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现场多机位摄像

合集下载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通过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能够为节目制作带来更加丰富和生动的画面效果,提升节目的质量和观赏性。

本文将从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的角度,对电视节目制作中的相关技巧进行分析。

一、多机位布局的作用和原则多机位布局是指在节目制作中同时使用多个摄像机来拍摄同一场景的手段。

通过多机位布局,能够为观众呈现更加全面和立体的画面效果,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节目中的情节和内容,增强观赏性和沉浸感。

在多机位布局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节目制作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是要合理安排各个摄像机的位置,以覆盖全面的画面,并保证各个机位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其次是要协调各个机位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运动,以确保画面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最后是要充分考虑观众的视觉需求和心理感受,尽可能呈现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二、协同拍摄的技巧和方法在多机位布局的基础上,协同拍摄是保证节目制作效果的关键。

协同拍摄是指多个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协作拍摄,通过合理的配合和互补,使得节目制作效果更加出色。

1. 分工合作在协同拍摄中,各个摄像机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互相配合,避免出现重复拍摄或者漏拍的情况。

同时需要密切协作和沟通,以确保各个镜头的拍摄效果和画面质量。

2. 镜头运动和切换在协同拍摄中,镜头运动和切换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合理的镜头运动和切换,可以为节目制作带来更加丰富和生动的画面效果。

同时还可以控制画面的节奏和节目的氛围,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3. 光影效果的利用在协同拍摄中,光影效果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合理的光影效果能够为画面增添立体感和层次感,提升画面的质量和观赏性。

因此在协同拍摄中需要充分利用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协同拍摄需要摄像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摄像设备,并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以确保画面的效果和质量。

综艺类节目四机位电视摄像技术

综艺类节目四机位电视摄像技术

综艺类节目四机位电视摄像技术综艺类节目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文章围绕EFP方式(电子现场制作)下摄像工作的前期准备,制定工作台本,各机位分,确定机位选配合适镜头,调试摄像机参数,以及摄像师的工作意识等六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实例介绍利用电视的形式再现音乐、舞蹈、小品、杂技等各类节目。

标签:综艺节目;四机位;摄像;调试;分工东莞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形成市、镇、村3级文化设施和活动网络体系,产业特色与文化传统融合,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为一名基层电视摄像,我以2013年企石镇迎春晚会为例撰写本文,主要针对镇一级综艺类节目当中电视摄像工作展开探讨。

1 考察拍摄现场镇一级综艺节目往往会被安排在剧场、体育场、露天景地或者是场景条件非常特殊的环境,灯光、摄像等相关工种人员必须亲临现场,考虑机位架设与转播传送的可能性。

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建筑景观,形成机位架设的特殊的视觉效果。

2013年东莞市企石镇迎春晚会被安排在企石镇影剧院里头举行,剧院只有舞台、观众席、过道,空间比较紧凑,主办方要求,视频信号延时后,向广场直播晚会实况,导播与摄像通过考察拍摄现场,最终在有限的空间内架设了四台摄像机,满足了综艺节目中出现的音乐、演唱、舞蹈、小品、杂技等各类节目摄像要求,由于事前充分考察了拍摄现场,并且摄像参与了节目彩排,综合了不同的节目形态准确地布设相应的机位,由此形成高效的机位设置,突出了表现场面气氛,较好的完成了晚会的直播工作。

2 制定工作台本在综艺晚会当中,往往会出现戏剧类、歌舞类、曲艺类等等不同节目内容,要实现4机位高效运作,这就要求每个摄像师要详细地了解每个节目的开场、结尾、高潮、重要场面与细节画面。

3 各机位分工1号机拍全景为主,节目结束前由特写起幅拉大全镜,在节目过程中主要负责中、全景用于2、3号机的过渡,除此以外还应该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使电视观众能够辨认出节目表演角色的时空关系,1号机主要用来拍摄场景环境的全景,所以当需要展现环境、表现场面调度、交代人物关系时,导播通常会调度1号机用全景来完成拍摄任务。

