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及启示

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及启示
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及启示

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及启示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彭增福

激痛点理论认为,每一块肌肉中的激痛点均可产生特征性疼痛与感传痛。通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及深部触诊方法,系统地检查,可以准确地定位激痛点。针刺时,在固定激痛点的基础上,使用较粗的针具,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快速提插。可以快速、彻底地灭活激痛点。针刺后在辅以全方位的关节肌肉运动,及冷喷或热敷等措施,一般—3次即可灭活激痛点,解除疼痛。

激痛点与传统针灸中的阿是穴十分相似,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传统腧穴的解剖位置、针感、主治功能等方面有着相当大的重叠性;在治疗疼痛方面,这种西方激痛点针刺疗法较传统针刺疗法更好。根据有关激痛点针刺专著中提及的针刺要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归纳,并将之与传统针法进行了初步比较。这或许会对丰富传统针刺手法,将近一步提高临床针灸疗效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针刺部位及其定位方法

刺激部位的选择无疑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传统针灸以刺激穴位为主,穴位的位置大多是有一定的定位标准,是固定不变的,而激痛点的位置却因人,因病而异。

激痛点是指按压时局部出现的敏感痛点,甚至可引起远端疼痛,有时还可以产生感传性植物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根据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区分为肌筋膜性、肌腱性、皮肤性、韧带性或骨膜性激痛点等。它的产生常与肌筋膜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及内脏性疼痛有关。它是激痛点针刺疗法的主要刺激部位。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

每一块肌肉都可以产生独具特征性的疼痛与感传痛。正因为如此,医生可以通过病人对疼痛部位的描述,推断激痛点可能的位置。医师主要通过触诊,再辅以检查时病人对于疼痛的感受,以及检查时肉眼观察到的局部抽搐反应可确定其部位。检查时,先轻轻地触诊肌肉中的硬结,然后仔细寻找硬结中剧烈的点状压痛,该压痛点即激痛点。

根据其激痛点所处位置的不同,触诊定位方法主要有3种;即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与深部触诊。

平滑式触诊,即以手指来回推动检查区的肌肉组织,以便仔细地寻找其中的条索状物或硬结。硬结直径一般为1—4cm,其大小主要与激痛点的活动性有关。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浅表的肌肉,如斜方肌、股直肌、掌长肌等。

钳捏式触诊,即在拇指与其它手指之间牢牢地钳捏住检查部位的肌肉组织,以前后推动的方式寻找其中的硬结。当确认这一硬结后,沿着其长度可定位出小结及其最大的压痛点,亦即激痛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身体体表游离缘肌肉中激痛点的定位。如大圆肌、胸大肌外侧缘、肱三肌中的激痛点。

当平滑式触诊及钳捏式触诊无法触及激痛点时,便需要采用深部触诊法。即;将手指放在检查区的皮肤表面,然后朝特定方向施加压力,当引起局部性的压痛,与患部感觉到的疼痛一致,并伴有相关的运动障碍时,它便可能是位于深部的激痛点。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体内深层肌肉如腰大肌、腰方肌等激痛点的定位。

对于激痛点的确认也有一定的临床标准,即

(1)可触摸的硬结,通常位于肌纤维中央。

(2)硬结上有剧烈的压痛小点。

(3)按压小点会在再出现患者的疼痛及感传痛等症状。

(4)关节的完全牵拉活动范围因疼痛受限。

由于激痛点位于硬结之中,较为坚韧,针刺时易从针尖处滑开,因此,要穿刺激痛点,肌纤维要充分的张力,为此,针刺时应以押手将硬结牢牢地固定。传统针刺疗法以有固定的腧穴作为刺激部位,而腧穴定位都有一定的定位标准,因此,定位相对简单,易学易用。不过,肌肉疼痛等病证的针灸治疗,“以痛为腧”选取阿是穴是传统针灸的首要选穴原则,但是,历代医家对阿是穴的定义较为简单,至今仍缺乏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对其定位方法的描述也十分简单,更没有对其诊断标准作出详细系统的阐述。因此,如果能直接将激痛点的相关理论引入针灸学,势必对进一步完善针灸腧穴理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针刺操作方法

2.1针具的选择

针具选择主要是医生个人的喜好与技术娴熟度而定。在激痛点针刺疗法中,较粗的针具能对所穿透的组织密度与质感,提供较好的触觉反馈。针具长度常以能足够碰到硬结中的激痛点为原则。一般而言,对于大部分浅表肌肉可用22号---26号40mm针具。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则可用28号针甚至30号针。使用细针时,常常难以清楚地感觉到针尖所穿过的组织,而针尖也较容易被致密的收缩结节所偏折。如果易出血,则选用28号针或30号针。30号针更具弹性,其针尖更易被收缩结节所偏折,无法提供触觉反馈以做精确的刺激。在较厚的皮下肌肉里,如臀大肌或脊椎旁肌,则通常需要22号50mm的毫针。一般22号70mm 的针具通常可达到最深部肌肉的激痛点,如臀小肌及腰方肌,对于肥胖病人,有时可能需要90mm长的毫针。可见,激痛点针刺疗法所用针具较粗。因此,易

发生晕针,还易产生针刺后疼痛及不适感,并有时可持续24小时以上,甚至2天。相对而言,为减轻针刺过程中的疼痛,传统针刺疗法的针具正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目前一般使用28号至34号毫针。因此,只有在针刺手法过于粗暴的强烈刺激时,才会引起取针后疼痛感,即使有针后部适感,也很少会超过24小时。如果使用粗针强刺激,同样会易晕针,产生针后疼痛感,并持续多大十余天。但是,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许多针灸名家如王雪苔等仍主张用粗针治疗,而不赞成细针刺法。

2.2针刺方向

除了安全因素需要适当调整针刺方向外,传统针刺疗法虽然也有迎随补泻手法,围刺等针刺方向的变化,但更多的时候强调对腧穴进行直刺,并不强调与肌纤维走向的关系,至于对阿是穴刺法的系统描述,现代医家虽有提及,但远未系统化。不过,无独有偶,元代《窦太师针经》谓针刺天应穴,即阿是穴时,须“卧针刺之”。这就是说,对于阿是穴应用斜刺法。这一方法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多家研究证实,阿是穴斜刺优于直刺法。其《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这种“齐刺”三针刺一穴,“合谷刺”一穴多向透刺的刺灸法,应该就是一种主要朝向病灶区斜刺的方法。

