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整理]18道岔施工总结
![[整理]18道岔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461e2a33687e21af45a972.png)
中铁十四局成绵乐客专18#高速无砟道岔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1、概况新建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CMLZQ-4标段铺轨里程范围:DK0+000-DK171+550,途经江油站、青莲站、绵阳站、罗江东站、德阳站、旌阳站(预留)、广汉北站、清白江东站、新都东站、成都东、成都南共计11个车站,其中江油站、绵阳站、德阳站、成都南站为改建站,旌阳站为预留站。
此次编制的施工范围主要为站内正线无砟高速18号道岔的铺设,主要以新都东站北咽喉1#岔首件无砟高速18号道岔铺设为例进行详述。
本标段施工共计经过11个车站。
新都东站为新建站设6股道,分别为2股正线、2股道发线、2股安全线;新铺岔6付,其中4付为无砟高速18#道岔,2付为有砟12#道岔。
按照供货计划,第一批计划运输2付道岔,采用汽车运输方式,由厂家负责承担运输任务。
此2付岔铺设的具体位置为新建新都东站1#、3#岔位,其中1#岔采取现场吊车配合卸货原位铺设的施工方案,2#岔采取先旁侧预拼,然后纵移小车推送就位的施工方案。
根据《新建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图-路基地段18号单开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设计图(图号:成绵乐施轨(14)》设计要求,新都站1#岔无砟道岔与有砟轨道过渡岔后采用4块CRTS-1型板式无砟轨道进行过渡,过渡段底座深入有砟地段8m;新都站3#无砟道岔与有砟道岔过渡采用长度为6.6m轨枕(11根同1号岔枕,长度2500mm)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过渡段底座延伸入有砟地段6m,侧股岔后过渡段道床板宽度为2800mm。
过渡段的底座为异型底座,宽度按照侧股外侧边缘距离侧股中心线1500mm控制,侧股内侧边缘与直股板式轨道底座相接进行控制。
路基地段岔区轨道结构高度为925mm,其中底座结构高度为300mm。
底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而成,道床板的宽度按直线一侧边缘至道岔直股中心线距离为1600mm,另一侧边缘至侧股中心线距离为1600mm控制,底座比道床板宽出300mm。
无砟轨道个人工作总结

无砟轨道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在无砟轨道项目中参与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收获。
在这里,我想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一些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在无砟轨道项目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学习,对无砟轨道的原理、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利用课余时间,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参加专业培训,不断充实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对无砟轨道项目的整体把握能力。
其次,我在项目中主要负责了无砟轨道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
在设计方面,我积极与工程师团队进行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
在施工管理方面,我积极与施工队伍合作,做好了施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最后,我也意识到在项目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沟通协调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克服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无砟轨道项目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工作,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有信心。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保持努力和激情,不断提升自己,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上一年度无砟轨道项目工作总结以来,我有幸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感到很满足,但也深知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应对项目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负责了无砟轨道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
在设计方面,我深入研究了无砟轨道的原理和相关技术,与工程师团队密切合作,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项目能够符合工程要求。
在施工管理方面,我积极与施工队伍协调,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严格监督工程施工进程,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道岔铺设技术总结