电视现场多机位摄像讲解学习

电视现场多机位摄像讲解学习
➢出错时的补救
开播收播术语
1 离开播还有两分钟 2 离开播还有一分钟 3 开播镜头(每个讯道都有一个开播镜头) 4 现场安静 准备开始 5 准备音乐 准备录像机 准备淡入1号机 切入V1 6 开录像机 roll VTR 7 放音乐 放影片 淡入1号机 8 提示(主持人说话)cue 9 声像全消 fade out 10 全场停 cut 11 重来 NG
➢电视现场多机位摄像
EFP制作视音频解决方案
导播
➢导播是对拍摄对象进行同步拍摄、剪辑、录制并进而同步播 出的电视节目导演。
➢导播工作的核心问题 ▪机位设置 ▪镜头调度 ▪切换剪辑
机位设置
➢机位是由摄像机的位置,镜头以及活动能力和范围组成的。
➢机位设置的规律性与三讯道经典机位布局。 片例:《我爱我家》
1.1号机 全景 固定 切 2.2号机 中景 跟摇 切 3.3号机 特写 固定
彼得(拿电话走到门口):谁?
麦克(抱着衣服迅速进入房间):你千 万别说我在这里! 彼得(手在门把手上迟疑了一会)
脚 本 设 计 范 例
工程船 东方皇后号
上游左围堰
上游右围堰
龙口
导 流
中堡岛
明 渠
测流船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直播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类型 固定摄影机 固定摄影机 固定摄影机 固定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SSM) 手提摄影机 小型摄影机 小型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小型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RF)
镜头 55 55 55 55 20 20 22 20 20 4 4
片例:《我爱我家》《锵锵三人行》
主持人
嘉宾A
1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在电视制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机位布局是指在拍摄中同时使用多个摄像机进行拍摄,从不同角度捕捉同一场景或事件,使观众可以获得更全面、生动的视觉体验。

而协同拍摄技巧则是指在多机位拍摄中,各个摄像机要协调一致地进行拍摄,以保证画面流畅、连贯,达到最佳效果。

多机位布局需要根据电视节目的具体需求和场景来决定。

常见的多机位布局有主摄像机、追踪摄像机、特写摄像机等。

主摄像机通常用于拍摄主要场景或演员,追踪摄像机则用于跟随移动的人物或物体,并保持画面稳定、流畅,特写摄像机则用于拍摄细节或突出特定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通过合理的多机位布局,可以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视觉信息,增加观赏的乐趣和沉浸感。

在多机位布局的基础上,协同拍摄技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镜头之间要保持画面的连贯性,避免画面跃变或过于生硬。

这可以通过镜头切换的时机选择、过渡技巧以及后期剪辑等手段来实现。

各个摄像机之间要保持合理的角度和距离,以避免画面重叠或过于杂乱。

这可以通过现场导演的指导和摄影师的协调来实现。

摄像机的运动要平稳、流畅,避免晃动或抖动。

这可以通过稳定器等专业设备来保证。

除了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摄像机的设置和操作要合理,包括焦距、曝光、白平衡等参数的调整,以确保画面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是对场景的规划和布置,包括道具、灯光等的安排,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再次是对演员的指导和管理,包括演员的动作、表情、对白等,以保持画面的流畅和生动。

电视节目的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是电视制作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协同拍摄,可以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视觉信息,增加观赏的乐趣和沉浸感。

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细节,包括摄像机的设置和操作、场景的规划和布置以及演员的指导和管理等。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电视节目的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对于提高节目的观看性和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

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可以实现对同一场景、同一事件的多角度呈现,从而使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细节,给予观众更多的感受和想象空间。

