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探析
赤峰地区出土红山文化玉器探析

赤峰地区出土红山文化玉器探析作者:崔岩勤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崔岩勤(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在出土的遗物中玉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看,有明确出土地点的红山文化玉器集中在辽宁朝阳地区和内蒙古赤峰地区。
赤峰地区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为研究红山文化时期玉文化的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赤峰;红山文化;玉器中图分类号:K87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01-07收稿日期:2016-02-24作者简介:崔岩勤,女,本科学历,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玉器、红山文化玉器、辽西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
赤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下辖的旗县区有翁牛特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敖汉旗、喀拉沁旗、林西县、宁城县、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
赤峰是红山文化最早的发现地,也是红山文化命名地。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迹、遗物非常丰富,其中玉器是重要的遗存之一。
本文依据目前已发表的考古资料、研究成果,对赤峰地区各旗县区内有明确出土地点的红山文化玉器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文化价值。
一、赤峰地区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状况从目前已发表的考古发掘、调查资料及研究成果看,在赤峰地区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博物馆馆藏且有明确出土地点的红山文化玉器很多,分布在各旗县区,具体情况如下:翁牛特旗出土的玉器主要有三星他拉出土碧玉龙1件。
乌丹镇东柺棒沟出土黄玉龙1件。
海金山遗址出土长方形饰1件、角形饰1件、勾形饰1件。
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玉器较多,有玉猪龙1件、玉鸮2件、玉鸟1件、玉蚕4件、三联璧1件、勾云形器1件、玉珠68件、钩形器1件、玉斧2件、巴林石管2件、巴林石纺瓜2件、碧玺鱼1件,共计八十多件。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红山玉器的博文,前段时间总算试着写了一篇,但自觉不太理想,于是重写。
对于神圣的红山玉器,我总是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反复观察和研究她们。
然而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发现假的红山玉器总是比真的还多,这很容易让人蒙了眼,产生错觉。
一些媒体和一些好事者,名义上是为了宏扬我们的祖先和文化,对红山文明大捧特捧,这其实用不着。
乱捧一气,仿佛说的是别人,以及别人的祖先,而作为炎黄子孙,面对着这些6000年前的遗物,我们想知道的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真相”。
所以,我研究古玉,侧重于研究古史。
什么“包浆”、“皮壳”、“沁色”之类,那都是收藏者必修之课,而与我的研究无关。
有博友说:“出土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老师。
”这是至理名言。
所以我尽可能研究出土玉和馆藏玉,尽管馆藏玉未必全是真东西,但这对于我的研究来说,这要安全得多,可靠得多。
一些人拿百分之百的地摊货来臆造中国的历史,甚至于梦呓一般地为之著书立说,着实可笑。
既是探索,我说的当然未必对,欢迎批评以及共同探讨,但是,立论和驳说都是要举证的,不要想当然,也不要对我说:祖先在太空之中用神秘电波向你传达了真实的信息,于是你知道了“三皇五帝”的真相,这很荒唐。
韩国有一些无聊的“学者”,不是主流的和全部的,说红山文明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为什呢?因为韩国人认为商王朝既是东夷,那么就是高丽族,至少与高丽是共祖的,因此商王朝曾经的领土就是高丽故国的领土,这包括大半个中国。
但是你可以去看看在韩国以及日本出土的史前玉器,太可怜了。
如果在韩国出土了一只或者半只“玉猪龙”会怎么样?他们一定会举国欢腾,甚至会放一年的长假来庆祝,就仿佛他们在一夜之间,拥有了全世界。
但是我们的一些同胞,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吃饱,即便吃饱了,还缺钱买房,买车。
所以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之类的,与他们无关,想方设法弄到现钱才是硬道理。
今天把一块红山古玉卖给外国人,有如将祖宗宝藏里的金子,当做废铁的价钱卖掉,明天如果想要赎回来,必将付出钻石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赎回。
从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谈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从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谈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红山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绵延至青铜时代早期。
