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常用于畜禽的饲料配制中。
它是大豆经过榨油厂榨油后剩下的渣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大豆饼粕在饲料配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畜禽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饲喂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1.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也较高,这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含量在7%左右,而且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提高畜禽的肉质和脂肪沉积有显著的作用。
3.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为畜禽提供能量,促进生长发育。
4.大豆饼粕中富含钙、磷、镁、钾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畜禽的骨骼生长、体重增加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产蛋生育、抵抗疾病具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二、大豆饼粕的饲喂应用1.合理配合其他饲料原料:大豆饼粕作为蛋白质来源,在饲料配制中需要与其他饲料原料进行合理配合,如玉米、麦麸、鱼粉、骨粉等,经过合理的比例配合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饲料配方,满足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2.适量投喂:在饲料配制中,大豆饼粕的用量需要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说,幼禽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成年禽的用量可以适当减少,以免影响其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3.科学饲喂:大豆饼粕属于高蛋白饲料原料,投喂时需要注意合理配比,不宜过量投喂,以免导致畜禽蛋白质过剩,影响其健康。
4.粉碎处理:在饲料配制中,大豆饼粕需要经过碾磨、研磨等工艺进行粉碎处理,以提高其利用率。
5.加工饲料:在饲料生产中,大豆饼粕可以与其他饲料原料一起进行混合加工成颗粒饲料、粉末饲料等形式,方便饲喂。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摘要】大豆饼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点。
在畜禽饲料中,大豆饼粕可以提供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有助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水产养殖中,大豆饼粕可以作为主要饲料成分,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率和免疫力。
在其他饲料中,大豆饼粕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饲喂大豆饼粕时需注意配合其他饲料,控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纤维含量,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大豆饼粕类饲料具有重要的饲用价值,未来在饲料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豆饼粕类饲料、饲用价值、饲喂应用、营养成分、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其他饲料、饲喂技术、注意事项、综合饲用价值、发展前景。
1. 引言1.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和其他饲料中。
大豆饼粕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提高动物生长发育和增加肌肉组织。
大豆饼粕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在畜禽饲料中,大豆饼粕可以替代部分谷物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
在水产养殖中,大豆饼粕被广泛应用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饲料中,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率。
大豆饼粕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混合饲料,如鸡鸭鱼猪等多种动物的饲料,增加饲料的种类和选择。
2. 正文2.1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和特点大豆饼粕主要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磷酸盐等。
