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方言

合集下载

庆阳方言

庆阳方言

1.一2.有本事叫“日能”,3.没本事叫“囊松”,4.爱出风头叫“捎轻”,5.干啥都厉害叫“争的很”。

6.二7.神经病叫“瓜子”,8.要饭的叫“叫花子”,9.故意找茬叫“耍辣子”,10.但从来不说“他妈的八子”。

11.三12.女子活泼叫“猴”,13.男人装派叫“牛”,14.八面玲珑叫“油”,15.不服气就会说“算个球”。

16.四17.拍马屁叫“舔沟子”,18.侃大山叫“谝干椽”,19.令人讨厌叫“日眼”,20.不知羞耻叫“没皮脸”。

21.五22.疯跑叫“撒欢子”,23.摆谱叫“耍鞍子”,24.不知天高地厚叫“二杆子”,25.处处表现自己叫“赞板子”。

26.六27.男羊女羊之间叫“断(羔)”,28.男狗女狗之间叫“链(儿子)”,29.男鸡女鸡之间叫“踏蛋”,30.男人女人之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31.七32.长相不好叫“蛮”,皮33.肤光滑叫“绵”,34.盐的味道叫“含”,35.话说不清楚叫“胡然”。

36.八37.高山叫“高三”,38.大师叫“大四”,39.黄绿叫“黄六”,40.说普通话时常常把一二三四叫“一二闪失”。

41.九42.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半吊子”,43.死胆大的叫“二杆子”,44.不务正业的叫“二流子”,45.不讲道理的叫“三棱子”。

46.十47.事情做得好叫“撩”,48.味道苦叫“闹”,49.挨批评叫“招活”,50.搅摊子叫“臊毛”。

51.十一52.四方四正的木条叫“光光”,53.规规矩矩的盒子叫“箱箱”,54.没完没了地纠缠叫“搡搡”,55.没原没则地坚持叫“牛夯夯”。

56.十二57.母驴叫“草驴”,58.公驴叫“叫驴”,59.母狗叫“草狗”,60.公狗叫“牙狗”,61.母牛叫“乳牛”,62.公牛叫“脬牛”,63.母猪叫“猹猹”,64.公猪叫什么我不知道了。

65.十三66.结扎了的公驴叫“膳驴”,67.结扎了的公牛叫“坚牛”,68.结扎了的公羊叫“结羊”,69.结扎了的公猪叫“牙猪”。

庆阳方言经典句子

庆阳方言经典句子

庆阳方言经典句子
1. 咱闺女嫁得个好损娘子。

2. 瞅什么瞅,是没见过猪队友吧!
3. 大有啥大不了的,让它去死就是了。

4. 哪挺尖哪揍。

5. 嘴脸像刷墙。

6. 老村堂儿哪儿转起椅来,一会儿又坐腔起立。

7. 打是亲骂是爱,咱庆阳锻炼天。

8. 有了你,诗境缤纷。

9. 乡思悠悠,父母爱我多。

10. 有事没事,聚聚族。

11. 憋都憋会儿了,上厕所都出一身汗。

12. 你这两腿踢得一天疼,凶什么凶?
13. 多大点事,一个拍包搞定。

14. 人靠衣装,傻瓜靠拳头。

15. 装疯卖傻,出奇制胜。

16. 傻嗨儿的,跟坐针毡似的。

17. 孩子不是你生的,材料是我质量保证。

18. 省着点用,咱们可不是山寨的。

19. 打死招子,手脚没停。

20. 废话连篇,老娘忙不玩!
21. 你赶紧噌噌,别墨迹我。

22. 螳螂拦路杀还是撞飞机?
23. 钱像草红,滋润嫩绿。

24. 脏话太贱,出存愚公。

25. 说的好听的不踏盟,你都信这毛驴,并不是你养。

26. 千偟后面像排骨,没骨头!。

庆阳方言

庆阳方言

庆阳方言庆阳地处董志塬中心,与周边各地语言交流频繁,互相影响。

从地域上看,董志塬的方言属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属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然而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董志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特征。

