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18 探究等温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025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课件实验18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活塞直径的测量、空气柱长度的测量、气压计的读数等引起误差。
4
突破考点题型
实验18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考点一
常规实验
(2024 届北京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图 1 所示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
规律”实验。
6
实验18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 - )
Δ
0 2 1
0
3
3
意耳定律 p1V1=p2V2,联立得 ρ=ℎ(
=
,代值可得
ρ=1.22×10
kg/m
。
+ ) ℎ
1
2
16
。
b
(2)根据上述条件可知,大气压强为
cmHg(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3)某次实验中,测得 h1=h0,则此时封闭的气柱长度为 ℎ0 + m(用所给的字母表
示)。
(4)该小组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中封闭的气体质量相同,但在第一次实验中的
1
环境温度要比第二次实验的环境温度高,则第一次实验得到的 h1-ℎ 图像的斜率
ℎ 0 +
,则此时封闭的气柱长度为
m。
(4)由 =C 可知在第一次实验中的环境温度要比第二次实验的环境温度高,则第
1
1
一次实验得到的 h1-ℎ 图像的斜率大于第二次实验得到的 h1-ℎ 图像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角度 2 实验目的的创新
某同学打算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有:少量该种液体,细长玻璃管一根(约
通过散热,又会回到原来的温度,因此是等温变化。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测得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几组压强 p 和体积 V 的值后,以 p 为纵轴、V1为横 轴,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向下弯曲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有进气现象 B.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 C.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 D.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 答案 (1)不需要 (2)A (3)BC
B 正确。
3
提升素养能力
1.(2023·江苏卷,9)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利用注射器选取一段空气柱为研究对
象。下列改变空气柱体积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把柱塞快速地向下压
B.把柱塞缓慢地向上拉
C.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快速推动该注射器柱塞
D.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缓慢推动该注射器柱塞
(1)空气柱的体积:空气柱的长度可以通过刻度 温度不变。
保证温度不变。
尺读取,空气柱的长度与横截面积的乘积就是 3.用手把柱塞向下压,选取几个位
2. 要 等 到 示 数
体积。
置,同时读出刻度尺读数与压强,
稳定之后,再去
(2)空气柱的压强:从与注射器内空气柱相连的 记录数据。
读数。
压力表读取。
4.用手把柱塞向上拉,选取几个位置,同时读出刻度尺读 3. 研 究 对 象 为
Δp/×105 pa 0 0.11 0.25 0.43 0.67 V/mL 10 9 8 7 6 图2
(1)每次气体的状态调整后,都要等一会儿再记录数据,
这 是 为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研究小组基于数据,以Δp为y轴,作出的函数图线为
图3
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课18探究等温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组压强与体积的数据。
-2-
考点三
-3-
考点三
五、实验数据
(1)在实验操作(3)中,如图甲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1,空气柱的体积即
为l1S(S为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读出U形管左右水面高度差h1,再考
虑到大气压p0,可以得知此时管内的空气的压强p1。
1
V=-V0。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 V-图线不过原点,
则 V0 代表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1
(3)根据 pV=C 可知 V=,当质量不变时 V 与成正比,当质量发生
1
改变后(质量变大),V 与还是成正比,但此时的斜率发生变化,即斜率
1
比原来大,故画出脱落后测得的实验数据的那部分 V- 图线,如图所
(2)在实验操作(4)中,如图乙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2,则空气柱的体积
即为l2S。读出U形管左右水面高度差h2,根据大气压p0,可以得知此
时管内的空气的压强p2。
(3)再调节U形管的左右两边,使它们处于几种不同的相对高度,获
得空气柱体积和压强的多组数据。
-4-
考点三
六、数据处理
(1)对甲图管内空气柱压强p1=p0-ρgh1,体积V1=l1S。
便地看出p与V间的关系吗?