粗蛋白是大豆饼粕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毛发细腻度和产卵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豆饼粕中还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可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
大豆饼粕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豆饼粕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E、钙、磷等,可以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和提高生产性能。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1. 引言1.1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重要性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由大豆经过油磨、榨油后留下的残渣制成。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畜禽养殖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大豆饼粕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有助于增加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在畜禽饲料中,大豆饼粕的比例通常较高,可以用来替代部分豆粕或鱼粉等贵重的蛋白质来源,降低饲料成本。
大豆饼粕的磷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磷摄入量,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大豆饼粕还具有较好的鲜嫩口感和适口性,能够提高动物的食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增加饲料转化率。
2. 正文2.1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大豆饼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主要由大豆经过磨碾和榨油后剩下的残渣所制成。
大豆饼粕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般来说,大豆饼粕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脂肪含量在6%左右,纤维素含量在8%左右,灰分含量在6%左右。
大豆饼粕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豆饼粕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豆饼粕中脂肪含量较高,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促进生长。
纤维素则有助于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健康。
大豆饼粕的营养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供畜禽食用。
在饲料配方中,适量添加大豆饼粕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合理利用大豆饼粕作为饲料原料,可以帮助畜禽养殖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2 大豆饼粕的饲用价值大豆饼粕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可溶性,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动物的消化道健康。
而且,大豆饼粕价格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饲料资源。
由于其营养丰富、价格低廉、饲喂方便等优点,大豆饼粕在畜禽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多种饲料配方中,大豆饼粕往往被作为主要的蛋白来源添加,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作者:贾成发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20年第02期摘要:对于家畜,尤其是幼畜、快速生长的家畜和成年高产家畜(如高产奶牛),可利用蛋白质是饲粮中的关键营养物质。
各种油料籽实饼粕类饲料是饲喂广泛的饲料原料,如大豆饼粕、花生饼粕、向日葵饼粕、棉籽饼粕等,一般大豆饼粕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且饲喂效果能够满足预期。
现对大豆饼粕的制取方法、营养和饲喂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豆饼粕;饲料;营养;饲喂中图分类号: S81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2-0028-011;饼粕饲料的制取方法1.1;机械压榨法机械压榨法的主要形式是螺旋压榨法,是将油料籽实粉碎烘干后蒸煮15~20 min,然后用不同螺距的螺杆将其挤压通过模孔。
