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地质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地质学考试题(附答案)

地质学考试题(附答案)

地质学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节理的力学成因包括( )A、张节理B、剪节理C、纵节理D、A+B正确答案:D2、( )是地壳上部成带状分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是地壳演化历史的物质记录A、矿物B、地层C、化石D、岩石正确答案:B3、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几率最小的地区( )A、阿拉斯加B、日本C、广州D、台湾正确答案:C4、下列哪一类矿物是黏土矿物( )A、黄铁矿B、方解石C、高岭石D、石榴子石正确答案:C5、下列哪些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变质作用D、搬运作用正确答案:D6、产生块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 )。

A、外界的触发力 ;B、a与b都不是C、物体本身的重量;D、a与b正确答案:D7、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 )。

A、倾斜褶皱B、直立褶皱C、倾伏褶皱D、翻卷褶皱正确答案:A8、下列那一项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 )A、翻卷褶皱B、倾伏褶皱C、直立褶皱D、倾斜褶皱正确答案:A9、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 )A、地幔B、地核C、上地壳D、下地壳正确答案:D10、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为( )A、类质同像B、矿物的集合C、完全类质同像D、同质多像正确答案:D11、下列不属于火成岩构造的是( )A、气孔构造B、流纹构造C、体状构造D、块状构造正确答案:C12、地球的形状为( )A、球形B、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C、理想的旋转椭球体D、苹果形正确答案:B13、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 )A、南极;B、北回归线;北极C、赤道;正确答案:A14、下列不属于地下水沉积作用的现象是( )A、溶洞滴石;B、石化木;C、泉华;D、示底构造。

正确答案:D15、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边界上是以哪种性质的断层作用为特征。

( )A、平移断层B、转换断层C、正断层D、逆断层正确答案:D16、碎屑岩的主要成岩方式( )A、脱水作用B、重结晶作用C、胶结作用D、压固作用正确答案:C17、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岩石成分B、岩石结构C、矿物成分正确答案:B18、地质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正确的认识地球B、为人类服务C、寻找资源与能源D、改善地址环境正确答案:B19、地球密度是随着深度的加深而( )。

地质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地质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地质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暖层。

B、平流层;C、中间层;D、对流层;正确答案:D2、下列属于化学风化的产物的是( )。

A、倒石堆B、岩石碎块C、土壤D、铁帽正确答案:D3、裸蕨植物繁盛的时代是()A、寒武纪;B、志留纪。

C、泥盆纪;D、奥陶纪;正确答案:B4、下列岩浆中温度最高的是()A、基性岩浆B、酸性岩浆C、超基性岩浆D、中性岩浆正确答案:A5、岩浆矿床是( )。

A、变质矿床B、外生矿床C、内生矿床D、多成因矿床正确答案:C6、下列属于按照平面形态进行褶皱分类的是()A、水平褶皱B、穹隆构造C、平卧褶皱D、倾斜褶皱正确答案:D7、下列不是矿物的是()A、石英;B、自然金。

C、煤;D、冰;正确答案:C8、沉积岩的成分成熟度高,表明下列哪个矿物含量的相对增加()。

A、石英B、辉石C、角闪石D、橄榄石正确答案:A9、倾斜岩层是野外常见的一种岩层,当岩层厚度不变且地形水平时,岩层出露的宽度取决于岩层的倾角,倾角越大,出露宽度()A、越宽B、越窄C、不变D、要考虑其他因素正确答案:B10、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A、三叶虫。

B、笔石;C、珊瑚;D、半淡水鱼;正确答案:A11、下列矿物中不能用钢刀划动的是()A、金刚石B、石膏C、滑石D、方解石正确答案:A12、地层的走向为120°,倾向为50度,倾角为35°,用符号表示该地层的产状为()。

