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管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吹管参数的选择@
关于锅炉吹管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热力发电·2001 (4) οϖ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2. 3 压控电流源 压控电流源由 A4 、R4 和 R5 以及 T1 、T2 、加热丝组
成 。压 控 电 流 源 输 出 电 流 为 I0 = β2 ×β1 ×Vc/ [ R4 (β1 + 1) ] 。其中 ,β1 、β2 分别为晶体管 T1 、T2 的直流 电流放大倍数 。
3 影响恒温系统灵敏度因素的分析
华能福州电厂二期工程建设 2 台 350 MW 机组 ,
锅炉由英国 Babcock 公司供货 ,其所提供的吹管流量
计算公式为 :
G = 0. 081 2 bd2 p
0. 138 ×5 9T
1 2
经简化后可得 :
1
G = 0. 022 48 bd2 p
1 T
2
(9)
可见其具有与式 (5) 相同的表达式 ,如取流量系数 μ=
量与额定工况下的蒸汽动量比为吹管系数 :
α= mc/ m0 c0
(7)
则从以上 2 式可知
α= G2 v2/ G20 v20
(8)
以上 3 式中 ,无下角标和下角标“0”分别表示吹管
蒸汽工况和锅炉额定蒸汽工况 。
式中 m ———蒸汽质量 ,kg ;
G ———蒸汽流量 ,kg/ s ;
c ———蒸汽流速 ,m/ s ;
滞止压力 ,Pa ;
p ———吹管的排汽压力 ,此处等于大气压力 ,Pa ;
吹管系数文档

吹管系数1. 简介吹管系数是指在流体力学中,吹管时产生的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参数。
它通常用于描述气体或液体在吹管过程中的阻力和流动特性。
吹管系数的大小会受到吹管材料、吹管形状、流速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了解吹管系数对于设计和优化吹管系统非常重要。
2. 吹管系数的定义吹管系数可以通过吹管试验来测定,它定义为单位长度吹管内液体(或气体)的压降与流量之间的比值。
通常用K表示,单位为Pa·s/m^3。
吹管系数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K = ΔP / Q其中,ΔP为吹管过程中压降,Q为吹管过程中流量。
3. 吹管系数的重要性吹管系数是描述吹管系统阻力的重要参数。
当流体通过吹管时,吹管内壁会给流体施加阻力,阻力的大小决定了流体的流速和压降。
吹管系数的值越大,表示阻力越大,流速越小;反之,吹管系数的值越小,表示阻力越小,流速越大。
因此,能够准确测定吹管系数对于设计和优化吹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4. 影响吹管系数的因素吹管系数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吹管材料、吹管形状以及流体的物理性质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4.1 吹管材料吹管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吹管系数。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特征,从而对流体的流动和阻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光滑的内壁表面会减小阻力,从而降低吹管系数的值。
4.2 吹管形状吹管形状对吹管系数也有显著的影响。
直径较大、内壁光滑的吹管会产生较小的阻力,而直径较小、内壁粗糙的吹管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吹管时,需要考虑合适的吹管形状,以降低吹管系数和流体阻力。
4.3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的密度、黏度等物理性质也会对吹管系数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流体密度越大,黏度越高,吹管系数也会较大。
5. 吹管系数的应用吹管系数广泛应用于吹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
通过准确测定吹管系数,可以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吹管材料和形状,以达到降低阻力、提高流速的目的。
此外,吹管系数还可以用于分析吹管系统的性能,预测流体在吹管过程中的压降和流速变化。
吹扫系数

