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短线法匹配预制关键施工技术(定稿)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几何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几何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简称箱梁预制法)是一种常见的桥梁构造方法,旨在提高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这种方法通过在工厂预制好的节段中加入预应力钢筋,使得整个箱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对于箱梁预制法的几何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制作: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合适的模板。
模板的制作应精确无误,以确保预制节段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的材料可以使用钢板或木板,但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预应力张拉:在预制节段中预留张拉孔,并布置预应力筋。
张拉时要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施加适当的初始张拉力,以保证施工完成后箱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张拉过程中,必须对预应力筋的位置、张拉力和变形进行监测和控制。
3.浇筑混凝土:在模板中放置预应力筋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需要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和获得均匀的密实度。
浇筑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以确保预制节段的强度和一致性。
4.养护处理:浇筑完混凝土后,需要进行养护处理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处理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两种方法。
湿养护是通过水的浸泡或雾化喷水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以促进其早期强度的发展。
覆盖养护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润的保湿布或膜来防止水分的蒸发,从而提供足够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在进行预制节段的几何控制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预制节段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箱梁预制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工期短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合理设计和几何控制,可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交通运输提供可靠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箱梁预制法在桥梁施工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几何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几何控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构件,而短线台节段预制法则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
在进行短线台节段预制时,需要严格控制其几何尺寸,以确保箱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实际施工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几何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短线台节段预制法的几何控制需要从制作箱梁模板开始。
制作模板时,要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准确无误,尤其是箱梁的梁身、台节段的曲线等部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
模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箱梁的几何尺寸,因此在制作模板时需要采取精准的加工手段,确保模板的几何尺寸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其次,在短线台节段预制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筋的布置。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力进行,以确保箱梁的受力性能。
