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及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徐建光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根据其损伤的机理,可分为切割伤、牵拉伤、枪弹伤、压砸伤、产伤、手术伤等。

多年来,医师们曾做过许多努力,进行过各种治疗,但其最后结果往往令人不满意。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后,疗效有所提高。

如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分别采用膈神经移位、副神经移位、颈丛运动支移位、肋间神经移位、健侧或同侧颈7移位等手术方法。

从作者随访结果初步看出膈神经移位疗效最佳,优良率达75%;其次为副神经55%;颈丛运动支50%;颈7移位70%。

疗效虽不理想,但对一个毫无功能的瘫痪上肢,恢复部分屈肘、屈指功能,对病人也是很大的收获。

一应用解剖(一). 臂丛的组成臂丛由颈5、6、7、8神经根及第一胸神经根组成。

颈5、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的外缘处相合形成上干,颈7神经根独立形成中干,颈8胸1神经根相合形成下干。

每干仅行径0.5~1cm后,即分前后两股。

上干与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

上、中、下三干的后股合成后侧束,下干的前股独立形成内侧束,三个束的命名以与腋动脉的位置关系而定。

在相当喙突水平处。

外侧束分为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外侧头,内侧束分为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内侧头,正中神经由内侧头与外侧头合并而成,后侧束分为腋神经及桡神经。

(二). 臂丛的分支1臂丛神经根的分支有斜角肌肌支及颈长肌肌支;膈神经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

2臂丛神经干的分支有肩胛上神经;锁骨下肌支。

3臂丛神经束的分支有胸前外侧神经;胸前内侧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三)臂从神经根的机能分布1 颈5神经根:主要组成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部分纤维参与肌皮神经、肩胛背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组成。

单根颈5损伤临床主要出现岗上、下肌萎缩,表现出肩外展启动动作受限;对三角肌虽有较大影响,但因有颈6纤维代偿,对上肢各关节活动功能影响不明显。

2 颈6神经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部分纤维参与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胸前外侧神经(有颈5纤维参加)的组成。

臂丛神经损伤-杨

臂丛神经损伤-杨

束 相当于臂丛神经
的腋窝部
3
(三)臂丛神经的终末支
腋神经(C5、6) 桡神经(C5-8、T1) 肌皮神经(C5、6) 正中神经
外侧根(C5、6、7) 内侧根(C8、T1) 尺神经(C8、T1) 臂内侧皮神经(C8、T1) 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
4
(四)臂丛神经根与肌肉支配
5
22
1、上臂型臂丛神经损伤
• 主要为C5、6N根或 上干伤
• 腋N、肌皮N、胸长 N、肩胛上N、肩胛 背N麻痹,桡 N、正中N部分麻痹。
• 肩外展、屈肘、伸 腕等功能障碍。
23
2、下臂型臂丛神经损伤
• C8T1N根或下干损伤
• 尺N、臂内侧及前臂内侧 皮N麻痹
• 屈指肌、骨间肌(肩、 肘、腕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32
(四)晚期功能重建
基本原则
伤后时间:观察2年或以上(6—12个月以上,津下健哉) 确定为撕脱伤者宜早期手术
全面考虑,权衡术后得失 按功能重建先后顺序
恢复肘关节—稳定肩关节—屈指、腕及正中N感觉 支配区—手内在肌 肌腱移位遵循三要素:力量、方向、止点
33
1、肩关节
(1)肌腱转移
(2)肩关节固定
臂丛神经损伤
解放军八五医院手外科 杨志贤
1
一、臂丛神经的解剖
(一)臂丛神 经 大体解剖
体表投影:
胸锁乳突肌后 中、下 1/3交点,与锁 骨外、 中1/3交点稍内侧的连 线。
肌间沟:
前、中斜角肌之间的 间隙。臂丛神经中由 此沟下半部经过。
2
(二)臂丛的组成与分支
由C5、6、7、8、T1 神经前支组成
(五)臂丛神经变异
多种多样,国人7%--16% 根:常有C4、T2参与,C4甚至高达60% 干:双干型,C5、6、7组成上干,C8、T1组成下干 束:仅前、后两束,无外侧束内侧束 支:变异更多,如肌皮N与正中N共干、缺如(图示)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损伤多为①牵拉伤:如上肢被皮带卷入致伤;②对撞伤:如被快速汽车撞击肩部或肩部被飞石所击伤;③切割伤或枪弹伤④挤压伤:如锁骨骨折或肩锁部被挤压。

