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刷牙法

圆弧刷牙法

圆弧刷牙法

儿童的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牙齿刷的好与坏会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取与健康。而且儿童的牙缝很大,不清洁干净很容易造成儿童龋齿。对于儿童,应选择刷毛软的儿童牙刷同时,推荐使用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最易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解和掌握。

刷牙要领:在闭口即上下牙咬在一起时,将牙刷放入口腔前庭,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较小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至下颌牙龈。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温馨提示: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要面面俱到。

瑞典圆弧法简要原理介绍

圆弧滑动面条分法 条分法常用于基坑边坡土方整体滑动的稳定验算。 (1) 基本原理 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是将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n个垂直土条,对作用于各土条上的力进行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求出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稳定的安全系数。该法由于忽略土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因此是条分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边坡破坏时,土坡滑动面的形状取决于土质,对于粘土,多为圆柱面或碗形;对于砂土,则近似平面。阻止滑动的抗滑力矩与促使滑动的滑动力矩之比,即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可得: 式中:——滑动圆弧的长度; ——滑动面上的平均抗剪强度; R——以滑动圆心O为圆心的滑动圆弧的半径; W——滑动土体的重量; d——W作用线对滑动圆心O的距离; A——滑动面积。 如K>1.0表示边坡稳定;K=1.0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K<1.0则边坡不稳定。 按上述原理进行计算,首先要确定最危险滑动圆弧的形状,即首先要找出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O,然后找坡角圆即可画出最危险滑动圆弧。欲找出K值最小的最危险滑动圆弧,可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方法: a.内摩擦角的高塑性粘土

这种土的最危险滑动圆弧为坡脚圆,可按下述步骤求其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a) 由此表,根据坡角查出坡度角和坡顶角。 (b) 在坡底和坡顶分别画出坡底角和坡顶角,两线的交点O,即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b.内摩擦角的土 这类土的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的确定,如下图所示,按下述步骤进行: (a)按上述步骤求出O点; (b)由A点垂直向下量一高度,该高度等于边坡的高度H,得C点,由C点水平向右量一距离,使其等于 4.5倍H而得D点,连接DO; (c)在DO延长线上找若干点,作为滑动圆心,画出坡脚圆,试算K值,找出K值较小的E点; (d)于E点画DO延长线的垂线,再于此垂线上找若干点作为滑动圆心,试算K值,直至找出K值最小的O′点,则O′点即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用上述方法计算,需要经过多次试算才能达到目的。目前,已可用电子计算机迅速地找出滑动圆心。(2) 圆弧滑动面条分法计算方法 当边坡由成层土组成时,则土的重力密度γ和抗剪强度τ都不同,需分别进行计算。 按条分法计算时,先找出滑动圆心O画出滑动圆弧,然后将滑动圆弧分成若干条,每条的宽度 ,R为滑动半径。 任一分条的自重Wi,可分解为平行圆弧方向的切力Ti,和垂直圆弧的法向力Ni。同时,在滑动圆弧面上还存在土的内聚力c。Ti即滑动力,Ti与滑动半径R的乘积,即滑动力矩。内聚力c和摩阻力( 为土的内摩擦角)即抗滑力,c和与滑动半径R的乘积cR和R即抗滑力矩。因此,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七步洗手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线选择题 1、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 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2 B ≤5cfu/cm 2 C ≤15cfu/cm 2 D ≤8cfu/cm 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2 B ≤5cfu/cm 2 C ≤15cfu/cm 2 D ≤8cfu/cm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 A 接触病人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 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6、手消毒指征( )。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7、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

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8、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 A 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 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D 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E 洗手的每步顺序必须有先后 9、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10、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E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11、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A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E 摘手套后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9、ABCE 10、ABC 11、ABCDE

七步洗手法图示及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二)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三)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功(弓):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力(立):将一手五指指尖并拢在另一手的掌心处揉搓,洗净指尖; 丸(腕):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七步洗手法图示及口诀

精选文档 七步洗手法图示及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夹攻(弓)大内外 力(立)丸(腕)

精选文档

一般手卫生方法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 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 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