在张拉预应力筋的过程中,要注意预应力筋的张拉力,确保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同时要控制预应力筋的锚固长度和位置,避免出现不良影响。
另外,在短线台节段预制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同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避免出现坍塌和分层等问题,保证箱梁的几何尺寸和质量。
最后,在短线台节段预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几何尺寸的检测和调整。
检测时要采用专业的测量工具,确保几何尺寸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几何尺寸有偏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箱梁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还要对箱梁的整体几何尺寸进行检测,确保箱梁的几何控制达到要求,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短线台节段预制法的几何控制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在制作模板、预应力筋的布置、混凝土的浇筑和几何尺寸的检测等方面严格控制,确保箱梁的几何尺寸准确无误,保证桥梁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几何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箱梁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完成。
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施工技术

若干 短节段 , 考虑 混凝 土收 缩 、 变 、 徐 预拱度 等 因素 , 将 成桥 整体 坐标转 换 为预 制 工 厂局 部 坐 标后 , 预制 台 在 座 内以 固定 端 模 为 基 准 , 整 已生 产 相邻 梁段 ( 调 匹配 梁段 ) 的平 面 位 置及 标 高 , 预 制 台座 的 固定 模 板 系 在 统 内逐榀 匹 配 、 水 预 制 箱 梁 节 段 的一 种 施 工 工 艺 。 流
i ai s o h e me tmo l n t g o ty c n r lmeh d fc t n ft e s g n u d a d i e mer o to t o . o s
K e wo d p e a ts g e t h r y r s: r c s e m n ;s o t—ln ac a tn i e m t h c si g; c n t t n tc i e o sr i e hnqu uc o
Oc . 0o t2 6
箱 梁 节 段 短 线 匹 配 法 预 制 施 工 技 术
刘 先鹏 , 刘亚 东 , 戴 书学 , 杨 绍斌
( 中交第二航务 工程 局 , 湖北武汉 40 1) 30 4
摘要 : 预制 节段拼 装连 续 梁桥 可广泛 应 用于 高架桥和 轻轨 等 建设 项 目。通 过 对 苏通 大桥 引桥 7 m跨 径 5
Absr c Th r c s e me tlc nsr c in t c n q s wi l s d i h id c tu tr s fr b t e iu a n t a t: e p e a ts g n a o tu t e h i ue i dey u e n t e v a u tsr c u e o oh v h c l ra d o
箱梁预制短线匹配施工关键技术

作者简介 : 程立平 , ,9 8年 2月出生 , 男 16 高级 工程师 , 长期从事 公路工 程建设 , 研究方向 : 路桥。 收稿 }期 :0 l 0 O 1 2 1 1 5
Ab t a t Th sp p rito u et es o t l emac atn k y p o e sa d c n rlmeh d frp e a tc n rt o id r n s r c : i a e n r d c h h r— i th c sig、 e rc s n o to t o o rc s o ceeb x gr e si n
短线匹配法预制 : 就是将 连续梁划 分为 多个短 节段 , 考虑 荷载 、 预拱度 、 混凝 土弹模 、 收缩徐 变等因素后 , 将桥 梁结构线 型空 间坐标 系转换 成预制单元坐标系 , 以相邻 的前 一梁段作 为 匹配梁段来控 制待浇梁段的几何尺寸和线型 , 确保相邻梁段匹 配拼接精度 。其原理示意见如 图 3 : 与传统的现浇方法相 比, 短线 匹配 法具 有施工 速度快 、 周
统的现浇方法相 比, 线匹配法具有 施工速度 快、 短 周期短 、 量容 易控 制, 质 成桥后混凝土 收缩徐变小等优点 , 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具
关 键 词 :箱 梁节 段 短 线 匹配 几 何 线 型控 制
中图分类号 : TU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4 6 3 (0 1O —0 7 ~0 1 0 - 15 2 1 )2 ¨ 2 4 O