A、120°∠50°B、120°∠35°C、50°∠35°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3、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A、逆断层B、正断层C、地堑D、平移断层正确答案:B14、下列属于基性岩的是()A、科马提岩B、橄榄岩C、金伯利岩D、玄武岩正确答案:D15、下列不属于影响岩浆岩的结构的因素是()A、时间B、温度C、压力D、粘度正确答案:A16、下列矿物中属于单质矿物的是()A、石英B、石墨C、钾长石D、黑云母正确答案:B17、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A、7B、6C、5D、8正确答案:A18、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水平运动是次要的,是下列哪种学生的基本观点。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岩石的三大类?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混合岩答案:D3. 地壳运动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A. 地壳抬升和地壳下沉B. 地壳扩张和地壳收缩C. 地壳断裂和地壳褶皱D. 地壳漂移和地壳碰撞答案:D二、填空题1. 地壳中最丰富的矿物是________。

答案:石英2. 地质年代中,距今最近的一个时代是________。

答案:全新世3. 地壳中第二多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硅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热对流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2. 描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答案: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岩石在风化作用下破碎,被水流或风搬运至低洼地区,经过沉积、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沉积岩。

四、论述题1. 论述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壳抬升可以形成山脉和高原,下沉则形成盆地和平原。

地壳的断裂可以形成裂谷和断层,地壳的褶皱则形成褶皱山脉。

地壳运动还会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进一步改变地表形态。

五、计算题1. 如果某地区的地壳厚度为35公里,地壳平均密度为2.7克/立方厘米,请计算该地区地壳的总质量。

答案:首先将地壳厚度转换为厘米,即35公里 = 35,000,000厘米。

然后计算地壳体积,假设地壳为一个均匀的层,体积 V = 地壳面积× 地壳厚度。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地壳面积,我们可以用密度和体积的关系来计算质量:质量 M = 密度× 体积。

但题目中没有给出地壳面积,因此无法直接计算出总质量。

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完成计算。

六、分析题1. 分析地壳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物质组成C. 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历史D. 地球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种岩石不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砂岩D. 辉长岩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云母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火山岩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板块构造理论的范畴?A. 地震B. 火山C. 潮汐D. 山脉形成二、填空题6. 地质年代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时代。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

8. 岩石圈是地球的最外层,由____和____组成。

9. 地壳中最常见的火成岩是____,而最常见的沉积岩是____。

10. 地壳中最常见的变质岩是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描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13. 解释什么是地质年代,并列举三个主要的地质年代。

14. 阐述地质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 描述地壳中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16. 论述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7. 分析地壳中岩石的循环过程。

18. 讨论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19. 论述地质学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20. 探讨地质学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潜在贡献。

五、案例分析题21. 根据地质学原理,分析某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

22. 以某著名山脉为例,探讨其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23. 描述并解释某地区沉积岩层的分布特征。

24. 分析某地区火山活动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5. 探讨某地区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及其开发利用。

