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
德国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声母的初步分析

的, 因而将它们纳入原有的语音 范畴 ; 新 的” 而“ 语 音 容易 习得 是 因为 学 习者 可 以轻 易认 识 到 它
们 与其 母语 之 间 的差 异 , 样 , 过 一 定 学 习 过 这 通 程 , 习者 可 以建 立 起 母 语 中 没 有 的 新 的第 二 学 语 言 的语 音 范 畴 。 ] - 7 [[ 2] 7
一
、
引 言
Fee (19 lg 5)的 S ec L ann M d l 9 p eh erig o a
塞 音 (t ) s p 又称 爆 发音 , 指发 音 时 声 道 完 o 是
全 闭塞爆 发 而 成 的音 。不 同语 言 中塞 音 的类 别
( L 理论 认 为 , 新 的 ” n w) 音 , S M) “ (e 语 即在 学 习
松、 较强的送气特征 。文章 的结果也基本验证 了 B s的 P M理论 和 Fee的 S M理论 。通 过这些分析 et A l g L 也看到 , 塞音声学格局 的分析方法对于第二语 言语音 习得研究是有效 的。 【 关键词 】 德语 ; 汉语 ; 塞音 ; 音习得 ; 音格 局 语 辅 中图分类号 : H15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 62—10 (0 9 0 0 5 0 3 6 2 0 )4— 04— 8
个语 音 范 畴 感 知 为 母 语 中 的 一 个 语 音 范 畴 , 不 能 很 好地 区 分 目标语 的两 个 语 音 范 畴 ; 3 把 目 () 标 语 的两 个语 音 范 畴 感 知 为 母 语 中 的一 个 语 音
者 学 习 的 最 初 阶段 , 似 语 音 的 习得 要 优 于 新 相 语 音 , 是 对于 较 高 水 平 的 学 习者 而 言 , 似 语 但 相 音 有 可 能 出现 “ 石化 ” 象 。3 卜 8 化 现 [[ ] ]
2012年上海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

上海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54汉语基础注意:答案请做在答卷纸上,做在试题上一律无效。
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在考研复习备考中,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在专业课上面能够得到相关内部人员的指导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特别是能够收集到一些笔记、真题、讲义、课件、模拟题等具有含金量的资料,那更是为自己考研之路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坚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卷!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共80分)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30分)1.能记和所记既无相似之处,又无相关之点,它们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一种_________的关系。
2.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_________。
3.现代汉语方言中,赣方言以__________为代表。
4.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中,词汇方面以____________为基础。
5.在构词方面,现代汉语能运用___________,附加和重叠,轻声和儿化等方式构成无限多的新词。
6.音色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决定于___________。
7.发音器包括呼吸器官,_____________,口腔和鼻腔。
8.语音的__________属性是语音的本质。
9.语言里能够区分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做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11.___________可以说是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一种过渡字体。
12.草书共有三种:章草,______________,狂草。
13.现代汉字字形的结构单位有二:一是笔画,一是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5.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___________。
16.词义具有概括性,_____________民族性。
泰国留学生三组普通话辅音的实验研究

发音 不到位 。 从现 有 的 文献 研 究 中 可 以看 出 , 国 留学 生汉 泰
梁晓 丽 , 英伟 关
( 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广 广西 桂林 5 10 ) 40 4
摘
要: 以两名汉语普 通话水平为初 、 中级的泰 国留学生作 为研 究对象 , 以声学实验为手段 , 通过对比分析泰
