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二级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解读

观察点:
2.1.1 专业师生比
教育部规定的 专业类合格标准
要求事项
1. 专任教师专业身份的唯一性; 2. 聘请校外教师的学校人事部门记录(协议或合同); 3. 统计近五年内每一(学)年的专业生师比。
定量
02
师资队伍
2.1
师资结构
观察点:
2.1.2 专业教师结构
专业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 45岁以下专任教师-博士学位-50% 专业教师学位(业)相关度或 5年以上行业从业经历-75% 主讲教师高级职称-40%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说明
1. 统计最近一(学)年的数据; 2. 企业行业兼职教师应在近五年 内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提供相 关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计入。 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比例计算方 式 : 企 业 行 业 兼职 教 师 人 数 / (企业行业兼职教师人数 + 专 业专任教师人数)。
定量02师资队伍21师资结构观察点:
2.1.3 具有行业背景教师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综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解读
苏州大学 冯志华
2018年9月19日
“五位一体”评估体系
专业认证 专业评估
状态数据 常态监测
院校评估
国际评估
自我 评估
本科专业是本科人才培养最小的战略单元 本科专业是本科人才培养最大的战术单元
目录
Contents
1 2 3
4
评估工作基本原则 评估周期和专业确定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工作程序
课程群(或模块)方向明确、设 置合理,相关性强
说明
1. 根据本专业最近一个学年度的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2. 提供连续4年的本专业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
04
培养过程
4.1
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学科考核细则

附: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学科考核细则根据《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考核总体要求是:经过4年左右时间的培育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显著提高,并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初步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水平,较好地带动相关学科的建设。
二、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考核主要围绕有关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
在建设期内,满足以下指标中的6项为合格,满足7项指标为良好,满足8项指标为优秀。
1.学科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达65%以上,其中正高职称达30%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的学科组成员中,博士比例达50%。
各方向学术带头人均为硕士生导师并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2.获得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含以主要参与者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获得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
3.获得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或以主要参与者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或以主要参与者获得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4.获得1项以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者以主要参与者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者获得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或精品教材;或者获得1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或精品教材;或者获得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
5.在本学科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表权威A 论文4篇以上,权威B论文20篇以上;自然科学学科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0篇以上。
6.在建设期内,获得外来纵向科研经费人文社会科学不低于30万元,自然科学学科不低于100万元。
7.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4部以上,或出版高质量教材4部以上;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上。
8.获得横向科研经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及非实验性自然科学学科20万元以上,实验性自然科学学科200万元以上。
9.获得并主持1项以上省部级重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以上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或获得并主持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以上,并以主要参与者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以上。
常熟理工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验收表

常熟理工学院
校级重点学科验收表
重点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所属学科门类:
门类代码:
学科带头人:
联系电话:
常熟理工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制
年月日填
填表说明
一、封面:学科门类名称、学科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所列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填报。
二、学科所报数据统计范围应确属本学科。
统计数字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
所填报内容时限应为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
各项经费应是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
三、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要端正、清楚。
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
除签字可人工填写外,其他均应打字代填。
校级重点学科基本数据
注:由本人填写,不要另加附页。
注:由本人填写,不要另加附页。
注:由本人填写,不要另加附页。
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单位发表的论文,非署名本单位者不填写。
(*)作者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注:(*)项目完成人姓名后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本表(Ⅱ-5栏目)不要另加附页。
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注:填写学科组成员所获各级各类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学术兼职。
注:包括学科组成员调整,人员学历、职称变动等信息。
注:包括各级各类立项的实验室、中心、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有措施,效果较好
有一定的参加人数和活动效果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级标准
备注
A
教
学
效
果
7.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0.7
0.3
水平高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教育部新调整)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注11]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程比例[注12]≥10%,教学效果较好;其它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定成效
1.2
办学思路
●教育思想观念
●教学中心地位
0.5
0.5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
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路清晰,有质量意识
重视本科教学Biblioteka 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7.3
思想道德修养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1.0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7.4
体育
●体育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调整)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注7]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
质
量
管
理
5.1
教学
管理
队伍
[注8]
●结构与素质
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1.3
人才
培养
模式
●人才培养
思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注6]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备注
教
师
队
伍
2.1
数量
与结构
●生师比
●队伍结构
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2];
常理工[2006]93号常熟理工学院津贴分配方案(试行)
![常理工[2006]93号常熟理工学院津贴分配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99071af219e8b8f67c1cb99e.png)
常理工[2006]93号关于印发《常熟理工学院津贴分配方案(试行)》的通知各系、各部门:《常熟理工学院津贴分配方案(试行)》已经党委审议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常熟理工学院2006年12月5日主题词:津贴分配方案通知常熟理工学院津贴分配方案(试行)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津贴分配的激励作用,降低管理重心,扩大系、教学单位和部门的分配自主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党和国家及我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为依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津贴制度和分配机制。
2.坚持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调动系、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打破“大锅饭”,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人才倾斜,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激励和管理机制。
3.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降低管理重心。
学校负责考核各系、部门等单位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业绩情况,并以考核结果核发各单位年度业绩津贴。
各系、部门负责考核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制定教职工津贴发放办法,并具体发放教职工岗位津贴和绩效津贴。
4.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施岗位聘任制度。
学校负责制定各类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见附件五),负责核定各系、部门的人员编制、各级各类岗位数;各系、部门受学校委托负责实施各自人员的岗位聘任。
二、津贴分配方案1.津贴由三部分组成:⑴参照省、市地方标准发放的有关补贴:一是苏州市地方岗位补贴,每月发至教职工个人;二是误餐补贴、交通费、节日费等,平均发放至教职工个人,上下半年各发一次。
⑵岗位津贴。
⑶绩效津贴。
学校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并为业绩津贴并按照年终考核结果将年度业绩津贴数额核发给各系、教学单位和部门。
常熟理工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

