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原理、应用和优势引言:涡旋压缩机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压缩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能源、化工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相对于其他压缩机的优势。
一、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涡旋压缩机利用涡旋产生的动能和静能的转化来实现气体的压缩。
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面积收缩的效应。
在涡旋压缩机的转子中,气体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被扔到转子的壁面上。
与此同时,流体被夹在每对螺旋形涡旋之间,它们同时沿着轴向移动并向出口处推移。
随着转子的旋转,气体不断受到更多的约束和压缩,最终达到所需的压缩比。
二、涡旋压缩机的应用领域1. 航空领域:涡旋压缩机在航空发动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将进气压力提高数倍,确保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涡旋压缩机的高效率和紧凑设计使其能够适应航空领域的要求。
2. 能源行业:涡旋压缩机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广泛用于压缩和输送气体。
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涡旋压缩机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3. 化工领域:在化工工艺中,涡旋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气体的压缩和处理。
例如,在气体分离工艺中,涡旋压缩机能够将混合气体压缩到所需的分离压力,以实现气体的分离和提纯。
4. 制冷和空调:涡旋压缩机也可以应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
由于其高效和可靠性,涡旋压缩机能够提供稳定的冷凝效果,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涡旋压缩机的优势1. 高效节能:相对于传统的容积式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和较低的能源消耗。
这是由于其涡旋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气体压缩比,并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2. 紧凑设计:涡旋压缩机具有紧凑的设计,占用较少的空间,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这使得涡旋压缩机更加方便安装和维护。
3. 高可靠性: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简单,零件少,因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需要连续运行的工业过程至关重要。
4. 轻负荷运行:涡旋压缩机适用于工况变化频繁的情况下。
涡旋压缩机原理

涡旋压缩机原理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类型,它通过旋转动力将气体压缩到更高的压力水平。
涡旋压缩机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压缩、制冷和空调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涡旋压缩机的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气体在旋转动力的作用下,沿着螺旋形的通道逐渐被压缩。
在涡旋压缩机中,气体首先进入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通常由旋转叶轮和固定叶片组成。
当旋转叶轮开始旋转时,气体跟随着旋转运动,同时被压缩。
固定叶片的作用是引导气体流向,并增加气体的压缩效果。
通过不断旋转和压缩,气体的压力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所需的压缩比。
涡旋压缩机的原理基于动能转换和动量转移的物理原理。
当气体进入旋转机构后,旋转叶轮的旋转动能被传递给气体,使气体的动能逐渐增加。
同时,气体在叶片的作用下,产生了动量转移,使气体的速度和压力逐渐增加。
最终,气体被压缩到更高的压力水平,完成了压缩过程。
涡旋压缩机的原理使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涡旋压缩机具有高效率和稳定的工作特性。
由于气体在旋转机构中受到连续的压缩作用,因此能够实现高压缩比和高效率的压缩。
