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寻找历史的足迹》(粤教)

合集下载

寻找历史的足迹32页PPT

寻找历史的足迹32页PPT

取水时,组员们 还看到养在 井里的鱼
行动 2
北横街取水行动 进行中,古井的 水非常的清澈、
干净
·
成 长 通过这两周连续两次的实地调查,使我们的组员都成长了许 经 多。 历 从一开始的对古井的所在位置摸不着头脑,筋疲力尽地在
大街上站着,茫然的四处张望,到胸有成竹的走着计划好的路
我 线不浪费一分一秒的顺利赶往一个又一个的地点;从愣愣地望 着年长的居民不敢开口,到自如的采访居民关于古井的历史甚
五、吊碑井
名字:吊碑井 时间:宋代 地位:广州九大名井一 地点:越秀区六榕路61号六榕大厦侧
以前
现在
六、升平街古井
名字:大新路升平街古井 时间:100多年 地点:大新路升平街42号
七、宝莲巷古井
名字:大新路宝莲巷古井 时间:接近200年 地点:大新路宝莲巷
八、五眼井
名字:五眼井 时间:推断为南朝 地点:下九的西来初地西
画册制作
分工 陈姻儒、曾慧怡、周艳仪
陈姻儒、曾慧怡、周艳仪、 吴若馨 陈姻儒、周艳仪、何俊颖
资料整理、资料提供 后期整理、PPT制作
陈姻儒 曾慧怡

调 ( 越王井

按 行
的 古
动 足
清水井

北横街古井 洗钵泉
井 目
排 序 吊碑井 )

宝莲巷古井
五眼井
一、越王井
名字:越王井(又名9眼井) 时间:西汉末年前 地点:广州市应元路西端 地位: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井
们 至可以和居民们畅快的交谈……做到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的 成长,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我们的努力。
的 经过这次活动初在团队交流上的失误,我们也从中得到了 收 教训,下一次会在策划上更加的周全,考虑更多的部分,做出 获 更好的成果。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七 寻找历史的足迹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七 寻找历史的足迹

学习目标
培养实践能力和 创新思维
培养跨学科综合 能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 和公民意识
学习目标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进行实地考察、实 物观察和实践操作等。他们将学会运用所学知 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 思维。
新课讲授
学习目标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参与历史实践活动,学生将认识到自己是 社会的一员,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们将了解到历史是由人们创造的,每个人都 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讲授
古代文明的兴起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如埃及 、中国、希腊和罗马等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可以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艺术品、建筑和科 技成就等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新课讲授
名人与事件
介绍一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如孔子、 秦始皇、汉武帝、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 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通过讲述这些人 物和事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的变迁和 影响。
课堂小结
历史教育的意义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教育对于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心的重要性。历史教育可以让他们了解到中华 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对祖国 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民 族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 奋斗。
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学生将与同学合作,共同 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他们将学会团队合作、 分工合作和有效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 合作精神。
学习目标
培养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通过了解和研究本地历史,学生将培养历史意 识和文化自信。他们将了解到自己所处的地方 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 豪感。

粤教版(2016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寻找历史的足迹》教学设计及反思

粤教版(2016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寻找历史的足迹》教学设计及反思

粤教版(2016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寻找历史的足迹》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背景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过去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引导他们了解历史、探寻历史的足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感。

《寻找历史的足迹》这一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历史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地历史文化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存在。

2.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

(二)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从历史遗迹中感悟历史的内涵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地考察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本地历史文化遗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提纲。

3. 准备相机、笔记本等记录工具。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设计:展示一些历史遗迹或文物的图片,如长城、故宫、甲骨文等,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历史的厚重。

教师引导:简述历史的重要性和学习历史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寻找历史的足迹》。

(二)讲授新课历史的概念:解释历史是记录过去事件和人物的一门学科,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的重要工具。

历史的足迹:介绍历史遗迹、文物、文献等作为历史足迹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历史。

《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寻找历史的足迹》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从导入新课到总结回顾,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事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关于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问题缺乏关注,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责任感。
举例解释:
-在讲解鸦片战争时,重点阐述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如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主权受损等。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模拟洋务运动中的某一工业发展过程,以演示近代化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辛亥革命对现代中国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综合以上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关注重点难点的讲解。
4.课后加强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寻找历史的足迹

