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功能看诗经

合集下载

诗经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诗经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诗经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进步。

尽管如此,人们依旧对古老而神秘的诗经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内涵深刻的文化内涵,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启发与启示,这些都是诗经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一、诗经文化的艺术价值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经历了1000多年口耳相传的过程,文学价值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它是古代文人们的精神财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诗经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其风格清新灵动、朴素自然、意境深远,诗句精炼、优美动人。

从古代文学形式上,诗经富含音乐元素,其吟咏方式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无形的美感。

在现如今的音乐表演中,也不乏有以诗经作为歌曲的灵感来源。

如2018年春晚上的“清水河畔”节目以及2020年央视春晚的“三才”等多个演出都采用了诗经的歌曲。

这也表明了诗经这一艺术形式不仅适合于古代的吟咏方式,更是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二、诗经文化的思想价值诗经是一部包含了丰富思想的文化作品,在其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信仰。

诗经以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的传统中国文化思想为主导,着重强调“仁德“的理念,以及注重“人情“的出发点。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说法仍有很大的引用价值。

毕竟,社会的处理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中,“仁德”和“人情”往往是由缺陷而产生的。

除了人际关系上的启迪,诗经中还有着一些具有道德信仰和世界观的教育意义。

例如,包括人生道路的选择、财富与贫窭、生命之脆弱,以及自由与操守等方面的思考。

这些思考的深层次来自作者的真实生活经验和对于社会内在规则的洞察。

因此,诗经文化不仅仅是有艺术价值,更是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诗经文化的历史价值诗经历史上是文化上的宝贵遗产,它蕴含了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的真正精髓。

尤其是在先秦时期,诗经是具有文化纪念性和文化诉求的代表之一,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浅谈王夫之从文学角度对《诗经》的研究