表称谓:称姑姑为“娘娘”称岳父为“姨父”,岳母为“姨娘”。

称妻兄为“室兄哥”,妻弟为“小舅子”。

称妯娌为“先后”。

称外公为“外(音wei)爷”,称外婆为“外(音wei)奶”。

称伯母为“大妈”。

称叔父为“大大”。

称最小的叔父、叔母为“岁大”、“岁妈”。

称祖父之父母为“太爷”、“太太”。

称祖先为“先人”。

称丈夫的哥哥为“阿伯子”。

称祖父母的娘家为“老外家”。

称母亲的娘家为“小外家”。

称干爹为“干大”。

称最后生的儿(女)为“老生儿(女)。

称母亲和孩子们为“娘母子”。

称连襟为“挑担”。

称妻子为“婆娘”,称丈夫为“掌柜的”。

称老头为“老汉”,称老太婆为“老婆子”。

称别人为“人年”、“人家”。

表时间:称现在为“壬庚”。

称刚才为“绛才“那(音nai)会”。

称昨天为“夜来”。

称后天为“后日(音er)”。

称今天为“今日(音er)”。

称前天为“前日(音er)”。

称每天为“见天”称早晨为“早起”。

称上午为“前晌”。

称下午为“后晌”。

称晚上为“黑了”。

称去年为“年时”。

表人、物及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称打架为“打锤”。

称小孩生病为“变狗”。

称感冒为“凉了”。

称舒服、顺当、合适为“窝叶”。

称舒服、美气为“受应”、“受活”、“欠活”。

称陈述、叙说为“向学”。

称致谢为“道答”。

称礼谢为“谢承”。

称私人之间赔情、认错为“下话”。

称估量、预计、打算为“括谋(mu)”、“吃谋(mu)”、“吃算”。

称帮忙为“搭帮”。

称垮台、破产、散伙为“倒灶”。

称追赶、驱逐为“断”。

称不理睬为“不理势”。

称呻吟为“声唤”。

称说谎为“编谎”。

称惹乱子为“趸乱子”。

称抚养为“抓养”、“拉扯”。

庆阳市搞笑句子

庆阳市搞笑句子

庆阳市搞笑句子
1、一个庆阳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泼滴,泼滴咋这么烦人,导游说泼水是祝福你,庆阳人说:娘滴,你在不胡说俩,这个人泼的是开水。

2、一个庆阳人进和络面馆喊到司傅来个岁碗,面多些,汤多些,臊子多些,蒜苗多些,辣子也多些。

老板说到:你就不能要个大碗吗。

3、苍蝇掉进了酒杯里,北京人,呸,真的恶心倒了,广东人哇,亚基昌蝇,有营养拉,喝掉,上海人,抓起苍蝇,依把阿拉的酒吐出来庆阳人,这滴,行死里么。

4、一天老师让小明用“恳求”造句。

小明想了一会说:“我妈煮了一锅排骨我爸啃球不动。

(庆阳话)
5、一个庆阳人娶了一个俄罗斯媳妇,媳妇生了三个娃娃。

这个人一想,我在几个娃娃名字要起好尼,既要有我们庆阳特色,又要有俄罗斯风味,哎!就这么个,老大就叫组撒里那,老二叫干撒里撒,老三叫快逛起撒。

议庆阳方言的詈语与民俗文化

议庆阳方言的詈语与民俗文化

[基金项目]2012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陇东语言民俗与农耕文化研究(1211-01)。

[作者简介]郭建华,女,山西省文水县人,陇东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议庆阳方言的詈语与民俗文化○郭建华(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摘 要] 由于詈语的不登大雅,所以詈语的研究比较滞后。

文章简析了庆阳方言中部分詈语及其所反映出的民俗文化,并汇集了庆阳方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比较独特的部分詈语。

[关键词] 庆阳方言;詈语; 民俗[中图分类号]G 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1-0056-02方言是民俗文化中的一块活化石,词汇是其中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因素,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生活都会在方言中留下痕迹。

庆阳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在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比较缓慢,保留的地域、历史痕迹比较明显。

例如,庆阳人说“漂亮、好”为“僚”,把“昨天”叫“夜来”,这些都是古汉语中的词汇;庆阳人将叔父称为“大大”,这是借用蒙古人对长辈的尊称而来的。

庆阳方言中有一批“詈语”可以反映出当地民俗中的价值观念,可以反映出人们对善恶、美丑、是非的社会态度,它们是当地一种特殊的社会民俗现象,分析这些“詈语”,可为庆阳的民俗文化研究提供资料,但由于“詈语”的“不登大雅”,造成对其的研究比较滞后甚至是尽可能的避而不谈。