其次,涡旋压缩机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噪音低,维护成本低。
此外,涡旋压缩机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各种紧凑空间的应用场景。
涡旋压缩机的原理也决定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旋转机构的高速旋转,涡旋压缩机对润滑和冷却要求较高。
其次,涡旋压缩机在处理高温气体时,需要考虑叶轮和叶片的材料耐高温性能。
此外,涡旋压缩机的制造成本较高,对制造工艺和材料要求较高。
总之,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压缩机类型,其原理基于动能转换和动量转移的物理原理。
涡旋压缩机具有高效率、稳定的工作特性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润滑和冷却要求高、制造成本较高等限制。
通过深入了解涡旋压缩机的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涡旋压缩机,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是由一个固定的渐开线涡旋盘和一个呈偏心回旋平动的渐开线运动涡旋盘组成可压缩容积的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节能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主要运行件涡盘只有龊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环境宁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结构新颖、精密,具有体积小、噪音低、重量轻、振动小、能耗小、寿命长、输气连续平稳、运行可靠、气源清洁等优点。
涡旋式压缩机工作原理:由一个固定的渐开线涡旋盘和一个呈偏心回旋平动的渐开线运动涡旋盘组成可压缩容积的压缩机。
特点:效率高,更有利于节能,保护环境;噪声更低;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运行平稳,气流脉动小,扭矩变化小,压缩机寿命长;压缩过程长,相邻压缩腔压差小,泄漏量小,效率更高。
涡旋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节能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主要运行件涡盘只有龊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环境宁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结构新颖、精密,具有体积小、噪音低、重量轻、振动小、能耗小、寿命长、输气连续平稳、运行可靠、气源清洁等优点。
被誉为‘新革命压缩机’和‘无需维修压缩机’是风动机械理想动力源,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器械、食品装潢和纺织等行业和其它需要压缩空气的场合。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驱动轴,可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并具有既定大小的偏心部;气缸,形成既定大小的内部体积;滚轮,接触于气缸的内周面,并可旋转安装于偏心部的外周面,可沿着内周面进行滚动运动,并与内周面一同形成用于流体的吸入及压缩操作的流体腔室;叶片,弹性安装于气缸,使其与滚轮持续进行接触;上部及下部轴承,它们分别安装在气缸的上下部,用于可旋转支撑上述驱动轴,并封闭内部体积;机油流路,是设置于轴承及驱动轴之间,并使其之间均匀流动有机油;排出端口,它们连通于流体腔室;吸入端口,它们连通于流体腔室,并相互以既定角度进行隔离;阀门组件,它根据驱动轴的旋转方向,而选择性开放各吸入端口中的一个吸入端口。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类型,它通过旋转动力将气体或蒸汽压缩成高压气体。
在工业生产和制冷系统中,涡旋压缩机被广泛应用。
那么,涡旋压缩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涡旋压缩机由一个旋转的螺杆和一个固定的螺杆组成。
当压缩机运转时,气体或蒸汽被吸入旋转螺杆的进气口。
随着旋转螺杆的旋转,气体或蒸汽被逐渐压缩。
同时,固定螺杆的作用是限制气体或蒸汽的运动,使其在旋转螺杆的作用下被压缩。
其次,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容积压缩。
在压缩机内部,气体或蒸汽被逐渐挤压至较小的空间,从而增加了气体或蒸汽的压力。
这种容积压缩的原理使得涡旋压缩机能够将气体或蒸汽压缩成高压状态,以满足工业生产或制冷系统的需求。
此外,涡旋压缩机还采用了内部冷却系统。
在气体或蒸汽被压缩的过程中,由于压缩会产生热量,为了防止压缩机过热,涡旋压缩机通常会采用内部冷却系统来降低温度。