激痛点针刺疗法则明确强调进针与提插应该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因此,这需要操作者对肌肉解剖相当熟悉。对于表浅的激痛点,针刺时,将激痛点固定在两手指之间,并在距其1—2cm处进针,针尖与皮肤约成30度,顺着肌纤维方向刺入皮肤。采用钳捏式定位并固定激痛点,针刺时,须将激痛点牢牢地握在拇指与其余手指之间,针尖也沿着硬结中肌纤维方向直接刺入。

2.3针刺手法

为了预防针尖因患者突然的动作,如惊跳,打喷嚏,咳嗽等而刺入到不必要的组织或器官,激痛点针刺疗法更强调刺手必须紧紧地倚在患者身上。以拇指、食指持针,以中指、无名指紧贴患者针刺部位的皮肤。尤其是在上背部及胸部或其它主要脏器表面时,或当针尖朝向主要的动脉或神经时,这种方法尤为重要。传统针刺手法虽有各种提插、捻转、呼吸、迎随等不同补泻手法,但许多手法的实际疗效并未得到数临床医生的认同,而激痛点针刺疗法主要采用快速提插法。针刺提插速度以20—30次/min为宜。强调在固定硬结的基础之上,直接刺入其中的激痛点并快速提插。它即可避免因LTR引起的肌纤维损伤,又能轻易地刺透激痛点,诱发LTR,从而彻底灭活激痛点,如果肌肉的某一部分里会存在多个激痛点,且每个激痛点都有其独自的硬结,则应对该区域作扇行针刺,或围刺,以便灭活所有的激痛点。这种刺法便与传统的“合谷刺”及“围刺”法相似。笔者认为,如果能配合传统针刺的捻转等手法,将更有利于彻底地灭活激痛点,减少针刺的疼痛,进一步提高疗效。对于深部激痛点,针刺时,对准其最大压痛处的表面皮肤进行深刺。注意判断针尖的位置,以免伤及不必要的深部组织与重要器官。

2.4刺激强度与效应

激痛点针刺疗法强调,针刺时,针尖应完全穿透硬结区域,然后将针尖提至皮下组织,再第二次插进,如此反复,以便尽可能地灭活硬结中所有的激痛点,正因为如此,临床需要较粗的针具。如果针刺准确地刺入激痛点,常会出现LTR,同时,可能再出现病人的疼痛症状。而且,一旦出现LTR,出现症状便立即减轻。也就是说,对能否取得良好疗效非常关键。因此,反复提插针刺后不再出

现LTR,才表明这一区域不再存在激痛点。在有效针刺后,激痛点的大部分特征会立即减轻或消失,如自发性疼痛及局部压痛,远端感传痛等均应减轻甚至消失。局部的硬结也变得明显松驰,触诊时硬结不再明显,更难诱发出LTR。传统针刺法有多种不同的刺激强度,手法繁多,较为复杂。如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临床多以病人局部出现酸麻胀重等得气感觉为度,如果能气至病所,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正所谓“气至而速效”“气速至而速效”.而医生多有针下沉紧的感觉。正如,《标幽赋》所述的“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由此可见,在刺激强度方面,传统针刺疗法与新兴的激痛点针刺疗法有殊途同归之妙。如果能将传统针刺的捻转等手法用于激痛点针刺法。则可使针具更加精细化,从而减少针刺本身带来的疼痛与不适。

2.5针刺后的辅助措施

激痛点针刺治疗后,强调通过活动关节的方法,对相关肌肉进行适当的牵拉,以恢复相关肌肉的功能。如果针刺后未予牵拉,则可能导致治疗的失败。一般在针刺之后,病人应马上被针刺的每块肌肉做3—5次最大范围的主动运动。首次牵拉时,其活动范围末端通常有一定的僵硬感,但再次运动后,其僵硬感变会逐渐减轻。针刺后的牵拉,有助于使受累的肌纤维中的肌小节长度再度地均匀等长,以缓解其异常的张力,并解除其硬结。除这肌肉伸展疗法外,还可同时应用局部冷喷疗法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针刺后疼痛及加强镇痛效果,或应用热敷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以清除局部致痛的炎性物质等。传统针刺疗法虽然也有提及配合运动,但欠及系统与具体。不过,在针刺后常运用推拿按摩、灸疗、热敷与火罐其它辅助疗法,往往也许能提高其疗效。可见,针刺后的辅助措施方面,两种针刺疗法各具特色,完全可以互补。

2.6疗程与疗效

一般来说,病人所需要的就诊次数,取决于病人的状况以及医生的技巧与判断。如果激痛点未得到及时治疗,且症状一直持续,则所需要治疗次数可能会增加。耽搁时间越长,则所需要的次数就会越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也越久。因此,对于大部分慢性激痛点。可能需要多刺治疗,甚至长达数个月。在连续针刺期间,激痛点所致的疼痛与机能障碍会逐渐缓解。当肌腹与肌腱均存在激痛点时,两处均须要加以针刺。当功能相关的肌肉群里出现许多活动性激痛点时,则应尽可能将它们全部予以灭活。但每次刺激部位不宜太多,一般每次可选取5—1激痛点进行针刺。如果存在未被确认的持久性因素,如关节机能障碍等,可能会导致针刺疗效不佳,而且会很快复发。如果同时出现肌纤维痛症,治病次数也增加,一般每隔6---8周进行反复性针刺。对于病程不长的(急性的)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如果没有持久性因素的作用及并发症状,激痛点针刺疗法一般1次即可明显缓解甚至消除疼痛,1—3次即可痊愈。如Lewit发现,正确的激痛点针刺治疗87%的病人可获得即时镇痛效果。31%的产生永久性镇痛疗效,仅有14%没有任何镇痛效果。而且,现有的RCF研究显示,在治疗腰痛、头痛及颈痛方面,这种激痛点针刺疗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3

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

在激痛点针刺疗法中,误诊或忽视其慢性致病因素,则可影响针刺疗效,对于病史较短的激痛点病征,如果针刺2—3次,仍未能改善疼痛,则需要重新仔细分析与寻找其慢性致病因素。否则,再重复针刺可能也不会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仅在感传痛与感传压痛的区域里针刺,而不是激痛点本身针刺;或在激痛

