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认同_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

消费与认同_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
消费与认同_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消费与认同

———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

王 宁

Abstract:Based on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adigm of“consumer behavior”and that of“consumer culture”.It is

suggested that“identity”,a basic sociological concept,can function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bridging the two paradigms.Consumption both provides substantial mate2

rials in creating and managing identity,and acts as signs and symbols in communicating

the identity.Thus,consumption is both a social action of orderly making use of material

resourc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dentity(i.e.,consumer behavior),and a sign system

that signifies and communicates identity(i.e.,consumer culture).Therefore,the

paradigm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of consumer culture can be integrated in terms of the

sociological paradigm of identity.

问题的背景与由来

关于消费的经济学研究由来已久,而消费者行为学则是在20世纪初随着市场营销学的兴起而形成的。消费者行为学把消费者当作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真实的人来研究,因而为社会和人文学科的各个分支的介入埋下了伏笔。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基本上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地盘,那么,8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帝国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社会学和人类学也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显学(Belk,1995)。社会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的联姻,使消费社会学成为一门成功的应用社会学学科。此外,一些在高校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家(如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也在50、60年代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进行了社会学研究(富永健一,1984:61-71),并且同样是以服务于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为目标。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学家不再满足于充当消费者行为学和市场营销学的附庸,而是要建立一门同消费者行为学有所分工的、以高校社会学系为体制依托的独立的学科。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西方社会20多年来的深刻变化。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已经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到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不但对经济的作用和贡献加大,而且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从原来的“边缘角色”变成了“时代的主角”。社会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范式已不能对当代社会的变化做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Bauman,1987)。于是,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尝试以“消费”或“消费文化”为研究范式,对当代消费社会的性质进行探讨(Bau2 drillard,1988;Bourdieu,1984;Bauman,1987),并着手建立消费社会学。例如,由英国社会学协会主办的《社会学》杂志就在1990年出了一集由沃德主编的有关消费社会学的专刊(Warde,

1990)。英国的萨尔霍德(Salford)大学、兰卡斯特(Lancaster)大学和基里(K eele)大学社会学系也在90年代中叶定期组织了一系列消费社会学研讨会,并初步形成了消费社会学的理论体系(Edgell,Hetherington and Warde,1996)。一批社会学家,包括凡勃伦(Veblen,1994)、法兰克福学派、布迪厄(Bourdieu,1984)、布西雅(Baudrillard,1988)、鲍曼(Bauman,1987),宋德斯(Saun2

ders,1986),等等,都为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人类学家(以道格拉斯为代表)在消费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Douglas and Isherwood,1979;Appadurai,1986,Miller,1987;Mc2

Cracken,1988),也对消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过多年努力,当代西方的消费社会学形成了三个主要“板块”。第一个是传统的、包含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对消费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其主要解释范畴是“家庭”、“社会阶层”、“社会“参照群体”、“文化”、“亚文化”,等等(所罗门,1999;Schiffman and Kanuk,1997;Peter 群体”、

and Olson,1998;彭华明,1996;汪和建,1993:169-183;朱国宏,1998:95-117)。它的“学科目标”是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王宁,1999)。为此目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可操作化的,从而使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市场营销。第二个“板块”是“消费的生产”。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英国社会学家宋德斯所倡导的、用于取代城市社会学的集体消费社会学,其注意的焦点在于消费的制度形式,即社会化形式(公共消费)和市场化形式(私人消费)的关系(Saunders,1986; Saunders and Harris,1990;Warde,1990)。它的学科目标是消费的制度形式与消费者的个人自由和福利的关系问题。另一部分则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战后消费主义的批判(这一学派对国内有较大影响,参见陈学明等,1998)。第三个“板块”是“消费文化”学派(参见Featherstone, 1991;Lury,1996;黄平,1997),其奠基人物是布迪厄(Longhurst and Savage,1996)和布西雅(参

“生活风格”和“文化资本”等范

“品位”、

见李文,1998;高丙中,1998)。布迪厄(1984)用“惯习”、

畴来对消费,尤其是各社会阶层的文化消费进行社会学分析。布西雅(1988)则从符号政治经济学和符号社会学的角度对消费社会的性质进行了全新而深刻的剖析。这一“板块”的研究,大大加深了对消费现象的理解,填补了消费经济学和行为学留下的“黑洞”,并揭示了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性质。“消费文化”学派包括几个不同的视角:“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快乐主义视角”发源于英国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一反法兰克福学派对“消费主义”所采取的“精英主义”(elitism)的批判立场,转而从“大众主义”(popularism)立场出发,对包括消费主义在内的大众文化进行了价值中立的分析。“快乐主义视角”把消费主义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寻求新奇的、想象性的快乐活动和浪漫伦理(Campbell,1987)。“后现代主义视角”则源于布西雅(1988)和詹明信(Jameson,1987)等人。他们认为,在后现代社

“自由的”会,消费不再是工具性活动,而是符号性活动;消费越来越涉及失去了固定“所指”的、

和“被解放了的”“能指”,成为“对符号进行操纵的系统性的行动”(Baudrillard,1988:22)。这一消费文化观在英国学术刊物《理论、文化和社会》及其主编费哲斯通教授那里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Featherstone,1991)。“女性主义视角”则揭示了消费文化所隐藏的男权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关系以及消费购物作为女性“反叛”的符号意义(Lury,1996:118-155)。

上述第一“板块”的研究范式是“消费的行为”(侧重可操作化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及影响这种行为的社会学因素)。第二“板块”的研究范式是“消费的生产”(侧重消费方式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第三“板块”的研究范式是“消费的文化”(侧重消费的符号意义、文化建构和感受过程)。消费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在这三个范式之间建立某种逻辑的、概念的联系。为此,至少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宏观”范式(“消费的生产”)和“微观”范式

(“消费的行为”和“消费的文化”)的联系。二是“微观”范式之间的联系,即“消费的行为”与“消费的文化”这两个研究范式的联系。

本文仅限于尝试推进第二方面的工作。“消费者行为”范式和“消费者文化”范式之间已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沟通和整合现象。例如,原来存在于“消费者文化”范式内的关于消费的“生活风格”的话题(参见高丙中,1998;Bocock,1992),也为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消费者行为”教科书所采纳并操作化了(如:所罗门,1999:444-469)。但是,这两个范式之间可以、也应该有更多的借鉴、沟通、联系和整合。本文便试图探讨消费与认同的关系,从而揭示“认同”概念在沟通和整合“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文化”这两个范式之间的框架性作用。本文认为,“认同”既包含行动或行为的一面(从而与“消费的行为”范式发生联系),又包含文化和符号的一面(从而与“消费的文化”范式发生联系)。因而,可以把“认同”看成是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更广的解释覆盖面的“概念工具”或“分析框架”,并使它成为消费的“行为”范式和“文化”范式之间的“元话语”。

事实上,已有学者对消费与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Lunt and Liyingstone,1992)。但是,他们并未明确意识到这一概念在上述两个研究范式之间所起的“框架”和“桥梁”作用。同时,他们主要是用常识的、通常是心理学的“认同”概念来指导经验的研究,而不是在社会学含义上来使用“认同”概念。其结果是限制了这一概念的社会学解释力。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本文力图弄清楚:究竟什么是认同?它的社会学含义是什么?在社会学含义上,认同与消费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为此,本文将首先借鉴西方社会学家对“认同”概念的研究成果,阐明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消费与认同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性质是分析性的,目的在于为消费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提供分析性的概念工具。

“认同”作为社会学概念

“认同”译自英文identity。“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 dem(即“相同”,the same)。对“认同”一词的英文含义,简金斯做了考察(Jenkins,1996:3-4),他发现,“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同一性,即A和B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同一”(或相似)与“差别”是认同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群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其他人(“他人”或“他们”)的差别。霍那斯进一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来分析认同。一方面,从时间的角度看,认同指时间上的连续性。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认同是指在较长跨度的时期中可被识别和辨认的某些较为稳定的属性和特性。另一方面,从空间的角度看,个人认同是指把个人的各个方面结合成某种连贯性的结构性模式,而社会(或集体)认同则是散布在空间中的人们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当然,这种相似性不是绝对的相同和一致,而是异中之同(Forn s,1995:232)。认同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Forn s,1995:233;Jenk2 ins,1996:4)。“认同事实上只能理解为过程,理解为‘成为’或‘变成’”(Jenkins,1996:4)。