北汉南 引桥共 划分节 段 12 3 2榀 , 节段长 度划分 为 3 1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桥梁建设的技术方法。
通过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成多个短节段,并利用架桥机进行安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施工效率高:利用预制的短节段和架桥机的机械化安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 施工质量好:预制短节段可以在工厂进行精细化加工,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一致性。
3. 结构优化: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以优化短节段的结构设计和预应力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4. 施工难度低:工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大型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三、适应范围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节段短线匹配法预制、架桥机安装施工工法适用于中小跨径的公路、铁路桥梁以及轻轨、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制成多个短节段,并采用钢筋预应力技术进行预应力布置。
安装时,利用架桥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短节段的拼装、调整和固定,以完成整个桥梁的搭设。
这一工艺原理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与实际工程要求的联系,采取了科学的技术措施和先进的施工工艺。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标定、分段预制和质量检查等。
2. 架桥机安装:设备调试、吊装和安装预制短节段。
3. 短节段调整:采用调整设备对短节段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调整。
4. 锚固与连续浇筑:进行预应力张拉、固定和混凝土连续浇筑等工序。
5. 后处理与验收:包括短节段拼装、伸缩缝处理、表面装饰和质量验收等。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工人进行短节段的制造、架桥机的调试和操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七、机具设备主要使用的机具设备包括:架桥机、调整设备、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搅拌站、起重机以及施工车辆等。
八、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控制需要采取措施对预制短节段进行检测、对钢筋进行预应力张拉控制、对混凝土进行配制和浇筑控制,并对拼装精度、表面质量和结构性能进行验收。
短线匹配法节段箱梁预制关键技术

联 :其 中北侧非通 航孔桥桥跨 布置为 4 X( 5 X 6 0 ) = 1 2 0 0 ( m) , 共 4联 ; 南侧非通航孔桥桥跨布置 为5 X( 5 X 6 0 ) = 1 5 0 0 ( m) , 共 5联 ; 全 桥 节 段 箱 梁
一
共 1 7 8 2榀 , 如图 1 所示。
1 2 4管理施工
D OI : 1 0 . 1 6 7 9 9 / j . c n k i . c s d q y f h . 2 0 1 7 . 0 7 . 0 3 6
城 市 道桥 与 防 洪
2 0 1 7 年0 7 月第 0 7 期
短线 匹配 法节段 箱 梁预制 关键 技 术
刘 程 洪
( 广 东省 长大 公路 工程有 限公 司 ,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0)
摘
要: 通过介 绍台州湾 跨海特 大桥节段 箱梁 预制施工 过程 , 对短 线匹 配法节 段箱梁 功效 进行 总结 , 然 后对节 段箱 梁预制 过程
中的关键 技术进 行分析 , 以期为类 似工程 提供参考 。 关键 词 : 节 段预制 ; 钢筋绑扎 ; 线 型控制
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节段拼装 ) 。标准联长 5跨
加工场集 中加工 ,并分类存放 ,施工 现场按需 取 料 。采用先进的机具设备 ( 全 自动钢筋弯箍机 、 钢 筋弯 曲中心等 ) 能保 证钢筋散件 尺寸精度 , 同种类 大批量 的生产模式能够提高作业工人生产效率 。 节 段箱 梁 钢筋 按 照 “ 在专 用 胎 架 上绑 扎 成 型 采用龙 门吊整体 吊装入模 ” 的工艺进行安装 。 节段箱梁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多 , 安装精度要求高 , 箱梁成 品外观质量要求高 ,采用此 工艺能大大缩 短钢筋人模到混凝土浇筑之 间的时间 ,减少钢筋 施工对模板 的损伤。另外 , 钢筋绑扎与节段混凝土 浇筑施工流水作业 、 互不干扰 , 真正实现节段预制 “ 工厂化 ” 施工 , 完成从 “ 预制场 ” 到“ 预制厂 ” 的转 变。 在模板端部 按照主筋位置 和间距 焊接无缝钢 管 ,钢筋骨架整体 吊装人模后在钢 管 内插入 圆钢 对钢筋 骨架进行快速精确定位 。入模就位 以后在 钢 筋 骨 架 顶 部 设 置 6条 型钢 挑 梁 ,用 以 固定 钢 筋 骨架【 ” 。 3 . 2 箱 梁 质量 管 理
