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R11 R10 361x4
IC6 TCP521-4
1 io4 Vdd 16 2 io6 io2 15 3 o/i io1 14 4 io7 io0 13 5 io5 io3 12 6 inh a 11 7 Vee b 10 8 Vss c 9
+5V
13 1A
14 Vcc 12 1Y
Nc
11 5A
10 5Y
+15V
14
1
Vcc 1A
1Y
3
1B
2
E7 E12/47u25V +5V
IC9
5
NE555
C41
8 VCC 4 RST
R26
470u 35V
C7
103
7 DHE 3 OUT D1
2 TGR 5 CTL
3
4 2A 2Y 6 5 2B 9 1A 1Y 8
1B 10
C16
R27 333 D2
6 TSD 1 GND
78L15
2
PC6
47u
25V
E2
C2
47u
25V
E3
C3
47u
25V
PC3 PC3 47u 25V
PT3
1
Vin
Vout
3
GND
78L15
2
PC7
47u
25V
E4
C4
47u
25V
驱动/电源板: H2P-8AH.PCB
P
222
N
1kV
2
3 1/9 12
8 10/7
PD1
PT4
1
Vin
Vout
3
GND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驱动器电路设计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驱动器电路设计(含源程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驱动器设计步进电机在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把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并且可用作电磁制动轮、电磁差分器、或角位移发生器等。
有时从一些旧设备上拆下的步进电机(这种电机一般没有损坏)要改作它用,一般需自己设计驱动器。
本文介绍的就是为从一日本产旧式打印机上拆下的步进电机而设计的驱动器。
本文先介绍该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其驱动器的软、硬件设计。
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该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
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
图1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 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号齿和C相绕组的磁极对齐。
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A、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依次类推,A、B、C、D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着A、B、C、D方向转动。
四相步进电机按照通电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单四拍、双四拍、八拍三种工作方式。
单四拍与双四拍的步距角相等,但单四拍的转动力矩小。
八拍工作方式的步距角是单四拍与双四拍的一半,因此,八拍工作方式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转动力矩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单四拍、双四拍与八拍工作方式的电源通电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2.a、b、c所示:a. 单四拍b. 双四拍 c八拍图2.步进电机工作时序波形图2.基于AT89C2051的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如图3:图3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图AT89C2051将控制脉冲从P1口的P1.4~P1.7输出,经74LS14反相后进入9014,经9014放大后控制光电开关,光电隔离后,由功率管TIP122将脉冲信号进行电压和电流放大,驱动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
四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驱动程序设计

四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驱动程序设计我们用一个单片机控制多个步进电机指挥跳舞机器人的双肩、双肘和双脚伴着音乐做出各种协调舒缓充满感情的动作,荣获一等奖。
电路采用74373锁存,74LS244和ULN2003作电压和电流驱动,单片机(Atc52)作脉冲序列信号发生器。
程序设计基于中断服务和总线分时利用方式,实时更新各个电机的速度、方向。
整个舞蹈由运动数据所决定的一截截动作无缝连接而成。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这个机器人的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程序设计.1、步进电机简介步进电机根据内部线圈个数不同分为二相制、三相制、四相制等。
本文以四相制为例介绍其内部结构。
图1为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2、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电路主要由单片机工作外围电路、信号锁存和放大电路组成。
我们利用了单片机的I/O端口,通过74373锁存,由74LS244驱动,ULN2003对信号进行放大。
8个电机共用4bit I/O端口作为数据总线,向电机传送步进脉冲。
每个电机分配1bit的I/O端口用作74373锁存信号,锁存步进电机四相脉冲,经ULN2003放大到12V驱动电机运转。
电路原理图(部分)如图2所示。
(1)Intel 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种8位的嵌入式控制器,可寻址64K字节,共有32个可编程双向I/O口,分别称为P0~P3。
该系列单片机上集成8K的ROM,128字节RAM可供使用。
(2)74LS244为三态控制芯片,目的是使单片机足以驱动ULN2003。
ULN2003是常用的达林顿管阵列,工作电压是12V,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以驱动步进电机。
关于这些芯片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它们各自的数据手册。
(3)74373是电平控制锁存器,它可使多个步进电机共用一组数据总线。
我们用P1.0~P1.7作为8个电机的锁存信号输出端,见表1。
这是一种基于总线分时复用的方式,以动态扫描的方式来发送控制信号,这和高级操作系统里的多任务进程调度的思想一致。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U’o确定参考电位 o UI1和UI2两者都 UI1和UI2两者都 小于各自的参考电 压时,Uo=1, 压时,Uo=1,放电 管截止; 管截止; UI1和UI2两者都 UI1和UI2两者都 大于各自的参考电 压时,Uo=0, 压时,Uo=0,放电 管导通; 管导通;
V CC
RD 4
vIC
5
8
vI1
tW
T
脉冲周期T: 脉冲周期 :在周期性重复的脉冲系列 两个相邻脉冲间的间隔时间。 中,两个相邻脉冲间的间隔时间。 脉冲频率f: 脉冲频率 :单位时间内脉冲重复的次数 f=1/T。 。 占空比D:脉冲宽度与脉冲周期的比值 占空比 : D=tw/T。 。
如何获得脉冲信号? 如何获得脉冲信号?