认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对“我(们)是谁?”有一个定位和概念。这个问题似乎无足轻重。可一旦它构成问题,个人已是处在认同的危机之中。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也是认同的形成和定型的过程。认同使人有了一个本体的支点。它是人们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定位。换句话说,在某种意义上,认同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

地位、形象和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缺乏这种可接受的认同,人们就陷入认同危机,处在彷徨和焦虑状态。其次,人们不但在心理上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和接受态度,而且对“他人”的认同(“你[们]是谁?”“他[们]是谁?”)也有了解和分类的必要。为了进行社会交流和互动,人们首先要对对方的身份、社会特征或社会认同(如职业、民族、性别、年龄、工作地,等等)有一个大概的识别,即对他人进行社会分类。人们总是根据某种分类规则和范畴而将别人或被别人放在社会地图中一个恰当的位置。为了在社会地图中获得一个更好的位置,涉及到分类者和被分类者之间的权力关系(Jenkins,1996:25)。

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人的认同可以看成由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所构成的连续统。社会认同是有关某个集体的共同认同。它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似性以及集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种(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而一个集体的相似性总是同它与其他集体之间的差别(difference)相伴而存在的。只有通过界定这种差别,相似性才能被识别。因此,“我们”对自己的认同进行定义的同时也就是对一系列“他们”进行定义的过程。“我们”的相似性正是“他们”与“我们”的差别性,反之亦然(Jenkins,1996:80-81)。因此,简金斯认为,社会认同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它的内在方面是指群体认同,即群体成员在主观上所具有的群体归属感。它的外在方面是指社会分类,即社会对某一成员的群体归类和划分。任何一个人,不仅有与具有某些相同之处的他人相联系的倾向,以及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即群体认同),而且也有对他人进行某种分类和识别的要求(即社会分类)。而对“他们”进行社会分类是建构“我们”自己的认同的另一种方式。“对他人的分类是一种我们可以用来建构我们自己的认同的资源”(Jenk2 ins,1996:87)。可见,社会认同是群体认同和社会分类这两个过程互动的产物。此外,社会认同是有边界的。它的内在边界就是群体成员主观认同或认定的边界。它的外在边界则是社会所赋予某个群体的边界,即社会分类所划分的边界。二者可能在互动和协商过程中达成一致,但也可能存在冲突或差异(Jenkins,1996:23-24)。在简金斯看来,社会认同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社会认同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特征或属性”。社会认同乃是我们对关于“我们”是什么人和“他们”是什么人的理解。反过来,它是“他们”对自己是什么人以及其他“他人”(包括“我们”)是什么人的理解。他甚至宣称,“没有社会认同,事实上就没有社会。”所有人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均是社会认同(Jenkins,1996:3-6)。

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相对,处在个人和社会认同的连续统中的另外一极。个体认同也涉及内在和外在的两个方面。个体认同的内在方面指的是个人在主观上的自我认同。它的外在方面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分类和综合评价。所以,个体认同涉及个人的自我形象(“我”这样看自己)和公共形象(“他们”这样看“我”,或“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G offman,1968,1969)。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形象(或自我认同)是个人的内在认同,而个人的公共形象则是个人的外在认同,是社会按分类原则加给个人的东西。当然,个人认同的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是互动的。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形象会有某种意识,并会将社会对自己的态度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即“客我”(Mead,1934)。个体认同是个人人生经历的综合,但它并不排除社会认同。实际上,个体认同融合了个人的各种社会认同成分(如:性别、年龄、民族和阶级等等),是各种社会认同要素在个人身上的独特的综合。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因而构成辨证的统一。

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来看,人的认同具有主观认同与客观认同的区别。主观认同指人们在主观上意识到的认同。正如上面所述,它又可进一步分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客观认同是体现和显示人的社会认同的客观的特征、符号和象征,如肤色、方言、口音、习惯、风俗、

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等等。它是客观的,因为它不是任意的,它的符号表达功能是在历史过程中社会地和文化地决定的。它同时又是可视的和可感触的,是社会成员都能“读”懂的。它作为一种可感知的外表和线索,成为揭示人们的社会认同的符号和象征。客观认同既是主观认同得以表达的符号,又是社会分类的客观根据。一方面,人们会借助于客观的符号(即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和象征)来表现、传播和交流自己的认同(例如,民族服装就是表现民族认同的符号,即客观认同)。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对一些客观的标志、线索和暗示(如口音)的观察来对他人进行某种社会分类。由于客观认同的存在,一方面使得人们可以通过非语言交流来传播和表达自己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他人”的认同和身份可以进行大致的分类和识别。这种社会识别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当客观认同成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认同符号时,它就构成文化认同,即表达社会认同的符号和象征系统。这些符号和象征包括人们所用的语言、所穿的衣服、所常吃的食物、所爱听的音乐、所交往的圈子、所居住的住宅形式和地段、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所爱看的电视节目和报刊种类,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很显然,消费可以成为人们表达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符号工具之一。它是人们的客观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不论是主观认同还是客观认同,都存在继承性和获得性的区别。继承性认同是从前辈(父母或群体的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认同。不但人的客观认同(如肤色、方言、口音和习俗等)是可以代代相传的,而且人们的主观认同也可以通过社会化和教育而得到继承。但是,正如上面说过的那样,人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人们除了继承先辈的认同,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自己的努力以及人生经历的变化而取得获得性认同。后者常常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取得的。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所建立的认同,如自我、人性、性别、亲属和种族,构成人们的第一性认同。在人生后来阶段所形成的认同则是派生性认同。按照简金斯的看法,第一性认同比起派生性认同来,要更牢固、更不容易波动和变化(Jenkins,1996:21)。

认同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正面的认同和反面的认同。正面的认同就是社会予以肯定和个人主动接受的认同。而反面的认同则是社会予以贬低、否定和个人常常力图避免的认同(或者是在客观上继承了的、却在主观上感到矛盾的认同)。与正面的认同不一样的是,反面的认同往往是更多地作为客观的认同而出现,即社会所加给人们的分类标签和符号。作为社会分类而加给一些人的反面名称和认同经常是当事人不能接受和同意的。这种反面的认同也可以称为“污名”。戈夫曼认为,所谓“污名”(stigma),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个人由于某种与社会价值相偏离的特定特征和情况而不能被社会所充分接受。污名是个体认同的“损坏”,是对“正常认同”的偏离。而社会自有一套对个人进行分类和对个人是否属于正常类别的评价标准(G offman,1968:11)。一旦某人被排斥在正常类别以外,被放入“另册”,那么,他就获得了污名,就不能被社会所完全接受,甚至生活机遇经常被剥夺。在美国,有三类“污名”是最常见的,即人体污名(如残疾、丑陋)、道德污名和族群污名(如“黑人”种族)(G offman,1968:14)。作为

“破反应,背上了“污名”的人们经常会采取反叛的形式来对抗社会的歧视(如:犯罪、损坏公物、罐子破摔”,等等)。

消费作为认同的行为和符号

认同在社会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以致我们是以我们的认同而存在于社会,并通过认同与他

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消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既是用于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正如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所说的,“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Friedman,1994:104)。如果说伴随现代市场经济而来的丰富商品为人们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那么,在世界范围内,多种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人们选择这种而非那种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人们的认同和人们的消费不过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就是我所消费的东西和我所采取的消费的方式。另一方面,面对商品世界,“我”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是由“我”对“我(们)是谁”的看法所决定的。可见,人们从事消费,实质上不过是创造、维持或改变着自己的认同。从认同的角度看消费和从消费的角度看认同,是消费社会学所特有的研究视角之一。

人的认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需要选择、维护、创造和管理(Forn s,1995),更具体地说,好的、积极的和正面的认同需要维护、表达和传播,而不利的认同则需要避免、掩盖或抗争。人们要积极创造有利的认同。同时,人们又要积极避免“污名”或防止认同被损害。简言之,认同需要不断管理。而认同的管理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和创造的过程。同时,认同管理又是遵循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规则和秩序的。

