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船舶碰撞前后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合集下载

2023年船舶碰撞应急须知

2023年船舶碰撞应急须知

2023年船舶碰撞应急须知____年船舶碰撞应急须知尊敬的船员们: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次船舶碰撞应急须知的关注。

作为船员,我们时刻都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而船舶碰撞无疑是其中最为严重和危险的一种。

为了您的安全和船舶的顺利运营,我们向您介绍一些____年船舶碰撞应急须知,希望您在遭遇船舶碰撞时能正确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船舶。

一、碰撞前应急准备1.保持警惕:作为船员,保持警惕是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休息间隙,都要时刻关注船舶周围的情况,特别是其他船只的存在和动向。

2.合理安排工作:作为船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合理安排工作,确保自身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集中。

避免因疲劳和工作分散等原因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3.熟悉应急设备:在船舶上,应急设备是保证船员生命安全的关键。

在航行前,要熟悉船舶上的应急设备,包括救生衣、救生艇、火灾设备等,并确保其完好可用。

4.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船舶应急演练,让船员熟悉应急程序和操作流程,增加应急处置能力。

在演练中,要重点模拟船舶碰撞事故的应对,提高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二、碰撞发生后的应急处置1.保持冷静:碰撞发生后,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及时向船长或相关船员报告碰撞情况,并按照指示执行应急处置措施。

2.检查人员伤情:在船舶碰撞后,可能有一部分船员受伤。

作为船员,应立即检查伤情,并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

同时,也要向船长或医务人员汇报受伤情况,以便及时提供医疗救治。

3.评估船舶状况:在船舶碰撞后,要迅速评估船舶的状况,特别是在船体受损、漏水或着火等情况下。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船舶疏散,确保船员的生命安全。

4.向相关部门报告:在船舶碰撞后,要及时向海事、港口管理以及船东等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提供准确的碰撞时间、地点和涉及的船舶信息,以便后续救援和调查工作的进行。

5.配合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人员到达前,要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救助和自救,如启动船舶内的救生设备、准备应急食品和水源等。

船舶碰撞应急须知

船舶碰撞应急须知

船舶碰撞应急须知船舶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它可能会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时,了解应急措施和应急须知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保护生命安全和最小化损失。

以下是船舶碰撞应急须知的重要事项,详细说明了在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1. 保持冷静和警觉: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时,保持冷静和警觉非常重要。

不要惊慌失措,这只会增加事故的风险和危害。

保持冷静和警觉有助于快速采取应急措施,并尽量减少损失。

2. 发出求救信号: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这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旗和闪光灯等设备完成。

向附近的其他船只和海上救援机构发出求救信号,以便他们能及时提供协助。

3. 确保人员安全: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确保船上的所有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

如果人员遇险,应立即展开营救行动,并确保他们迅速离开受伤或潜在危险的区域。

使用救生艇、救生圈和救生衣等装备,确保所有人员都得到适当的保护。

4. 维持船舶稳定: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必须采取措施维持船舶的稳定。

尽量防止船舶进一步倾覆或沉没,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和风险。

关闭进水孔和泄漏口,维持船舶的平衡和浮力,是维持船舶稳定的重要措施。

5. 防止火灾和爆炸:船舶碰撞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

及时关闭可能泄漏燃油或易燃物质的管道和设备,使用灭火器或泡沫炮控制火势,确保船舶的火灾风险最小化。

6. 进行应急通信: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确保与其他船只、海上救援机构和相关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应急通信。

不断更新事故情况和位置信息,以便协调救援行动。

使用无线电、卫星电话和其他通信设备,确保通信畅通,及时获得所需的援助。

7. 寻找安全避难点: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时,寻找安全避难点是至关重要的。

尽量将船舶驶离事故现场,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和损失。

如果船舶无法继续航行,寻找最近的陆地或其他合适的地方停靠,以确保人员得到适当的救助。

8. 遵守逃生原则:在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必须遵守逃生原则,并按照事先制定的逃生计划行动。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范本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范本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范本船舶碰撞是海上事故中一种常见的情况,因此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十分重要。

应急措施的目标是尽快控制事故的发展和后果,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个船舶碰撞后的应急措施范本,帮助指导应对相关的应急工作。

第一步: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1.评估碰撞的影响:判断船舶碰撞对船体的破坏情况,以及对人员的威胁程度。

在评估过程中,必须考虑是否存在船舶沉没、火灾或泄漏等情况,以及船上是否有人员受伤或失踪。

2.采取紧急措施:在评估了碰撞的情况后,必须采取一些紧急措施来保护船员的安全。

这包括着手进行船舶清查、协助受伤的人员、确认船舶是否会继续受损、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人员疏散等等。

