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特征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生物试题1.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B.基因表达的稳态、心脏活动的稳态均是细胞水平的稳态C.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薄荷中的薄荷醇(C10H20O)可以与分布在口腔黏膜等处的冷觉感受器上的TRPM8受体结合,使其兴奋,最终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RPM8受体是一种阳离子通道,接受相关刺激后开放,使阳离子内流B.薄荷醇与感觉神经元上TRPM8受体结合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C.吃薄荷后,口腔冷觉感受器兴奋,并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产生“冷”的感觉后,作为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一体液方式调节体温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会参与机体受到环境、心理等伤害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增加机体的适应力和抵抗力。
下图表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途径,CRH和 ACTH 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的过程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来完成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CRH和 ACTH都能够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D.环境变化和伤害刺激会造成机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过多4.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
IgM和IgG是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的两种抗体,两种抗体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潜伏期内能通过抗体诊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B.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染病的原因并非仅与体内含有抗体有关C.产生IgM抗体和IgG抗体的一般为同种浆细胞D.IgM抗体和IgG抗体产生的时期和含量不同与病原体入侵时间有关5.关于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E点及E点以后区间6.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正常生命活动都是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的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受到环境的影响C.光、重力和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D.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7.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a将保持“J”形增长B.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各组要保持相同且适于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温度C.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D.d组的处理方式是不更换培养液,限制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等8.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1、多样的生物1)、自然界里有两类物体,一类是没有生命活动的,如岩石、水、空气、阳光等,它们属于非生物;另一类是具有生命活动的,如虫、鱼、鸟、兽等、它们属于生物。
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2)、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人。
它们都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命(2)、生物能繁殖(3)、生物能进行呼吸(4)、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6)、除了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2、细胞1)、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分为擦片滴水制片盖片染色吸水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图,请填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①是____________;有________ ___ 功能②是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和___________的功能③是________________;内有____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是_____________;里面的液体叫___________5)、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为两个,随后,细胞质一份分为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生物的分类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_,可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体内有对整个身体起支持作用的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块________前后连接而成的2)、有下列动物:a、娃娃鱼;b、扬子鳄;c、蝴蝶;d、鲸鱼;e、蜗牛;f、带鱼;g、鸡。
中考复习_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梨、马尾松、蕨、 葫芦藓、海带
……
虎、螺、乌龟、 蛔虫、鲢鱼、鹰、 青蛙、蚊子、蚯 蚓、海蛰
……
梨、马尾松、蕨、葫芦藓、海带
有器官分化
无器官分化
梨、马尾松、 蕨、葫芦藓
海带
有花
无花
梨
马尾松、蕨、葫芦藓
有根 马尾松、蕨
无根 葫芦藓
有球果
马尾松
无球果
蕨
单、双子叶植物比较
长出根毛的小红萝卜幼苗
•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示意图
表皮 细胞
气孔
表皮毛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不同植物 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气孔 上表皮 栅栏状结构
