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在外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泌尿外科病人的中医护理措施

泌尿外科病人的中医护理措施

泌尿外科病人的中医护理措施【摘要】泌尿外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和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

在详细探讨了病人饮食护理、中药治疗结合护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的应用、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以及泌尿外科病人术后护理等内容。

结论部分强调了中医护理对泌尿外科病人的重要性和综合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泌尿外科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病人,中医护理,饮食护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情绪稳定,术后护理,综合护理,有效性。

1. 引言1.1 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当泌尿外科病人需要接受治疗时,病人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病人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病情可能会对病人的饮食、作息等方面造成影响,而科学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证身体的充分营养和休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护理可以结合中药治疗,采用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保持情绪稳定也是病人护理的重要一环。

泌尿外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情绪,而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病人护理对泌尿外科病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病人护理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2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中医学认为,泌尿系统的疾病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导致。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调理阴阳、调节气血、调和脏腑等方面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1. 中药治疗:中医药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泌尿外科病人的症状,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2. 饮食护理:根据中医理论,合理的饮食对泌尿外科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课件

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课件

术后康复
采用中医按摩、艾灸等技 术,促进气血流通,缓解 术后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
饮食调养
根据中医食疗理论,为患 者定制合理的术后饮食方 案,促进身体恢复。
案例二
疼痛管理
运用中医的穴位按摩和针 灸技术,有效缓解骨折手 术后的疼痛。
功能恢复
通过中医的康复训练方法 ,如气功、太极等,辅助 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的功能 恢复。
标准化和规范化:未来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将趋向于标准化 和规范化,以确保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结合西医护理的综合性方案:未来可能会见证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在 外科手术中的更紧密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手术护理方案。
THANK YOU
05
06
• 按摩推拿:运用中医按摩手法,舒缓肌 肉紧张,促进气血流通。
术后伤口愈合与中医外治法应用
伤口愈合过程:解释伤口愈合的生理过 程,如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等。
• 中药药膏外敷:使用具有生肌长肉、 消炎解毒的中药药膏进行外敷。
• 拔罐疗法:通过拔罐产生负压,促进 局部组织代谢,有助于伤口愈合。
最新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和案例报告的 数量逐年增加。
部分研究开始探讨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结合应用,以求达到更好的 手术效果。
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未来发展趋势
拓展应用范围: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护理有望在未来拓展到更广泛 的外科手术中,覆盖更多手术类型和恢复阶段。
活质量。
02
外科手术前的中医护 理
术前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
体质辨识
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对患者进行体质 辨识,了解患者的体质类型,为术前 的中医调理提供依据。

中医护理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胆胰外科术后护理工作中中医护理措施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对于术后疲劳征患者所产生的干预效用。

方法:采用随机方式收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我院肝胆脾外科就诊的患者资料共54例,根据其所接受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完成两组患者术后疲劳评分的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疲劳评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展开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疲劳症状,建议在后续干预工作中对其展开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肝胆胰外科;术后疲劳综合征前言疲劳综合征是指一种长期持久的无法缓解的体力和精神疲劳感,伴随着体力和认知功能的下降。

其主要特征包括体力疲倦、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1]。

肝胆胰外科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术后疼痛、失血、术后肠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手术创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术后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机制之一。

此外,麻醉药物和术后疼痛也可能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疲劳综合征的出现。

术后疲劳综合征是肝胆胰外科手术预后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为降低术后疲劳征的危害,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展开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

研究指出,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疲劳程度,有利于术后护理干预质量的提升[2]。

本文将以在我院就诊的肝胆胰外科患者为例,探究中医护理措施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肝胆胰外科手术预后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式1.1样本资料采用随机方式完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患者资料收录工作,共收录患者54例,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典型的术后疲劳综合征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泌尿外科疾病是指影响泌尿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尿路感染、结石、肾功能衰竭等。

传统中医学作为中国悠久的医学传统,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应用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疾病症状。

然而,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强调调节整体平衡和促进自愈能力,对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中医理论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理论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涉及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核心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泌尿外科疾病护理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个体化地进行辨证施治,中医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中能够更有效地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预防疾病复发。

这种综合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护理方法对于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肾与泌尿系统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视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与泌尿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肾脏具有藏精、主水、主骨、主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

首先,中医认为肾脏是脏腑中的主要藏精之处。

肾脏的健康和充盈程度对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次,中医认为肾脏与骨髓和骨骼有关。

肾脏的虚弱或失衡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生;此外,中医还将肾脏视为生殖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官。

中医认为肾脏的强壮与否与生殖系统的健康和正常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中的肾脏与泌尿系统的关系非常紧密。

肾脏的健康与充盈程度对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与骨骼健康和生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维护肾脏的健康,可以促进泌尿系统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三)中医理论在尿路感染、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中医理论在尿路感染、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病理状态。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1. 汤药熏洗术•汤药熏洗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草药煎煮成浓汤药,在患者的伤口周围进行熏洗。