寻找历史的足迹
3.怎么使用剩余的开支才最有意义?
4.你希望一百年以后的汽车是怎么样的? 说一说。 5.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为 禁烟活动设计一个口号。
历史,代表着过去,代表着昨天。历 史是不能忘记的,有个伟人说过:忘 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就像一面 镜子,警示着人类,照耀着未来。
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境内,宋代、丰湖书 院建在银岗岭,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迁书院 于此,院内有亭、榭、台、沼,为憩息之地, 后 院荒废,嘉庆六年,知府伊秉缓重建,仍取名 “丰湖书院”,院小建有澄观楼、乐群堂、夕照 亭和浴风阁,1922年院毁,不久又建,改名惠州 中学。 1996年,改为惠州师范,解放后,改为惠阳 地区师范,文革时期,改为会议招待所。1978年, 复为惠州师范, 1979年,改为惠阳师专。1993 年,改为惠州大学。 现校园前面建造的古朴牌坊, 其匾联石刻为嘉庆(1801年)清代名士宋湖撰写。 匾额“丰湖书院”,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 蓬瀛”。书法庄重灵秀,浑厚超逸。
江 梅 ,女,(1895~1928),高潭雁鹅塘村人, 成长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江诏堂是高潭区农民协会 秘书,母亲张义是大茂乡妇女解放协会会长,兄江招 是大茂乡农会会长兼自卫队长,侄江子荫是红军四十 九团第三营司号长。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母亲、兄 长、侄子均为革命牺牲。 1923年,江梅任杨梅水乡农会委员,1925年任高 潭区妇女解放协会会长。带动妇女学识字,带头剪发 髻,穿白条白布衫(此前高潭妇女只穿蓝、黑衣服), 说服农友参加减租减息斗争。1926年春,加入中国, 成为高潭区第一个女党员。1927年11月,当选为高潭 区苏维埃委员,经常深入各乡指导妇女会开展工作, 取缔各种歧视妇女的封建村规民约,严禁奴役婢女。
黄龙观,位于博罗罗浮山西南麓,玉女峰 之下,是罗浮山著名的十八洞天奇景之一: 为葛洪西庵故址,又是南汉王刘岩所建天华 宫所在地。左侧为金阳门,右侧为起之门, 前面有云华门、云华阁、甘露亭、羽盖亭, 后毁于宋未。 1992年,香港青松观投资进行重建工作。 已建成的云清殿和云师殿是黄龙观的主体建 筑,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器寄轩 昂,规模雄伟、金碧辉煌。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课件(共26张PPT)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课件(共26张PPT)

“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
中国曾经保持了一个让西方望 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3.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
马可波罗:一位意大 利籍的旅行家,他于
1275年到达上都,从此
居中国17年,并在元朝 供职。他有着广博的学 识,游历了很多地方 中国就是一个人间天堂。
贵州梵净山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3处
4.如何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
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 一,是中华民族探索和创造的最生动的记录。 ⑵ 五千多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勤劳勇 敢的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 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如何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
⑶ 中华民族有悠久和辉煌的文明史,文化瑰宝不胜
枚举。 ⑷ 在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
巨大贡献。
二、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1.百年沧桑
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百年沧桑 的原因
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结果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结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②自强不息 C.②④
D
) ③源远流长 D.③④ ④博大精深
B.①③
4.《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旨在(
①增强文化自信 ②恢复传统文化
B

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年级综合实践《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四年级综合实践《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四年级综合实践《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概述2. 重大历史事件的介绍3. 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4. 历史遗迹、遗址的考察5.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历史知识,阐述历史事件、人物和遗迹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4. 创作展示法:鼓励学生创作历史故事、手抄报、短视频等,展示学习成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联系相关场所。

3.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录音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地考察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创作展示,如历史故事、手抄报、短视频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了解教学效果。

4.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中国古代历史的概述七、重大历史事件的介绍八、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九、历史遗迹、遗址的考察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十一、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学习十二、历史知识竞赛十三、历史主题班会十四、学生历史研究报告十五、总结与反思六、中国古代历史的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深入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内容】古代史前文明的发展夏商周的更迭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扩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古代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历史时期的特点。

时间线引导: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1.1 历史的足迹课件

1.1 历史的足迹课件

思路导引: 1.可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等方面回答。 2.根据材料关键词“英勇抗敌”“不屈不挠”等作答。
自主解答: 1.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军武器装备落后;清军战术笨拙落后等。 2.不畏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奋勇抗争。
【素养养成】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点拨: (1)回溯历史,虽然我们的祖国历经坎坷,但创造出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给我们展 现了一幅幅璀璨的画卷。 (2)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为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自豪。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项目一 回溯历史长河
1.怎样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的文明之一, 是中华民族探索和创造的最生动的记录。 (2)中华民族有悠久和辉煌源的远__流__长___。
最古老
文明史
(3)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的_________中心。中华文 经济文化
考点二:百年沧桑,百年抗争 2017年10月,距第二次鸦片战争爆
发已过去161年。战争中,英法联军所 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 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 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面对
侵略,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国 主义斗争。 问题探究: 1.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试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面对侵略,中华儿女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入侵
横征暴敛
连年混战
(2)后果: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列强入侵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手段
危害
侵华战争
使中国落入_灾__难__的__深__渊__
不平等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历史的足迹
介绍历史的意义
历史,代表着过去,代表着昨天。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有位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就像 一面镜子,警示着人类,照耀着未来。每个民族都有 自己的历史,每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历史。
本地的历史与文化
谈谈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历史与文化
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的历史事件、名人志士,有什么文物古 迹
资料追踪
谈谈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物古迹
资料追踪
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如果有能力的,让家长带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 文物古迹、民居建筑或名人故居,并记得做好记录。
资料追踪
写一个历史小故事 你都知道哪些名人小故事呢,来讲一下吧
资料追踪
制作小相册 把所参观、考察的作品做成小相册,进行课堂展示
课后作业
写一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一份保护文物遗迹的建议书
资料追踪
辩论会 历史文物要不要保护?
小结
历史事件:清代,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 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 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 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 月升格为地级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