海绵状结构 下表皮
酒精 水
实验现象
取一株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天竺葵,选择一片 绿叶,用两张黑纸上下夹住遮光处,放在强光下 2小时,再将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 中水浴加热,待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洗 净,摊平在培养皿,滴上碘酒。
1、准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 盖玻片和 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室台上,用 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方法步骤
2
(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 (2)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 的表皮上,撕一小块透明薄膜. 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接 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 薄膜上,避免盖玻片 下出现气泡。
3.液泡
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包围细胞液的 泡状细胞器。
细胞液内大量无机盐、糖类、氨基酸及各种色 素
功能:与细胞渗透压有关; 决定植物的味道、 颜色
生命体特征

生命体特征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体之一,拥有独特的生命体特征。
其中,人类的五官与感知能力是我们与外界进行沟通、感知和认知的重要方式。
以下将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方面,介绍人类五官的特征和功能。
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我们通过眼睛感知光线,进而获取世界的信息。
人类的眼睛位于头部前部,由眼球、眼睑和泪腺等组成。
眼球是视觉的主要器官,它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
角膜能够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则能够调节眼球的焦距,使我们能够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视网膜是感受光线的重要部分,它包含了大量的感光细胞,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二、听觉听觉是人类感知声音和声波的能力,通过耳朵实现。
人类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能够收集和引导声音进入耳朵。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和耳腔等部分,它们能够将声音从外耳传递到内耳。
内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它包括耳蜗和前庭等部分。
耳蜗是感受声音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听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三、嗅觉嗅觉是人类感知气味和化学物质的能力,通过鼻子实现。
人类的鼻子位于面部中央,由鼻腔和嗅觉神经组成。
鼻腔内有大量的嗅觉感受器,它们能够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嗅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人类的嗅觉非常敏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食物的新鲜度、感知危险气体和识别他人的个人气味等。
四、味觉味觉是人类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通过舌头实现。
人类的舌头由味蕾和味觉感受器组成。
味蕾分布在舌头的表面,它们能够感知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舌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人类的味觉可以分辨出五种基本味道,即甜、酸、苦、咸和鲜。
味觉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美食的美味,还能够帮助我们判断食物的安全性和品质。
五、触觉触觉是人类感知物体质地、温度和压力的能力,通过皮肤实现。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
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
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
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
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
第一,直接价值。
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
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
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
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层次

第1讲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点击重难点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生物(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有完整的结构(细胞),有生长和繁殖现象,有遗传、变异特性,有应激性,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动物和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即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只能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养料,而植物自身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真菌、细菌、病毒的区别是貞•菌为真核生物,细菌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能靠寄生生活、是类特殊的生物。
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物体的放大倍数二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使用时玻片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儿,玻片仍往哪儿移。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可用小光圈、平而镜对光;若视野中光线太暗,则应该增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对光。
