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课本目录及部分课程课本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二、语言的若干属性 三、语言学 第二节 语言功能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二、心理方面功能 第三节 语言历史 一、语言起源 二、语言分化 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 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第四节 西方语言学简史 一、传统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三、现代语言学 四、当代语言学 第二章 语言结构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语言学概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直至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1)自然语言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成俗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2)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的产生还是旧词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3)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而被使用,就会消亡,如古代拉丁语,中国古代鲜卑语、现代满语;4)由于自然语言由生到长到死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虽然语言有很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派生功能,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功能。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1)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个思维认知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的主要纽带。
(1914年列宁《论民族自决权》)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不具有;3)语言是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用于言语交际和信息交流的工具;4)除语言外,人类也有其他的交际工具,但其他交际工具都可以归为副语言,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表达功能最强,使用范围最广。
如果没有语言,那些依附于语言的副语言就不可能存在,而仅靠独立性副语言,是无法满足社会交际需要的;5)语言虽然有许多功能,但是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符号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约定成俗。
如果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语言学

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 来自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
(二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和功能
一 语言与言语
(一) 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
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
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复习笔记一、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的本质(1)自然属性: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2)社会属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心理属性: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套符号系统。
(99年填空)2.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和其它符号的不同特点。
符号:用甲事物指代乙事物,甲即乙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有声的;②成系统的;③分层次的装置,语音→音素→音节→语素→词;④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不可论证,无理据);⑤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输出时是一个接一个的,不能全盘端出。
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的关系。
(98年大题)3.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符号:是形式和内容(意义)的统一体。
(1)语言符号的形式: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听觉可感知。
(2)语言符号的内容:意义(语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
(99年填空)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01年大题)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
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5.语言的构成(1)底层:音位。
音位和音位组合成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01年填空)(2)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结构语素→词→句子★6.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点。
符号和符号前后依次相接组合起来,好似一个链条,环环相扣。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多”。
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
主要:交际功能。
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能够创造”。
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会】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但不能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并进一步作为确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
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包括“屈折语、黏着语”等小类。
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如汉语。
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
语言学概论(1章)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主要内容: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功能、语言学及其发展第一节:语言的性质(一)语言是什么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或者说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和思维认知功能。
(二)语言的符号性1)符号、能指、所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2)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任意性: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稳定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轻易改变。
渐变性:语言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渐发展变化。
线条性: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
但是语言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关系。
(三)语言的系统性系统:指若干相互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系统性: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语言是由符号这种元素构成的系统。
语言的符号与符号之间,都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语音、语义、结构、功能方面的联系等等。
•一个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取决于该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取决于该符号与其他相关符号的关系。
•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等子系统。
语言单位也可以划分为若干层级。
(四)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的产生发展,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五)语言的其它属性模糊性、生成性、民族性第二节:语言的结构一、语言的层级1.语言的下层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
语音层包括两个级别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节。
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的上一级语音单位是音节,一个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位构成。
音节是人们能自然感知的最小语音单位。
在一连串语音中,音节与音节之间有明显的语音界限。
2.语言的上层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层。
语言学概论所有名词解释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5.索绪尔: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9.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
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语言:从结构上瞧,语言就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得复杂系统。
从功能上瞧,就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与思维认识得工具。
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她属性{民族性与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得语言符号与组合规则生成无限得句子)模糊性}2、语言得能指与所指(什么就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就是代表乙事物得符号,其中甲事物就就是符号得能指(形式),乙事物就就是符号得所指(内容与意义).符号得能指与所指之间得关系就是人为约定得。
3、语言符号得特征:语言中得词语就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得特征.①语言符号得任意性与理据性:语言符号得任意性就是指语言符号得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得联系,用什么语音形式代表什么语义内容就是任意得,即可以自由选择得;语言符号得理据性。
就是指人们用什么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义内容就是有某种依据、缘由得。
②语言符号得稳固性与渐变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得变化,采取渐变得方式③语言符号得线条性与层次性:语言符号得线条性,或称线性,就是指人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呈现为一种线性序列;线条性只就是语言符号序列得表面形式,语言符号序列得内部结构就是有层次得.4、征兆: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有必然得因果关系,甲事物就不就是乙事物得符号,而就是征兆。
