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勤俭节约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勤俭节约教案(通用5篇)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勤俭节约教案1活动目标:节俭既可以表现在不浪费资源,比如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水。
现在有些人不注意节约,随便浪费,水龙头拧不紧,一滴一滴往下滴,但他们没有想过,就是那几滴水,可以使那些缺水地区的人们用上许多天。
节俭也可以表现为不浪费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更是妇孺皆知。
培养幼儿节俭的良好习惯,防止和克服奢侈、浪费现象。
活动流程:一、制定目标:从节约水电入手,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处着手,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电灯开关等好习惯。
二、具体实施,使节俭教育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渗透于一日生活中1.充分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有利时机,有意识把“节俭”有关道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诗歌、游戏等形式有机渗透与幼儿日常教学中,让幼儿感知与体验。
2.利用各种宣传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如: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节等节日,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幼儿懂得勤俭节约的美德,保护水、电、森林树木等资源。
并能自觉扮演“小小宣传员,”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家长或他人,共同做好。
3. 抓住家园教育纽带,幼儿理解“节俭”意义。
通过家园携手,通力合作防止和克服家庭中的“奢侈、浪费”现象。
如幼儿过生日,教师可以围绕“节俭过生日,自制礼物,大家同乐”的活动内容与家长携手教育,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小朋友,体验品尝自制蛋糕的乐趣,懂得不随意浪费物品,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全社会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把节约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那么我们也要积极行动,从小处着手,从小帮助幼儿树立勤俭节俭的良好习惯,做一名全面发展,品行兼优的祖国建设接班人。
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勤俭节约教案2设计意图: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这个传统美德。
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在当今社会,勤俭节约被认为是良好品德的代表。
这种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家庭、学校等各种途径培养和引导。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勤俭节约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节俭的习惯,从而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后代。
一、从生活中入手,注重实践操作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我们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注重实践操作,来帮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让孩子学会自理,掌握废品回收知识等等。
此外,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物资的管理,让他们了解日常物品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勤俭节约意识。
我们可以设置储蓄计划和消费计划,让孩子知道自己需要用钱的地方和不需要用钱的地方。
二、强化家庭教育,注重倡导孩子的习惯也来自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带头倡导勤俭节约的价值观,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储蓄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家长不重视节约,孩子又怎么会有这种品德呢?因此,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能在亲身感受中体验家庭的节俭。
三、学校教育,注重实践操作除了家庭教育,学校也是孩子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教育也需要注重勤俭节约的实践操作。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环保、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知道如何分类垃圾和回收废品。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生活,让他们了解到勤俭节约的可贵之处。
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推行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孩子节俭的重要手段。
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消费是对的,什么样的消费是错的。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讲解,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消费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消费不是,引导他们形成明智的消费观念。
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无意中形成浪费的习惯。
总之,培养孩子勤俭节约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
幼儿园健康生活节俭小能手培养 幼儿园生活节俭

幼儿园生活节俭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形成正确生活态度和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节俭意识和小能手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团体观念和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幼儿园生活节俭教育成为了各幼儿园注重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生活节俭意识的培养1.1 引导孩子关注节约资源,从小做起生活节俭意识是指节约资源、崇尚简朴、厉行节约的一种意识和行动。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教育活动来引导孩子关注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室里安排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的小任务,让孩子们从小事做起,懂得珍惜资源,明白每一滴水,每一张纸都不应该浪费。