无砟道岔铺设技术总结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工程数量及施工特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是我国在建的第一条市域铁路,是都江堰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对都江堰灾后经济复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部承担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Ⅱ标段正线、支线、联络部分共计铺设30组无砟道岔的铺设任务,其中12号无砟道岔26组,18号无砟道岔4组。
无砟道岔采用长枕埋入式结构。
道岔施工从11月份起,12月31日完成正线部分22组无砟道岔的铺设,具有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等特点。
2.道岔主要技术条件1、道岔基本轨及配轨采用中国标准的P60kg钢轨,满足《20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2、道岔道床采用长枕埋入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道岔枕间距按600mm间距布置。
3、道岔采用无缝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与区间线路一并焊接成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的主要技术参数第二部分道岔施工工艺岔区线下工程施工完毕,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沉降变形经评估合格,无砟道岔区精测网测设完毕,开始无砟道岔施工:岔区控制网复测——埋设加密基桩——钢筋混凝土底座施工——道床板底层钢筋布设——安装道岔拼装台位——道岔组件吊装就位——道岔拼装并粗调到位——道床板钢筋网与模板施工——预安装转辙设备、调试(由电务单位施工)——道岔精调——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与养生——道岔焊接与长钢轨焊接锁定成跨区间无缝线路——安装转辙设备与调试(由电务单位施工)——道岔整修至验交。
道岔原位拼装施工的工艺流程图(见上图)。
第一章道岔运输及存放施工程序:道岔组件生产——厂内预拼装、调试——组件分类装箱——火车运输——汽车转运——道岔存放2.1.1.道岔运输采用火车运输至即有都江堰火车站,由我部采用平板运输车转运至道岔存放场地,待施工由再转运至施工现场。
道岔组件在道岔厂内生产完成后,首先在厂内进行试拼装,各项尺寸指标检查合格,并安装转辙设备进行调试合格后,开始发货。
道岔钢轨、扣件分别由宝鸡桥梁厂(SYC0501 1/12可动心轨道岔)、株洲桥梁厂(客专07(001)1/18可动心轨道岔)提供;道岔枕木由八局桥梁厂(SYC0501 1/12可动心轨道岔)、株洲桥梁厂(客专07(001)1/18可动心轨道岔)提供。
无砟轨道施工总结

无砟轨道施工总结无砟轨道是指铁路的轨道基层不铺设任何砟石,而是使用了特殊的轨道基层材料,将铁轨直接固定在基层上。
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施工方便、维护省事、长寿命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铁路建设者的青睐。
本文主要从施工角度出发,总结了无砟轨道施工的要点和技巧。
一、无砟轨道的施工要点1、材料选用:无砟轨道的基层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强度、稳定性和可塑性,比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砂浆、砾石等。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运行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施工方法:无砟轨道的施工一般采用层层铺设的方法,首先在路基上铺设一层压实的基础层,然后在基础层上再铺设一层钢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面层,最后铺设轨道。
3、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控制,包括基础层的密实度、厚度和平整度、面层的材料质量、厚度和平整度以及轨道的几何形状、水平度和垂直度等。
二、无砟轨道的施工技巧1、基础层施工技巧:基础层施工时要注意掌握好压实度和平整度,使用合适的压路机、振动板等设备,统一成型并压实,以确保基础层的强度、稳定性和可挠性。
2、面层施工技巧:面层施工要确保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均匀的厚度和平整度,并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证面层的强度、平稳度和防水性。
3、轨道施工技巧:轨道施工要注意控制轨道的几何形状、水平度和垂直度,使用专业的调整工具进行精度调整,确保轨道的牢固性、平稳性和舒适性。
三、无砟轨道的施工注意事项1、气温控制:无砟轨道的施工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影响,应该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施工,避免由于温度导致材料强度降低或者施工质量受损。
2、水分控制:无砟轨道的材料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要控制好水分含量,避免过于湿润或者过于干燥,影响施工质量。
3、安全防护:在进行铁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无砟轨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合理选材、掌握施工要点和技巧,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和注意安全防护,才能保证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为铁路运输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城市轨道合成树脂长枕埋入式无碴道床道岔施工技术