(选填“能”或“不能”)。
-10考向1
考向2
考向3
解析 (1)由连通器原理可知,乙图中气体压强为p0+ρ水银gh=80
cm·
ρ水银g。
(2)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即p1l1S=p2l2S,即p2l1=p2l2(l1、l2为
空气柱长度),所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可不用测量。
等温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高中物理课件19-10 探究

笔记
3.实验步骤 (1)实验器材按要求组装,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下端的开口套紧橡胶套,密封一定质量的空 气. (2)测量空气柱的体积 V 和压强 p.空气柱的长度 l 可以通过刻度尺读取,空气柱长度 l 与横 截面积 S 的乘积就是它的体积 V;空气柱的压强 p 可以从与注射器内与空气柱相连的压力表读 取. (3)把柱塞缓慢地向下压或向上拉,再读取一组空气柱的长度与压强的数据. (4)重复操作,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第10节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一、基本实验方法
笔记
4.数据处理 (1)以压强 p 为纵坐标,以体积 V 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 分析 p 与 V 之间的关系.某次实验的 p-V 图像如图甲所示. (2)由于 p-V 图像不是线性关系,很难直接判断 p 与 V 的关系.由 图甲图像猜想 p 可能与 V 成反比,可能与 V2 成反比,… 先以压强 p 为纵坐标,以体积 V 的倒数为横坐标,把采集的各组
第10节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一、基本实验方法
笔记
6.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分析:气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想气体,所以真实数据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 (2)偶然误差分析: ①漏气造成空气柱质量变化. ②空气柱温度不恒定造成误差. ③空气柱体积和气压测量不准确. (3)改进措施: ①给注射器柱塞涂润滑油,使橡胶套保持密封,控制压强不要太大. ②尽量在恒温环境操作,移动柱塞尽量缓慢,从而减小气体做功对温度的影响;不能用手 接触注射器. ③采较细的注射器和准确度高的压力表.
第10节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一、基本实验方法
笔记
7.注意事项 (1)本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在气体质量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即等温过程),气体的压 强和体积的关系.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3)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移动活塞要缓慢,且不能用手 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4)气柱长度是直接在刻度尺上读出的,其误差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为减小测量误差,应 使用较细的注射器.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图甲
1
2
3
返回目录
实验二十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1)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
1
内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作出V与 的关系
图像.
1
/(10-5
p
Pa-1)
序号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某组同学进行实验时,一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掉了ΔV,则在计算pV乘积时,他
的计算结果与同组正确记录数据同学的计算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会随p的增大而 增
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 某组同学进行实验时,一同学在记录数据时漏掉了ΔV,根据p(V0+ΔV)-
为
2.04×105(2.03×105~2.05×105均可) P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1
10.0
[解析] 若气体被压缩到V=10.0 mL,则有 =
mL-1=100×10-3mL-1,由图
乙可读出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04×103 Pa=2.04×105 Pa.
图乙
图甲
1
2
3
返回目录
实验二十
V/mL
1
2
3
18
16
14
1.038
1.160
1.311
0.963
0.862
0.763
4
5
6
12
10
8
1.512
1.784
2.178
0.661
0.561
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实验20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课件(46张)

则在 p- 图像中,斜率越大,温度越高,则 Ta>Tb。
答案:(2)反比 >
[例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
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
读出气体体积V,用气体压强传感器记录气体压强p,研究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
(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多选)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C.必须测量所封闭气体的质量
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解析:(1)玻意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是等温且质量一定,实验要求在等温条件下操作,实
验过程中要确保容器气密性良好,故A、B正确;气体质量一定即可,具体值不需要测
体积V。空气柱的压强p可以从与注射器内柱塞相连的压力表读取。
五、数据处理
1.作p-V图像
以压强p为纵坐标,以体积V为横坐标,用采集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出
等温曲线,如图所示。观察p-V图像的特点看能否得出p、V的定量关系。
2.作 p- 图像
以压强 p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如果 p- 图像中的各点位于
图线应向上弯曲,故 A 错误;同理可得,当 T 减小时,pV 会减小,此时图线应向下
弯曲,故 B 正确;注射器中有异物不会影响图线的斜率,故 C 错误;连接软管中存
在气体可视为被封闭的气体总体积的一部分,不会影响斜率,故 D 错误。
答案:(5)B
考点二
创新性实验
[例3] [实验器材的创新] 如图甲所示,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及DIS实验系统来探究
2022年高三总复习物理课件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究气体做等温变化的规律。