消费活动构成个人认同的形成、创造、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方面。因此,个体的消费行动既是个人塑造个体认同的原材料,又是受个体认同的指导、支配和影响的。消费活动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认同行动(the act of identification)。人们消费什么和不消费什么,并不仅仅是对自己可支配的货币和资源的反映,而且同时反映了人们对某种价值目标的认同行动。正如上面所说的,“我”消费什么、怎样消费,实际上体现和贯彻了“我”对自己的看法、定位和评价,以及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接受。这些认同决定了“我”在进行消费时,哪些消费内容和形式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哪些是符合“我”的社会地位、身份、角色认同的以及哪些是不符合的。因此,人们的消费活动是围绕着认同在进行的。人们并不能超越个体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边界去进行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认同不相符合的消费活动。例如,男人不会去消费胸罩,女人也不会去使用刮胡器。这些例子都说明,消费的内容及形式与个体认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消费活动如果违反了这些认同的边界,就会有戴上“污名”的危险。消费活动不但是个体认同的体现,而且也有助于个体认同的创造。个体的认同在一定的意义上乃是消费者“创造”出来的“作品”(Forn s,1995)。

霍那斯指出,认同创作指的是认同就像“作品”一样,需要经过“创作”的过程而成型。这个过程主要是社会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在与其他人(父母、教师、朋友和同伴)的合作和互动中形成自己的认同。但是,个体认同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产品。它是开放的、变动的和未完成的(个人的认同只有到死才能终结)。虽然个体认同的形成主要是在早年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长大成人后,其认同就完全定型了((Forn s,1995:235、236)。成人的认同固然要比青少年的稳定,但也仍然要经历不断的再创造、再社会化的过程。而个人认同的变动程度,又同社会的变动程度密切相关。一个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过程中,身处其中的人们的认同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动。例如,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社会转型,不但是一个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而且也是个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而社会的转型要是没有认同的转型作为支持,是缺乏根基的。

个体认同作为一种作品,其形成是有一定的秩序的,这就是认同秩序。它指的是认同的组织性规则和模式(Forn s,1995:239)。违背这些秩序就会有得到“污名”的危险。例如,一个

成人就必须遵从成人的认同秩序,即在心理上不能还把自己定位为小孩,更不能在行为举止上像个小孩。否则,就会被人另眼看待。同样道理,有女人气的男人和男性化的女人也常常被人嘲笑,因为他(她)们违反了认同的秩序。认同秩序存在于所有的层次的认同(社会、文化和主观认同)中和认同的不同的层面(年龄、性别、种族、阶级,等等)(Forn s,1995:239)。不同的年龄、性别、种族和阶级,常常有不同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和形象要求。接受了某种认同,就是接受了某些特定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和形象要求,并自觉自愿地按照这些来做。这些由认同秩序所决定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和形象要求等等,构成了个体认同的创造和维护活动所依赖的认同框架。人们接受了某种认同,也就是接受了某种相对应的认同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从事认同的管理、维护和创作活动。人们的消费活动,实际上也是在特定的认同框架内对消费资源的有序利用。消费不过是个体认同的一个方面,是在消费领域所进行的维护或塑造个体认同的过程。因此,消费活动也有自己的消费者认同框架。

那么,消费者是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者认同框架呢?本文提出以下四种认同框架。第一,社会化过程教会了人们该以何种认同框架作为自己认同行动的基本准则。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前辈、教师和同伴等等均以对个人行为加以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把社会现行的某种认同框架灌输给他/她。这种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认同框架,可以称为继承性认同框架。第二,传媒和广告在告诉消费者某种产品适合哪一类消费者的同时,也在向消费者宣传不同类型消费者应有的认同框架。这种由厂家和商家在幕后主导和指定的认同框架可以称做诱导性认同框架。通过它,厂家和商家便“创造”了自己的稳定的消费者队伍,从而“创造”了稳定的市场。第三,参照群体的示范作用也向人们传递了某种认同框架(Merton,1957)。人们在塑造自我认同的时候,总要有某个理想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一旦确立以某个参照群体为自己的模仿对象,那么,参照群体的认同框架也就被人们所接受。这种由参照群体所传播的认同框架,可以称做示范性认同框架。第四,消费者认同框架的选择受到经济地位和社会分层地位的制约。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们所欲望和向往的认同框架作为行动的根据,原因就在于人们的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尽管人们有选择认同框架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人们不得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阶层地位来选择相对应的认同框架。这种由经济条件所制约的认同框架可以叫做资源性认同框架。

认同框架使消费者获得了某种消费边界。也就是说,由于人们遵循了认同秩序,并在认同框架的范围内活动,人们的消费活动也就有了其活动的范围。首先,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是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的,是在一定的选择范围内进行的。人们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自己的消费选择范围。其次,消费者对消费方式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限制范围的。这两种选择范围就构成了消费边界。消费边界的存在,使消费者获得了不同的消费空间。一般来说,上中层群体具有较大的消费空间,而下层群体则只有较小的消费空间。除了消费边界以外,认同框架还使消费者获得了某种消费分层。也就是说,消费者处在不同的消费需求的层次上。一般来说,上层和中层群体处在较高的消费分层层次(他们有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而下层群体则处在较低的消费需求层次。市场营销中所使用的市场细分原则,实际上就是通过对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边界和消费分层的调查和测定,从而为企业寻找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市场。

上面所讨论的是有关消费行为在认同的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则。但认同的塑造与认同的表现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还有必要来看看消费如何被用来表现、传达和显示人们的认同。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借助于种种可感触的商品符号来表达、体现和传播自己的

认同。这种通过可视符号来表达个体认同的过程,构成了消费文化。通过消费文化而创造出来的认同“作品”之一,就是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顾名思义,涉及个人的外表。个人的外表包括静态外表和动态外表。静态外表包括个人的模样、体形、身材高矮、肤色、年纪、健康状况、穿着打扮、形象气质,等等。动态外表包括个人的行为举止、仪态风度、谈吐交流、接人待物,等等。不过,虽然有这种区分,个人的外表往往是直观的、总体性的或格式塔的。个人的外表对个体认同有重要意义。第一,它具有实质意义。外表可以成为个人认同的一个构成部分。胖与瘦、高与矮、白与黑、年轻与衰老、健康与疾病、清洁卫生与肮脏邋遢、风度翩翩与萎萎缩缩,等等,都成为个体认同的实质“材料”。第二,它具有象征意义。外表可以成为个人认同的表达符号。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认同,就有什么样的外表,因为外表常常是一个人的认同的外部显现。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外表就是个体认同的符号显示。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所说的“外表拜物教”一语充分概括了外表形象对人的重要性(Mills,1951:257)。吉登斯认为,“随着现代性的出现,某种类型的身体外貌和行为举止,明显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G iddens,1998:112)。现代性既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个性化空间,又使个人隐匿化了。而个人的隐匿化反过来使个性化显得重要,因为个性化是克服隐匿化的手段之一,打扮、修饰和美化个人的外貌等一系列消费活动,正是借助于消费符号来显现个性化的个体认同。

在所有的外表构成中,人的脸部是最关键性的部位,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脸是个体认同的符号和缩写。由于每个人的脸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的相片成为个人身份证件的主要辨认标志。但是,脸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可辨认性。关于这一点,塞娜特(Synnott,1989:607)写道:

脸以各种不同的准确程度表明自我的年龄、性别和种族,以及我们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我们的心情和情感、甚至或许我们的性格和人格。脸是我们的五种感

官中的四种的所在地: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也是我们进食、喝水和呼吸的地方。

它也是语言交流的来源和重要的非语言交流的渠道……脸还是个人的美或丑的感知

以及这些感知所意味着的自尊和生活机遇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确,脸是自我的象征,

显示了自我的许多不同的方面。不同于人体的其他部位,我们把脸认作我或你。

显然,脸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人体的关键的感觉器官的所在地(如:它有超过7000种表情),而且在于它的象征性和社会性。一方面,脸是灵魂的镜子(西塞罗),是自我的表现,为他人“读懂”我们提供了线索和符号。另一方面,脸又是社会交流和互动的主要工具。而社会交流又迫使人们进行“印象整饰”(G offman,1969),因而脸常常构成自我的面具和掩饰。简言之,脸是面具,是需要视情况来决定是否“戴上”的东西(如:笑脸)(Hochschild,1983)。

