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英雄雨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机智勇敢地保护交通员,与鬼子作斗争的故事。

课文情节紧凑,生动有趣,展现了雨来聪明、勇敢、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雨来的英雄气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认知仍较为模糊。

《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感受他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

19《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有什么好处?(4)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有死,有什么作用?4.感悟环境描写的作用。

(1)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五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第六部分有一段关于“还乡河静静的”的描写,说明了什么?里。

交流:这段话突出了雨来家乡的美丽,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读句子,交流:“蓝蓝的天上飘着……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段话是为了烘托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行为。

(3)交流:“还乡河静静的……叫着。

”这段话烘托了乡亲们“失去”小英雄的悲伤的心情。

三、作业(用时:5分钟)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1.摘抄文中描写景物的词句。

2.课外阅读小说《小英雄雨来》。

引导学生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了解小说《小英雄雨来》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感受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导学内容:一、导入(15分钟)1.实施激活策略:学生观看视频《小英雄雨来》片断,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导入新课: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导入《小英雄雨来》这个小说的学习。

二、阅读文本(30分钟)1.教师讲解《小英雄雨来》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内容,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

三、课堂互动(30分钟)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人物,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描述所选人物的英勇事迹,并进行分享。

四、巩固提升(30分钟)1.小组合作:将小说中的情节排序,并进行解释和讨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个别拓展:学生写作一篇《我的小英雄》的文章,表达对现实生活中的英雄的感激之情。

3.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点评,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升文章质量。

五、课堂总结(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感恩之情。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感悟。

导学案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2.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拓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课堂总结部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加深对英雄主义精神和感恩之情的理解。

【导学案续写】四、巩固提升(3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小说中的情节排序,并进行解释和讨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师将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写在小黑板上,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将这些情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解释每个情节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优秀教案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情导入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运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敢与敌人斗智斗勇。

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1)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2)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3)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三、学习字词1.自学字词。

勾画生字词,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

2.巩固字词。

用生字卡片抽读。

四、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1)出示句子:“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芦苇上()盖了()白雪。

风一吹,()苇絮()飞起来,()小房屋都罩在()芦花里。

”(2)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说说怎样写比较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2.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

3.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4.讨论这部分的大意和小标题。

(1)分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2)教师明确。

(大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

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提问:夜校的学习条件怎么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2.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讨论大意和小标题。

(1)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2)教师明确。

(大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体会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十六课《小英雄雨来》,齐读课题。

“机敏、调皮的雨来在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女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念着”指名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着”齐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雨来也在认真地念着:指名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雨来认真的念着,这两句话早也在雨来心中扎根了,所以小雨来使劲全身力气把缸搬回原位,成功掩护了李大叔,然而自己却落入了鬼子手中。

鬼子凶恶、残忍,小雨来的处境令人担心,鬼子会用怎样的卑劣手段对待雨来,请同学们默读第四小节。

”二、读的模块哄骗:“鬼子为了找到李大叔将前后院都翻遍了,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们便想从雨来身上找到突破口。

”1.指名读。

“鬼子看是温和,实则确是在假装好人,目的就是想哄骗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些语句,从鬼子的动作、表情、语言体会鬼子的狡诈。

”2.自由读3.指名读(可以叫2个人)“面对鬼子的哄骗,机智的雨来早已识破了他们的假面具”指名读雨来的回答。

先叫一位,再启发读。

“文章通过雨来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他的机智,我们读的时候应该读出雨来故意装作很无辜的样子。

”利诱:难道雨来真的无所畏惧吗?我们来看:当扁鼻子军官把雨来怀中的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东西时,雨来心里想1.指名读雨来心里想的话。

“面对凶残的鬼子,小小的雨来怎能不害怕呢?”2.再读,读出雨来的害怕。

“雨来心里害怕,表面却十分镇定,鬼子见哄骗不成,又拿出糖和金戒指来诱惑雨来。

” 1.指名读“面对好吃的糖和金光闪闪的金戒指雨来却不为所动”齐读威胁“鬼子见哄骗不成,诱惑也没能得逞,鬼子一下子恼羞成怒了” 1.指名读可以叫多个同学将这些动词加重语气读出鬼子的恼羞成怒。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8《小英雄雨来(节选)》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8《小英雄雨来(节选)》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8《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设计2020 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18 《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说教材】这篇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

【说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课前完成)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来与敌人英勇、顽强、机智地作斗争的英雄品质。

4.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反复” 这种写法的表达作用。

【说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说教法学法】1.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

2.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可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

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对于每部分内容的把握,可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予以落实。

【说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

《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

《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一、导读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小英雄雨来》的部份内容,这是一部描写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普通孩子如何成为了英雄的过程,以及他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进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激励自己,英勇面对困难,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 理解小英雄雨来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3. 分析小英雄雨来如何克服困难,成为英雄;4. 激励学生英勇面对困难,尽力奋斗。

三、教学重难点1. 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理解;2. 小英雄雨来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3. 分析小英雄雨来如何克服困难,成为英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1)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组讨论小英雄雨来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并总结汇报;(3)分析小英雄雨来如何克服困难,成为英雄的过程。

3. 拓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小英雄雨来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在成长中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英勇面对困难,尽力奋斗,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课后作业1. 回顾《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内容,写一篇读后感;2. 思考并总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小英雄雨来的成长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尽力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8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节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故事非常生动,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掩护李大叔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雨来的形象。