这里我们将庆阳方言中日常生活常用的比较独特的部分“詈语”汇集如下:1.带有词缀“日”的詈语,不管其词根原来的感情色彩是褒是贬,附加词缀“日”后一律成为贬义词,“日”具有贬义功能。

例如:不顺眼,讨厌为“日眼”。

糟蹋、毁坏、不好为“日踏”。

令人讨厌为“日念”。

谴责、批评为“日决”。

欺骗,捉弄为“日弄”。

行为莽撞为“冒日鬼”。

溜溜瘩瘩,不干正事为“日流丢”。

把自己得看得贵重为“日样”。

爱出馊主意陷人的人叫“日弄三”。

说别人的坏话为“日瞎茬”。

庆阳方言

庆阳方言

甘肃庆阳方言概说甘肃庆阳地处黄土高原三大塬之一的董志塬中心,与周边各地语言交流频繁,互相影响。

从地域上看,董志塬的方言属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比较接近,属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然而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庆阳方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特征。

一、语音特征1、庆阳话里与普通话里调类基本一致,但也有一部分不一致。

比如庆阳话里的“胞、峰”是阳平字,“妈、汪”是上声字,“滇、颇”是去声字,但在普通话中,它们都是阴平字。

这类不合规律的例外字也有400来个,庆阳地区人运用声调对应规律时要注意它们。

2、调值与普通话不同。

庆阳地区方言调值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第一,没有曲折调;第二,有两个降调;第三,各调值的高度均比普通话低,升降幅度比普通话小。

声调显得比较平板,没有普通话声调的明显的抑扬顿挫。

3、调类、调值比较:庆阳方音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关系及规律庆阳方音声调与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但同普通话调值相比较差异非常大。

即:方言的阴平是降拖调,阳平是中升调,上声是中降调,去声是半高平调,因此,庆阳人学习普通话最大的障碍是声调读不准。

庆阳人学习普通话,应按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的对应关系去类推。

因为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较大,因此要努力读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尤其是上声调。

因方言里没有曲折调,学起来困难较大,需用心去学。

其他可以参考自己方言的调值,庆阳的去声调值是44,接近55,可以参照着去学习普通话阳平调值。

庆阳的阳平与普通话一致,庆阳的上声调值是中降调,庆阳人也可以利用它去学习普通话调值的高降调。

4、古入声字的归并:在六、七百个古入声字中,庆阳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归并不一致。

普通话是“入声四派”,其中派入去声的占40%,派人阳平的约占31%,派入阴平的字约占21%,派入上声的只有7—8%。

陇东话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派入阴平的最多,约占66.5%,派入阳平的次之,约占22%,派入上声的最少,总共占11.5%。