(1)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本实验必须要做到的是_______。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注射器的密封性良好 C.测量所封闭气体的质量 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返回
(2)某小组某次实验只记录了如下面表格所示的两组数据。
小王认为,这两组数据很好地体现了玻意耳定律的规律,因为
返回
四、误差分析 1.橡胶套密封不严会使空气柱的质量变化引起误差。 2.实验过程环境温度变化、柱塞向下压或向上拉的过快 会使空气柱的温度变化引起误差。 3.活塞直径的测量、空气柱长度的测量、气压计的读数 等引起的误差。
返回
立足“四翼” 探考 法
【原型实验】
返回
[例 1] (2020·北京海淀区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
[答案] (1)D (2)> (3)实验时未考虑注射器前端与橡皮 帽连接处的气体体积
返回
[跟踪训练] 1.在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同
一个注射器在实验室前后做了两次实验探究气 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操作完全正确。 (1)根据实验数据在 p-V 图上画出了两条不同双曲线,如图所 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 B.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 C.其中一次实验时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太大 D.其中一次实验时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太小
(2)虽然两组数据的乘积近似相等,但仅用两组数据得出定 量规律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有问题,应取多 组数据,在数据乘积近似相等的情况下描绘 p-V1图像,在图像 误差范围内直线过原点即可验证。
[答案] (1)AB (2)答案见解析
[例 2] (2020·山东省德州质检)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 返回 实验装置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遵循的规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热学 实验18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教案(含解析)

实验十八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就是研究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压强增大时,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时,体积增大。
三、实验器材带铁夹的铁架台,注射器,柱塞(与压力表密封连接),压力表,橡胶套,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2.注射器两端有柱塞和橡胶套,管内密封一段空气柱,这段空气柱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近似认为空气柱的质量和温度不变。
3.用手把柱塞向下压,选取几个位置,同时读出刻度尺读数与压强,记录数据。
4.用手把柱塞向上拉,选取几个位置,同时读出刻度尺读数与压强,记录数据。
在该实验中,因此我们可以直接用刻度尺读数做为空气柱体积,而无需测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5.以压强p 为纵坐标,以体积的倒数1V为横坐标,把以上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观察图象,进一步确定p 与1/V 的关系。
五、数据处理1.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空气柱高度d /cm空气柱体积V /L 压强p /(×105 Pa)1V2.建立p 1V坐标系描点画图3.实验结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六、误差分析1.气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想气体。
2.两个状态的温度不能保证完全一致。
七、注意事项1.适用条件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操作要缓慢,才能保证温度不变。
2.要等到示数稳定之后,再去读数。
3.研究对象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防止漏气。
实验原理与注意事项1.(多选)关于“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发生变化B .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一定要测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C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在柱塞上涂润滑油,以减小摩擦D .处理数据时采用p 1V 图象,是因为p 1V图象比p V 图象更直观 AD [本实验探究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所以要保持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A 正确;由于注射器是圆柱形的,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只需测出空气柱的长度即可,B 错误;涂润滑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漏气,使被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不仅是为了减小摩擦,C 错误;当p 与V 成反比时,p 1V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p V 图象是双曲线,所以p 1V图象更直观,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实验,其余操作无误。若该同学用软管脱落前测得的实验数据 在 脱图落丙后中 测画 得出 的了 实验V-数1p 图据线的,那则部在分图丙V-中1p 大图致线画。出可能的、符合软管
-14-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解析 (1)为了通过计算机利用数据采集器,方框所代表的实验 器材是压强传感器,计算机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 主要措施是移动活塞要缓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这 样能保证装置与外界温度一样。
措施是
和
。
(2)由注射器的满刻度处开始推动活塞,记录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 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用 V-1p 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
图乙所示的图线,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那么V0代表
。
(3)某同学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压强p与注
射器刻度值V。在实验中出现压强传感器软管脱落,他重新接上后
(2)实验时,某同学认为管子的横截面积S可不用测量,这一观点正
确吗?答:
(选填“正确”或“错误”)。
(3)数据测量完后在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某同学以压强p为纵坐
标,以体积V(或空气柱长度)为横坐标来作图,你认为他这样做能方
便地看出p与V间的关系吗?