点或硬结附近针刺,但未刺中激痛点本身;针刺将仅可能获得短暂的缓解。如果针刺的部位是潜伏性激痛点,而非导致疼痛的活动性激痛点;或忽略了其它活动性激痛点,也不完全消除疼痛。针刺后如果未让患者做相关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针刺的疗效。这些内容与传统针刺疗法也大同小异,如元..杜思敬的《敬生拔粹..针经摘英集》;“其病并依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何?答曰;一则不中穴;二则虽中家,则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至,不明补泻。故其病成。”也就是说,正确的定位。恰当的针刺深度与针刺强度,及适当的针刺手法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反之,便会影响针灸的疗效。这些都表明,针刺治疗做到有的放矢。

4小结

由上可见,在治疗疼痛方面,尤其是肌筋膜综合症方面,激痛点针刺疗法之所以能立即获得明显疗效,主要在于:

(1)建立在系统、可靠的激痛点理论基础之上,根据现有疼痛等症状,能准确地判断导致疼痛的直接病因---激痛点的位置。

(2针刺时,通过系统的检查方法定位,牢牢地固定激痛点,以便针刺时能精确地灭活病灶。

(3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扇形针刺或围刺,尽可能地灭活所有的激痛点。

(4治疗后辅以相关的肌肉伸展运动,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鉴于此,本人认为,激痛点针刺疗法如果能结合传统针灸的捻转手法及灸法、推拿、火罐等辅助疗法,将更有助于减轻针刺后疼痛与不适感,并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如果传统针灸能汲取激痛点针刺法的有关理论及刺法特点,也将有利于促进传统针灸理论的发展,并丰富传统针灸手法和提高临床针灸疗效。

针灸的安全操作规范

针灸的安全规范及器具灭菌 1 预防感染 与任何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样,为避免感染针灸时需要做到:.清洁的工作环境 .操作者手的清洁 ..针灸部位的准备 ..消毒针和器具以及适当的存放 .无菌操作 认真管理和销毁使用过的针和棉签。 1.1 清洁的工作环境 治疗室应无灰尘,并具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区域,例如盖有消毒巾的桌子,摆放消毒过的器具(包括针灸盘、棉球和棉签,70%的酒精)都必须盖上消毒巾直至使用。整个治疗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和通风。 1.2手的清洁 治疗前,操作者必须洗手。针灸施治前再次洗手对于预防感染尤为重要。洗手包括用肥皂彻底地涂擦双手和指甲,流动水冲洗15 秒,取干净纸巾仔细擦干。 1.3针灸部位的准备 针刺部位应清洁,并且没有伤口,皲裂或感染。用70%酒精或异丙醇,从穴位中心向外周绕圈擦拭,令酒精自然干。

1.4消毒以及针和器具的存放 所有针具(毫针、梅花针、七星针、皮内针、揿针)、火罐和其他的器具(储物盘,镊子、管针管、棉球或棉棍等)都需消毒灭菌。 一次性针使用后必须马上丢弃,并放置专门的容器中。每一支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 梅花针或七星针可反复用于同一病人,但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必须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梅花针头。 针灸盒中的消毒针需在每天工作结束后重新消毒,因为针灸盒在治疗使用中已被污染。 1.5 无菌操作 行针时操作者的手指不能触摸针体。对于长针可持消毒棉球夹住针体进针。 起针时,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刺部位的皮肤,以保护受创皮肤的表面不接触潜在的病原菌,也保护医者不接触到针体和病人的体液。 所有被血液和体液污染过的敷料或棉球等都必须丢弃到一个专门的污物器中。 2.禁忌症 考虑到针灸在治疗中的“调整作用” ,很难为其界定绝对的

倒闸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倒闸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倒闸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一、操作人员操作时应穿戴好劳用品,调整好心态。检查所操作回路工作票是否全部收回。 二、操作人写完操作票自查无误签名后,交于监护人审查无误签名后,监护人命令开始操作。 三、监护人拿操作票填上开始时间,操作人准备工具,仪表。 四、操作人来到将要操作的回路前,手指盘号向监护人汇报到**盘,监护人审查确认,开始唱票。 五、监护人逐条高声票,操作人大声复颂,监护人确认后命令对,开始。操作人开始操作,完毕向监护人汇报操作结果,监护人确认无误后在票上打V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6、对送电票的前两项,唱票时要进行静思,以再次确认。 六、如操作中遇到问题,要停止操作,汇报调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处理,解决后再操作。 七、操作中的联系和汇报工作由监护人负责,对重要命令要复诉确认,并做好记录。 八、手套使用前检查有无漏气、划痕、污迹。 九、验电器使用前戴好手套检查外观完好,试验正常,先在有电处试验正常后,再缓慢靠近被测设备,如无电则直到接触为止,有电则停止。分别验明后再回验验电器。 十、摇表使用前放平稳进行开短路试验,测之前要确保被测物无电,表线无缠绕,测完后先取下设备端再停止摇动。测量前后要对设备进行放电。 第 2 页共 4 页

十一、接地线装设、拆除一般两人进行,地刀可以一人操作。拆装前要认真确认地线的编号、位置、数量。拆装前要戴手套,检查各部分连接牢靠,软铜线无断股,验明装设部位确无电,先固定接地端再挂设备端。拆除时相反。 倒闸操作票 停机月日时分操作时间月日时分 时间至月日时分终了时间月日时分 第 3 页共 4 页

激痛点(图文中文精校版)