1.2 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节俭意识,幼儿园可以通过制定学校节约条例和规章制度,督促孩子们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等一系列生活节俭的好习惯。
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实地参观等形式,让孩子们切身体会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生活节俭习惯。
二、小能手能力的培养2.1 给孩子们提供适合的实践机会小能手是指有一定的手工技能、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小事情的孩子。
在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动手实践活动,提供给孩子们适合的实践机会,比如让他们亲自动手种植小菜、打扫卫生、自己做午餐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动手能力,培养小能手精神。
2.2 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教他们如何自己动手做事、如何独立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生活节俭小能手培养的意义3.1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生活节俭小能手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从小懂得珍惜资源、从小树立节俭理念,不浪费食物和水源等各种资源,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孩子勤俭节约的教育。
这项教育是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为正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家长能够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对勤俭节约的认知和意识,养成好习惯,将对孩子长期的成长、生活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家长自身要做好榜样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
因此,家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言行一致,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开始,让孩子从小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等习惯。
二、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勤俭节约的意义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勤俭节约的意义,是养成好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意义。
比如,家长可以教孩子穿衣服时,先穿厚点的毛衣,再穿薄一点的衣服,可以让孩子了解不浪费并不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
又如,教孩子如何在洗漱时控制用水的量,让孩子感受到每一滴用水的珍贵。
在家居环境的布置上,家长也可以通过布置简单、实用的家具,告诉孩子不要铺张浪费,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三、让孩子通过游戏体验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玩耍和探索的时期,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1. 捡垃圾游戏:在户外或家里,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捡拾废弃的垃圾,并告诉孩子捡垃圾的意义,让孩子从小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
2. 分类时尚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让孩子在整理自己东西的时候,能够自觉地将不同的垃圾归类,培养孩子的分类与整顿能力。
3. 省水游戏:教孩子如何在洗漱时控制用水量,或是玩一些寓意的游戏,让孩子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孩子节俭的好习惯优选份

如何培养孩子节俭的好习惯优选份如何培养孩子节俭的好习惯 11、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父母应有意思的引导孩子了解自已、或者身边的人的工作环境。
让亲戚、邻里给孩子讲下各自的工作,认识金钱的来之不易。
父母也应该带孩子到自已的工作场所去看一下,让孩子明白金钱是用艰辛的汗水换来的,不仅能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更能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劳用功的优良品质。
2、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勤俭节约的故事来激励孩子,在家里不要太娇惯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不能盲目答应,合理的再贵也给,不合理的那怕一滴水也要__,让孩子从小意识到任何东西都是不能浪费的,不能满足孩子时不能不理不睬,扔下孩子不管,这样孩子是不会明白父母的初心的,应该给孩子讲明白为什么?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明白需求和享受的区别,从而提高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
3、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父母要多让孩子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深入生活孩子才能更好的理争生活与金钱的关系,有条件的也可以让孩子自已管理自已的__。
珍惜明白付出后得来的成果,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并不是__孩子的合理消费,这并不矛盾。
4、多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是不会吝奢的,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毫无理由的伸出援手,这样孩子就会被才体接受,从而感受到快乐,这个听上去是不节俭的行为,实质上也是节俭的表现,孩子通过帮助别人,能加公益活动,能更好的理解金钱的真正意义,能学会把钱用在刀刃上,从而形成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
5、让孩子学会自已当家: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是父母准备好的,孩子学会的只是伸手就拿,这不利于孩子节俭行为的形成,会给孩子造成所有的.东西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家里是应有尽有的思维习惯。
孩子的用品应该多让孩子参与,只有放开才能使孩子形成对金钱的概念,形成合理消费的金钱观。
6、孩子的零花钱要有规定:父母要引导孩子零花钱每月是多少,每周又是多少,每天又合多少。
幼儿园勤俭节约方案

幼儿园勤俭节约方案引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和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勤俭节约的方案,帮助孩子们培养节约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1. 考虑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勤俭使用和管理物品:•标志物品归属:为每个教室和活动区域的物品设置固定的编号,并制作标志牌示意其归属,帮助孩子们养成爱护物品的好习惯。
•管理物品库存:定期清点和整理幼儿园的物品库存,确保物品不会闲置或丢失。