•汤药熏洗能够通过熏蒸作用杀灭伤口周围的病菌,促进伤口愈合。

2. 穴位止血术•穴位止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用于外科手术的常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止血的效果。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可以按照病人具体情况,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止血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术•推拿按摩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通过按摩病人的身体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在外科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4. 中药外敷术•中药外敷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中药煎煮成浓药汁,将其外敷在患者的伤口上。

•中药外敷能够通过直接接触皮肤,渗透伤口,发挥药物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5.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针灸疗法在外科手术后,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身体功能。

6. 中药熏蒸术•中药熏蒸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中药煮沸,释放药物的蒸汽,让患者呼吸到中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熏蒸术能够通过呼吸道吸收药物,起到杀菌、消炎、止血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以上所列举的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方法,能够辅助外科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应用。

当然!以下是继续的内容:7.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外科患者的治疗。

•通过在皮肤上使用火罐,产生负压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

•在外科手术后,拔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活力,减轻手术后的不适感。

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

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医疗过程,而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医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实施方案,既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手术期,也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下面将对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

在术前评估中,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情况,包括气质、体质、病理情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方案制定。

在术中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以达到舒缓患者情绪、减轻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的目的。

其次,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注重术前情绪疏导。

手术前的紧张、恐惧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

因此,在术前,护理人员要通过中医情志调摄的方法,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比如,可以采用中医的气功调理、音乐疗法、草药芳香疗法等,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在手术前能够保持平静。

再次,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重视术后康复调理。

术后的康复期同样需要中医护理的支持。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术后病情和中医体质,制定相应的康复调理方案。

比如,可以通过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等方法,来促进患者的气血运行,加速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最后,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要重视团队合作。

中医护理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护理人员要与医生、中医师、康复师等多学科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共同配合实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外科中医护理实施方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中医体质,注重情绪疏导,重视术后康复调理,同时要加强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外科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中医护理特色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特色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1 研 究对 象与方法 11 研 究 对 象: .
21 常 见并发 症发 生 率比较 见表 1 .
中医护理组褥疮4 , 例 肺部感染2 深静脉血栓l 对照组分别为1 例, 例。 6
例 ,2 ,例 。 1例 6 表 1 两 组 患者常 见并发 症发 生率 比较
选 取2 1年 1 ~2 1年 l月 , 我 院外 科 住院 的患 者4 2 。 0 1 月 0 2 在 1 l例 年龄 l ~8岁 , 年龄4 岁。 性2 3 , 2 7 平均 6 男 9 例 女性 l9 。 中骨 折患 者26 , 1例 其 0例 骨
中医护 理是伴 随着 中医学的 发展 , 以中医理论 为基 础 , 不断完善 理论 体系和 技 术操作规 范 , 中医 特 色浓郁 的护理 学科 , 中医学 的重 要组 形成 是
成部分, 并且不断地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我院外科于2 1 ̄l] 00 f 开始实 施中 医护理 。 将临 床实施 情况 报告 如下 : 现
参考文 献
【】 杨圣翠, i 顾云飞.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 中的作用[ .中国高等 J 】 医学教育。0 ,6 I)12-12 . 2 1 0 (I :2 0 1 0 2 【 李吉华, 2 】 李慧丽. 李兰, 郑永华 . 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 柔性管理的5 - 议【J J.护理与临床 ,0 1 I(5 :0-38 2 l,5 0 )5 6 0 .
质增生12 骨关节结核2 骨髓炎; 风湿病5例。 4例, 例, 例, 3 按人 顷序随机分 成对照组( 用常规护理方法) 与中医护理组。 每组各26 0 例。
12 中 医护理 方 法 : .
12 1 辩证 施 护 : ..
22 住 院 时间及 恢复 功能 锻炼 时 间比较 见表 2 .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传统护理在泌尿学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涵盖了100名泌尿学领域的患者,他们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入院。

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0名患者)接受标准护理,而观察组(同样50名患者)除了接受标准护理外,还接受了中医护理。

比较了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治疗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结论]中医护理的整合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有益的,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研究中医护理是在当今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治,将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结合,综合运用于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提高疗效。

中医药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失衡状态,促进患者的自愈能力,改善症状并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特点,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中医护理的实施,可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泌尿学患者有效护理方法,并进一步分析泌尿学领域中中医护理的重要临床价值,我们的机构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对100名泌尿学患者进行了研究。

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将在下文中呈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在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泌尿科患者。

其中,男性65名,女性35名,年龄范围43至75岁,平均年龄61.3岁。

所有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被分为两组,每组50人。

1.2中医护理1.2.1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传统医学的护理。

首先,关注情绪。

在中医学中,疾病的原因通常被分为内因、外因和既非内因又非外因的原因。

外因主要涉及六种有害因素,而内因主要涉及七种情绪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开始阶段
如何实施 存在问题 采取措施
开始阶段-实施
➢学习中医护理方案 ➢找出科内常见病的护理方案 重点培训并学习相关知识 ➢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 ➢设立中医护理方案小组 ➢设立中医护理方案
开始阶段-实施
建立护理方案文件夹
建档:病人入科责任护士建立护 理效果评价表(手写)
记录:执行护士负责记录、评价
颈椎操
➢针对日益增长的颈椎病发病率,一套 行之有效、简单易学的颈部养生保健 操,能够缓解肌肉痉挛、减轻颈部酸 痛、改善颈部活动度。适用于各类人 群。
颈椎操

