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
喉癌的诊治 (29)

喉癌的诊治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是常见癌.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按癌肿所在部位分成3个不同类型:(一)声门上型(2)声门型(3)声门下型.喉癌的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喉癌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上海市喉癌的发病率1972年为1.79/10万,1986年为2.0/10万.辽宁省喉癌的发病率1986年为1.5/10万.上海市1972-1986年喉癌发病率的变化为+0.21;美国1990年出版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年报的统计资料表明,1973-1987年喉癌发病率变为+0.5.喉癌的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咽喉癌的11%-12%.其男女性别发病率的差别甚大,国外资料统计,男女性别之比为8.4-25.6:1.1986年上海市喉癌发病率男女性别之比为 6.75:1,1986年辽宁省喉癌发病率男女性别之比为1.97:1,我国东北地区的女性喉癌病人的比例较国内外报道要高.无论男女,喉癌最多见于50-70岁.喉癌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空气污染重的重工业城市高于污染轻的轻工业城市.症状体征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有以下特有症状:1、声门上型包括原发于声带以上部位的癌肿,如会厌、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此型癌肿分化较差,发展较快.由于该区淋巴管丰富,常易向颈深上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转移,早期症状又觉喉部有异物感,咽部不适.以后癌肿表面溃烂时,则有咽喉着,可反射至耳部,甚至影响吞咽.晚期癌肿侵蚀血管后,则痰中带血,常有臭痰路出;侵及声带时,则有声嘶、呼吸困难等.2、声门型局限于声带的癌肿,以前、中1/3处较多,分化较好,属Ⅰ、Ⅱ级.发展较慢,由于声带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主要症状为声嘶,逐渐加重.肿瘤增大时,阻塞声门,可出现喉喘和呼吸困难,晚期有血痰和喉阻塞症.3、声门下型即位于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位的癌肿.因该区较为隐匿,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则发生咳嗽、血痰.晚期,由于声门下区被癌肿堵塞,常有呼吸困难.亦有穿破环甲膜,侵入甲状腺、预前软组织,亦可沿食管前壁浸润.声门旁型: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亦称贯声门癌.该区甚为隐蔽.早期可无症状,甚易向外侧声门旁间隙扩散.其临床特点是:声嘶为首先症状,常先有声带固定,而未窥及肿瘤.其后随癌肿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喉软骨时,可有咽喉痛.若侵及一侧甲状软骨翼板和环甲膜时,于该侧可摸到喉软骨支架隆起感,并有刺激性干咳.一般常发展至两个区时,才得到确诊.扩散转移喉癌按其分化程度和原发部位可有以下3种方式的扩散转移:①直接扩散:晚期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扩散.位于会厌之声门上型癌,可向前侵入会厌前隙、厌谷和舌根.杓状会大庆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可向前侵及前连合,扩散至对侧声带;亦可向前破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声门下型癌向下蔓延至气管、亦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发展,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②淋巴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之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巴结发展.声门下型癌常转移至气和旁淋巴结组.③血管转移:可循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骨、脑垂体等.疾病病因迄今尚难确定,以下因素可能与诱发喉癌有关:1、吸烟吸烟可以引起呼吸道癌肿.于烟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草焦油中苯芘有致癌作用.