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 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 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好处是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 特点。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仿写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写下图的蝴蝶。
这奇异的蝴蝶,远远 看去像倒挂在花朵上的一 片枯叶,要是你伸手去摘 那片树叶,它却飞了起来。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自在闲游 )的凤蝶儿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1.这节诗运用了( C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它们”在文中指( B )。
A.小朋友
B.小白菊
C.作者
不再胆怯、抬起头 拟人
自信、坚强
男女生对读,看谁能读出小白菊的自信、坚强。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仿写
请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写小溪。
小溪一边哼着歌儿, 一边欢笑着奔向前方。
12 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晴了的时候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比喻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小草泛着新绿色, 生机勃勃,小草 会说些什么呢?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
(炫耀新绿)的小草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朗读指导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 一定雨是润·过凉·的爽泥又路温,柔; 炫 ·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 ·下·子·洗净了尘垢。
语速舒缓。“润过”“一 定”“一下子”几个词要重 读,语调上扬;“凉爽又温 柔”“洗净”要慢读,读出 对泥路和小草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下册仿写12课现代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原诗: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仿写: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去小河边走走。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
曲折而又清幽。
小河在眼前延伸,
蜿蜒好似一条丝绸。
那河畔的垂柳,
在风中轻轻摇曳,
妖娆的舞姿那么温柔。
从叶片滴下的水珠,
欢快地跳进河面,
抛却了忧愁。
那一圈圈河水的笑靥,
慢慢地随水东流。
到小河边去走走吧,在天晴的时候,
闻着花香,看着绿树,栉风而行,听鸟啁啾。
太阳露出了笑脸,
在云朵里不时往下瞅。
那河边散步的人儿,在不时驻足、逗留……。
语文四下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知识点

语文四下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知识点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__________本诗作者戴望舒,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知识点1.专有名词凤蝶:一般为大型昆虫。
以后翅有尾状突为特点而命名,但有许多种类无尾状突。
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一些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凤蝶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
有些种类是害虫;部分种类受到保护。
2.作者介绍戴望舒: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
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3.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小学语文四(下)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3.全诗共 小节,第二小节写“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
家”,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 之情。 4.理解诗歌,完成判断。
(1)第三节写游子常年漂泊在外,思念家园也就成了一种奢望。( ) (2)第四节“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表明作者虽然心系家园,但 身处的地方更让他流连忘返。( )
(3)第五节一个“唔”字,表达了游子经过沉吟之后想要挣脱乡愁,面 对现实的决心。( )
结构梳理
泥路—— 凉爽 温柔
在
近观 小草—— 炫耀 新绿
天
小白菊——胆怯 绽透
晴 了
凤蝶儿——自在闲游 赤着脚,携着手
的 召唤
时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候
新阳推开阴霾
远望 溪水晕皱
浮云闲游
热炫 耀)美丽 (洗 净)尘垢 ( 抖去)水珠
(踏着)新泥 (涉过)溪流 (推开)阴霾
主要作品:《雨巷》《狱中题壁》《 戴望舒诗稿》等。
会认字
xuàn gòu qiè pù chì shè yùn
炫 垢 怯 曝 赤 涉晕
炫耀 尘垢 胆怯 曝晒 赤脚 跋涉 月晕
炫弄 水垢 怯场
赤背 跋山 红晕
涉水
识字方法 曝晕
偏旁归类识记法
带“日”字旁的字多 与太阳有关。
多音字
pù(一曝十寒)
曝
描写天气晴朗的词语
云淡风轻 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万里晴空
春意盎然 碧空如洗 春光明媚 金风送爽
类文阅读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教学课件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 州人,现代诗人。1928年《雨巷》一 诗的发表引起轰动,因此他又被称为 “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雨巷》《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诗集《望舒草》 《望舒诗稿》等。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 利,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小径雨后清新诱人的情景。
走入小径
放眼望去
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诗人在召唤 我们做什么?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开篇点题。以亲切、平和的话语,自 然地将我们的思绪引向那清新润泽的郊外 小径。
读一读第1小节的剩余部分,找一找诗中 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 _泥__路__、_小__草__、_小__白__菊__、_凤__蝶__儿__ 这四种平凡而又美丽的事物。
课后作业
1. 试想一下,如果你也走在这样一条小 径,会有哪些感受呢?写下来与同学 交流。
2. 搜集其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细 心品读。
三、诗人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新阳、溪水、云。
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 2.用诗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看到过的
雨后天晴的景象。
12 * 在天晴了的时候
导入一 导入二
导入一 视频欣赏:《雨后槐荫》
返回
导入二
【描写天气的词语】 晴空万里 风和日丽 万里无云 天寒地冻 云淡风轻 烈日炎炎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秋高气爽
花瓣,极致灿烂的景象。
诗人笔下的小白菊是个怎样的形象?
小白菊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虽娇小、 羞怯,但在雨后初晴中勇敢地绽放出了自 己最美的一面。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原文范文