同时,精湛的协同拍摄技巧可以使多个摄像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协同工作,创造出更流畅、更有节奏感的镜头运动,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首先,多机位布局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多机位布局指的是利用多个摄像机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通过对场景的多角度呈现,使观众获得更全面的视角。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许多类型的电视节目,例如综艺节目、现场直播节目等。

在多机位布局时,各个摄像机之间需要协调配合,调整好各自的工作角度和拍摄距离,以保证镜头切换时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新鲜感。

比如,在综艺节目中,多机位布局可以使观众更好地观察到嘉宾之间的互动、表情和动作,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其次,协同拍摄技巧是实现多机位布局的关键。

协同拍摄技巧是指在多个摄像机之间协作,合理分配任务,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提高拍摄效率和质量。

在协同拍摄的过程中,摄像机之间需要进行相互配合,以确保拍摄的镜头与音频效果完美结合。

通过协同拍摄技巧,多个摄像机可以精准配合,切换镜头的节奏可以更加流畅,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感,增强了电视节目的观看感受。

最后,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是实现电视节目高观看率和艺术感染力的必备技能。

除了上述措施外,摄像师还需注重一些细节,如准确掌握镜头的距离、角度和光圈等参数,确保每个镜头的画面色彩和亮度是均衡的,尽可能减少噪点或者模糊现象的出现。

此外,在场景切换时,镜头的速度和节奏也非常重要,需要考虑画面切换的顺序和间隔时间,使场景转换自然顺畅。

总之,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在电视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恰当的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可以实现对事件的多角度呈现,创造出更多的视觉效果,提高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是指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通过多个摄像机同时拍
摄不同角度的画面,然后将这些画面进行合成或切换,以达到提高节目观赏性的目的。

在多机位布局中,通常会使用多台摄像机同时拍摄不同角度的画面。

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捕捉到不同的细节和动作,从而丰富节目内容。

在布局时,一般会选取
主摄像机和辅助摄像机,主摄像机负责拍摄主要的画面,辅助摄像机负责拍摄细节或特写
镜头。

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摄像机位置和角度,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协同拍摄技巧中,摄像机之间需要紧密协作,以确保拍摄的画面能够顺利切换和合成。

摄像机操作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共同掌握节目的进行节奏和进程。

在拍摄时,摄像机
之间要有相互配合的节奏感,避免出现画面抖动或重复。

摄像机操作人员还需要有良好的
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及时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拍摄到最佳的画面效果。

除了以上的基本技巧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进一步提高多机位拍摄的效果。


像机的设置要合理。

可以选用不同的镜头,以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

摄像机的移动要流畅,可以使用稳定器或云台来避免画面晃动。

拍摄的角度要多样化,可以使用高低角度、追焦
等手法,以增加画面的变化和视觉冲击力。

在后期制作时,可以运用剪辑技巧和特效处理,进一步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是电视节目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
布局和精湛的技巧,可以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多机位直播的解决方案.doc