激痛点肌肉占人体总体重的60%以上,我们的身体大部分由它组成。它们负责人体的所有运动。因为有如此重大的责任,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肌肉是如何遭受疲乏、撕裂、使用过度和反复损伤。 当我们想移动或使用肌肉时,肌肉会典型的随意收缩。然而,有时整个肌肉会不随意收缩,我们称之为痉挛。肌肉的一小部分不随意收缩,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我们称为激痛点状态。肌肉松弛剂对激痛点无效,原因之一就是药物要足够强效才可以阻止所有的肌肉不随意收缩,一个很重要的不随意肌心脏,可能会不同意。 研究表明,激痛点是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见的原因。疼痛科医生发现,目前将近75% 的疼痛是由激痛点引起的。激痛点引起肌肉持续紧张,进而使肌肉无力,并且增加肌肉骨骼连接处的应力。这通常导致关节附近疼痛, 激痛点区别于其他肌肉疼痛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 ---------- 激痛点总是牵涉身体其他部位的 疼痛。这就是很多疗法无效的原因。大多数疗法认为疼痛区域也就是疼痛的来源,而真正的病因可能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位置。激痛点和它们的牵涉疼和很多疾病有联系,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它们中的一些。 你可以学习如何在家通过治疗激痛点来控制肌肉骨骼痛,让你远离昂贵的医疗费。你可以使用压力计来治疗下列常见病: ?周期性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颈颌痛 ?上背痛 ?肩胛间区烧灼感 ?胸廓出口综合征 ?肩周炎 ?网球肘 ?腕管综合征 ?胳膊和手疼痛、麻木、刺痛 ?关节炎 ?滑囊炎 ?肌腱炎 ?鼻窦疼痛、充血 ?纤维性肌痛 ?肌肉关节僵硬 激痛点疗法激痛点疗法可以减轻疼痛,增加活动,使肌肉伸长并再次变得强壮。要治疗激痛点,必须施加较大力量。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治疗激痛点,实际上,由于肌肉会自我保护,很可能加重痉挛并导致持久疼痛。相反,施加在激痛点上的中重度力量,起初会引起疼痛加重,但随 着肌肉的放松,疼痛会消失。 为求疗效最佳,应该缓慢施加和释放压力。压力应该保持到疼痛产生变化。一分钟后疼痛如果没有减轻,请停止施压---------------- 这可能不是激痛点。对激痛点施加压力后,应该拉伸松弛 的肌肉。如果肌肉没有恢复到正常长度,激痛点复发的可能性更大。治疗激痛点后,拉伸会更安全,疼痛会更小。 如果要自我治疗激痛点,压力计是最好的辅助设备。激痛点如何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 1999年,医学博士戴维?西蒙发现,激痛点就是发生在神经进入肌肉位置的功能障碍。意外、运动、职业压力和过用导致的肌肉创伤引发激痛点。激痛点一旦形成,就将伴随终身, 除非采取正确的治疗。

新风空调机组标准操作规程

新风空调机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定新风空调机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开机,关机程序,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使生产关键区域给排风系统达到工作标准。 范围:适用于新风空调机组的操作。 责任:岗位操作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正文 1.人员素质要求: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或具有相应的工作实践经验的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本机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维修保养知识。 2.设备工作原理与结构: 中药饮片新风空调机组由郑州晶康净化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按照河南省医药设计标准制作。整个机组由空气过滤器、表冷器、风机组成。可通过加热及冷却实现生产关键区域的温度,温度调节,通过新风送风系统和车间内部房间排风系统实现空气质量调节,以满足操作人员舒适度的要求。 3.操作程序 3.1开机前检查准备 3.1.1检查新风空调机组内外清洁情况和密封完整性; 3.1.2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正常; 3.1.3检查送风叶轮有无卡阻现象,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响。

3.1.4检查风机的主轴等各转动部件的紧固、润滑情况; 3.1.5检查送风机传送带、调节松紧适中; 3.1.6检查蒸汽,冷却管道是否有泄露现象,检查表冷加热器内部完好情况; 3.1.7检查空气过滤器清洁和更换情况; 3.1.8关门各功能门。 3.2开机运行 3.2.1打开总电源开关,按下电气控制箱启动按钮,机组开始运行; 3.2.2开机时,先开风机,后开水汽; 3.2.3记录初效过滤器初阻力值,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满足操作人员的舒适度要求。一般来说温度在18-26℃之内,相对温度45-75℃之内,否则开启相应阀门调节; 3.2.4当新风温度低于零度时,开机前应先开蒸汽预热盘管,再开风机进行调温,防止机组内盘管冻裂; 3.2.5避免未开机组进风口、出风调节阀、防止箱体出现高压或负压,致使箱体变形; 3.2.6检查空气过滤器阻力,当达到初阻力2倍时,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装置; 3.3停机 3.3.1按控制箱停止按钮,新风空调机组自动停止运转; 3.3.2停机时,先关水汽,后关风机; 3.3.3停机时,如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应排尽管内存水,以免管道冻裂; 3.3.4关门新风阀和送风阀; 3.3.5按该设备清洁规程要求进行清洁; 4.注意事项: 4.1运行过程中注意电机电流电正是否正常; 4.2严禁送风,新风阀门在关闭状态下启动机组;

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针刺疗法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常见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适应证】 针刺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内?外?妇?儿等各科都可应用,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对于疼痛性病症?功能失调性病症及某些急性病症,可视为首选疗法? 1、毫针刺法 【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

一种特殊的穴位刺激疗法

一种特殊的穴位刺激疗法 "全穴斜刺法":曾看到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其要点是在阿是穴旁开1~2寸处下针,斜刺至阿是穴深处,其疗效远比在阿是穴直刺为好。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其要点是要使针尖到达痛点深处后,再进针0.5~1寸,结果疗效更好。受此启发,既然穴位呈近似圆柱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该让针体最大范围地透过呈卵圆体之穴位的有效刺激区的纵轴线,才能提高疗效。基于上述认识,对除危险区以外的穴位采用一种新的定位和针刺方法---"全穴斜刺法",取得了远比传统定位和针刺方法更好的疗效。其基本操作方法分作针刺较深的穴位和只能平刺的浅表穴位两类。 治疗方法依患者主诉,运动障碍和触诊结果,确定受损软组织的位置、深浅、走向、范围及其最痛点,沿肌肉长轴,取离最痛点有适当距离的一点为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进针后,注意保持针的斜行走向,使之能准确地刺入受损软组 织的最痛点处,可刺到骨膜或肌腱附着处。当有明显针感时留针,留针时不行针,时间视针感消失快慢而定,但对劳损者以5--10分钟左右为宜(长时有益无害)。在出针过程中,患者感到针感突然加强时,应暂停出针,待针感重新减弱后,再将针完全退出。一般3-5日针1次,急性损伤间隔时短些。针细间隔短,针粗间隔长些。 针刺体位,就是针刺施术要患者采取术者所需体位。笔者临床使用痛姿位、牵胀(恢刺)进针施术,效果很好。 注意事项:(1)斜刺效果取决于是否准确刺入受损组织、保持进针后的走向;(2)原痛点经斜刺后疼痛消失,其邻近部位又有较强的痛点出现,这可能是受损所涉及的部位较多及强痛点对较弱痛点的"掩盖"作用所致,故每次针刺后,应注意观察分析,继续对其它痛点给予斜刺;(3)压痛点较多且程度差别不大,可依患者的体质和 病情,对3~5个压痛点进行治疗;(4)针刺后,第2天如出现症状加重,但第3天会显著好转,这可能反映了针刺具有调整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后作用或是个体对针刺的反应不同,这样以适当间隔天数为宜。数次治疗后有二至三周恢复期。 针刀(刃针、粗针)斜刺,针刀治疗以简、便、廉、验治疗软组织损伤而被社会广泛认可。虽然有的患者能接受针刀治疗,但也有不少人恐惧针刀治疗所带来的痛苦,针刀治病的目的就是要减轻患者痛苦。如何将针刀施术痛苦降到最低限度,本博将针刀刃口改为一尖二刃,进针快,痛觉小。斜刺施术,取得了极好的临床效果。对个别惧针患者,初次用毫针或细针治1—2次,再改用合适针具治之。 基础医学研究和实践,在免疫电镜下观察到:当骨骼肌超过习惯性负荷工作致力平衡失调后,肌肉就发生延迟性收缩蛋白降解,从而导致收缩结构改变或解体的现象。当针刀斜刺进入损伤软组织时,肌肉中收缩蛋白马上出现组装、合成,收缩结构功能即时恢复,酸、胀、痛很快消除,带来稳定持久的疗效而不是一时性的镇痛。值得重视的是,斜刺治疗肌肉损伤是通过外周机制实现的。在分别破坏脑、脊髓、阻断运动终板的功能以及对离体肌肉等做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后,仍然能够观察到针刺有促进肌肉功能和结构恢复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斜刺促进肌肉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理主要不是通过神经的调节,而是通过肌肉本身所固有的外周机制调节的。 针刀入路的选择:针刀临床主要用于松解软组织,而大多数疼痛或酸胀及功