二、细胞1、一切生物都是(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具有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特点,从而使一个受精卵最终长成一个生物体。
植物由组织、器官构成,动物由组织、器官、系统构成。
三、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中的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细胞吸水原理是根毛细胞液体中细胞液的浓度大子外界溶液的浓度。
植物体水分的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的蒸腾作用,而且根吸收来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有:可以有效降低叶片表而的温度、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根和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有机物在叶形成后通过茎中的筛管由上而下地运输。
2是地球上各种有机将贮存在生物体内 物和氧气的主要来 的化学能进行释 意义源,自然界中氧和 放、转移和利用,释 碳循环不可缺少的放的能量是一切生 一个环节命活动所必需例题分析: 1、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
5生命有机体的具体特征

5 生命有机体的具体特征5.生命有机体的具体特征005.生命有机体的具体特征在自然界中为什么有些物体是无生命的,而其他一些是有生命的,生命有机体的具体特征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古代已经有人思考了。
从伊壁鸠鲁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起,到20世纪的头几十年,关于生命现象常常有两种对立的解释,按照其中一个学派(也就是机械论者)的观点,有机体不过是机器,它的运转完全可以用力学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规律来说明。
许多17世纪和18世纪的机械论者不能看到在石头和生命有机体之间有什么重大的区别。
难道石头和有机体这两者不是具有同样的特征(引力、惯性、温度等等)并且服从同样的自然力吗?牛顿以纯粹的数学形式提出了引力定律,他的许多后继者主张用看不见的但是严格唯物论的引力去解释行星的运动以及地球上的引力。
有一些生物学家通过类比假定,求助于某种同样是唯物论的、看不见的力量.(活力)来解释生命过程。
然而,以后的作者,相信这样的生命力是在化学-物理定律范围以外的。
因此,他们就延续了由亚里士多德及其他古代哲学家所开始的传统。
活力论学派反对机械论学派;他们相信在生命有机体中有不服从于物理和化学定律的过程。
一直到20世纪,各个时期都有活力论的代表人物,最后一代的代表是胚胎学家汉斯·杜里舒。
但是,到了本世纪的20年代或者30年代,生物学家差不多普遍接受了了活力论,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因为活力论实际上在科学领域中留下了后退到未知的或者事先假定不能知道的因素,其次,因为所有那些在活力论者看来“要求”活力论解释的现象,最后都能够用物理-化学的定律去说明了。
可以公正地说,在生物学看来,活力论是死亡五十多年的课题。
奇怪的是,在这期间,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仍然捍卫活力论。
人们能够把活力论这种思想抛弃掉,因为他们同时也把“动物不过是机器,,这种浅薄的思想抛弃了。
象晚年康德一样,大多数生物学家观察到,有机体和无生命的物体是不一样的,这种区别不要求用活力来解释,但是要求用大大修正了的力学理论来解释。
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 植物的生命系统植物的生命系统是植物发育、生长和繁殖的机制。
它是动态的,以及我们能够观察到植物的所有特征和性质。
生命系统以一系列从最小到最大的结构层次构成植物的生命系统,包括:极小的分子和原子、细胞和组织、器官和整个植物体,以及它们之间彼此关系密切的累积洞察力。
再深入一层,植物的生命系统还包括分子上的生物习性,生物物质需求,根、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结构等。
2. 原子生命系统从原子层面开始,植物的生命活动,特别是生物化学过程,都涉及到的原子,这是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原子对于植物的运转十分重要,原子结合在一起成不同的分子,为植物提供其生活所需。
比如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是植物生命关键的物质原料。
其他常见的原料,如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矿物质等,也由原子构成,是植物具备生命活动的必备条件。
3. 细胞细胞是植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具有一定形状的有限的内腔形成的,拥有植物特征的最小结构。
细胞胞浆里含有大量的有机分子,以及能够进行代谢活动,形成细胞物质及能量的酶和其他物质。
细胞经过不断地细胞分裂,形成植物的组织,由组织发育形成器官,最终构成植物体。
4. 组织由许多细胞结合形成的组织,就是所谓的组织。
组织的形成,有助于植物的结构完整性,也是植物生命机能的发挥。
组织继承了细胞的特征,不仅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还可以形成器官。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皮肤组织,导管组织,筋组织,基质组织等,它们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部位来分类。
5. 器官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器官是生活繁殖的组织。
大多数植物的器官是可以被研究观察到的,其中包括根、茎、叶、花、穗等。
它们也可以根据不同功能分类,如叶是从营养角度来看,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茎则是用来支撑植物的;根能够定位植物的位置,并且从土壤中取得水和营养物质,以及提供稳定的支撑等。
6. 植物体植物体由所有的器官构成,它是植物的最大结构。
植物的形态、特性、生长和繁殖,都因其互相作用而逐渐发育完善,从而丰富植物的外观和能力,使得植物能够在其生定居地能够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五、水分还起润滑作用。
特 征
六、对植物来说,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生命系统是一个缓冲系统
(一)缓冲溶液 第 一 章
生
(二)生物化学中常用的缓冲溶液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三)pH和生命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一)缓冲溶液
第 • 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在加入酸或碱时抵抗pH值改 一 变的溶液。
生 • 物体内的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极低但为生命
命 活动所必需的元素,是酶的激活剂或是酶的辅因
系 统
子): Mn、Fe、Co、Cu、Zn、Se、I、Cr、Si、
的 V、F、B、Mo、Sn、Ni和Br。
特
பைடு நூலகம்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元素
第
碳
一
氧
章
氮
生
