天说普通话,听普通话,可还是说不准普通话! 中国人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想要说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谈何容易!就算是中央电视台的英语播音员,您还是能听出是中国人在说英语。

有的英语教学专家通过多年疯狂地学习英语(所耗时间恐怕读一个大学英语专业都不止),再加上个人的天赋,练得一口纯正的美式口语,就抛出某英语学习法号召大家拼命练习肌肉去追求标准发音,实际上大多数人却根本无法负担像他那样的投入,自然也就学成者寥寥。

其实,只要能做到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也就是能正确表达,发音不地道(注意,是不地道,不是错误)根本就不妨碍交流。

例如,新加坡和印度都是以英语为第一官方语言的国家,几乎人人会说英语。

可新加坡人的英语也带有明显的口音――他们自称为“Singlish”;印度人的英语在咱们听来更难听,舌头直打嘟噜。

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和英美人交流是毫无障碍的――就因为他们的英语口语从语法上和用词上都没有问题。

他们也从来不需要去追求什么“纯正的美式口语”。

当然,说一口发音纯正的美国口语会让人觉得你很牛,可是要考虑考虑你得付出得代价,况且还不是一定能成功。

小学生如何摆脱说中式英语

小学生如何摆脱说中式英语

小学生如何摆脱说中式英语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而且这词儿已经能上英语世界2005年度的热词榜前十大了!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有效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喻自明。

又如: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 (史密斯在这家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在那里是个小人物)"a small potato"是"小人物"之意,而非"小土豆"的意思。

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会理解这种修辞的意义。

二、要学会在适当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

如:在西方,医生看到病人常问? "How do you feel" "What's wrong"看到病人脸色不好,会说:"You look pale."或问:"Do you sleep well"而不说:"How are you"(你好吗?)那是西方人见面时相互寒暄的用法,并不是真的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怎么避免Chinglish

怎么避免Chinglish

怎么避免Chinglish (中国怎么避免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英语)作者:陆丰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6-07-23 点击数:784怎么避免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

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

中式英语在英语被称为“Chinglish”,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

怎么避免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而且这词儿已经能上英语世界2005年度的热词榜前十大了!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有效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喻自明。

又如: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 (史密斯在这家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在那里是个小人物)“a small potato”是“小人物”之意,而非"小土豆"的意思。

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会理解这种修辞的意义。

二、要学会在适当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达人经验之谈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
1.避免过多重复信息
对于汉语中的重复信息,译者在汉译英时可尝试采用如下方式:
其一,对重复出现的信息加以省略,比如在结构相同的、平行的汉语简单句中,重复的谓语动词在汉译英时可以省略不译;
其二,用英语代词或其他词来替代汉语中重复出现的信息,比如可以用the former、the latter、one、it等词替代上文提过的信息;
其三,采取类似“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即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将汉语中重复的词语或信息提取出来,合并为“一项”来翻译,这“一项”可加在全部有关词语或信息的前面或后面,统管兼顾。

蹩脚英语案例1:
例1 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新年。

参考译文:The most importantfestival in Chinais Spring Festival, which is also the most exciting.
注解:“新年”在原文中重复出现两次,汉译英时可以采取替代的方式,用关系代词which 替代第二个“新年”,同时引出一个定语从句。

“节日”在原文中也重复出现,第二个“节日”可以省略不译。

例2 中国文化认为有些颜色吉利,有些颜色不吉利。

参考译文:In Chinese culture, somecolors are considered lucky and some unlucky.
注解:“颜色”一词出现两次,汉译英时可省略第二个分句中的“颜色”。

例3 竹子象征清逸,松柏象征长寿,莲花象征纯洁,兰花象征归隐。

参考译文:Bamboo representselegance, pine longevity, lotus purity and orchid reclusion.
注解:原文为四个平行分句,结构相同,谓语动词也相同,汉译英时可以省略后三个分句中重复使用的谓语动词“象征”。