这一过程产生的高温可能造成蛋白质溶解性和生物学价值的降低。
为了使一些抗营养因子失活,通常只需要短时间适度加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那么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与氨基酸之间就可能发生反应(棕色反应),使葡萄糖和一些氨基酸间发生键合。
发生棕色反应后,氨基酸有效性降低,因为葡萄糖和氨基酸间的连接键在肠道中无法被完全消化,结果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降低。
其中所涉及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其次还有精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
同样的反应也会发生在棉籽饼(或粕)的棉酚与赖氨酸之间。
现今,榨油厂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故现在生产的大部分饼粕的品质比以前更高、更均一。
1.2;溶剂浸提法溶剂浸提法通常是在低温下用正己烷或其他溶剂进行浸提。
采用低温浸提时,通常在溶剂的回收阶段对饼粕进行加热,加热是抗营养因子失活所必需的条件。
经常使用的是一种称为预压榨溶剂浸提的组合方法,油料籽实中的油经改进的压榨方法部分提取后再用溶剂浸提。
预压榨浸提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籽实中的脂肪,而压榨法提油率较低。
溶剂浸提法制得的饼粕其蛋白氮的溶解度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畜禽限量饲喂饼粕

畜禽限量饲喂饼粕饼粕类加工副产品富含蛋白质,养分价值高,是良好的畜禽蛋白质饲料来源。
但是,饼粕类原料通常含有一些抗养分因子及毒素,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必需留意限制用量。
豆饼(粕)大豆饼(粕)的粗蛋白含量在40%~48%之间,与其他饼粕相比,赖氨酸含量高。
主要含有促甲状腺肿大因子、抗胰蛋白酶因子、尿素酶等。
豆饼(粕)是最好的植物蛋白源,各种动物对其在使用中均无限制,但鉴于价格等因素考虑,一般各种畜禽用量约占蛋白饲料总量的2/3,鸡以1/2为好,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假如能适当补充动物蛋白,效果更好。
棉籽饼(粕)与豆饼相比,棉籽饼中蛋白含量低、纤维高,代谢能亦低,很多必需氨基酸特殊是赖氨酸低,更由于含有棉酚和环丙烯化合物等抗养分因子,其用量应限制。
犊牛20%以下、乳牛25%以下、种牛1/3以下为宜;猪最高限量为30%,一般相宜用量为10%以下,生长猪9%以下;鸡等禽类用量一般不超过10%,相宜用量为5%以下,产蛋鸡禁用。
花生饼(粕)脱壳的花生饼(粕)质量较高,粗蛋白可达44%~47%。
与豆饼相比,花生饼中精氨酸特殊高,但其他必需氨基酸特殊是赖氨酸缺乏,又因皮壳中含丹宁较多,导致消化率低,氨基酸有效率低,加之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用量须加以限制。
各种畜禽用量应为20%以下,最好不超过10%。
无论用于哪种动物,均应留意其他氨基酸的补充,对发生霉变者均应禁用。
菜籽饼(粕)粗蛋白为36%~38%,其必需氨基酸较高,含硫氨基酸高于豆饼,但赖氨酸低于豆饼,氨基酸的有效性亦低于豆饼,适口性差,特殊是因含硫葡萄糖甙、芥酸等毒物,必需限制用量。
猪以7%以下为宜,最高不超过10%,泌乳猪和孕猪以3%以下为宜;鸡以2.5%~5%为宜,最高不超过10%。
芝麻饼(粕)养分成分与豆饼接近,粗蛋白40%、粗纤维8%,代谢能和赖氨酸含量均低于豆饼,但它是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矿物元素的好来源,但种壳中草酸含量较高,影响矿物质的利用。
五种饼粕的处理方法

), 用 !0 的碳酸氢铵或 &0 的尿素溶液均匀喷洒
在棉籽饼粉上充分拌匀,当饼粉中含水量达 &*0 时 为宜, 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闷 !$ 小时, 即可饲用。
$, 用 &*0 的纯碱溶液 !$ 千克喷洒在 &"" 千克
棉籽饼粕上, 充分拌匀用塑料薄膜密封闷 * 小时, 然 后蒸 *" 分钟晾干;也可用浓度为 &0 的氢氧化钠溶 液浸泡 )($ 小时后沥去溶液,用清水冲洗干净, 晾 干。 &&"’的高温下蒸煮 )(* 分钟。 五、 花生饼 % 花生饼本身无毒素, 但贮藏不当极易感染黄曲 霉毒素而引起畜禽的中毒。若花生饼感染了黄曲霉 菌, 一定要经过去毒处理: 加 */+ 倍 &, 将污染的花生饼粉碎后置于缸 内 ,
!
饲喂不当 适宜的饲料温度对保持畜
!%( 含生物素的饲料
一些豆科牧草如苜蓿中
!%’ 饲料温度不适
含有皂角素, 如用开花前苜蓿饲喂反刍家畜易引起 臌气病, 严重时可导致家畜死亡, 而饲喂苜蓿干草
收稿日期: !""# 年 ’ 月 ’. 日
或搭配禾本科牧草青饲则不会发生此病。草木樨中
的水, 搅拌、 静置, 待其沉淀, 再换水多次, 直至浸泡 的水呈无色为止。此法只适用于轻度霉败的饲料。 为安全起见, 去毒后的饲料仍应与其它饲料配合利 用, 其喂量也应加以限制。
芒、 刚毛或毛刺。家畜在采食时易刺伤嘴部、 眼睛、 皮肤、 四肢、 腹部等, 引发炎症, 并能引起消化不良。 如刺入毛被, 会降低毛、 皮品质。
’%! 含有混杂物的饲料
饲料中的混杂物主要
!%& 尿素
尿素可做为牛、 羊等反刍动物蛋白质
原料知识豆粕

▪ 质地: 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 不含过量杂质。
▪ 比重:0.515~0.65Kg/L
豆粕的掺假
用稻糠和滑石粉做的颗粒
▪ 用什么掺假?
