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B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B 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B 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B 浙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科学的态度。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强化"我也能做科学"的意识,增强学科学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对自然现象观察、提出问题,知道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其本质。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经过小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迈进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又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它们正处于人的一生第二次生理增长高峰,也是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热情活泼,朝气蓬勃,对不少自然现象的好奇正在转化为对科学的向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多媒体运用,探究实验和小组合作综合体验,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同时简单地介绍了科学和科学家的工作,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并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

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六、教学过程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1.1 观天认星教案华师大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观天认星》教学目标:1.科研课题与技能目标(1)了解星空的视运动及其变化现象(2)学会辨认恒星和行星(3)通过使用星图及实际观测了解四季星空(4)使用星图和望远镜认识若干著名的恒星和星座2.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树立自信心,使之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培养学生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良好的独立思维习惯,积极参与科学问题的讨论,并勇于发表或交流自己的观点。

1. 科学在我们身边-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科学在我们身边-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什么是科学;2.了解科学的应用场景,并能够在生活中积极体验;3.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增强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1.首先通过闯关游戏的方式引入本课程,待学生认真参与后,进入正式课堂内容讲解。

2.先请学生回想一下课程之前接触过的科学知识,例如昆虫的生存环境或者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等,此部分可以进行课堂讨论。

3.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磁铁和钉子实验。

–酸碱实验。

–水在湿透的布上流动实验。

4.实验完成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5.最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些科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科学知识,并通过参与活动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学习方法1.在课堂中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验来展示科学。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探索,让日常生活变成科学实验。

3.引导学生去实验、研究和思考,让他们从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例如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戴上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每个小组要有限定人数,学生间相互监督。

3.老师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实验指南,并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课堂进度正常。

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科学的定义,更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科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实用性和实验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科学在我们身边 首师大版 (1)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科学在我们身边 首师大版 (1)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历经科学、体验科学的欲望。

2.能主动接纳科学课程。

体验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3.知道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知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了解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学科学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比较、测量、记录、分析等方面的培养,锻炼学生探寻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测量用的白纸、软尺和线绳
2.自然界和科学家的图片等。

3.岩石或输液、昆虫标本。

1.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二课时。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1.通过游戏,引出身边的科学。

你觉得科学在我们身边吗?先来做个小游戏吧!
2.通过电话引出需要探究的通讯工具的科学知识。

3.通过风扇、电饼铛、吸尘器、洗衣机、引出需要探究的电器的科学知识。

4.在原有的事物上,需要运用智慧,进行创造,就会有更好的使用价值。

两用牙膏、电动起重机、太空南瓜、蛟龙号、高铁。

5.自然风景领域的知识以及气象知识。

6.环境污染启发我们运用科学,既要探究积极的方面,也要探究消极的方面。

7.回顾知识:只要我们用心留意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方法:
使学生感受什么是科学,大自然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将用观察、实验、思考等方法,去探究水、空气、动物、植物、岩石、太阳、月亮等大自然的秘密。

(二)过程与能力:
通过对自己身体的科学探究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起及相关的动手、动脑等探究技能。

教与学的过程:
1、什么是科学;科学在哪里?怎样做科学(科学家故事)?
2、探究我们身体上的科学。

3、在科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哪些内容?
4、你最感兴趣的科学秘密是什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探究自己身体上的科学及科学课的内容的讲述,启发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什么是科学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四、教学准备:
1、测量用的白纸、软尺
2、自然界和科学家的图片等
3、岩石、树叶、昆虫标本
4、学生学具
五、教学时间:2课时
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猜想、观察、实验、测量、记录、调查、搜集、比较、分类、概括、、、、、、八、课后小结
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既新鲜又好奇,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充分利用科学的有利武器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吸引到科学的课堂.。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2节:用科学的方法观察2. 第2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2.1节: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2.2节:植物的变化3. 第3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3.1节:动物的生活3.2节:动物的适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科学方法的运用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及适应环境的特点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模型、投影仪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如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 内容结构:按照教材章节,列出每个章节的核心要点,以直观的图示和关键词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了解一种动物,描述它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答案: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动物的描述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观察自然、参观动物园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1.1科学在我们身边说课稿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1.1科学在我们身边说课稿

第一节科学初一上浙教版1【差不多知识】一、科学在我们周围(1)自然界中的科学现象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2)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千变万化,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更是千姿百态(3)科学要研究什么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查找他们产生、进展的缘故和规律。

(4)如何学习科学只要留心观看,人探究周围的问题着手,我们都能够进入科学的世界。

例如: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觉,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觉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二:活动探究“金鱼沉浮的缘故”:与鳍和鳔的大小有关系提出问题——进行活动——分析总结摸索:金鱼什么缘故能自如地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金鱼之因此能倾筐倒箧自如地在水里上升和下沉,是因为金鱼的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鳔,鱼鳔的作用是通过贮存气体的多少,使金鱼上升或下沉,当鱼要上升是地,鱼鳔内的气体增多,体积增大,当鱼要下沉时,鱼鳔内的气体减少,体积减少。

教材第4页活动解答:(1)气球浮在水面上(2)随着气体的放出,气球逐步下沉,最后沉入水底。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科学技术的进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使人类利用和爱护环境的能力逐步提高。

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服。

例如:(1)飞机大大缩减货运和客运的时刻(2)移动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3)洗衣机能帮我们轻松地洗涤大量的衣服(4)吸尘器能关心我们排除灰尘(5)微波炉能烘烤、加热各种食物(6)航天器把人类带进太空,使人们发觉宇宙的隐秘(二)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阻碍,如废气和噪声。

因此,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进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多观看、多实验、多摸索,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制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科学的进展是无穷尽的【典型例题】例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A、麦哲伦航海探险,发觉地球是圆的B、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发觉万有引力C、瓦特观看水的沸腾,发明蒸汽机D、李明到杭州旅行,发觉西湖十大美景例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举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一门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和形成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对奇妙的自然现象分析和几个身边的实验探究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

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从身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你能说说你认为最有趣的现象吗?教师启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火山为什么会喷发?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蜘蛛为什么要织网?鱼为什么会上浮下沉等一系列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亲眼看到或经历过,或通过电视等途径了解到的科学知识。

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

能产生这些问题,说明你们有智慧,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习了《科学》这门课程,你们会发现更多的新问题。

想找到更多的答案。

事实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的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由学生自己找什么是科学本质)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

(板书)科学与和科技有什么的区别?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其实,每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产生疑问。

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教师提问:有的同学很崇拜歌星、影星、球星。

球星、歌星、影星他们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尚,(出示投影片:身边的科学家)那么,你认识他们吗?他们都做出哪些贡献吗?学生讨论回答: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通过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等爱迪生:发现电灯张衡:地球仪李四光华罗庚:哥白尼等可以启发学生讲讲科学家的故事,每一个科学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都是在上百次,甚至上千次实验才能取得成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B
一、教学内容分析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科学的态度。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强化"我也能做科学"的意识,增强学科学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对自然现象观察、提出问题,知道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其本质。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小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迈进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
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又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它们正处于人的一生第二
次生理增长高峰,也是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热情活泼,朝气蓬勃,对不少自然现象的好奇正在转化为对科学的向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多媒体运用,探究实验和小组合作综合体验,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同时简单地介绍了科学和科学家的工作,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并初步了解科
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

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
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
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