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大量玉器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将通过对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器的分析,探讨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一、红山文化概述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古代文化,世界上最早出土的、供人类使用的陶器即起源于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交界处,被认为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器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璧、玉钺、玉戈、玉琮等。
这些玉器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1. 玉璧玉璧是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是最具权力和地位的物品之一。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璧,这表明当时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制度,贵族和统治者通过拥有玉璧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 玉钺玉钺是古代君主的权杖,也是权力的象征。
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钺形状各异,有的呈锥形,有的呈弯曲状,显示了当时君主的权力和地位的多样性。
3. 玉戈玉戈是古代将领和武士的标志,象征着武力和勇气。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戈,说明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着武士阶层,并且他们在社会等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4. 玉琮玉琮是古代贵族的饰品,是贵族婚礼和宴会上的重要装饰物。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形状独特,有的呈现“凹”字形,有的呈现圆形,展示了当时社会中贵族的独特审美品味。
三、红山文化的社会等级制度通过分析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器,可以得出红山文化时期的古代社会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1. 贵族统治红山文化遗址中丰富的玉器表明当时社会存在着贵族阶级和统治者。
他们通过拥有显赫的玉器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通过掌握权力来统治下属阶级。
2. 武士阶层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戈表明当时社会存在着武士阶层。
浅谈红山文化玉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浅谈红山文化玉器特点及鉴定方法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独具特色。
玉器的鉴定方法一直是建筑学专家关注的话题,下面就来浅谈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和鉴定方法。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1、制作工艺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工匠在制作过程中都会规划好每一步的操作,以达到精美的效果。
因此,红山文化玉器的雕刻韵律感极强,包括玉石的声音、纹路和形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材料选用红山文化玉器制作所用的原材料是优秀的玉石。
这些玉石质地致密,质地坚实,呈现出极高的透明度和纯净度。
这种玉石不仅有极高的价值,而且被广泛认为是玉器制作的上品。
3、题材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的题材十分丰富,除了宗教信仰和动物图案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题材。
例如,食物、精神和爱情等。
二、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方法1、观察玉石的外观在红山文化玉器鉴定过程中,观察玉石的外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玉石的质地、颜色、纹路和形状等,以判断玉石的真伪。
2、检测玉石的质地检测玉石的质地也是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步骤之一。
质地坚硬的玉石通常是真品,而玉石质地软的则可能是仿品。
3、比较题材和时代鉴定红山文化玉器还需要根据题材和时代的知识来判断。
因为红山文化玉器有着特定的时期和常见的题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真实性。
4、测量尺寸最后,在鉴定红山文化玉器时,我们还需要测量玉器的尺寸,以便确定它们的大小和形状是否符合红山文化玉器制作的特点。