六、计算题26. 给定某地层的厚度和年代,计算其沉积速率。

27. 根据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估算地震震源的深度。

28.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计算某岩石的年代。

29. 根据地壳中某元素的含量,计算其在地球总质量中的比例。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Ⅰ.名词解释(37道)一、矿物和岩石矿物岩石层理片理岩层岩石结构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褶曲节理断层地层地质图三、水的地质作用河流阶地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水的硬度淋滤作用四、岩石工程性质岩石吸水率弹性模量热胀冷缩作用风化深度黄土软土五、岩体稳定性分析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天然应力岩体结构岩体稳定性六、不良地质滑坡主裂缝稀性泥石流岩堆岩溶落石岩溶水Ⅲ.多项选择题(33道)一、矿物和岩石(一) 矿物1.石英和斜长石的区分根据有( AB )A.石英硬度大于斜长石B.石英无解理而斜长石有二组解理C.石英断口呈油脂光滑,而斜长石断口无光泽D.石英晶面呈油脂光泽(玻璃光泽),而斜长石晶面呈玻璃光泽2.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的区分是根据( C )A.辉石呈长柱状(短柱状货粒状),而角闪石呈短柱状(长柱状)B.辉石解理交角为87°或93°,而角闪石解理交角为124°或56°C.辉石条痕呈棕红色,而角闪石条痕呈浅绿色D.辉石为黑绿色(黑色),而角闪石为黑色(黑绿)(二) 岩浆岩1.侵入岩的产状有( ABC )A.岩基B.岩床C.岩脉D.岩钟2.下列说法中那些是不正确的( AB )A.花岗岩中由于含有正长石,故总是浅红的(也有时显灰白色).B.花岗岩中必须含有黑云母,否则不能叫花岗岩.C.花岗岩必须以长石,石英为主.D.花岗岩中长石主要是斜长石.3.闪长玢岩是一种( ABCD )A.中性岩B.浅成岩C.致密块状岩石D.斑状结构岩石4.岩浆岩中常见的主要暗色矿物有( ABC )A.辉石B.角闪石C.黑云母D.绿泥石如石英、长石呈白色或肉色,被称为浅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云母呈暗绿色、暗褐色,被称为暗色矿物(三) 沉积岩1.下列说法中那些是正确的( AD )A.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的岩石.B.碎屑岩是指具有碎屑物质的岩石.C.碎屑岩是指颗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岩石.D.碎屑岩也包括粉砂岩.2.长石砂岩是一种( ABC )A.碎屑岩B.沉积岩C.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的岩石D.具砾状结构的岩石3.碎屑岩中常见的主要浅色矿物有( AC )A.石英B.长石C.白云石D.白云母4.决定沉积岩强度的因素有( ABC )A.矿物成分B.胶结物成分C.胶结类型D.岩层厚度(四) 变质岩1.具有( BC )特征的岩石一定是变质岩.A.含变质矿物B.片理构造C.变晶结构D.矿物靠结晶联接2.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ABCD )A.接触变质作用B.气化热液变质作用C.动力变质作用的D.区域变质作用3.花岗岩与花岗片麻岩的主要区别是( ACD )A.成因B.矿物成分C.结构D.构造4.以高温变质作用为主形成的变质岩有( AC )A.大理岩B.板岩(区域变质)C.石英岩D.构造角砾岩(动力变质)二、地质构造1.岩层产状记录为45°∠45°时,表示岩层的( ).A.倾向为45°B.走向为45°C.走向为135°D.走向为315°2.向斜的表现为( )A.地层中间新,两边老B.地层中间老,两边新C.两翼岩层倾向相同D.两翼岩层倾向相反3.( )的褶曲叫做水平褶曲.A.两翼岩层平行延伸B.轴线水平C.枢纽水平D.脊线水平4.断层构造( )A.只是岩石受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B.沿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明显位移C.使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对顶D.必须具有擦痕,磨擦镜面,构造岩等伴生现象5.根据地层中的化石的种属,可以确定( )A.地层生成时间B.地层生成的层序C.地壳运动的时间D.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条件三、水的地质作用1.岩石具有透水性是因为( )A.岩石的孔隙大于水分子的体积B.结合水不能将岩石孔隙充满C.岩石孔隙中含有重力水D.岩石孔隙中存在重力水通道2.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是指( )A.地表流水将风化物质搬运到低洼地方沉积成岩的作用B.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C.淋滤,洗刷,冲刷和河流地质作用D.地表水对岩,土的破坏作用3.河流阶地的形成可能是因为(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B.地壳下降,河床堆积C.地壳稳定,河流侧蚀D.河的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4.地下水可以( )A.按PH值分为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B.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C.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D.按钙,镁离子含量分为侵蚀性和非侵蚀性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和岩体1.岩石风化是因为( )A.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或近地表B.地表岩石长期受空气,温度,压力,水溶液的影响C.自然因素使地表岩石产生破碎或成分改变D.岩石性质不能适应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2.膨胀土( )A.是由强亲水粘土矿物组成的B.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各大水系的上游C.具有膨胀结构D.具有强烈胀缩性3.岩石遇水膨胀,是因为( )A.岩石吸水后充填了岩石的孔隙B.岩石吸水后水进入矿物的结晶格架使矿物变大C.岩石吸水后增加了颗粒结合水膜的厚度D.岩石吸水后矿物质点间联接力减弱4.冻土( )A.是地面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B.是地下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C.是地下岩,土中水被冻结成冰后形成的D.我国主要分布在高海拨地区和高纬度地区5.岩石破坏是因为( )A.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超过其极限值B.在外作用下岩石微裂隙扩展联成破裂面C.岩石中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D.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内开始出现微裂隙6.结构面抗剪强度是指( )A.力学性质最弱的结构面破坏的剪应力值B.首先剪切破坏的结构面的最大剪应力值C. 结构面壁的抗剪强度D.所受剪应力最大的结构面的剪切破坏强度值五、不良地质1.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岩石类型B.斜坡几何形态C.水的活动和人为因素D.斜坡上部荷载2.崩塌的形成条件有( )A.坚硬的岩石和高陡的边坡B.发育的节理和水的作用C.不合理的开挖和爆破D.不合理的拦挡措施3.泥石流的防治主要有如下措施( )A.在形成区种植植被,排洪,固坡B.在流通区修挡碴坝C.在沉积区修排导槽,明洞渡槽D.在扇缘修导流堤4.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A.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B.岩层产状和气候条件C.地形地貌D.可溶性岩石的形成年代Ⅳ.改错题(28道)一、矿物和岩石1.硬度是指矿物受力变形的极限值.(抵抗外力机械刻画或摩擦的能力)2.某一岩浆其侵入岩到喷出岩将发生成份,结构,构造上的变化.3.矿物颗粒之间靠结晶联接的肯定不都是岩浆岩.4.碎屑颗粒直径在2—0.5mm之间,并且含量大于50%的岩石叫粗砂岩.5.变质作用是指地壳内力引起岩石力学性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6.页岩是因为岩层厚度小于0.005m,所以才叫页岩.二、地质构造1.褶曲是指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连续弯曲现象.2.走向节理是指节理面沿走向延伸很长.3.岩层倾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既是走向断层,又是倾向断层.4.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的准确生成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5.沉积接触是指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6.假整合接触是指地层间看起来不整合,实际上是整合的.三、水的地质作用1.坡积层物质主要是堆积处基岩风化的物质.2.河流具有搬运能力因为水具有浮力.3.岩层不透水是因为岩石颗粒间的空隙被水充满了.4.承压水是指存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5.岩溶水是指能溶解岩石的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和岩体1.岩石的透水性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2.风化是指长期暴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吹化了.3.特殊土是指具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土.4.冻土是一种低温冻结土,所以冻土只出现在冬季.5.岩体是指岩石整体.6.天然应力是指上覆岩层引起的自重应力.五、不良地质1.滑坡台阶是指滑坡体滑动过的地面呈阶梯状.2.崩塌是指斜坡上的某些岩块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3.天然休止角是指岩堆堆积处的原始坡角.4.在泥石流地区采取绕避措施是因为泥石流一般不允许线路通过.5.落水洞与溶洞的区别是落水洞没有溶蚀现象,而溶洞有溶蚀现象.Ⅴ.判图题(10道)(一) 将下列地质平面图(或剖面图)中所有的地质构造全称在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地质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中,岩石的分类主要依据是()。

