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2 血糖调节
血糖调节课件

B细胞 (胰岛素)
A细胞(胰高血糖素)
两种激素的拮抗作用
血糖升高 + + + 血糖降低 +
+ 胰岛素 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4.血糖平衡的意义: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 低血糖晚期症状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 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 现持续糖尿
• 2、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胰岛素 ,它 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着 拮抗 作用关 系? • 3、血糖的神经调节方式中,其神经中枢 是 下丘脑 ,其效应器是 内分泌腺 。
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 超过肾糖阈,才会出现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 定他患了糖尿病?
1、如果早晨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为 什么到了中午第三节课就会感到头昏、心慌、 四肢无力?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 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总结血糖来源和去路 来源:
①消化、吸收 ②肝糖元分解 ③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含量升高
去路:
①氧化分解 ②合成糖元 ③转变成脂肪、 某些氨基酸 血糖含量降低
3、当空腹血糖60~180 mg/dL时: 糖尿病
血糖升高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胰岛B 细胞
+
胰高血 糖素分 泌增多
+
肾上腺 素分泌 增多
-
+
+
+
胰 岛 A 细胞
高考试题及插图在“血糖调节”一轮复习中的运用

戀寸f拘各f备考方略2020年第3期高考试题及插图在“血糖调节”一轮复习中的运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13161)胡静董清沈帆摘要在“血糖调节”一节教学中,应用相关高考试题和插图开展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胰岛素降 血糖机理及糖尿病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深化知识联系、完成知识迁移并发展科学 思维。
关键词高考试题及插图;血糖调节;复习教学;科学思维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0)3 -0064 -03“血糖调节”相关问题中,血糖调节模型、胰岛 素降血糖机理及糖尿病机理非常适合以过程图的 形式组织复习。
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高三学生,教 师需要提供更多背景知识,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 中加深对机理的理解,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高考试 题是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源,试题及插图蕴含丰富 的、视觉化的多重编码信息,这些信息是对专业、难 理解机理的简化和提炼。
将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示 意图进行二次开发,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 握,同时能熟悉命题意图,提高解题能力。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血糖调节”是《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体液调节中的实例,也是第1章“人 体内的环境与稳态”的体现。
本节知识点与《生 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糖类及细胞呼吸、《生 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工程药物等 知识点紧密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意义。
本节 课为血糖调节的一轮复习,课程标准和考纲对血糖 调节模型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
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血糖调节相关的基础知识及 解题能力,但是会略有遗忘,而对血糖调节及糖尿 病相关机理则缺乏深人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也有待提尚。
综合上述分析,本节课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理解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关注糖尿病 的发病机理。
这两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教学设计以2019年江苏高考题为主线,复习血糖调节的基础知识,接着深人挖掘胰岛素降 血糖机理以及糖尿病机理,以期提高学生对本节内 容的认知水平。
血糖调节

消炎痛、水杨酸盐,可减弱磺脲类降糖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力,从而使血液中游离磺脲类降糖药增多,大剂量 服用此类பைடு நூலகம்物可增强磺脲类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
此外,水杨酸盐还可减少磺脲类降糖药的肾排泄,使磺脲类降糖药作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增多,也可增加 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另外,保泰松可减少磺脲类降糖药的肝代谢和肾排泄。而阿司匹林用于糖尿病患儿, 更易出现低血糖,故对糖尿病患儿应慎用。其他如扑热息痛也可致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减少组织对糖原的利用和分 解,使血糖升高。雄激素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内环境稳定性,引起糖耐量降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 素的降糖作用减弱,从而也削弱了口服磺脲类降糖药(SU)的降血糖作用,故两者不宜合用。口服避孕药可减少 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而大剂量应用孕激素也能升高血糖。如乙炔雌二醇可使糖耐量降低,对隐 性糖尿病者,可诱发糖尿病,这可能是因为雌激素能增强生长激素的活力,引起尿糖、血糖升高的缘故。而生长 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能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减弱,甚至会引起糖尿病。生长抑素,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和 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应用可致高血糖。甲状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促皮质激素能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素释放;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另一类激素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释放。由于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人体血糖含量总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样,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糖在一定幅度下降,可以左右食欲。当血糖降低时就会有 饥饿的感觉,身体就提出要求“请提供能量”。进食后,胃肠道将食入的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吸收进血液, 使血糖升高;到血糖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发出指令,使食欲减退。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血糖又一次下 降……如此反复,从而维持了血糖的动态平衡。
血糖的调节