三、总结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材料选用和题材特点方面。
为了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真实性,我们需要从玉石外观、质地、题材和尺寸等方面入手,并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因素来确定。
总的来说,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对于建筑学专家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鉴定技巧和知识,就能够准确判断出红山文化玉器的真实与否,真正保护好千年古文化的珍贵遗产。
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几点认识

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几点认识作者:于明波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2期摘要: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红山文化玉器的功用及造型等,探讨红山文化不同类型玉器尤其是特殊类玉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功能;造型;制作工艺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07-02红山是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城区东北角的一座赭红色山峰。
红山文化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距今约6500—50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主要集中在其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
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自1908年红山文化被发现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就从未间断过这方面的发掘和探讨,从材质、形状、类型、制作工艺等多方面深入探索分析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取向、思维方式等。
在以农业为主,牧、渔、猎并存的经济形态下,相比经过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石磨盘棒和石镞等细石器工具,以及以三角纹、鳞形纹、平行线纹为主要装饰的彩陶,玉器猪龙、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精雕细琢的玉器,作为当时的“奢侈品”,更能够有力地见证和再现红山文化的辉煌。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发掘1.红山文化玉器出土的地点。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辽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处、阜新县、喀左县,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宁城县和敖汉旗境内的一些地点,以及河北围场等地。
2.考古学方面对红山文化玉器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曾发现红山文化勾形玉器,陕西韩城梁代村西周大墓中曾出土红山文化玉猪龙,清代黄濬所著《古玉图錄初集》中曾著录一件红山文化玉猪龙等。
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析

V o 1 . 3 5 N o . 2
F e b . 2 0 1 4
红 山文化玉器类型探 析
刘 晓琳
(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1 1 6 0 2 9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
部、 河北北部等北方地 区, 其中辽河流域是其发祥 地 。1 9 7 1 年翁牛特旗三星他拉 出图的大玉龙被鉴 定 为红 山文 化遗 物 , 红 山文化 玉 器讨 论 和研 究开 始 兴盛 , 自7 0 年代至今阜新胡头沟、 朝 阳牛河梁等多 地的玉器被源源不断的发掘 , 古老的红山文化玉器 震惊了海内外人士 , 学界对其研究也深入 到了各个 层面 , 本文将对其类型作主要探讨 。
多, 在动物造型上有猪 、 鸟、 鱼、 龟等多种。 玉猪龙— — 这是 红 山文 化 中非 常典范 的代 表 , 在多处遗址 中都曾发掘。 各地的玉猪龙形态差别不 大, 均 为身体蜷曲 , 头部和猪类似 , 竖耳圆眼 , 口微 张, 口眼 间有 横 向沟 纹皱 褶 , 从 以上我 们可 以看 出 , 这种玉器富予了和人类生活相关的猪的体态特征 , 因而“ 猪龙变化说” 拥有很大一部分支持者 。 这种玉 器 可分 为 两种 : 一种 蜷 曲如环 , 首 尾 相接 或 相近 , 头 部 比较 大 , 双耳竖起 , 双 目圆 睁 , 头 部 有 一 圆形 小 孑 L 。 牛河梁 、 敖汉 下洼 、 那斯台、 巴林左 旗尖 山子等 地 都有 这种 玉器 。 还 有一 种 , 首 尾 明显分 开 , 双 目为 梭状 , 没有双耳 , 在颈后有弯勾状长鬣 。 这种玉龙 比 较少 , 当前仅 在 三星他 拉发 掘 出一 件 , 精雕 细琢 , 通 体抛光 , 体 态 造 型都 非 常完 美 , 是 我 国迄 今保 存 最 好 的龙 形象 ;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红⼭⽂化与良渚⽂化⽟器的⽐较研究红⼭⽂化与良渚⽂化⽟器的⽐较研究新⽯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国⽟器发展史上公认的第⼀个⾼峰。