机组冷态启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机组冷态启动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启机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机组的循环水系统投入(包括给水泵工作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及电机冷却水、发电机冷却水、主油箱冷油器冷却水等)。2)所有电动阀、调门、气动门开、关动作正常。3)机组各个系统联锁保护试验合格。4)机组静态试验合格。5)仪用压缩气源已投入,所有电动阀门已送电且位置正确。6)现场所有检修工作已完毕且工作票已消。7)所有转机动力电源已送。8)所有保护已投入。9)排烟风机、交流油泵、顶轴油泵、盘车启动,(注意监视润滑油压力、顶轴油压力、盘车电流、偏心,控制润滑油温在38至42度,机组盘车时检查机组内部及轴封处无异音)。 二、启机的操作步骤: 1)排气装置补合格的除盐水,检查凝结泵及凝结水系统具备启动投运条件,排气装置水位合适后启动一台凝结泵向除氧器上水待除氧器水位至500mm投入辅联至除氧器加热,注意:排气装置液位控制在1700mm左右,除氧器液位控制在1900mm左右、温度加热至60左右。 2)启动锅炉疏水泵配合锅炉人员将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后停用锅炉疏水泵。

3)轴封暖管暖至各个分门前面,检查开启管道疏水,注意:均压箱的温升和压力的变化。 4)在锅炉点火后炉膛温度在200C°以上检查三台水环真空泵具备备用条件,启动一台水环真空泵抽真空,注意:检查真空破坏门已关闭,检查所有无压疏水门关闭,稍微开点高低旁。 5)控制抗燃油温在38至50C°之间,检查抗燃油泵及抗燃油系统、给水泵及给水系统、具备启动投运条件。 6)在锅炉点火的过程中配合锅炉根据主再热温度压力升幅调整高低旁的开度,温度高时适当投入减温水,注意:高旁阀后温度不超380 C°,低旁阀后温度不超160 C°、排气温度不超80 C°。7)在锅炉汽包水位降至50mm左右检查启动一台给水泵(启动给水泵严格按操作票执行),另一台给水泵备用,给水泵运行正常后开出口门交给锅炉人员向锅炉上水。 8)在冲转前1小时送高、中、低压缸轴封供汽,开高、中、低压缸轴封供汽疏水,启动一台轴加风机运行,注意轴封供汽压力温度要合适(机组冷态启动汽轮机调节级后汽缸温度低于150C°,汽封蒸汽母管压力下的温度控制在150至260C°之间,检查轴封漏汽疏水打开)。再检查启动一台凝结泵,检查启动高压启动油泵,检查启动一台抗燃油泵另一台抗燃油泵备用,根据抗燃油温适当投入冷却水,打开门杆漏汽至除氧器手动门。

针灸的操作流程

针灸操作的规范流程 1、确定体位: 仰卧位:适合前身部的腧穴 俯卧位:适合后身部的腧穴 侧卧位:适合侧身部的腧穴 俯伏坐位:适合头顶、枕项部的腧穴 2、定点、定穴:根据骨度分寸法等,用手揣摸按压欲针之处,确定穴位 3、消毒:针具器械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 医者手指消毒:针刺前,用肥皂水将手指洗干净,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后,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 针刺部位消毒:用75%乙醇棉球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4、针具选择:按照不同施术部位选择相应针具,基本要求是针刺入体内后针根露在体外1-- 2cm左右为宜。 5、进针:针刺时,力争微痛或无痛刺入,同时需要注意确定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6、行针: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的操作方式的变化组合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同时要结合患者的感受选择应用不同的强度。 7、留针:按照具体治疗需要,选择相应留针时间。一般体针的留针时间大概在30-40 min之间,头皮针留针时间可稍长,一般6小时左右。同时可间歇行针,注意向患者交代留针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施术部位。 8、出针:出针前要稍捻转针柄,待针下轻松滑利时方可出针。出针时,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左手持一消毒棉球按压穴位,右手拇、食指持针柄,捻针退出皮肤,动作要轻柔。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尤其是面部和头部等易出血的部位,应按压较长时间。 针刺注意事项:应将针灸操作过程中的消毒棉球和废用针具放置在医用垃圾袋里,避免乱扔乱放。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3.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不宜留针。 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防止刺伤重要脏器。 (1)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间留针,支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倒闸操作注意事项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58 倒闸操作注意事项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倒闸操作注意事项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倒闸操作就是改变设备运行状态,是将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运行状态。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所进行的工作(无论是高压或低压),需要将高压线路及配电变压器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必须办理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高压线路带电,在低压线路上进行的停电工作,属于在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必须办理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低压第一种工作票: 低压停电工作,是指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开关以下设备需停电的工作,必须办理低压第一种工作票。低压第二种工作票: 在低压设备(包括低压线路及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设备带电或部分带电,必须办理低压第二种工作票。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1)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工作。2)二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工作。3)在高压室遮栏内或与带电设备不能满足《安规》表2-1规定的安全距离时,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工作; 4)高压电气试验的工作; 5) 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回路上进行工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18)颈后痛