国学生普 通话三组塞擦 音、 音与 中国发音人之 间的差异 , 擦 寻找泰 国学生二语 习得过程 中语音方 面的偏误和障碍 , 最后 针对这些偏误 和障碍提 出教 学对 策。经过 实验分析发 现 , 国留学生在 汉语 普通话 的音 节时长 、 泰 声母 时长方 面与 中国发音人存在差异; 另外 , 国学生在发这三组音 时, 泰 舌位均较前 。
对 泰 国学生 学 习普通话 过程 中 的语 音 、 法 、 用 等 语 语 方 面 的偏误研 究 都 已涉 及 到 , 是仍 缺乏 深 入 性 研 但
究, 而且多数采用传统 的方法。以声 学实验 的方法 对 泰 国留学生 汉语 普通话 习得 进行 定量 分析 的研究 相对 较少 , 音 方 面 的声 学 实验 分 析 也 刚起 步 。 有 语
分析等定性 的方法 , 掺和了一定的主观因素 , 较少结 合 客观 的数据统 计 , 因此 对 学 习 者 发音 程 度 缺 乏直 观 的反应 , 所谓 的“ 腔 洋 调 ” 洋 ” 哪 里 , 洋 ” 洋 “ 在 “ 到
什 么程度 , 很难 有 一 个 精 细 的描 述 。基 于 以上 两个 问题 , 本文 特从 泰 国学生 习得 普通 话三 组擦音 、 塞擦
字母词对普通话音节结构的改变——字母S、F、H的声学研究

字母词对普通话音节结构的改变——字母S、F、H的声学研究顾晓微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摘 要: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中、美发音人朗读字母词时音节尾的擦音[s][f]和塞擦音[tʃ]的声学特征及发音机制。
得到的结论是:字母词已突破了普通话原有的闭音节只以鼻音结尾的结构规则,进而将新音节结构,即以擦音[s]、[f]、塞擦音[tʃ]结尾的闭音节带入普通话;同时,[s][f][tʃ]三个音的COG和DIS参量,以及[tʃ]音的GAP和DOF参量与标准美音仍存在差异。
关键词:字母词;普通话;音节结构;声学特征中图分类号:H013 文献标识码:A The Changes in Mandarin Syllable Structures Caused by Lettered-words:An Acoustic Phonetic Study of Letter S, F and HGU Xiao-we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a constrastive study on the acoustic features and articulatory mechanisms of the fricatives [s][f] and the affricate [tʃ] as the coda in lettered-words pronunciation of both Chinese speakers and American speak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ettered-words have already broken the traditional rule of syllable structures in Mandarin, which is only the nasal can be used as the coda; meanwhile, the COG and DIS of [s], [f], [tʃ] and the GAP and DOF of [tʃ] show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ose in standard American pronunciation.Key words: lettered-word; mandarin; syllable structure; acoustic feature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9-11-17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HY12-025)顾晓微(1979-),女,天津人,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音学,语言测试。
汉语浊塞音声母清化的优选论分析

汉语浊塞音声母清化的优选论分析
王茂林;宫齐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5)002
【摘要】运用现代音系学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对汉语浊塞音声母清化的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汉语中古声母塞音分清浊,且不论是平声还是仄声,清塞音声母既有送气音,也有不送气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浊塞音声母均已清化,其规律是:平声字今读送气音,仄声字今读不送气音.对于这种变化,优选论的经典理论无法作出恰当的解释.比较标记理论是优选论的最新进展之一,运用这一新的方法,可以为汉语浊塞音声母的清化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总页数】6页(P80-85)
【作者】王茂林;宫齐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0;暨南大学,外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6
【相关文献】
1.近代汉语声母全浊清化研究述评 [J], 黎新第
2.汉语方言塞音韵尾保留情况的优选论分析 [J], 宫齐;王茂林
3.贺州铺门方言的浊塞音声母 [J], 庄初升;张凌
4.德国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声母的初步分析 [J], 温宝莹;冉启斌;石锋