参考答案:
首先会大量出汗,之后,出现休克;静脉滴注葡萄糖液
2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 糖 平 衡 的 调 节 三 要 素
(1)血糖平衡是通过调节来源和去路实现的;血糖的平衡依 赖于血浆中有适量的相关激素;适量的相关激素又是通过 复杂的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2)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调节有三个方 面①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②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提 高血糖浓度而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③神经调节,下丘脑 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3)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其中主要是胰 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也有三个方面:①最重 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②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 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其分泌,也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而 间接地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 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例4】分析说明题: 右图分别是正常人 和糖尿病患者在摄 取葡萄糖后血糖含 量的变化曲线。请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 2 问题(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1 为糖尿病患者的。 (2)假如在糖尿病患 者摄取葡萄糖1小时 后,给他注射胰岛 素,请在图中绘出 他体内血糖含量的 变化曲线(表示出 大致趋势即可)
3 糖尿病及防治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高血糖、糖尿、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防治
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 诊 断糖尿病?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 使,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 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 才患糖尿病。
《血糖的调节》ppt课件

现糖尿。
( ×)
二、分析说明题 右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__为2 正常人的,曲线_ 为糖尿1病患者的。
190
2、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 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 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 变化曲线。
100
0
1
2
摄取葡萄糖溶液
胰岛 B细胞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多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 低血糖的激素
(-)
(+)
胰岛素 分泌增加
胰岛 A细胞
肾上腺素 分泌增多
肾上腺 髓质
下丘脑 另一区域
血糖降低
血糖平衡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 (途经:增加去路,减少来路)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升高血糖。 (途径:增加来路)
4、强调
血糖高不一定是 高血糖 高血糖 不一定有 糖尿 有糖尿也不一定是 糖尿病
四、糖尿病及其防治
1、症状: “三多一少”-多食、 多尿、多饮;身体消瘦、体重减轻
2、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 胰岛素分泌不足 血糖升高
供能不足 糖代谢障碍 饥饿→多食 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消瘦
3、诊断: 验血
验尿
高血糖 糖尿
2、80—血12糖0mg平/dL衡的范有围什内保么持意相对义稳?定。
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3、血糖异常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 低血糖早期症状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 低血糖晚期症状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时: 高血糖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 糖尿病
血糖调节

一、血糖的稳态
资料:马拉松运动员在比 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 耗,但含量并没有显著下 降,仍然稳定在0.9g/L左 右。
血糖正常值:0.8-1.2g/L
稳态的意义
• 资料1:英国男护士被控谋杀,注射过量胰岛素致病人死亡 (新华网2007年10月17日)。控方律师声称:“诺里斯为病 人注射了她们本不需的胰岛素。霍尔(其中一名受害者)本来 (髋关节手术后)恢复良好,有望尽快出院。谁知突然病情竟 然发展成低血糖昏迷、灾难性脑损伤,于12月11日死亡。”
• 资料3:Bernard在研究碳水化合物代谢时吃惊的发现,饿 了一天的狗的血液里居然有葡萄糖。
• 思考:你能做出什么假设? • 资料4:Bernard发现,进食后狗的肝门静脉发现了大量的葡
萄糖;结扎狗的门静脉时,他观察到“葡萄糖从肝脏流转出
来”。随后Bernard意外地发现2 ,在离体的肝脏内葡萄糖继续
应用分析
胰岛B细胞
毛细血管 靶细胞
糖尿病人血糖 偏高,你能根 据此图推断出 糖尿病的病因 吗?
糖尿病
统计结果: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 升趋势,其中印度和中国尤为明显,中国已有约9629 万名糖尿病患者。全球每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数为490 万,相当于每7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一半糖尿病 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胰高血糖素 促进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肾上腺素等激素
促进
肝糖原分解
血糖水 平升高
二、血糖稳态的调节
3.激素分泌的调节 (1)血糖直接调节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肾上腺
胰岛素分泌增多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二、血糖稳态的调节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血糖平衡调节教学课件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2.血糖平衡的调节(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调节中枢:下丘脑的相关区域。
(3)主要激素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②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4)调节途径(5)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3.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6)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1)血糖平衡的调节也就是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2)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则会引起糖尿病。
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方式治疗,因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1.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2.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式图(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来判断,波动范围在3.9~6.1 mmol/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 曲线表示正常人,a曲线表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曲线表示低血糖患者。
(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变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血糖调节