痛 颈后痛 (18)------颈后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 人类75%的疼痛是由于肌肉的原因,激痛点治疗法对于解除大部分的疼痛既有效、又快捷,其实我们本来就没有必要终身与疼痛为伍。这里介绍的自我按摩治疗疼痛的方法,对于一个部位只需要花个把小时学习一下,我相信是非常值得。看着有很多的图,但实际只需要找到几个点,自己按几下,有的疼痛的消除是立竿见影的。在看医生之前,可以试一下,如果是筯肌膜的原因,有时就不用去跑医院了。如果只是激痛点的原因,去看了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医生,你可能并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回过头来再试试,你可能会发现医生治疗不了的疼痛,治疗起来竟是如此地简单。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上网上搜索一下Trigger point therapy(激痛点治疗),你可能会与我有同样的疑惑,国外如此风行的绿色镇痛方法,在国内为什么就没人弘扬呢?我希望我花如此多的精力为朋友们免费提供的傻瓜式治疗方法会让更多的国人受益。那些读过戴维斯《无痛一身轻》的朋友,都对此书奉若神明,从中也可见一斑。 【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斜方肌(Trapezius),多裂肌(Multifidi),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颈夹肌(Splenius 冈下肌((Infraspinatus) cervicis),冈下肌 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颈后疼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斜方肌((Trapezius) 一、斜方肌 斜方肌的激痛点所引发的症状大部分都被曲解了,并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诊和错误的治疗。你可能会被告知患有椎间盘受压、椎管狭窄、肩关节滑囊炎或神经痛。如果没认识到真正的原因,斜方肌的激痛点引起的头痛可能被解释为颈椎病、血管性、神经从性或偏头疼。尽管头痛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在考虑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时,仍应该先考虑激痛点。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柴油发电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柴油发电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一、初次上岗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按受培训,并在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指 导下,学会正确的操作、维护本机并掌握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后,方可独立操作。 二、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着装整齐、工作服要三紧(即:领口、袖口和衣服下摆束紧),不 得穿拖鞋,女工发辫必须盘起,并戴好工作帽。 三、发电机启动前须认真检查机油油位、水箱水量、柴油存量及油路系统是否正常;各电气开 关手柄及供油手柄位置是否正确;机器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四、发电机启动后应首先观察机油压力是否正常,在空负荷试运转十分钟后方可合闸送电,运 行中要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和周波表、保证供电质量。如发现水温过高、机组有异响?、异味、机油压力下降等情况,应作出认真判断、必要时应及时停机检查。 五、电气开关的切换必须十分谨慎、细致、严防误操作,不得带负荷送电。 六、运行中注意不要触及机组旋转部位,同时与柴油机排气管等发热部位保持一定距离,以免 烫伤。易燃物品要远离排气管。开启水箱盖时要防止被高温蒸汽烫伤。 七、发电机连续运行时,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5%;频率变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土 0.5,如发现机组超负荷,应对用电负荷进行限制和调整,防止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八、运行中如遇柴油机发生“飞车”事故,在按下供油手柄后而无法降低转速时,应果断切断 柴油机供油油路要或堵塞进气口迫使柴油机立即熄火。 九、在运行中如遇柴油机因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故障,造成机器高温高热而停机后,不得 马上向水箱内添加冷水,庆缓慢盘机,防止柴油机烧瓦、抱轴、拉缸,尽可能减少损失。 十、机组及机房应保持进出风道畅通。机组长期停机应对空气滤清器进气口、排气管出气 口作防潮、防水保护。停机期间,每周应启动一次,作空负荷运转20分钟;潮湿天气和长期停机,应注意检查电机相间和对地绝缘。 十^一、蓄电池应轻拿轻放,防止腐蚀性液体溢出伤人,同时保持电瓶线紧固无松动;不得将工具等物放在蓄电池上,以防止极间短路,造成人身伤害和损坏蓄电池。 十二、机器运行中,不得进行维修作业或拆卸电气连线。 十三、应按说明书要求定期维护、保养机器,作好各种螺栓的和转动部位的润滑工作;及时清洁空气滤清器;保持柴油管路不松动、不漏油,防止混入空气,造成启动困难。 十四、操作人员须认真填写运行及交接班记录,对本机本班发现、处理的问题和维修,更换零部件等情况须如实填写,对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必须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电动葫芦常用于单轨吊、旋臂吊和手动单梁行车上,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和检修方便 、互换性好,操作容易,所以在工厂中广泛使用。如果它的安全装置不全,使用不当,会造成伤亡事故。因此,电动葫芦操作人员除按规定培训并持证操作外,还必须严守以下操作规定: 一、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二、不得超负荷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三、起吊物件时,必须遵守挂钩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捆扎时应牢固,在物体的尖角角缺口处应 设衬垫保护。 四、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起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操作时注意站立的位置。 五、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变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六、使用电动葫芦时不能频繁使用和反复频繁点动,否则可能会导致制动发热。

倒闸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倒闸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倒闸操作制度及有关规定 1、倒闸操作制度 倒闸操作是一项十分复杂、重要的工作。为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电气运行人员应严格遵守倒闸操作制度及有关方面的规定。 倒闸操作制度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指令的发受:属于系统调度管辖的设备,由系统 值班调度员发令操作,且一个操作指令只能由一个值班调度员下达,每次下达操作指令,只能给一个操作任务,只有变电所的副值班员以上的当班人员,才能接受调度的操作指令,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发、受令程序。 (2)、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倒闸操作前,必须根据调度下达的命令票的要求,按安全规程、现场规程和典型操作票,将操作项目按先后顺序填写成倒闸操作票,按调度命令的项目和顺序逐项操作。 (3)、操作的监护:这是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较后关卡,无论是简单操作或复杂操作,正常操作时都必须有合格的监护人进行监护。操作时,监护人应与操作人一起校对设