当时中国境内的⼤多数原始⽂化中都出现了⽟器,其中尤以红⼭⽂化和良渚⽂化的⽟器种类多,数量⼤,制作精美,⾃成体系,影响深远。
本⽂拟通过两个⽂化⽟器的⽐较分析来发现它们各⾃的特点,从⽽加深对它们⽂化内涵的认识。
这也正是本⽂与前⼈所做红⼭⽂化与良渚⽂化⽟器⽐较分析的不同之处。
⼆、⽐较红⼭⽂化主要分布在西拉⽊伦河,⽼哈河,⼤、⼩凌河流域,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前,以彩陶、“之”字形纹陶、细⽯器和⽯耜等为特征器物。
良渚⽂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年代为距今5300—4200年前。
以薄胎⿊陶、贯⽿器、耘⽥器等为特征器物。
(⼀)⽟材红⼭⽂化⽟器所采⽤的⽟材主要为蛇纹⽯等,即现在所说的岫⽟。
其⽟材硬度为2.5-5.5,⽐重2.5—2.8,颜⾊较均匀,透明度较好。
其产地就在红⼭⽂化分布的范围内,获取较为容易。
良渚⽂化⽟器所采⽤的⽟材主要为透闪⽯、阳起⽯等,⽟材硬度为6—6.5,⽐重2.9-3.1,内部结构不均,⽬视可见毡状、簇状或捆状交结结构,透明度较差。
其产地虽还未确定,但“就地取材”的可能性较⼤。
(⼆)⽟器的种类1、相似器物珠、坠、管、串、环、玦、镯、璧、璜等;锛、⼑、斧、钺等;龟、鸟、鱼等动物形⽟像以及⽟⼈像。
2、相异器物红⼭⽂化⽤具,⼔形器、棒形器等;装饰品,⽅圆形⽟璧、⽟勾形器、⽟丫形器、⽟臂饰、⽟箍形器、双联璧、三联璧、⽟虎、⽟猪、⽟熊、⽟鸮、⽟蚕等;礼仪和宗教⽤⽟,⽟兽⾸、⽟玦形器、勾云形佩、双兽⾸三孔⽟器等。
良渚⽂化⽤具,⾓形饰、带杆纺轮、带钩、柱形器、柄形器、锥形器等:装饰品,牌饰、锥形器、四龙⾸镯、绞丝纹镯、⽟海豚等;礼仪⽤⽟,锥形器、组佩、璧、豪华型钺等;宗教⽤⽟,琮、冠形饰、半圆形冠饰、锥形器、圭等。
(三)⽟器的构成有关两⽂化⽟器构成的统计以曲⽯先⽣《中国⽟器时代》⼀书所录新⽯器时代出⼟⽟器统计为基础,结果如下:红⼭⽂化⽤具占14%,装饰品占60%,礼仪⽤⽟和宗教⽤⽟占26%。
211091843_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赏析

红山文化是我国辽、蒙、冀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其充满想象力的玉器造型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堪称我国玉器发展的头牌。
红山文化玉器高度发达,与玉器同样发达的良渚文化南北呼应,熠熠生辉。
与良渚文化最具礼仪性质的琮、璧不同,红山文化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是玉雕龙与勾云形玉器。
玉雕龙我们在《红山文化玉雕龙赏析》[1]一文中已作介绍,这里将勾云形玉器再做简介,并对这种变幻莫测的玉器的来源、演变路径略做探讨。
文中图片均来自郭大顺、洪殿旭两位先生编著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2]。
一、器物介绍勾云形玉器从形制上看有繁、简两种,从形象上看有具象、抽象两种。
依次介绍。
1.具象勾云形玉器。
器皆狭长方形,一面或两面有纹饰。
这类勾云形玉器一般认为是模仿猫头鹰的形象并加以改造、夸张而成,甚至有些抽象成分在内。
标本1,陕西凤翔县博物馆藏品。
陕西凤翔上郭店春秋墓出土,红山文化遗物。
青玉,淡黄色,正、背面纹样相同。
以纵中线为轴,两侧两眼较小且距离近,眼上弧状镂孔向外展开,表示猫头鹰的耳羽,眼下有齿凸5枚,齿凸间的沟槽较深,最外为4个卷勾,上勾窄小,下勾宽大,勾间版面镂出长槽形成4条长枝。
轴线上端对钻系孔,器之平面中部皆随形打洼,风格干爽犀利。
长11.4厘米,宽4.3厘米,厚0.3厘米。
(图1-1)标本2,通辽市博物馆藏品。
青玉,右上卷勾上有褐色沁斑,下勾缺失。
正面为猫头鹰的形象,背面较平。
轴线旁两眼稍大,眼上弧状镂孔加宽,眼下有齿凸5枚,间隔槽宽而浅,左侧两勾大小相近,勾间镂空长槽外窄内宽。
右侧卷勾略长。
轴线上端系孔较大,器随形打洼成深槽,槽顶圆滑。
长15.6厘米,宽6厘米,厚0.3厘米。
(图1-2)标本3,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藏品。
青玉,正面为猫头鹰的形象,背面较平,仅有镂空纹。
器右侧略宽,圆眼较大,眼上弧状镂孔仅中部通透,眼下有齿凸7枚,4个卷勾大小相若,勾间镂空长槽仅中部通透。
轴线上端对钻系孔较大,器随形打洼宽而深,美感不及前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 国 家 级 特 色 专 业 教 研 课 题 “红 山 文 化 玉 器 教 学 资 源 的 开 发 及 应 用 ”(编 号 :TS1201背向下。竹节状器 1 件,出土时位于右胸部。 兽面牌饰 1 件,置于腹部正中。玉镯 1 件,位于右腕 部。玉璧 10 件,分别出土于头骨左右侧、头骨右侧 颌下、左右小臂内侧、左右手下端、左股骨外侧、左 小腿骨下和双小腿骨下。牛河梁十六地点 4 号墓是 目前已知红山文化晚期级别最高的墓葬。墓圹平面 为圆角长方形,南北长 3.9,东西宽 3.1 米。圹底的 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 2.68 米,南北宽 1.2-1.4 米。 圹口距地表 0.54 米,距圹底 4.68 米。墓南壁陡直, 深 4.68 米,北壁凿成两级台阶,墓西壁和南壁也有 台阶。石棺为长方形,东西长 2.1-2.38 米,南北宽 1.3 米。石棺的棺盖、四壁及棺底均用石灰岩石板平 铺叠砌,砌筑极为讲究。墓主人为成年男性,年龄为 45 ̄50 岁,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 8 件,其中玉器 6 件,绿松石坠饰 2 件。玉凤 1 件,位于头骨下,横置, 正面朝上。箍形器 1 件,位于胸部右侧,斜口向上。 玉镯 1 件,位于右腕部。玉人 1 件,位于墓主人盆骨 左外侧的腹部,顺置,反面朝上。玉环 2 件叠压,位 于腹部。此外,还有 2 件绿松石坠饰。牛河梁遗址出 土的玉器属正式考古发掘品,多出自石棺墓中,出 土时摆放位置明确。