A. 岩石的颜色B. 岩石的矿物组成C. 岩石的年代D. 岩石的硬度答案:B2.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A. 层理结构B. 矿物晶体结构C. 沉积物的沉积顺序D. 化石的存在答案:B4.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

A. 地壳结构B. 地幔结构C. 地核结构D. 所有选项答案:D5. 板块构造理论中,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不包括()。

A. 汇聚边界B. 离散边界C. 转换边界D. 稳定边界答案:D6. 火山喷发时,从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属于()。

A. 岩浆B. 火山岩C. 火山碎屑D. 火山气体答案:C7. 地层的相对年龄可以通过()来确定。

A. 放射性同位素定年B. 化石顺序定律C. 地层的厚度D. 地层的倾斜角度答案:B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9.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

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混合岩答案:B10.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称为()。

A. 地震B. 火山活动C. 构造运动D. 侵蚀作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岩石的变质作用?()A. 温度B. 压力C. 化学成分D. 矿物成分答案:A, B12. 地壳中常见的火成岩包括()。

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石灰岩D. 片麻岩答案:A, B13. 以下哪些是沉积岩的特点?()A. 层理结构B. 矿物晶体结构C. 沉积物的沉积顺序D. 化石的存在答案:A, C, D14. 地震波的类型包括()。