这篇课文篇幅非常的长,这是文本的一个显著特点。

现在的学生习惯于阅读微信、图像文本,不太爱读长一点儿的文章,所以阅读少量通俗易懂的长课文对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

随着年级的升高,长课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其他课文所不具有的独特价值,如培养概括能力、浏览能力、寻找关键信息能力、快速阅读能力等。

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特色,特别注重不同学段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了由浅而深的螺旋发展,所以梳理全套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形成目标序列,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定位更加准确。

学生早有学习长课文的基础,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长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在结构上采用“反复”的手法,相同的情节和内容反复出现,虽然文章稍长,但学生能在相同内容的多次重复中巩固生字,模仿课文学习表达。

本单元围绕“儿童成长”这个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两则》、《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四篇课文,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学习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重点。

关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学习了“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之前所学的基础上,要求又有所提升,体现了语文要素安排的系统性和发展性,同时也为六上第四单元以及六下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实打下基础。

学生可以迁移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在之后的语文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升,这是统编教科书能力训练体系上的一大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写鬼子的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的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
(4)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机智勇敢的体现。
4.(1)读一读第一部分描写景物的语句:“芦花开的时候……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交流:这段话突出了雨来家乡的美丽,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1)引导学生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小组合作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雨来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交通员

勇斗鬼子

河沿枪声

机智逃生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多音字:“吧”“塞”“哇”,在本课分别读bā、sāi、wā。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的别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的别称。冀,河北省的别称。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用时:10分钟)
1.激情导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掩护交通员,并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段。
1.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要用恰当的语气朗读人物对话,表现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用时:5分钟)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部分。
1.交流,说说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找找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雨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3.朗读课文第四部分。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整体内容,从而把握文章的重点。在指导朗读时,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并思考如何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用时:30分钟)
1.引导学生借助问题交流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4)读一读课文第四部分,交流雨来是怎样和鬼子斗争的,体会雨来的坚强不屈。
(5)交流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
(6)读一读课文第六部分,说说雨来是怎样脱险的。
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自读中感悟、理解。出示思考题,点拨学生自学时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课文。
三、读文识字,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
(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雨来是个英雄?
(2)文章的哪几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关系?
2.引导学生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样?哪些语句说明了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儿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画下来。
用书中原句加小标题:
①“望着妈妈笑”
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把缸挪回到原地”
④“什么也没看见”
⑤“有志不在年高”
⑥“雨来没有死”
1.指导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智慧,认识多音字,理解重点词,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小英雄”的品质。使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锤炼。
2.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如,“游泳”“夜读”,了解文章大意。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1)引导学生在书中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课文中反复提到这句话的作用。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2)读句子,交流:“蓝蓝的天上飘着……飘飘悠悠地飞着。”这段话是为了烘托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行为。
(3)交流:“还乡河静静的……叫着。”这段话烘托了乡亲们“失去”小英雄的悲伤的心情。
1.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讨论,可以帮助或引导学生感悟语境的巧妙,理解课文的内容,更深刻地理解“小英雄”的品质。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妙,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以点带面,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本课多音字较多,哪位同学能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课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不常用,如“晋察冀边区”“扫荡”,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理解基本意思。还有些鬼子说的话,具有日语特点,如“这个,金的,也给你”,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
2.默读课文,试着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教师归纳板书。
教学重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3.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生字、多音字、新词卡片。(教师)
2.课件(挂图、幻灯片等)。(教师)
3.搜集小英雄雨来的事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3.认真听老师总结,初步走进文中主人公雨来的情感世界。
4.学生质疑: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1.激情导入后,引导学生理解“英雄”的意思,为下面的快速阅读做好铺垫。
2.听音乐想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小雨来与鬼子斗争时的所思所想。
二、小组合作,交流内容(用时:10分钟)
3.探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景色美?
(2)课文为什么描述雨来上夜校读书?
(3)课文描写鬼子的阴险狡诈和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4)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有死,有什么作用?
4.感悟环境描写的作用。
(1)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五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第六部分有一段关于“还乡河静静的”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小英雄雨来(节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3个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小组合作,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等。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描写芦花村的环境的语句,交流:雨来每到夏天就到还乡河游泳,所以练就了一身游泳本领。
(2)读一读画出的语句,交流雨来在夜校读书的情景,了解雨来是怎样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
(3)朗读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的相关句子,感知雨来的机智勇敢。
3.引导学生先在文中找到三处环境描写的语句,然后通过朗读了解三处环境描写的自然巧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作业(用时:5分钟)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管外阅读小说《小英雄雨来》。
引导学生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1.学生交流了解的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
2.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勇敢的特点。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
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来推去。
劫难:灾难;灾祸。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2.(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
(2)小组合作交流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尝试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用概括法加小标题:
①游泳本领高 ②上夜校读书③掩护交通员④勇斗鬼子 ⑤河沿枪声 ⑥机智逃生
3.教师可提示学生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并明确如果用书中原句做小标题时,要加双引号。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提出努力方向。
2.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1.针对老师的总结,反思自己有何改进之处。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第三部分:雨来是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的?
第四部分: 面对鬼子的威逼利诱,雨来是如何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的?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部分:雨来怎样机智脱险?
1.(1)学生交流回答: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2)小组合作交流各部分重点内容。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1.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内容。
2.(1)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交流回答。
(1)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为后来雨来脱险埋下伏笔。
(2)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