化学成分
▪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 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 %;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mg/Kg,硫胺素、核黄素 各3~6mg/Kg,烟酸15~30mg/Kg,胆碱2200~ 2800mg/Kg。
▪ 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 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 钙少磷多,维生素A、B、B2较少 。
3、品质与等级
1、豆粕的种类 A、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豆粕 B、带皮豆粕 去皮豆粕与带皮豆粕在生产过程的区别? 过程是将豆皮加热、粉碎后按比例重新 搭配到去皮豆粕中并混合均匀制成普通豆 粕。
豆粕抗营养因子的处理
▪ 热处理法对那些热不稳定抗营养因子有较好的效 果,有些抗营养因子本质上是蛋白质,利用蛋白 质的热不稳定性,通过加热,破坏豆粕中的这些 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集素、致 甲状腺肿素、尿酶等。
▪ 当加热到120℃时,大约有93%胰蛋白酶抑制剂 因子失活。当温度达到129℃时,所有的凝集素 全部消失。
去皮豆粕的营养价值
▪ ①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为47.5%,而普 通豆粕的粗蛋白含量是43.8%,去皮豆粕比普通 豆粕的蛋白含量高8.45%;
▪ ②代谢能含量高:去皮豆粕和普通豆粕代谢能分 别为14.14 MJ/kg和13.31 MJ/kg,因此去皮豆粕 比普通豆粕代谢能含量高6.24%;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1.概述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物。
由于制油工艺不同,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soybean cake),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soybean meal)。
在我国,过去大豆饼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得到大豆饼粕而制油,目前大豆饼粕实际上是主要产品。
我国大豆总产量中约有40%用于取油,年产大豆饼粕约500万t,主要用作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4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和预压后浸出法。
压榨法的取油工艺主要分为2个过程:第一过程为油料的清选、破碎、软化、轧胚,油料温度保持在60~80。
C;第二过程为料胚蒸炒(100~125。
C)后再加机械压力,使油与饼分离。
用浸提法取油其工艺为,利用有机溶剂在55~65。
C下浸泡料胚,提取油脂后将湿粕烘干(105~120。
C),最后制成油脂和粕。
用浸提法比压榨法可多取油4%~5%,且残脂少易保存,效果优于压榨法,因此,目前大豆饼粕产品主要为大豆粕。
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9-1。
大豆饼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一般其它饼粕类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量都以与大豆饼粕的比价来决定。
图9-1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2.营养特性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
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
约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
若配合大量玉米和少量的鱼粉,很适合家禽氨基酸营养需求;异亮氨基酸含量是饼粕饲料中最高者,约2.39%,是异亮氨基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
大豆饼粕色氨酸、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起到互补作用。
蛋氨酸含量不足,在玉米一大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一般要额外添加蛋氨酸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大豆饼粕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多糖类,淀粉含量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1.概述
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物。
由于制油工艺不同,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soybean cake),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soybean meal)。
在我国,过去大豆饼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得到大豆饼粕而制油,目前大豆饼粕实际上是主要产品。
我国大豆总产量中约有40%用于取油,年产大豆饼粕约500万t,主要用作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4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和预压后浸出法。
压榨法的取油工艺主要分为2个过程:第一过程为油料的清选、破碎、软化、轧胚,油料温度保持在60~80。
C;第二过程为料胚蒸炒(100~125。
C)后再加机械压力,使油与饼分离。
用浸提法取油其工艺为,利用有机溶剂在55~65。
C下浸泡料胚,提取油脂后将湿粕烘干(105~120。
C),最后制成油脂和粕。
用浸提法比压榨法可多取油4%~5%,且残脂少易保存,效果优于压榨法,因此,目前大豆饼粕产品主要为大豆粕。
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9-1。
大豆饼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一般其它饼粕类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量都以与大豆饼粕的比价来决定。
图9-1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2.营养特性
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