吹扫系数=(吹管时的蒸汽流量)^2*(吹管时蒸汽比容)/(额定负荷蒸汽流量)^2*(额定负荷蒸汽比容)被吹洗系统各处的吹扫系数均应大于1、具体要求:1. 主蒸汽管道全部检修完毕,缺陷全部处理2. 临时管线要装有牢固的推力支架,能抵消轴向、径向因排气造成的推力,保证打靶的安全。
3. 打靶前将蒸汽经过的孔板提前拆除,调节阀切除。
4. 打靶时应有安全、生产、机动、施工单位人员参加,要求有临时指挥机构,规定统一信号和联络方式,避免联系不当而造成事故。
5. 每次给汽前通知厂调度,得到调度许可后方可开汽。
防止对锅炉造成影响。
6. 保证通信畅通,指挥得力。
防止3.5Mpa蒸汽打靶时对重整装置造成影响。
7. 接到调度指令,马上关闭伐门。
8. 明确划分安全区,并有专人看管,吹扫期间任何人不得进入打靶禁区,并同有关部门联系,以免造成混乱。
9. 所用的检验靶板,按要求安装在出口端,并要求安装牢固,用螺栓固定好。
10. 靶板规格:300*300,距出口距离400mm。
11. 靶线设计及靶板固定支架由都邦设计院负责。
四、打靶的参数要求及操作1. 打靶分稳压吹扫~降压打靶~再稳压三个阶段联合吹扫方式。
2. 打靶操作前要对打靶管线予热,以免发生膨胀不匀,应力集中,损坏设备而造成事故。
3. 控制蒸汽压力在3.5MPa左右(进装置阀1),进行稳压吹扫,要求每次15-20分钟,每次时间间隔以主汽管线温度下降到150℃以下方可进行下一次吹扫,稳压吹扫2—3次。
4. 稳压吹扫后,关闭进装置隔离阀1,装靶板部位装设靶板进行降压打靶,控制压力在3.5Mpa以上,快速打开隔离阀1,控制管线线速在35m/s以上,1~3分钟后迅速关闭隔离阀1,进行吹扫质量的检验。
5. 检验完毕后如质量不合格,重新进行下次吹扫准备。
6. 靶板质量标准:铝板应在1cm2范围内无大于0.5mm以上的坑痕。
7. 为保证打靶质量,要求靶板检验重复两次达到合格标准为打靶合格。
吹管导则

吹管导则1.吹管的目的和范围1.1 吹管的目的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其蒸汽管道系统的吹扫是新建机组投运前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为了清除在制造、运输、保管、安装过程中留在过、再热器系统及蒸汽管道中的各种杂物(例如:砂粒、石块、旋屑、氧化铁皮等),防止机组运行中过、再热器爆管和汽机通流部分损伤,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改善运行期间的蒸汽品质。
应强调指出,不能期望吹管能清除所有杂物,首先应从制造、安装工艺上消除杂物的积存,吹管只能作为最后的一道补充手段。
1.2 吹管的主要范围1.2.1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其系统。
1.2.2 主蒸汽管、再热蒸汽冷段管及热段管。
1.2.3 高压旁路系统。
1.2.4 汽动给水泵汽源管路。
2.吹管质量标准及其参数选择2.1 吹管质量标准2.1.1 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下称锅炉篇)10.5.8条规定:过热器、再热器及其管道各段的吹管系数应大于1;在被吹洗管末端的临时排汽管内(或排汽口处)装设靶板,靶板可用铝板制成,其宽度约为排汽管内径的8%,长度纵贯管子内径;在保证吹管系统的前提下,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靶板上冲击班痕粒度不大于0.8mm,且肉眼可见斑痕不多于8点即认为吹洗合格。
2.1.2 当采用二段法吹洗时,检查主蒸汽管道吹洗合格后,再进行再热器及其管道的吹洗,并检查吹洗质量合格。
当采用一段法吹洗时,应分别检查主汽及再热汽管道的吹洗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
2.2 吹管参数选择2.2.1 吹管系数按下式计算:吹管系数=(吹管时蒸汽流量)2×(吹管时蒸汽比容)/(额定负荷蒸汽流量)2×(额定负荷时蒸汽比容)2.2.2 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其蒸汽管道系统吹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2.2.2.1 所有临时管的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被吹洗管的截面积,临时管应尽量短,以减少阻力。
2.2.2.2 吹洗时控制门应全开;用于蓄热降压法吹洗时,控制门的开启时间一般应小于1 min。
国内外电站机组吹管方式和参数的选取说明

国内外电站机组吹管方式和参数的选取说明摘要:本文针对燃煤、燃机联合循环以及光热等不同类型的电站机组,在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介绍了机组吹管方式确定、分阶段吹管原则、吹管压力选择、吹管蒸汽流量和温度确定以及吹管蒸汽压力计算方法等。
关键词:机组吹管吹管方式分阶段吹管吹管参数吹管压力吹管流量吹管系数吹管温度引言电站机组吹管是新建机组投运前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为了清除留在过热器、再热器以及蒸汽管道系统中的各种杂物,保证系统清洁度,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改善运行期间的蒸汽品质。
国内电站机组蒸汽吹管大多依据《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而在中东等国际市场上机组吹管执行的标准和规范不够集中,大多分散在行业标准、主机厂家说明书等资料中,与国内标准执行存在差异。
本文根据国内外机组吹管有关的标准要求,结合了以往电站机组吹管经验,从吹管方式、分阶段吹管和吹管主要参数选取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1、吹管方式的确定电站机组蒸汽系统吹管方式主要分为稳压吹管和蓄能降压吹管,这两种吹管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稳压吹管流量大、压力低,降压吹管瞬时流量大、压力高。
由于不同电站机组的锅炉型式、蒸汽系统布置、项目特点、除盐水供给量、工期要求、业主特殊要求及国家地区验收标准的不同,导致机组吹管的方式及临时管道布置不同。
因此在制定吹管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以制定最佳的吹管方案,吹管方式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1 EPC合同要求及业主特殊要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EPC合同与业主的意见至关重要。
在制定吹管方案时,务必先研究清楚EPC合同,检查EPC合同是否有吹管及验收方式的具体要求,并与业主进行沟通,询问其有没有特殊要求,按合同要求执行和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更利于项目的执行。
1.2 国家和地区执行的验收标准在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在没有合同具体要求的项目,可以执行中国标准《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DLT1269-2013;中东地区一般执行欧美标准德国VGB;非洲地区欧美标准及中国标准均可适用。
锅炉吹管学习

