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胰岛素特点及临床应用论文
临床常用的各类胰岛素特点汇总大全

临床常用的各类胰岛素特点汇总大全第一篇:临床常用的各类胰岛素特点汇总大全胰岛素根据其作用时间特点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有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它们具有达到峰值更快,餐后血糖水平更低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
短效胰岛素制剂有胰岛素,其中人胰岛素较动物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其起效较短效者为慢,但产生低血糖的危险较短效制剂小,同时血液中始终保持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对胰岛素基础分泌量低的患者控制血糖波动比较有利。
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起效较中效者更慢,但持久,使用中可减少注射次数,但由于是混悬液剂型,可能造成吸收和药效的不稳定。
超长效胰岛素制剂类似物有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平稳的特点,更适合用于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
预混胰岛素制剂是指含有长效和短效胰岛素制剂的混合物,可同时具有短效和长效胰岛素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使用方便,可减少注射时混合可能造成的剂量不准确及避免相对较复杂的操作;缺点是由于是预混,只有有限的混合方案,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混合要求难以达到。
根据给药装置可分为普通的胰岛素注射液和胰岛素笔芯。
胰岛素笔芯的优点是可进行更加精确的剂量调整,携带方便,同时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感,但相对费用较高,尤其是特充式胰岛素。
贮藏条件的差异未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应在2~10℃下冷藏保存。
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放在冰箱里,室温最长保存4周。
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使用。
【制剂与规格】胰岛素注射剂:10ml:400U。
胰岛素注射笔芯:3ml:300U。
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10ml:400U。
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1)10ml:1000U;(2)3ml:300U。
50/5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1)3ml:300U。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Isophane Insulin(NPH)【适应证】属中效胰岛素,一般与短效胰岛素配合使用,提供胰岛素的日基础用量。
胰岛素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
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协调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胰岛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血糖:胰岛素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特别是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
胰岛素还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合成,从而减少血糖释放到血液中的量。
2.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胰岛素通过激活蛋白激酶B(PKB)途径,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生长。
胰岛素能够有效地储存氨基酸,并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来增加细胞的存储蛋白。
3. 促进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同时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
这有助于体内脂肪的存储和利用。
4. 减少肝脏的葡萄糖产生: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和抑制肝糖酶活性来减少肝脏中的葡萄糖产生。
根据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可以有多种应用。
1. 糖尿病治疗: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之一。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或损失,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以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来改善胰岛素代谢。
2. 促进生长:胰岛素在儿童和青少年期起着促进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增殖,增加儿童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速度。
3. 脂肪代谢异常治疗: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脂肪酸的摄取和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来调节体内脂肪代谢。
因此,在一些脂肪代谢异常疾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来调节血脂水平。
4. 急性高血糖危象治疗: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糖尿病、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糖尿病等,可能会发生急性高血糖危象。
此时,需要迅速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缓解急性高血糖状态。
胰岛素的检测和临床应用-论文

性。
正常情况下,血浆肾素活性可较对照值增高2倍以上,而原发性醛固酮症者则无增高,肾素活性很低。
2 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通常是通过测定血、尿儿茶酚胺以及代谢产物的含量来判定,其主要临床应用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儿茶酚胺在体内的代谢见图1。
以往对嗜铬细胞瘤的筛查是查尿中的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的浓度,其诊断的敏感性较低,选择直接测定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较好,两者同时测定更好。
图1 儿茶酚胺在体内代谢示意图正常值:血肾上腺素:170~520pmol/L(30~95ng/L );血去甲肾上腺素:0.3~2.8nmol/L(15~475ng/L);尿肾上腺素:<275nmol/24h (<50μg/24h );尿总儿茶酚胺:<675nmol/24h(<120mg/24h);尿VMA <35μmol/24h(<68mg/24h)。
为确切估计测定结果的真实性:(1)需注意儿茶酚胺在精神压力或体位运动种种因素下有明显变化,尿中的排泄量也同时有变化;(2)24h 尿液的收集要求“酸性蓄尿”,尿中pH 在3.0以下(可在储器内预置6N 盐酸20ml),蓄尿后立即冻结。
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在血、尿中的浓度明显增加,确诊后可做CT 和核素MIBG 进行定位检查以确定恶性嗜铬细胞瘤及有否异位或转移等。
对于在未见明显大的肿瘤和未见尿中儿茶酚胺排泄量增加的阵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作发作时的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测定和发作后2~3h 的尿儿茶酚胺代谢物测定,可见有增加。
作者简介:袁济民(1935~),男,浙江省人,教授。
研究方向:核医学:核技术临床应用核素治疗甲亢。