这样一来,涡旋压缩机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能保持稳定的温度。
最后,涡旋压缩机的出口是高压气体或蒸汽。
经过涡旋压缩机的作用,气体或蒸汽被压缩至所需的压力,并通过出口排出。
这样一来,涡旋压缩机就完成了将低压气体或蒸汽转化为高压气体或蒸汽的工作。
总的来说,涡旋压缩机通过旋转螺杆的作用,利用容积压缩的原理将气体或蒸汽压缩成高压状态。
同时,通过内部冷却系统的作用,保持了涡旋压缩机的稳定工作温度。
最终,涡旋压缩机将高压气体或蒸汽输出,满足了工业生产和制冷系统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为工业生产和制冷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压缩能力,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
因此,深入了解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涡旋压缩机

一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由运动涡旋盘(动涡卷),固定涡旋盘(静涡卷),机体,防自转环,偏心轴等零部件组成。
动涡卷和静涡卷两者外形完全相同,涡线呈渐开线形状,安装时两者中心线距离一个回转半径,相位差180°。
静涡卷固定在机体上,涡旋线外侧设有排气孔。
动涡卷由偏心轴带动,使之绕静涡卷的轴线摆动。
为了防止动涡卷的自转,结构中设置了防自转环。
该环上下端面上具有两对相互垂直的键状突肋,分别嵌入动涡卷的背部键槽和机体的键槽内。
动涡卷和静涡卷互相插在一起,形成了数个月牙形的气腔,这些气腔就相当于活塞式压缩机的气缸,气体就是在这里被压缩的。
“月牙形”的小气缸逐渐变小并向静涡卷中心移动,气体缸被压缩并移动至静涡卷的中心。
在这个中心位置处气体完成了压缩过程与排气孔相联,最终全部排出涡卷。
1 压缩过程是由动涡卷和静涡卷相制冷知识 涡旋压缩机互作用而形成的,气体从涡卷外侧开口处开始进入涡卷。
(图1)2 当气体进一步被吸入时即被两个涡卷封住。
(图2)3 当涡卷继续运转时气体随“月牙腔”逐渐变小而被压缩。
(图3)4在气体到达静涡卷中心位置时,气体已经被压缩到了排气压力值。
(图4)5 实际上在正常运转中,所有6个气体腔一直处在不同的压缩阶段,所以产生几乎是连续的吸排气过程。
(图5)每一转中,实际上共有6个“月牙形”压缩腔在同时工作,它们分别处于吸气,压缩,排气等不同阶段。
涡旋压缩机连续运行时,它的吸气,排气也都几乎是无间断连续进行的。
二涡旋压缩机的喷液冷却涡旋压缩机因为在其原理及结构上的独特之处,很容易通过喷液方法来实现压缩机的冷却,从而适应多种工质在商业低温领域中的应用。
与活塞式压缩机的喷液冷却不同的是:涡旋压缩机的喷液口是与处在压缩过程中的压缩腔相连的,与吸气口隔绝,因此,喷液时,压缩机制冷量(质量流量)没有损失。
液体喷入压缩机前是通过尺寸合适的毛细管节流的,由于毛细管节流具有两端压差大,则流量大,两端压差小则流量小的特点,正好适应压缩机在冷凝压力高需要的喷液流量大,冷凝压力低需要的喷液流量小的特性。
涡旋压缩机

上世纪初,法国工程师克拉斯提出了涡旋机械的构思,并于1905年取得美国发明专利,该专利阐述了一种新型旋转式发动机。
此后70多年前,涡旋机械的重要性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再加上没有高精度的涡旋型线加工设备,它并未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在1983年由日立制造出来并拥有专利,与转子式压缩机和第三代摆动式压缩机相比具有运动部件少、无气阀、泄露小、效率高、噪音低、振动小、寿命长的特点。
涡旋式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卓越性能表现,使得时隔20多年的今天,它依然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日立始终处在技术的前端。
涡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涡旋压缩机中的主要部件是两个形状相同但角相位置相对错开180°的渐开线涡旋盘,其一是固定涡旋盘,而另一个是由偏心轴带动,其轴线绕着固定涡旋盘轴线做公转的绕行涡旋盘。
工作中两个涡旋盘在多处相切形成密封线,加上两个涡旋盘端面处的适当密封,从而形成好几个月牙形气腔。
两个涡旋盘间公共切点处的密封线随着绕行涡旋盘的公转而沿着涡旋曲线不断转移,使这些月牙形气腔的形状大小一直在变化。
压缩机的吸气口开在固定涡旋盘外壳的上部。
当偏心轴顺时针旋转时,气体从吸气口进入吸气腔,相继被摄入到外围的与吸气腔相通的月牙形气腔里。
随着这些外围月牙形气腔的闭合而不再与吸气腔相通,其密闭容积便逐渐被转移向固定涡旋盘的中心且不断缩小,气体被不断压缩而压力升高。
自1983年,日立发明制造了世界第一台涡旋式空调压缩机之后,20年来日立在涡旋压缩机技术研发上孜孜以求、不断取得突破,凭借着其专业开发制造经验,使其技术更先进,质量更高,可靠性更强。
旋压缩机运动部件少、泄露小、效率高、震动小、寿命长。
与转子压缩机相比较:转子式压缩机属于第二代压缩机,比第一代往复式压缩机效率高5%左右。
有余隙容积,存在将部分制冷剂气体重新压缩的过程,降低了压缩效率和压缩机本身的能效比。
