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篇一: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教案第3课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让生命之花绽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更一层次的延伸和提升,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生命是一切的基本和源泉,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奋斗,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在教导学生如何在人生过程中,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善待生命。
生命是最重要的,是最根本的,是每个人的权利,把它设计在七年级上册,使学生在走进青少年的同时,做到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阶段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这是学生进行全面认识自己的阶段,他们还没从本质上认识自我,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较为好奇,想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但是他们对生命的内涵缺乏认识,对生命的重要性认识不完善,而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善待他人,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延伸生命的价值是我们这一课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肯定自己的生命。
尊重自己的生命。
(2)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别人的生命,树立正确意识,和他人,社会和谐的相处。
(3)理解生命的意义,延伸生命的价值,学会为社会做贡献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了解生命,认识生命,肯定自己的生命,并学会尊重他人,通过不断学习,用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生命,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肯定、珍惜生命。
2让学生学会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别人的生命,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1、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让生命之花绽放,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也是书上第29页的故事:两名矿工到井下检修,不幸突遇矿井塌陷,被困井下。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生命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关爱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2.2 教学内容关爱的定义和意义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关爱他人的实践和体验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关爱的理解和感悟。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自我认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意义自我认知的方式和方法自我认知的实践和体验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感悟。
个人反思:通过个人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个人反思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积极心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乐观思维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的定义和意义积极心态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心态的实践和体验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积极心态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分享:通过情感分享,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思维。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情感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积极心态的展现。
第五章:团队合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让生命之花教案

让生命之花教案【篇一:人教版《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
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欲望和互助、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主动的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怎样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方法】体验式、情景式、目标教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同学们!你曾饲养过小动物或种植过植物吗?你是怎样使它成长起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动植物的生长非常不易,他们需要阳光雨露以及人类的呵护。
我们人类的生命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珍爱其他生命的同时,更要珍爱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珍爱让生命之花绽放。
(二)情景体验、探求新知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活动一:情景体验: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完之后谈一谈你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生命的奇迹的故事》)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这两个同学说的都非常好,应该说,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多媒体显示: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活动二:说一说:老师还想问个问题,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你是如何理解的?难道仅仅是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我们要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也不放弃他人生的希望,那么,除了刚才我们听过的故事,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关于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故事吗?(找3~5位学生举例)活动三:测一测:这几位同学举的例子都很好,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中的这些人,在身处逆境、甚至绝境的情况下都能做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那么我们自己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项技能测试,看看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求生技能如何。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教学设计

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学会珍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知识
点位
教师活动
通过寻找共性,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自己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概括与总结
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
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1.永不言弃生命2.自救与互救常识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肯定尊重自我生命
2.肯定尊重他人生命
3.悦纳生命
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1.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
2.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奉献社会,延伸生命价值
这对残疾人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用舞蹈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它让我们懂得了“残缺也能创造美”。由此得到两点启示: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在肯定和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生命。2.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
延伸生命的价值
生命如花。怎样才能让自己生命之花更有意义呢?让我们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那里寻找答案吧。请你说一说:在你心目中,谁的生命最有意义,为什么?
整理笔记
知识梳理与总结
当堂检测
一、判断题
(1)珍爱生命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
(2)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价值,必须要时刻想着去做好那些震撼世界的大事。()
(3)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他对社会作的贡献就停下了。()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范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范文《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能力目标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学生分析: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
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副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
综合设计思路:本课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过程:●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通过阅读讨论“艰难的抉择”这一故事,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
接着可让同学们交流一些自我保护的求生知识。
阅读讨论完这一故事,可让同学们讲一讲其他的'求生故事,或设计一些情境让同学扮演主人公进行求生表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总第15、16课时3.3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生命的可贵,学会珍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2)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2.能力目标:(1)学会悅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2)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3.知识目标:(1)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了解必备的自救知识(2)理解掌握生命的内涵、价值4.教学重难点:(1)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2)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怎样提升生命价值?5.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6.时间安排:2课时7.教学过程:K1:导入:算一算-据预测,七十后,人均寿命为82.2岁,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
请计算一下,我的生命已用去___天;我的生命还剩下约___天。
算完后,你的第一感受是:【每位学生测算,问题接龙】K2:框题:3.3 让生命之花绽放K3:学习目标:1.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2.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怎样提升生命价值?K4:一、肯定生命,尊重生命K5:想一想-阅读课本31页比尔的事例问题:1、为什么油漆匠自己少算工钱?为什么比尔要多算工钱?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6:【教师讲解点评】K7:1.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8: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K9:身临其境感悟生命问题:究竟是什么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10:【教师讲解点评】K11-12:年轻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问题:1、这些行为会造成什么影响呢?2、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行为的?3、我们应该怎么做? 【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13:我们的做法【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教师讲解点评并过渡】K14-17:求生的方法K18:2.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19:三、提升生命价值K20-21:《有的人》【教师介绍】问题:1.什么样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2.你知道哪些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3.我们应该向哪种人学习? 【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22:讨论-我们怎样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呢?【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23:3.怎样提升生命的价值?【分组讨论交流并归纳,回答问题】K24:我的生命箴言【展示名言警句】K25:课堂小结K26-29:课堂练习K30:课外作业布置:《金榜学案》P19-22。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轻易放弃求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尊重他人的生命,造福更多的生命。
2.能力目标:学会悦纳自己的生命,并且尊重他人的生命;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
3.知识目标:知道珍爱生命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认识和了解生命的价值,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的真正内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2.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求生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中的非凡女孩──康洁》多媒体显示2内容简介: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勇敢机智地选择了跳楼求生,自己成功脱险后又去救助别人,11岁的她不但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
设问:1.地震发生时,康洁为什么会选择跳楼求生?2.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3.康洁脱险后为什么还要回去救其他人呢?在学生回答、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爱我们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能轻言放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学会自救,学会救人(板书)多媒体显示3:求生知识知多少1.家里煤气泄漏,你该怎么做?2.上课时发生地震,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3.乘坐公交车时发生火灾,你知道怎么逃生吗?4.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相关求生知识进行分析,并从中适当选择几个项目让学生分组上台进行自救、救人演习,教师从旁指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平时要多掌握自救以及救助他人的方法和知识,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教案(襄樊)

《让生命之花绽放》优质课教案(襄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珍爱和尊重生命。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价值2. 珍爱生命的重要性3. 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4. 关注周围生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与价值,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生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以及如何关注周围生命。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挑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身边的生命案例。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4.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命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生命的定义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3. 分析身边的生命案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影响。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分享积极的态度和经验。
5. 分组讨论如何关注周围生命,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6.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挑战。
7. 总结并强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珍爱生命的作文或绘画一幅相关主题的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分析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4. 评估学生写作或绘画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珍爱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
课题: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第三框题《让生命之花绽放》
授课教师:清流县城关中学林晓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可贵,肯定、尊重、悦纳、完善生命并延伸生命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保护生命、意志坚强。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求生知识。
这是教学的归宿,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救能力。
2、教学难点:突破自我、延伸生命的价值。
这要求引导学生珍惜、感恩每一天,体现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录像、歌曲设直观教学情境,启迪思维,培养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重难点及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事例分析、讨论交流、知识竞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营造和谐民主氛围。
四、教学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