收稿日期:2000-04-05(责任编辑:刘 音)胰岛素的检测和临床应用童钟杭,顾维正,郑和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中图分类号:R3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64(2000)05-0008-02 胰岛素(INS)是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由21个氨基酸构成的A 链和30个氨基酸构成的B 链,以二个双硫链相连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5734,是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其与机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并参与机体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等调控[1,2]。
德谷胰岛素临床应用

德谷胰岛素临床应用
德谷胰岛素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备受关注。
德谷胰岛素的研发和推广,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
文将就德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德谷胰岛素的特点
德谷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具有持续时间长、血糖稳定等特点。
相比传统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自然胰岛素的释放
规律,从而降低患者的低血糖风险。
二、德谷胰岛素的适应症
德谷胰岛素主要用于类型1糖尿病和类型2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需
要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德谷胰岛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德谷胰岛素的剂型及用法
德谷胰岛素主要有注射剂和口服剂两种剂型。
注射剂适用于需要胰
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口服剂适用于一些轻度糖尿病患者。
四、德谷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德谷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糖和过敏反应。
患者在使用德
谷胰岛素时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五、德谷胰岛素的临床疗效
德谷胰岛素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
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德谷胰岛素的推广应用,对于改善糖
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
德谷胰岛素作为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推广,德谷胰岛素将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研
成果,推动德谷胰岛素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论文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当前随着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就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据统计,我们国家糖尿病患者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这种2型糖尿病病人过去又称为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过去对这部分的病人的治疗,过去的传统的观念,发现一个病人,首先是饮食控制1个月,如果血糖不降,就鼓励病人运动,同时给他吃一种药,一种药不行,就联合用两种药,再不行打胰岛素。
这是过去的阶梯治疗。
现在的治疗的理念和过去不一样。
尤其最近发现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刚发现年龄不大的病人,这种糖尿病刚刚开始的时候血糖比较高,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给入,使病人自身胰岛细胞能够充分的休息,同时尽可能减轻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毒性作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血糖可以控制,胰岛功能可以恢复,甚至什么降糖药都不服用,病人的血糖控制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正常的。
通过这样的治疗,有些糖尿病病人超过1年都可以不服药,血糖则控制很满意。
当然,随着时间的延长,一部分病人的血糖又可以升高,以后又需要药物治疗。
这个是我们治疗理念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第二,就是糖尿病病人的治疗过去主张一种药不行,就用两种药,逐步用联合药物的运用,一般是大剂量不行,可以再改一种药。
现在对糖尿病病人实行多种药物的联合小剂量的治疗,由于多种药物的小剂量的治疗,最大可能地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病人胰岛的负担。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也主张尽快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应用。
也就是说,这些病人可以白天吃口服降糖药,晚上再给一次胰岛素。
这样病人生活很自由,因为白天吃药不需要打针,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顺从性,减轻病人生活当中的不便,又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第四,对于血糖用药控制不理想,尽早用胰岛素治疗,完全改成胰岛素。
等于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人胰岛细胞得到休息,胰岛的功能得到部分的保留,在一段时间胰岛素治疗以后,这部分的病人仍然可以停打胰岛素。
胰岛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根据来源和类型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多种分类,并且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以下将对胰岛素的分类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胰岛素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根据来源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人类胰岛素和动物来源胰岛素。
人类胰岛素是由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相同,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而动物来源胰岛素则是从动物胰腺中提取的,包括牛胰岛素、猪胰岛素等,由于结构与人体自身胰岛素有差异,因此吸收利用效果不如人类胰岛素。
2. 按作用时间分类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快速作用型、中速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在注射后几分钟内开始发挥作用,在达到血糖控制效果后几小时内逐渐消失,适用于餐后血糖控制。
中速作用型胰岛素的作用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个小时,适用于持续血糖控制。
长效作用型胰岛素则可以持续数十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适用于夜间血糖控制。
3. 按剂型分类胰岛素根据剂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注射剂型胰岛素,口服剂型的胰岛素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
二、胰岛素的临床应用1. 糖尿病治疗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
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病情。
2. 怀孕期糖尿病怀孕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糖尿病症状,对胎儿和孕妇均有一定的危害。