七步洗手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单线选择题 1、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 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 10cfu/cm 2 B < 5cfu/cm 2 C < 15cfu/cm 2 D < 8cfu/cm 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 10cfu/cm 2 B < 5cfu/cm 2 C < 15cfu/cm 2 D < 8cfu/cm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A 接触病人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 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6、手消毒指征()。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7、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 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

人一巾 8、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 A 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 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 D 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E 洗手的每步顺序必须有先后 9 、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10、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D戴手套前不用洗手E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11、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A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1.A 2.C 3.A 5.ABCDE 6.ABCE 4.B 7.ABCE 8.BCD 9 、ABCE 10、ABC 11、ABCDE

瑞典圆弧法简要原理

1.圆弧滑动面条分法 条分法常用于基坑边坡土方整体滑动的稳定验算。 (1) 基本原理 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是将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n个垂直土条,对作用于各土条上的力进行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求出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稳定的安全系数。该法由于忽略土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因此是条分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边坡破坏时,土坡滑动面的形状取决于土质,对于粘土,多为圆柱面或碗形;对于砂土,则近似平面。阻止滑动的抗滑力矩与促使滑动的滑动力矩之比,即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可得: 式中:——滑动圆弧的长度; ——滑动面上的平均抗剪强度; R——以滑动圆心O为圆心的滑动圆弧的半径; W——滑动土体的重量; d——W作用线对滑动圆心O的距离; A——滑动面积。 如K>1.0表示边坡稳定;K=1.0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K<1.0则边坡不稳定。 按上述原理进行计算,首先要确定最危险滑动圆弧的形状,即首先要找出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O,然后找坡角圆即可画出最危险滑动圆弧。欲找出K值最小的最危险滑动圆弧,可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方法: a.内摩擦角的高塑性粘土

这种土的最危险滑动圆弧为坡脚圆,可按下述步骤求其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a) 由此表,根据坡角查出坡度角和坡顶角。 (b) 在坡底和坡顶分别画出坡底角和坡顶角,两线的交点O,即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b.内摩擦角的土 这类土的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的确定,如下图所示,按下述步骤进行: (a)按上述步骤求出O点; (b)由A点垂直向下量一高度,该高度等于边坡的高度H,得C点,由C点水平向右量一距离,使其等于 4.5倍H而得D点,连接DO; (c)在DO延长线上找若干点,作为滑动圆心,画出坡脚圆,试算K值,找出K值较小的E点; (d)于E点画DO延长线的垂线,再于此垂线上找若干点作为滑动圆心,试算K值,直至找出K值最小的O′点,则O′点即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用上述方法计算,需要经过多次试算才能达到目的。目前,已可用电子计算机迅速地找出滑动圆心。(2) 圆弧滑动面条分法计算方法 当边坡由成层土组成时,则土的重力密度γ和抗剪强度τ都不同,需分别进行计算。 按条分法计算时,先找出滑动圆心O画出滑动圆弧,然后将滑动圆弧分成若干条,每条的宽度 ,R为滑动半径。 任一分条的自重Wi,可分解为平行圆弧方向的切力Ti,和垂直圆弧的法向力Ni。同时,在滑动圆弧面上还存在土的内聚力c。Ti即滑动力,Ti与滑动半径R的乘积,即滑动力矩。内聚力c和摩阻力( 为土的内摩擦角)即抗滑力,c和与滑动半径R的乘积cR和R即抗滑力矩。因此,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最新六步洗手法图解

六步洗手法图解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六步洗手法可简化为小口诀: “一搓手掌,二洗手背,三擦指缝,四扭指背,五转大弯,六揉指尖”。 但要注意:流动水洗手至少30秒,且要使用洗手液等。 高中英语单词表 必修一