受排气阀控制压力范围的影响,排气压力范围小,压缩机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差,特别是冬季制热效果差,能效比低。
涡旋压缩机

5.1气量的调节之变转速调节
31
5.2 多机并联运行调节
两台并联运行的涡 旋式压缩机共用一个 机壳,彼此独立运行 也可并联运行 ,具 有高效、可靠及成本 低的优点。
5.3 变容量旁通调节
汽车空调中常用
通过活塞式控 制阀6控制回流气 体调节孔9的开启 度,以控制吸入 气体的回流量, 从而实现输汽量 的调节。
主要内容
1、主要构件及工作原理 2、应用领域及分类 3、涡旋曲线及结构内容积比的计算 4、泄漏的分析及密封机构 5、气量的调节 6、参考文献
1.1涡旋式压缩机的主要构件
涡旋式压缩机有两种结构:自转型和公 转型。涡旋压缩机主要由两个涡旋盘相 错180°对置而成,其中一个是固定涡 旋盘,而另一个是旋转涡旋盘,它们在 几条直线(在横截面上则是几个点)上接 触并形成一系列月牙形容积。 旋转涡 旋盘由一个偏心距很小的曲柄轴驱动, 绕固定涡旋盘平动,两者间的接触线在 运转中沿涡旋曲面移动。它们之间的相 对位置,借安装在旋转涡旋盘与固定部 件间的十字滑环来保证。
涡旋式压缩机结构简图
17—十字滑环 8—曲轴
2.1涡旋压缩机的优缺点
优点 1) 效率高、振动小、噪声低; 2)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3)采用气体支承机构,允许带液压缩,一旦 压力过高,动盘与静盘端面脱离压力立即释放 缺点 1)制造需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及精确的调心装 配技术; 2)结构太紧凑,压缩过程热量难以导出; 3)流量无法做的太大,压力也不宜过高。
涡旋式压缩机的优点
•涡旋式压缩机由于结构简单、零件少、 效率高、可靠性好,尤其是其低噪声、 长寿命等诸方面大大优于其它型式的压 缩机,被誉为环保型压缩机。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 成为当今世界最节能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主要运动件动为涡盘, 与静涡盘只有磨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 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 工作环境安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1.2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1.2.1基元容积的形成
图1-3示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动涡旋体4、 静涡旋体3、曲轴8、机座5及防自转机构7等组成。动、静涡旋体 的型线均是螺旋形,动涡旋体相对静涡旋体对静涡旋体偏心并相 差180°对置安装,理论上它们轴向会在几条直线上接触(在横 截面上则为几个点接触),涡旋体型线的端部与相对的涡旋体底 部相接触,于是在动涡旋体间形成了一系列月牙形空间,即基元 容积。在动涡旋体以静涡旋体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以一定的旋转 半径作无自转的回转平动时,外圈月牙形空间便会不断向中心移 动,使基元容积不断缩小。静涡旋体的最外侧开有吸气孔1,并 在顶部端面中心部位开有排气孔2,压缩机工作时,气体制冷剂 从吸气孔进入动静涡旋体间最外圈的月牙形空间,随着动涡旋体 的运动,气体被逐渐推向中心空间,其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不断 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气体被排触压缩机。图1-3 中的十字交叉的突肋分别与动涡旋体下端面键槽及机座上的键槽 配合并在其间滑动。
1.3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特点
1.相邻两室的压差小,气体的泄漏量少。 2.由于吸气、压缩、排气过程是同时连续地进行,压力上升速度较 慢,因此转矩变化幅度小、振动小。 3.没有余隙容积,故不存在引起输气系数下降的膨胀过程。 4.无吸、排气阀,效率高,可靠性高,噪声低。 5.由于采用气体支承机构,故允许带液压缩,一旦压缩腔内压力过 高,可使动盘与静盘端面脱离,压力立即得到释放。 6.机壳内腔为排气室,减少了吸气预热,提高了压缩机的输气系数。 7.涡线体型线加工精度非常高,必须采用专用的精密加工设备。 8.密封要求高,密封机构复杂。
6.通风不良造成空气再循环(形成短路循环) 1.制冷剂不足
2.制冷剂泄漏
排气压力低 3.环境温度低,冷凝器的送风温度过低 4.对冷凝器送风过多 5.液体制冷剂回流 6.压缩机能力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Z-
$ 0 W #+ F
! $
* # Z-
$ I
$ 3 / 1# $ $ * !!$ * %$ %$ * # $+’ 9 +$ W
# $ ! $
当渐开线展开角为#时 ! 渐开线与基圆所围面 积 ! 的计算公式为 *$ ) &*
?’ @! 排气过程 工作腔进入排气过程 ! 此时 主轴转角转过$ W!
