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实验设计概述
药理实验方法学概述

一、实验药理学与药理学实验
实验药理学(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是药理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药理学的发展过程 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是以实验研究为目的研究药物作 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是药理 学方向的一门应用性专业课。其
第5页/共71页
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和熟悉实验
的应用 毒理试验方法
第2页/共71页
实验教学内容(32学时)
量效关系曲线测定(ED50和 LD50测定)
动物体内磺胺药浓度测定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大鼠肝S9制备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小鼠精原细胞第染3页/共色71页 体畸变分析 大鼠肝微粒体制备及其酶活性测
第一讲 药理实验方法学概述
➢ 研究剂量-效应关系,应该选择剂量 与效应的直线范围宽、剂量增减一定 程度后效应增第4减1页/共幅71页度较明显、相同剂 量各次反应之间差异较小的实验方法、
调整样本数
生物差异大的实验,用较多的动物,以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加强实验条件的控制
➢ 动物条件:年龄、体重、性别和窝别一致 ➢ 实验设计方法:合适,以减少实验误差
表示方法
用变异系数(CV) 或 相对标准差(RSD)表 示。 CV越小,实验波动越小,稳定性越好。
CV<0.05 稳定性好
CV>0.3 波动较大,应改进实验 方法或更换测量指标。
第40页/共71页
提高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从实践和理论上认识受试药物对所 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反应差异性的规 律:
➢ 实验的专属性 即反应指标在多大 程度上体现药物的作用强度
一般药理 研究
应用产生主要药效作用的剂量与 给药途 径,对清醒动物或麻醉动 物进行一般药理研究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药理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体的作用机理及其药理效应、毒性、药物代谢等药物性质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理学实验可以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以了解药物的药理效应、副作用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不同药物对小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以及探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药物提供依据。
三、实验设计1. 动物模型:选用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雄性小鼠,体重20-30g,数量30只。
2. 分组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组(给予药物X低剂量)、中剂量组(给予药物X中剂量)、高剂量组(给予药物X 高剂量)、对照组(给予药物Y)。
3. 实验操作:(1)采用尾动脉插管法测量小鼠血压和心率,记录基础值(即给药前)。
(2)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X和药物Y,以相同的体积溶液为对照组。
(3)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间隔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数据。
(4)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分析不同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
4. 统计分析:(1)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
(2)使用一元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分析数据,P<0.05即为显著差异。
四、实验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X和药物Y。
2. 将小鼠麻醉,采用尾动脉插管法测量血压和心率,记录基础值。
3. 给予药物X和药物Y,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4. 给药后分别在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测量小鼠的血压和心率,并记录数据。
5.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分析不同剂量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的显著性。
6. 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保持小鼠的清洁和舒适,避免受到惊吓和过度刺激。
药理学实验设计和基本知识

〔五实验结果预测 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
上的判断,做到心中有数.
〔六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分组情况及实验方法,明确
用何种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的书写
1、题目
2、目的
3、原理
4、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⑵ 大白鼠
用右手提起尾部,放在粗糙面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捉其头部,其 余三指夹住背腹部即可固定.
⑶ 豚鼠
豚鼠性情温和不咬人,用手握住躯干即可.、
⑷ 家兔
可用一手抓住家兔颈背部皮肤,将兔提起,另一手托其臀部,使兔 呈坐位姿势.在进行仰位手术操作时,可用绳带将其四肢仰位捆 绑在兔手术台上.头部用兔头固定夹固定.
7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8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局限性:人是有神经体液调节的由细胞组 成器官,进而系统,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分类:
〔1自发性:
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LDL受体缺陷 高胆固醇血症家兔.价值高,价格高.
〔2诱发性:
可以任意复制〔时间、数量,实验条 件易控制,,如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动 物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复制急性心梗 模型
随机数字表法
<1>编号:将n个受试对象编号,动物可按体重大小, 患者可按就诊顺序.
<2>取随机数:可从随机数字表或计算器或计算机获 得.每个受试对象获得的随机数可是一位数,也可 是两位数或三位数,一般要求与n的位数相同.
《药理实验设计》课件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伦理与安全问题
1 动物实验伦理要求
2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介绍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遵守的伦理要求, 包括动物福利、实验道德等。
提醒实验者注意实验室安全,合理使用实 验器材和药物,预防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 全问题。
结论与展望
药理学常用实验方法
体外实验方法
药效学研究、受体配合实验、酶动力学实验等
体内实验方法
动物药效学实验、毒性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
1 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方法,并提醒实验者注意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介绍合理的数据记录方式和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 析。
《药理实验设计》PPT课 件
药理实验设计PPT课件是关于药理学实验设计的教学材料,本课程将介绍药理 实验的简介、实验准备工作、常用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伦理与 安全问题等内容。
简介
什么是药理实验
药理实验是通过对药物在 生物体内外的作用进行研 究的实验。它可以用来评 估药物的疗效、毒性以及 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等。
实验结果总结
总结药理实验的主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后续研究方向
展望药理实验的后续研究方向,如进一步深入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改进实验方法等。
参考文献
列出本课件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供学习者进一步查阅。
致谢
感谢所有对本课件的贡献者和支持者。
Q&A
欢迎大家提问和讨论,我将尽力解答。
谢谢观看!