第二步: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1.立即通过船舶通信系统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事故。

报告必须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船舶标识、碰撞后的损失情况和伤亡情况。

2.向船舶保险公司报告事故,并提供相关的事故报告和损失评估报告。

第三步:控制事故发展1.尽力控制可能的泄漏或火情。

如果有燃油泄漏,应尽量使用防油污物料和油污吸收剂进行应急清理,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2.密切监测船舶的浮力和倾斜状况。

如有需要,可以采取紧急措施,比如加固船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持其浮力。

第四步:救援和人员疏散1.在船舶碰撞后,船员必须立即穿上救生衣,并确保每个人都正确佩戴。

同时,准备救生艇,并确保艇上的救生设备齐全。

2.根据情况进行人员疏散。

如果船舶不再安全,应立即疏散所有乘员,并启动相关救援措施。

第五步:保护现场和调查1.确保现场的安全。

尽量不要擅自离开现场,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进一步的事故发生,比如设立航道标示。

2.开展事故调查。

对于机能良好的船舶,可以通过相关机构进行事故调查,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第六步:处理事故后的工作1.注册和保留所有相关的证据,包括照片、视频和目击证词等。

2.与其他船舶的船长和船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并协商相关事宜,以便进行后续的索赔或其他处理。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冷静:船舶碰撞后,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和恐慌情绪的扩大。

2. 评估伤亡情况:立即检查船员和乘客是否受伤,优先处理重伤者,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3. 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及时向相应的救援机构和附近船只求救,使用航标、信号灯、雷达和GPS等设备发出求救信号。

4. 灭火和防范溢油:如果发生火灾或燃油泄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或防范溢油,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

5. 封闭船舱和舱口:如果船舶严重受损,需要尽快关闭船舱和舱口,以防止进水和船体进一步崩塌。

6. 组织撤离: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乘客和船员有序地撤离船舶,并使用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等救生设备。

7. 寻找避难场所:如果无法撤离船舶,应寻找合适的避难场所,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存。

8. 协助救援人员: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船员应尽力协助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9. 进行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必须展开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措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碰撞程度、受损程度、航行地点等,以便做出最佳应对决策。

第 1 页共 1 页。

船队碰撞现场处置方案

船队碰撞现场处置方案

船队碰撞现场处置方案背景介绍在海事活动中,船舶碰撞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通常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及时有效的现场处置可以减少事故损失,并保护船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介绍船队碰撞现场的处置方案。

紧急注意事项在船队碰撞事故现场,必须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以确保船员和船只的安全。

以下注意事项应予以关注:1.避免恐慌,保持冷静,及时通知船长和其他相关人员。

2.切勿跳水,离开船只。

船员应尽力逃生,但要考虑安全。

3.保持船体稳定,避免船只进一步移动或下沉。

4.尽快通知海事机构,以获得救援和支援。

处置流程一旦发生船队碰撞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计划。

以下是船队碰撞现场的处置流程:第一步:确定伤亡情况在冷静应对事故之前,必须先确定伤亡情况。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失踪,应该优先进行救援工作。

最好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急救。

第二步:保护现场为了确保现场安全和保护重要证据,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现场。

这包括:•警告标志:在碰撞事故现场周围标记警告标志,以提示其他船只和人员注意危险。

•隔离区域:设置隔离区域,以确保只有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保留证据:保护所有现场证据,包括残骸、浮油和其他物品,以便在机构调查期间收集信息。

第三步:通知相关机构当船队碰撞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通知相关机构。

这些机构包括:•海事安全管理机构:可以协助处理救援和其他相关问题。

•港口管理机构:可以提供行动计划和技术支持。

第四步:救援和恢复在海事机构赶到之前,船员应该尽力进行救援。

船员应该收集所有可用的救援工具,并确保所有船员安全。

随后,应实施船只恢复计划,以确保船只能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第五步:调查和记录在救援和恢复工作结束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调查和记录。

收集所有相关信息,并准备船只事故调查报告。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处理现场事故,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事故,并协助进行调查。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保护现场、保护证据以及船员的生命安全。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评估情况:立即评估船舶的受损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