多机位直播的解决方案.doc

多机位直播方案一、多机位拍摄直播整体框图二、构成1.视频输入:3-4台摄像机,其中有一台为现场视频会议使用,保证现场远程视频对话中,有现场参会者的图像。

视频会议的图像,能将远程参会者的图像,加入现场直播系统中。

2.音频输入:现场每位参会者的声音,及远程参会者的音频信息,经过调音台给到导播切换台。

或者直接经过导播切换台的处理,完成音频的输入。

3. 导播系统:将多台摄像机的图像进行有效整合、处理,以及对现场人员和其它设备的控制。

已联络两家做导播系统的公司,并且各自给出了一份方案。

4.直播机:经过导播切换台对输入视频的切换、加入特效、加入字幕等处理和完成音频信号的输入后,上传到互联网,后期可能会通过卫星做到电视直播。

三、现场要求1.会议直播现场要与外界声音隔绝,保证直播过程中参会者发言不受干扰,无其它声音进入直播系统。

现场的参会者使用无线胸麦做声音采集,不能出现声音时有时无、噪音等影响音频质量的现象。

也要保证视频会议的声音流畅、清晰,并对调音台等设备进行有效监听。

会议中使用的设备尽量做到无噪音。

2. 会议直播现场的布置不能影响到时拍摄,现场的装修要符合节目内容的要求,现场做到干净,整洁,明亮。

非参会人员,在直播过程中,不能进入会场。

配套设施要完善,广告展位布局合理。

3.现场的拍摄要求:4个摄像机位参数在会议开始前,要经过调试。

在画面的色彩、亮度、对比度、白平衡等技术方面达到一致。

要安排好拍摄的对象、角度、机位。

现场的摄像师配备内部通话系统,方便导播下达拍摄指令,并懂得操作TALLY 提示灯,使被拍摄对象了解当前有效镜头。

4.现场导播:现场导播应与会议现场隔离,完成导播、镜头切换的工作。

使用内部通话系统,下达拍摄指令。

完成直播过程中使用的短片、广告的切换。

5.人员要求:摄像师5人,负责4台现场直播的摄像机的操作,另外一人操作视频会议使用的小DV。

导播台1人,完成导播和现场指挥工作。

直播机1人,负责直播效果的监视监听及直播机的操作。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分析
电视节目的多机位布局是指在节目录制时采用多台摄像机,将同一场景不同的视角同
时录制下来,并通过后期制作将这些画面进行融合、剪辑呈现给观众。

多机位的布局可以
为电视节目带来更加丰富的画面、更加生动的场景和更加灵活的节奏,也更加适合不同类
型的电视节目。

多机位布局需要注意的是摄像机的摆放位置和角度,保证各个摄像机对同一场景拍摄
的角度唯一,不会互相影响并形成干扰。

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导演对现场进行指导,通
过及时调整各个摄像机的视角,达到更加完美的录制效果。

在多机位录制过程中,同时进行的是协同拍摄技巧,这要求各个摄像师之间需要保持
紧密的协作、配合。

在进行拍摄时,一个摄像师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所负责的画面,
同时还需要了解到其他摄像师的录制进度和视角,避免发生重复录制或者漏拍的情况发生。

在进行后期制作时,用每台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被切割拼接成为整体画面时,还需要保证
各个拼接处的转换自然。

总之,多机位布局和协同拍摄技巧是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精
细的调试和尝试,才能获得最终成功的节目呈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现场多机拍摄与录制
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EFP制作方式 制作方式 电视
EFP即 电子现场制作” Production)。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多机拍摄与现场切换录制。 多机拍摄与现场切换录制。 摄录过程与事件发生同步进行,大大简化了节目制作工艺。 摄录过程与事件发生同步进行,大大简化了节目制作工艺。 EFP制作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视台各类新闻直播节目、演 制作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视台各类新闻直播节目、 制作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视台各类新闻直播节目 播室节目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议、 播室节目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议、讲座培训等活动的拍 摄和制作。 摄和制作。
1.1号机 全景 固定 切 2.2号机 中景 跟摇 切 3.3号机 特写 固定
彼得(拿电话走到门口):谁?
麦克(抱着衣服迅速进入房间):你千 万别说我在这里! 彼得(手在门把手上迟疑了一会)
脚 本 设 计 范 例
工程船 东方皇后号 上游左围堰
上游右围堰
龙口
测流船
导 流
中堡岛
明 渠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直播
运动 推拉摇移升降甩 镜头的运动要根据节目的性质、气氛和节奏而定。 镜头的运动要根据节目的性质、气氛和节奏而定。 时事辩论会) (时事辩论会) 当由人物的运动而引起的摄像机的运动时, 当由人物的运动而引起的摄像机的运动时,要注意 各机位在角度和景别上的配合。 各机位在角度和景别上的配合。
摄像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机位安排: 号机稳重 号机稳重, 号机经验丰富 技术过硬,体力好。 号机经验丰富, 机位安排:2号机稳重,13号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体力好。 操作准确,一步到位,讲究平稳准匀。 操作准确,一步到位,讲究平稳准匀。 寻像器红灯亮时,说明你被切出,没有导播的命令不要乱动, 寻像器红灯亮时,说明你被切出,没有导播的命令不要乱动, 另外即使出现问题也要慢慢调整。 另外即使出现问题也要慢慢调整。
B4 B3 E5 B2 B1
观礼台
D4 D1 D2
A9 A8 A7 礼 安
A2 A1 A6
A5 A4 A3 礼
D5 D3
D6