A. P波B. S波C. 面波D. L波答案:A, B, C15. 板块构造理论中,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包括()。

地质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铁B. 氧C. 硅D. 铝答案:B2. 地质年代中,寒武纪属于()A. 新生代B. 中生代C. 古生代D. 元古代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点?()A. 层理明显B. 含有化石C. 矿物成分复杂D. 通常为火成岩答案:D4.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S波B. P波C. 表面波D. 次声波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岩浆岩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辉长岩D. 闪长岩答案:A7. 以下哪项是变质岩的特点?()A. 层理明显B. 含有化石C. 矿物成分复杂D. 由高温高压形成答案:D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铁B. 铝C. 钙D. 钠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沉积岩的形成过程?()B. 搬运C. 沉积D. 熔化答案:D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 氧B. 硅C. 碳D. 氢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地壳中的主要元素?()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沉积岩的类型?()A. 砂岩B. 页岩C. 石灰岩D. 花岗岩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变质岩的类型?()A. 片麻岩B. 大理岩D. 玄武岩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地壳中常见的矿物?()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辉石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地壳中常见的岩浆岩?()A. 玄武岩B. 花岗岩C. 辉长岩D. 闪长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对)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错)3. 沉积岩通常不含有化石。

(错)4.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最快的是S波。

(错)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内部结构C. 地球的表面特征D. 地球的生物圈答案:B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铁C. 硅D. 铝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A. 层理结构B. 化石C. 矿物结晶D. 颗粒大小不一答案:C4.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什么?A. 石英B. 长石C. 方解石D. 云母答案:A5.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多少个大板块组成?A. 5B. 7C. 9D. 12答案:B6.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什么结构?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所有选项答案:D7. 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来源于?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外太空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变质岩的特征?A. 片理结构B. 矿物结晶C. 层理结构D. 矿物重结晶答案:C9. 地质年代中,中生代包括哪些时期?A.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B. 侏罗纪、白垩纪C.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D. 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答案:B10. 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D. 太阳风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______、地核。

答案:地幔2. 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主要由______组成。

答案:岩石3. 地质学中,化石是生物体的遗骸或遗迹,可以提供关于______的信息。

答案:古生物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______,它也是构成许多岩石的主要成分。

答案:石英5. 地震波分为______波和横波。

答案:纵6.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根据______的变化来确定的。

答案:地层7.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侵蚀、搬运、沉积和______。

答案:固结8. 变质岩的形成需要经历高温、高压或化学变化,这些条件通常存在于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数学地质的现代定义。

数学地质是利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的逻辑、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智能化、定量化研究地质过程中所产生的地质体和资源体的科学。

2.数学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

①、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回归分析、趋势面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相关分析(数据序列分析)、地质因子分析、对应分析②、矿产资源预测:蒙特卡罗模拟、油田规模序列法、Weng旋回模型法、历史趋势外推法。

③、地质数据库:它是存储在某种存储介质上的地质信息(数值型、符号型、文字及图形等)和信息处理软件的集合。

④、地质过程的数学模拟:用数学模型描述地质过程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并在计算机上现地质过程的一种试验。

⑤、计算机自动绘图第二章地质变量与地质数据1.地质变量、地质数据的概念和类型。

①、地质变量:是反映某地质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变化规律的量。

如生油岩的厚度、地层的埋藏深度、生油岩中有机质的丰度等。

分类:观测变量、综合变量②、地质数据:用物理、化学及直接观测方法获得的用以表示地质样品特性的各种数据和其它形式记录的资料统称为地质数据(或样品观测值)分类:观测数据、综合数据、经验数据2地质数据预处理概念及所包含的内容。

地质数据预处理:指在定量研究地质问题时,预先对原始数据进行的各种处理。

主要内容:定量数据的标准化、定性数据的定量化、原始数据的网格化、原始数据的简缩和增补、离群(异常)数据的识别与剔除。

3.定量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化、极差标准化、极差正规化的含义是什么?各种标准化后的新数据有何特点?①、定量数据的标准差标准化:变量xj的每个观测值xij减去该变量观测值的平均值,再除以观测值的标准差sj。

标准化后数据的特点: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②、极差标准化:是变量Xj的每个观测值Xij减去该变量观测值的平均值,再除以极差△Xj(变量观测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标准化后数据的特点:各列的极差为1。