脸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在一定范围内构成“社会包容”(social inclusion)和“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依据之一。脸是判断一个人美丑的主要因素。虽然脸生得好看不好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它的美与丑却对个人的生活机遇(life chances)和社会接受程度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卡科左偌斯基在加拿大对4000个全职工人的调查发现,在1977年,“好看的人”(占样本的30%)比丑的人的工资收入要多出75%,而丑人的工资收入只占好看的人的平均工资的57%。这种好看与不好看与工资收入的相关关系即使受到年龄、教育年限,工会作用、在公司中的工作时间等变量的影响,依然成立(Kaczorowski,1989,quoted in Synnott,1989:609)。可见,人的审美特性成为个人的人力资本以外的另一种资本,即形象资本。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缺乏形象资本的人(即长相丑陋的人,尤其是长得丑的女人)通常会在某些方面受到社会的某种有形或无形的歧视和排斥,并因此失去许多生活机遇。很显然,形象资本的多寡对个人自信、自尊和认同的形成及定位都有明显的影响。

尽管形象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此完全无所作为。现代医疗技术(如整容手术)、化妆用品和美容手段的进步,使得人体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创造的。同时,即使是天生丽质,也需要借助现代美容用品和手段来维护。可见,化妆、美容、饰物和整容等方面的消费,是为了维护或创造形象资本,尤其是一张“好看”的、惹人喜欢的、有魅力的脸,或至少是不令人讨厌的脸。脸对自我认同的形成的重要性决定了对脸部进行维护、加工和美化的重要性。因此,塞娜特指出,化妆具有两个主要功能:自我表现和自我创造。“化妆是角色—支持”(role2support),“化妆就是认同”(Synnott,1990:62)。对大部分妇女来说,化妆使她们变得更美,并因而也使她们感觉更好。化妆使她们更具有自信和良好的心情。但更重要的是,化妆改善了她们的形象,增加了她们在男权社会的形象资本,并在某种范围内影响到她们的生活机遇。女人如此,男人方面也不见得例外。实际上,男人花在美容上的时间和金钱也不少(如洗发美容、面部美容和护肤品的使用、男性香水等)。当然,由于传统文化和男权主义价值的作用,男人可以更多地通过业绩、金钱、成就或功名来弥补形象资本方面的欠缺。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得不按角色和社会的期待来进行形象的修整和维护。由于社会对个人外表形象的规范、期待和重视,人们在化妆和美容上所花的钱越来越多。以美国为例。1914年,美容用品的销售达4000万美元(人均每年40美分)。到1985年,销售数字增加到170亿美元(人均每年70美元)。即使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容消费的增长也是惊人的。美容产业在现代成为一个巨大的重要产业(Synnott,1989:608)。

除了对人体形象资本的重点———脸———进行维护和创造,人体其他部位的整饰对创造直观的外表形象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人的穿着对人的外表形象的创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道理极其浅显且文献颇多,故无须赘述。同时,由于人的体形和健康直接影响到人的外表美和形象,人们的饮食消费越来越具有理性,各种维生素丸、补药和饮食指南,成为家庭必备。为了控制体重和防止过胖,人们(尤其是女人)只好选择节食,使得“厌食症”成为一种女性流行的“现代病”。各种减肥药更是风行无阻。作为辅助手段,体育锻炼也成为现代人们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其结果是人们对体育器材的消费的增加。这些消费实践都说明,“身体成为现代性的反思性的一部分”(吉登斯,1998:115)。人体形象成为反思性的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而纳入生活规划的对象。

可见,很大一部分消费是与人的外表形象的维护和创造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它构成形象经济。而外表形象则是个体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消费实际上体现了个人在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如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对象征资源(即形象与认同)的获取和竞争,是个人对社会分类及其相应的褒贬态度的反应。因此,消费行动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竞争,是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社会分层在象征领域的延伸。社会分层和流动必然在象征领域(即消费文化)得到反映。消费文化因而象征性地再生产了人们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分层,并体现了人们在象征领域的竞争关系。如果说,对个人来讲,“良好”形象是一种象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那么,良好形象的塑造和表达,是不能离开消费这个手段的。当然,在象征资源的竞争后面,除了物质资源的不平等外,还隐藏着其他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如性别群体、代际群体,民族群体、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权力关系,等等。不过,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本文有限的篇幅,恕不赘述。

结 论

消费者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人,而且是一个具有特定的地位、认同和形象的个人。个人通过某种认同而存在于社会,并与他人发生联系。认同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是人们主动选择和创造的结果,并通过特定的行为和产品符号来表现、传达和显示。消费既构成塑造认同的“原材料”,又构成人们用以显示认同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因此,消费既是一种行动(即花费行动),又是一种文化(即消费文化)。与此相联系,我们并不仅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我们同时也在消费“意义”和“认同”。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包括广告商)均“同谋”合作把某种认同“外射”到一个相对应的商品系统中,使这个系统构成该种认同的符号体系。因此,消费的行为与消费的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在借消费塑造某种认同的同时,也在借消费符号来表现和传播这种认同,包括与我们的认同相适应的个人形象。可见,由于认同与消费的内在联系,使它成为沟通消费社会学研究中的“行为”范式和“文化”范式的框架性概念。

参考文献: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1998,《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罗姆论消费主义》,云南人民出版社。

富永健一主编,1984,《经济社会学》,孙日明、杨栋梁译,南开大学出版社。

高丙中,1998,《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第3期。

黄平,1997,《未完成的叙说》,四川人民出版社。

吉登斯,安东尼,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

李文,1998,《大众时代的时尚迷狂》,《社会学研究》第5期。

彭华明,1996,《消费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所罗门,迈克尔?R.1999,《消费者行为》(第三版),张莹、傅强等译,张一弛校,经济科学出版杜。

朱国宏主编,1998,《社会学视野里的经济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

汪和建,1993,《现代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宁,1999,《关于消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Appadurai,Arjun1986,The Social L if e of Things:Com 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Jean1988,Selected W ritings,ed.by Mark Poster,Cambridge:Polity Press.

Bauman,Zygmunt l987,L 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on Modernity,Post2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Cam2 bridge:Polity.

Belk,Russell W.1995,“Studies in the New Consumer Behaviour.”in Miller(ed.)Acknow ledge Consum ption,Lon2 don:Routledge.

Bocock,Robert1992,“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in R.Bocock and K.Thompson,(eds.)Social and Cultural Forms of Modernity,Ch.3,Oxford:Polity.

Bourdieu,Pierre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 udgement of Taste,trans.by Richard Nice,Lon2 don:Routledge.

Campbell,Colin1987,The Rom antic Ethic and the S 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Blackwell. Douglas,Mary&Baron Isherwood1979,The World of Goods:Tow ards an A nthropology of Consum ption,Lon2 don:Routledge.

Edgell,Stephen,K evin Hetherington and Alan Warde(eds.)1996,Consum ption M atters:the Production and Ex perience of Consum ption,Cambridge:Blackwell.

Featherstone,Mike1991,Consumer Culture&Post modernism,London:Sage.

Forn s,Johan1995,Cultural Theory&L ate Modernity,London:Sage.

Friedman,Jonathan1994,Cultural Identity&Global Process,London:Sage.

G offman,Erving1968,S tigm a:Notes on the M anagement of S poiled Identity,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6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 if e,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Hochschild,A.R.1983,The M anaged Heart:Com mercializ ation of Hum an Feeling,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meson,Fredric1987,“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 ociety.”in H.Foster(ed.),Post modern Culture,Lon2 don:Pluto Press.

Jenkins,Richard1996,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

Longhurst,Brian&Mike Savage1996,“S ocial Class,Consump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Bourdieu:S ome Critical Issues.”in Edgell,Hetherington and Warde(eds.),Consum ption M atters,Cambridge:Blackwell.

Lunt,P.K.and S.M.Livingstone1992,M ass Consum ption and Personal Identity:Everyday Economic Ex peri2 ence,Buckingham and Bristol:Open University Press.

Lury,Celia1996,Consumer Culture,Cambridge:Polity.

McCracken,Grant1988,Culture and Consum ption:New A pproaches to the S ymbolic Character of Consumer Goods and Activities,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ead,G eorge Herbert1934,Mind,Self,and Socie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ton,Robert K.1957,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 t ructure,revised and enlarged(ed.)New Y ork Free Press. Miller,Daniel1987,M aterial Culture and M ass Consum ption,Oxford:Blackwell.