利用脉冲振荡器直接产生脉冲信号; 利用脉冲振荡器直接产生脉冲信号;
典型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时钟电路
步进控制器——把输入的脉冲转换成环型脉冲 步进控制器——把输入的脉冲转换成环型脉冲, 把输入的脉冲转换成环型脉冲, 以控制步进电动机, 以控制步进电动机,并能进行正反转控制 功率放大器——把步进电动机输出的环型脉 功率放大器——把步进电动机输出的环型脉 冲放大, 冲放大,以驱动步进电动机转动
L297接线图与控制时序 L297接线图与控制时序
L298内部结构原理图 L298内部结构原理图
L298是一 是一 种双全桥驱动电 路,可用来驱动 各种小型直流电 机、两相双极步 进电机和四相单 极步进电机。 极步进电机。
L297和L298构成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L297和L298构成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0.9U m 0.1U m
tr
tf
上升时间t 脉冲上升沿从 脉冲上升沿从0.1Um上升到 上升到0.9Um所需的 上升时间 r:脉冲上升沿从 上升到 所需的 时间。 时间。 下降时间t 脉冲下降沿从 脉冲下降沿从0.9Um下降到 下降到0.1Um所需的 下降时间 f:脉冲下降沿从 下降到 所需的 时间。 时间。
步进电机H桥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步进电机H桥功率驱动电路设计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直流电机,可以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实现精准的角度控制。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通常采用H桥功率驱动电路,其中H桥电路是通过四个开关元件(通常是MOSFET管或者IGBT管)和两个电源组成的,能够实现电机的正、反向旋转。
H桥电路由四个开关元件组成,其中开关S1和S4连接在一起,共同控制电机的一个端口,开关S2和S3连接在一起,共同控制电机的另一个端口。
H桥电路有四种状态:S1和S4为导通状态,S2和S3为截止状态;S2和S3为导通状态,S1和S4为截止状态;S1和S3为导通状态,S2和S4为截止状态;S2和S4为导通状态,S1和S3为截止状态。
步进电机的驱动原理是通过控制H桥电路的四种状态,使得电机在施加电源电压的不同方向上旋转。
控制步进电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步距角,即电机每转一圈所走过的角度。
根据步距角的大小,步进电机可以分为全角步进电机和半角步进电机。
全角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360度/步数,控制方式可以是单相驱动方式或者双相驱动方式。
单相驱动方式只需要两个驱动电路,一个控制电机的一个端口,另一个端口通过调整S1和S4的导通时间来实现,通过调整导通的时间长短,可以控制电机的速度。
双相驱动方式需要四个驱动电路,分别控制电机的两个端口,通过交替切换四种状态来实现控制。
半角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360度/(2×步数)。
控制半角步进电机通常采用四相驱动方式,需要八个驱动电路,通过交替切换八种状态来实现控制。
四相驱动方式的原理是将步进电机的一个端口分成四段,通过施加电源电压的不同顺序,使得电机在不同的相邻段上产生磁场,并完成旋转。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范围,要能适应电机的额定电压以及工作电压波动范围。
2.驱动电路的开关元件的选型,要能够满足电流和功率的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开关速度。
3.驱动电路的保护措施,要考虑过流、过热等异常情况的保护。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0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要素
驱动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驱动电路的组成
• 电源模块:为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 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 驱动模块: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电流,驱动电机运行
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 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 • 驱动模块根据驱动信号产生相应的驱动电流,驱动电机运行 • 电源模块为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0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驱动电路与步进电机的匹配问题
驱动电路与步进电机的匹配原则