甘肃庆阳方言

甘肃庆阳方言

甘肃庆阳方言表称谓:称姑姑为“娘娘”称岳父为“姨父”,岳母为“姨娘”。

称妻兄为“室兄哥”,妻弟为“小舅子”。

称妯娌为“先后”。

称外公为“外(音wei)爷”,称外婆为“外(音wei)奶”。

称伯母为“大妈”。

称叔父为“大大”。

称最小的叔父、叔母为“岁大”、“岁妈”。

称祖父之父母为“太爷”、“太太”。

称祖先为“先人”。

称丈夫的哥哥为“阿伯子”。

称祖父母的娘家为“老外家”。

称母亲的娘家为“小外家”。

称干爹为“干大”。

称最后生的儿(女)为“老生儿(女)。

称母亲和孩子们为“娘母子”。

称连襟为“挑担”。

称妻子为“婆娘”,称丈夫为“掌柜的”。

称老头为“老汉”,称老太婆为“老婆子”。

称别人为“人年”、“人家”。

表时间:称现在为“壬庚”。

称刚才为“绛才“那(音nai)会”。

称昨天为“夜来”。

称后天为“后日(音er)”。

称今天为“今日(音er)”。

称前天为“前日(音er)”。

称每天为“见天”称早晨为“早起”。

称上午为“前晌”。

称下午为“后晌”。

称晚上为“黑了”。

称去年为“年时”。

表人、物及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称打架为“打锤”。

称小孩生病为“变狗”。

称感冒为“凉了”。

称舒服、顺当、合适为“窝叶”。

称舒服、美气为“受应”、“受活”、“欠活”。

称陈述、叙说为“向学”。

称致谢为“道答”。

称礼谢为“谢承”。

称私人之间赔情、认错为“下话”。

称估量、预计、打算为“括谋(mu)”、“吃谋(mu)”、“吃算”。

称帮忙为“搭帮”。

称垮台、破产、散伙为“倒灶”。

称追赶、驱逐为“断”。

称不理睬为“不理势”。

称呻吟为“声唤”。

称说谎为“编谎”。

称惹乱子为“趸乱子”。

称抚养为“抓养”、“拉扯”。

称宽容、原谅为“担待”。

称磨蹭、拖延为“磨拖”。

称自卑为“短精神”。

称刁难为“勒肯”。

称闪开为“趔开”。

称摆架势为“列瓜”。

称用动作和神色给人使性子为“抢的”。

称挑剔为“弹拔”、“弹嫌”。

称扭打、挣扎为“顽缠”。

称摆弄为“玩弄”。

称何地为“阿达”、“怎(音za)达”。

庆阳方言

庆阳方言

庆阳方言文钦整理嫁女叫积发,呐喊叫滋哇;话多叫皮干,贪吃叫桑眼;害怕叫怯火,讨厌叫日眼;修理叫拾掇,可爱叫心疼;捣蛋叫日鬼,阴谋叫坏怂。

贼怂忙着贷款,懒怂忙着要饭;狗怂忙着诈骗,奸怂忙着挣钱;瞎怂忙着当官,囊怂忙着上班;冷怂忙着赌钱,坏怂忙着嫖玩。

把外——估意;越外把作——(1)尴尬而不自在。

(2)吃力。

罢些了——好点了(多指病情)。

摆摆搭搭、摆搭——漫不经心的样子半吊子、半杆子、半烧子——不通事理,说话没分寸,举止不沉着的人。

板扯、抽扯——想做某事,又讨价还价。

板凉得很——形容的人性情慢,行动迟缓。

帮间——(1)差不多。

(2)有希望。

帮间些——责备别人的话,警告对方做事不要过分。

毕蹬了、毕竟了——完蛋了。

闭口衙门——比喻矢口无对。

边边——边缘;旁边。

扁里塌水、扁塌斯害——(1)形容物体不周正。

(2)形容人(多指小孩)不端正。

病货客——(1)病夫。

(2)指道德行为上毛病多的人。

并口不提——故意不提起对方希望提出的某件事。

冰哇哇——(物体、天气)冰凉。

不当——可怜。

不德行——不讲道理。

不够人——(1)指不通情达理、不守信用的人。

(2)指道德特别败坏的人。

不靠绍——不打交道。

不亏——活该。

不是板希——不是好东西。

补心——报答。

不沾边边、不沾因因——(1)牵扯不上。

(2)没有可能。

岔活板——搭配错了。

岔活了、岔了——弄错了。

猹婆子——指泼妇。

差尺——差劲,能力差。

差大了——问题严重了。

惭情——伤心而的后悔。

长拉拉——形容时间漫长,难以等待。

敞出去了——公开了。

敞口子——(1)窑洞或房屋没门。

(2)办事没有计划打算。

(3)管事不严密。

当呀呀有——满不在乎的样子。

短肠子——妒忌心很强。

潮——恶心、作呕。

半嘲嘲——指傻里傻气的人。

超着去——不予理睬,听其自便。

趁摸——渐次接近。

趁着(点儿)——(1)提醒别人当心。

(2)警告别人小心。

直杆子——心直口快的人。

吃黑食——吃了苦头而难以开口。

吃查、吃谋、吃算——(1)计划;琢磨,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方言文钦整理嫁女叫积发,呐喊叫滋哇;话多叫皮干,贪吃叫桑眼;害怕叫怯火,讨厌叫日眼;修理叫拾掇,可爱叫心疼;捣蛋叫日鬼,阴谋叫坏怂。