, 在计算开始排气角$ 时! 要根据实际干涉 转角$ W% , 与修正情况 ! 求取中间变量角度# 此角度即是 #!
利用式 # $ ! 结 合 啮 合 点 位 置! 压缩机工作过 ( 程中的吸气 ( 压缩 ( 排气过程的几何容积就可以计 算出来 % ?’ >! 吸气过程 由于吸 气 容 积 在 闭 合 之 前 都 是 未 封 闭 的 ! 因 此! 其计算的关键 在 于 对 封 闭 容 积 假 想 曲 线 的 不 同假设 % 压缩机排量越大 ! 其修正方法对吸气容积 的精度影响越大 % 吸气容积如图 $ 所示 % 吸气腔的 主要面积为
此时定义封闭腔对数为 .! 有
" # $ . $$ $ * W # $ *
封闭腔对数的概念能够直观描述出压缩机从 吸气开始到压缩过 程 结 束 所 经 过 的 圈 数 ! 其值可 以为正整数和正分 数 ! 对于直观理解其工作过程 有一定帮助 %
$
工作腔几何容积计算
渐开线与 基 圆 围 成 的 面 积 如 图 ! 所 示 ! 微元
$ 0 W #$ I
’ , $ $ *+# % #$
,
# $ $
! # $ $ / 1$ $ # $ +$ * 9+ $
# $ "
# $ Z $# 9+
式中 ! 1 为回转半径 ) # Z 为形成压缩腔的内啮合点渐开线 展角 % # $ ’
式中 ! % 为渐开线开始发生角 %
依据啮合关系有
) , $ *-$ W $# 9+ $
!! 几何参数的讨论
>@ >! 涡圈圈数 由于涡旋压缩 机 为 定 容 积 比 机 械 & 其涡圈圈 数和排气发生角 共 同 决 定 内 容 积 比 的 大 小 & 进而 影响压缩机的整体性能 ) 在压缩机的设计和优化 过程中 & 越来越 多 地 会 出 现 涡 旋 圈 数 为 非 整 圈 的 情况 ) 文献 * + 将圈数从定义上表示为渐开线视 ! 觉上形成的 $ 实际上当对涡旋压缩 * 角度的个数 & 机的始端进行特殊处理时 & 视觉上形成的 $ * 角度 个数的概念则不 够 准 确 ) 文 献 * 将圈数定义为 $+ 涡旋型线中心面 渐 开 线 展 角 的 圈 数 & 而事实上由 于涡旋压缩机渐 开 线 展 开 的 特 殊 性 & 当形成中心 腔封闭容积的涡 圈 圈 数 为 一 圈 时 & 此时渐开线展 考虑到实 际中 的 涡 旋 压 缩 开角为 $ ] ) *) 鉴于此 & ,$ ) %,
涡旋压缩机几何模型研究 , , , 杨启超 ! 赵远扬 ! 李连生等
图 @! 压缩腔容积示意图
图 !! 排气流通截面积示意图
工作腔与排气孔口连通 ! 排气容积不再是封闭的 " 在不考虑过压缩和 欠 压 缩 时 ! 可以通过假想的排 气容积封闭曲线来 分 析 其 容 积 变 化 ! 此种分析方 法对于研究排气开始时刻的流动损失具有一定的 意义 " 采用文献 # $中的计算公式 )
式中 ! / 为基圆半径 %
因此 ! 实际吸气容积为
# $ 2O $ $ 3# ! / 1& $ $3 + $ # $+* ! -! $$ 9+ * $ # # $ ’ O F D F D $ !+8 I O $ !# %$ % $ * # $+ O $-$ $ 9 +* * # $ ! ! 式中 ! 3 为涡盘高度 %
图 ?! 吸气腔容积示意图
*’ 对! 修正公式 & 为 ! 要进行修正 !