(选填“能”或“不能”)。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1-
改变后(质量变大),V 与1������还是成正比,但此时的斜率发生变化,即斜率 比原来大,故画出脱落后测得的实验数据的那部分 V-1������图线,如图所
示。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5-
答案 (1)压强传感器 移动活塞要缓慢 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的 封闭气体部分
(2)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分气体的体积 (3)见解析图
实验课18 探究等温条件下一定 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考点三
-2-
一、实验目的 探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 关系。 二、实验器材 玻璃管、软管、水。 三、实验原理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压强增大时,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 时,体积增大。
考点三
-3-
四、实验操作 (1)实验装置如图。U形管两端是玻璃管,中间是软管。右边玻璃 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左边玻璃管的上端是封闭的,其内部用红 色水柱封闭着一段空气,这段空气柱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就是 我们所说的“系统”。实验过程中,它的质量不会变化。 (2)实验时管中的气体可以很好地透过玻璃管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使管中气体的温度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3)如图甲,所U形管的左管放在桌面,右管放在地面。 (4)如图乙,把U形管的左管放在地面,右管放在桌面。 (5)重复调节U形管左右两边,使两管的液面在不同的高度,得到多 组压强与体积的数据。
考点三
-4-
考点三
-5-
五、实验数据
(1)在实验操作(3)中,如图甲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1,空气柱的体积即 为l1S(S为空气柱的横截面积)。读出U形管左右水面高度差h1,再考 虑到大气压p0,可以得知此时管内的空气的压强p1。
(2)在实验操作(4)中,如图乙读出空气柱的长度l2,则空气柱的体积 即为l2S。读出U形管左右水面高度差h2,根据大气压p0,可以得知此 时管内的空气的压强p2。
的气体的压强p。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 1p-V图线,推测出不规则物体体积。
(1)根据图线,可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约为
mL。
(2)如果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由于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那么,
所测不规则物体体积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
。
-18-
-9-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例1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封闭的空气如图所示,U 形管粗细均匀,右端开口,已知外界大气压相当于76 cm高水银柱产 生的压强,图中给出了气体的两个不同的状态。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0-
(1)乙图左端封密的气体压强相当于
cm高水银柱产生
的压强。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解析 (1)实验测得的体积实际上是不规则物体体积与气体体积
之和,对于被封闭的气体,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C,得1������ =
������气。当
������������
T
保持不变,1������趋向于
0
时,则气体体积趋向于
0,从1������-V
(2)体积读数比实际值大 V0。根据 p(V+V0)=C,C 为定值,则 V=������������-V0。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 V-1������图线不过原点,
则 V0 代表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 (3)根据 pV=C 可知 V=������������,当质量不变时 V 与1������成正比,当质量发生
答案 (1)80 (2)正确 (3)不能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2-
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例2(2018·上海宝山区一模)图甲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 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3-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图甲中直接与注射器相连的方框所代表的实验器材
是
。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
解析 (1)由连通器原理可知,乙图中气体压强为p0+ρ水银gh=80 cm·ρ水银g。
(2)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即p1l1S=p2l2S,即p2l1=p2l2(l1、l2为 空气柱长度),所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可不用测量。
(3)以p为纵坐标,以V为横坐标,作出p-V图是一条曲线,但曲线未 必表示反比关系,所以应再作出 p-���1���图,看是否是过原点的直线,才能 最终确定p与V是否成反比。
1 V
为横坐标,把以上各组数据
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图像中的各点位于过原点的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丙所示,就说明压强跟体积的倒数成正比,即压强与体积成反
比。如果不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再尝试其他关系。
丙
考点三
-7-
(5)如果把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借用软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多 种尝试,很快获得对应的图像,如图丁所示,便可得知p与V的关系。
(3)再调节U形管的左右两边,使它们处于几种不同的相对高度,获
得空气柱体积和压强的多组数据。
考点三
பைடு நூலகம்
-6-
六、数据处理
(1)对甲图管内空气柱压强p1=p0-ρgh1,体积V1=l1S。
(2)对乙图管内空气柱压强p2=p0+ρgh2,体积V2=l2S。
(3)按上述方法处理数据得到多组p与V的数据。
(4)以压强p为纵坐标,以体积的倒数
图像知,
横轴截距表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 5.5 mL。
(2)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趋于膨胀,更难被压缩,所作的
1������-V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将向右平移,所测不规则物体体积偏大。
(3)由图像可知,V 与 p 成反比,只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
变时,体积与压强成正比,所以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质量和温度
丁
考点三
-8-
七、实验结论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压强与体积成 反比。 八、注意事项 (1)适用条件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操作要缓慢,才能保证温度不 变。 (2)要等到示数稳定之后,再去读数。 (3)研究对象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防止漏气。 九、误差分析 (1)气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想气体。 (2)两个状态的温度不能保证完全一致。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6-
实验拓展创新——实际应用 例3为了测量某不规则小物体的体积,一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
乙
考向1
考向2
考向3
-17-
①将不规则物体装入注射器内。
②将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相连,然后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
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V,压强传感器自动记录此时气体的压强p。
③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活塞在其他位置的刻度V和记录相应
不变。
答案 (1)5.5 (2)偏大 (3)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