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Quadranti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Quadranti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康 辉, 蔡 贤华 , 徐 峰. 黄 勇
( 广 州 军 区武 汉 总 医 院 骨科 4 3 0 0 7 0 武 汉市 )
【 摘要 】目的: 探讨 Q u a d r a n t 通 道 下 微 创 经 椎 间 孔 腰 椎 椎 体 问融 合术 ( T L I F ) 治疗复发性腰椎 间盘突出症 的临 床疗 效 。 方法 : 2 0 0 7年 2月 ̄ 2 0 1 0年 3月 采 用 微 创 T L I F治疗 复发 性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患 者 3 5例 , 男2 2例 , 女 1 3
弓根 螺 钉 断 裂 、 融 合 器 移位 。结 论 : 经Q u a d r a n t 通道微创 T L I F治 疗 复发 性 腰 椎 问 盘 突 出症 临床 疗 效 满 意 。 【 关 键 词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复发性 ; 经 椎 间 孔 腰椎 椎 体 问融 合 术 : Q u a d r a n t 通道 ; 疗 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4 — 4 0 6 X . 2 0 1 3 . 0 3 . 0 2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1 . 5 , R 6 8 7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0 6 X ( 2 0 1 3 ) 一 0 3 — 0 1 9 8 — 0 6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o f mi ima n l l y i n v a s i v e t r a n s f o r a mi n a l l u m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u n d e r Qu a d r a n t

《2024年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临床观察》范文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症状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然而,术后残余痛仍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

小针刀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术后出现残余痛症状的患者共计100例。

2.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治疗包括定位、消毒、麻醉、刀刺等步骤,由专业医师操作。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恢复时间等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

三、结果1. 疼痛程度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期间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持续优于对照组。

2.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在SF-36量表各项指标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 恢复时间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通过松解局部粘连、减轻神经根压迫、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同时,小针刀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然而,小针刀治疗的最佳时机、疗程及操作技巧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与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对比分析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

对照组(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试验组(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各26例,观察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手术、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患者V 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为(1.6±0.3)分、(20.5±1.9)分、(18.6±4.2)分,对照组为(2.4±0.5)分、(26.6±2.4)分、(16.1±3.7)分。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疗效优于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推荐选用。

[關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融合术;腰椎间盘摘除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method and effect of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he te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ectomy,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hort,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the operative indexe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V AS,ODI and JOA scores were respectively (1.6±0.3)marks,(20.5±1.9)marks and (18.6±4.2)marks in the test group and (2.4±0.5)marks,(26.6±2.4)marks and (16.1±3.7)mark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postoperative 6-month,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ectom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which is recommended to be selected.[Key words]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Lumbar interbody fusion;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ectomy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变,属于退行性病变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

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1 . 5 3 文献标识码 : B
Cl i n i c a l E仃e c t Ana l ys i s o f Thr e e Di fe r e nt S ur g i c a l Pr o c e dur e s i n Tr e a t i ng Re c ur r e n t Lum b ar Di s c He r n i at i o n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扩 大开 窗髓 核摘 除术 、 后路 经椎 间孔腰椎 间融合 术 ( t r a n s f o r a m i n a l l u m 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 T L I F ) 、 后路腰椎问融合术 ( p o s t e i r o r l u m 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 P L I F ) 三 种术式 治疗 复发性腰 椎 间盘突 出症 的临床 效果 。 方法 2 0 0 5年 5月至 2 0 1 2年 6月收治并随访 6 5例 , 其 中行后路扩大开 窗髓 核摘除术 ( A组) 1 2例 、 T L I F ( B组 ) 2 6例 、
A组 和 B组手术时 间低 于 c组 ( P< 0 . 0 5 ) , A组术 中失血量 少于 B组 和 C组 ( P<0 . 0 5 ) 。 P L I F ( C组 ) 2 7例 。结 果
术 中硬脊膜撕裂 3例 ( B组 1例 、 C组 2例 ) , 神经根损伤 2例 ( B组 1例 、 C组 1例 ) 。术后切 口均 I 期 愈合。三组疼 痛视觉模拟评分 、 O s w e s t r y功能 障碍 指数评分 和椎 间隙高度末 次随访时与术 前 比较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术后并发症 ( A组腰椎失稳 1例 , B组和 c 。 组发 生断钉各 1例 ) , B组 和 C组椎 间均骨性 融合 , 无假关 节形成 及腰椎失 稳 。结论 三种术式均 可获得满意疗效 , 相对 而言 , T L I F是较为安全 理想的一种术式 。 关键词 : 复发性 ; 腰椎 间盘突出症 ; 后路腰椎 间融合术 ; 椎 间孔 腰椎间融合术 ; 椎 间盘摘除术