备名称和编号,并始终认真监视操作人的每一个动作,发现错误,立即纠正。 2、倒闸操作的有关规定 (1)倒闸操作至少有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比操作人职务高一级的人员担任,一般可由副值班员操作,正值班员监护。较为复杂的操作由正值班员操作,值班长监护。特别复杂的操作,应由值班长操作,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监护。 (2)、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长或调度员询问清楚,不得擅自更改操作顺序和内容。 (3)操作中一定要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用具(如验电器、绝缘棒等),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绝缘鞋(雨天穿绝缘靴),在高压配电装置上操作时,应戴安全帽。 (4)雷雨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5)操作时,操作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严禁边操作边闲谈或做与操作无关的事,非参与操作的其它值班人员,应加强监护,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做好事故预想,必要时提醒操作人员。 (6)、为避免误操作的发生,除紧急情况及事故处理外,交接班时一般不要安排倒闸操作,条件允许时,重要的操作应尽可能安排在负荷低谷时进行,以减少误操作时对电网的影响。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16)------足弓和足中部痛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16)------足弓和足中部痛 人类75%的疼痛是由于肌肉的原因,激痛点治疗法对于解除大部分的疼痛既有效、又快捷,其实我们本来就没有必要终身与疼痛为伍。这里介绍的自我按摩治疗疼痛的方法,对于一个部位只需要花个把小时学习一下,我相信是非常值得。看着有很多的图,但实际只需要找到几个点,自己按几下,有的疼痛的消除是立竿见影的。在看医生之前,可以试一下,如果是筯肌膜的原因,有时就不用去跑医院了。如果只是激痛点的原因,去看了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医生,你可能并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回过头来再试试,你可能会发现医生治疗不了的疼痛,治疗起来竟是如此地简单。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上网上搜索一下Trigger point therapy(激痛点治疗),你可能会与我有同样的疑惑,国外如此风行的绿色镇痛方法,在国内为什么就没人弘扬呢?我希望我花如此多的精力为朋友们免费提供的傻瓜式治疗方法会让更多的国人受益。那些读过戴维斯《无痛一身轻》的朋友,都对此书奉若神明,从中也可见一斑。 【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腓肠肌腓肠肌((Gastrocnemius Gastrocnemius)), 趾长屈肌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 Flexor digitorum longus)),拇收肌拇收肌((Adductor hallucis hallucis)),比目鱼肌(Soleus),足部骨间肌(Interossei of foot),拇展肌(Abductor hallucis,胫骨后肌(Tibialis posterior) 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足弓和足中部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一、腓肠肌腓肠肌((Gastrocnemius Gastrocnemius))

配电房倒闸操作注意事项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配电房倒闸操作注意事项 正式版

配电房倒闸操作注意事项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发布命令应准确、清晰,使用正规操作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发令人使用电话发布命令之前,应先和受令人互报姓名。发令全过程和听令报告时都要做好记录。 二、倒闸操作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单人值班者,操作票由发令人用电话向值班员传达,值班员应根据传达的命令,填写好操作票,复诵无误,并在“监护人”签名处填入发令人的名字,每张操作票只

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三、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开关顺序,依次操作送电的顺序与此相反。如变压器需要停电时,应先停低压,后停高压,送电时先送高压,后送低压。 四、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 1.应拉合的开关。 2.检查开关的位置。 3.检查接地刀闸是否断开。 4.检查负荷。 5.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电压互感器回路的保险器。 6.切换保护回路和检验有无电压等。 五、操作票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票面应清晰,不得任意涂改。操作人和监

风电机组的安全注意事项

风电机组的安全注意事项 5.2.1 作业现场安全 机组安装运行后,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会对误闯入该区域的人员或不熟悉设备的人员造成危险。因此,我们有义务在机组周围安置额外的警告标示。 作业人员进入风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现场与部件上的任何标识禁止覆盖、涂抹、损坏、撕毁。 (2)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现场与部件上出现的符号、标识出现的内容。 (3)恶劣条件下,如出现风暴、大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禁止进入现场。 (4)天气状况不好时,如夜间、光线严重不足,尤其是在雷雨天气时,禁止进入风场。 (5)如果需要在地面对运行的机组进行检查,不要在风轮平面下方停留,但可以从前方观察风轮。 (6)在冬季,需要注意叶片上可能掉落的冰块。 (7)在机舱内部进行维护工作,务必保证电源被关闭,机械设备停止转动。机组中的工作人员严禁站在摆动的 重物下工作。如果必须在设备运转时进入机组工作, 必须注意旋转的机械部件如:主轴、齿轮箱、发电机 等。

(8)在轮毂内部进行维护工作,务必保证电源被关闭,机械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5.2.2 塔体内的攀爬作业 所有要在塔简内楼梯攀爬或者在风机设备上长时间工作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地使用防摔安全装置,包括:安全带、减震器、系索(两条装有安全扣的拖动系索)和绳圈。 在攀爬塔筒之前,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这些安全设备每一项功能的使用,特别注意指令和用户手册的有效期,以确保授权的公司已完成所有的必需的测试。 在使用安全传送装备之前,使用者必须进行视觉上的检查。绳圈中的救生索测验必须在接近地面进行。悬停检测也必须在近地面处进行,并确定安全带是否合身。 每节塔筒一次只能有一个人在楼梯上进行攀爬作业。在开始攀爬之前,必须确认前一个人己经离开楼梯到达顶部或者已经通过下一个平台的活门。 进入塔筒或者攀爬楼梯必须穿戴安全帽和安全鞋。较小工具或者小件物品允许由可靠背包运送,大件物品必须使用起吊设备传送。禁止在衣服、口袋中携带物品攀爬风机。 不论上升或者下降,在通过之后,平台的活门盖必须关闭。在到达防摔救生索的末端之后,如果顶端平台的活门盖没有关闭,那么安全系索就必须保持扣紧状态。 在楼梯结冰的时候一般禁止攀爬。

倒闸操作注意事项

倒闸操作的注意事项 1、倒闸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倒闸操作发令、接令或联系操作,要正确,清楚,并坚持重复命令。 操作前要“五明确”并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核对”“两不 动”“三禁止”,操作后坚持复查。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三核对:核对被操作设备的名称、编号、状态(位置) 五明确:明确操作任务、明确操作范围、明确操作顺序、明确注意事项、明确安全措施 两不动:监护人不动口,操作人不动手 三对照:对照操作任务、运行方式,有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对照模拟图审查操作票并预演。 对照设备编号无误后再操作。 三禁止:禁止操作人、监护人一齐动手操作,失去监护。 禁止有疑问盲目操作。 禁止边操作、边做与其无关的工作,分散精力。 五不干:操作任务不清不干。 应有操作票而无操作票不干。 操作票不合格不干。 应有监护人而无监护人不干。 设备编号不清不干。 2、倒闸操作前,值班人员要认真考虑哪些问题?