230 220 右图分别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 200 a 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 180 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 160 140 下列问题: 120 1、曲线___为正常人;曲线 b 100 b 80 a ____为糖尿病患者。 1 2 3 2、b曲线在1~2h时间下降的原因 0 t/h 摄取葡萄糖溶液 胰岛素 主要是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增加 此时肝糖元的含量应该________;2~3h基本稳定,此间 减少 肝糖元的含量会______。 3、a曲线在1~2h间仍然上升,与b相比,肝糖元合成量 减少 应明显________;2~3h间a 曲线有所下降,与b相比, 减少 组织细胞中糖的氧化会________,而脂肪及蛋白质分解 增加 形成糖尿 则________,a曲线下降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
血糖含量/mg·dL-1
230 220 右图分别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 200 a 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 180 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 160 140 下列问题: 120 4、病人原尿中葡萄糖含量与血 100 b 相同 浆相比,应该_________,原因 80 1 2 3 肾小球不能阻止葡萄糖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t/h 摄取葡萄糖溶液 从血浆进入肾小囊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尿液中有葡萄糖,是由于原尿中的糖浓度比肾小管 重吸收 大得多 ______的糖浓度________; 5、分析病人尿量明显增多的原因是,随尿液丢失糖时 丢失大量水 丢失大量水 也会___________,口渴多饮是由于___________使血浆 浓缩而致,容易饥饿而多食是由于______________使组 细胞利用糖障碍 织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而引起,身体消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消耗过多所致。 脂肪和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2 血糖调节【基础回顾】考点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考点二、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考点三、糖尿病(1)形成原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2)症状: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技能方法】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2)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除受血糖浓度的影响外,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其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影响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变化。
(4)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
(5)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肾上腺素也可升高血糖,其作用为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同时肾上腺素还在体温调节中都发挥作用。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2.人体饭后三曲线变化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相对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由曲线可知:(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可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1)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切除法、注射法。
(2)实验方案4.糖尿病形成分析【基础达标】1.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答案】B【解析】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的唯一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所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均为拮抗关系,A、C项错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B项正确;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D项错误。
2.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胰高血糖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才能减缓摄取血糖,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以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D正确。
3.血糖的平衡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通过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来升高血糖浓度B.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互为拮抗关系的两种激素D.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答案】C【解析】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B项错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结果使血糖升高,二者是互为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口服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D项错误。
4.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糖的调节是通过基因选择性表达来实现的B.TORC2蛋白的开关功能体现了血糖的反馈调节机制C.血糖浓度偏低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D.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与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有关,故A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当血糖浓度降低时,TORC2会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该蛋白质促进相关基因关闭,体现了血糖平衡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故B正确;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故C正确;人体中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故D错误。
5.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答案】D【解析】人进食后,因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进而引起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减少,而糖尿病患者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图示中的a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曲线,c为正常人进食后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变化的曲线,A项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引起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二者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B项正确;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C项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D项错误。
【能力提升】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答案】A【解析】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对象是“小鼠”,观察指标是“小鼠症状的变化”,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
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对比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
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
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分钟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乙: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丙: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A.丙、丁B.乙、丙C.甲、丁D.甲、乙【答案】A【解析】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分钟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
3.如图为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胰岛B细胞受损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解析】从图示看出,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或其受体;而胰岛B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
4.下图(左)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摄食后1 h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C.2~2.5 h内,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分泌物乙能使血糖升高,据此可判断甲是胰岛素,乙胰高血糖素。
摄食后1 h内,由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升高,分泌物甲增多,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降低,A项正确;分泌物乙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B项错误;2~2.5 h内,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项错误;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拮抗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
5.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1时前仅进了早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C.B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D.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且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答案】CA点时血糖浓度高于基础血糖水平,因此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以降低血糖浓度,而B点时血糖浓度低于基础血糖水平,因此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以升高血糖浓度,A项错误;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所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B项错误;B点时血糖浓度低于基础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该激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浓度,C项正确;激素能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细胞,同时激素只是作为信息分子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而不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D项错误。
【终极闯关】1、(2015届江苏南京市高三三模)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A.曲线a的下降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减慢有关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能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答案】C【解析】横坐标为胰岛素浓度,胰岛素为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含量越高血糖消耗速率加快,所以b为血糖消耗速率;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有抑制作用,所以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度。
因为胰岛素能够抑制非糖物质转换为葡萄糖,并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以a曲线血糖的补充速率下降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减慢有关,A正确;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使这些细胞内形成糖原,B正确;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补充小于消耗,所以血糖浓度下降,C错误;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降低,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血糖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会兴奋,兴奋传到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