各位:学习一下。
主要了解吹管系数怎么计算。
1、吹管范围1)从分离器到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的过热器系统2)主蒸汽管道3)高压旁路管道4)冷段再热器管道5)从冷段再热器入口集箱到热段再热器出口集箱的再热器系统6)热段再热器管道7)小汽轮机进汽管道及其它管道2、吹管系数为了达到有效的吹扫,吹管时被吹扫表面所受的作用力必须大于锅炉最大连续出力(BMCR)下蒸汽对表面的作用力。
作用力越大吹管越有效。
吹管系数定义为吹扫工况和BMCR工况下蒸汽动量之比。
“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规定,吹管时应保证被吹扫系统中各处的吹管系数均应大于1。
吹管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DF=[W2purge×Vpurge]/[W2MCR×VMCR]式中:W:质量流量kg/sV:比容m3/kgPurge:吹扫负荷MCR:最大连续负荷DF:吹管系数为了达到最有效的吹扫,哈锅推荐将要吹扫的锅炉和各段管道的吹管系数应达到1.3至1.7的范围内。
根据上面的理论公式,下面的公式可以用于在现场评估各吹扫管段每次吹扫的吹管系数:DF=[Pinpurge-Poutpurge]/[PinMCR-PoutMCR]式中:Pinpurge:吹扫管段吹扫期间的入口压力Poutpurge:吹扫管段吹扫期间的出口压力PinMCR:吹扫管段MCR工况下的入口压力PoutMCR:吹扫管段MCR工况下的出口压力3、两种吹管方式及其比较蒸汽吹管有降压吹管和稳压吹管两种方式。
又有过热器、再热器系统串联吹扫,简称“一步法”,和分阶段吹扫,简称“二步法”两种方法。
稳压吹管通常采用“一步法”吹管,吹管压力(内置式汽水分离器出口压力)控制在5~6.5MPa 范围内。
采用动量计算的方法,在保证被吹扫系统各段吹管系数K>1的前提下,得出在选定吹管蒸汽压力下的吹管蒸汽流量。
稳压吹管操作简便,运行工况稳定,受热面承受较小的热冲击,且可以油煤混烧而节省了燃油,降低了吹管成本。
锅炉吹管系数计算公式

锅炉吹管系数计算公式吹管系数DF 被定义为吹扫工况和BMCR 工况下两个携带力之比.稳压吹管计算公式为:(1) DF =[W 2purge×Vpurge]/[W 2BMCR ×V BMCR ] 式中W —质量流量,kg/s ;V —蒸汽比容,m3/kg ;purge —吹扫工况,BMCR —最大连续出力工况。
要保证吹管质量,吹管时蒸汽流量必须保证锅炉蒸汽系统各处吹管系数DF 大于1,并且DF 值越大,吹管效果越好。
如果邹县四期工程采用主蒸汽系统和再热蒸汽系统一阶段稳压吹管方式,要保证吹管质量,必须保证锅炉吹管时蒸汽系统各处吹管系数不小于1,而汽水分离器出口导汽管流量最小、温度最低、压力最高,说明此处吹管系数最小,在保证其吹管系数等于1的情况下,根据公式(1)和锅炉的热平衡估算稳压吹管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如表1所示。
计算时假设给水由老厂辅汽加热到100℃,同时冷再管道(碳钢)入口汽温应小于450℃,临时管道(采用低合金钢)入口汽温应小于500℃。
采用降压法吹管的吹管系数估算公式如下(2) DF = ΔPpurge /ΔPBMCRΔPpurge = 吹扫时正式吹扫管段压力降。
ΔPBMCR = BMCR 工况时吹扫管段压力降。
根据公式(2)可以得到吹管时的分离器压力计算公式(3) P=P1+DF*(Pm2+Pm3+Pm4+Pm5+Pm6)+Pm6+Pm7P1-吹管门开启过程中分离器压力下降值,取为1.5DF-吹管系数,为各段管路的平均吹管系数,为了保证每一管段都达到合格的吹管系数,将平均吹管系数定为1.7Pm2-MCR 工况下过热器压降,已知为2.46Pm3-MCR 工况下主汽管压降,已知为1.25Pm4-MCR 工况下冷段管压降,已知为0.10Pm5-MCR 工况下再热器压降,已知为0.20Pm6-MCR 工况下热段管压降,已知为0.22Pm7-吹管排汽压损,按经验取为1.0分离器的设计吹管进口压力计算 8.807第一阶段吹管压力(分离器压力)取为7.32-9.0冷再管道压降设计0.1再热器压降设计0.2热再管道压降设计0.22BMCR工况主蒸汽和再热器系统压降计算4.23 吹管系数选取1.7设计吹管压降=7.191其他压降选2.5分离器的设计吹管进口压力=9.691第二阶段吹管压力(分离器压力)取8-10.0。
《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