5.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柳林方言里的演变特点 [J], 张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学生法语学习中关于不送气清塞音与浊塞音的问题

中国学生法语学习中关于不送气清塞音与浊塞音的问题作者:张世甲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8期张世甲(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3)摘要:中国学生在法语学习中,常存在送气清塞音、不送气清塞音和浊塞音方面的语音问题,其中关于辨别不送气清塞音与浊塞音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因为汉法语言本身音位系统的差异,二是因为方言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三是因为教学上不够重视。
因此,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对法语的语音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学生;法语学习;送气清塞音;不送气清塞音;浊塞音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8-0100-03塞音,亦称爆破音、闭塞音,根据发音方法分类出来的一种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路闭塞,然后突然打开。
一般的鼻音也可以归入塞音,因为发音时气流通过鼻腔,但是口腔中的气流通道被阻碍。
法语中的塞音大致分为三类:清塞音,浊塞音以及鼻音。
辅音的发音由两点决定:一是发音部位(包括唇形舌位),二是发音方式(包括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是否送气等)[1]。
法语中,存在三组互相对应的清浊塞音,分别是清塞音/p/、/t/、/k/和浊塞音/b/、/d/、/g/。
每组的发音部位,包括唇型及对应的舌位都是相同的。
但是其发音方式有别,清塞音声带不振动,浊塞音则振动声带。
法语语音规则中,清塞音在元音音素前,发不送气音。
此时,读音与其相对应的浊塞音相似,但绝不是浊化。
发不送气清塞音时声带依旧不振动。
图1同样适用于法语清浊塞音的比较。
发浊塞音时,整个闭唇过程中声带都在振动,并且在双唇分开发元音时,声带仍在继续振动。
发不送气清塞音时,闭唇时声带处于开放状态,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合并开始振动。
而发送气音时,从双唇分开到气流完全冲出后,声带才开始振动。
该图同样反映了VOT这一概念。
VOT,英文全称为voice onset time,指的是某一辅音从除阻的一刻到声带开始振动,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3、这种分析方法的意义
• 这种方法提取了不同擦音的声学参量,这些参量基 本上能反映不同擦音的声学特性。并且,由于各个 擦音在声学空间中都有了一定位置,也就可以对不 同语言中的擦音进行对比。Svantesson说:“这种 做出临界带谱并计算出有关参量的方法,使得在擦 音空间中显示一种语言中某个擦音的位置特点成为 可能,并可以比较不同语言中的擦音。” • 另外,利用这种擦音声学空间分析的方法,还可以 对不同方言点中的所有擦音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从声学角度发现方言中擦音的很多细微表现。
与Svantesson(1986)数据比较
比较结果: 1)具体数值上存在差异:本表显示 s的谱重心为最高,其次是 x,f,sh, h。这种顺序与表 1一样。分散程度表 2中最高的是 f,最低的为 x,与 表 1略为不同。 2)总体数据上,表 1各个擦音数值的跨度更大,相互的区别更明显。 相比之下,表 2的数值跨度略小,换言之,不同擦音参量之间仍然存在 差异,但差别较小。这可能是表 2将四个发音人的数值进行了平均的结 果,也可能Svantesson(1986)的语料相对较少有关。不过从 f、 h与 s、x、sh两组的情况来看则它们的相互关系在总体上仍然一致。
数据结果分析
3)五个擦音大致显示出分 为两组的趋势。按分散程 度得出的擦音的相对关系 与它们长度上的关系是完 全一致的,即 h、f为一组, s、 x、sh为一组。前一组 在时长上比较短,音强上 比较弱,在能量集中区、 谱重心上则相对较低;后 一组在时长上比较长,音 强上比较强,在能量集中 区、谱重心上则相对较高。
通过提取计算其频谱重心和能量的分散程度从而建立二维坐标能够使不同擦音各自的声学特性得到直观的展示并使不同语言方言擦音的对比分析更加便捷有冉启斌2008曾使用擦音声学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除北京话之外的青岛话上海话湘潭话南宁话厦门话等5个方言点中的所有擦音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从声学的角度看到了方言中擦音的很多细微表现
基于气压信号的普通话塞音V1C2协同发音研究

1 1 实 验 仪 器 简 介 .
实验仪 器 采 用 美 国 K AY 公 司 生 产 的 言 语 发 声 空 气 动 力 学 系 统 ( h n tr rd n mi S s m P o aoyAeo y a c y t e
60 , 6 0 以下简称 P S 6 0 , A 60 )该仪器可以采集在发音时的语音、 气流和气压信号 .A 60 P S 60系统外部硬件
模块 包括 带有 双 手柄 的手持 装置 ( 据采 集过 程 中 由发音 人手 持 )气流 面 罩 , 数 , 压力 传 感 器 , 试 管 和 麦 测
1 2 实验 方 法 .