• 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与步进电机的匹配方法
• 通过实验和计算确定最佳匹配方案 • 参考产品手册和应用案例进行匹配
驱动电路的控制策略与优化
未来应用场景的拓展
• 在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 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
未来驱动电路的设计方向
• 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驱动电路设计 •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驱动电路设计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模块化驱动电路的优势
• 便于维护和升级 • 提高设计灵活性,易于扩展
新型驱动技术与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驱动技术
• 永磁同步电机等高效电机的研究与应用 • 无刷直流电机等环保电机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控制方法
• PID控制等先进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 模糊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在未来应用场景的拓展
双极性驱动电路的优缺点
• 优点:驱动能力强,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 缺点: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三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一、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机械转动的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起动停止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二、驱动原理三相步进电机的驱动原理基于磁场交替作用的原理,通过控制电流的改变,使电机在不同的磁场中转动。
它分为两种驱动方式:全、半步进驱动。
全步进驱动方式中,步进电机每接收一个脉冲信号就转动一个步距,而在半步进驱动方式中,步进电机每接收一个脉冲信号就转动半个步距。
本文以全步进驱动为例进行设计。
三、电路设计1.电源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需要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通常使用电容滤波器和稳压电路来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保证电机正常工作。
2.脉冲发生及控制电路:脉冲发生电路产生脉冲信号,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常用的发生电路有震荡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
本文以震荡电路为例,通过计算电容充放电时间确定震荡频率。
3.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步进电机的核心,它将脉冲信号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常用的驱动方式有双H桥驱动和高低电平驱动。
本文以双H桥驱动为例进行设计。
4.电流检测和反馈电路:为了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转矩,需要对电机的电流进行检测和反馈。
常用的检测电路有电阻检测和霍尔效应检测。
通过检测电流大小,可以调节驱动电流,以达到控制步进电机的效果。
5.保护电路:为了保护步进电机和驱动电路的安全,需要设计相应的保护电路。
常见的保护电路有过流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等。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三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可以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和保护,提高步进电机的运行效果和寿命。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三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以满足更高精度、更高速度的步进电机应用需求。
高稳定度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使在谐振 区也不容易失步 ,电机运行平稳、振动小 、噪声低 。
为了实现细分驱动 目的 ,步进 电机绕组用阶梯 电流波供 电。阶梯等级与细分数有关 ,系统中采用 3 2细分技术 ,即将
原来 的一 步分 成 了 3 小 步 来 完成 ,如 图 3所 示 。 2
A相