———(ed.)1995,Acknow ledging Consum ption:A Review of New S tudies,London:Routledge.

Mills,C.Wright1951,W hite Collar:the A merican Middle Class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J.Paul and Jerry C.Olson1998,Consumer Behavior and M arketing S t rategy,4th(ed.)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c Graw2Hill出版公司。

Saunders,Peter1986,Social Theory and the U rban Question,2nd(ed.)London:Routledge.

Saunders,Peter and Colin Harris1990,“Privatization and the Consumer.”Sociology24(1).

Schiffman,Leon G.&Leslie Lazar K anuk1997,Consumer Behavior,5th(ed.)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2Hall In2 ternational.

Synnott,Anthony1989,“Truth and G oodness,Mirrors and Masks———Part I:A S ociology of Beauty and the Face.”

B 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40(4).

———1990,“Truth and G oodness,Mirrors and Masks———PartⅡ:A S ociology of Beauty and the Face.”B 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41(1).

Veblen,Thorstein1994,The Theory of the L eisure Class,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Warde,Alan(ed.)1990,“The S ociology of Consumption.”Sociology,Special edition to the S ociology of Consump2 tion,24(1).

作者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罗 琳

经典的行业研究分析基本框架

经典的行业研究分析基本框架 做行业研究,如果想很懂这个行业,最好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金融类长期跟进这个行业的人(比如一直跟进某些行业的客户经理或者信贷部门的credit officer),或专做某些行业研究的人多聊聊。 他们有时候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让你的行研报告很出彩,也有很多独特的经历看书是永远找不到的。 进入正题,做行业研究首先我们要清楚大方向: 1、一个行业中长期来看会往哪个方向走(forward-looking) 比如金属采矿行业:铝:国外市场供需慢慢平衡,国内大部分区域继续供应过剩,价格影响;铜:中期来看供应过剩,对于部分效率低的采矿企业,价格或低于cash cost 2、识别出这个行业的关键风险和成功的驱动因素: 比如矿企:市场价格风险,成本风险,对冲风险,高资本支出(high CapEx/ cost overrun),政治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3、这个行业成功的企业和失败的企业大概都有哪些,为什么? 行业分析基本的框架主要有四点组成(强调,是分析框架,不是写报告的顺序):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宏观角度) 商业风险(个体企业与宏观的结合) 价值与驱动因素(更好的了解这个行业)

现金流创造(Cash Flow Generation)的驱动因素与重要性(对银行来说很重要)。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自然的经济波动,表现为经济的扩张与收缩。根据一些关键指标可以分析出目前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见下图: 结合行业,我们主要划分为两类: 1、Non-Cyclical 非周期性行业(平时生活必须的 - Necessity):如电力(没电看不了电视),供水(没水冲不了厕所),FMCG(快消)类等。 2、Cyclical 周期性行业(不是平时生活必须的 - Discretionary):这种行业波动性较强,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高,当整体周期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这个行业往往发展的比较好,如汽车(没奔驰可以开夏

消费社会学教学大纲19

《消费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11210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消费社会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消费与经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消费需要与需求、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消费社会学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使学生逐渐关注现实的消费热点问题,并能使用相关的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消费社会学》是本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应要求学生先修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微观、宏观)。 三、学时数及分配 总学时:18×2=36 学时分配表 章节标题学时分配(讲 授)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第二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4 第三章 消费水平3 第四章 消费结构3 第五章 消费方式4 第六章 消费者行为6 第七章 消费市场与消费热点2

第八章 劳务消费2 第九章 闲暇消费与旅游消费4 第十章 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消费教育2 第十一章 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4 四、讲授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消费 二、生活消费的两重性 三、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方法 二、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四、比较的方法 第二章 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消费需要的内容与地位 一、消费需要的内容及其分类 二、消费需要的层次性

现代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消费者行为研究 (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Household)。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要紧从狭义的消费者角度讨论消费者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同一消费品或服务的购买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是不同的人。比如,大多数成人个人用品,专门可能是由使用者自己决策和购买的,而大多数儿童用品的使用者、购买者与决策者则专门有可能是分离的。消费决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购买参与者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假如把产品的购买决策、实际购买和使用视为一个统一的过程,那么,出于这一过程任一时期的人,都可称为消费者。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猎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消费者行为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研究消费者行为是着眼于与消费者建立和进展长

期的交换关系。为此,不仅需要了解消费者是如何猎取产品与服务的,而且也需要了解消费者是如何消费产品,以及产品在用完之后是如何被处置的。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处置旧产品的方式和感受均会阻碍消费者的下一轮购买,也确实是讲,会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交换关系产生直接的作用。传统上,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产品、服务的猎取上,关于产品的消费与处置方面的研究则相对地被忽视。随着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猎取或者购买只是这一过程的一个时期。因此,研究消费者行为,既应调查、了解消费者在猎取产品、服务之前的评价与选择活动,也应重视在产品猎取后对产品的使用、处置等活动。只有如此,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才会趋于完整。 阻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是: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经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这些因素不仅阻碍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消费者的决策行为,而且它们对外部环境与营销刺激的阻碍起放大或抑制作用。 阻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要紧有: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等。

消费社会学 读书笔记

《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 在消费社会学一书中,尼古拉·埃尔潘回顾了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社会学家有关消费的经典分析,重点探讨了三种理论,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第一个理论是年轻一代对物质生活的向往逐渐被热爱自然、崇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热衷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所取代。第二个理论是着重探讨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流拥挤以及暴力犯罪。第三个理论强调消费者在上产各自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的互相依赖关系。 本书共有六章,消费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轴心展开,第一个轴心以家庭生活为特征,在本书中体现为第一第二章,分别探讨低收入家庭和有闲阶级的家庭消费生活;第二个轴心是关于大众消费的争论,在本书中体现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个轴心是探索在工业产品的广泛传播与工业产品的集体使用之间,体现在书中第五章和第六章关于节庆商品和与消费相关的集体价值观的变迁的研究。我想从有闲阶级和炫耀消费、无意识消费、消费的合法性这几个方面结合作者书中的主要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有闲阶级和炫耀消费 有钱和有闲是根据个人愿望和品位进行消费的两个条件。有闲阶级指有资产,不需要拥有固定职业,生活休闲以社交娱乐为主的阶级。有闲阶级在心理上与劳动阶级不同,他们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优越地位,他们不仅要过着有闲的生活,而且要通过生活方式方面的炫耀来显示自己的阔气。消费高档商品对于有闲阶级、上流社会的人们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下层的老百姓展示他们高不可攀的私生活,这具有一种广告作用。 以服装为例,2018秋冬大秀今年3月在伦敦、纽约和米兰落幕,这种大秀每年举办两次,可仅仅是这样短暂的时间,流行趋势就会发生变化。某一种或某一类高档商品对有闲阶级的吸引力转瞬即逝,不论这样的潮流是有闲阶级自己选择的还是服装设计师们为他们选择的。上流社会的人们被迫接受时尚的操纵,即使当下的服装风格与他们的气质和身材并不相符。社会尤其不允许他们穿戴上一季的货品,即使这些服饰与他们十分相宜,并且依旧光鲜。我认为这是因为此时这些“过时的”服饰和元素已经开始向下层阶级流动,并逐渐普及,引发全社会人们的时尚追随。上流社会的人们要做的是时尚的引导者而不是时尚的追随者,因此,不管他们有多青睐上一季的商品,他们也不得不被迫放弃某些个人品味,去引领下一次的时尚潮流。 除了高档商品,有闲阶级的子女也是炫耀的工具,父母鼓励他们在非生产性、非营利性活动中展示自身的智慧和体能,比如在艺术活动和体育运动中,而父母就为子女们提供物质保障。在中国,富二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湖南台著名综艺《变形计》的一期节目里,有一位父亲给儿子买了20多辆奥迪,让孩子“随便挑一辆上车”。这样的行为,用凡勃伦的理论解释,就是有闲阶级“获得尊荣并保持尊