Learning to learn 问卷,调查表________ 要紧,有重大关系________ 搭挡,合作者________ Unit 1 Warm-up 生活方式________ 牧羊人________ 和平的;平静的________ 轻松的,放松的________ 充满压力的,紧张的________ 认为,猜想________ Lesson 1 连续,系列,丛书________ 电视连续剧________________ 卡通片,动画片________ 谈话节目,现场访谈________ 抱怨,投诉________ 睡椅,长沙发________ 终日懒散在家的人__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转换,转变________ 把开关打开,接通________ 把关掉,关上________ 转换频道,转变________ 戏剧,短剧________ 英国广播公司________ 轻便的,手提(式)的________ 遥远的________ 遥控,遥控器________ 工作第一的人,专心工作的人_______ 日常文书工作________ 警报,警告器________ 闹钟________ (爆竹,铃等)响起________ 占据________ 充满着________ 急迫的,紧急的________ 私人的,个人的________ 公文,文件________ 午夜,半夜________ 厌烦的,不感兴趣的__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消毒方法和7步洗手法

消毒方法 1.日常消毒。应保持空气流通,内、外环境定时进行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可进行预防性消毒,早晚各1次,无人的条件下可用含有效氯(溴)500 mg/L含氯(溴)消毒剂或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作用30 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2.班车消毒。保持班车内空气流通。采取自然通风或安装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尽量保持班车舱体内部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卫生。可进行预防性消毒,早晚各1次,在无人的条件下,对班车密闭舱体可用0.2 %(2000 mg/L)季铵盐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30 分钟,内外表面和物体表面可用0.2 %(2000 mg/L) 季铵盐消毒剂、有效氯(溴)250 mg/L~500 mg/L含氯(溴)消毒剂溶液或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至表面湿润,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3.污染环境表面和物品,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氯(溴)1000mg/L~2000 mg/L 含氯(溴)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或 500mg/L~1000 mg/L 二氧化氯,作用 30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到要求时间后,用净水湿巾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箱用有效氯(溴)1000mg/L~2000 mg/L 含氯(溴)消毒剂)。 4.当生活垃圾中混入废弃的口罩、一次性手套时可使用10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处理。 5.预防性消毒单次配药量=(厂区所有建筑的建筑面积*1.5+外环境面积)*0.2

正确七步洗手法 ①、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②、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④、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⑤、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7、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各搓五下

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

基本原理: 瑞典圆弧滑动面条分法,是将假定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分成n个垂直土条,对作用于各土条上的力进行力和力矩平衡分析,求出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稳定的安全系数。该法由于忽略土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因此是条分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这里,首先要确定最危险滑动圆弧的形状,即首先要找出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O,然后找坡角圆即可画出最危险滑动圆弧。欲找出K值最小的最危险滑动圆弧,可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内摩擦角0 = ?的高塑性粘土 这种土的最危险滑动圆弧为坡脚圆,可按下述步骤求其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a.由下表3-2,根据坡角查出坡底角和坡顶角。 表3-2 坡底角和坡顶角 坡角坡底角坡顶角坡角坡底角坡顶角 续表 3-2 90° 75° 60° 45°33°47′33° 32° 29° 28° 26° 40° 40° 40° 38° 35° 30° 26°34′ 15° 11°19′ 26° 25° 24° 25° 36° 35° 37° 37° b 在坡底和坡顶分别画出坡底角和坡顶角,两线的交点O,即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②.内摩擦角0 > ?的土 这类土的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的确定,如下图所示,按下述步骤进行:

图3-2 最危险滑动圆弧的确定图 a.按上述步骤求出O 点; b.由A 点垂直向下量一高度,该高度等于边坡的高度H ,得C 点,由C 点水平向右量一距离,使其等于倍H 而得D 点,连接DO ; c.在DO 延长线上找若干点,作为滑动圆心,画出坡脚圆,试算K 值,找出K 值较小的E 点; d.于E 点画DO 延长线的垂线,再于此垂线上找若干点作为滑动圆心,试算K 值,直至找出K 值最小的O ′点,则O ′点即最危险滑动圆弧的滑动圆心。 用上述方法计算,需要经过多次试算才能达到目的。目前,已可用电子计算机迅速地找出滑动圆心。 确定出圆心O 点以及K 值大小后利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所规定确定h 0方法: 0sin )(tan cos )(00≥+-++∑∑∑i i i k ik i i i i ik w b q w b q l c θγφθ (3-5) 其中: ik c 、 ik φ——最危险滑动面上第i 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内摩 擦角标准值。 i l ——第i 土条的弧长。 i b ——第i 土条的宽度。 k γ——整体稳定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取。 i w ——作用于滑裂面上第土条的重量,按上覆土层的天然土重计算。