D7 安
返 点
E6
C2 C3
C1
E1
E4
人 民 大 会 堂 C4
国 旗 护 卫 队
C6
革 命 博 物 馆
E2
C5
E3

C7
国庆五十周年庆典直播系统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EFP制作视音频解决方案 制作视音频解决方案
导播
导播是对拍摄对象进行同步拍摄、剪辑、 导播是对拍摄对象进行同步拍摄、剪辑、录制并进而同步播 出的电视节目导演。 出的电视节目导演。 导播工作的核心问题 机位设置 镜头调度 切换剪辑
机位设置
机位是由摄像机的位置,镜头以及活动能力和范围组成的。 机位是由摄像机的位置,镜头以及活动能力和范围组成的。 机位设置的规律性与三讯道经典机位布局。 机位设置的规律性与三讯道经典机位布局。 片例: 我爱我家》 片例:《我爱我家》
4 3
1
2
主持人
4
1
嘉宾C 嘉宾
嘉宾A 嘉宾
嘉宾B 嘉宾
3
2
10
主持人1 主持人2 主持人 主持人
5 9 1 2 3
7
4 68Βιβλιοθήκη 镜头调度 景别 大景别──空间关系 大景别 空间关系 视觉节奏 安全画面 全景 2号机 号机 小景别——聚焦主体与细节 中近景 近景 1 3号机 聚焦主体与细节 小景别 号机 景别趋势
4 1 2 3
三讯道机位位置关系:倒三角或平行布局。 三讯道机位位置关系:倒三角或平行布局。各机位负责各自 拍摄方向上的空间区域,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形成多机位、 拍摄方向上的空间区域,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形成多机位、 多景别的视觉效果。 多景别的视觉效果。 三讯道机位调机规律: 号主要负责全景及部分特写 号主要负责全景及部分特写, 、 三讯道机位调机规律:2号主要负责全景及部分特写,1、3 号主要负责中近景及特写等小景别。 、 号机拍摄尽量采用 号主要负责中近景及特写等小景别。1、3号机拍摄尽量采用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
手鼓 鼓 贝司 架子鼓 铜管 女键盘手 木管 中提 小提 小提 钢琴 键盘 雅尼
大提
类型 固定摄影机 固定摄影机 固定摄影机 固定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SSM) 手提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小型摄影机 小型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 小型摄影机 手提摄影机(RF) 手提摄影机
镜头 55 55 55 55 20 20 22 20 20 4 4 TBD 4 20
安装 三脚架 三脚架 三脚架 三角架 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 类型III 类型 类型III 类型 升降机 固定 固定支架
角度 二维角度与三维角度 演播室节目多采用平视角度, 演播室节目多采用平视角度,高度与主持人或嘉宾脸部 同高或稍微低一点。方向上多采用前侧角度( 同高或稍微低一点。方向上多采用前侧角度(注意采访者 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区别。) 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区别。) 调机时最忌讳多机位产生同景别、同角度的效果。 调机时最忌讳多机位产生同景别、同角度的效果。
切换与剪辑
选取镜头 面对监视器墙选择镜头本质上就是一个面对你自己拍摄的 素材进行后期剪辑的过程。但对于EFP制作方式来说,首 制作方式来说, 素材进行后期剪辑的过程。但对于 制作方式来说 先需要保证的是剪辑的流畅和稳定。 先需要保证的是剪辑的流畅和稳定。 对于情景剧、各类演播室谈话节目总体上是以对话为主, 对于情景剧、各类演播室谈话节目总体上是以对话为主,兼 顾到空间关系、视觉节奏以及反应镜头等问题。 顾到空间关系、视觉节奏以及反应镜头等问题。
剪辑点 视觉动机 声音动机 动作动机 剧情动机
调机规律与口令 话语权威与信任感 口令的具体与明确 口令的提前量、 口令的提前量、口令循环和听命回应原则 出错时的补救
开播收播术语 1 离开播还有两分钟 2 离开播还有一分钟 开播镜头(每个讯道都有一个开播镜头) 3 开播镜头(每个讯道都有一个开播镜头) 4 现场安静 准备开始 准备淡入1 切入V1 5 准备音乐 准备录像机 准备淡入1号机 切入V1 6 开录像机 roll VTR 淡入1 7 放音乐 放影片 淡入1号机 提示(主持人说话) 8 提示(主持人说话)cue 9 声像全消 fade out 10 全场停 cut 11 重来 NG
1
2
机位设置原则 精彩再现 分工明确 精简──机位活用与游机调度 精简 机位活用与游机调度 不要穿帮 片例: 我爱我家》《锵锵三人行》 片例:《我爱我家》《锵锵三人行》 》《锵锵三人行
主持人
嘉宾A 嘉宾
嘉宾B 嘉宾
1
3
2
嘉宾A 嘉宾
嘉宾B 嘉宾
主持人
1
3 2
嘉宾A 嘉宾 嘉宾B 嘉宾
主持人1 主持人 主持人2 主持人
天安门
观礼台
B4 B3 E5 B2 B1
观礼台
D4 D1 D2
A9 A8 A7 礼 安
A2 A1 A6
A5 A4 A3 礼
D5 D3
D6