③、极差正规化:变量的每个观测值减去观测值的最小值,再除以极差。

极差正规化后新数据的特点是: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即新数据分布在区间[0,1]内。

第三章回归分析1.回归分析的概念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回归分析: 根据相关变量xi (i=1,2,…,m)、y的观测值,建立y与xi之间近似定量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解决的问题:①、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②、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③、建立相关变量间的定量表达式;④、实际应用。

2.最小二乘求回归系数。

3.求非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变量替换法)。

非线性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先用变量替换法将其转化为线性关系,然后再求回归方程。

4.回归模型检验(两种方法)。

回归检验是解决y 与xi 之间是否具有线性关系的问题。

总偏差平方和Q :反映 y 观测值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偏差平方和Q1:反映观测值与回归值的逼近程度;回归平方和Q2:反映xi 的变化对 y 引起的波动。

21Q Q Q +=①、复相关系数检验:定义变量 y 与 xi 的复相关系数:2/12)/(Q Q R =,R 的值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密切, 即回归方程越显著。

②、F 分布检验:假设H 0: 变量y 与xi 没有线性关系若 H 0为真,则Q 1相对较大, Q 2相对较小。

当Q 2/Q 1 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就接受假设H 0 ,否则否定原假设H 0 ,既认为变量y 与xi (i =1,2,…,m )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对于给定的检验水平α,在F 分布表上查得临界值 F α,当F > F α时 ,否定原假设H 0,这时称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可以使用;否则,接收原假设 H 0 ,认为求得的回归方程不能应用 。

5.逐步回归分析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逐步回归分析:在回归过程中,按变量xi (i =1,2,…,m )对y 作用的大小,把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的变量xr (1≤r ≤m )逐个“引入”回归方程,同时逐个检验已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对y的影响,若 x α ( x α∈xr )对y 作用已不显著,就再从回归方程中“剔除”它,如此直到既没有对y 作用显著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又没有作用不显著的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

基本步骤:①、检验Xk α是否选入(引入);②、检验Xk α是否剔出6.逐步回归引入和剔除变量的原则(假设检验)。

(1)检验xk α是否选入(引入)假设 H 0:变量xk α对y 作用不显著(作用不大)统计量Fk α服从F(1, n – l - 2 ) 分布,给定检验水平α(H0成立的概率) ,查F 分布表得一个临界值,记为F1 。

当Fk α > F1时,则否定原假设,说明原假设不成立,应把变量xkα引入回归方程,否则引入变量结束。

(2) 检验xk α是否剔出假设 H 0:变量xk α对y 作用不显著(作用不大)统计量F’k α、服从F(1, n – l - 1 ) 分布,给定显著性检验水平α,查F 分布表得临界值F2 ,若F’k α> F2,则否定H0 ,即xk α对y 作用大,将其留在回归方程中,否则接受假设H0,从方程中去掉变量xk α。

7.举例说明回归分析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第四章 趋势面分析1.趋势面分析的概念。

趋势面分析:就是在空间中已知点Mi (xi , yi , zi ) 的控制下,拟合一个连续的数学曲面,并以此研究地质变量在区域上和局部范围内变化规律的一种统计方法。

2.求多项式趋势面方程的方法。

假设β1、β2、β3…的估计值为b 1、b 2、b 3,…则近似可得多项式趋势面方程;把地理坐标 (xi , yi ) (i=1,2,…, n )代入多项式趋势面方程,可得地质变量的趋势值;确定多项式系数的原则是使回归分析中的偏差平方和Q1达到最小,Q 1是关于b 1, b 2,b 3,… 的二次函数,且Q 1>0。

对bk 求偏导数解一个L 阶线性方程组便可得b 1, b 2, … bL 。

3.趋势面拟合度定义及趋势面次数选择。

趋势面的拟合度:是指观测值与趋势值在总体上的逼近程度。

C=(Q2/Q )*100%趋势面的次数选择:方法1:进行1次、2次 … 趋势面分析,相应拟合度为C 1 ,C 2…,作图标出点(1,C1),(2,C2),(3,C3)…,连接各点构成一条折线,在折线上取斜率最大的线段末对应的k 为趋势面的次数。