•善用废弃物品:鼓励教师和家长利用废弃物品进行手工制作或DIY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节约能源的措施在幼儿园节约能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利用天然光线:在白天尽量使用自然光照明,减少人工照明,节约电能。
•教育孩子的节约用电意识: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宣传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电源开关,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能源的浪费。
3. 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通过以下方面培养幼儿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食物节约:教育孩子们认识到食物的珍贵,不浪费食物,倡导适量领取食物,并养成扔垃圾的好习惯,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精心安排活动: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活动,以减少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合理使用水资源:鼓励孩子们养成勤洗手、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避免长时间开水龙头浪费水资源。
同时,使用高效节水设备,如淋浴头和水龙头节流器等,减少用水量。
4. 回收及再利用回收及再利用是环保和勤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幼儿园实施的措施:•建立分类回收系统:在幼儿园设置垃圾桶和回收箱,分类回收废纸、塑料、玻璃等物品,积极倡导回收的意识。
•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鼓励教师和孩子们使用废旧纸张、布料、塑料瓶等进行手工制作活动,提倡资源的再利用。
5. 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是培养孩子勤俭节约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节约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提供节约环保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中推广资源节约的理念和方法。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浪费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而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养成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并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一、引导幼儿了解节约的意义幼儿对节约的概念可能很模糊,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他们的认知水平进行引导。
可以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节约的意义,例如讲故事、展示图片和实例等等。
同时,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自己做到节约使用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通过定期开展一系列的节约活动,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1. 调整用水用电习惯:启蒙幼儿关于水、电的节约意识,引导他们定期关掉水龙头和电器,不浪费水和电力资源。
2. 节约食材:教育幼儿从小关注食物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引导他们懂得珍惜食物,不浪费餐桌上的食材。
3. 精心穿衣:培养幼儿选择适合的衣物,根据天气和季节来穿衣的习惯,不只是为了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环境的敏感性。
4. 教育使用纸张:宣传节约使用纸张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双面打印等方法。
同时,利用废纸做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5. 分享玩具:教育幼儿共享玩具,不只是为了节约资源,还可以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意识。
6. 定期整理物品:让幼儿养成定期整理物品的习惯,掌握自己的物品,不随意乱扔或浪费。
三、通过游戏和活动巩固习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游戏和活动。
我们可以结合游戏和活动来巩固幼儿的节约习惯。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1. 建立小家庭: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建立小家庭的概念,让幼儿在小家庭中共同学习和实践节约的意义和行为。
2. 垃圾分类游戏:通过玩垃圾分类游戏,让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DIY手工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开展DIY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和节约意识。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有哪些技巧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有哪些技巧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勤俭节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习惯的技巧。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时,设定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
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明确的节约计划,明确表明节约的内容和目标。
例如,可以设定一个每月节约一定金额的目标,或是制定具体的节约计划,如减少电视和游戏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开销等。
2. 激发孩子的意识要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引导他们。
比如,教育孩子关掉电灯、电视和电脑等,不浪费食物,倡导环保意识等。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资源的宝贵性和节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自觉性。
3.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是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习惯的有效方式之一。
可以给孩子设立奖励机制,比如在孩子节约了一定的金额后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让孩子明白不节约的后果。
4. 实践教育勤俭节约的习惯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
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并在每个月的开销中规定他们需要自己负担一定的费用,从而培养他们理财和节约的能力。
此外,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节约活动中,如合理利用水电资源,尽量减少浪费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勤俭节约的好处。