显微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显微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二 、 果 结
免瘢痕黏连对手术操作 的不 利影 响我们选 择经椎 间孔 人路 , 用 高速磨钻将相邻小关节突磨除 , 细清理深面 的黄 韧带 , 仔 进入 椎
本组 1 8例患 者 , 凶操作 不顺利 改为 开放 手术 , 2例 其余 1 6
例 均在显微镜 下顺 利完 成手 术 。单 侧钉 棒 同定 1 3例 , 侧钉 双
[ ] Jhne Kt hJ AazP e a. e co f oada big g 1 2 oa snC, ic , ro ,t 1D t t no mycri r i s ei l dn
b 4一o o ue o ga h n iga h ftec rn re. m— y6 rw cmp td tmorp ya gorp yo oo a s JCo h i p tAsitT mo r2 0 3 4 8451 u s o g ,0 8,2:4 s .
21 0 2年 4月 第 6卷 第 7划
7 - 91 8l7 .
C i JCiias Eet ncE io )A r .02.o. . 07 hn l c n ( lc oi din .oi12 l V 16 N . ni r t l
c l t n, 0 u ai 2 06, l I 0 1 1 o 1 3: 3 5— 3 0.

讨 论
路无需从原来手术瘢痕进入 , 采用椎旁肌入 路的方式 , 而 完全从 正常组织间隙进入 。( ) 2 采用软组 织扩 张器 逐级扩 张的方 式建 立手术通道 , 对肌 肉的损伤 和剥离较小 。( ) 3 手术经 关节突下方
的 椎 间 孑 进 入 , 需 从 原 手 术 人 路 的 瘢 痕 露 硬 膜 囊 和 神 经 根 。 L 无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高国勇;镇万新;刘俊良;代成甫;林二虎;刘洋【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1)004【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局部麻醉下后外侧入路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摘除髓核、减压神经根.术后随访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平均手术出血量(7.2 ±2.1)mL,手术时间(63.7±9.2)min,未发生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神经根断裂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 ~ 19个月,平均(12.4±2.1)个月,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末次随访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疗效,优1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该术式不需要处理后方硬膜神经根的瘢痕组织,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总页数】3页(P290-292)【作者】高国勇;镇万新;刘俊良;代成甫;林二虎;刘洋【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张忠民;闫晓辉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江源;万顺新;韩东明;易鑫明;胡贯怀3.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J], 郑国卿; 徐文停; 杜亮; 倪诚; 李卓4.经皮椎间孔镜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J], 徐小平;严小虎;潘显明5.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巴昭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腰间盘突出术后的康复指导