烟草烟可以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同时引起粘膜水肿和充血,上皮增厚或鳞状化生,成为致癌的基础.2、饮酒声门上区癌可能与饮酒有关.3、空气污染生产性粉尘或废气如2氧化硫、铬、砷等的长期吸入,有致癌可能.4、病毒感染病毒和癌肿发生的关系,尚在探索.5、癌前期病变喉白斑病是一种声带粘膜上皮角化不良,在粘膜上出现白色斑声的病变.由长期上呼吸道感染、吸烟、有害气体刺激,用声过度等慢性刺激所引起.往往最后发生癌变.6、性激素喉癌病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喉组织.其血清酮水平亦高于正常人.病理生理以鳞状细胞癌常见,约占90%;腺癌2%;未分化癌、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少见.声带癌是喉癌中最多见者,约点60%,分化较好;多数为Ⅰ、Ⅱ级,转移较少.原位癌属浸润性癌的前期,局限于上皮层中发生癌变,基底膜未受侵犯,是一种最早期的喉癌.声门上癌的发病率约点30%,癌细胞的分化较差,转移较多见.声门下癌少见,约占6%.喉部继发性癌肿不多见,一般系从甲状腺、喉烟、食管扩散浸润而来.从远处转移的喉癌罕见,可从皮肤黑色素瘤、消化道腺癌、乳腺癌、肾上腺瘤、肺癌等转移而来.诊断检查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有以下特有症状:1、声门上型包括原发于声带以上部位的癌肿,如会厌、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此型癌肿分化较差,发展较快.由于该区淋巴管丰富,常易向颈深上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转移,早期症状又觉喉部有异物感,咽部不适.以后癌肿表面溃烂时,则有咽喉着,可反射至耳部,甚至影响吞咽.晚期癌肿侵蚀血管后,则痰中带血,常有臭痰咯出;侵及声带时,则有声嘶、呼吸困难等.2、声门型局限于声带的癌肿,以前、中1/3处较多,分化较好,属Ⅰ、Ⅱ级.发展较慢,由于声带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主要症状为声嘶,逐渐加重.肿瘤增大时,阻塞声门,可出现喉喘和呼吸困难,晚期有血痰和喉阻塞症.3、声门下型即位于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位的癌肿.因该区较为隐匿,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则发生咳嗽、血痰.晚期,由于声门下区被癌肿堵塞,常有呼吸困难.亦有穿破环甲膜,侵入甲状腺、预前软组织,亦可沿食管前壁浸润.声门旁型: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亦称贯声门癌.该区甚为隐蔽.早期可无症状,甚易向外侧声门旁间隙扩散.其临床特点是:声嘶为首先症状,常先有声带固定,而未窥及肿瘤.其后随癌肿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喉软骨时,可有咽喉痛.若侵及一侧甲状软骨翼板和环甲膜时,于该侧可摸到喉软骨支架隆起感,并有刺激性干咳.一般常发展至两个区时,才得到确诊.扩散转移喉癌按其分化程度和原发部位可有以下3种方式的扩散转移:①直接扩散:晚期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扩散.位于会厌之声门上型癌,可向前侵入会厌前隙、厌谷和舌根.杓状会大庆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可向前侵及前连合,扩散至对侧声带;亦可向前破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声门下型癌向下蔓延至气管、亦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发展,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②淋巴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之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巴结发展.声门下型癌常转移至气和旁淋巴结组.③血管转移:可循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骨、脑垂体等.治疗方案视喉癌病变的范围,可进行以下治疗:1、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Ⅰ期病变:①小而表浅的单侧或双侧声带癌,尚未侵及前连合、声带突或声门下区,声带运动良好.②会厌边缘癌,病变小于1cm.③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④对范围较广泛,涉及喉咽产的癌肿,可先行术前放疗.60钴的术前放疗剂量是在4周内照射45-50Gy(4500-5000rad),放射结束后2-4周内行手术切除.单纯放射的剂量是60-70Gy (6000-7000rad).2、垂直半喉切除术适用于Ⅰ期声带癌.于甲状软骨的中线稍偏健侧切开,将患侧声带和相应部分的甲状软骨切除.惟发音功能不如放射疗法.3、水平半喉切除术适用于声门上癌,累及会厌、室带、喉室、杓状会厌襞等区,而声带尚完整者.手术切除范围包括会厌、室带、喉室、会厌前隙或部分舌根部,并横断切除甲状软骨的上半部,修补喉咽粘膜,保留声带,将舌根部与声门区缝合.