方法2:进行1次、2次 … 趋势面分析,相应的拟合度为C 1、C 2 …。

预先给定一个小正数δ , 当C i+1-Ci <δ时,取Ci 对应的k 为趋势面的次数。

4.趋势面异常分布图的绘制。

关键是确定偏差的异常限:e + 或2s +从Δzi+中划分正异常时,e + (或2s +)为异常下限,Δzi+ >异常下限为正异常点 。

从Δzi -中划分负异常时,e -(或-2s -)为异常上限,Δzi - <异常上限为负异常点 。

根据异常上、下限可以在偏差图上圈出正、负异常区,即趋势面异常分布图。

5.举例说明判别分析在油气勘探或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章 判别分析1.判别分析的概念。

判别分析:根据已知的G 个总体中取出的G 组样品的观测值,建立总体与样品变量之间定量关系(判别函数),并据此判别未知类属样品类别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两总体判别的费歇尔准则。

费歇尔准则: 使Q 达到最大、H 达到最小。

3.线性判别函数确定及两总体判别方法。

①、原始数据若总体A 、B 各有na 、nb 个样品观测值,分别为:x ij (a) ( i = 1, 2, …, na; j = 1 , 2 ,…, m)xkj (b) (k = 1, 2, …, nb; j = 1 , 2 ,…, m)这是建立判别函数所需要的数据。

②、费歇尔(Fisher)准则下的判别函数把xij(a)、xkj(b)分别代入(5-1)得判别函数值:;使得V = Q / H 达到最大 V 是cj (j = 1 , 2 ,…, m)的二次函数,且V>0,令 由上述线性方程组解出cj ,从而确定判别函数简单说,两总体判别就是确定样品X 是属于总体A 还是属于B 的统计分析方法。

设 ,把样品观测值xj (j=1,2,…,m) 代入判别函数,得: []2)()(b y a y Q -=[][∑∑==+-=b a n k k n i i b y a y a y H 112)()()(∑∑====a n i m j j j i a a x c a y n a y 11)()(1)(∑∑====b n k m j j j i b b x c b y n b y 11)()(1)(∑===m j a ij j i n i a x c a y 1),,2,1()()( ∑===m j b kj j i n k b x c b y 1),,2,1()()( ),,2,1(0m j c V j ==∂∂m m x c x c x c y +++= 2211)()(b y y a y c <<∑==mj j j x c y 1当y < yc 时,X ∈A ,当y ≥yc 时,X ∈B 。

4.Bayes 准则下建立正态多总体判别函数的基本原理。

按照条件概率的大小判定样品归属的原则称为Bayes 准则假设X 服从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为:式中μg 是 ag 的期望向量;∑是各总体共同的协方差矩阵, ∑-1是∑的逆矩阵由原始数据可求得μg 、Σ的估计值 和S :则:把上式和Pg (Pg ≈qg = n g /N)代入 得:再对两边取自然对数,舍去其中与g 无关的 项并化简,得函数: 即得正态总体的判别函数5.逐步判别分析的基本过程。

逐步判别的基本思想: 逐个检验拟定变量的区分能力,把区分能力强的变量“引入”判别函数,在引入变量的过程中,随时“剔出”已引入判别函数中的区分能力变弱的变量,直到既没有区分能力强的变量引入,又没有区分能力变弱的变量剔除为止。

6.举例说明判别分析在油气勘探或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第六章 聚类分析1.聚类分析的概念及类型。

聚类分析:根据个体之间的亲疏程度,将它们进行逐级定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分类的不同方式,把聚类分析分为:聚合法聚类分析和分解法聚类分析①、聚合法聚类分析:是按个体在性质或成因上的亲疏关系,把个体逐级聚集成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对样品进行分类—称Q 型聚类分析对变量进行分类—称R 型聚类分析.②、分解法聚类分析:这种聚类方法与聚合法“方向”恰好相反,开始时全部个体为1大类,依据某种分类指标,把全部个体分为2类、3类、…, 直到满足分类的要求为止。

2.聚类分析常用的统计量。

聚类分析统计量: 衡量个体间性质或成因亲疏(相似、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