动频率 后的一段 时问 内,转矩随频率 线性下 降,其倾斜率不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升频启动
在一定的负载转矩下, 电机能够不失步、不丢步、正常 启动 时所加的最高控 制频率称 为启动频率 ,其启动频率要 比 连续运行频率低很多。因此电机不可能一步达到运行频率 ,
必须从一个较低频率开始启动 ;但是步进电机 自身存在不 可 避免的低频共振现象 。即当控制脉冲频率等于或接近步进 电 机振荡频率 的 l (= ,,, 时, / k 1 3…) 电机就会出现强烈振荡甚至 k 2 失步或者无法工作 ,因此 电机 的启动过程要尽量避开 电机的
本系统要求 的运行频率是固定的,因此 曲线中的 f是固 2 定的,但是如何选取起始频率 f是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 的问 一 题。 系统 的研究过程中,尝试了各种起始频率的选取 方法 , 在 最终发现若 电机起始频率 f 的选取遵循以下的原 则,步进 电 机就能够稳定地启动。 () 1若电机 的低频共振点低于电机启动频率 ,则起始频率 f 应 高于 电机的低频共振频率 、低于 电机 自身的启 动频率 , 并且与二者问都应 留有 足够 的余量 ; () 电机 自身的低频共振频率高于 电机的启动频率 ,则 2若 不可能按照原则() I的方法选取 ,即电机在启动过程 中会不可 避免地遇到低频共振点 ,此时起始频率 f的设定应低于启动 t
的片选信号 ,将各相对应的数据依 次转换 后送给功率放大 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
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后,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
首先,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其次,通过控制脉冲顿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涮速的目的。
目前,步进电机具有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应用广泛,常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常用的芯片有l297和l298组合应用、3977、8435等,这些芯片一般单相驱动电流在2 a左右,无法驱动更大功率电机,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本文基于东芝公司2008年推出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tb6560提出了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1 tb6560简介
tb6560是东芝公司推出的低功耗、高集成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芯片。
其主要特点有:内部集成双全桥mosfet驱动;最高耐压40 v,单相输出最大电流3.5 a(峰值);具有整步、1/2、1/8、1/16细分方式;内置温度保护芯片,温度大于150℃时自动断开所有输出;具有过流保护;采用hzip25封装。
tb6560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主要包括3部分电路:控制信号隔离电路、主电路和自动半流电路。
1.2步进电机控制信号隔离电路
步进电机控制信号隔离电路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控制信号有3个(clk、cw、enable),分别控制电机的转角和速度、电机正反方向以及使能,均须用光耦隔离后与芯片连接。
光耦的作用有两个:首先,防止电机干扰和损坏接口板电路;其次,对控制信号进行整形。
对clk、cw信号,要选择中速或高速光耦,保证信号耦合后不会发生滞后和畸变而影响电机驱动,且驱动板能满足更高脉冲频率驱动要求。
本设计中选择2片6n137高速光耦隔离clk、cw,其信号传输速率可达到10 mhz,1片tlp521普通光耦隔离enable信号。
应用时注意:光耦的同向和反向输出接法;光耦的前向和后向电源应该是单独隔离电源,否则不能起到隔离干扰的作用。
1.3步进电机主电路
如图2所示,步进电机主电路主要包括驱动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两大部分。
驱动电路电源采用28 v,电压范嗣为4.5~40 v,提高驱动电压可增大电机在高频范围转矩的输出,电压选择要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vmb、vma为步进电机驱动电源引脚,应接入瓷片去耦电容和电解电容稳压。
out_ap、out_am、out_bp、out_bm 引脚分别为电机2相输出接口,由于内部集成了续流二极管,这4个输出口不用
像东芝公司的8435驱动芯片那样外接二极管,从而极大地减小电路板的布线空间。
nfa、nfb分别为电机a、b相最大驱动电流定义引脚,最大电流计算公式为iout(a)=0.5(v)/rnf(ω),若预先定义电机每相的最大驱动电流为 2.5 a,取rnf=0.2 ω,则pgnda、pgndb、sgnd分别为电机a、b相驱动引脚地和逻辑电源地。