若有颈淋巴结转移,同时作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可基本保留喉的功能.4、喉全切除术适用于Ⅲ、Ⅳ期病变:①声带癌肿范围较广,声带已固定;②声带癌已侵及喉室和室带;③声门下癌;④放疖后复发的喉部癌肿;⑤喉癌已扩散至喉体外,甲状软骨已破坏或已侵及会厌前隙,穿破环甲膜,累及甲状腺等邻近组织.5、新喉再造术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新手术方法,适用Ⅰ、Ⅱ期喉癌,不宜单纯放疗,又不需作全喉截除术者.其手术原则是在根治病变的基础上,将喉功能进行重建.主要方法是保留患侧的甲状软骨板的后1/5和上、下角,以及对侧甲状软骨板的后1/3和上、下角,作为再造喉的后支架.剥离和保留甲状软骨板的外软骨膜,在明视下进入喉腔,沿充分的安全边缘下,次全切除喉体.游离舌骨,将其带蒂作90°向下转移,使其与可保留的环状软骨或气管上端相缝合,作为新喉的前支架.移植胞骨舌骨肌膜,以修补喉腔内粘膜,并以水囊作新建喉腔的扩张用.术后3-4周可基本恢复发音和吞咽功能.6、气管代喉术适用于喉次全切除而保留会厌者.将颈段气管分离至第5气管环平面,将咽口下缘与气管口的后壁缝合,使会厌与气管第1环的前壁缝合,以颈段气管代替喉部,向上牵拉固定于舌骨,术后可发音讲话.7、食管气管造瘘术于喉全切除后,在气管造口的后壁与食管前壁间造瘘,以肌粘膜瓣缝合成管道,术后可在此瘘道处安置硅胶管,引气流至咽、食管腔发音.8、结肠代喉咽及食管上段术适用于肿瘤已侵及喉咽、梨状窝和颈段食管,不能用胸大肌皮瓣或颈部皮瓣来修复时,可用游离结肠段来替代已切除的喉咽和食管上段的缺损区.9、喉切除加颈淋巴结廓清术是治疗喉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若病人全身情况能够支持,应争取一期手术,即进行喉切除的同时行颈淋巴结廓清术,包括切除颈部的颌下、颏下、颈前、颈浅、颈深组的淋巴结.为此,须将上自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前自颈中线,后至斜方肌这一区域内包括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2腹肌、颈内静脉、副神经和颌下腺等组织,与淋巴结一起切除.10、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训练喉全切除术后的患者可练习用食管贮气,空气经食管入口部,由咽肌的收缩,代替声带振动,可发出咽食管音,再由舌、软腭的协调作用,经耐心训练,一般可由数字、单字而逐渐学会简单日常用语.对咽食管音发音训练未见成效者,可应用电子喉,放置于颈侧,利用音频振荡器发音,经过放大后,当患者作模拟说话时,可发出语音.能调节音频,但声音强度仍不能自由控制,常有杂音,使用上仍感不便.用药安全1、要戒烟戒酒.2、术前禁食.3、注意气管套管系带的松紧,一般以伸入一手指而病人无不适为宜,过松时必须束紧,以防气管套滑出.专家提示应戒除烟、酒.长期声嘶、喉痛、呼吸不畅或咳时带血应警惕喉癌,及时请专科医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喉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呈进行性加重,咽喉部异物感,吞咽时不适,咽下疼痛,或伴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严重时有呼吸困难及颈部肿块.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明,一般可能与吸烟、接触有害粉尘、口腔卫生欠佳、维生素D 代谢失常,内分泌失调及放射或病毒等因素有关.本病诊断依据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咳嗽、痰血、吞咽困难伴疼痛、呼吸不畅,应高度怀疑本病,可作喉镜检查.一般采用间接喉镜观察喉部的变化及声带、会厌等活动情况,局部有无新生物、溃疡等,必要时可涂片或活检.近年来纤维喉镜、显微喉镜问世,为喉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方便.若多次活检阴性,但不能排除喉癌者,可行喉裂开活检确诊.此外,X线正、侧位片可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形状及软骨受累情况.总之,根据病史及喉镜检查活体组织,一般不难确诊.现代医学对本病早期可采取放射或手术治疗;晚期一般先放躬治疗,然后再手术治疗;对晚期患者、手术后或放射治疗后又复发者,可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声门上区癌,一般宜放射治疗或手术前放疗加全喉切除术;声门区癌,较早期放射治疗,较晚期行全喉切除术;声门下区癌,一般作全喉切除,术后可安置人工喉.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喉菌”、“喉疳”、“喉百叶”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喉属肺,肝肾经络循行喉部.外邪入侵以风热为多见;内因乃忧思郁怒,肝肾不足.因阴虚阳亢,痰火毒结,肺气失宣,导致失音;喉间肿物结聚,阻塞气道,肺失肃降,热灼肺络故见咳嗽气急、痰中带血.晚期可因肿物阻塞而引起呼吸困难.。
喉癌有哪些症状?