《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号)吹管的主要范围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冷段管道和热段管道;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其系统;高压旁路系统;汽动给水泵汽源管路。
吹管质量标准及参数选择吹管质量标准吹管系数大于1,靶板宽度为排汽管内径宽度的8%,长度贯穿管子内径。
若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靶板上冲击斑痕粒度不大于0.8mm ,且肉眼可见斑痕不多于8点即为合格。
吹管参数选择)(额定负荷时蒸汽比容(额定负荷蒸汽流量)(吹管时蒸汽比容)(吹管时蒸汽流量)吹管系数⨯⨯=222吹洗时控制门应全开,采用蓄热降压法吹洗时控制门的开启时间应小于1min 。
被吹洗系统各处的吹管系数均应大于1。
吹管压力范围在5~7Mpa 。
吹管方式与吹管方法吹管方式一阶段吹管:全系统吹洗一次完成(简称一步法)。
二阶段吹管:第一阶段吹洗过热器、主蒸汽管道及冷段再热器管道;第二阶段进行全系统吹洗(简称二步法)。
采用一步法吹洗时,必须在再热器冷段管路上加装集粒器。
集粒器的技术要求:设计压力小于3Mpa ;温度450℃;阻力小于0.1Mpa ;滤网孔径不大于12mm ;尽可能安装在再热器入口。
吹管方法稳压吹管要点:炉膛出口温度不超过500℃;每次吹管时间一般为15~30min ;相邻两次吹管需停留12小时。
降压吹管要点:燃料投入量以再热器干烧不超温为限;每小时吹洗不宜超过4次;为保护汽包,其温度下降应控制在相应饱和温度下降不大于42℃范围以内;每段吹洗过程中,至少要有一次停炉冷却(时间12小时);控制水质,停炉冷却期间可进行全炉换水。
提高吹管效果加氧临时设施的安装及技术要求吹管临时控制门的选择与安装控制门选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6MPa;温度450℃;与主蒸汽管径相配的电动门。
控制门应加旁路,旁路的规格为: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温度450℃;公称直径不小于28mm。
吹管临时控制门应水平安装,并搭设操作平台。
吹管临时控制门应在主控制室内进行远方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管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吹管参数的选择
吹管系数的定义如下:
K=G×W/Gm×Wm=G2V/G2m×Vm (1)
由于吹管过程中无法迅速测定G、W、V,经公式推导可变为下列式表明:
K=G2V/G2m×Vm≈△P/△P m (2)
式中:G、W、V——分别为吹管时吹洗管段的蒸汽流量、流速、比容
Gm、Wm、Vm——分别为BMCR工况时吹洗管段的蒸汽流量、流速、比容
△P、△P m——分别为吹管时和BMCR工况时吹洗管段的压降
由(2)式可知,△P m为已知值(计算值),吹洗过程中,只需控制△P达到一定值即可获K≥1。
根据设计资料,在BMCR工况时,汽包至过热器出口蒸汽压降△P m=0.53MPa,,
≮0.74MPa(根据吹管导为此,吹管时可以控制汽包至过热器出口蒸汽压降△P
2
则过热器压降之比不小于1.4即可满足吹管动量系数不小于1),此时吹管系数为:
K1=△P2/△P m2≮1.4
根据以上要求,对吹管参数选择如下:
根据压降累计值计算如下,设吹管压力为P,则
P=△P m1+1.4△P m2+△P m3
△P m1——吹管门开启过程中汽包压力下降值取1.0MPa
△P m2——BMCR工况下,过热器压降,已知为0.53MPa
△P m3——BMCR工况下,主汽管压降,已知为0.4MPa
P1=1+1.4*0.53+0.4=2.14MPa
本次吹管压力为不低于2.14MPa,控制最高不超过3.5MPa。
过热器吹管系数K1=(汽包压力-过热器出口压力)/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