需要确认是否有人员受伤、是否有船舶漏水、是否有火灾等紧急情况。

2. 发出求救信号:若船舶出现严重问题,立即向相关海巡、救援部门发出求救信号,报告碰撞事故并提供船舶的位置和情况。

3. 采取适当行动:对于严重受损、漏水或着火的船舶,应立即启动适当的措施以控制和缓解危机。

这可能包括通知乘客和船员,并组织他们进行紧急撤离。

4. 避免次生事故:船舶碰撞后可能导致其他危险,如火灾蔓延、船舶倾覆等。

船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如封闭相关舱室、切断相关供电线路等,以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5. 与他船保持通讯:若与另一艘船发生碰撞,船员应尝试与对方船只保持通讯,了解其情况并进行信息交流。

6. 不离船离岛:在海上等待救援时,船员应尽可能留在船上,避免离船游泳或使用救生筏,以增加被救援的可能性。

7. 保持冷静和勇敢:船员应保持冷静和勇敢面对船舶碰撞事故,尽力应对突发情况,并遵从船长或船上救生设备的使用指南和指示。

第 1 页共 1 页。

船舶发生碰撞处理措施

船舶发生碰撞处理措施

船舶发生碰撞处理措施引言船舶碰撞是指两艘或多艘船只在海上相互接触或发生碰撞的情况。

船舶碰撞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船只损坏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船舶发生碰撞后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最小化损失并进行必要的后续调查和报告。

第一步:保障人员安全船舶发生碰撞后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船上的人员安全。

船员应立即戴上救生衣并集中到预定的逃生区域。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失踪,其他船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并尽快联系救援机构寻求帮助。

第二步:进行初步评估在确保人员安全后,应对船只和碰撞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检查船只的船体结构是否受损、是否有油料泄漏以及是否有可能发生次生碰撞等。

通过对碰撞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帮助船长和船员制定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第三步:通知相关当局船舶碰撞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必须立即通知相关的当局和机构。

船长或相关船员应拨打当地海事部门的紧急联系电话,并向其报告船只碰撞的情况。

海事部门将根据情况指导船长和船员进行后续操作。

第四步:采取措施减少进一步损失为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船长和船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失。

这可能包括关闭受损船舶的相关系统,如电力、燃料供应等,并尽快进行紧急修复。

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相关设备和器材进行临时修补,以控制可能的泄漏。

第五步:收集证据和资料船舶碰撞后,船长和船员应尽快开始收集相关的证据和资料,以用于后续的调查和报告。

这包括拍摄碰撞现场的照片、记录碰撞时的天气条件和船只行驶状态、保留油料泄漏的证据等。

这些证据和资料将有助于确定碰撞责任和影响后续索赔和赔偿事宜。

第六步:进行后续调查和报告船舶碰撞发生后,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报告,以确定碰撞的原因和责任。

船长和船员应配合海事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根据调查结果,将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结论船舶发生碰撞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保障人员安全、减少损失并进行后续调查和报告。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应急措施
船舶碰撞后的应急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确保安全:首先要考虑船上人员的安全,确保所有人员都佩戴救生衣,并且迅速进行人员清点,确保没有人员失踪。

2. 发出紧急信号:船舶碰撞后,应立即向海上交通管理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或发出求救信号,以便获得及时救援。

3. 进行急救:如果有人员受伤,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停止出血、保持呼吸通畅等,可以使用急救箱中的器具给予临时救治。

4. 防止事故扩大:如果船舶出现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封堵、灭火等,以防止事故扩大。

5. 进行逃生和撤离:如果船舶遭受严重损坏,可能会导致沉没或倾覆,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逃生和撤离,并使用救生艇等逃生设备。

6. 与对方船舶进行沟通:如果船舶碰撞后仍然可以继续航行,应与对方船舶进行沟通,了解情况,交换必要的信息,如船名、呼号等。

7. 事故调查和记录:船舶碰撞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记录,以确定责任和原因,并为后续的保险索赔提供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只是一般性的建议,具体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发生船舶碰撞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9期中国水运Vol.18No.92018年9月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18收稿日期:2018-05-29作者简介:孙燕辉(1968-),男,天津人,船长,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航海学会会员,天津航海学会会员,从事船舶驾驶。

浅谈船舶碰撞前后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孙燕辉(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三亚572000)摘要:安全航行是船舶安全工作的最基本要求,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是航海界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碰撞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碰撞事故发生前后,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去减少损失是所有操船人员需认真分析和考虑的一个问题。

因此,本文根据船舶的操纵性能分析碰撞事故发生前后的应急操船和处置措施,以期减少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为船舶操纵人员在碰撞事故发生前后的操船行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碰撞;应急;措施中图分类号:U6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9-0007-02一、引言船舶碰撞是指船舶之间和船舶与渔船或舶板、移动式平台之间相互碰撞造成的水上交通事故[1]。