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

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的一种工法,其中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是一种相对成熟且高效的施工工法。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预制工厂预制的箱梁段,确保了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2. 以长导杆和中碳钢棒为主的预应力器材,能够满足大跨度桥梁的预应力需求。
3. 采用简化工序和模板系统,使施工效率高,提高工期管理的可行性。
4. 采用焊接工艺,具有较高的抗剪性和承载力,能够满足桥梁结构设计的要求。
5. 增加施工现场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
三、适应范围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大中跨度直线和曲线梁的建设,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2. 施工现场条件良好,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施工。
3. 工期紧迫,需要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情况。
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预应力设备对混凝土缆索进行张拉,并固定在锚固端,从而产生预应力,使梁体在工作荷载下获得足够的弯曲反应力,从而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施工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如钢筋摆放、模板搭设、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等步骤,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节段箱梁短线法匹配预制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1. 制造箱梁段:在预制工厂进行箱梁段的制造,采用钢模板、钢筋和混凝土进行浇筑,并进行初步养护。
2. 运输和吊装:箱梁段进行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通过吊车等机械设备进行吊装到桥墩上。
3. 进行梁段匹配:将各个箱梁段进行匹配,并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4. 系束剥离:在梁段上设置锚固筋后,进行系束剥离,将缆索行程设置在预应力设计要求范围内。
短线匹配法节段箱梁预制实施方案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A2标 50米跨箱梁短线法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二、工程概况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1工程概述 (2)2.2工程主要特点 (3)三、主要施工技术方案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3.1预制厂布置及主要设备配置 (3)3.1.1预制厂布置 (3)3.1.2主要设备配置 (7)3.2箱梁梁段预制总述 (8)3.2.1短线匹配预制工艺 (8)3.2.2箱梁预制施工测量 (9)3.2.3总体预制顺序 (11)3.2.4预制施工的总体操作程序 (11)3.2.5标准梁段预制程序 (12)3.3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13)3.4主要施工方法 (13)3.4.1箱梁模板 (13)3.4.2钢筋骨架的绑扎与入模 (19)3.4.3混凝土施工 (21)3.4.4梁段转运和存放 (26)3.4.5梁段出运检查 (267)3.5预制线型控制 (28)3.5.1模板精度控制 (28)3.5.2匹配梁段定位 (28)3.6质量检验标准 (31)四、组织体系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2五、资源及进度计划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35.1人力资源计划 (33)崇启长江公路大桥A2标 50米跨箱梁短线法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5.2机械设备计划 (34)5.3主要材料计划 (35)5.4原材料检验计划 (36)5.5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短线法匹配预制关键施工技术王波(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成都 610306)【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法已逐步成为城市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要施工方法之一。
