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己所用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写我最喜欢的课文

写我最喜欢的课文写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写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有哪些呢?书是船只,凯勒(瑞士作家)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写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欢迎阅读参考!写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篇一这个学期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因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做事情只要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课文中介绍的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现代画家齐白石和美国发明家迪生,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成大事,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和滴水穿石的精神。
如果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不可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们的成就,不仅使人类在历史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也给我们后人以很大的启发。
滴水穿石是呢?我认为,滴水穿石就是顽强的毅力和日积月累的决心,就是“蚂蚁啃骨头”。
我的不太理想,成绩总是上不去,就因为我没有“滴水穿石”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不能每天坚持刻苦英语。
英语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背课文,默写课文,还要背3个单词,周一到周五花一个小时学习,周末花半个小时。
如果我每天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勤奋学习英语,日积月累,我的英语成绩肯定就能提高。
总之,今后我一定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搞好学习。
写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篇二在我们学过的课文当中,有不少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文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滴水石穿的启示》。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我把这个道理写成的条幅挂在了床前,它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自从今年我的妈妈让我每天都练习一页钢笔字帖,开始我还能坚持下去,过了几天我就有一点儿不耐烦了,抬起头看到了我挂在床前的条幅想起了《滴水石穿的启示》这一篇课文心想:“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的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把石块打穿。
古今中外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的吗”?想到这里我有坚持了下去,现在我的字好多了!就是这件事使我更喜欢这篇课文了!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写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篇三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当然是这首《清平乐。
教材分析具体篇目

讲课篇目:
叙事记叙文:《《忆读书》冰心《散步》莫怀戚《山中避雨》丰子恺写人记叙文:《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写景记叙文: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
状物记叙文:《白鹅》丰子恺《海燕》郑振铎
散文:背影(朱自清)《海燕》高尔基
说明文:苏州园林(叶圣陶)看云识天气(朱泳燚yì)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现代诗歌:沁园春·雪(毛泽东)再别康桥(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
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小说:孔乙己(鲁迅) 范进中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戏剧:茶馆《枣儿》
童话:《皇帝的新装》《丑小鸭》
文言文:陋室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鱼我所欲爱莲说《出师表》
古诗:《木兰诗》等
适合朗读的篇目:
春(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小巷深处(林莉)
乡愁(余光中)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
沁园春·雪(毛泽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有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语文课本范文

语文课本范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范文,这些范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优秀的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以草为主题,通过对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比如“草是生命的代表”,“草是生命的奋斗者”,“草是生命的胜利者”等等。
这些比喻和象征不仅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二、《春》《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手法,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燕子飞来,嘴里衔着一根稻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等。
这些描写不仅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三、《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清代文学家林语堂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以荷塘和月色为主题,通过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林语堂用了许多细腻的描写手法,比如“荷叶上的露珠,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荷花的香气,像是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月光洒在荷塘上,像是一层层银色的纱帘”等等。
这些描写不仅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荷塘和月色的美好。