⑤产伤:分娩时胎位异常或产程中牵拉致伤。

发病机制引起臂丛损伤的最常见病因及病理机制是牵拉性损伤。

成人臂丛损伤大多数(约80%)继发于摩托车或汽车车祸。

如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撞击路边障碍物或大树驾驶员受伤倒地,头肩部撞击障碍物或地面,使头肩部呈分离趋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过度性损伤,轻者神经震荡、暂时性功能障碍重者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根干部断裂,最重者可引起5个神经根自脊髓发出处断裂,似“拔萝卜”样撕脱,完全丧失功能。

工人工作时不慎将上肢被机器、皮带或运输带卷入后,由于人体本能反射而向外牵拉可造成臂丛损伤,向上卷入造成下干损伤水平方向卷入则造成全臂丛损伤。

矿山塌方或高处重物坠落、压砸于肩部,高速运动时肩部受撞击等也可损伤臂丛。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则见于母亲难产时,婴儿体重一般超过4kg,头先露、使用头胎吸引器或使用产钳,致婴儿头与肩部分离、过度牵拉而损伤臂丛,多为不完全损伤。

臂丛损伤也见于肩颈部枪弹、弹片炸伤等火器性贯通伤或盲管伤,刀刺伤、玻璃切割伤、药物性损伤及手术误伤等等。

此类损伤多较局限,但损伤程度较严重,多为神经根干部断裂。

可伴有锁骨下、腋动静脉等损伤。

锁骨骨折、肩关节前脱位、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一般分为上臂丛损伤(Erb损伤)、下臂丛损伤(Klumpke损伤)和全臂丛损伤1985年Leffert按臂丛损伤的机制与损伤部位作出以下分类健康搜索:1.开放性臂丛损伤。

2.闭合(牵拉)性臂丛损伤(1)锁骨上臂丛损伤:①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节前损伤);②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节后损伤)(2)锁骨下臂丛损伤:3.放射性臂丛损伤。

臂丛损伤的诊断,包括临床、电生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对于须行手术探查的臂丛损伤,还要作出术中诊断。

根据不同神经支损伤特有的症状、体征,结合外伤史解剖关系和特殊检查可以判明受伤的神经及其损伤平面、损伤程度。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
32
手术治疗
副神经至肩胛上神经
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至腋神经
Oberlin术
神经转位
正中神经束支至肱肌肌支
肋间神经、膈神经移位
健侧C7神经移位
.
33
手术治疗
肱三头肌肌支转 位修复腋神经:
1、常用于C5-6损伤 ; 2、修复重建三角肌 功能,恢复肩外展。
.
34
手术治疗
副神经转位修复 肩胛上神经:
1、常用于C5-6、C57或者全臂丛神经损 伤;
.
4
解剖
.
5
应用解剖
根部分支:
1.胸长神经; 2.肩胛背神经; 3.膈神经支。
干部分支:
1.肩胛上神经; 2.锁骨下神经。
.
6
应用解剖
束部分支:
Ø 1.胸前外侧神经;
Ø 2.胸前内侧神经;
Ø 3.臂/前臂内侧皮神经;
Ø 4.肩胛下神经;
Ø 5.胸背神经;.7源自应用解剖主要组成腋神经
三角肌
颈5神经根 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
1.肱三头肌移 位重建肱二头 肌 2.背阔肌移位 3.胸大肌移位 4.晚期游离肌 肉移植
.
腕关节
腕关节 融合术
45
.
46
.
工人工作时不慎 将上肢被机器、 皮带卷入,人体 本能的向外牵拉 矿山塌方或高处 重物坠落; 新生儿难产。
14
受伤机制
.
15
火器伤
1
神经损伤的程 度取决于子弹 的口径、速度 和射入的精度
2
低速度火器伤引 起神经的直接损 伤,高速度火器 伤更常见的是冲 击波真空效应引 起的神经牵拉伤 和挫伤。
3
有些患者可能 会自发恢复; 不恢复的患者 需要手术探查。