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范文

消费者行为分析报 告

小米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分析 从各手机品牌使用者所在城市来看,智能手机者有将近70%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是由于人口情况,经济状况,消费水平所决定。其的投放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其它地方基本看不到此手机产品。小米手机的生产基地在富士康,虽然它不是全国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但其使用者依然呈现出了区域特点,有将近1/3的使用者都在北京地区,而在广州和深圳等南方城市则比较少。 “发烧友”的特点是依赖网络,常在论坛活IT网页活动,属于意见领袖。“智能手机爱好者”“名族品牌支持者”“价格导向型消费者”“品牌导向型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6岁到45岁的人群里,常见的是高中大学在校生,城市白领等,特点是接触网络较多,生活中容易接触到各种交通工具,休闲时间的活动地点集中在闹市区,商业区,及各种大小型商场。“冲动型消费者”“感情型消费者”“不定型消费者”遍布在广大的手机消费者中,容易受营销广告,意见领袖的影响,是潜在消费者,任何能接触到广告很产品的消费者都属于这一部分。

二..现有消费者 1、消费群体构成:截止到当前为止小米手机排队预订人数 已经超过30 万,预订截止。 经过我们经过网络等多种方法对小米手机消费群体进行 调查分析得到: 当前小米手机消费群体已经突破30万,这只是当前预订批次,预计今后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还会继续攀 升。 小米手机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0到35岁,其中学生大约占总体的六成其次是白领工作者。可是随着小 米手机的正式批量式生产,相信在今后小米手机的消费 群体将不断扩大。据我们调查分析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 大多数集中在18到35岁、男性、追逐功能、爱好科 技、而且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她们大多数为白领工作 者或者学生,教育程度以大学学历为主,主要分布在一 二线城市。 2、消费行为 (因为小米手机当前处于预售阶段,因此我们只对进行

消费社会学理论

消费社会学理论 一、消费时尚的内涵、特征、分类 (一) 内涵: 时尚是什么? 1、凡勃伦对时尚的定义:时尚消费某种意义上是种炫耀性消费, 炫耀消费者的品位、经济能力, 炫耀其紧跟时代潮流, 炫耀其地位不比别人低。《有闲阶级》 2、齐美尔认识时尚是:时尚只是一部分人的时尚,整体始终处于通往时尚的道路上,时尚不失永恒的,而是短暂变化的。《时尚哲学》 3、坎贝尔的时尚:他认为时尚是现代浪漫伦理的体现,是人们追求新奇体验的结果。而且任何新奇感都有生命周期,一开始是新奇的,很快就变得没那么新奇,最后则变得另人厌倦。于是需要用新的时尚来代替旧的时尚《求新的渴望》 4、彼得里亚:时尚就是对符号的消费。 5、国内对时尚的定义也很多,这里说说周晓红对时尚的定义 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的说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行为等各种模型的随从和模仿 总之,人们对时尚理解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在模仿、有的侧重在分化、有的侧重在行为等。尽管对时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都认为时尚都具有这样的一些社会特征: (二)时尚的特征: 1、新奇性与反传统:时尚的东西往往具有新奇性,表现在商品的各个方面,如款式、色彩、包装等方面,时尚具有反传统性,因为时尚的东西往往是对传统的创新。 2、差异性:不同的人群、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时尚风格。 3、地域性:通俗的讲在某地区流行的东西在另一个地区不一定流行 4、循环性:曾经被偏爱的时尚可能无人问津,然而过段时间以后,这些被遗忘的东西可能在市场上重新出现并流行。如海魂衫、回力鞋等 5、短暂性:齐美尔说过时尚不可能成为永恒,它永远是在变化中,比如发型“前几年流行直发,所以那个时候一个风的拉直,后来又流行卷发,现在看看,在座的女生有多少是卷发? (三)种类: 1、按内容划分: 可分为以下三种: (1)物的时尚,如某种服装、某种食品的流行。比如服装流行的蕾丝、沙沙、皮草等

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调查报告.doc

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调查报告 实践活动参加人:魏俐洁小组 实践主题: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时间:2016.8.10.----2016.8.15 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过分宠爱, 所给零花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这些消贯开支合理吗?希望通过调查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贯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我采用调查分析法,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手中,回收有效问卷30 份,采用人工统计法,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分析,得出结论。 —. 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 1.合理的消费观念 据据调查表明,约65%的中学生每月花费比较合理,只有小部分中学生的花销较大。同时,注重质量的占60%,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50%的中学生有为自己做过“财务计划”。 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 调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衣食这种基本需求,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 上网查询资料,体闲娱乐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学习资料是中学生消费中继食品,上网消费以后,居于第三的消费内容,这说明

中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 3.消费方式的现代化 调调查结果表明,约11%的中学生使用过银行卡,表明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4.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 调调查显示,95%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这种经济来源稳定 可靠数目可观。85%的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过家庭的经济情况, 他们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现时,这说明中学生再也不是过去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而逐渐成为能为父母家庭分担责任的主人翁。二.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调调查显示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是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和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 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 于他的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 影响他们的个人的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己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严重 调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十分严重。这种不好的

行业研究报告框架

行业研究报告框架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行业研究报告工作指引 一、工作指引说明: 本工作指引旨在通过解析行业研究报告的逻辑思路,构建完整且通用的行业研究报告框架,通过各子项目的研究,指导投资或研究工作小组采集信息,在完善的信息支持下,独立得出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发掘投资机会,提示投资风险。 工作小组成员在使用本指引时,应详细阅读各子项目的指引内容,再按照指引所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具体运用,由于本指引是一个通用且较为全面的框架,根据具体行业的情况,需要做出删减。 二、工作指引使用指南: 一、行业概况 定义:做什么提供什么服务 特点:行业特征是什么传统还是创新,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 概况:市场容量,集中度(市场格局),增长性,发展前景,主要壁垒,产业生命周期,投资热度及事件。 产业链构成:上下游的关系,主要还是细分行业依附度如何竞争行业是谁 二、行业发展的背景(外部推动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任何产业的观察分析都要置于宏观经济环境中来看,一是分析宏观经济发展的前景,二是分析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匹配性(抗风险能力)。 :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主要是为了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分析现状有利于了解竞争情况,确定发展前景。 :国外行业情况:结合其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评估。国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除极个别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外,行业的发展基本都可以参照国外的同行业发展轨迹。通过对国外行业的分析和公司数据检索可以十分清晰地预见未来行业发展的前景,成长性。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演变可以提供我们一个清楚的判断,指明行业发展方向,特别适用于技术创新型,服务类,TMT类。 :政策环境:着重于二方面,一是国内相关部门出台的管理性政策法规、行业促进政策本身;二是国内行业管理政策法规和行业促进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另外某些特殊行业还可能要分析国外政策对行业的发展和影响。 主要是通过了解行业面对的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寻找外部环境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行业发展的现状提供解释,寻找行业发展的趋势。 三、技术分析(外部推动因素) :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和解释 :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行业分析框架

行业分析框架 原来对财务分析的理解太狭隘了。 财务分析工财务报表分析工财务报告分析。 财务分析应该将行业分析和公司战略分析包括在内,最后再对企业进行预测和评价。 行业定位与分析是财务分析的起点。如果行业有问题的话,行业里的企业再好又有什么意义。行业定位我们之前讲过,是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来的;行业分析今日再梳理一遍;战略分析以后再梳理。 财务分析框架 1.行业基本揀况 企业兗争战略分析 2、行业十新亦 3、行业结构分~ 4.行业影响因索分桁

一、行业分析框架总述 行业分析有什么用? 举个栗子。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煤炭、水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那么,我们还会把钱投向那些即将没落的夕阳产业吗?要知道国家政策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多饶舌。下面是行业分析框架。 行业分析框架 行业一般特征分析]亠 ?[行泌生命周期分析 L 1、行业基本状况分析 行业基本状况包括这个行业的前世今生,包括它的发展历程回顾、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行业容量也需要重点关注 有的企业规模做不上去,不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而是行业规模就那么大,就算做到了

行业第一又能怎样。这样的企业可能通过收购延长产业链,因为通过自身力量很难突破行业瓶颈。 行业基本$寺征分析 2、行业友展历程回顾」 __________________ d 氐销售增氏率现状及趋势预乳]

三、行业特征分析 行业特征是影响企业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企业之间其特征差异比 较大。比较说零售行业。该行业进入门槛不高,企业竞争激烈,整个行业呈现 出经营品种多、周转速度快以及行业毛利率低的特点。 拿制药企业来说。企业首先要取得政府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行业进入门槛高; 再加上药企资金投入大,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大,工艺复杂等等,其利润率 要高于一般行业。 所以说同行间的企业更具有可比性。 行业特征分析 - ——I 技术特征 行业特征包括竞争特征、需求特征、技术特征、增长特征和盈利特征。 我们对影响它们的因素做了总结。见下表。