胰岛素在怀孕期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维持孕妇的血糖水平,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3.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
在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中,医生通常会采用胰岛素类药物来帮助患者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减轻症状。
4. 其他内分泌失调除了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外,胰岛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内分泌失调相关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胰岛素在临床医学应用进展论文

浅谈胰岛素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摘要】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而胰岛素又是治疗糖尿病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胰岛素的结构与分类,然后重点研究了近年来胰岛素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和进展,最后分析了胰岛素的合理利用方法。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国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7-011引言自从1921年胰岛被成功提取和提纯并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药物之一。
因此,正确的使用胰岛素,并尽量减少一切可能的并发症,不仅是医生们以及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更是糖尿病患者的希望。
2胰岛素的结构与分类首先,胰岛素分子是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称之为a链、b链,它们彼此之间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起来。
这两条多肽链共包含有51个氨基酸,其中a链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有30个氨基酸残基。
在a链的内部,还包含有一个二硫键,这个二硫键将a链的第6氨基酸和第11氨基酸连接了起来。
将胰岛素按照制剂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和合成胰岛素。
若按照维持的时间以及作用的快慢来划分,则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正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以及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四种。
在速效胰岛素中,又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两种。
门冬胰岛素将28位脯氨基酸置换为了天冬氨酸,而赖氨酸则是将人胰岛素b链28、29位脯氨酸和赖氨酸的顺序相调换。
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都加快了胰岛素从原来的六聚体变为二聚体或者单体的速度,因此使得起效时间加快。
长效胰岛素及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它是通过将a链21位的天门冬氨酸替换为甘氨酸、并将b链30位的苏氨酸后连接上两个精氨酸而形成的。
同时使得等电点的ph从5.4升到6.7,胰岛素在皮下吸收得缓慢,增加了稳定性,是一个模拟人体基础状态的胰岛素分泌的过程。
胰岛素临床应用

胰岛素临床应用前言2007年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980万200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亿3500万,预计到2025年数字将翻倍课程目标21.了解胰岛素的发展历程2.了解胰岛素类似物的优点3掌握各类胰岛素类似物的特性4.纠正临床上胰岛笔使用的误区5.掌握胰岛素保存的方法6.做好胰岛素注射病人的出院宣教胰岛素的问世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
临床上胰岛素制剂的研究和新应用:胰岛素类似物•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门冬胰岛素I n s u l i n a s p a r t)-丹麦诺和诺德优泌乐(赖脯胰岛素L i p r o)-美国礼来赖谷胰岛素-美国安万特•长效胰岛素:来得时(甘精胰岛素G l a r g i n e)-美国安万特诺和平(D e t e m i r)-丹麦诺和诺德W W99-S32–美国礼来预混型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30,优泌乐25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双时相分泌模式胰岛B细胞空腹及进食状态下的分泌模式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特点起效快(5-15m i n)达峰时间短(1-1.5H)作用高峰时间(3-3.5H)持续时间(4-6H)注射时间方便餐后血糖控制佳,低血糖发生少,但夜间血糖控制差超短效胰岛素优泌乐特点:起效时间(<15m i n)达峰时间(0.5-1.5H)作用高峰时间(2-4H)持续时间(4-6H)注射时间方便作用与门冬胰岛素无明显差异,H b A1c降低显著长效胰岛素来得时特点:起效时间(1-2H)持续时间(24H)无高峰作用时间注射时间灵活,可以在一天当中任何时间注射(每天固定同一时间)吸收缓慢,恒定,低血糖风险小,血糖控制良好,能代替基础胰岛素分泌,也可用于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时的补充治疗胰岛素类似物的优点诺和锐30能更好的改善餐后血糖控制诺和锐30严重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更低诺和锐30可以餐前立即注射,无需等待灵活方便—餐时餐后注射仍可控制血糖各种胰岛素的注射时间:“穷人的胰岛素泵”速效胰岛素T I D+甘精胰岛素Q N1型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一个新观点皮下给药:1胰岛素注射器2胰岛素笔3胰岛素泵我院使用胰岛素笔种类:1.来得时预填充O p t i s e t2.优伴笔3.诺和笔4.诺和锐,诺和锐30特充针头1.针头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粗细和长度针头的粗细由英文字母G表示,G前面的数值越大,代表针头越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胰岛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04-01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制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1]。
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就能促进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这些细胞,并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糖原重新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防止脂肪和蛋白质向葡萄糖转化。
胰岛素分泌不足,都会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
1 胰岛素分类[2]
1.1根据来源和制备工艺分类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药用动物胰岛素主要有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
是猪或牛胰腺的提取纯化物。
1.2人合成胰岛素主要成分为半合成胰岛素及生物合成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是用猪胰岛素作为原料进行修饰合成的,生物合成胰岛素为中性或可溶性单组分胰岛素,由重组dna技术生产制成。
1.3胰岛素类似物,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均为胰岛素类似物,通过重组dna合成,对人胰岛素进行序列修饰的一种类似正常胰岛素分泌作用的物质,目前临床主要有,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