箱梁节段采用短线法匹配预制为该工法中的一项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
本文依托东莞地铁2号线工程实例,介绍了短线法节段匹配预制关键技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 箱梁;短线法;节段预制;施工技术1工程实例东莞地铁2号线展~虎区间高架桥采用短线法节段匹配预制25m、30m箱梁108孔/ 1272个节段,节段分为标准段、过渡段、端节段三种类型。
标准段、过渡节段分段长度为2.5m,端节段长度为2.45m,梁顶宽9.2m,底宽4.0m,高1.8m,腹板为斜腹板,其倾斜度为1:3.421,剪力键布置为多键形式,单个节段最大重量53t,最小节段重量30t。
图1标准节段典型面图2 节段预制施工特点(1)节段预制场不同于铁路梁场的规模大和公路梁场的常规,一般设置在城市周边,占地面积较小,场地设置灵活,对环境影响较小。
(2)预制节段梁尺寸短,节省模板投资,运输方便。
(3)自动化生产程度和精度高,能够确保梁体预制质量。
(4)节段预制梁可与桥梁下部施工同步进行,平行作业,大大缩短工期。
(5)节段梁预制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架梁的速度、线形,成型后的美观,采用三维几何控制软件及六点三维控制,确保节段预制精度。
3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短线法匹配预制根据工艺主要分为“起始节段预制”和“标准节段预制”两部分。
3.1预制顺序依据短线法预制原理,将单跨30m跨梁分为12节,通常定义S3节段为起始段,将其作为匹配梁右向预制直至S12节段,再将S3节段旋转180°后作为匹配梁段左向预制至S1节段。
当首跨梁S3节预制完成后,该预制节段梁片可吊至其他台座作为同跨径节段预制匹配段进行其他跨预制,以加快预制进度。
图2 梁段预制顺序示意图3.2模板选型与配置根据短线法节段匹配预制原理、线形控制精度、工程进度要求和模板使用功能、安拆需要,结合梁场生产线布置,模板配置与制梁单元按1:1配置,每套模板按固定端模、底模、外侧模、内模及其滑动支架、底模台车和液压控制系统六个部分配置,并设有相应的装、拆机构。
7个台座(制梁单元)共配置7套全新定型液压钢模板, 将模板分为A类模板和B类模板,5套A 类模板用于预制预制标准、过渡节段,2套B类模板用于预制端节段,配置标准节段内模4套、过渡节段内模2套,端节段内模2套。
表1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配备表3.3起始节段预制3.3.1液压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顺序建设底座、预埋钢板→安装固定端模支架→安装固定端模→安装底模台车→安装底模→安装外侧模→安装浮动端模→固定外侧模→固定浮动端模→安装内模→安装端头边模。
(2)模板安装关键点①固定端模始终固定且保持垂直,安装时其上取的三点(两侧标高控制点1、3和中线点2)须调水平和垂直,且点1和点3至测量塔基点距离相等。
②底模须水平和竖向与固定端模模面成90°。
③侧模拼装后接缝处错台≤2mm,模板侧向弯曲≤2mm。
④内模、底模液压系统须“点动”,确保2mm调节精度和减少对其自身的影响。
3.2.2节段钢筋笼制安(1)节段钢筋笼绑扎胎架设计与制作节段钢筋笼制作是节段预制工艺关键工序之一,为满足梁体结构尺寸、钢筋保护层、波纹管定位、预埋件定位、主筋定位、整体吊装等需要,用10#槽钢、10#工字钢、75#角钢构成外框骨架,在底板、腹板75#角钢上按照设计间距@150mm开半圆形槽定位卡,精准定位钢筋,在周围用Φ48mm钢管和5mm花纹钢板设置1m宽操作平台,专用胎架装置提高了钢筋笼制作效率、制作精度图3 钢筋笼绑扎专用胎架示意图(2)节段钢筋笼绑扎、吊装入模节段钢筋笼预先在胎架上绑扎完成后,采用双排槽钢支架结构式吊具吊装,根据钢筋布置在底部1/2处、1/4处、腹板、水沟电缆槽侧墙钢筋等位置通过纵向7条槽钢(底部配7条φ48*3.5mm钢管),每条槽钢横向3个吊钩,形成多吊点(21个)平衡起吊系统,经10t龙门吊整体吊装入模,各吊点均匀受力,保证钢筋笼吊装不变形。
图4 钢筋笼吊装3.2.3内模推进一套标准的内模包括内模顶板、内模上角板、内模侧顶板和内模下角板。
内模系统安装在内模滑动支撑梁上,通过滚轴支撑且引导其在地面轨道上滑动穿过固定端模达到相应位置,由液压系统完成竖直方向伸缩及横向开启、闭合。
3.2.4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混凝土在预制场采用HZS50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至浇筑位置,由10t龙门吊配置1.5m3料斗入模,入模温度5-35℃,按“底部两侧倒角—底板—腹板—顶板”顺序浇筑,分层高度≤30cm。
振捣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为主,附着式振捣器辅助振捣。
外侧模和底模均配置2台附着式高频振动器(三相380v、转速157HZ、2.2KW),外侧模振动器设置在纵向1.25m,高度距梁底0.5m处,底模振动器设置在纵向1.25m,横向局梁边缘0.45m。
设置每次振捣时间8s;在制梁区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存梁区采用自动喷淋养护,养护时间≥14d。