例4 和尚的僧袍是黄色的,佛教寺院也是黄色的。

参考译文:Monks’garments are yellow and soare Buddhist temples.
注解:原文两个分句的重复信息为“黄色的”,汉译英时可以用so或as替代这一重复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当so置于句首时,句子需引起部分倒装,因此参考译文中的系动词are应提至主语Buddhist temples之前。

2.避免动词使用过多
汉语中往往分句密集,动词的出现频率较高。

汉语中还有“连动式”和“兼语式”结构,句子中集结了大量的动词。

英语往往只使用一个动词来表达最主要的动作含义,其他动作则通常借助动词不定式、分词、名词、介词、形容词等来表达。

英语的这种借用方式削弱了动词所传递的意义,使其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

鉴于汉语和英语的这一表达差异,译者在汉译英时可多采用名词、介词、形容词等来翻译汉语中过多的动词,以使译文更地道。

蹩脚英语案例2:
例1 各地开办了很多老年大学,让老人学写书法,学画国画,学跳舞。

参考译文:Around the country, manycolleges for the elderly have been set up for them to learn calligraphy,Chinese painting and dancing.
注解:原文分句较多,且每个分句中都有动词。

参考译文保留了主要谓语动词“开办”(set up),并借用动词不定式to learn来对应原文后三个分句都重复使用的动词“学”,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后三个分句转化为“让老人学书法、国画、跳舞”来翻译,从而只保留了“学”
一个动作含义。

例2 圆月象征着全家团圆。

参考译文:The full moon is a symbolfor family reunion.
注解:原文中的“象征”是动词,汉译英时可以转译为名词symbol,使译文更符合英语静态的特征。

3.正确翻译“使”字句和“让”字句
在翻译“使”字句和“让”字句时,译者容易受原文影响,一味地用make、let、enable等去对应原文的“使”字和“让”字,从而产生一些生硬、晦涩的中式英语。

译者在翻译这两种句型时,需仔细分析原文,若原文不适合用make、let、enable等词去翻译,可尝试用如下方式:其一,省略“使”字或“让”字,在译文中添加表示逻辑关系的词(组),来体现“使”字或“让”字的前后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二,将“使”字或“让”字与其后面的动词结合起来译为英语及物动词(或词组)。

蹩脚英语案例3:
例1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上海变得繁华热闹。

参考译文: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over the past decades, Shanghaihas now thrived and bustled with excitement.
注解:译者可将“使”字前后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名词短语“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是“上海变得繁华热闹”,汉译英时可在名词短语前添加介词with,将其处理为状语,同时省略“使”字,将“使”字后面的内容处理为主句,体现出“使”字前后清晰的因果关系。

例2 中国人为菜肴赋予色、香、味,使饮食提升为一种享受。

参考译文:Chinese people cook disheswith good color, aroma and flavor, thus enhancing the enjoyment of the diningexperience.
注解:原文的“使……提升”可以译为英语及物动词enhance。

此外,汉译英时可将原文后一个分句译为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从而将原文两个分句合并译为一个英语长句。

例3 两岸美丽的景色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在眼前,让你觉得就像是穿行在天然画廊之中。

参考译文:The beautiful scenes onboth sides of the river are unfolded one by one before your eyes, and you feelas if you were wandering along a natural art gallery.
注解:汉译英时可以省略原文中的“让”字,将“你觉得就像是穿行在天然画廊之中”译成独立的句子,并为其添加连词and,使其与前一句译文形成并列关系。

例4 中国古典园林对空间进行分隔,让空间不会无边无际,也不会阻碍视野。

参考译文:In Chinese classicalgardens, space is separated so that it is neither boundless nor obstructive tothe view.
注解:汉译英时可以省略原文中的“让”字。

“空间不会无边无际,也不会阻碍视野”是“中国古典园林对空间进行分隔”的目的,因此汉译英时可添加so that来连接两部分内容,清晰体现出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