2 按起效时间分类的特点及临床应用[3] [4]
胰岛素按照作用时间进行分类: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
2.1超短效胰岛素
2.1.1药物品种超短效胰岛素均为胰岛素类似物。
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
2.1.2作用机制和特点普通短效的可溶性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形成六聚体,与单体形成一定的聚合—解离平衡,释放到血液需要一定的时间。
门冬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后单聚体合成六聚体的倾向降低,能够快速释放入血,因此,与普通短效胰岛素相比,吸收速度快,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
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后,10~20min起效,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h,降糖作用持续3~5h,赖脯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的药理和药动学性质类似。
2.1.3用药特点和正(常)规胰岛素相比超短效胰岛素的优点是更加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餐前注射吸收迅速,皮下吸收较人胰岛素快3倍,达峰时间短,峰型尖锐,能更加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其次是用药时间灵活,餐前或餐后立刻给药可以达到与餐前
30min注射正(常)规胰岛素相同的降血糖效果,有利于患者的依从性,通常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合并使用。
2.2 短效胰岛素
2.2.1药物品种动物来源包括胰岛素注射液、中性胰岛素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或笔芯或特充,优泌林r或笔芯或特充,甘舒霖r或笔芯)
2.2.2作用机制和特点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相比,由于氨基
酸序列有一定差异,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高,而且剂量需要较大。
药代动力学方面,动物胰岛素皮下注射,0.5~1h起效,2~4h达峰,作用维持6~8h;人胰岛素皮下注射,0.5h内起效,1~3h达峰,作用持续时间大约8h。
2.2.3 用药特点短效胰岛素用法一般为餐前30min皮下注射,成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特别是餐后高血糖最常用的剂型。
本品通常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合并使用,用药后30min内须进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的吸收过程,导致其峰形较超短效胰岛素宽,和人的正常生理分泌模式有一定差异,再有短效胰岛素的缺点是餐前30min用药不易把握,进餐时间提前容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进餐时间延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较大。
2.3中效胰岛素
2.3.1药物品种是胰岛素混合到锌和鱼精蛋白磷酸缓冲液复合
物中的混悬剂,包括动物来源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以及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n或笔芯或特充、优泌林nph或笔芯或特充、甘舒霖n或笔芯、万苏林n等)
2.3.2 作用机制及特点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是在胰岛素中加入精蛋白,其机制是因为人胰岛素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等电点在4左右,与碱性蛋白(精蛋白或珠蛋白)结合后,等电点升高与液体ph接近,皮下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带净电荷为0,溶解度最低,最容易形成沉淀),作用时间延长,加入微量锌使其稳
定。
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平均1.5h起效,4~12h达峰,作用维持18~24h。
2.3.3用药特点中效胰岛素一般与短效胰岛素配合使用,提供胰岛素的日基础用量,与长效胰岛素相比释放曲线的变异较小。
中效胰岛素最常用于皮下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中睡前给予,以控制空腹血糖。
每天一次早饭前给药,或者每天2次给药。
2.4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
2.4.1药物品种动物来源的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和重组人胰岛素。
其他的有特慢胰岛素.
2.4.2作用机制精蛋白锌胰岛素实在低精蛋白锌的基础上加大鱼精蛋白的比例,是更接近人体液的ph,溶解度更低,释放更加平稳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2.4.3用药特点长效胰岛素的用法一般为每天注射一次,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胰岛素需要量.皮下注射后3~4h起效,12~20h达高峰,作用维持24~36h。
一般也和短效胰岛素配用。
特点是可减少注射次数,但由于长效制剂多是混悬液剂型,可能造成吸收和药效的不稳定。
2.5 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2.5.1 药物品种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2.5.2 作用机制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是人胰岛素的类似物,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在酸性ph(ph=4)注射液中完全溶解,注入皮下组织后酸性溶液被中和,形成细微沉淀物,持续释放少量
胰岛素,具有长效,稳定的特点,无峰值血药浓度。
2.5.3 用药特点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的用法一般为每天早饭前或傍晚注射一次,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胰岛素需要量。
皮下注射起效时间为1.5h,较中效的胰岛素慢,有效作用时间达24h左右,作用平稳,更适合用于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
一般也和短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配合使用。
2.6 预混胰岛素
2.6.1 药物品种是指短小和众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包括诺和灵30r(是含30%的短效r和70%的中效n胰岛素);诺和灵50r(是含50%的短效r和50%的中效n胰岛素);优泌林70/30(是含30%的短效r和70%的中效n胰岛素);诺和锐30特充(胰岛素类似物制剂)是一种由可溶的门冬胰岛素和与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的
双相混合物。
2.6.2 作用机制制剂中短效成分起效迅速,可以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中效成分持续缓慢释放,主要起替代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
例如诺和灵30r,0.5h内起效,2~8h达峰,作用最长持续24h。
2.6.3 用药特点预混胰岛素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注射次数相对少,相对于使用每天2次的正规胰岛素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和的方案可以减少注射时混合可能造成的剂量不准确及避免相对复杂的
操作。
缺点是由于是预混,只有有限的混合方案,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混合要求难以达到。
参考文献:
[1] 王武超.胰岛素的作用及临床分类[j].中国社区医师,2010,11(12):3.
[2] 王凯.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2011,6(24):3814.
[3] 李传营 ,姜伟.胰岛素分类及适应证[j].实用医技杂志,2005,6(12):1672.
[4] 殷立新,张立辉,王绵主编.糖尿病用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