逻辑控制电路电源为5 v,vdd为逻辑电源引脚,应接入去耦电容和旁路电容减小干扰噪声;m0、protect为工作状态和过流保护指示灯;reset为芯片复位脚,低电平有效;osc所接电容的大小决定了斩波器频率,推荐100~1 000 pf,斩波频率为400~44 khz;m2、m1为细分设置引脚,外接拨码开关可设定不同的细分值,如整步、半步、1/8细分、1/16细分。
由于步进电机在低频工作时,有振动大、噪声大的缺点,需要细分解决。
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对步进电机励磁绕组中电流的控制,使步进电机内部的合成磁场为均匀的圆形旋转磁场,从而实现步进电机步距角的细分。
一般情况下,合成磁场矢量的幅值决定了步进电机旋转力矩的大小,相邻两合成磁场矢量之间的夹角大小决定了步距角的大小。
dcy2、dcy1外接拨码开关设置电流衰减模式(0、25%、50%、100%),用于满足不同的步进电机需要。
由于电机本身状况、供电电源状况及脉冲频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步进电机可能会产生高频噪声,通过电流衰减模式的设置可减小甚至消除这种噪声。
图3显示了衰减模式为0和50%时线圈电流的变化,可看出波形具有明显的改善。
1.4步进电机自动半流电路
步进电机要减少发热,就要减少铜损和铁损。
减少铜损就是减小电阻和电流,要求在选型时尽量选择电阻小和额定电流小的电机,但是这往往与力矩和高速的要求相抵触。
对于已选定的电机,首先,应充分利用驱动器的自动半流控制功能和脱机功能,自动半流在电机处于静态时自动减小电流,脱机功能是将输出电机电流切断;其次,细分驱动器由于电流波形接近正弦,谐波少,电机发热也会较少。
减少铁损与电机驱动电压有关,高压驱动的电机虽然会带来高速特性的提升,但也带来发热的增加。
所以应当选择合适的驱动电压等级,兼顾高速性、平稳性和发热、噪声等指标。
为尽可能减小电机发熟,需要tb6560的tq2和tq1引脚电平在电机工作时设置为电流输出最大,在电机不工作时电流减半甚至更小,故称为“自动半流电路”。
用nfa、nfb定义最大输出电流后,通过tq2和tq1设置电流比率输出,设为00、01、10、11时,输出的电流分别为最大电流的100%、75%、50%、25%。
改变电机的驱动电流,也就改变了电机输出扭矩的大小。
自动半流电路设计选用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电路芯片74ch123,用电机的驱动脉冲clk作为单稳态电路的触发脉冲。
单稳态电路的反向输出接tq2引脚,电机驱动脉冲持续时tq2一直保持低电平,无驱动脉冲时保持高电平。
在图2电路中,tq1连接3个跳线帽。
接跳线1,tq2、tq1始终同为高或低电平,驱动电流在25%~100%切换;接跳线2,tq2始终为低,电流在50%~100%切换;接跳线3,电流在25%~75%切换。
可根据工作驱动电流需要选择不同跳线。
2 步进电机失步和越步问题及解决方法
步进电机中产生的同步力矩无法使转子速度跟随定子磁场的旋转速度,从而引起失步。
失步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①步进电机的转矩不足,拖动能力不够,当驱动脉冲频率达到某临界值开始失步。
由于步进电机的动态输出转矩随着连续运行频率的上升而降低,因而凡是比该频率高的工作频率都将产生失步。
有3种解决方法:可使步进电机产生的电磁转矩增大,为此可在额定电流范围内适当加大驱动电流;在高频范围转矩不足时,适当提高驱动电路的驱动电压;改用转矩大的步进电动机等,也可使步进电机需要克服的转矩减小,为此可适当降低电机运行频率,以便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
②步进电机起动失步。
由于步进电机自身及所带负载存在惯性,当加速时间过短时会出现这一现象。
应该设置合理的加速时间,使电机从低速度平稳上升到某个速度。
③步进电机产生共振也是引起失步的一个原因。
步进电机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时,如果控制脉冲的频率等于步进电机的固有频率,将产生共振。
在一个控制脉冲周期内,振动尚未得到充分衰减,下一个脉冲就已来到,因而在共振频率附近动态误差最大并导致步进电机失步。
解决方法:减小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采用细分驱动方法和阻尼方法。
转子在步进过程中获得过多的能量时,转子的平均速度会高于定子磁场的平均旋转速度,使得步进电动机产生的输出转矩增大,从而使步进电机产生越步。
当步进电机存在越步时,可减小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流,以便降低步进电机的输出转矩或使减速时间加长。
3试验结果
设计时应该保证芯片逻辑电压低于驱动电压,否则芯片不能正常工作;在选取nfa、nfb检流电阻时应选功率不小于2 w的无感电阻;对电机驱动电源及驱动输出连线和地的印制板布线,应保证能稳定通过3 a电流;电源入口加熔断器保护驱动电路,以免电机的电流过大烧毁电路板。
设计的驱动器应用于雕刻机x、y、z三轴步进电机的驱动,经过试验,雕刻的样品如图4所示。
从最终结果看,精度满足目标要求。
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tb6500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方案,并给出了步进电机失步和越步问题的解决方法。
试验证明,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