臂丛神经解剖基础及损伤

臂丛神经解剖基础及损伤

臂丛神经根功能分布
颈8神经根:其纤维数为14636---41246 根主要组成正中神经,部分纤维参与桡 神经、尺神经和胸内侧神经的组成。单 纯颈8损伤,指深屈肌活动减弱,其他活 动无明显影响。颈5、6、7、8根同时损 伤时除上干损伤症状(肩不能外展上举, 肘不能屈)外,还出现中干损伤的表现: 腕下垂,不能伸拇,伸指。
臂丛神经损伤---病因
交通事故中头肩部对冲性损伤----上干或全臂丛 损伤。占第一位。 皮带机牵拉伤----下干或全臂丛损伤。占第二位 砸压伤、切割伤、枪弹伤、分娩性损伤、药物 性损伤、手术误伤、放射性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病理类型
1:臂丛神经震荡伤 ,又称臂丛休克
2:臂丛神经传导失调:病程长,但无失 神经营养改变,肌电检查仅有神经传导 轻度损害。
上干损伤:颈5、6神经根组成上干。上干损伤 时,症状与上臂丛损伤相似。
中干损伤:颈7神经根单独组成中干。单独损 伤极少见。
下干损伤:颈8胸1神经根组成下干。症状与下 臂丛损伤相似。
臂丛神经损伤---症状与体征—束损伤
外侧束损伤: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与胸 前外侧神经麻痹。 内侧束损伤:尺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与胸前 内侧神经麻痹。 后侧束损伤: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 桡神经麻痹。
CT:可显示局部骨折情况,硬膜囊受压变形, 椎间孔区低密度影。
CTM:可显示脊膜破裂所致的囊状影,呈类圆 形、长条形、鹿角形高密度影,有时可见高密 度影沿神经根向外延伸,甚至到椎间肌间隙内, 还可显示脊随移位及神经根缺如等征,在横轴 上也可显示:“黑线”影。
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CTM影像为:
直接征象:1、神经根缺失。主要表现为 蛛网膜内空虚,多见于下臂丛损伤。机理、神 经根从脊髓发出的部位在下臂丛是最薄弱处, 当暴力牵拉神经根时使神经根从脊髓表面完全 撕脱。疤痕形成时表现为椎孔内软组织影。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一、概述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是周围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其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严重的功能丧失。

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最严重伤残, 多见于摔倒、车祸、运动时牵拉伤, 其次为压砸伤, 切割伤, 枪弹伤, 产伤, 也见于药物、手术、放射线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理像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一样, 由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决定。

由于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生理及代谢的认识不断增加,神经修复方法越益改进,神经的修复效果也更为理想。

但目前臂丛神经损伤国内外早期仍主要应用神经移位,晚期也可用肌肉移位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仍不太满意。

因此,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配合适当康复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

二、功能解剖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锁骨之上和第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指关节。

④正中神经:主要来自颈8 神经根,支配前臂屈肌群,功能为屈曲腕和手指关节。

⑤尺神经:主要来自胸1 神经根,支配手部内在肌群,负责手的精细动作。

(6)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臂丛神经均有交感神经纤维参加,它们都是从椎旁交感神经链发出的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链的节前纤维发自脊髓颈胸段平面的睫状—脊髓中枢,其纤维经过脊髓前根(主要是颈8 胸1 ) ,颈交感神经丛的颈上神经节,进入颈胸交界处颈下与胸1 组成睫状神经节,并上行经过颈中至颈上交感神经节,由此发出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经由颈动脉及眼部神经及血管而终止于瞳孔扩大肌及眼睑提肌。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20180204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20180204