D7 安
返 点
E6
C2 C3
C1
E1
E4
人 民 大 会 堂 C4
国 旗 护 卫 队
C6
革 命 博 物 馆
E2
C5
E3

C7
国庆五十周年庆典直播系统
天安门
观礼台
位置 高角度; 高角度;中场轴线 高角度; 高角度;中场轴线 高角度; 高角度;场边 中轴线偏左扣篮区 中轴线偏右扣篮区 端线右侧 端线左侧 中场轴线 反方向中场轴线 篮框后左方 篮框后右方 左角 赛场后墙边 低角度
拍摄内容 大景别比赛画面 特写; 特写;个人细部动 作 个人动作 个人情况; 个人情况;动作 个人情况; 个人情况;动作 犯规/得分近景 犯规 得分近景 犯规/得分近景 犯规 得分近景 低角度动作 个人情况; 个人情况;教练 进球情况 进球情况 动作; 动作;观众 整个赛场全景 观众
镜头长度 镜头的平均长度决定了整个影片的剪辑率。 镜头的平均长度决定了整个影片的剪辑率。 导播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整个影片的剪辑率不宜过高, 导播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整个影片的剪辑率不宜过高,镜 头不宜太碎。 头不宜太碎。 4-5秒 全景 4-5秒 中景 3-4秒 - 秒 特写 1-2秒 - 秒
镜头组接方式 硬切──节奏明快,干净利落,适合谈话类节目、情景剧等。 硬切 节奏明快,干净利落,适合谈话类节目、情景剧等。 节奏明快 节奏疏缓, 溶(叠)──节奏疏缓,过渡柔和优美,适合文艺类节目。 节奏疏缓 过渡柔和优美,适合文艺类节目。 淡入淡出──大段落时空、节奏或剧情的转换,或用于全片 淡入淡出 大段落时空、节奏或剧情的转换, 大段落时空 的开头和结尾。 的开头和结尾。 划像──吸引观众注意画面过渡, 划像 吸引观众注意画面过渡,提醒观众二者间的区别和 吸引观众注意画面过渡 转换。 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