喉癌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喉癌症状,尤其是喉癌的早期症状,喉癌有什么表现?得了喉癌会怎样?以及喉癌有哪些并发病症,喉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喉癌常见症状:咽部异物感、喉部堵塞感、咳嗽、咽痛、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一、症状喉癌常因类型不同,症状出现的早晚和病情的轻重也不一样,主要症状为:一、声音嘶哑:是声带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持久性,并逐步加重。
声门下癌早期症状不显著,而声音嘶哑则为较晚期的症状。
二、咽喉部异物感和疼痛:常为声门上癌比较早期出现的症状,在癌破溃后,可以出现咽喉部疼痛,有时放射到同侧耳内,为较晚期出现的症状。
三、咳嗽和痰中带血:发生于癌破溃之后,是常出现的症状。
四、呼吸困难:是较晚期的症状,说明癌已发展到堵塞喉腔。
五、颈淋巴结转移:可转移到同侧颈深中部淋巴结,晚期可能转移到对侧。
按癌肿所在部位分成三个不同类型*二、声门上型*三、声门型*四、声门下型喉癌的分期:字母T代表肿瘤的大小及原发肿瘤的侵犯的范围,T1:肿瘤局限于喉的一侧;T2肿瘤位于喉的两侧;T3肿瘤已经引起一侧声带运动的障碍;T4肿瘤已经侵犯到喉外。
N表示是否有淋巴结受侵犯,分为4级,分别是 N0, N1, N2 和 N3。
NO:没有证据表明有淋巴结转移;N1:有一个可疑淋巴结,直径小于3cm的转移;N2:在颈部的两侧都发现淋巴结或者在一侧有两个以上淋巴结,或者在一侧直径大于3cm,小于6cm;N3:一个淋巴结直径在6cm以上。
字母M表示有无远处的转移,M0:表示无转移;M1:表示有转移;T N M 分期结合起来即为喉癌的分期:I期: T1, N0 和 M0;II期: T2, N0 和 M0;III期: T3, N0 和 M0; T1, T2, 或者T3,和 N1, M0;IV期:T4, N0 或者N1, M0;任何T加上N2或者N3和M0, 或者M1加上任何T或者N ;肿瘤非常小的时候为T1,当出现远处转移或者侵犯邻近的结构(但不包括淋巴结)为T4,已经侵犯到淋巴结的喉癌达到N2或者N3也是T4。
出现这些症状, 要排查喉癌

出现这些症状,要排查喉癌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19年第05期福建62岁的老刘有几十年烟龄。
可两年前的一天,老刘的声音突然嘶哑了,几个月后到闽东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发现,喉咙里面长了东西,后被确诊为喉癌。
当时医生多次劝告要及早做手术切除,却遭到老刘的拒绝。
回到老家后,老刘听说当地民间有“青草药治癌”的说法,托人觅得偏方,照着方子抓的草药,连续吃了两年多。
结果老刘的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不仅发音困难,连呼吸都困难,疼痛也随之加重。
这下,老刘才慌了神,再次回到闽东医院检查,发现其咽喉肿瘤体积比两年前增大了许多,已经堵塞了大部分气管。
最终,医生行全喉切除术。
取出长度约5cm的咽喉肿瘤,从此老刘丧失了发音说话的功能。
吸烟是引发喉癌的主要诱因,喉癌患者基本都有吸烟史。
喉癌高发年龄为50至70岁,多发于男性,且绝大多数喉癌患者都有长期的吸烟史和饮酒史。
若出现声音持续性嘶哑,咽喉有异物感或吞咽疼痛,应到医院及时检查治疗,谨遵医嘱,而不是偏信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声音嘶哑,异物感,咽喉肿痛,吞咽不适,很多人常常不把它当回事,误认为“上火”或是“咽炎”,其实这些常见的咽喉炎症状,往往与喉癌的早期表现相似。
如果有以下症状,需要警惕排查喉癌:1、声音嘶哑、咽痛。
感冒、炎症也会引起声音嘶哑,但随着炎症的消退,声嘶症状会很快好转。
顽固性声音嘶哑则是喉癌的早期表现之一。
如果咽痛癥状持续无改善及声嘶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发展为声音变粗、变哑,直至完全失音,需高度警惕,建议及早到医院就诊,排查喉癌。
2、咽喉有异物感、梗阻感,吞咽不适,呼吸困难。
年龄在50岁以上,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以上的人群,特别是吸烟患者,需警惕。
另外,职业所需长期用嗓,但咽喉疼痛2周以上,经规范治疗仍没有缓解,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
3、痰中带血丝。
痰中见少量血丝,特别是清晨第一口痰,需警惕咽喉部肿瘤。
4、颈部肿块。
喉癌特别是声门上型喉癌容易引起颈部淋巴结转移,形成颈部肿块。
喉癌的早期症状与咽炎的区别有哪些