浅谈王夫之从文学角度对《诗经》的研究
文 史哲
浅谈王夫之从文学角度对 《 诗经》的研究
魏菊英 (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苏州 2 5 0 ) 10 0
摘要 :王 夫之是清代从 文 学角度研 究 《 经 》的第一人 , 《 诗 诗 译 》则是从 文学 角度研 究 《 诗经 》的第一部 专著 。其 主要成就表 现 在 : 《 经》当作 文学作品来读 ;对 于 《 把 诗 诗经 》的功 用,提 出了新 的见解;注重讨论 《 诗经 》的创作艺术,提 出了大量精辟的见解。 关键词 :王夫之 ;文学角度 ; 《 诗译 》;主要成就 美 的 高度 。而 且打 破传 统观 念 ,将读 者 置于 重要 的地 位 ,认 为读
解。
王 夫之 是清 代从 文 学角 度研 究 《 诗经 》 的第 一人 , 《 译 》 诗 则是 从文 学角度 研 究 《 诗经 》 的第 一部 专著 ,也 是诗 话 史上 第~ 部专 论 《 诗经 》 的诗话 著作 。 《 夕堂 永 日绪 论 》 内、外篇 及 《 南 窗漫 记 》 也 问涉 《 经 》 , 近 人 丁福 保 辑 《 绎 》 和 《 诗 诗 夕堂 永 曰绪 论》合 编 而成 《 斋诗 话 》 ,收入 《 诗话 》丛 书之 中。人 葺 清 民文学 出版 社于 18 年 出版 由戴 鸿 生笺注 的 《 斋诗 话笺 注 》 , 91 善 这也 正是本 文所 依据 的版 本 。 《 诗译 》共 十 六则 短论 ,每 则 都 以
1 言 ”与 “ ”。王 夫之 全面 地继 承 了前人 关 于 “ ”与 .“ 意 言 “ ”关系 的观 点 ,提 出 “ 以意为 主 ” “ 意 文 意藏篇 中” ,主 张 诗 歌创 作 贵含 蓄 ,表情 达 意应 不直 不露 。认 为诗 要有 情 韵 ,以 “ 字
外含 远 神 ” “ 中有 余 韵 ”为诗 歌艺 术 的最 高境 界 。他 认 为诗要 句 有情 韵 , 以 “ 外含 远神 ” “ 中有 余韵 ”为 诗歌 艺术 的最 高境 字 句 界 。所 以他 赞赏 “ ‘ 子之 不淑 ,云如 之何 ’ ‘ 胡然 我念 之 ,亦可 通 诗 《 诗经 》 为其论 说对 象 ,在 对 《 诗经 》进 行 赏析 的 同时 ,注 重讨 怀 也 ’ , 皆意 藏 篇 中 。” “烈颐 过 总 结 《 经 》 中 的一些 篇 论 《 诗经 》 的创作 艺术 ,并推 广到 其他 诗歌创 作 中 。 章 ,他认 为 “ 藏篇 中 ”才 是诗之 圣 , “ 意 无论 诗歌 与长 行文 字 , 王夫 之对 《 诗经 》研 究最 重 要的 贡献 , 在于 能将 《 经 》作 俱 以 意为 主 。意 犹 帅 也 ,无 帅 之 兵 ,谓之 乌合 。李 、杜所 以称 诗 坝 ;反 之 , “ 笔 必于 俗 为文学 作 品来进 行艺 术研 究 ,而 且确 有真 知灼 见 。 以 《 译 》为 大家 者 ,无 意之 诗 十 不 得 一二 也 ” 诗 篇终 结 锁 ,不然 则 迎头 侄 唱 。 ” 烈啦 盛 赞 《 南・ 他 周 苯苜 》 , 例 ,其主 要成 就有 : 第 一 ,关 于诗 经 的 研 究 方 法 , 王 夫之 坚 持 把 《 经 》 当 作 说 : “ 采 茉 莒 , 意在 言 先 ,亦在 言 后 ,从 容 涵 泳 , 自然 生 其 诗 采 玄 葛覃 》两 诗 ,: “ 绝而语 不 句 文 学作 品来 读 ,反对 经学 家 用训 诂 、考据 的方 法 论 《 诗经 》 。他 气象 。 ” 鄹 他 认为 《 鸟 》 《 明确 指 出 “ 元韵 之机 ,兆 在人 心 ,流连 ( )宕 ,一 出一入 ,均 绝 , 韵变而 意不变 ,此 诗家 必不 容昧之 几也 。 ” 引顺 佚 2 情 ”与 “ ” .“ 景 此 情 之哀 乐 ,必 永 于 言 者也 。 ” “ 冶 性情 ,别 有 风 旨 ,不 可 陶 引情 景 说 入 诗 经 学 是 王 夫 之 的独 创 。他 认 为 诗歌 创 作 中景 以典册 、简 犊 、训 诂之 学 与焉 也 。 ” (《 斋 诗话 笺注 》,第 1 蔷 页 。 以下 引文 均 出 自此 书 ,故仅 标 页数 ) 这 就 从文 学 审美 的角 度 出发 ,肯 定 《 诗经 》作 为文 学 作品 的特 性在 于抒 发情 感 ,陶 冶 性情 ,而 非经 生俗 孺所 说 的政 治伦 理教 化功 用 。再 如他 分析 《 小 雅・ 出车 》 的末段 “ 日迟 迟 ,卉 木萋 萋 : 庚 喈喈 ,采 繁祁 祁 。 春 仓 与 情 的关 系十 分密 切 , “ 景名 为 二 ,而实 不可 离 。神 于诗者 , 情 妙 合无 垠 。 巧者则 有情 中景 ,景 中情 。 ” “ 夫景 以情 合 ,情 以景 生 ,初 不相 离 ,惟 意所 适 。 ” 蹦 里 说 的 “ 合无 垠 ”即 这 妙

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一、诗歌体裁与形式《诗经》可是后代诗歌体裁和形式的老祖宗呢!它里面的诗歌形式多样,有四言为主的,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简洁明快的四言句式,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后代很多诗人在创作时,也会借鉴这种整齐的句式结构,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诗经》中还有重章叠句的形式,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种反复咏唱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后来的很多诗歌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让诗歌更富有韵味。

你读这些诗歌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那种独特的韵律美呢?二、题材与内容《诗经》的题材那叫一个丰富,简直就是后代文学的灵感宝库。