应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腰间盘突出术后的康复指导

【 要】 摘 目的 : 应用 微创 经椎 间孔 椎 体 间融合 技术 治疗 腰 间盘突 出 , 进行 康复 指 导 。 并 方法 : 微创 经椎 间孔椎 体间融 对 合术 治疗腰 问盘 突出 的患者 进行 术 前 、 后护 理及 康 复指 导 。结 果 : 临床 观 察及 出院 随访 ,0例 患者 康 复效 果 良 术 经 3 好 。结论 : 用微 创经 椎 间孔椎 体 间融 合术 治疗 腰 间盘突 出技 术先 进 , 用 范围较 广 , 减少 医原 性 神 经损伤 . 应 适 可 获得 环行 融合 , 善 的护理 计 划保 障 了手术 的效 果 , 高 了治疗 质量 。 完 提 【 键词】 创 经椎 间孔椎 体 间融合 ; 前护 理 ; 复指 导 关 微 术 康 [ 中图分 类号】 6 1 + R 8. 3 5 【 文献标 识码 】B 【 章编 号】1 7 — 2 02 1 )3 b 一 6 一 1 文 6 3 7 1 (0 O 0 ( )1 8 O
Olnevr ba i rsue J S ie 0 32 :96 10 . iitret rl s pesrs[. pn, 0 ,810 — 9 7 e dc ] 2
便 的练 习 。
1 8 中国 医药 导报 CHIA ME C E AL 6 N DIALH R D
( 收稿 1 :0 9 1-1) 3期 20 — 1 7
20 0 7年 1 0月~ 0 9年 6月应 用 微创 经 椎 间孔椎 体 间融 合 技 20 术治 疗腰 间盘 突 出 、 腰椎 滑 脱及 椎 体 间的假 关 节形 成 3 0例 , 近期 效果 满 意 , 该 手术 技 术新 , 有 较 先进 的护 理 特点 , 因 具 故
总结 几点 康 复指 导 , 现将 体会 报道 如下 :