贼怂忙着贷款,懒怂忙着要饭;狗怂忙着诈骗,奸怂忙着挣钱;瞎怂忙着当官,囊怂忙着上班;冷怂忙着赌钱,坏怂忙着嫖玩。

把外——估意;越外把作——(1)尴尬而不自在。

(2)吃力。

罢些了——好点了(多指病情)。

摆摆搭搭、摆搭——漫不经心的样子半吊子、半杆子、半烧子——不通事理,说话没分寸,举止不沉着的人。

板扯、抽扯——想做某事,又讨价还价。

板凉得很——形容的人性情慢,行动迟缓。

帮间——(1)差不多。

(2)有希望。

帮间些——责备别人的话,警告对方做事不要过分。

毕蹬了、毕竟了——完蛋了。

闭口衙门——比喻矢口无对。

边边——边缘;旁边。

扁里塌水、扁塌斯害——(1)形容物体不周正。

(2)形容人(多指小孩)不端正。

病货客——(1)病夫。

(2)指道德行为上毛病多的人。

并口不提——故意不提起对方希望提出的某件事。

冰哇哇——(物体、天气)冰凉。

不当——可怜。

不德行——不讲道理。

不够人——(1)指不通情达理、不守信用的人。

(2)指道德特别败坏的人。

不靠绍——不打交道。

不亏——活该。

不是板希——不是好东西。

补心——报答。

不沾边边、不沾因因——(1)牵扯不上。

(2)没有可能。

岔活板——搭配错了。

岔活了、岔了——弄错了。

猹婆子——指泼妇。

差尺——差劲,能力差。

差大了——问题严重了。

惭情——伤心而的后悔。

长拉拉——形容时间漫长,难以等待。

敞出去了——公开了。

敞口子——(1)窑洞或房屋没门。

(2)办事没有计划打算。

(3)管事不严密。

当呀呀有——满不在乎的样子。

短肠子——妒忌心很强。

潮——恶心、作呕。

半嘲嘲——指傻里傻气的人。

超着去——不予理睬,听其自便。

趁摸——渐次接近。

趁着(点儿)——(1)提醒别人当心。

(2)警告别人小心。

直杆子——心直口快的人。

吃黑食——吃了苦头而难以开口。

吃查、吃谋、吃算——(1)计划;琢磨,考虑。

(2)自以为了不起。

吃谋着——小心着。

臭了——双方关系破裂了。

撞不响——形容人妄自尊大,一般人找不动。

瞅毛病——(1)挑刺、挑剔。

(2)报复。

大洋芋——大官、大人物(贬义)。

打伙哄——随声起哄。

蛋蛋——对小孩的爱称。

当当是的——正好;正对。

发得鼓堆堆的——形容家业兴旺发达。

发瓜——发老骚。

防保无事——担保无事。

费事——(1)指小孩调皮好动。

(2)不安分。

尬把式——(1)技术不熟练。

(2)不成熟、不冷静的人。

干散——麻利;干练。

搞道——(1)央求。

(2)劝慰。

搞么——(1)劝诱;哄。

(2)敷衍。

管待——招待,款待。

逛三——游手好闲的人。

逛脱了——耽搁了。

诡的——做事不光明正大。

过活——过日子。

过磨——(1)敷衍。

(2)商量;合计。

憨实——忠厚,淳朴。

猴的——(1)机灵(多指小孩)。

(2)轻浮(多指女人)。

胡逞——胡来。

机钻——机灵。

见天——天天,每天。

搅得很——斤斤计较,难共事。

叫拮——日子过得紧。

接承——答应;接受。

揭天天——凑合着过。

劲成——能耐。

精灵——聪明,灵利。

禁端——制止。

卷包了——家中被盗。

开通——大方,不拘谨。

靠头——依靠,依托。

亏他先人哩——骂人作坏事羞辱了先人。

阔场——阔绰;排场。

苛里马擦、苛齐马擦——马上,立即。

拉巴巴——(1)落在最后面。

(2)事情未办完。

拉闲——聊天。

拉闲话——道听途说,戳弄是非。

烂场——(1)杂乱。

(2)家境贫寒。

揽承——主动承担。

懒干手——指好吃懒作的人。

滥嘴子——不分场合胡说乱讲的人。

浪——游逛。

当地把串门子称浪门子。

浪三——游手好闲的人。

浪脱了——放脱了,收不住了。

老诚——(1)忠厚老实。

(2)不灵活,心眼小。

愣头、愣棒——讥称愚蠢,常受骗上当的人。

愣娃——傻小子。