它涵盖了爱情、战争、劳动、祭祀、风俗等等各个方面。

先说爱情吧,像《关雎》《子衿》等诗歌,把那种纯真美好的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后代的爱情诗很多都受到了它的影响,诗人也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战争题材的诗歌,如《采薇》,写出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残酷,为后代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深刻的情感和视角。

还有劳动题材,像《伐檀》《硕鼠》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心声,让后代的作家们更加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些丰富的题材,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让作家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展现才华。

你觉得《诗经》中哪个题材最能打动你呢?三、表现手法《诗经》的表现手法那可真是厉害,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

它常用的赋、比、兴手法,就像三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诗歌创作的大门。

赋就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比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直接把男子的形象和行为描述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比就是比喻,像“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让形象更加鲜明。

《诗经》的文学意义与古代中国社会

《诗经》的文学意义与古代中国社会

《诗经》的文学意义与古代中国社会引言《诗经》作为中国文化古籍中的经典之一,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学意义与反映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诗经》在文学上的价值以及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 文学形式与艺术风格《诗经》是用韵脚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骈文体,由300余篇诗歌组成。

它采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具有浓厚而生动的表现力。

在形式上,《诗经》以押韵、平仄等技巧展示了古代汉字音韵之美,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音乐感;在艺术风格方面,《诗经》深刻描绘了各种真实生活情景,展示了人性百态,并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打动了后世。

2. 婉约唱和爱情主题《诗经》中涵盖了广泛而丰富的主题,但其中婉约唱和爱情主题被认为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许多诗歌以表达爱情之美为主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爱情的向往、追求和思考。

这些诗篇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相遇与别离、忍受分离带来的痛苦等情感体验,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挣扎。

3. 面向社会生活与治理《诗经》不仅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也着眼于社会生活与治理。

其中有不少诗歌是记载政务、道德伦理、行为守则等方面内容,通过文字将国家社会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反映和审视。

这体现了《诗经》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的文化工具和智慧积累角色,成为后世汉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4. 反映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作为最早期文学作品之一,《诗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与生活方式。

通过描写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民生活与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士农工商等社会群体以及各种职业的存在。

这为后世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提供了珍贵资料。

结论《诗经》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深厚的文学意义与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通过其中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婉约唱和爱情主题、关注社会生活与治理以及反映古代社会风貌等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并且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文学成就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文学成就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文学成就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作者记名的诗集,收录了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这些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首先,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其中的《国风》部分以描绘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抒发,展示了当时中国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

例如《郑风·击鼓》通过描述周朝与周边蛮夷的战争,表达了当时社会上普遍的对于战争的恐惧和痛苦。

这些诗歌不仅仅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更是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其次,诗经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得这些古老的诗歌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其中的《小雅》部分尤为突出,以其优美的诗句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比如《小雅·采薇》,通过描绘女子采集薇草的场景,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诗歌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简洁明了,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想象力和感受力去体验其中的美感,产生共鸣。

最后,诗经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在格律、题材还是意境上,诗经都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诗经的格律严谨,使得后来的古代诗歌在形式上能够得到规范和完善。

同时,诗经的题材广泛,既有政治、战争的诗歌,也有爱情、自然的诗歌,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诗经中那种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的语言风格也成为后来文人追求的范式,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它的独特艺术手法和深刻思想内涵,使得这些古老的诗歌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经》思无邪等的评价

《诗经》思无邪等的评价

《诗经》思无邪等的评价《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篇章,如《诗经·思无邪》。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诗经·思无邪》进行评价。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诗经·思无邪》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诗歌作品。

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描绘了一个无邪而纯真的形象,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和善良的向往。

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冷酷和残酷的揭示,让人们反思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诗经·思无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诗经》中的一篇,它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代早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此外,从哲学角度来看,《诗经·思无邪》可以引发人们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思无邪的形象,代表了一个纯真善良的人,他面对世俗的冷漠和残酷,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和无邪。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思考,以及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保持自己的善良和纯真的道德困境。