喉癌的早期症状与咽炎的区别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的喉癌,对患者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与威胁。
但是,由于喉癌的早期症状和咽炎的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广大普通人群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培训,因此,当不幸患上喉癌时,人们在疾病早期往往将其与咽炎相混淆,从而导致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这对患者的愈后健康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充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喉癌的早期表现和咽炎的症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清早期喉癌与咽炎之间的区别,从而在出现咽喉部不适时能够正确抉择入院就医的时机,尽早得到相应的治疗,达到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一、喉癌概述喉癌是发生于人体喉部的一种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该病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其确切的致病因素如今尚不明了,但是可能与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喉部癌前期病变等有关。
另外,对于一些在职业工作中容易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而言,其患病率也相对较高。
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喉癌在男女性中的发病率差别很大,各地统计的结果各不相同,有的地方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发病比甚至达到8:1。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肿瘤发病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喉癌分为声门上型喉癌、声门型喉癌以及声门下型喉癌等三种类型。
此外,从形态学的角度分类,喉癌又可表现为包块型、菜花型以及溃疡型等。
由于疾病影响,患者可出现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咽喉肿痛以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安全。
二、喉癌早期症状与咽炎的区别(一)患者是否存在声音嘶哑问题声门型喉癌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声音嘶哑,相比之下,咽炎患者在合并喉炎时虽然也可出现声音嘶哑,但是经抗炎治疗后,炎症性的声音嘶哑很快就能缓解,而喉癌引起的声音嘶哑进行抗炎治疗则无效。
因此,当我们出现声音嘶哑时,可以将声音嘶哑是否长时间存在、抗炎治疗是否有效作为区分早期喉癌与咽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探讨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此次研究中,洼田饮水试验喉癌组患者的饮水呛咳几率 比 同 龄 正 常 组 要 高,肿 瘤 对 生 理 功 能 产 生 的 影 响,肿 瘤 占 位 导致了会厌不能足够倾斜遮挡喉入口。而且,正常喉内肌纤 维 出 现 了 癌 变,就 会 导 致 正 常 的 形 态 结 构 丧 失,生 理 功 能 和 生化组成会让患者的各方面都出现变化。肿瘤对吞咽相关 的 神 经 肌 肉 产 生 影 响 后,尤 其 是 喉 内 收 肌 受 到 影 响,会 导 致 声门和杓会厌襞无法靠拢,声门关闭不能,引起了呛咳。
3 讨论
研究显示 [6],约有 50%~75% 的头颈肿瘤患者会有吞咽 障 碍 存 在 ,肿 瘤 对 局 部 压 迫 、浸 润 、软 组 织 弹 性 下 降 ,导 致 了 食 道 梗 阻,对 神 经 产 生 了 侵 犯,麻 痹 了 咽 喉 肌 肉,引 起 了 吞 咽障碍。此次研究中有 63.33% 的喉癌组患者出现了吞咽 异 常 ,相 比 正 常 组 要 高 ,说 明 声 门 上 型 喉 癌 会 影 响 患 者 的 吞 咽功能。
患者术前接受了诊断符合标准,和正常组一起接受吞咽 功能评估,组成三人研究小组,如果评估的结果存在异议,可 以重新评估,再有异议以多数人意见为主 [3]。 1.2.2 吞咽功能实验方法