立成、立连——能干,麻利。

礼当——礼物。

理识——理睬。

撂过——停止。

撂治——作弄人。

料片子——指爱吹嘘自己的人。

列把手——生手。

列挂——摆样子;做作。

灵——聪明。

灵醒——(1)聪明。

(2)睡觉中保持警觉。

(3)睡觉醒过来。

(4)休克后苏醒。

领不住——招架不住。

零干——(1)动作干净利索。

(2)事情了结。

(3)完蛋了。

溜溜——一行子,一排子。

律治——整齐、整练。

麻得很——(1)架子大得很。

(2)舒坦得很(贬义)。

麻达——(1)麻烦。

(2)祸事。

慢事——怠慢;行动慢。

摸谋——猜测。

摸揣——(1)猜测。

(2)用手深摸。

冒了——发火了;过度了。

铆窍——(1)铆接的地方。

(2)窍门,窍道。

美实——表示满意;痛快(含赞赏的意思)。

门户——人情交往。

瞄识——待机观察,窥探。

没背头——胆小,不担事;没能耐。

没撞响——没问答应(贬义)。

没足情——贪婪;没个满足。

没脸——不知道羞耻。

没麻达——(1)没问题,有把握。

(2)双方没什么关系(指男女作风)。

没事、没搞、没向——不行。

没向况——没机会;没条件;没情况。

没行场——品行不好。

没洋芋——(1)没本事。

(2)没油水。

磨拖——拖延。

摸达——用手抚摸。

模不来——(1)缺乏自知之明。

(2)觉察不出事情的根由。

暮囊——动作迟钝;行动拖拉。

那达——那里,那儿。

那模——(1)考虑;估量。

(2)当心,留心。

耐实——耐用。

按板——设计骗人。

昴在——(1)家境好,诸事完满。

(2)人诚实,好共事。

闹和——吵闹、闹事、寻事。

闹仗——吵架。

能行、能成——(1)可以。

(2)能干。

能的、能——(1)只说不做。

(2)自以为是。

押后手——给大家办事,偷偷从中给自己留一点。

押搁——留一点。

押眼、押凉——以一技之长发难或看不起别人。

年、年们——他、他们(庆阳、西峰话)年时——去年。

蔫——比喻人软弱,性子慢。

蔫板板——指人优柔,举止缓慢。

蔫蔫扑跳、蔫不苟苟、蔫不塌塌——(1)没精打采的样子。

(2)性格内向,不爱说爱动。

蔫、蔫种——贬指性子慢的人。

眼曹——厌见(西峰话)。

眼道——(1)眼色。

(2)窃道。

眼黑——厌恶。

眼窝——眼睛。

撵场——到外地割麦子挣钱。

念聒——因惦记某人或某事而不断地谈起。

念咯——(1)念叨。

(2)惦念。

(3)迷信说法:因被亡人灵魂念叨而生病。

捻弄——(1)摆弄。

(2)修理。

拈土土——寻衅,打击报复。

娘娘——姑母或姨母(西峰、庆阳、华池疾)。

娘母子——母女母子的合称。

仰摆、仰躺子——仰卧。

仰住了——躺着一时抬不起身。

嬲——指女人性欲强烈。

咬——发痒。

咬刨——牵扯别人的事情为自己开脱。

咬——贬称喜欢与别人攀比,爱挑剔的人。

咬嘴——喜欢争多轮少,争长论短。

坳幻、坳躺——原地当中低畦处。

茶气——(1)弱小。

(2)精神不振。

茶死尕尕——瘦小。

孽了——指草木发霉、腐烂。

孽着里——比喻人体弱多病或不能吃苦耐劳。

捏弄——敷衍。

捏么——(1)拼凑。

(2)捏造。

捏攥客——吝财的人。

硬爬坡——形容谋定的事,不管是否可能,非要干成不可的人(贬义)。

硬成——(1)能力强。

(2)强梁。

硬估——强迫。

硬了——事情成了僵局。

硬强、硬梆——(1)木质坚硬。

(2)人强硬。

硬折不弯——形容人倔强、不屈服。

硬实——结实。

硬头骨抓——态度生硬。

拧次——扭捏。

拧绳绳——用麻拧成绳子。

拧势——扭势、憋气。

拧治——整治、处治。

牛——比喻固执或骄傲。

牛牛——(1)甲虫类昆虫。

(2)男孩生殖器。

牛爸爸、牛筋——指非常固执且不通情理的人。

牛吼天地——嚎啕大哭。

牛势——犟。

牛头背上不认帐——形容坏事做了证据确凿,仍不认帐。