最后,从艺术角度来看,《诗经·思无邪》展现了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它运用了古代汉字的优美和简练的特点,通过押韵和节奏的运用,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总的来说,《诗经·思无邪》作为《诗经》中的一篇,具有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多重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人们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重要素材。

通过阅读和理解《诗经·思无邪》,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思考人性和道德问题,同时也欣赏到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举例说明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举例说明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举例说明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诗经》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它就像一瓶陈年佳酿,越陈越香。

说到《诗经》,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那一首首古老的诗歌,平平淡淡却饱含深意。

可你知道吗?这本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可大了去了,简直是让人惊掉下巴的。

咱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在文学上也适用,许多后来的作家和诗人都受到了它的启发。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举几个例子吧。

想想李白,他的诗风豪放,大家都知道,但你可知道李白那股子洒脱劲儿,多少是受到《诗经》里“关关雎鸠”的影响?那些简单的字句,却写出了爱情的纯真和美好。

李白在《将进酒》中呼唤豪情,仿佛是借了《诗经》中那种抒情的手法,简直是把酒言欢,气吞山河。

再看看杜甫,他的《春望》,哎哟,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感,就像《诗经》中那些关心社会的诗篇,愁苦而深邃。

想想看,那时候的百姓生活得那么苦,杜甫一边咏叹自然,一边感慨时局,和《诗经》里的“青青子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说元代的杂剧,那也是受《诗经》影响的不轻。

很多剧本里的唱词,仿佛就能听到《诗经》里的韵律和情感。

尤其是《西华山》里,那些关于爱与离别的描写,简直就是《诗经》中“彼采萱兮”的现代版!小生和旦角的对唱,真的是把古代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记得《红楼梦》吗?书中那些诗词,都能看出《诗经》的影子,宝黛之间的那点情愫,细腻得让人心疼。

曹雪芹从《诗经》中找到了表达的方式,才让人觉得那段爱情是如此真实。

而且啊,《诗经》里的很多意象,比如“桃花源记”里的桃花,都是在《诗经》中能找到影子的。

古往今来的作家都在用这样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渴望与追求,那种情感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真是太感人了。

像是唐诗中的“月”,宋词里的“花”,这些意象跟《诗经》密不可分。

想想看,那个“月”有多亮,那个“花”有多香,这些都跟《诗经》里那些描绘自然的诗句一脉相承。

更不用说现代的诗人了,比如海子,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完全可以和《诗经》里的“采薇”相提并论。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赏析《诗经》中美学特征的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赏析《诗经》中美学特征的翻译

2142019年14期总第454期ENGLISH ON CAMPUS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赏析《诗经》中美学特征的翻译文/朱 烨【摘要】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逾五百年间的三百余篇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审美价值,至今有些经典诗句仍活跃在人们的口头笔尖。

本文将着重分析《诗经》中的美学元素,并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基础上,赏析理雅各和庞德两位译者的《关雎》译文中对原诗歌美学元素的传达和再现。

【关键词】 《诗经》;《关雎》;美学特征翻译;功能对等【作者简介】朱烨,女,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和英语教育。

一本质属性。

而诗歌在文学中最具艺术气质,可谓美中之美。

那么,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之美,美在何处?1.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古诗词中,意境通常是诗人将描绘的图景与自身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出现,融情于景,即景生情。

《诗经》中许多诗歌会通过描写某些特定情境从而达到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效果。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雎》、《桃夭》,这两首诗歌在进入主题感情前,通过描绘情境进行背景烘托,令读者仿若身临其境,使整首诗的情感抒发更具感染力。

2.声音美。

《诗经》收录的大多为地方民歌、朝廷或宗庙乐歌,因此咏诵起来朗朗上口,声音美更加卓著,这也是诗歌体裁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作品的显著之处。

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韵律,会大量使用叠词和句式重复,起到强化语势的作用,同时增强音乐美感。

这一点在《诗经》的多数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引言《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字里行间充满朴素与纯真,刻画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也表露出最真实自然的情感。

《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对中国文学的体裁结构和语言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在中国文学艺术殿堂中熠熠生辉。