《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现象研究》

《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现象研究》[摘要]“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情消费也成为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消费多样化,物化转化为货币化,礼品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频率越来越高,消费的功利色彩显著,面子工程、攀比跟风的心理效应越来越明显,使人情消费异化甚至扭曲,破坏社会风气。文章对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原因,以有效遏制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为农村人情消费回归理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理性消费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已成为中华民族人际交往的必然传统。合理适度的人情交往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们的互动,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乡村社会。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人情消费作为礼尚往来的必要支出,出现了礼金不断攀升,农民不堪重负,人情风俗异化的现象。在党中央大力提倡节约的背景下,文章描述了农村人口消费的现状,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心理因素和个人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适合农村人口消费合理性回归的建议。 1国内对人情消费的研究 社会学视角对人情及礼俗消费的研究,主要从人际关系、情理社会、身份角色定位等角度展开。研究者主要围绕人情及礼俗消费的现

状、特点、危害,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社会功能及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翟学伟(xx)以“情理社会”入手,从人际交往的现实出发,指出“中国社会就是一个讲人情面子的社会。”[1]中国人对“人情面子”尤其重视,没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没“面子”,原因在于“它的运作方式同情心理社会相契合”。[2]费孝通(xx)使用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宏观地描述了人情礼俗消费现象,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关系,在此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并在这个特定的网络圈内维持着各种利益均衡。[3]胡杰成(xx)指出,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行为并不是“非理性”的,而是考虑了道德、工具理性计算及情感因素后的“社会理性”行为。[4]曹海林(xx)认为,关系网络亲疏、人情往来的平衡及情感认同是维持农村人际交往平衡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准则。[5]杨慰春(xx)运用社区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台头村进行实证研究,展现出了人情礼俗消费背后更为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6]陈柏峰(xx)提出,传统的“熟人社会”即是一张微观权力关系网,人们的行为往往都是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并体现为感情关系、规范和机制等层面。[7] 2人情消费现状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最早是中国人作为人际互动的社会行动规范。从最早的周礼,后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著名文人的推动和改善,礼仪文明,成为必读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在过去邻里间遇到节日、婚丧嫁娶都会包个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您的位置:百味书屋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正文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2016-10-17 10:55:4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一消费人群的确定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二高端人群的分类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注重产品消费能否体现自身品味及身份,其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消费档次,例如住宅对其而言更多的则是享受生活的场所。此类人群多为各类企业的高层领导,归国华侨、外籍人士等。(3)标签型——注重身份认同标签型高端人群典型的消费心理特征则是更注重身份和财富地位的体现,其大多为私营业主,多数人是凭着自身的能力白手起家的;同时这类人群还包含那些本身就是从富豪家庭出生的年轻一代。因而这类人群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分散,中年、中青年人群都有分布。(4)理财型——注重投资理财型高端人群对奢侈消费相对比较冷却,其更多会将富余资金用来做投资,其多选择股票、基金、国债、期货及房产等的投资,而言主要是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此类人群多为成功的企业家,也包含一些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的投资客,他们中多数都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三高端消费人群特征分析中国高端人群中,20~39岁的年轻人达82.4%,女性比例约为56.5%,拥有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约为1.84万元?? 个人年收入20万元以上职业分布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主四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炫耀消费:高端人群喜欢在既定的范围内,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侈高端物品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相互攀比炫耀,以显示自身财富与身份地位。享受消费:高端人群大多对生活的舒适度和档次都要求高,特别是软环境,其大多有海外旅游居住经历,或者认同海外生活方式及标准,希望通过高端消费来获取相当的贵族式生活体验。五高端消费人群购买行为分析汽车在高端人群中的渗透率(拥有率)为78.9%,平均保有量为1.1辆。调查显示,在过去半年购买过首饰的消费者占高端人群的

如何做券商行业研究员—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行研实习感悟—kk的股票价值投资分析框架 在中信做煤炭行业的行研实习已经两个月了,虽然也只是打个酱油而已,但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这学期正好也在上光华管理学院姜国华老师的《财务报表分析》,感觉启发挺大的。关于价值投资,网上也有很多很不错的博文,但是我感觉他们大多数都是从投资理念、投资原则的角度去分析的,而并没有告诉你具体要去分析哪些东西。我这个人就是好“冲动”,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想根据自己近期的思考勾勒出一个价值投资的分析思路。当然这只是一个框架而已,事实上要想真正做好每一块,每一点都是需要花很大的功夫的。 一、行业 1,行业的经济周期:我觉得拿到一个行业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基本特征,搞清楚它是周期性行业还是非周期性行业(稳定成长型),这点非常非常关键。其实周期还是非周期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影响的大小不同。像煤炭、石油、化工、房地产、证券这种行业就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而食品饮料、医药这种行业周期性就不明显。巴菲特就很喜欢投资稳定成长型的企业,比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因为投资周期性的行业风险比较大,你很难把握一个行业的周期变动规律,而且投资周期行业极容易被市盈率给欺骗,其实市盈率高的时候反倒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到了谷底,是买入的最佳时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点。 2,行业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就是说你要考察这个行业目前的规模有多大,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有多大,说白了就是要考虑它是属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不要以为判断是朝阳还是夕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也是需要你去做很多的功课的。例如我在实习之前一直认为煤炭行业应该是一个夕阳产业,但是现在却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资源禀赋情况都是“富煤、贫油、少气”,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资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主体(别跟我说新能源,新能源要想大规模应用还早着呢),现在中国的煤炭储量还非常非常丰富,光是新疆昌吉自治区的准东煤田下面就有3900亿吨煤,够中国消费100多年。同时,新型的煤化工也将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产业,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未来必将大展身手。 3,行业的产业链:然后你就要去了解这个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位置。它的上下游行业是什么?它的整条产业链又是什么?比如说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它处在整个经济的最上游,然后根据煤炭的用途:动力煤用来发电、炼焦煤用来炼焦,进而炼钢、无烟煤用于煤化工等等,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下游是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水泥行业等。然后每个行业又分别延伸下去,比如钢铁用来造船、造车、造房子,化工用来生产化肥进而延伸到农业等等。 4,行业的物流情况:我们还需要了解整个行业的物流情况,了解产品是怎么样一步步从生产者手里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比如说煤炭,你就需要知道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哪些地方是产煤的,哪些地方是主要的中转地,然后消费地主要是在哪儿,一般都是通过什么交通工具,全国有哪些重要的铁路、公路以及海运航线等等。了解了物流,你才能够对产品的价格变化有更加敏锐的判断,因为很多时候各地的价格变化并不是同步的,很可能因为煤炭运输困难而造成局部地区的煤价猛涨(比如08年的南方雪灾)。 5,行业的竞争格局:要了解这个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如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同样是能源,我国的石油产业就已经高度集中了,中石油、中石化就是双寡头。但是煤炭行业就相对比较

行业研究分析地基本框架(浓缩精华版)

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2、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厂商 二、行业外围环境分析 1、政策法规、行业管理模式 国内对行业的管理性政策法规、行业促进政策有哪些 国内对行业管理、促进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国外成功的行业管理模式 2、技术发展趋势 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和解释 国际技术的走向、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国内技术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三、行业供求分析 1、行业供给、行业进入者 行业业务模式分析(资本集中度、利润来源、进入/退出壁垒)行业集中度、竞争态势 行业大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 行业小厂商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分析 行业中的外国企业竞争模式分析

2、行业需求、替代产品 对行业产品的需求规模、增长率及原因分析 行业替代品的种类、规模、可替代性分析 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周期及特点 需求细分市场分析 四、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1、上游企业分析 供应商行业的名称(及行业编号),简介 供应商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 2、下游行业分析 顾客行业的名称,简介 顾客行业的讨价能力分析 相关行业分析 行业关系分析 五、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公司股权结构,公司资产规模,公司业务范围,公司主要产品。 2、高层经理情况 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主要成员姓名、年龄、背景资料 3、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近年主要财务指标及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 4、公司业务分析