四、《小狗包弟》《小狗包弟》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儿童小说,这篇小说以小狗包弟为主角,通过对小狗包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这篇小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儿童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巴金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手法,比如“包弟是一只小狗,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包弟很聪明,会听懂人的话,还会做许多有趣的事情”,“包弟和小主人之间的友情,是那么深厚而真挚”等等。
【感悟人生】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老课文(短故事)

【感悟人生】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老课文(短故事)《小猫种鱼》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
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农民把花生种到地里。
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
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到地里。
它想收获很多小鱼呢!小时候,看完课本后都说小猫很傻很笨,长大了,可是明明还有很多事并不是种什么得什么的,但还是有些人却还在一直种。
《刻舟求剑》船已经走了,万里大海,哪里寻得剑的影子呢?小时候觉得,刻舟求剑的人,真是个大傻瓜。
长大后才发现:有时人也一样,明明人已走、茶已凉,却还是抱着幻想的回味,傻傻地等待着。
我们有时,不也跟他一样在刻舟求剑么。
《掩耳盗铃》一个去偷东西的人,觉得把自己的耳朵捂上了,自己听不见了,铃声也就不存在了,就能瞒得住人家了。
而今,我们或是爱着一个人、一件事。
所有人都让你远离它,你却捂住耳朵欺骗自己,当我们孤注一掷去做一件错事的时候,还是觉得除了自己,没人理解你。
小时候以为课本拿蠢人的故事来教导我们,长大了才知道,好多人都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挑山工》小时候为挑山工而感动,深知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前进,步步踩实了往前走,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
长大后:我们往往是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总想着最快最容易的获利方法,工作埋怨万分,却忘记了路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
《负荆请罪》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自此,将军和宰相同心保卫国家。
小时候,只觉得蔺相如聪明、廉颇知错能改。
长大后,才发现:每个人成长了,位置高了,高傲却一点也放不下。
出错后的理由总是千千万,即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低头认错。
其实低个头,为自己造成的错误向别人道歉,到底有多难?为什么人长大了,却连最简单的道理都忘了。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失去了羊,便赶紧修补围栏的漏洞,一切都还不晚。
小时候觉得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怎么会有人不懂这样的道理呢?长大了才发现:人有多脆弱,有时走错一步,很容易崩溃,破罐子破摔。
用“课文”来教自己的东西

用“课文”来教自己的东西——《金蝉脱壳》教学后记1今天要教的课文如下。
这一篇文章,说实话,算是一篇优秀习作。
拿到这样的文章,该教什么呢?这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因为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文章。
两者选择,一种是不教,换一篇。
一种是智教,就用这篇来教,不过,教的内容是我们自己的。
金蝉脱壳(847字)我最爱捉蝉。
有一天,我无意中捡到了几个透明发亮的壳。
叔叔们说,那是蝉虫脱的壳。
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
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
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
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
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
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
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
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
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
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
在您所使用语文教材中,选择一篇现代散文,在分析学习任

在您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选择一篇现代散文,在分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完成该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陈相婷教学主题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研讨说明。
3、(结合传统诗词来阐述)描述你心目中的秋天。
集中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讨论以下问题1、能概括故都秋的特点的词句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3、文中用几幅图来描绘秋景?试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4、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5、文章描绘了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6、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相结合教学步骤一、导语(情景创设:上课前开始播放钢琴名曲《秋日的私语》)同学们,一首《秋日的私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习习的凉意,领略到了秋的恬淡、静美。
《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唐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为传诵至今的写秋景状秋物的名篇佳章。
除此之外:毛主席独立寒秋,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他老人家读到的是壮丽、雄浑。
杜甫登高远眺,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他读到的是悲伤、凄凉。
柳永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秋雨里,他读到的是凄苦、哀怨。
真可谓“情随景生,景因人异”。
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秋景?让我们一起赏析他的名作《故都的秋》。
(在这一环节,可以师生共同完成,画线的句子是引导下的结果。
这也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发新的联想——符合复习原有知识,拓展认识新知的规律)出示标题和教学主题(投影)(常规教学)二、作者简介(投影)(常规教学)一、出示讨论思考题(投影),朗读课文(听录音,看投影),整体感知(第三环节按学习小组来进行,带着问题去理解,充分体现“任务驱动”)三、赏析文本1、结合研讨题第一小题来回答:“能概括故都秋的特点的词句是”——清、静、悲凉。
我要一个作文,名字叫四年级下册所有的语文课本中,你最喜欢哪一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我最喜欢《桃花心本》这篇课文,是当代散文家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写起,写到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