5. 示例教育孩子的行为往往受到家长的示范和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示范非常重要。
作为家长,要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到你自己也注重节约、勤俭的生活方式。
适时与孩子分享一些勤俭节约的故事和案例,让他们受到正面引导和启发。
6. 教育孩子消费观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还需要教育他们正确的消费观。
教育孩子要理性消费,明智选择,避免盲目跟风购物。
可以教导孩子进行预算管理,让他们学会权衡利弊和需求与欲望,从而培养可持续的消费态度。
7.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资源和财富的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据报道,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其它方面的浪费也比比皆是,触目惊心。
从长远影响看,铺张浪费行为极其有害,任其发展蔓延,会造成奢靡享乐的风气,毒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一、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让幼儿懂得节俭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节俭的道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诗歌、游戏等形式,有目的地渗透在日常教育之中,让幼儿感知与体验。
如结合话题、节日,通过每天的晨谈,有目的地与幼儿交流,或有意识地让幼儿扮演“小小宣传员”,把节俭知识传播给家人。
二、家园合作让幼儿理解节俭
让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理解节俭的真正内涵,单一的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必须通过家园携手、通力合作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有些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偏重于智育,忽视了对幼儿节俭方面的教育,例如有的家长因为自
己小时受过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受苦,所以对幼儿在物质方面的要求无条件满足,有时甚至奢侈。
其实无论家庭条件多优裕,还是要防止和克服奢侈、浪费现象的发生。
对此,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率先做到勤俭节约
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要先从父母做起。
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幼儿就会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如果父母知道节俭、不浪费,幼儿自然就能学会勤俭节约;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铺张浪费,总是在吃穿等方面与他人攀比,幼儿自然也学会攀比。
为此,父母必须为幼儿树立节约的表率,从点滴小事做起,同时把握爱幼儿的方式与尺度,坚决克服溺爱,不要满足幼儿过分的“物欲”,这样,幼儿才会逐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理解节俭的真正内涵。
2.让幼儿不浪费食物和学习用品
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幼儿小时候就教起,不能等到幼儿浪费的习惯已经养成时再让他改,也不要有小事情无所谓,只要不浪费大的东西就可以的想法。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因此,家长要严格要求幼儿不浪费食物,吃不完的东西留着下次吃,在外面吃饭、点食物的时候要按自己的饭量来确定,不能什么都要,最后浪费;在学习时不浪费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生活中衣服、鞋子能穿就行,不和他人攀比。
3.让幼儿在尝试挣钱中懂得勤俭节约
让幼儿学会节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其直接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学会自己去挣钱,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这样幼儿在生活中就不会大手大脚了。
如让幼儿做家务赚零花钱,挣钱不是目的,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幼儿明白钱是怎么来的,体味到挣钱的不易,在消费时不铺张浪费,同时也让幼儿在挣零花钱的过程中体会父母赚钱的辛苦,节约开支,懂得感恩父母。
4.让幼儿看到祖辈是怎样生活的
父母的行为可能对幼儿的感触还不深,但父母可以让幼儿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多接触一下,从他们身上看老一辈人是怎么样生活的。
祖辈们大多都经历过穷苦年代,他们更能做到勤俭节约,幼儿通过和他们接触,听一些早年间祖辈是如何生活的故事等,触动幼儿对铺张浪费现象有所反省,进而做到节约。
三、通过游戏让幼儿践行节俭
幼儿最喜欢游戏,为了让幼儿懂得节俭并付诸行动,创设特定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去体验、去行动。
如开展角色游戏“小吃店”“娃娃家”,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投入游戏,以爸妈等角色身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节俭,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又如幼儿在玩电动玩具游戏时,发现玩具不动与电有关,进而引出话题“电从哪里来?”在幼儿的交流讨论和教师
的启发教育中,幼儿得知:电是发电机发出来的,要经过很多程序,才能发出强大的电,每度电凝结着发电工人的辛勤劳动。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有了电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要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这样的游戏无形中增强了幼儿节约的意识,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践行节俭。
例如洗手时他们看见水龙头没关紧会主动关紧;吃饭时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整洁;知道节俭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节俭。
此外,在教育中教师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寓“俭”于乐,组织一些愉悦性的模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将快乐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如活动《分果果》和《大家齐分享》等活动中幼儿体验了节约的乐趣,感受节约的美德。
同时,活动还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好模仿的心理,在模仿中进一步落实节俭。
虽然节俭的具体内容是动态的,不同时代、不同经济条件对节俭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其精神本质是不变的,我们必须继承并发扬,让节俭的美德永存心中。
让我们从我做起,人人行动起来,厉行勤俭节约,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伟大的中国梦而一起努力吧!
(责任编辑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