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造林基础知识

造林基础知识

三、林地清理(三)
炼 山 流 程
防火线开设:设计防火线,开设要求:一般开设10m宽的防火线,小班外缘3m 铲尽树根、杂草、落叶。个别地方开设20米宽。
林地清杂:在秋冬季提前砍到较大的杂灌进行晾晒。
炼山审批:到林业局申报炼山,取得炼山许可证方可组织炼山
组织炼山:组织足够的人员进行炼山。炼山时选择傍晚开始,沿防火线由上而 下点火,炼山后火未灭之前必须有人留守分段火场。
三、林地清理(四)
• 5、林地清理的标准 • (1)全面清理:指清除造林地上全部植被及采伐剩余物。质量 标准:无杂草/杂灌面积≥95%;杂草/杂灌的留存高度≤15cm。 • (2)带状清理:以栽植行为中心清除其两侧植被。质量标准: 清理宽度要求≥200cm;杂草/杂灌的留存高度≤15cm。 • (3)块状清理: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其四周植被并将采伐剩 余物归拢成堆的清理方式。质量标准:种植穴周围 100cm×100cm范围内;杂草/杂灌的留存高度≤15cm。
五、施肥回土
• 1、人工挖栽植穴:机械整地之后,还需要栽植穴,人工块状整 地可以不再挖穴(挖穴方法由山顶挖下挖,放线打点)。 • 2、施肥:要求将肥料从路边扛到每行,分开均匀堆放。施肥人 员使用固定容器进行施肥。肥料要求均匀释放林地山脚山顶。 • 3、回土:将肥料施入穴底,回填表土至穴一半,将肥料与表土 搅拌均匀,再回心土至穴满,回填之后的穴成馒头状,栽苗,避 免苗根与肥直接接触。 • 4、肥料流失防止:要保证肥料安全,不能流失。施肥时,发出 肥料袋与回收的肥料空袋必须一直,施肥时公司人员必须到现场 监管。保证肥料均匀释放。
九、管护
• 1、 建立火灾预测预报系统,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2、防止牲畜破坏 • 3、病虫害防治
愿望寄语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保护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森林生态、森林经营、森林保护和森林产业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林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了解林业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绿色生态建设。

本文将介绍一些林业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林业。

1.森林与林地森林是由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其他生物形成的生态系统。

它们与土壤、水体和空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着地球的许多地区,包括森林、木材林、竹林、疏林和灌丛等。

而林地指出有树木生长的土地。

2.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指森林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

森林资源包括木材、食品、药材、树脂、纤维、水源、野生动植物、可再生能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

3.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指森林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它包括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4.林业经营林业经营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它包括造林、材质树木的种植和培育、林木的疏伐和采伐、林地的规划和管理等。

林业经营旨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并为人们提供经济效益。

5.森林保护森林保护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维护的活动。

它包括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灭、林木病虫害的防治、非法采伐和滥伐的打击等。

森林保护旨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林木培育林木培育是指对各类森林树种进行种子选育、育苗、苗木培养和植树造林等活动。

林木培育的目标是培养出优质、高效的苗木,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快速恢复。

7.气候变化与林业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经营产生着深远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冲击。

林业基础必学知识点

林业基础必学知识点

林业基础必学知识点1. 林业的定义:林业是研究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学科,旨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2. 林木的分类:根据树种的特征和用途,可以将林木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木。

3. 林木的生长特征:林木的生长状况受到土壤、气候、水分、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较长,具有树干、树冠和根系等特征。

4. 林木的生态功能:林木具有保护水源、稳定水土、净化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此外,林木还可以提供木材、果实、药材等经济价值。

5. 林木的繁殖方式:林木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种子繁殖包括自然落地、人工造林和育苗等方法;无性繁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分株等方法。

6. 林业经营和管理:林业经营和管理是指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林地规划、森林种植、林木养护和森林保护等内容。

7. 森林采伐和造林:森林采伐是指对林木进行砍伐、移除和加工的活动,旨在获取木材和其他林产品。

造林是指对没有或减少森林覆盖的土地进行重新种植林木的行为。

8. 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指侵害林木健康的病菌和虫害,可以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危害。