圆弧滑动法计算

------------------------------------------------------------------------ 计算项目:等厚土层土坡稳定计算 1 ------------------------------------------------------------------------ [计算简图] [控制参数]: 采用规范: 通用方法 计算目标: 安全系数计算 滑裂面形状: 圆弧滑动法 不考虑地震 [坡面信息] 坡面线段数 2 坡面线号水平投影(m) 竖直投影(m) 超载数 1 0.000 12.300 0 2 20.000 0.000 0 [土层信息] 上部土层数 1 层号层厚重度饱和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十 字板强度增十字板羲强度增长系全孔压 (m) (kN/m3) (kN/m3) (kPa) (度) 力(kPa) 擦角(度) (kPa) 长系数下值(kPa) 数水下值系数 1 12.300 19.800 --- 0.000 25.000 --- --- --- --- --- --- --- 下部土层数 1 层号层厚重度饱和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水下粘聚水下内摩十 字板强度增十字板羲强度增长系全孔压 (m) (kN/m3) (kN/m3) (kPa) (度) 力(kPa) 擦角(度) (kPa) 长系数下值(kPa) 数水下值系数 1 10.000 19.800 --- 0.000 25.000 --- --- --- --- --- --- --- 不考虑水的作用 [计算条件] 圆弧稳定分析方法: 瑞典条分法 土条重切向分力与滑动方向反向时: 当下滑力对待

六步洗手法教学内容

六步洗手法 一、洗手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大量的流行性病学调查表明,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的约占30%,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严格做好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暂居菌,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可以减少病原菌种类,对预防院内感染有很大的作用。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 SENIC )结果表明,通过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1/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洗手”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均明确规定: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 100%,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 二、手卫生的相关定义: (一)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三)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四)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五)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六)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碍,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卫生指征和洗手方法 (1)

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生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6.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洗手。 洗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消毒剂双手代替洗手。 3.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腺),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七步洗手法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事项: 1. 每步骤至少揉搓5次,双手交替进行; 2. 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30秒以上。

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中土条宽度对基坑稳定计算影响的研究

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中土条宽度对基坑稳定计算影响的研究 [摘要] 分析土条宽度对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基坑稳定计算的影响,并提出计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土条宽度基坑稳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对基坑支护的定义为“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显然,基坑支护是建筑行业常见的结构体系,在设计中需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在现有规范和研究中,基坑稳定计算多采用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进行[1][2]。而在计算中土条宽度的选取对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中土条宽度的影响可为促进基坑稳定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1 .基于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的基坑稳定计算 基坑稳定计算采用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如图1所示,其中h0为支护的嵌固深度。在进行稳定计算时,首先将滑动体视为若干土条组合成,每个土条的宽度为bi,一般情况下认为每个土条宽度相等,根据假设的滑动面可以确定滑动的圆心和半径,从而得到每个土条在滑动面上的中心点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θi,根据规范,将与土条宽度无关系的系数视为常数,基坑稳定计算的公式为: (1) 其中A、Bi、C与土条宽度无关,q0表示地面超载,wi表示第i个土条的重量。而基坑稳定的条件就是公式大于0,即固定力矩大于滑动力矩。(见图1) 2. 土条宽度的影响 显然,对于公式(1)采用不同的bi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令 另外,以bi/2为土条宽度,在相同情况下,计算基坑稳定性为: 其中α、β分别为原来土条一分为二后两个新土条在滑动面上的中心点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与原来土条θi的角度差。 由此可得到 显然M-N一般不等于0,而且由于sin和cos函数的特点,该公式正负也不存在必定规律,所以土条宽度与基坑稳定计算无单调联系,即随着土条宽度减少或增大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中基坑的稳定程度不一定持续增加或降低。