一只喜欢流浪的碗的读后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一只喜欢流浪的碗》这个小故事。
刚开始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只碗咋还会喜欢流浪呢?这可太奇怪啦!读着读着,我发现这只碗真的与众不同。
它不想安安稳稳地待在一个地方,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渴望走出熟悉的环境,去探索未知。
这只碗一路上遇到了好多有趣的事儿和不同的人。
它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这让我明白了,勇敢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觉得这只碗好勇敢呀!它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有时候我会有点胆小,不敢去尝试新的东西。
但是看到这只碗的经历,我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说不定会有很棒的事情等着我呢。
而且呀,这个故事也让我知道,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
就算流浪的路上会有困难和挫折,但那些都是让我们成长的机会。
这个小故事真的太有意思啦!让我想了好多好多。
你们要是还没读过,一定要去看看哦!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刚读完《一只喜欢流浪的碗》,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忍不住要和你们唠唠。
你们能想象一只碗居然有一颗流浪的心吗?反正我一开始是想象不到的。
故事里的这只碗,可真是个有个性的家伙。
它不想过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非要去闯荡江湖。
这多酷啊!就好像我们内心深处也藏着一个想要挣脱束缚、自由飞翔的梦想。
它在流浪的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可它从来没有放弃过。
有时候它可能会觉得孤单,会遇到困难,但它还是坚持走下去。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稍微遇到点挫折就想打退堂鼓,和这只勇敢的碗比起来,我真是太惭愧啦。
还有哦,这只碗在流浪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都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内涵。
这不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嘛,每一次的相遇和经历都是在塑造我们。
读完这个故事,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以后也要像这只碗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怕困难,不怕孤单,因为那些经历最终都会变成生命中的闪光点。
好啦,小伙伴们,这就是我读《一只喜欢流浪的碗》的感受,你们呢?快来和我分享分享你们的想法吧!。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

附件: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
注:本评估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6个观测点,另加一个附加项目。
评估针对各项观测点进行A、B、C等级评价,所有26个观测点中获得16个及以上A级且无一个C级则评估结果为“通过”,26个观测点中获得A级评价的低于16个且无一个C级、或获得A级评价高于16个但获得C级不多于2个则评估结果为“暂缓通过”,否则评估结果为“不通过”。
评估结果为通过的专业若获得A级不少于23个则评为“五星级”专业,获得A级少于23个但不少于19个则评为“四星级”专业,否则评为“三星级”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熟理工学院二级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说明:1.本指标体系共分一级指标5项,代码分别为I、II、III、IV、V;二级指标12项,代码分别为I1、I2……、II1、II2……V3等;三级指标23项,代码分别为I11、I12、I21……V31等。
2.满分为150分(总系数为1.5),其中一级指标I、II 中的11项三级指标满分为110分(合计系数1.1);III、IV、V中的12项三级指标满分为40分(合计系数0.4)。
3.本指标体系在三级指标上核算,每个指标分A、B、C、D、E五档。
A、B、C、D四档分值差分别为100-90、89-80、79-70、69-60,凡达到某档规定指标的,计该档最低分;超过该档规定指标的,根据该档与上一档规定指标的差距取值;未达到该档规定指标的,下降一档取值。
E档取值范围为0-59,
根据与D档规定指标的差距取值,如该项无成果,则计为0分。
4.每个指标的得分=该指标评分值×系数。
指标I12指学科其他学术带头人,分别对每人打分,然后取平均值,该指标得分=学术带头人得分平均值×系数。
5.同一三级指标下,有多个选项,根据学科所取得的成绩选择最合适的选项进行评分量化。
6.评估指标中的科研、教学等成果均指四年中本学科成员所取得、且署有常熟理工学院的成果。
其中在I、II两个一级指标中,科研项目以及学术论文除教育类学科外,均指学科专业类科研项目及论文,不包括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和论文。
7.I23指标中,国家级人才指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8.II12指标人均科研经费:指学科组获得的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学科组总人数;II22指标人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指本学科组成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总数/学科组总人数。
9.III32教学成果指标中,如评奖中设有特等奖,则按一等奖计入,其余奖励等级依次降低一级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