公司业务类别,收入结构,各业务利润率水平,公司利润来源分析5、公司组织架构分析 公司当前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的变化调整分析 6、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员工数、人员构成、技术人员比例等 7、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发展方向、战略前景、战略目标 8、公司大事记 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容量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3、产品的技术水平 4、产品品种 5、竞争者数量及进出壁垒 6、结论: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 备注:行业生命周期及其相关特征:

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一消费人群的确定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 (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 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注重产品消费能否体现自身品味及身份,其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消费档次,例如住宅对其而言更多的则是享受生活的场所。此类人群多为各类企业的高层领导,归国华侨、外籍人士等。 (3)标签型——注重身份认同 标签型高端人群典型的消费心理特征则是更注重身份和财富地位的体现,其大多为私营业主,多数人是凭着自身的能力白手起家的;同时这类人群还包含那些本身就是从富豪家庭出生的年轻一代。因而这类人群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分散,中年、中青年人群都有分布。 (4)理财型——注重投资 理财型高端人群对奢侈消费相对比较冷却,其更多会将富余资金用来做投资,其多选择股票、基金、国债、期货及房产等的投资,而言主要是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此类人群多为成功的企业家,也包含一些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的投资客,他们中多数都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 三高端消费人群特征分析 中国高端人群中,20~39岁的年轻人达82.4%,女性比例约为56.5%,拥有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约为1.84万元…… 个人年收入20万元以上 职业分布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主

消费与认同_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消费与认同 ———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 王 宁 Abstract:Based on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adigm of“consumer behavior”and that of“consumer culture”.It is suggested that“identity”,a basic sociological concept,can function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bridging the two paradigms.Consumption both provides substantial mate2 rials in creating and managing identity,and acts as signs and symbols in communicating the identity.Thus,consumption is both a social action of orderly making use of material resourc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dentity(i.e.,consumer behavior),and a sign system that signifies and communicates identity(i.e.,consumer culture).Therefore,the paradigm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of consumer culture can be integrated in terms of the sociological paradigm of identity. 问题的背景与由来 关于消费的经济学研究由来已久,而消费者行为学则是在20世纪初随着市场营销学的兴起而形成的。消费者行为学把消费者当作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真实的人来研究,因而为社会和人文学科的各个分支的介入埋下了伏笔。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基本上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地盘,那么,8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帝国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社会学和人类学也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显学(Belk,1995)。社会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的联姻,使消费社会学成为一门成功的应用社会学学科。此外,一些在高校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家(如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也在50、60年代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进行了社会学研究(富永健一,1984:61-71),并且同样是以服务于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为目标。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学家不再满足于充当消费者行为学和市场营销学的附庸,而是要建立一门同消费者行为学有所分工的、以高校社会学系为体制依托的独立的学科。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西方社会20多年来的深刻变化。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已经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到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不但对经济的作用和贡献加大,而且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从原来的“边缘角色”变成了“时代的主角”。社会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范式已不能对当代社会的变化做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Bauman,1987)。于是,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尝试以“消费”或“消费文化”为研究范式,对当代消费社会的性质进行探讨(Bau2 drillard,1988;Bourdieu,1984;Bauman,1987),并着手建立消费社会学。例如,由英国社会学协会主办的《社会学》杂志就在1990年出了一集由沃德主编的有关消费社会学的专刊(Warde,

消费者行为调查分析报告

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顾客行为观察—洗发水 调查者:陈伟达 班级:营销0802班 时间:2009.10.7 地点:万好超市

行为分析报告: 根据观察我们知道了,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洗发水类型有:去头屑型 皮肤护理型 保湿型 滋润型 柔软型 自然成份 婴儿/儿童 男用型

清凉型 清爽型 锔油型 防脱发 黑发型 止痒型 直发/烫发/长发 消费者购买不同的品牌洗发水主要还是因为不同的洗发水他的功效也不一样,例如买海飞丝是因为去屑功效,沙宣是代表时尚、前卫,润妍是水润中草药精华,更黑更有生命力,伊卡璐是植物概念、草本精华,美发专家,夏士莲是生物活性精华,力士维E洗发露,舒蕾是双重深度护理,健康、时尚、闪亮,风影是去屑不伤发,资生堂是生物成分高。 中国洗护发产品是化妆品行业乃至日化产业市场规模最大,市场竞争难度最大的产品大类市场。我到超市生活日用品类的橱窗,看到琳琅满目的洗发水,品牌众多,我相信每个消费者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无从选择,除非是某个品牌忠实者,才可能拿起就走。还有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看功效,看品牌,看价格,还要货比好几家,才会买下来。 这半个小时的观察,可以看到知名品牌更注重产品的天然植物成分和有药效成分的配方,大众品牌则注重生产的技术配置。显而易见,消费者异常重视对头发的保养和调理,他们愿意使用那些可以保证效

果的洗护发产品,对产品的技术和配方要求更高。目前在染发剂销量增长的带动下,含有天然成分在内的精细配方将面临大量需求。从产品配方来看,消费者越来越崇尚天然配方。夏士莲、沙宣、伊卡璐等很受消费者的青昧。飘柔,海飞丝,沙宣,潘婷,夏士莲,力士,舒蕾,风影,润妍,伊卡璐,诗芬,百年润发,天街小雨,蓝蓓丝,是目前洗发水市场的主流,几家主要品牌(尤其是合资品牌)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多数消费者的首选,在半小时的观察中发现消费者买的洗发露几乎离不开这几种。绝大部分采用洗护二合一方式,强调功能,但功能趋于雷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人员对这些品牌消费的影响很大,在服务人员的干预下很可能就会去选其中一种。在我观察的半小时中,有一位青年男顾客走过来,看了看,把伊卡璐的盖打疑开,闻了闻,又把夏士莲的瓶盖打开,同样闻了闻。而服务人员站在他身边,也没出声。最后,这位顾客,又把所有的洗发露扫描了一遍。还是走开了,去看其他商品。过了一会儿,又走了过来。这时服务人员不失时机地走了过去,说“看看这个吧!”服务人员,拿起一瓶兰婷的洗发水,是400ml的。说真的我以前还真没听说过有兰婷的洗发水牌子,可能是我认识的太少了。服务人员又说“这是刚刚推出的,而且厂家促销,所以价格也不贵,很实惠。洗起来绝对不会比飘柔和伊卡璐差到哪去。”顾客说“我以前没用过,也不知道好不好洗,再说这么大瓶,要是真的不好洗,那我岂不亏大了”。服务人员接着说“就知道你没用过,不过,你放心,绝对好洗。”这是服务人员把这瓶兰婷洗发水的瓶盖打开,又说“这味道,不浓也不

消费符号——读王宁《消费社会学》

消费符号——读王宁《消费社会学》 摘要:王宁的《消费社会学》从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符号角度来解读消费现象,认为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文正是以消费符号为基点,认为对消费符号的追求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必然趋势,消费符号一方面会带来新的社会认同,增强社会结构的流动性,让人们获得新的身份证明和更大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也会滋生人们的不满足感和焦虑感,对人造成异化,破坏社会整合度。 关键词:消费文化;符号;身份;认同;社会分化 王宁教授的《消费社会学》一书力图摆脱消费的经济学研究模式,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消费。他认为,“消费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是‘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它已构成人的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而消费者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人’,他可以同时是理性选择者、意义传播者、生活方式的探索者、认同寻找者、快乐主义者、商品消费的牺牲者、反叛者、活动主义者和公民”[1]。全书分为十四个章节,笔者希冀通过对“消费与需要”还有“消费与认同”两个章节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消费符号的提出 事实上,在消费的背后隐匿的是强大的消费文化的力量,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1] (P.133)。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笔者认为,消费的符号象征性正是消费的社会学研究模式的基础,商品的社会学意义也正在于符号价值所独有的示差性。 消费符号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更看重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是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物在消费的过程中被赋予意义性价值,而意义性价值又转变为符号,最终消费的过程就变成了符号的解码与阐释过程。鲍德里亚的名言“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2] (P.222-223)就是对符号价值的一种强调,而在现代社会,消费者注重的不再是商品的有用性,而是符号价值,商品只有控制住符号价值,才能控制消费。 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3] (P.75)。实际上,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代以至后现代社会,消费都不只是一种工具性的活动,而是一种被赋予了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