3.4标准节段预制(一个循环)3.4.1几何测量(1)埋设控制测点混凝土凝固前,在梁顶预埋六个测点,中线控制测点由Φ12的U型圆钢制作,端头长100mm,中间长300mm,高程控制点由镀锌十字螺栓制作,螺栓长50mm。
测点离梁端部(顺桥向)为150mm,间距为2350mm。
(2)数据采集先后在砼凝固后和脱模前采集六个测点平面位置和标高,在U型圆钢上刻画中线标志,取平均值输入三维控制软件运行,获取已浇梁段作匹配梁时相对于局部坐标系的相对坐标。
3.4.2脱模脱内模和外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16Mpa以上,根据同条件试件数据,一般在浇筑完成后10-12h,按内模→移动端模→外侧模顺序依次脱模,使匹配梁与新浇梁分开。
3.4.3荷载转换点动底模台车液压系统操作杆伸展竖向油缸,使新浇梁体荷载由底模支架转移至底模台车,实现第一次荷载转换。
3.4.4新浇梁段移至匹配梁段拆螺杆和底模连接螺丝,收(升)底模支腿约40mm,在底模台车上穿钢丝绳,10t龙门吊通过滑轮牵引底模台车,新浇梁段从灌筑梁段移至匹配梁段位置。
3.4.5吊装底模至待浇段位置采用10t龙门吊将下一节段底模吊装至待浇段位置, 底模高度低过固定端模40mm,底模尾部距端模长度约为:梁长+L1-40mm;根据底模中线和固定端模中线、标高对中和整平,底模包住固定端模和匹配梁,搭接长度15cm。
3.4.6匹配梁定位将新浇梁移至匹配梁段位置后,测量人员将上一节段采集数据输入软件后反馈的本节段六个定位测点控制数据,通过现场局部坐标系放样指挥操作人员利用底模下三维千斤顶反复调节,使匹配梁达到所需三维位置。
匹配梁定位操作步骤如下:(1)匹配梁三维位置调整1)梁体纵向移动:龙门吊牵引底模台车沿轨道运动至离端模一个梁长,5t 千斤顶或手拉葫芦微调,达到所需位置。
2)梁体横向调整与转动a点动油压,使两个水平油缸运动,调节端模和梁段中线的距离。
b点动油压,使两个旋转油缸运动,调节端模和梁段之间的距离。
c点动油压,使四个垂直油缸运动,按几何监控数据调节1-6点标高。
(2)伸匹配梁底模支腿约40mm,点动底模台车液压系统操作杆伸展竖向油缸,使匹配梁荷载从底模台车转移至底模支架,实现第二次荷载转换。
图5 匹配梁定位3.4.7待浇梁底模调整、固定先调节对齐底模中线与端模中线和匹配梁中线,拧四个螺丝,将底部升起,前边贴紧固定端模,后边贴紧匹配梁底;再在小底模处安装螺杆,撑住小底模;最后在顶部左右两侧各安装一根临时拉杆,以抵消水平冲力。
3.4.8关闭外侧模(1)底部对拉杆穿入插销孔,推进中间拉杆,调节底部大螺丝使外模合拢;(2)以端模和匹配梁为基准,调节内、中螺杆,锁紧梁底对拉杆,确保外侧模与匹配梁、端模搭接15cm,与底模、固定端模、匹配梁密贴,拼缝≤2mm。
(3)紧固外侧螺杆,关闭顶部边模,固定端模板上安装波纹管定位环,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匹配面上涂刷隔离剂,拼缝打玻璃胶。
3.4.9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将钢筋笼吊装入模后推进内模,进行标准段混凝土浇筑。
标准节段筋笼吊装入模、内模推进及混凝土浇筑工艺同起始节段,不同之处在于起始节段采用浮动端模作为匹配梁,标准节段采用实体梁作为匹配梁。
3.4.10几何测量数据采集此工序与3.4.1相似,区别在于此时需采集12点平面位置和标高点(匹配梁6点、新浇梁6点)。
3.4.11匹配梁段移出和吊离模床用10t龙门吊牵引匹配梁底模台车移出模床,继续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以上,采用60t龙门吊移至存梁区存放。
根据同条件试件数据,一般在浇筑完成后36h可移梁。
3.4.12新浇梁段移至匹配梁位置用10t龙门吊通过滑轮牵引新浇筑梁段至匹配梁段位置,成为新的匹配梁。
如此反复循环,完成其余节段预制。
3.5节段移运及存放采用双层存梁,存梁兼顾“制、运、架”需要,以跨为单位,横向布置,纵向预留出梁通道,即30m梁每排存梁台座使用6个存梁位(存放12片梁)。
在满足制、架梁的匹配情况下,要尽可能减少移梁次数和移梁运距,确保安全、快速存放和出梁。
4线形控制4.1控制原理线形控制的实质是一个坐标系到另一个坐标系的转换,通过计算匹配梁段(i段)相对于待浇节段(i+1段)的空间坐标位置来保证梁的设计线形。
为确定节段梁的空间位置,实现整体坐标到局部坐标的转换,每节梁顶设置6个控制测点(中间两点控制平面轴线、左右四点控制高程)。
测点平面布置图见图6。
图6梁体预埋测点平面示意图4.2坐标系的建立4.2.1整体坐标系O g-X g Y g Z g坐标系:每节段梁的六点在整体坐标系下的(设计)坐标值。
4.2.2局部坐标系O-XYZ坐标系:固定端模中心为坐标原点,大里程方向X轴,侧向y轴,竖向Z轴。
一个制梁台座由一条固定中线监控,该中线与两端测量塔上设置的强制对中点连线重合,且垂直平分于固定端模。
4.3模板精度控制采用高精度徕卡leica1201全站仪(1.2 mm+2ppm*D)、DSZ2水准仪(往返测标准差 1.5mm)对固定端模进行中线、垂直度、水平度复测检查,复测频率为前5片梁每片复测1次,稳定后1次/月。
固定端模要求水平误差和与中线的垂直度误差≤1mm;底模要求水平和竖向与固定端模模面成90°;外侧模、内模要求闭合良好,接缝≤2mm。
4.4预制几何尺寸控制(1)混凝土凝固前,在新浇梁顶面指定位置预埋控制测点(2个轴线控制点、4个高程控制点)。
(2)先后在混凝土初凝后及脱模前(避免对梁体扰动)采集匹配梁和新浇梁六个测点坐标,并将中线投放在轴线控制点(U型圆钢)上,刻画出梁体中线标志,要求测量精度达到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