5、语言得社会性:语言就是社会交际得工具,社会性就是语言得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系统与规则就是由特定得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得,而不就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得语言得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就是新词语得产生,还就是旧词语得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得需要。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得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就是自然语言得本质属性。
6、言语:言语包括言语活动与言语作品。
言语活动就就是运用语汇材料与语法规则交流思想得活动,简言之就就是说话,而言语作品则就是言语活动得结果,也就就是说出来得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
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
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
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
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
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
(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首先,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并随社会消亡而消亡。
另一方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能没有语言。
(四)语言的线条性(五)语言的层级性(六)语言的民族性三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语言,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最主要的纽带。
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社会,离开了社会交际,语言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
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
2.语言的标志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区有地域方言,一个民族的不同社团有社会方言。
每一个人仿佛都随身披戴着一枚语言徽章,标明他属于某个民族,属于某个地区或社会阶层。
(二)语言的文化功能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而且它还是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三)语言的心理功能主要的有思维功能、认知功能等。
1.思维功能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语言不仅不是思维必要的工具,反而语言干扰思维;一是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
现在,思维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和动作思维。
任何思维都必须凭借一定的思维工具,这三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不相同的。
其中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进行的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是由词语、句子乃至篇章构成的,因此,逻辑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语言。
逻辑思维是最重要的思维类型,因此,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而形象思维等可以不依赖语言,但思维的结果也必须依赖语言表达出来。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表现在:(1)语言离不开思维。
语言是音义结合体,如果脱离语义内容的,语言的声音就同自然界的声音一样起不到交际作用。
(2)思维离不开语言。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重要手段(工具);思维活动的成果需要依靠语言来巩固。
它们区别表现在:(1)功能不同。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思维的功能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2)规律不同。
思维的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性;语言的规律具有民族性。
(3)范畴不同。
语言的单位是词、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
词和概念,句子和判断分属不同的范畴。
2.认知功能由于人类绝大部分的知识积淀于语言之中,因此语言对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心理调节功能4.审美愉悦功能第二节语言学的分类及发展一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
早期的语言研究,附庸于其他学科。
18世纪末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语言学界,把历史比较语言学及其后来的语言学称为语言学。
二语言学的类型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一)基础研究1.从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分,语言学可以分为具体(专语)语言学和一般(普通)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的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结构及规律。
一般语言学以人类的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语言的共性和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从而形成语言的普遍理论。
我们所讲的问题,就属于一般语言学。
2.从研究对象的时间(即动态和静态的性质)上来看,语言学可以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语发展史、英语发展史等。
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
如现代法语、近代汉语等。
3,从研究方法上来给语言学分类。
用比较的方法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称为对比语言学。
此外还有结构主义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等。
4,从研究对象上看,可以把语言的某一子系统或某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形成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方言学、语用学等等。
(二)应用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研究统称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的语言问题。
应用语言学最大的研究领域是语言教学,因此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只指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
广义的应用语言包括语言学的一些分支学科: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异等问题。
人类语言学(国外称为“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地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
心理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研究言语活动的大脑机制,分析语言失调等问题。
数理语言学:用代数、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领域中的概念和方法研究语言的数学属性等问题。
计算语言学:用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和概念研究语言。
实验语言学:用各种试验仪器分析语音,研究语音的识别和合成等问题。
三语言学的发展(一)、传统语言学(古代语言学、前语言学、语文学)人们一般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传统语言学或古代语言学,也有不少学者将之称为古典语文学。
一般认为古代语言学有三个传统:古代希腊传统、古代印度传统和古代中国传统。
1.古代希腊语言学在语言哲学上,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是古希腊的学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本质论。
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另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约定论。
认为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在语法研究上,公元前1世纪,狄俄尼修斯·特拉克斯(Dionysus Thrax)写了第一部系统的希腊语法《语法术》。
在欧洲,著名的罗马语法学家瓦罗著有《拉丁语研究》。
此外,法国波尔•罗瓦雅尔修道院的隐士阿尔诺(Antoine Arnauld)和兰斯洛(Claude Lancelot)《普遍唯理语法》对当代语言学有巨大的影响,它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来源。
2.古代印度语言学印度语言研究几乎涉及了语言共时研究的各个领域。
在古印度语法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巴尼尼(Panini),他在公元前4世纪就写了《梵语语法》,被公认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有关印欧语言的语法描写。
3.中国古代语言学我国古代语言研一类是关于语言哲学、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另一类是语文学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在《荀子·正名篇》中,荀子深刻地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性质,正确地指出了名实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
早在秦汉之际,我国就开始了系统的语文研究,这种研究被称作“小学”。
“小学”研究以汉字为核心,以书面文献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包括以研究语义为主的训诂学,研究语音为主的音韵学,研究文字为主的文字学等学科。
在训诂学方面:《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
“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西汉时期扬雄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时期刘熙的《释名》,我国第一部词源学著作。
在音韵学方面: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公元601年)。
宋代陈彭年编修的《广韵》(公元1008年)等。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在文字学方面: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解字》,开创了我国以“六书”为理论中心的文字学。
1898年清代马建忠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的语言研究真正从语文学走向(现代)语言学。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1786年他在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的论文中,认为梵语和许多欧洲古代的语言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他指出了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某些语词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主要有葆朴(F. Bopp)、拉斯克(R. C. Rask)和格里木(J. L. K. Grimm)。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德国语言学家格里木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中,格里木受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启示,提出了著名的格里木定律,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历史比较语言学集大成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其贡献是:其一.构拟原始印欧语;其二提出了欧洲语言的谱系树模式。
转折时期:青年语法学派(维尔纳、布鲁克曼等)以及洪堡特等的语言学著作启迪了索绪尔。
(三)、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般认为20世纪上半叶是现代语言学时期,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