森林病虫害防治包括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研究和防治措施实施等内容。

9. 森林保护和恢复:森林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森林的完整性和多样性,防止森林资源的破坏和退化。

森林恢复是指通过生态修复和森林重建等方法,使退化的森林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状态。

10. 林业政策和法规:林业政策和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林业发展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它们对林木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林业基础知识教程

林业基础知识教程

林业基础知识教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林业基础知识,这可有意思啦!
你想想看,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就像地球的绿色披风,多神奇呀!林业可不只是种种树那么简单哦。

先来说说树吧,那可是森林的主角啊!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特点,就像我们人一样,各有各的性格。

有的树长得高高直直,像个骄傲的卫士;有的树呢,枝桠弯弯扭扭,特别有艺术感。

你知道吗,树的作用可大了去了!它们能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就像个超级空气净化器。

要是没有树,我们呼吸的空气可就没那么新鲜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还有啊,森林里可不只有树,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呢!它们在森林里跑来跑去,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

小鸟在枝头唱歌,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多好玩呀!这些小动物和树一起,构成了一个奇妙的生态系统。

那怎么保护和管理这片神奇的林业世界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就像我们照顾自己的家一样,要用心。

不能乱砍滥伐呀,那可相当于拆自己家的房子,多不靠谱呀!要合理地采伐,让森林能够持续发展。

还要注意防火,一场大火可能会毁掉一大片森林,那多可惜呀!
再说说植树造林吧,这可是林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就像给地球补衣服一样,把那些光秃秃的地方都种上树。

想象一下,一片荒芜的土地,经过我们的努力,慢慢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那得多有成就感呀!而且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我们的土地呢。

林业知识真的是丰富多彩呀!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

它关系到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未来。

大家都行动起来吧,一起保护我们的森林,让它们永远生机勃勃!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吗?让我们一起为了那片绿色努力吧!。

植树造林基础知识

植树造林基础知识

植树造林基础知识植树造林是指通过人工种植树木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

它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植树造林的基础知识,包括植树的目的和意义、植树的适宜时机、植树的方法和技巧等。

一、植树的目的和意义植树造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面积,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发展。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调节气候和水循环。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植树造林还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

因此,植树造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树的适宜时机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植树是确保树木生长的关键。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最适宜的植树时机。

在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有利于树木的生根和生长。

而在秋季,气温适宜,雨水较多,树木在生根后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和适应环境。

此外,还应根据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树木的特性来确定具体的植树时间。

比如,北方地区由于气温变化大,通常选择4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进行植树。

三、植树的方法和技巧1. 确定植树的位置和树种选择在植树前,首先要确定植树的位置。

要选择适合树木生长的地点,避免盐碱地、淤泥地等不适宜的土壤。

同时,还要考虑树木的生态要求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树种。

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挖坑和栽植树苗在挖坑前,应事先规划好树木的布局和种植密度。

然后,根据树木的根系大小和生长需求,挖掘合适大小的树坑。

树坑的深度和直径应适当,以保证树木的生根和稳定生长。

挖坑时应将土壤和肥料进行混合,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分。

栽植树苗时,要将根系展开,切勿扭曲和损伤。

然后,将树苗放入树坑中,填土并轻轻踩实。

3. 培土保湿和施肥管理在植树后,要进行培土保湿和施肥管理,促进树木的生长。

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基础知识

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基础知识

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基础知识概述造林绿化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干预,旨在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自然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林地的规划和使用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其中非规划林地是一种特殊的情况。

非规划林地指的是未被正式规划为林地或者已被规划为其他用途,但对于造林绿化有一定适宜性的土地。

本文将围绕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的基础知识展开讨论。

选址适宜性评价选址是造林绿化的重要步骤之一,首先需要对潜在的非规划林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适宜性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壤性质、降水情况、气候因素等要素的综合分析,以确定其是否适宜造林绿化,以及选择何种树种。