感谢大家的观看和支持!希望本课件对大家学习药理实验设计有所帮助。
学生设计药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某药物对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一、实验目的1. 探讨某药物对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 评价该药物在肝细胞损伤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2. 药物:某药物,纯度≥98%。
3. 试剂:DMSO(二甲基亚砜)、二甲基苯、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等。
4. 仪器:酶标仪、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浴箱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2. 模型制备: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按10mg/kg剂量给予二甲基苯,连续7天,制备肝细胞损伤模型。
3. 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某药物。
4. 检测指标:a. 生化指标:ALT、AST水平;b. 丙二醛(MDA)含量;c.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 肝组织形态学观察。
四、实验结果1. 生化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
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2. 丙二醛(MD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
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
4. 肝组织形态学观察:正常组肝细胞结构完整,无明显损伤。
模型组肝细胞出现水肿、变性、坏死等损伤现象。
低、中、高剂量组肝细胞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细胞结构逐渐恢复。
五、讨论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肝细胞损伤模型,探讨了某药物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药理学实验》课件

实验结果
分析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 究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 据。
04
药理学实验的最新进展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一种高效、自动化的药物筛选方法,通过同时测试大量化合 物来发现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物。
该技术利用高灵敏度检测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 大大提高了药物发现的效率。
实验结果
分析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 制作用,探究药物作用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利尿药的实验研究
总结词
通过观察利尿药对动物排尿量和电解质 平衡的影响,评估药物的利尿效果和安
全性。
实验方法
给动物不同剂量的药物,收集尿液并 检测尿量、尿电解质等指标,评估利
尿效果。
实验动物
常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观察药物对 动物排尿量、尿电解质成分及肾功能 的影响。
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
01
实验前的安全评估
对实验过程进行安全评估,识别 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并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
02
03
个人防护措施
危险品管理
实验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以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对危险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储 存、使用和处理过程的安全可控 。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与环保要求
给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
根据实验要求和药品性质,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如灌胃、注射、口服等 ,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进入动物体内。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记录各项实验数据,包括动物体 重、给药剂量、反应情况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 ,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为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
药理实验指导教案

药理实验指导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药理实验,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力学参数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药物:如阿司匹林、盐酸吗啡等。
2. 药理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
3. 实验器材:如注射器、实验仪器等。
4. 实验材料:如生理盐水、缓冲液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准备好实验动物,确保健康状况良好。
(2)配制药物溶液,根据药物剂量和实验要求进行稀释。
(3)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2. 药效学实验(1)组织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2)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实验药物,如阿司匹林。
(3)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如频率、强度等。
(4)根据实验结果,绘制药物剂量-反应曲线图。
(5)计算药物的EC50值。
3. 药物代谢实验(1)给予实验动物一定剂量的药物,如盐酸吗啡。
(2)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采集实验动物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3)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分离和检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4)绘制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图,并计算药物的半衰期。
4.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1)选择两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盐酸吗啡。
(2)给予实验动物单独使用这两种药物,并记录其反应。
(3)给予实验动物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并记录其反应。
(4)比较两种情况下实验动物的药效差异,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实验服和防护手套。
2. 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的相关规定。
3.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超出安全范围。
4. 注意药物的保存和处理,避免污染和损坏。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实验方法和结果的改进意见。
思考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验条件,开展其他相关的药理实验,如药物对器官的作用、药物对行为的影响等。
药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药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作为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核心分支,药理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成为药理学基础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药物的特点,设计科学和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入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药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作探讨,旨在探索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加强我们对于药物作用和治疗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准备工作的充分,尤其是实验前的研究和信息汇总。
在实验设计前,我们应该对于我们研究的药物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其化学结构、药理学性质、研究历史和现有的研究成果等;对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概括,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向;并根据实验的实际安排,明确实验的时间、地点和实验条件。