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
约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
若配合大量玉米和少量的鱼粉,很适合家禽氨基酸营养需求;异亮氨基酸含量是饼粕饲料中最高者,约2.39%,是异亮氨基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
大豆饼粕色氨酸、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起到互补作用。
蛋氨酸含量不足,在玉米一大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一般要额外添加蛋氨酸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
大豆饼粕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多糖类,淀粉含量低。
大豆饼粕中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硫胺素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较多,胆碱含量丰富,维生素E在脂肪残量高和储存不久的饼粕中含量较高。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磷多为植酸磷(约61%),硒含量低。
此外,大豆饼粕色泽佳、风味好,加工适当的大豆饼粕仅含微量抗营养因子,不易变质,使用上无用量限制。
大豆粕和大豆饼相比,具有较低的脂肪含量,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较稳定。
大豆在加工过程中先经去皮而加工获得的粕称去皮大豆粕,近年来此产品有所增加,其与大豆粕相比,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3.3%以下,蛋白质含量为48%~50%,营养价值较高。
大豆饼与大豆粕成分及营养价值见表9-5、表9-6
3.原料标准
饲料用大豆饼粕国家标准规定的感官性状为:呈黄褐色饼状或小片状(大豆饼),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大豆粕);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饼粕以外的东西。
标准中除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大豆饼增加粗脂肪一项)外,规定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
饲料用大豆饼和大豆粕国家标准标准见表9-7、表9-8。
4.质量评定方法
大豆饼粕是大豆加工后的产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豆中含有的多种抗营养因子。
大豆饼粕的质量及饲用价值主要受加热处理程度的影响,大豆饼粕生产过程中的适度加热可使大豆饼粕中抗营养因子破坏,还可使蛋白质展开,氨基酸残基暴露,易于被动物体内的蛋白酶水解吸收。
但是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使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ε-氨基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减少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反之如果加热不足,由于大豆饼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的活性破坏不够充分,同样地影响豆粕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大量研究认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失活75%~85%时,大豆饼粕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最高。
目前认为在生产大豆饼粕过程中,较好的方法为:(1)100℃的流动蒸汽处理60min;(2)高压蒸气0.035MPa时处理45min,或0.07MPa时处理30min或0.1MPa 时处理20min或0.14MPa时处理10min。
目前评定大豆饼粕质量的指标主要为抗胰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水溶性氮指数、维生素B1含量、蛋白质溶解度等。
见表9-10。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当大豆饼粕中的脲酶活性在0.03~0.4范围内时,饲喂效果最佳,而对家禽来说,在0.02~0.2时最佳。
大豆饼粕最适宜的水溶性氮指数值标准不一,一般在15%~30%之间。
日本大豆标准的水溶性氮指数小于25%。
对大豆饼粕加热程度适宜的评定,也可用饼粕的颜色来判定,正常加热时为黄褐色,加热不足或未加热,颜色较浅或灰白色,加热过度呈暗褐色。
5.饲用价值
大豆饼粕适当加热后添加蛋氨酸,即为养鸡最好的蛋白质来源,适用任何阶段的家禽,幼雏效果更好,其它饼粕原料不及大豆饼粕。
此外,大豆饼粕含有未知营养因子,可代替鱼粉应用于家禽饲料。
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能引起家禽胰脏肿大,发育受阻。
添加蛋氨酸也无法改善,对雏鸡影响尤甚,这种影响随着动物的年龄增长而下降。
适当处理后的大豆饼粕也是猪的优质蛋白质原料,适用任何种类、任何阶段的猪,对猪适口性好,应防止过食。
因大豆饼粕中粗纤维含量较多,多糖和低聚糖类含量较高,幼畜体内无相应消化酶,在人工代乳料中,应对大豆饼粕的用量加以限制,以小于10%为宜,否则易引起下痢。
乳猪宜饲喂熟化的脱皮大豆粕,育肥猪,无用量限制。
以豆粕为唯一的蛋白源的半纯和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可提高猪生产性能,若同时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可进一步提高猪生产性能。
大豆饼粕也是奶牛、肉牛的优质蛋白质原料,各阶段牛饲料中均可使用,适口性好,长期饲喂也不会厌食。
采食过多会有软便现象,但不会下痢。
牛可有效利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大豆饼粕,含油脂较多的豆饼对奶牛有催乳效果,在人工代乳料和开食料中应加以限制。
羊马也可使用,效果优于生大豆。
目前我国大豆饼粕用于反刍动物的量逐渐下降,代之以NPN 和其它粗纤维含量高而价格低的饼粕类。
在水产动物中,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中蛋白质利用率很好,可达90%左右,能够取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质主要来源。
肉食鱼对大豆粕利用率低,尽量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