常见适宜区域非规划林地较为广泛,常见的有道路两侧、废弃矿山、沙漠化土地、裸岩地等。

适宜区域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地形、土地类型•土壤条件•气候、降水情况•周边环境(例如,是否受到工厂污染等)树种选择选择原则非规划林地的树种选择需要考虑土地的特殊性,选种应以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防护性好、生态效益大为原则。

常见树种根据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树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杨树类: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

•松树类:喜欢阳光充足、土质良好的环境,对光照和水分的要求比较高,能防止风沙侵扰。

•柳树类:适应性强,吸水能力强,能够承受较多的干旱和水logging 的压力。

•桦树类:具有一定的抗病抗虫能力,生长速度快,枝繁叶茂。

•灌木类:矮生灌木,随着树木的生长也逐渐长高,能够起到增加绿地覆盖率的作用。

管护植树技术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需要注意植树技术,特别是在选树、挖植、移植、定植、补植、修剪等方面要做好工作,以确保树苗成活率。

养护措施栽植后的树木需要进行养护,包括施肥、浇水、修剪、松土、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是一种极具挑战的任务,需要从选址、树种选择、建植、管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林业基础知识是指关于森林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林业学科的核心内容。

林业学科是研究森林资源的种植、培育、保护、利用以及森林经济、森林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下面将从什么是林业、林业的历史发展、森林资源的分类、林业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林业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的工作,包括森林的培育、保护、经营和利用等方面。

林业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并与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林业的历史发展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候。

最早的人类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存方式,依赖森林资源的自然分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对森林的保护和利用意识。

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和森林文明并存,以木材供给为主要目的的人工造林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

到了近代,林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不仅涉及到木材的生产和供应,还涉及到森林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

三、森林资源的分类森林资源是指森林所具有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价值。

按照用途和管理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森林资源分为经济林、保护林和特用林。

经济林主要供给木材、竹材、薪炭、果实、草药等经济产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人工林是经济林的主要来源,包括人工造林和人工更新的天然林。

保护林主要保护水土、防风抗沙、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都属于保护林范畴。

特用林主要用于满足特殊需求,比如城市绿化、旅游观赏等。

公园、植物园、园林林地等都属于特用林范畴。

四、林业的重要性林业对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济上,林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为建筑、家具、纸张及其他众多行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

林业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环境上,林业具有保护水源、净化空气、控制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一):一、森林生态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持续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

指森林构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

具体分为两种状况:①林分最初构成时的起源。

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

②林木的构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构成的森林。

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构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

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必须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必须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齐,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造林基础知识简述:主要是针对林业行业特点,紧密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围绕提高造林基础知识,突出技能训练,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力救内容深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该科目讲述内容有八部分。

包括人工造林概述、造林设计、造林地及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整地及造林密度、造林季节和方法、抚育管理、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

通过对这些造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短训,达到指导生产,提高造林水平的目的。

第一章人工造林概述我们所见到的森林在形成过程中按是否有人为参与,分为人工林和天然林。

天然林包括原始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它们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自行生长、发育、更新、不受人为干涉。

人工林则是从幼苗开始到成熟利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受到人为有意识的影响,体现人们的造林目的。

本章节通过简要介绍,了解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区别,同时讲述人工林特点、分类及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使我们了解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的本地最新造林技术。

第一节人工林特点和林种分类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称为人工造林。

在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采用人工栽培林木恢复森林的方法,称为人工更新。

凡是经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培育的森林统称为人工林。

人工林的特点:1、生长迅速;2、木材产量高、材质优良;3、结实较天然林早。

林种分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二节速生丰产林及培育速生丰产林:是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适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速生树种造林,通过集约经营,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成材,生产大量木材的一种人工林。