引出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观点,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意味无穷。
林清玄的散文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一向以“清而不玄”﹐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读者人生的哲理,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桃花心木》也跟他的其他散文一样,文笔恬淡清新,表现出醇厚隽永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努力生长,在敢于面对世界的苦难,只有在不确定的挫折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这才能长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学议论文作文: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8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从小到大,我读了5年书,我读了许多课文,也懂得了许多道理。
例如:有描写刘绍棠对田老师感激之情的《师恩难忘》,有陶行知和我们谈了四件问题的《陶校长的演讲》,有法布尔热爱昆虫事例的《装满昆虫的衣袋》…… 我最喜欢的是五年级上册的第26课《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是南宋辛弃疾的作品: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辛弃疾只用了26个子就描写出乡村生活的幸福:一座又低又矮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边长满了青翠欲滴的杂草。
是谁在用吴地的方言在亲热地交谈着?原来是一对老年夫妇。
看,这对老夫妇的大儿子在小溪东面的豆苗地里除草:
二儿子正坐在家门口聚精会神的编织着精致的鸡笼;三儿子却在两个哥哥正忙着的时候在玩,调皮又好吃,摘了一个莲蓬,正趴在溪边剥着莲蓬吃。
我觉得这首词很好,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辛弃疾的这首词字数少,内容少,但它可以清清楚楚的描写了乡村幸福的生活;第二个特点是:这首词有详有略,大儿子和二儿子,只是简单明了的写了出来,而三儿子的调皮好吃,让人喜欢的感觉,作者就把三儿子的内容详细的写了出来。
这篇课文让我非常喜欢,我读了之后,也想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自己所用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说说你从哪些方面使该课的教学具有人文性的特征?2、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6中的“课堂教学实例”,依据本次国培中有关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词汇教学或语法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侧重语用的教学实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1、请看清题目要求答题,不要漏答或所答非所问。
2、请自主答题,不要有抄袭、下载等违规行为,否则将严肃处理,一律不合格。
对于优秀作业,我们将推广,并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依据。
3、字数600字左右。
注意事项:1、为确保提交成功,请各位学员先在word中编辑好答题内容,然后复制、粘贴到作业内容框中,同时请自己保留作业的word文档。
2、若答题内容中包含特殊符号、公式、图片等内容,可以使用“附件”功能提交作业,其他纯文字的答题内容请不要使用附件提交,以便于辅导专家批阅。
3、本次培训各学科仅布置一次作业,若作业中包含多题,请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提交。
作业提交前请检查确定无误,提交后的作业将不能再修改。
4、作业在线提交统一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请按时完成。
5、作业提交完成后请耐心等待并关注批阅结果。
人文性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良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那么,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新的外语教学的教学理念,侧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心知和情感态度得以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它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求异的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一次我上了一堂示范课,在上新课之前,我先出示了一些park,zoo,cinema,theater等词的卡片,让学生念读后,说到:“Let’s go to the park。
”学生因未学过这一句子而愣在那里,不知老师要他们做什么。
我又重复说了几遍,学生仍不知做什么好。
最后,我只好用中文解释。
课后听课的几位老师评课时说,这一堂课我一再反复,但收效甚微。
试想一下,如果说“Let’s go to the park”这句话的时候,能走到学生中间,拉着几位学生的手。
边走边说,效果肯定不一样。
从上例中可以发现,教师忽视了英语教学中潜在的人文性因素。
英语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英语教育中强调人文精神,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学生。
一、对话与实践“对话”来实现。
这里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而且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与“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有意义的活动。
1.营造宽松、民主的沟通氛围。
首先应该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核心应该是现代的平等观念,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
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fruit时,我告诉学生老师想请朋友吃水果大餐,请大家帮忙开一张购买单,不过要用英文写。
学生就很乐意帮老师做事情,不仅开出了许多课本中所要学习的水果,而且还通过其他途径找了很多平常生活中大家都很喜欢的其他水果。
如荔枝(litchi)、樱桃(cherry)、枇杷(loquat)等等。
这样的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把自己当作是一名学生来思考问题,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让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
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式而言,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
2.创造自然、和谐的发展空间。
从学生的兴趣人手。
从学生主体的个性特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英语教学要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留出空间。
例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任务型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color时,课前让学生回去做一个大转盘:用一张白纸,画上一个大圆,然后平均分这个大圆,再在每个部分画上各种颜色。