城市轨道合成树脂长枕埋入式无碴道床道岔施工技术城铁合成长枕埋入式无碴道床道岔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几十座城市中,已建成通车和正在兴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是采用钢轮、钢轨走行系统的地铁和轻轨,该走行系统虽然技术成熟,但对城市噪音、振动、景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尚难以得到理想解决,尤其是道岔区的振动和噪音。
道岔是整个轨道系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目前,无论是对有碴道床还是无碴道床,所采用的各种形式的减振降噪技术,都是针对线路部分进行的,对于道岔,有碴轨道是直接铺设在道碴道床上,无碴轨道是直接铺设在无碴道床上,均没有采用减振降噪的新技术。
广州地铁四号线在国内首次引进新型城市轨道交通一一一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减小轮轨间的动力冲击,降低地铁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
该系统对轨道的施工精度要求极高,因此道床全部采用长枕埋入式无碴道床,尤其是道岔区轨枕采用日本FFU-74合成长轨枕。
以广州地铁四号线合成长枕埋入式整体道床道岔的施工实践为依托,通过自行研发的施工王艺及施工方法,成功地铺设了合成岔枕整体道床道岔,保证了直线电机系统的安装精度,大大降低了地铁列车通过道岔时的振动和噪音改善了地铁运行周边的环境。
2 合成轨枕性能及应用1980年日本开发玻璃长纤维和硬质发泡聚氨醋复合材料合成轨。
1985 年取得了各种基本物理性能的详细数据和开发时试铺的验证报告,并正式投入使用。
文献显示,这种合成轨枕的重量和抽换的简便性与木枕相同,它在线路腐蚀环境和高负荷条件下的耐用性,却是前所未有的长寿命材料,这种轨枕用于道岔和桥梁轨枕极为有利。
合成轨枕铺设15年后的状态良好,没发现有裂开、剥离和弯曲等损伤,其表面色彩、形状和尺寸也无变化,从而表明合成轨枕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耐气候性、耐疲劳性和耐电绝缘性。
文献针对直线电机系统对轨道的特殊要求,通过对碎石道床、浮置板轨道、弹性长轨枕整体道床在直线电机系统中的减振比较分析,认为弹性长轨枕整体道床能满足直线电机系统对轨道的减振降噪要求。
无砟轨道技术工作总结

无砟轨道技术工作总结
无砟轨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铁路建设技术,它摒弃了传统的石子铺轨方式,采
用了新型的轨道结构和铺设方法。
这种技术的出现,为铁路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
首先,我们在无砟轨道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对无砟轨道的
结构和材料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不断改进和优化了轨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了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我们还结合了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无砟轨道的新型材料和设备,为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我们在无砟轨道技术的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我们参与了
多个无砟轨道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无砟轨道建设任务。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应用,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基础。
最后,我们在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积极
参与了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向更多的铁路建设者和从业人员介绍了无砟轨道技术的优势和应用。
我们还与相关单位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无砟轨道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无砟轨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无砟轨道技
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小结

3 / 14
工中,坍落度在 120mm 时,对底座的高程影响最小。 曲线段混凝土自重流动对高程的影响 混凝土在刮平后收光前有个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曲线超高地
段混凝土会从底座超高端通过自重流向低端,若在刮平后直接进行混 凝土收面,便会出现超高端混凝土高程比设计偏低,而低端混凝土高 程比设计偏高。因此,混凝土刮平与收面工作要反复进行,循序作业, 才能将混凝土自重产生的高程误差减到最小。
进入下道工序
无砟轨道板铺设工艺流程图 4.3.2 轨道板粗铺质量控制 轨道板粗铺前,检查底座施工质量,复核底座高程,对超高底座
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施工技术总结

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施工技术总结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无砟道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道岔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连接不同线路、承受车辆荷载的重要职责。
因此,道岔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和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其特点和施工流程。
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的特点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是一种新型道岔,相对于传统的铺装式道岔,其特点如下:1.使用的道岔枕长为T字型,比传统的U形枕更加紧密,能更好地固定铁路的位置和维持平稳,减少了噪音和振动。
2.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的施工过程中,将特制的T长枕埋入道床中,不需要使用任何人工填充材料,使施工工艺更加简单、快捷,且不用考虑填充层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问题。
3.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施工完毕后,可以大幅度提高道岔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证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的施工流程T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预处理。
首先需要测量并确定施工位置和方向,然后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整平,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同时也需要进行防尘措施。
2. 边界线铺设在确定好道岔的所在位置之后,需要按照布局图纸在道床上确定道岔的边界线,并在边界线上铺设垫层,以保证道岔能够获得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封底埋件安装在确定好道岔的边界线之后,需要将道岔的封底埋件安装在预留的孔洞中,以固定道岔的位置和保证道岔的稳定性。
4. T长枕埋入在安装好封底埋件之后,需要将特制的T长枕埋入道床中,并将其与封底埋件联接,将道岔的位置固定好。
5. 安装前夹铁在完成T长枕的埋入之后,需要安装前夹铁,以固定道岔。
6. 相邻轨道连接在完成道岔的安装之后,需要对道岔和相邻轨道进行连接,并进行盲铺试验,确认连接牢靠无误后才可以开展后续的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