体的面积为
W !$ !# $ ! $ $ / # W #$ 0 W # $ $ # $ )
! $ $
! &# * $ $ # ’ O F D / 1 $ !+8 I O F D $ +$ $ # $+ O $ 9 +* * $ # $ ! #
此定义适用于任意圈有壁厚的涡旋压缩机 % >’ ?! 开始排气时的主轴转角 开始排气角$ 是压缩机开始排气 瞬 间 压 缩 容 积腔的内啮合点的 内 侧 型 线 外 侧 面 的 展 开 角 ! 其 取值范围在 # ! $ 当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分 * 之间 % 析几何模型时 ! 需将其转换为开始排气时的主轴
收稿日期 ! $ # #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 * % ( # ) *
气开始到排气结束这一完整过程的工作腔几何容 积计算公式 ) 利用计算机绘图和曲线拟合的方法 对排气过程的流 通 截 面 积 进 行 了 分 析 & 得出*个 流通截面积以及排气孔口有效流通截面积随压缩 机主轴转角的变 化 规 律 & 为分析研究排气过程的 流动损失奠定基础 )
?’ ?! 压缩过程 图 ’ 为压缩腔几何容积示意图 ! 此时有
! 28 $ 3# $
图 >! 渐开线与基圆所围面积
#$$ $ $ 0W ! ! 3# $ #+ #$$ $ $ $ 0W $ 0W
# Z
* # Z+ $ + * # $ 9 + # $ 9 $ F + * # $ 9 $ I + + * $ # 9
#! 引言
涡旋压缩机的几何模型主要是分析涡旋压缩 机的工作腔容积 ( 泄漏线面积 ( 传热面积以及吸排 气孔口流通面积 与 压 缩 机 主 轴 转 角 之 间 的 关 系 ) 在进行几何分析 计 算 时 & 涡旋压缩机的基本几何 参数和分析方法对计算公式有很大影响 ) 如对于 非整圈涡旋压缩机 & 文献 * + 采用了不同的涡圈 !& $ 定义 & 使得几 何 模 型 的 计 算 和 理 解 有 所 不 同 ) 涡 旋压缩机的几何分析方法可分为欧拉法和拉格朗 日法两种方法 ) 欧拉法是研 究 每 个 工 作 腔 从 #% 该方法由于人 为 地把 连 续 的 过 $ * 范围内的变化 & ’+ 程分隔开 & 所 以 易 于 产 生 积 累 误 差* )拉格朗日 法着眼于工作介 质 & 设法描述出压缩机从吸气开 始到排气结束这一连续过程中介质状态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 & 具有理解直观的优点 ) 鉴于一些文献对任意圈涡旋压缩机涡圈圈数 的异议 & 本文首先明确了其意义 & 并提出封闭工作 腔对数的概念 " 在计算开始排气时的主轴转角的 基础上 & 用拉格朗 日 分 析 方 法 推 导 出 压 缩 机 从 吸
涡旋压缩机几何模型研究 # # # 杨启超 ! 赵远扬 ! 李连生等
涡旋压缩机几何模型研究
杨启超 ! 赵远扬 ! 李连生 ! 束鹏程
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西安 ! % ! # # * "
摘要 ! 讨论了涡旋压缩机的几何参数 ! 给出了任意圈涡旋压缩机涡圈圈数的明确定义和封闭工作腔 对数的概念 " 在分析计算开始排气时的主轴转角的基础上 ! 推导出压缩机从吸气开始到排气结束这一循 环过程的几何容积计算公式 # 根据压缩机实际排气孔口 结构 ! 利用计算 机 绘 图 和 曲 线 拟 合 的 方 法 对 排 气过程的流通截面积进行了分析 ! 得出了 * 个流通截 面 积以及 排气 孔口有 效 流 通 截 面 积 随 压 缩 机 主 轴 转角的变化规律 ! 为分析研究排气过程的流动损失奠定基础 # 关键词 ! 