圆弧滑动计算方法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根据JTJ250-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的5.3.2规定,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验算,其危险滑弧应满足以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Sd Rk R M M γ≤ 式中:Sd M 、Rk M ——分别为作用于危险滑弧面上滑动力矩的设计值和抗滑力矩的标准值; R γ为抗力分项系数。 2)采用简单条分法验算边坡和地基稳定,其抗滑力矩标准值和滑动力矩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cos tan ()sin Rk ki i ki i ki i ki Sd s ki i ki i M R C L q b W M R q b W α?γα??=+ +?? ??=+?? ∑∑∑ 式中:R ——滑弧半径(m ); s γ——综合分项系数,取1.0; ki W ——永久作用为第i 土条的重力标准值(KN/m ),取均值,零压线以 下用浮重度计算; ki q ——第i 土条顶面作用的可变作用的标准值(kPa ); i b ——第 i 土条宽度(m ); i α——第i 土条滑弧中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ki ?、ki C ——分别为第i 土条滑动面上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kPa ) 标准值,取均值; i L ——第 i 土条对应弧长(m )。 3)地基稳定性计算步骤 (1) 确定可能的滑弧圆心范围。通过边坡的中点作垂直线和法线,以坡面中点为圆心,分别以1/4坡长和5/4坡长为半径画同心圆,最危险滑弧圆心即在该4条线所包含的范围内。

(2) 作滑动滑弧。选定某些滑动圆心,作圆与软弱层相切,则与防波堤及土层相交的圆弧即为滑弧。 (3) 进行条分。对滑弧内的土层等进行条分,选择土条的宽度,并且对土条进行编号。 (4) 计算各个土条的自重力。利用公式ki i i i W h b γ=计算各个土条的自重力。 (5) 计算滑弧中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作滑弧的中点切线,读出它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滑弧滑动的方向,确定夹角的正负。 (6) 确定土条内滑弧的内摩擦角与粘聚力。对于不同的土层,内摩擦角与粘聚力取均值。 (7) 计算危险弧面上的滑动力矩与抗滑力矩。利用公式计算抗滑力 矩 和 滑 动 力 矩。 抗滑力矩为 ( )c o R k k i i k i i k i i k i M R C L q b W α???= ++ ?? ∑ ∑;而滑动力矩为()sin Sd s ki i ki i M R q b W γα??=+??∑。 确定是否满足要求。利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Sd Rk R M M γ≤判断是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 一、目的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8.接触病区环境后。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卷袖过肘。 2.肥皂液或清洁剂,流动自来水及水池设备,毛巾或纸巾或干手设备 3.环境准备:清洁宽敞光线适宜。 (二)洗手方法 1.洗手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2.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 3.取无菌肥皂液或洗手液或手消毒液,双手涂抹均匀。 4. 洗手步骤: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5秒,每个部位揉搓5-6次。 5.流动水下彻底冲洗。 6. 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7. 用一次性纸巾或毛巾彻底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双手。 注意事项: (1)手部不能佩戴戒指等饰物。 (2)冲洗时指尖应向下,注意洗净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 (3)注意调节水的温度和水的流量大小,避免污染环境及溅湿工作服。 (4)手未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揉搓应按手指皮肤的纵横纹路揉搓。

(完整版)七步洗手法、图

七步洗手法 一、洗手的定义 洗手即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的过程。 二、七步洗手法的目的: 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无菌手术或操作前准备。 三、洗手前准备: (1)环境要求:宽敞明亮、有非接触式自来水龙头和齐腰高的水槽。 (2)设施要求: 1.流动水。 2.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 3.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若为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4.应配备一次性干手纸巾或烘手机,或其他可避免二次污染的干手方法。(3)洗手要求:手部无伤口,剪平指甲;穿好洗手衣(或收好袖口),戴好口罩、帽子;备好洗手液(或肥皂)、干燥的无菌擦手巾。 四、七步洗手法步骤: 七步洗手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20~30s);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20~30s);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搓洗手腕、手臂,达肘上6cm(非手术前洗手者达腕关节上5cm即可),双手交换进行(60s)。 最后用流水冲净手上的洗手液(或肥皂),用干燥的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 五、七步洗手法的注意事项: 1、洗手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20-30秒以上;.要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能佩带戒指等饰物。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有条件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正确洗手步骤