1 2 1 发 音 字表 的设 计 ..
选取汉语普通话塞音的 6 个辅音声母 :[ ]p p ]d t、[ ]g k 和 k k ]其 中 b p 、 I 为 bp 、 [矗、 []tt 、 [ ] [ , [ ]P P ] 双唇音, [] [ ] d t、 t 为舌尖音 , k 、 [ ] t ]k 为舌根音 .[ ]dt、 k 不送气, [丘、[ ] k ] b p 、 [] ] pp ]tt 、 [ 送气 . 为 避免 有 读音 而无 字 的情 况 , 虑 到 用 来研 究协 同发 音 , 考 我们 选 择 C V 结 构 的双 音 节 词 或 词组 作 为 VC 例词 . 双音 节 词 的前 一个 音节 声 母 包括 普 通 话 的 2 1个声 母 和零 声 母 , 母 尽 量 涵 盖 普 通 话 的所 有 韵 韵
过两点间的时间差计 算 出音 节间时长 . 究表 明, 普通 话音 节闻存 在发音 姿态 的叠加, 研 在 该协 同发 音模 式的产 生 与 c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声学研究A Phonetic Study on Plosives of Mandarin Chinese尹基德Abstract The system of Chinese plosives is relatively simple, show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aspirated and the unaspirated. Also, there is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llables, which means that the variants of the plosives are little observed in Mandarin Chinese. Many Korean students, nevertheless,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natural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plosives. It is natural that the different phonology system between two languages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se interventions. But the ploblem is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phonology system is not enough to help foreign students’ natural Chinese acquisition. He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e phonetic experiment on Chinese plosives and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ces which could result in every possible intervention in the point of Korean students’ view.It is known that the F0 plays a big role in discriminating Korean 3 plosives, Lenis, Aspirated and Fortis. Then, we can assume that, as for Korean students, 4 tones might well influence their recognition and pronunci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plosives. Actually, it is reported that a number of Korean students have trouble not only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he aspirated and the unaspirated, but in producing them, especial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varying from high(1,4 tone) and low(2,3 tone) tones.So it is rather meaningful, at least for the Koran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T which is the main parameter for the aspiration, and F0 which is varying from 4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The experiment has findings below. First, for the u naspirated plosives, VOT has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F0, showing 1.3% difference. But, for the aspirated plos ives, VOT shows 20% increa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eight of F0, which means that 4 tones has signific ant influence on the aspiration of aspirated plosives. All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other languages an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phonology sys t e m. It is natural assumption, then, that the pronunciation trouble of Korean student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unique plosive system of Korean, which is not offered in this paper. So, the subject treated in this paper deserves a further study with more extended and actual data from Korean students.1. 