牛娃——牛犊。

纽纽——拧成一股。

扭板、扭扯——故意做作。

帕——布料粗、缝隙大。

耙耙——耙子。

拨黄、拨橛——别人弄坏的事情搪塞过去后果落到自己身上。

怕老婆——指惧怕妻子的人。

怕死鬼——讥指胆小怕事的人。

爬扑——扑倒。

爬天跪地——形容狼狈不堪;受尽了苦。

派不是——挑剔毛病,强加罪名(镇原话)。

盘——用镢头或锄轻刨地的表皮。

盘盘——盘子。

盘场——庄稼第一次粗粗打碾后,进行第二次精细打碾。

盘倒了、盘住了——盘问住了。

盘识——踏看。

盘人——指对形迹可疑的人,当面仔细盘问。

畔畔——田地的边界。

拌绳、拌裙——套在家畜脖颈和尾巴上用以固定鞍具的挽绳。

彷徨人——烦躁不安的感觉。

跑掇——经手,周全,到处联系把事情办好。

跑浮子、跑牛、跑子——种公牛。

跑食——指母猪发情。

跑跳——指女人爱逛,服作风不好。

刨揽——尽力治理,忙碌经营。

刨张皮——木材加工中刨削的薄木卷。

刨一顿、炮一顿——揍一顿或整治一顿。

泡泡失失——冒冒失失。

炮筒子、炮杆子——指性情直爽,直言不讳的人。

坯坯——体魄。

拍拍打打——吹吹打打。

拍哌——(1)以威势镇住众人的不满情绪。

(2)揍。

白毕了、白了——(1)钱物白白葬送。

(2)事情不了了之。

白火石——不讲理的人。

的垮垮、白塔塔、白搭搭——略带白色。

白眼区连——不求上进,不务正业的人(多指青年人)。

白石卡儿——贬称不识字的人。

白水鸡蛋——荷包鸡蛋。

沛雨——暴雨。

赔房——女儿出嫁时所送的礼物。

配驹——马、驴配种。

背群了——羊群在放牧中离群走失。

迫治——(1)欺负折磨。

(2)发难。

喷——争先恐后。

喷得没碗(匀)舀了——斥责的话,意思是“何必如此抢先”。

蓬蓬——头发向后核理时在头前面高高耸起的部分。

碰——笨。

碰荐、碰抢——拚凑。

朋亲——非嫡系亲戚。

匹——为家畜搭上鞍具。

劈茬了——毁坏了。

皮揣揣、皮娃娃——指麻木不仁的人。

皮薄——吝啬。

辨不来——弄不懂。

品麻——故作姿态,摆架子。

品模——(1)品味。

(2)揣测,估计。

泼实、泼常——勤劳;不惜力。

颇烦——烦躁;不耐烦。

薄得很——喜欢自夸。

谝——(1)夸耀;显示。

(2)聊天。

谝传、谝干传——(1)聊天。

(2)废话。

谝的——吹的,造遥。

谝子客——自我吹嘘、爱说空话的人。

偏三向四、偏灯向火——偏心;办事不公道。

漂得很——办某事轻松、容易得很。

飘儿嘴——漂亮话的人。

撇撬人——排挤人。

撇了——抛弃,丢掉。

扑砍——争着向前。

扑里扑塌——走路慢慢腾腾的样子。

气气——(1)气味。

(2)苗头;希望。

气长——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欺道——欺负。

欺强——霸道。

掐求算——斤斤计较的人;吝啬的人。

强——女人漂亮。

贱皮子——指不识抬举的人。

悄言不喘——(1)屏声静气,不敢做声。

(2)该告诉有关人的事不告诉,自作主张。

情份——礼物。

轻省、轻巧、轻活——轻快。

勤苦——勤劳。

就成了——指人定局,不会再有出息。

屈得很——(1)指含冤而死的鬼魂。

(2)冤屈很大。

屈亡——含冤而死。

权当——就当,权且充作。

圈道——(1)门道;程序。

(2)高圈套。

雀面无光——感到不光彩。

粘牙——(1)事情难办。

(2)人难缠。

让过头、让服——有意退让。

扰达——(1)打扰。

(2)无意中发现。

(3)根据迹象推测。

扰识——(1)抽空照看。

(2)无意中发现。

(3)根据迹象推测。

绕圈圈——说话拐弯抹角。

惹得猪嫌狗不爱——弄得人人讨厌。

惹人——得罪人。

惹绍道——惹祸。

热的——(1)热恋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