涡旋压缩机 " 涡圈圈数 " 几何容积 " 排气流通截面积 中图分类号 ! % ?A * )!!! 文章编号 ! ! # # *#! ’ $ B$ $ # # % # ’## $ ) %## ’ " # $ % (E , ’ 7 , # / 1 -F ’ % , + ’ *" / ’ + +G ’ 7 / , 2 2 ’ / &’ H H 4 Id K 4 D 4 D F3 F 4 D O H 9 D H K, 9 D 8 H 9 D d 4 D F 8 H 4 I !\ !3 !2 P E E E E Eb & > 4 : F I D 4 R/ D F D 9 9 N F D 0 9 O 9 4 N 8 H< 9 D : 9 NI Q7 R K F W . 4 8 H F D 9 N 4 D W< I 5 N O O I N O E E P Y9 ’ & ’ & B F4 D^ F 4 I : I D D F M 9 N O F : F4 D % ! # # * " EL P B ! & ; 9 2 # / : # ; 4 O 9 WI D: H 9W F O 8 K O O F I DI Q O 8 N I R R 8 I 5 N 9 O O I NE 9 I 5 9 : N F 8Y 4 N 4 5 9 : 9 N O : H 94 N 6 F : N 4 N N 4 Y PX Y 8 8 R 9I Q O 8 N I R R 8 I 5 N 9 O O I NX 4 O9 J R 4 F D 9 WW 9 Q F D F : 9 R D W: H 98 I D 8 9 :I Q 8 R I O 9 WX I N Z F D H 4 5 6 9 N 8 I K R 9 O P Y Y P4 Y E8 Y & X 4 OY N 9 O 9 D : 9 W @1 Q : 9 N : H 98 4 R 8 K R 4 : F I DI QW F O 8 H 4 N 94 D R 9I Q 8 I 5 N 9 O O I N O H 4 Q :: H 99 K 4 : F I D OI QX I N Z F D E E Y c E 8 H 4 5 6 9 NM I R K 5 9X 9 N 9E F M 9 DX H 9 DO 8 N I R R 8 I 5 N 9 O O I N N K D D F D Q N I 5: H 9 O : 4 N : I Q O K 8 : F I D : I : H 9 9 D WI Q W F O [ Y E & Q I K NZ F D W OI QW F O 8 H 4 N 9Q R I X4 N 9 4X 9 N 94 D 4 R T 9 WX F : H4 5 9 : H I WI Q8 I 5 K : 9 NE N 4 H F 8 8 H 4 N 9 @ 7 F D 4 R R E P Y Y E P 4 D W8 K N M 9 Q F : : F D @ ? H 9M 4 N F 4 : F I D OI Q F D W F M F W K 4 R 4 N 9 4 OX F : H : H 9 O H 4 Q : 4 D R 9X 9 N 9I 6 : 4 F D 9 W4 D W R 4 F W4 Q I K D [ E E W 4 : F I DI Q : H 9 Q R I XR I O O F D M 9 O : F 4 : F I D F D: H 9Y N I 8 9 O OI QW F O 8 H 4 N 9 @ E E ! " " " O 8 N I R R 8 I 5 N 9 O O I N O 8 N I R R 8 8 R 9 M I R K 5 9 W F O 8 H 4 N 9 Q R I X4 N 9 4 < , ’ / % 2 Y P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