最后在圆的中心做一个小指针。
在课上,让学生自己转着转盘说出各种色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很快就掌握了blue、green、yellow、red、purple等颜色。
二、尊重与接纳sheep在西方人的隐喻形象很差,喻指“害羞的人”、“胆小的人”、甚至“愚蠢的人”,这种文化心理直接反映在“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和“a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中。
相反,在中国,羊是吉祥、善良、美好的象征。
《说文解字》上说:“羊,祥也。
”哈萨克族崇拜山羊神,形形色色的“羊”字象形图案和青铜器“四羊方尊”都表明这一点。
东西方“羊文化”的内涵与差异通过各自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要善于比较,积极融入,即要尊重又能适当接纳。
三、整合与发展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不是生硬地加到英语课中去的,而是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英语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课程标准是从宏观的层面论证和描述,那么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促进学生发展。
实际操作中,要通过多学科的整合,促进智能的发展。
英语的学习,应当渗透其他学科,如音乐、艺术、品德等。
这样能使我们的英语课更丰富,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要强调能力与进步,即学生能做些什么,根据进展适时公正评价;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和淘汰作用;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研究和尝试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英语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一、课型:听说课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要以“我的学校生活”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生活情况。
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就自己学校生活为话题来阐述自己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对象分析这个单元涉及到两大块知识点,先呈现,再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巩固,学生会顺利掌握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 词汇: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词汇。
2. 语法:实义动词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形式。
3. 技能:学会钟点的表达,能简要介绍学校里的课程科目。
4. 功能:能与同学交流学校生活这一话题。
(二)学习策略积极运用所学英语和同学就学校生活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三)文化意识了解其他国家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时间的表达方法。
2. 表示时间的介词in, on, at的用法。
3. 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和否定句。
六、教学过程Step 1The teacher comes into the classroom and asks the students: What’s the time now? Help the students to say: It’s eight o’clock.(设计意图:通过询问时间,引出接下来将要学到的时间表达法。
)Step 2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different time, such as 2:15, 8:20, 6:28, 7:40, 11:55, 4:30, learn other ways of telling the time, teach“quarter, past, to, half”.2:15 two fifteen / a quarter past two8:20 eight twenty / twenty past eight6:28 six twenty-eight / twenty-eight past six7:40 seven forty / twenty to eight11:55 eleven fifty-five / five to twelve4:30 four thirty / half past four(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按照数字读出时间的方法,这里教授时间的另外读法,并对此作出总结,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
)Step 3(Play a game)The teacher shows a clock which can give different time, asks the students to say the time in English. The quickest student is the winner.(设计意图:这一活动通过小组竞赛的游戏,检验并巩固前面的学习成果。
)Step 4T: Now it’s eight o’clock,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What other subjects do you have? Learn different subjects: Chinese, maths, English, art, chemistry, history, science, music, computer and so on. Ask the students: When is your history class? Tell the students to say the sentences: We have history at…/ We have maths at…/ We have art at…Chinese 8:55 science 9:45 art 10:20 music 3:30 history 1:15(设计意图:学习不同学科的英语单词和实义动词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形式。
)Step 5T: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①What day is it today?②What subject is Betty’s favourite lesson?(设计意图: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训练学生的听力。
)Step 6T: Read Part 3 fast and fill in the blanks.(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Step 7Read the dialogue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①Daming and Lingling have a Chinese lesson at half past eight.②Daming’s maths lesson is at ten o’clock.③Lingling’s art lesson is at one o’clock.④Lingling and Daming don’t have history today.⑤Betty’s science lesson is at half past ten.⑥Betty’s favourite lesson is art.(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获取具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