知名翻译学者刘宓庆一直强调美学对翻译研究的本体论意义,他认为,审美是翻译的本质属性,成功的翻译需要具备成功的语言审美(刘宓庆,2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学功能看诗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从文学功能看《诗经》
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的价值是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

文学的功能是有很多的,最基本的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此外还有凝聚功能、益智功能等。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陶冶情操、鼓舞士气、提升境界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的。

《诗经》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其是周代礼乐文化中产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认识功能。

《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它虽然是一首用于祭祀活动的诗歌,但却较为全面地描写了西周初期的社会风貌,通过描写农民一年的劳动过程,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阶级关系的真实情况。

还有《将仲子》这一篇章,诗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因家庭与社会的压力和干涉,而不能与自己的恋人相会的痛苦心情和矛盾心理。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矛盾心理的描写反映在旧礼教的桎梏下恋爱不自由的主题。

在《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可以让我们观风俗、晓人情,从这些诗的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些关于古代的人的一些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下人的命运等,从而引发我们思考。

文学作品包含着一定的政治、道德、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些内容中渗透着作家爱憎赞否等思想感情倾向,作者所表达的自己的情感会引发读者的一些共鸣,也会在这些方面对读者起到一个启蒙和教化功能。

在《诗经》中,《新台》这首诗是卫国人假托齐女的口吻来讽刺卫宣公本来是为儿子娶妻,最后却占齐女为己有的不道德的行为,揭露了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生活的腐朽。

《载驰》一篇内容是许穆夫人听到卫国被灭的消息,决定到曹地慰问卫君,并计划向大国求援但却遭到拒绝。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刻画了抒情主人公真挚热烈、沉郁悲壮而又缠绵悱恻的爱国情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关切故国命运而又有远见卓识的爱国者形象。

诗中洋溢着的爱国情感也常常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诗经》中的《氓》是一首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端抛弃的女子的自伤之诗。

全诗通过回忆倒叙的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成功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同写爱情的还有《柏舟》一篇,塑造了一个感情炽烈、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妇女形象。

这些诗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古代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坚强不屈的精神和追求人性自由的勇敢行为,这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是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度的。

《诗经》中的许多诗对读者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他们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还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也促使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学作品中的认识和教育功能很重要,但却不能一味地强调认识和教育功能,因为文学作品中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是通过读者不同程
度的审美体验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很重要。

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在《硕鼠》这首怨刺诗中,诗人把统治者比做贪婪凶残、人人厌憎的大老鼠,是一首带有控诉性质、体现了强烈底层意识和愿望的诗作,也正是这种坦率、真诚的控诉,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社会公正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从而在读者心中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使这首诗在审美上的力度得到了加强。

《芣苢》一篇用了“采”、“有”、“掇”、“捋”等六个动词,就把妇女们采摘芣苢时的欢愉之情流露出来,语言质朴无华,和谐自然。

而且会让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的同时不禁想象出古代妇女们劳动的样子。

在文学作品中,文学的审美功能会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学形象及思想内涵,这也是将作家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读者精神财富的必经之路。

文学作品有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也有娱乐功能。

文学的娱乐功能指的是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

《诗经》中的诗大多采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诗经》的篇章整齐,回环往复,富于音乐美,诗句以四言为主,排列划一有序,分章明显,章与章之间讲求平衡、匀称、有节。

如《月出》一诗重视声韵效果,多用双声、叠韵字,表现出了宛转的情思和优美的音节,为读者描绘出了月下美人绰约风姿和诗人劳心幽思的动人形象。

《静女》一篇,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双关语及移情于物的手法的运用,把一对恋人的约会场面写得生动、活泼,充满欢愉而幽默的情趣。

同时,姑娘天真活泼
和小伙子淳朴憨厚的性格,也在这富于戏剧性的场面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文学作品中的娱乐功能能够让读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快乐感,寓教于乐,能更好地把《诗经》的认识和教育功能发挥出来。

《诗经》是一部既优秀又伟大的文学作品。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把文学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这些基本的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作品中,当读者欣赏这部作品时,这些功能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让读者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