人工造林六项基本措施: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抚育保护。

速生丰产林培育:1、选用条件好的造林地;2、选择速生树种;3、确定合理适林密度;4、高标准整地;5、良种壮苗;6、适时栽植;7、抚育管护。

第三节造林新技术国内主要造林新技术介绍:1、节水造林技术;2、P1菌根造林技术;3、抗旱造林粉造林技术;4、高效吸水根增肥剂造林技术;5、地膜覆盖造林技术。

这是我县近几年工程造林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

第二章造林调查设计简介森林资源调查。

(造林调查设计是其中一种)森林资源调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生长、消亡等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经营等条件之间的依序关系,以便制订国家、地方和生产单位的经济建设计划与林业计划,保障森林资源不致衰减,并得到不断发展,使森林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充分合理利用并永续不断地提高潜在生产力,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

具体来说,有以下五方面用途:1、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编制一切林业计划和规划,以及确定合理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多种效益,提高森林生产力,实现以营林为基础,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基础依据;2、分析、检查、鉴定森林经营效果,预测未来的森林效益,木材生产潜力和森林资源发展的趋势;3、检查各项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及经营技术规定的执行情况;4、修订林业计划及森林经营方案的依据;5、编制国家计划及其他部门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和参考数据。

森林资源调查分类: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一调)、森林经理调查(二调)、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

1、一类调查:是以全国(或区域、省)为对象的森林资源调查。

任务是为分析全国森林资源动态,制订林业方针、建设计划,调整全国性永续利用;控制和指导全国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蓄积量、各林种及各类型森林的比例和生长,枯损、更新、采伐等。

调查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机械布点),我县共有二调固定样点89个(8×8公里)。

2、二类调查:是以基层生产单位(县、林场)编制规划设计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调查任务是为基层生产单位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分析检查经营活动效果,编制和修订经营单位的永续利用规划(如退耕规划、瀛湖治理规划、“三化一片林”规划、天保规划等)或总体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

二调落实到小班,主要内容:除各地类小班有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和枯损量外,还需进行立地条件和生态条件的调查,以及有关自然、历史、经济、经营等条件的专业调查。

二调采用小班调查法,将调查情况落实到山头地块。

3、三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是为造林、抚育工程而进行的作业设计调查。

如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等。

是为生产提供依据,调查方法采用全林调查,标准地调查与角规调查法。

我重点讲作业设计调查,也就是三类调查。

一、作业设计准备:1、作业设计依据,也就是为什么要开展这个作业设计;2、资料准备。

a、相应图纸。

1:2.5万或1:1万地形图;b、收集当地自然、经济状况,要能反映当地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c、现有的相关文件、林业资源状况以及生产定额等。

3、人员组织,统一技术标准。

二、外业调查:通过外业调查取得设计所需要的各项调查材料,并根据调查材料编制作业设计,也就是深入实地,落实到小班,落实到山头地块,(结合实际)外业调查的步骤:1、依据技术方案勾绘外业草图(可具体化结合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等);讲对坡勾绘,现地确认小班面积,小班区划原则等内容;2、填写相关表格,详细记载,不同的作业设计依技术方案调查内容不同,要突出设计目的,指导生产的原则;3、外业资料的整理。

在外业调查期间,应每天整理当天的调查材料,发现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充。

特别是相关指标性数据要力求准确。

三、内业整理:是对外业调查资料和初步设计意见作进一步的检查整理,结合实际,统计分析,研究归纳,制订切实可行的抚育方案。

内业整理方法步骤:1、制作设计图。

在设计总体要求下,依外业草图为底图,通过透图,准确量算小班面积,图面整饰,制作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图(结合退耕作业图详细讲述);2、填写设计表、基本情况、小班一览表、设计统计表及投资概算表;3、编写作业设计说明书(结合专业设计讲述)。

因为我们重点要说的是林业造林基础知识,这后面我就围绕人工造林六大基本技术措施讲。

第三章造林地及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地及造林树种选择的目的是“适地适树”,它是人工造林六大基本措施之首,也是最重要的。