氢
命
钙
系 统
硫
的
磷
特
钠
征
钾
氯
镁
总计
成人 48.43 23.70 12.85 6.60 3.45 1.60 1.58 0.65 0.55 0.45 0.10 99.96
系
不同种类的功能基引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来。
统 的 特
• (6)碳、氢、氧等形成的许多有机化合物在生理温度(0- 40℃)下具有流动性。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1.2 生命系统的环境
第 • 水是生命系统的环境基础
一 章
• 生命系统是一个缓冲系统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水是生命系统的环境基础
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特征
第 一
1.1
生命对化学元素的选择
章
生 1.2 生命系统的环境
命
系 统
1.3
生命系统的结构基础——细胞
的 特
1.4
常见的生命科学研究系统
征
小结与思考题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1.1 生命对化学元素的选择
第 • 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C、H、O、N、P、S、
一 章
Ca、K、Na、Mg和Cl。
第
一 章
(一) 水在生物体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生
命
系
统 的
(二)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特
征
章首
生物返化学回精品课程
第 器官
一 骨髓
章
肌肉
生 命
脑
系 统
心脏
的 肝脏
特
征 皮肤
血液
含水量 22% 76% 74~84% 79% 70% 72% 83%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第 自由水:以自由的形式存在,这部分水能自由流
苜蓿 45.37 41.04 3.30 5.54 2.31 0.44 0.28 0.16 0.91 0.28 0.33 99.96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元素的存在形式
第 一、元素存在于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一
章 二、元素存在于有机物:存在于糖类、脂质、蛋
H+ + HPO24
7.2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1.3生命系统的结构基础——细胞
第
一 章
一、生物分子与细胞
生
命
二、细胞的两大类
系
统
的
原核细胞
特
征 真核细胞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1.真核细胞的核 第 一 2.线粒体 章 生 3.内质网 命 系 4.高尔基体 统 的 特 5.溶酶体 征
6.叶绿体
7.微管和微丝 8.胞浆 9.细胞膜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s)是最简单、最小的细胞,如细菌。
特 征
它的外部是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壁(cell walls)在细胞壁内
是一层细胞膜,也称为质膜。细胞膜内包裹着细胞质以及核
也称为核质或拟核
章 • 缓冲溶液用于许多需要准确控制pH值的生化实
生
验中。
命 系
• 缓冲溶液的pH值取决于溶液的pKa值及盐和酸
统
的比例。
的
特 • 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在其pKa两侧1个pH单位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二)生物化学中常用的缓冲液
第 一
酸或碱
pKa1
pKa2
章
磷酸
2.1
7.2
生
柠檬酸
3.1
4.8
命
碳酸
6.4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s)真核细胞区别于原
第 核细胞的最主要特征是它们具有被双层膜所包裹的、 一 有固定形状的、结构复杂的细胞核。它比原核细胞大 章 得多,也复杂得多。它存在于所有植物、动物以及真
生 命 系
菌之中动。物、植物和真菌都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简称真核生物。
10.3
系 统
甘氨酰甘氨
3.1
8.1
的
醋酸酸
4.8
特 征
巴比妥酸
3.4
Tris
8.3
pKa3 12.3 5.4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三)pH与生命
第
生物体中主要的缓冲体系
一
章
系统
生
解离反应
pKa
命 系
蛋白质
HPr
H+ + Pr
7.4
统 的 特
碳酸氢盐
H2CO3
H+ + HCO3
6.1
征
磷酸盐
H2PO4
一
动所以是较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
章
结合水:与体内的蛋白质、粘多糖等物质相结
生 命
合,因而比较难流动。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第 一、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生物体内许多物质都能溶于
一
水。
章 二、水能直接参加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生 命
三、水能在体内起运输物质的作用。
系 统
四、水对于维持机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统 的
植物细胞
特
动物细胞
征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另一区别是它们具有被内
部膜所包裹的细胞器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示意图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细胞核
生
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中。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具有下列特点:
第 • (1)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是环境中存在的,且丰度较高。 一 • (2)绝大多数为轻元素。 章 • (3)生物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大多为过渡元素。
生 • (4)碳、氢、氧、氮具有易形成共价键的特点。
命 • (5)碳原子还可以和氧、氢、氮、磷和硫形成共价结合并把
真核细胞的核中包含了几
第
乎所有的细胞DNA
一
章
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细胞
生
核都被中间有一层狭窄空
命
间的双层膜所包裹。两层
系
膜上有许多核膜孔,通过这
统 的 特
些小孔,各种物质可以在 核与细胞质之间穿过
征
在核的内部是核仁(nucleoli)
核的其他部分含有染色质(chromatin)
核内进行DNA复制、DNA转录等生物化学反应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线粒体
第 一 章 生 命 系 统 的 特 征 嵴(crista) 核糖体(Ribosomes) 基质(matrix)
线粒体是三羧酸循环、生物氧化、氧 化磷酸化等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内质网
第 一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