此外,还应该能对实验可能的变量和潜在的干扰因素进行考虑和处理,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2.确定实验内容、方法和阶段药理学实验的设计关键在于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实验的方法和流程。
具体实验可以涉及如药物的毒理学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在选择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时,应基于所研究药物的特点,对不同的生物模型和实验方式进行鉴别和优先选择。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个阶段的实验设计,逐渐将结果逐渐推进和发展,以达到完善的目标研究。
3.确定实验中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是药理学实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根据实验的研究目的和实验对象的特点,确定所需药物剂量,并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如使用静脉注射、口服、皮肤贴片、肌肉注射等。
二、实验统计分析1.数据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实验统计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同实验设计缜密相关。
采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记录下来,如时间表、数据表和实验报告。
数据处理时应尽可能地排除掉不稳定的数据,如孤立数据、误差偏差和数据偏向等。
数据处理要尽量优化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广 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 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 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PG是一族含有 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 多种细胞都可合成。 细胞中的花生四烯酸以磷脂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多种刺激因素可激活磷 脂酶A,使花生四烯酸从膜磷脂中释放出来。 游 离的花生四烯酸经细胞微粒体内环氧酶(COX)的 催化生成各种PG,其中PGE2主要参与疼痛的调节。
痛反应阈值:
又称痛阈值,是疼痛刺激引起应激组织反应的最低值,为 临界值的意思。也就是刺激生物体系时,虽然对小刺激不 反应,但当超过某限度时就会激烈反应的界限值。
间接测量
是机体对外力刺激最大的承受能力,痛阈值越高,承受疼 痛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痛阈值提高是身体的正常调节机制,是合理的、有益的 调节。 痛阈值的提高,并不表示刺激也要相应增强。如果刺激 量超出了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痛阈值,很有可能会在 感觉不痛的情况下受伤。
化而来。药典的重要特
点是它的法定性和体例
的规范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我们根据国外上市品种的处方比例设计了复方阿司 匹林片,并通过几种动物模型对阿司匹林与磷酸可 待困的镇痛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
阿司匹林
可待因
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特性:
KM小鼠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基 因库大,基因杂合率高,我国学者已从KM小鼠远交群 中先后培育出不少近交系小鼠。经50多年的选育,现在 KM小鼠肿瘤自发率极低。不同地饲养的昆明小鼠封闭 群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共同特点 是抗病力和适应力很强,繁殖率和成活率高。它在我国 生物医学动物实验中约为小鼠总用量的70%。
不可盲目用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热板致痛法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 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 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 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 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 物镇痛作用好坏。
控温精确 计时精确 发热均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思路
选取生长状况相近且适于实验的小鼠并分组 测定给药前各组动物的痛反应阈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可待因的镇痛机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在体内存在有“抗痛系统”,它由脑啡肽神经元、 脑啡肽及阿片受体共同组成。去极化或刺激脑啡 肽神经通路可引起脑啡肽释放,并依赖于钙离子。 在正常情况下约有20%~30%的阿片受体与脑啡肽 结合,起着疼痛感觉的调控作用,维持正常痛阈, 发挥生理性止痛机能,可待因的作用是激动阿片 受体,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阻断痛觉传导, 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背景相同镇痛效果美国药典收载有复方阿司
降低两药的使
匹林胶囊,由阿司匹林、
用剂量
联 可待因和咖啡因组成,其
减轻了两药的
系
中的阿司匹林和磷酸可待 因的比例为25:1,临床
副作用
用于各种疼痛和发烧,疗
效较好。
郑 惠 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美国药典
是美国政府对药品质量标准和检定方法作出的技术规定, 也是药品生产、使用、管理、检验的法律依据。NF收 载了美国药典(USP)尚未收入的新药和新制剂。
美国药典正文药品名录分别按法定药名字母顺序排列, 各药品条目大都列有药名、结构式、分子式、CAS登记 号、成分和含量说明、包装和贮藏规格、鉴定方法、干 燥失重、炽灼残渣、检测方法等常规项目,正文之后还 有对各种药品进行测试的方法和要求的通用章节及对各 种药物的一般要求的通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COX是前列腺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在体内有两种同工酶:COX-1与COX-2,COX-1是 结构酶,正常生理情况下即存在,主要介导生理 性前列腺素类物质形成。COX-2是诱导酶,在生 理状态下基本不表达,在炎性刺激(如发热)的 刺激下大量生成,介导花生四烯酸转化产生的 PGE2和PGI2,具有很强的制痛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典
制定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
★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 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
持编纂、颁布实施,国际 性药典则由公认的国际组
药品监督管理局主持编纂、 织或有关国家协商订。
颁布实施,国际性药典则 由公认的国际组织或有关 国家协商编订。
特点
药典是从本草学、药物 学以及处方集的编著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选择昆明小鼠(Kunming mice,KM小鼠)的原因:
来源: 1926年美国Rockfeller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 Swiss小鼠 。1944年3月17日由汤飞凡教授从印度Hoffkine 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昆明中央防疫处。由于该小 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解放后中央防 疫处迁回北京天坛,更名为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1950 年小鼠随之引到北京天坛(检定所现址),当时保种9对。 1953年10月移至北京东郊,1954年扩种,相继引到其他单 位,现已遍布全国各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脊髓水平上的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层等均参 与疼痛的调节机制,其通路复杂,也需要多种神 经递质传递信号,在这些部位,阿片受体极为丰 富,是可待因参与调节疼痛的重要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热板致痛原理
于 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磷酸可待因和复方混合物 热板测痛仪测其用药后痛阈值(指标) 记录并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动物、器材和药品
肖 健 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动物:
雌性昆明小鼠 (18g—22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般实验选择小鼠的原因: 1.哺乳动物,解剖和生理结构与人较相似 2.体型小,饲养管理方便 3.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 4.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对环境变化敏感 5.种系纯,容易作比较,可以排除不同种系的干 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