人工造林技术说的最多的也是“适地适树”,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很典型的是我们前几年退耕还林中栽植的杜仲和黄柏,还有部分地区的板栗(举例说明),下面我就造林地的种类、造林地立地条件及树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别讲一下,最后再综述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第一节造林地种类及立地条件类型立地条件类型指的是林木生长的外界环境,了解造林地不同种类的特点对于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制定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造林地也叫宜林地造林地有四大类:1、荒山、荒地;2、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3、采伐迹地与火烧迹地;4、需要局部更新的造林地(一般指抚育补苗)。

二、立地条件类型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及位置等条件的综合。

立条类型的划分。

一般是依气候、土壤、地形位置(海拔、坡位)为主要依据。

第二节造林树种的选择栽什么树容易成活、生长快、效益最好,不仅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而且也影响到造林的速生丰产和防护效益的发挥。

因此,因地制宜地选好造林树种,是造林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二、树种选择与林种。

依林种要求选树种。

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五大林种分述。

第三节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一、适地适树标准1、能顺利成活;2、能正常生长;3、稳定性较强;4、不出现“小老树”。

二、适地适树途径1、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2、改树适地;3、改地适树。

三、适地适树的方法1、选乡土树种;2、选经济价值高的树种;3、选有特殊性用途的珍贵树种;4、引入优良树种。

第四章造林整地及造林密度造林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植或播种的株(穴)数,也叫初植密度。

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

第一节合理密度一、意义1、可以促使幼林及早郁闭;2、保证林木产量高、质量好;3、能增强森林的防护作用;4、能降低造林成本。

二、原则1、按经营目的;2、树种特性;3、立地条件;4、经营条件;5、经济条件。

三、种植点配置是指在一定造林密度的基础上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

四、混交造林第二节造林整地就是清除植被和翻垦土地两项内容。

一、造林整地的作用。

二、造林地的清理。

三、翻垦土壤:整地的时间;整地的深度;整地的方法。

第五章造林季节和方法第一节造林季节什么时期造林最合适?一、春季造林二、夏季(雨季)造林三、秋季造林四、冬季造林第二节造林方法分三种,技术要点和方法一、植苗造林:裸根苗和带土苗。

二、直播造林:人工播种和飞机播种。

三、分殖造林:讲一下大树移栽。

第六章抚育管理“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第一节幼林抚育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幼林保护和幼林补植四方面。

一、土壤管理。

二、树体管理。

三、幼林保护:封山育林、预防火灾、防虫防鸟兽害,防害、防冻等。

第二节成林抚育主要讲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两方面内容。

一、抚育间伐1、目的是促进林木生长,调整林木组成,缩短培育期限,提高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效能。

2、原则: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抚育为主,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

按照抚育采伐规程进行。

要反对单纯取材的观点和以抚育为名行取材之实的作法。

3、对象:①人工幼林郁闭度在0.9以上,中龄林郁闭度在0.8以上的林分;②天然幼林、中龄林郁闭度在0.7以上,或下层目的树种的幼林较多,且分布均匀;③遭受轻微自然灾害的林分。

※成熟林一般应纳入主伐。

4、内容:①间伐次数、面积及次序;②间伐种类方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③间伐的时间、强度及间伐量;④确定劳动组织,计算投资和成本。

二、低产林改造1、对象:不符合经营目的的低劣质林分。

①郁闭度在0.2以下的疏林地;②多次破坏的残林,多伐萌生无增产前途的林分;③非目的树种占优势的林分;④生长量很低的林分。

主要运用在天然次生林。

2、方法:①一般采用伐除低产林木,营造优质、速生、丰产的目的树种;②采取改良土壤、排水、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等方法,促进林木生长。

3、内容:①计算改造面积;②提出改造方法和技术措施;③计算投资和成本劳力。

第七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杉木。

二、马尾松和油松。

三、侧柏。

四、刺槐。

第八章主要森林病虫害我国是一个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八千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二百多种,其中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园突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鼠害。

我县森林病虫害主要有:马尾松毛虫、马尾松横坑切档小蠹、胡蜂、栗实象、竹象甲、杉树炭疽病、杨树天牛、桑天牛、桑尺蠖、桑锈病、柑橘吉丁虫、柑橘炭疽病、柑橘大实蝇、鼠兔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