引言1.1 塞音VOT和F0的关系1) VOT(Voice Onset Time)VOT 主要是指塞音除阻和声带震动之间的时间,能比较明确地说明塞音的清浊和送气的情况。
各个语言的塞音具有独特的VOT特征,在汉语普通话里主要指是送气不送气的对立。
2)Vowel F0Lisker & Abramson(1967) 在英语塞音研究中,发现重音的音节上塞音的 VOT 比较长,反而不受重音的弱音节里比较短了。
这意味着音节的音高可能作用为塞音的一个重要参数。
以后的研究也发现韩语和日语的塞音受音高的影响。
(Kim 2004, 片桐 2004)1.2 研究简介汉语普通话的塞音是比较简单的音段系统。
清音(没有浊塞音)送气(Aspirated) 不送气(Unaspirated)/pʰ/(p) /tʰ/(t) /kʰ/(k) /p/(b) /t/(d) /k/(g)表 0)汉语塞音系统表 2)韩语塞音系统既然音系学上的系统非常整齐,很多韩国学生在正确的发音习得方面仍然有一些困难。
当然,外国学生的所有发音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干涉。
为了解决这样的困难,已经有一段程度的音系体系对比研究运用在教学方面。
可是,按照音系体系上的研究不够描述正确的发音。
比如说,韩国学生把阳平和上声的不送气塞音发成若干的送气音。
这是按照韩语塞音体系上的表现来学习汉语发音的习惯起因的。
因此,我们要运用声学分析来观察两个语言之间的塞音表现的特征,以后可以助于对比研究。
本次实验主要观察汉语塞音的 VOT和 F0然后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以后对比研究的一个初步研究。
2.实验材料和发音人为了实验选了24个例词,6个塞音声母/pʰ, p, tʰ, t, kʰ, k/和4个声调的组合,可以得到24种组合。
发音 声调 例词1 1 ‘攀登’2 2 ‘爬山’3 3 ‘跑步’4/pʰ/(p)4 ‘怕丑’5 1 ‘扒皮’6 2 ‘拔牙’7 3 ‘把握’8/p/(b)4 ‘半年’9 1 ‘他们’10 2 ‘谈论’11 3 ‘坦白’12/tʰ/(t)4 ‘探索’13 1 ‘搭车’14 2 ‘达到’15 3 ‘打门’16/t/(d)4 ‘大哥’17 1 ‘咖啡’18 2 ‘扛包’19 3 ‘卡车’20/kʰ/(k)4 ‘看法’21 1 ‘干杯’22 2 ‘感染’23 3 ‘感动’24/k/(g)4 ‘干活’表 3)词表本文所讨论的录音材料是北京出生的四位发音人的发音获得的,四位发音人包括两男两女。
识别记号出生地居住地 性别 年龄f1_dlf 北京 北京 女 20代清音(没有浊塞音)送气 不送气平音(Lenis)激音(Aspirated)硬音(Fortis)/b/(ㅂ) /d/(ㄷ) /g/(ㄱ) /pʰ/(ㅍ)/tʰ/(ㅌ)/kʰ/(ㅋ)/p/(ㅃ)/t/(ㄸ)/k/(ㄲ)f2_hyx 北京 北京 女20代m1_zhxb 北京 北京 男20代m2_dzz北京北京男20代表 4)发音人3.实验方法 3.1 取得VOT的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录音软件是Adobe Audition 1.5。
双声道中左声道录声音信号,右声道录EGG信号了。
采样频率是11025Hz。
声学分析软件是matlab 7.0,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编写的程序phoneticslab.m。
采取 VOT的方法是,首先标记在语图上的冲值条和 EGG信号上的启动声带震动的地方,然后取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算VOT。
图 1) 汉语塞音 /p ʰa/ 的 VOT。
冲直条(release burst )(1) 到laryngograph上声带颤动开始地点(2) 之间的距离 = VOT (3)3.2 取得F0的方法测试 F0方法采用 cepstrum方式。
在 EGG信号上的声带震动地点标记开始测试。
图 2) 汉语塞音 /p ʰa/ 的元音 F0。
通过c epstrum方式来计算声带颤动开始地点(1)的 F04.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上面所采取的数值用Excel软件来整理,做出简单的统计处理。
其实,本次试验并不复杂而其信息量也不多,Excel软件提供的基本统计处理功能够解释试验结果的意义。
首先,不送气塞音的 VOT值在4个声调的环境下的表现如下。
图 3)汉语不送气塞音的 VOT低声调(第2调和3调)音节的 VOT平均为30.92ms,跟高声调(第1调和4调)音节的平均30.50ms 比起来,约1.3%增加,两者之间的差异几乎没有。
送气塞音的表现跟不送气塞音不一样。
图 3)汉语送气塞音的 VOT低声调(第2调和3调)平均是213.25ms,高声调(第1调和4调)平均是177.17ms。
我们留意达到约20%的比较明显的增幅。
这意味着,跟其他语言中的塞音一样,送气塞音 V OT的确受到韵母音高的影响,其表现就是反比例。
5.结论本次实验得到的结果跟其他语言的研究结果比,没有特别的表现。
F0对不送气塞音 VOT 的影响几乎没有,而送气塞音的 VOT的确受音高的影响。
本次实验是一个初步研究,以后更多的资料和更深入的统计分析来进行对比研究,在教学方面的贡献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