玉器的种类多、数量大,玉器使 用的玉料以岫岩透闪石软玉为主,玉器种类主要有 动物类玉器玉猪龙、双猪首三孔器、兽面形器、玉 鸟、玉鸮、玉龟、玉鱼、玉蚕等,装饰类玉环、玉镯、玉 珠、玉玦、菱形饰等,特殊类玉箍形器、玉璧、双联璧 勾云形玉器等,人物类有玉人等。这些玉器为研究 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分类、组合、造型、使用功能等 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摘 要:从《中国古代玉器》课程教学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红 山文化玉器资料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玉器图录、博物馆展出的玉器及研究 论文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准确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 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5 May 2012
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探析
崔岩勤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从教学活动的视角看,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 报告、玉器图录、博物馆展出的玉器及研究论文等 多种类型。
一 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是进行教学研究最 基本、最重要的资料。在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 中,对出土玉器遗址的地理环境、遗址概况、主要遗 迹和出土遗物的具体位置及基本特征等进行了详 细、客观的介绍。从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看,考古发掘 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在辽西地区比较多,主要是墓 葬和祭祀遗址。比较典型的遗址有辽宁阜新县胡头 沟红山文化玉器墓,该墓经两次发掘,出土的玉器 有玉龟、玉鸮、玉鸟、棒形器、勾云形器、玉璧、三联 璧、玉环、玉珠及绿松石鱼形坠等,是首次发掘出土 红山文化玉器的墓葬。①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
祭祀遗址出土有双猪首璜形器和绿松石鸮形饰。② 牛河梁“女神庙”与积石冢遗址最具代表性。牛河梁 遗址位于辽西大凌河上游凌源市东北约 10 公里 处,占地面积约为 50 平方公里。据碳 14 测定,较早 的遗址,距今 4975±85 年,树轮校正 5580±110 年;较晚的遗址,距今 4995±110 年,树轮校正 5000±130 年。该遗址延续使用近 500 年的时间, 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目前已发现遗址点有 20 多处, 在有编号的 16 个地点中,有 13 个地点都是积石 冢。已发掘的有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和第 十六地点。③发现的遗迹有女神庙、积石冢、石棺墓、 祭坛、灰坑等,出土的遗物有玉器、陶器、石器、建筑 构件残块、泥雕人像及动物像残件、陶塑人像、动物 骨骼等。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多出自有明确层位 关系的积石冢石棺墓中,是主要的随葬品。在 4 个 地点共有 40 座墓葬出土玉器,合计 146 件(含绿松 石制品)。④其中在第二地点有 23 座墓葬出土玉器, 计 82 件;第三地点有 3 座墓葬出土玉器,计 9 件; 第五地点有 5 座墓葬出土玉器,计 13 件;第十六地 点有 9 座墓葬出土玉器,计 42 件。较典型墓葬,比 如牛河梁第二地点 21 号墓出土玉器数量最多。该 墓葬内葬一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西足东,骨骼粗 壮并稍有石化,除手掌骨、指骨腐朽无存外,其余部 分保存较好。随葬玉器 20 件,是目前红山文化单座 墓葬中出土玉器最多的一座。据发掘报告介绍,出 土菱形饰 1 件,放置头部上方。箍形器 1 件,横置于 头顶部。勾云形器 1 件,陈放左肩上部,其下叠压一 玉璧。双联璧 2 件,叠置于右肩部,上盖压一玉璧。 管箍状器 1 件,置于右肩部。玉龟 1 件,陈置左胸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教学资源;种类 中图分类号:K87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005-05
《中国古代玉器》课是考古专业课程体系中的 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玉器从新石器时代产生一 直延续到清代,玉文化发展绵延不断,同时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点。就新石器时代玉文化而言,红山文 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 之一,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史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 和合理使用红山文化玉器资料,充分开发教学资 源,才能使学生多视角、全方位地认识和了解红山 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对目前已公 开发表的红山文化玉器考古及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和梳理,进一步认识其种类及特点,为教学提供系 统、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