答:倒闸操作前,值班人员要认真考虑如下问题: 1)改变后的运行方式是否正确、合理和可靠。 2)倒闸操作是否会影响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在倒闸过程中,如果预料有可能引起其他某些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或失去正确配合,要提前采取措施或将其停用。 3)严格把关,防止误送电,避免发生设备事故及人身触电事故。为此,在倒闸操作中应遵守以下要求: a)在送电的设备及系统上,不得有人工作,工作票应全部收回同时设备要具备送电条件。送电设备本身必须具备受电条件。以此设备送电,相应的二次设备应处于备用状态。电动机送电,所带机械必须具备转动条件,否则靠背轮应甩开。 b)设备试验合格,绝缘电阻符合规定,无影响运行的重大缺陷。 c)严禁约时停送电,约时拆挂地线或约时检修设备。 d)制定倒闸操作中防止设备异常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必要的准备。 e)做好事故预想。 3、线路停送电操作有哪些原则? 答: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是拉开开关后,先拉开线路侧刀闸,然后拉开母线侧刀闸。如果开关尚未断开电源或发生了误拉刀闸的情况,按先拉线路侧刀闸,后拉母线侧刀闸的顺序,开关可在保护装置的配合下,迅速的切除故障,避免人为扩大事故。 线路送电的操作顺序是先合上母线侧刀闸,后合上线路侧刀闸,最后合上开关。如果在合刀闸前,开关误在合闸位置,按先合母线侧刀闸,后合线路侧刀闸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比如《针灸学》教材、《针灸大成》之类,还有《马丹阳天星12穴》、《玉龙赋》、《标优赋》等歌诀。学完这些你只能治好别人都能治好的病和书上描述过的病,要想兵来将挡,还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研究各种刺法和灸法的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我们本次主要讲的是针刺手法即针法。针法:又称刺法,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一、针刺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2)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

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二、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

采煤机操作注意事项

采煤机操作注意事项 一、一般规定: 1、割煤司机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才能担任。 2、正、副司机都必须熟悉本工作面的作业规程。 二、开机前准备工作: 1、检查顶板及支护情况,注意采煤机周围有无障碍、杂物及人员。 2、检查设备。检查手把、按钮、锚链、离合器、滚筒及设施情况;检查钢绳、电缆、水管及防尘喷雾情况。 3、检查信号系统。检查跟机信号或泄漏通讯装置情况。 4、检查工作结束后,确认无问题,方可发出开机预警信号。 三、开机: 1、(喷刀)合上离合器,打好牵引,点动电动机,将采煤机滚筒牵到机窝,摆正机身,打开离合器锁好,重新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打好牵引 2、采煤机“吃”锚链时,采煤机速度适中(采用点处或慢行),锚链必须打好稳固支柱,整个机道内严禁有人,防止锚链断裂伤人。 3、点动电动机,合上离合器,空车试运转,观察滚筒转动方向及各部声音是否正常,确认无问题后按停止按钮停机。 4、发出信号,待刮板机启动后,再启动采煤机。 5、打开水管阀门,控制好防尘水量。 6、按启动按钮启动电动机,转动调速手把由小到大慢慢调整速度,进行正常割煤,并使稳固绳尽量同割煤机速度同步。

三、机组运行管理 1、在割煤过程中司机必须精力集中,随时注意钢绳、电缆和水管松紧情况,随时观察顶板(敲帮问顶)和支柱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停机进行处理。 2、上割运行管理 (1)机组上割前,稳车离合器手把打在“合上”位置,机组运行中,稳车尽量与机组同步运行(同速),采煤机停机前收紧稳绳。 (2)上割时,严禁使用稳车牵引机组落煤,垫机、掺柱距离为2m。 3、下割运行管理 (1)下割时,将稳车离合器打在零位,同时闸紧制动闸。 (2)垫机距离≥3m,满足柱距要求时必须及时掺柱。 (3)下割穿时,下方5m内人员必须撤离。 4、机组运行时,必须有防尘水,机道内作业人员避开锚链,机组人员间必须有明确的信号及其传递方式。 5、机组运行中,必须观察机道人员、顶板和机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停机处理;跟机支柱跟不上时要减慢速度或停止落煤。 6、采煤机司机离开工作面时,必须将机组全部(调速、换向器、离合器)手把打到零位,切断电源,关闭防尘(冷却)水并断开磁力起动器的隔离开关。 五、停机: 1、先将速度手把打到“0”位,空转几圈后,停止电动机,关闭水管阀门,收紧稳绳。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大腿内侧痛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30)------大腿内侧痛 【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耻骨肌(Pectineus),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股薄肌(Gracilis),大收肌(Adductor magnus),缝匠肌(Sartorius) 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大腿内侧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一、耻骨肌(Pectineus) 耻骨肌激痛点造成的疼痛可能是锐痛,也可能是深部的疼痛,通常好像是来自于髋关节的疼痛。极度地伸展大腿会引起疼痛,但腿部活动范围却一点也不受限制。注意还有其它的肌肉疼痛也可以投身到腹股沟部位,包括腰肌、股薄肌和其它三个内收肌。 在性交中有些女性强有力地把大腿并在一起或者分开,这样做会使耻骨肌和大腿内侧肌肉产生激痛点。久坐,特别是翘着二郎腿把两条腿夹得很紧,对耻骨肌很不好,把两只腿分得太开也可以使耻骨肌受到伤害。髋关节的转换手术可以使耻骨肌产生激痛点,并且为患者留下神秘莫测的疼痛。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在腹肌沟的折痕深部定位耻骨肌,在脂肪比较多的大腿上,这块肌肉会比较深,不容易触到,但是值得一试。站着的时候用两只手的手指一起用力按摩耻骨肌,坐着的时候,你可以用另一侧的拇指深压就可以按摩。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过腹股沟区的这个部位,所以不要用硬的按摩器械按摩这里。 二、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 股内侧肌的激痛点引起大腿内侧和膝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和乏力经常被误认为是关节 炎、韧带损伤和肌腱炎的表现。冰敷、休息、止痛药是针对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疗法,其中任何一项对激痛点都没有任何作用。以练习和拉伸等物理治疗膝部疼痛时,如果做得多的话,会使股内侧肌激痛点的症状恶化,而其导致的膝关节乏力和疼痛也会更加严重。 如果股内侧肌存在激痛点时,你应该防止因为关节制动而跌倒,这些防护措施有很多好处。激痛点导致肌肉的低水平持续紧张,可进而损伤肌肉所附着的关节。你可以通过去除四头肌的激痛点而防御关节退化症状。 1、肌肉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