实际工作中,船舶碰撞事故较少发生或者遇到,航海界的一些专家和学者也在致力于避免船舶碰撞事故发生的研究工作,一些新型主导航设施设备也已经或者逐步应用到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之中。

正是因为碰撞事故发生的比较少,船舶驾驶人员有关碰撞事故发生前后如何去应对,不知所措。

如果碰撞事故发生前后,船舶操纵人员能够采取一个适合当时环境的应对措施,及时切断事故链,即使难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也能使损失降低到最低。

本文主要分析了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前后的应急操船和处置措施,并总结了碰撞事故发生后所应采取的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一些操船方法或者手段。

为船舶操纵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好的做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二、碰撞前应急操船船舶操纵没有单一固定的模式。

根据《194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明确规定,海上航行的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用视觉、听觉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的了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做出充分的估计[2]。

即使对海上漂流物也不能轻易放过,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因此,船舶驾驶人员在航行过程中应充分有效地利用驾驶台内外部资源判断船舶之间的动态,采取一切有效手段避免形成碰撞危险或紧迫危险局面。

若在充分利用驾驶台内外部资源后,仍然无法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就应尽可能的减少碰撞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及时、正确的决策直接决定了船舶险情事故是否能得到有效的避免或控制[3]。

减小碰撞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两船瞬间接触的惯性冲量,二是避开船舶要害部位,由于船艏部位局部坚硬而船中未设置防撞舱壁,因而船艏对船中的碰撞损害最大[4]。

因此,在碰撞事故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船舶驾驶人员应做到:(1)降低船速以减小碰撞时的惯性冲量在碰撞事故发生之前,若当时环境允许,一般采用操满舵转向来进行应急避让,若水域条件受限,有时采用全速倒车的应急避让措施。

若采用以上应急措施仍然无法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在当时水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抛双锚进行紧急制动,使船速尽可能降到最低。

(2)改变碰撞角度以避开船舶要害部位改变碰撞角度主要是依赖于船首向的控制。

若碰撞事故不可避免,船舶驾驶人员应避免本船机舱位置被撞,或者撞击他船机舱位置。

为此,可以采用适当进车增大舵效的方法大幅度转向,避免本船横在他船运动轨迹的前方。

三、碰撞以后采取的应急措施1.船舶碰撞后的应急操纵(1)本船船舶操纵采取的应急措施当本船首部撞入他船船体时,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是应尽量减小受损船的进水量,以争取给受损船留出尽量多的时间检查、判断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视情况采取微速进车使船舶顶住他船破洞,减小他船进水量。

倘若采取盲目倒车脱离两船,则会加速被撞船进水量,引起他船沉没的危险。

如果海况较好,风浪不大且没有沉没危险时,还可用缆绳辅助相互系在对方船上,使两船身结合在一起防止脱出,起到堵漏的作用,如水深允许可以考虑抛锚以防止船舶漂移。

如被撞船有沉没危险,应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及他船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他船人员及贵重物品进行全力施救后立即远离。

船舶发生碰撞的情况有很多种碰撞后的应急操船也是随机应变的,碰撞后的应急操船亦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2)被撞船船舶操纵采取的应急措施为了减小进水量被撞船在没有沉没危险时应尽量将船停住,有利于两船保持撞击后保持咬合状态,避免被撞破洞敞开进水大量涌入,并立即启动堵漏应急部署。

如两船撞击后保持咬合状态困难,或者他船已倒车退出,应尽量操纵船舶8中国水运第18卷使破损处位于下风、流侧,从而减少波浪的冲击和大量进水涌入量,争取更多的时间实施堵漏作业。

当发生碰撞较为严重,被撞船随时存在沉没危险时,应尽力操纵本船进行抢滩,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或由撞击船协助将被撞船顶到浅滩附近,被撞船自力抢滩。

如附近无浅滩,考虑采取应急弃船方案。

2.船舶发生碰撞后的应急处置(1)执行应变部署船舶发生碰撞后,全体船员应该立即按照应变部署表的分工进行应急操作。

值班驾驶员记录下时间、船位、水深,底质、流速、流向、风速、风向以及对方船的船名及呼号船籍港等数据,准备好遇险发射,并按照船长指示立即向附近海岸电台报告事故情况,坚守岗位。

船长在大副和水手长的协助下,迅速判断受损程度,责令木匠测量各污水井、污水沟、干隔舱和各压载水舱的水位,其他船员应按应变部署携带应急器材迅速赶往集合地点待命,并根据指令全力抢险。