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原文范文在天晴了的时候【作者】戴望舒【朝代】现代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原名戴潮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
生于浙江杭州。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
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回国。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
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1941年底被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不久在北京病逝。
享年45岁。
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
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文大意

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文大意
《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课文啊,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眼前慢慢展开。
天晴了,那世界会变成啥样呢?作者告诉我们,小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哎呀,这小路咋还能温柔呢?其实啊,就好像它在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脚丫子,让我们走在上面特别舒服。
还有小草,那可不一般!它们把身上的水珠当作珍珠,闪闪发光。
这不就像我们小朋友,戴上了最漂亮的饰品,得意洋洋的。
小花们也不示弱,不再害羞,大大方方地抬起头,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凤蝶儿呢?在木叶间自在闲游,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多快活呀!
我仿佛能看到小朋友们在天晴的时候,欢天喜地地跑出来,在小路上蹦蹦跳跳。
“哎呀,这水珠真好玩!”“看呐,那朵小花笑得真灿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热闹极了。
老师在课堂上讲这篇课文的时候,那声音就像好听的音乐,带着我们走进了那个天晴后的世界。
我们都听得入了迷,好像自己也在那美景之中呢。
这篇课文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让我也想去小路上走走,去看看那些可爱的小草、小花和自由自在的凤蝶儿。
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大自然的向往之门。
我觉得呀,这篇课文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多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在天晴的时候,别老闷在家里,出去走走,会有好多惊喜等着我们呢!。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四年级下语文第十二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戴望舒,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
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代表作品《雨巷》、《我的记忆》等二、相关资料凤蝶,一般为大型昆虫。
以后翅有尾状突为特点而命名,但有许多种类无尾状突。
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一些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凤蝶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
有些种类是害虫;部分种类受到保护。
全世界多达850余种,而中国约有近百种。
三、多音字晕yūn 晕倒yùn 日晕四、词语炫耀尘垢胆怯曝晒赤脚涉及阴霾光晕五、词语解释:炫耀: 夸耀。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晕皱:水的表面被风吹起的波澜。
六、教材解读:1.读课文,边读边想: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2.”温柔“一般形容女子温和柔顺,这样写泥路有什么好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温柔“描绘了泥路的柔软,表现了泥路的美好。
3.“炫耀、洗净”写出了什么?“炫耀”写出了小草的快乐与自豪;“洗净”写出了雨后小草的洁净、清新。
4.“胆怯、慢慢、试试”写出了什么?“胆怯”表明小白菊经历了风吹雨打,“慢慢”“试试”写出了小白菊的谨慎,表现了小白菊的可爱与美好。
5.“智慧书页”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凤蝶儿五彩的翅膀比作“智慧书页”,凤蝶在阳光下扇动美丽的翅膀,一开一收,表现了它的自由快乐与生命的活力。
6.“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6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此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
全诗用拟人手法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勾画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意象简明、寓意深刻,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天晴了的时候》后被选为冀教版小学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