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古诗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小学古诗教学的见解。
小学古诗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学形式,它既有规范的韵律结构,也有丰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汉字的发音、构词方式以及词语的搭配用法,从而丰富词汇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朗读古诗、模仿古诗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声音语调和语言节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古诗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诗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感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深入思考古诗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解读诗人的情感表达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感悟能力。
小学古诗教学还应兼顾学科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融合。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语文课程的教材内容,也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有关古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启示,让学生将古诗中的人生哲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欣赏古诗词的风格、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以下是我对于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是当前古诗词教学面临的难题。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使古诗词教学生动起来,如通过课堂朗诵、课外小型朗诵比赛、歌唱、赏析、解密、改编、跟读、分组讨论、PPT制作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古诗词之美,增加学习的活力。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古诗词是很多大文豪对孤独、冷漠等情感的表述,因此,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进行文学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古诗词中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阅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外表美与内涵美的奇妙交汇,感受美的价值,体验自我表达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精神的升华。
三、注重学生阅读和诵读能力的培养。
古诗词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因此,古诗词的阅读和诵读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韵律、语调、声调、词意,通过语音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节奏感、韵律音律、情感表达、思想表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例如,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词中的“平仄”进行拍手齐唱,使学生感受到韵律和音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历,理解、体会和创造古诗词,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意能力的发掘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思路运用到写作、创作中去,促使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结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诗词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古诗词教学应当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某几篇古诗词的背诵和鉴赏,而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使古诗词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以其唯美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的朗诵、赏析,引导学生倾听自然之声、人生之音,感受古人的情怀,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诗词背后的意境,还要学会运用诗词语言进行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古诗词进行联想、构思,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古诗词的续写、加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味古诗词的美感,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修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多了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背景,还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感情认同。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要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深远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体验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可以通过朗读、韵律、比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古诗创作能力。
学习古诗不仅是欣赏和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古诗的格律和意境,组织课堂创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要培养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能力。
古诗是需要记忆的,通过背诵古诗可以帮助学生牢记其中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朗读、合唱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效果。
还可以组织古诗文化节,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诵和背诵成果,增强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自信心。
要将古诗教学与生活融合。
古诗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古诗,通过解读和讨论,让学生把古诗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体验。
小学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作能力、记忆能力,并将古诗教学与生活融合起来。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古诗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古诗词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为出发点。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意识正在发展中,他们对于古代文化往往缺乏了解,对古诗词的咏诵和欣赏往往没有产生兴趣。
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古诗词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再现、音乐韵律等,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着一定的差异,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古代语汇和修辞手法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我们应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解读和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古诗词教学应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演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作者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教学还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古诗词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背景来解读诗词中的含义,通过学习地理和科学知识来理解诗词中的自然景物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小学古诗词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让他们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汲取营养,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古诗词的初步印象往往只是停留在学习背诵上,缺乏真正的阅读体验。
因此,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阅读兴趣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选取与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相适配的古诗词以及与学生生活和情感相关的诗词。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诗词表达的意境、感受文化熏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抒发感受,将自己的心情与古诗词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和学生的需求,设置一些合适的活动和任务,例如班级诗歌比赛、古诗词吟唱会等,让学生从诗歌创作、背诵、演讲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古诗词技能。
同时,也要通过知识点教学、注重文化解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古诗词中有许多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句子和词语,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加以理解和发挥。
因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例如“诗词接龙”、“给句成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古诗词,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授古诗词,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背诵和赏析古诗词,感受其中的美与哲理。
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古诗词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一些高深的古诗词可能理解困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意义明确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敏感性。
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通过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语感。
学生可以通过背诵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和演唱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习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解读和赏析。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无法深入理解古诗词中复杂的文化内涵和哲理。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解读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从形象、意境和修辞等方面进行赏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中独特的艺术之美。
古诗词教学还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赏析古诗词。
通过春天的花草、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雪景等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相应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和情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代的诗词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认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和文化修养,使学生能够理解、欣赏和创造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能力,而古诗词正是中国古代人民以审美的角度表达和传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欣赏到那些具有美学意义的作品,培养对于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古诗词具有高度浓缩的特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文字里发现更多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古诗词通常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品味古诗词,掌握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5-06-30T13:35:45.89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作者:陈云飞[导读] 在古诗文中,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情、理通过传神的语言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陈云飞(渠县静边职业中学渠县 635200)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明确提出了两条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古诗文教学应瞄准这两条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实践“新课程”。
本文试就此谈一孔之见。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古诗文中,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情、理通过传神的语言准确地呈现给读者。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作者创作的动机、立意、内涵等一股脑儿地全盘端出来,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必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将自身先前的独特体验融注到古诗文中,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阐释,这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所能代替得了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完成生动、具体、独特的个人阅读感受,真切领悟作者创作的动机,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得到深刻的启迪。
如学生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体悟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懂得了做人之理和报国之理;读杜甫的《望岳》,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体会到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等等。
二、动态演示领略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
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如阅读《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三、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并将想像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
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过《小石潭记》,学生可画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澄澈空灵之感;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学习《望天门山》,擅长画画的赵静同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描绘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四、通过把握意境加深情感
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
所以理解古诗词首先要“入境”。
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
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
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
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描述、插图、音乐、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营造便于正确把握古诗词基调的“生活新境”。
五、揭示背景感知艺术形象
古诗文创作的年代和今天已隔久远。
要想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把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就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运用背景知识,体味作者的心境。
例如,只有了解了元和十四年(819年)为了拯救民族,不惜衰朽残年,写封奏书给皇帝,因反对迎拜佛骨激怒唐宪宗被贬潮州的韩愈的经历,才能体味作者创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的满腹委屈与悲愤之情,才能解读“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诗句所隐含的事实,才能感受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篮管马不前”中诗人借秦岭云雾缭绕之状,蓝关风雪弥漫之态表现恋家念国之情和内心的辛酸。
有些诗句和历史事实有很大联系,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西夏进攻北宋环庆二州,又用四年时间攻陷抚宁诸城的情况下,有感而作的。
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豪情壮志和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优秀的古代诗文作品,往往都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深邃幽雅的意境,能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
在教学中加强背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多读读背,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好和伟大。
在中学课本的所选诗文中,既有抒情,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背诵,许多作品让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可激发起一代又一代人无限的探索和奋斗精神;《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诗作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又曾多少次地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又怎能不对杜甫心忧天下的豪情充满敬意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使多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朋友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呢?
轻扣古诗文教学的大门,更加让笔者感到自我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的不足。
古诗文教学对教师的涵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不懈求索,加强对古典诗文的研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引渡人,把学生引入古典文学的殿堂,去品茗古诗文这杯陈年醇香的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