机舱应及时测量各油舱油位,值班人员检查主辅机情况,并应将全部排水泵和备用发电机备妥,随时准备排水或送电。

(2)按照部署排水与堵漏当发现船体破损进水后应立即按照应变部署进行排水堵漏工作。

关闭邻近舱室的水密门窗、通知机舱准备排水。

评估进水量,启动水泵排水,如有可能可利用压载泵进行抽水,以提高排水能力,避免因过量进水导致沉没。

较大的破洞可用堵漏毯紧贴洞口外的船壳以限制其进水量;若破洞较大,破损处所内进水量大于抽水量,关闭邻近舱室的水密门窗,做好相邻舱室的加固工作。

(3)调整船舶的浮态保持船舶合理的纵横倾船体大量进水后,必然会引起船舶浮态以及稳性高度的改变,可视情况利用油水调驳或排水加以调整。

对于有纵向隔舱壁的船舶,通过向一侧舱室注水,但会产生新的自由液面,从而损失稳性使GM值减小,一定要谨慎。

破口若在水线附近,可以通过调整吃水以减少进水量。

弃货或向他船转载也是调整纵横倾的一种方法。

但应注意抛弃货物不会降低船舶稳性、造成海洋污染或者引发火灾或爆炸。

若船舶损伤过大,破损严重,发生大量进水,船体严重倾斜经抢救无效时,船长可做出弃船决定[5]。

3.碰撞后的航行当船舶发生碰撞以后,经全面检查评估后,可视当时情况采取自力续航、他船协助拖航或抢滩等行动措施(1)自力续航经评估后主辅机状况良好、船体破损处进水经过堵漏得以有效控制、排水正常、具有一定的储备浮力、救生设备可用、浮性符合航行要求后,船舶可依靠自身动力完成续航。

续航时应适当减速,在航行过程中监视并记录排水及进水情况变化勤进行比对,尽量靠近沿岸航行,勤测船位、密切注意气象信息及海况变化、提前将沿途避风点列出将资料搜集齐全,准备随时择地避风。

与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船位及船舶情况。

如有条件同时还要与附近岸台保持密切联系。

在航行中应当根据风、浪及现场情况随时调整航速、航向以减轻船舶摇摆幅度,如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破洞处位于下风一侧。

(2)拖航受损严重不能自力续航时,应根据情况拖航至附近港口进行检修。

在拖航过程中应与拖航船舶通讯畅通、备锚航行,密切关注天气及海况的变化,尽量避免驶入大片渔网渔船区域;调整拖缆长度或速度避免较大偏荡。

进入狭窄水道或通航密度较大水域时可在船尾增加一条拖船,稳住航向,防止在偏荡过大,影响其他船舶航行安全。

(3)抢滩抢滩指的是船舶面临沉没危险时利用附近浅滩主动搁浅,而避免沉没选择的方法,以便于争取时间实施自救或等待援救。

选择抢滩处时应考虑周围环境、水深、风流条件、底质和抢滩点坡度(大型船为1:19~24,中型船为1:17,小型船为1:15)。

抢滩作业可以分成如下几个步骤:①抢滩前调整船舶吃水差,使之与抢滩处的坡度相适应;②尽可能选择在高潮后适当时机抢滩,便于出滩;③抢滩时一般多采取船首上滩的方式;④随着船首上滩,可抛双锚以稳定船身和协助脱浅;⑤抢滩后应尽快堵好破洞或初步修复,排尽积水,待天气好转,高潮来临前做好出滩准备;⑥脱浅出滩时,排出压载水,当高潮到来时绞收双锚,配合倒车,船舶慢慢倒退出滩。

如经过计算无法自身出摊,应申请足够马力的拖船协助。

四、结束语碰撞局面千差万别,碰撞前后所采取的措施各种各样,而我们每个人面对碰撞事故的处理能力并不与生俱来,需要平时准备充分,制定出相应的应急计划,使工作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性。

经过长期的强化演练后成为群体习惯,提升我们应对偶发碰撞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本文简略介绍了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前后,紧急情况下所应采取的操船行动和应对措施。

海上情况错综复杂,无一雷同,一个好的船长可以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得心应手,关键在于不断探索和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1]梅传东.天津海上搜救应急反应对策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12).[2]张彦.上海黄浦江消防船舶安全航行探讨[J].水上消防,2012,(09).[3]李中.浅谈船长应急决策支持系统[J].青岛远洋船员学报,2011,(02):13~15.[4]麻亚东,沈忠平.谈船舶碰撞后的海事应急处置[J].航海技术,2008,(04):21~23.[5]颜振尧.论船舶应急反应程序[J].航海技术,2002,(04):68~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