内窥镜下经椎问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下经椎问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年 8月~ 2 0 1 0年 1 2月 采 用 内 窥 镜 下 经 椎 问孔 减 压 椎 问 融
合 术( t r a n s f o r a m i n a l l u m 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 T L I F ) 治疗 1 4
T r a n s f o r a mi n a l l u mb a r i n t e r b o d y f u s i o n u n d e r e n d o s c o p y f o r r e c u r r e n t l u m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例 R L D H患者 , 疗效满意 , 报告如下。 临 床 资 料 1 4例 患 者 中 , 男 5例 , 女 9例 ; 年龄 3 5 ~ 5 6岁 , 平均 4 5 . 7岁 ; 复发 时 间 为 初 次 手 术 后 6 ~ 8 4个 月 , 平
骨 用 。椎 弓根 螺 钉 置 入 采 用 “ 人” 字 嵴 定 位法 , 结 合 透 视 确 认 椎 弓 根进 钉 点 ,用 长柄 高 速 磨钻 磨 平 进钉 点处 骨质 , 钻 好 椎 弓根 螺 钉 孔 道 , 透 视 确 保 钉 位 满 意 后 双 侧 各 拧 入 2枚 椎 弓根 螺 钉 , 对侧 减压后取 出 X — T u b e 通 道管 , 安 装 连 接 杆 并适 度 撑 开 椎 间 隙 . 从 减 压 侧 向椎 体 间前 方 和 对 侧 植 入 骨粒 , 然 后将 填 满 松 质 骨 的椎 间 融 合 器 置 入 , 安 装 减 压 侧 连 接 杆 并 适 度 加 压 后 锁 固 。 两 侧 切 口各 置 一 条 半 胶 管 引
28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无感染等并发症。全组病例JOA评分优良率为81.3%,术后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 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4-0413-02
随诊8~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腰椎失稳,内固定 松动、断裂及拔出情况;术后复查CT示所有患者椎间融合情 况理想;椎间隙高度明显恢复,无假关节形成。本组病例术 前JOA评分为(12.3±0.9),术后为(23.4±1.2),手术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JOA评分优良率为81.3%, 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6例复发性腰椎间
盘 突 出 症 患 者 , 其 中 男 12例 , 女 4例 ; 年 龄3 0~5 5岁,平均 42.3岁 ; 再 突 出 节 段 为 L4-5椎 间 盘10例、 L5-S1椎间盘6例。 16例均为第2次手术,其中12例前次手术行椎板开窗椎间盘 摘除术,4例行半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术后9月至3 a再次 出现症状。腰部疼痛者13例,大腿放射性疼痛15例,单侧下 肢感觉减退13例,双侧下肢感觉减退3例,伸拇肌力下降 9 例,腓肠肌肌力下降6例,踝反射减弱10例,间歇性跛行 8 例,括约肌功能障碍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1例。X线检查 发现8例动力位片存在腰 椎不稳的表现, MRI检查发现同侧 椎间盘再突出13例,对侧椎间盘再突出3例。
出症以TLIF手术治疗,术中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通过椎弓根钉撑开间隙,切除患侧上下关节突和椎板,由健康组织
进入复发椎间盘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切除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间隙,行软植骨后,45°植入PEEK 材料融合器。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90.2 min,术中平均出血236.5 mL。术后1例脑脊液漏,经俯卧位2 d后愈合,无神经系统损伤、无大出血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1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0.2 min,术中平均出血236.5 mL。 出现脑脊液漏1例,经俯卧头低位治疗2 d后愈合;所有病例 均无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椎间隙感染等并发 症,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13.3 d。
DOI: 10.3969/j.is Nhomakorabean.1005-4057.2012.04.025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经过至少 6个月无症状或明显缓解后,由于同间隙残留椎间盘突出而 导致再次出现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其发生率随着术后时间的 延长可达到5%~11%[1],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的 主要原因。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目前仍有很大 争议,因前次手术后出现明显瘢痕粘连的原因,传统采用的 单纯椎板切除、髓核二次摘除手术容易造成硬膜撕裂和神经 根损伤,导致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2-3]。经椎 间孔椎体融合术(TLIF)是经瘢痕组织的外围健康组织进入椎 管,对脊髓、马尾、神经根牵拉较少,术野组织显露更清 晰,安全性更高,我科应用TLIF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 出症16例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赵伟华1,黎松波2,黎建文2,方冠军2 (1.广东省东莞市谢岗医院骨科,广东东莞 523590;
2.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东莞 523018)
摘 要: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
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诊,行X线和CT检查确定术后手术节 段腰椎序列、椎间隙高度、椎弓根钉内固定位置及椎 间融合 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JOA 评分进行评估,术前评分根据病 历记录,术后则在随访时填表评分,满分29 分。改善率=(术 后JAO 评分-术前JOA 评分)/(29-术前JOA 评分)×100%; 改善率 90%以上为优,75%~89%为良,50%~74%为 可 , <50%为差;优良率= (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处理
收稿日期:2012-04-11;修订日期:2012-06-15 作者简介: 赵伟华(1976- ),男,本科,主治医师。
1.2 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透视下定位手
术节段椎弓根位置,以病变椎间盘为中心取后正中入路切口 长8~12 cm,两侧从椎旁肌入路进入,暴露病变节段相邻的 椎板及关节突关节,保留前次手术的瘢痕组织暂不处理,安 置相应节段椎弓根钉, C形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椎弓根钉位 置及长度,减压侧对侧装棒稍撑开间隙。TLIF术式从前次手 术瘢痕外围进入椎管,用骨刀凿去一侧的上下关节突,必要 时切除一侧椎板,经椎间孔显露椎间盘组织,保护好神经 根、硬膜,探查椎间盘再突出的情况,再从健康的组织结构 向瘢痕粘连组织探查及松解神经根,无需勉强完全切除瘢痕 组织。用尖刀在椎间盘纤维环上做梭形切口,用髓核钳及终 板刮匙切除椎间盘组织和相邻椎体软骨板,备好植骨床,椎 体 间 隙 植 入 松 质 骨 , 然 后 再 45° 植 入 PEEK 材 料 融 合 器1 枚。用加压钳在椎弓根钉- 棒上向椎间融合节段稍加压,嵌 紧椎间融合器,并拧紧螺母。最后,在横突间植入自体骨 粒。放置伤口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术后卧床1周,复查 X线 片 及 CT确 认 内 固 定 位 置 满 意 后 , 佩 戴 腰 围 下 床 行 走 活 动。 1.3 术后评估
3 讨论
导致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椎间盘组织再次突出的原因 主要有:(1) 传统手术髓核切除不干净或者残存髓核组织的 再突出;(2) 因第1次手术,局部组织结构受破坏,脊柱生物 力学发生变化,加速了残留髓核的退变,在椎体承受载荷 时,特别是有旋转外力时,残留的髓核易从原手术薄弱处突 出;(3) 术后患者过早的恢复站立和行走,特别是行剧烈弯腰 运动时,由于压力的突然增加,可导致残留的椎间盘组织从纤 维环切口处再次突出;(4)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纤维环和髓 核的完整性,腰椎运动时稳定性减弱,该节段出现潜在不 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