一双 节手
托 天
颈椎操

二仰 节望
苍 穹
颈椎操

三抱 节肩
团 身
颈椎操

四东 节张
西 望
谢 谢 聆 听
中医护理方案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在外科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
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83次/分,BP:141/79mmHg。
入院诊断:
(1)中医诊断:腰痛病(血瘀气滞证 )
(2)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血压。
常见症状
腰腿疼痛
1、证候施护 2、中医护理技术 3、健康指导
证候施护
评估 了解疼痛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 体位 选择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 活动 佩戴腰围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
开始阶段-问题
困 护理人员知识、能力缺乏 难 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阶 段 医生的不认可、不接受
病人不了解、依从性差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
医院培训考核
➢ 理论:新进人员 100学时的中医培训
科室培训考核
➢ 一对一带教
➢ 晨会提问,护理查房/天
➢ 技能:培训考核小 组,培训、视频
➢ 案例查房/半月 ➢ 中医理论、操作学习/月
病人不了解、依从性差
➢宣传手册、健康教育
➢患者说教:疗效好的患者自身说 教
➢以身示教:护士自己耳穴埋豆、 拔罐等
第二阶段:逐渐成熟
成熟阶段
➢辩证困难、取穴不准确、操作不规范 ➢部分病人依从性差 ➢健康教育不到位 ➢护士工作量大,工作不够细致、到位
成熟阶段-中医岗位
➢专人转职操作:人员的选择、培 训
归档:病人出院当班护士及时记 录归档
开始阶段-实施(把关)
➢第一关:责任护士 ➢第二关:护理方案秘书 ➢第三关:护士长
开始阶段-实施
科内秘书每季度总结护理方 案的开展情况并上报
案例
患者,以“反复腰腿痛10余年,加 重 2个月”为主诉收入院。入院后主诉腰 腿 疼痛,于久站久坐久行加剧,平躺后缓 解,尚可行走及站立,既往有“高血压 病”3余年,平素自行服用“络活喜1粒 qd” 血压控制130~140mmHg,偶有头晕。T:36.3℃,
起卧姿势 保暖 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疼痛参考标准
脸谱评分
中医护理技术
腰部中药熏蒸
活血化瘀 祛湿散寒 通络止痛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埋豆(神门、交感、皮质下):以 减轻疼痛
拔火罐、中医定向透药、骨盆牵引等治 疗
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饮食指导
情志调理
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1、以卧床休息为主,采取舒适体位 。 下床活动时戴腰围加以保护和支撑,不 宜久坐。 2、做好腰部保护,防止腰部受到外 伤,尽量不弯腰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 。 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脚下蹲腰部挺直 , 动作要缓。 3、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注意对腰 部的保健,提倡坐硬板凳,宜卧硬板薄 软垫床。 4、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五点支撑
1、耳穴埋豆
2、穴位贴敷治疗
3、穴位按摩
4、物理治疗(微波、红外线治 疗)
开展中医护理操作-8项
5、艾灸法 6、拔罐 7、中药涂药 8、贴敷疗法(固筋散)
1、耳穴埋豆
2、穴位贴敷治疗
固筋散敷神阙
吴茱萸敷涌泉
3、穴位按摩
4、物理治疗
5、艾灸法
6、拔罐
7、中药涂药
8、贴敷疗法
9、功能锻炼
➢ 考核:每年8项操
作,分层次的中医理 论考核
➢ 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月 ➢ 操作考核小组考核/月
➢ 中医理论考试/季度
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日常工作:治疗、护理、巡视、健康 教育
➢中医护理:评估辩证、护理、记录、 评价、总结
➢跟病人沟通
➢跟医生沟通
医生的不认可、不接受
➢效果:切实有效 ➢体验:医生亲自体验 ➢数据:让事实说话 ➢患者:让患者说话
➢岗位职责:制定并梳理其岗位职 责
➢方案秘书:整理科内常见病中医 护理方案
➢开展并梳理:科内中医护理技术
成熟阶段-中医岗位
➢整理:中医护理技术及相关理论 ,制定成册
➢培训:全员培训(理论、操作考 核)
➢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手册、宣传 栏
➢宣教:病人集中宣教
成熟阶段-中医岗位
➢培训理论
➢操作培训
开展中医护理操作-8项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血瘀气滞型:饮食宜进行气活血化瘀之品
黑木耳 桃仁
金针菇
健康指导
情志调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 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 清净。
2、用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 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 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 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 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