正确的洗手步骤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要“有效”的洗手,就必须留意下面几个步骤: 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骤洗手即可有效清洁: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钟才冲水。 4、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0秒钟。 5、完全擦干净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6、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以干手机吹干双手。 7、双手清洗妥当后,别再直接触摸水龙头,防止再度脏手。应以抹手巾包裹水龙头,或在水龙头上泼水冲洗干净,才把水龙头关上。 什么时候必须洗手? 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 从医院出来 医院可以算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集散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超乎你想象的强大致病菌,而你在医院时肯定会不可避免地会与它们有正面接触,所以去过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 回家后 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则外面的细菌一定会被你带回家,在楼梯的扶手、门把手、钥匙、电梯按钮上也都有数以万计的细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变成是公共场所吧! 打喷嚏或咳嗽后 打喷嚏和咳嗽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细小的飞沫,从你的鼻子和嘴里“喷涌而出”,你也许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而打喷嚏或咳嗽则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这时就成了“接力”传染源。 接触钱币之后 所有人都知道钱很脏,没办法,那是要流通的,所以经过数不清多少手才到了你的手里。但很多人在家里接触完钱之后,就会有侥幸的心理,就算是一个钢也不行,哪怕你只是用指甲夹了它那么一下也不行。 健康TIPS: 如果是在郊游等户外的环境中,香皂或洗手液是肯定没有的,而你又恰好没带消毒纸巾或是免洗的洗手液,那么也可以就地取材,只要用流动的水,再加上细沙砾、黏土或燃烧完全的木灰烬涂抹清洗,一样也可以达到清洁双手的目的。 还有,最重要的,随身携带护手霜,保证随时随地对洗完后手的呵护。

七步洗手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 一、选择题单线选择题 1、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 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2 B ≤5cfu/cm 2 C ≤15cfu/cm 2 D ≤8cfu/cm 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2 B ≤5cfu/cm 2 C ≤15cfu/cm 2 D ≤8cfu/cm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A 接触病人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 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6、手消毒指征( )。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7、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 . 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 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8、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 A 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 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 认真揉搓 双手至少 15 秒 D 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E 洗手的每步顺序必须有先后 9、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10、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E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11、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A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

正确的洗手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的洗手方法及注意事项 人们常讲“病从口入”,我们每天都用手做很多事情,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沾附有40多万个细菌,生活中,有些人手一闲下来,就抠鼻子、揉眼睛,这样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损,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在洗手时陷入了误区。不过,人们已经认识到,洗手并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在预防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是用怎样的方式洗手才是正确的呢? 对于水流的选择: 用流动的水洗手有助于更好的保证手部的清洁,防止“二次污染”。很多人为了更好的清洁手部,常常会用洗手液,香皂等洗涤用品,43%的人在洗手时一直都在使用洗手液或者香皂,51%的人偶尔会用,然而,有关专家告诫:目前市售的洗手液其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购洗手液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否具有除菌标志。 对于洗手的姿势: 正确的洗手方法应该是将手指间向下,双手小垂,让水顺手指冲下,只有三成的网友使用了正确的方法洗手,之所以用这样的姿势来洗手,主要因为下垂的手臂能让水流顺势流下,让污垢随着水流冲走,而又不会弄到手臂上。 对于洗手的时间:

专家建议,洗手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30秒钟以上,在这个时间底线以上,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清洁效果。 对于洗手的频率: 专家提醒,每次洗完手后,注意要用清洁的干毛巾或纸巾擦干,最好不要烘干,因为表面水的快速挥发会导致皮肤部分失水,造成皮肤发干,变得粗糙。 小贴士:关于洗手液 洗手液共分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洗手液,另一类属消毒产品。前者起到清洁去污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杀菌的有效成分。两类洗手液在外包装上有分别,普通洗手液一般为“准字号”,消毒洗手液则多为“消字号”。洗手液一般无磷、铝、碱、烷基苯磺酸钠等成分,采用温和去污的原理,容易被皮肤接受。 什么时候应洗手? 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如厕后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触摸过公共物件,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正确洗手步骤: 开水笼头洗濯双手。 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