治疗
促进神经再生的药物: 1.B族维生素 2.神经营养因子:尚无临床作用得到充分肯定的促进神经再生 的药物。 手术治疗:神经移植术(腓肠神经或其他神经) 1.手术时机:生后3~6个月手术能得到较佳的疗效 2.手术疗效:与手术时机和损伤类型有关,神经根撕脱伤者 (有Horner’s征)预后差,术前有正常屈指功能者,其肩肘功能均 得到有效的恢复,若术前上肢无任何功能,则71%的患儿得到有效 的手功能恢复,肩肘的有效恢复率为80%。
治疗
制动: 开始4-5天要保护上臂直至浮肿消退。 康复护理: 婴儿怀抱或睡眠时勿使麻痹的上肢受压,应使肩外展外旋,肘屈曲。 物理治疗: 1.超短波:采用小功率治疗仪,2个电容电极对置于肩、锁骨上部或 置于肩、锁骨上部与臂部,微热量,5~8分钟,每日1~2次,10~15次; 2.神经肌肉电刺激:伤后半个月开始,2个小矩形电极对置于臂丛或 受累肌肉,10分钟,每日1~2次,15~20次。可重复多个疗程,与温热治 疗综合应用的效果更好。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康复科 马昀欣 二〇一八年二月
概述
定义:分娩时过度牵拉和屈曲胎儿颈部,导致臂丛神经 纤维损伤或断裂,导致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麻痹。
臂丛神经解剖结构
臂丛神经解剖结构
3条干:上干(C5 —C6 ),中干(C7),下干(C8-T1),每干分成 前后2股,每股组成3 个束 3根束:后侧束,内侧束,外侧束 5条外周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治疗
康复训练: 1.按摩瘫肢:5~10分钟,每日1~2次; 2.关节松动: 操作者双手握住患儿肘部作肩关节内收位被动外旋及上 举,可预防或减轻肩关节内旋挛缩,通常每天练3次,每次5~ 10min。
预防
控制新生儿的出生体重 熟练掌握肩难产的紧急处理方法 加强产科技术培训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

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评估结果,制定 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促进神经再 生和肌肉功能恢复。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01
02
03
制定护理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 理问题,制定明确的护理 目标,如缓解疼痛、提高 上肢功能等。
护理措施制定
针对每个护理目标,制定 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 炼、心理护理等。
功能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感觉功 能和自主神经功能,了解损伤对患 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护理问题识别
疼痛管理
心理护理
识别患者的疼痛问题,制定疼痛缓解 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识别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 等,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 积极应对损伤带来的心理挑战。
功能锻炼
活动。
抗阻运动
03
当患者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进行抗阻运动,如使用哑铃、沙
袋等,以增强肌力。
感觉功能恢复训练
触觉训练
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刺激患者手部皮肤,提高触 觉敏感性。
温度觉训练
使用冷、热水交替浸泡患者手部,促进温度觉恢 复。
振动觉训练
使用振动仪器对患者手部进行振动刺激,提高振 动觉感知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06
长期随访管理与效Βιβλιοθήκη 评价定期随访安排及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随访周期,如每3个月、6 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
包括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估、并发症发生 情况等。
注意事项
确保随访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保护,详细记录随访信息,以 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损伤部位损伤神经临床表现
C5~6
根部损伤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肌
皮神经,腋神经及部分桡神经
麻痹
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冈上下肌、肱二头肌
喙肱肌、肱肌三角肌、肱桡肌、旋后肌及部分
肱三头肌麻痹
C5~7
根部损伤(1)麻痹神经同C5~6
(2)胸前外侧神经麻痹
(1)同C5~6肌肉麻痹范围
(2)桡侧腕长、短伸肌及胸大肌麻痹
C8~T1根部损伤(1)尺神经麻痹
(2)正中神经内侧头麻痹
(1)尺侧腕屈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及尺神经支
配手内在肌麻痹
(2)掌长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示中指
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麻痹,Horner
佂(+)
C7~8、T1根部损伤(1)正中神经麻痹
(2)尺神经麻痹
(3)部分桡神经麻痹
(1)正中及尺神经支配所有肌肉麻痹
(2)指总伸肌肌、拇长伸肌、部分肘伸肌麻痹
上干损伤与不含肩胛背神经及胸长神
经麻痹的C5~6损伤相同
除前锯肌、大小菱形肌外,同C5~6根性损伤
肌肉麻痹相同
下干损伤与C8~T1根部损伤相同
(1)与C8~T1根部损伤肌肉麻痹相同
(2)Horner征(-)
外侧束损伤
(1)肌皮神经麻痹
(2)正中神经外侧头麻痹(1)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麻痹(2)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麻痹
内侧束损伤
(1)尺神经麻痹
(2)正中神经内侧头麻痹(1)尺神经支配所有肌肉麻痹
(2)除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以外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
后束损伤(1)腋神经麻痹
(2)桡神经麻痹
(3)胸背神经麻痹
(4)肩胛下神经麻痹
(1)三角肌、小圆肌麻痹
(2)伸肘、伸腕、伸指肌麻痹
(3)背阔肌麻痹
(4)大圆肌、肩胛下肌麻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