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目的分析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科接诊的70例喉癌、下咽癌患者,在术后并发成咽瘘4例。
分析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別、术前放疗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方式。
结果患者年龄、不同的TNM分期、术后营养状况、是否糖尿病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对比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局部感染进行分析,手术因素对于术后并发咽瘘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喉癌、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与手术、术后等多方因素有关,术后糖尿病、营养状况差、术前接受放疗以及局部感染均易引发咽瘘,根据患者并发的因素实施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是降低咽瘘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标签:喉癌;下咽癌;咽瘘;护理喉癌、下咽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1-2]。
而术后并发成咽瘘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一旦并发成咽瘘,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吞咽和发声功能,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咽瘘是唾液贮积和皮下组织引发脓腔溃烂至切口,导致下咽和皮肤相通,致使唾液或者吞食的物品外流[3-4]。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科接诊的70例喉癌、下咽癌患者,在术后并发成咽瘘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为(50.27±3.68)岁,其中,全喉切除2例,喉部分进行切除2例。
咽瘘在术后出现的平均时间(8.9±1.3)天,平均手术时间(3.5±1.2)小时,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5.12±4..12)天。
在4例咽瘘患者中,1例中声门上型,1例原发部分不清,2例下咽癌。
咽喉癌的早期症状

咽喉癌的早期症状咽喉癌的早期症状是:1痰中带血丝:由于肿瘤带有大量非正常新生血管,患者咳嗽后常常会发现粘液或痰里带有血丝。
这类症状主要见于声门上型、声门下型肿瘤患者和中晚期的声带肿瘤患者,早期声带肿瘤一般不会产生出血现象。
2呼吸困难:当肿瘤在原发部位严重恶化并体积增大,会直接阻塞气管影响呼吸或使气管分泌物排出不畅从而导至呼吸困难。
这种想象一般只有在晚期喉癌才会发生。
3声音沙哑:喉癌最常发生于真声带会影响发音,下咽癌末期侵犯喉部时也有沙哑现象。
4咽喉异常感:尤其下咽癌常有咽喉单侧异常感。
5吞咽疼痛久治不愈。
6颈淋巴肿大:发生于淋巴转移时。
咽喉肿瘤的预防方法:对于咽喉肿瘤的预防工作,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戒烟是防止和减少喉癌恶化的关键一步,哪些靠嗓音工作的人们,需注保护自己的嗓子,避免过度用嗓,发现声音嘶哑应及时检查喉部。
如果发现喉白斑病等要及时治疗,密切观察;此外,若是在工业废气、粉尘加多的地方工作的患者,要注意带好口罩。
咽喉癌的护理方法1、喉癌患者在患病后,在心理方面或多或少会出现困扰,原本正常的生活工作脚步被打乱,并承受着严重的病痛折磨,不少患者会感到非常的悲观。
这时,应该及时的调整患者的心理,让其保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并且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内心的需求。
2、当喉癌患者伴随局部突然肿胀,呼吸急剧困难,以及脉搏突然增快的症状时,应该及时的请医生进行观察,并且考虑是否是癌肿细胞出现溃烂出血,从而使气管被压迫的现象。
提前做好救治准备,及时的进行诊治,能够预防紧急症状的发生。
3、喉癌的患者在手术前如果需要放疗或者是化疗,应该严格的按照放化疗的常规要求进行治疗,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并且对治疗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进行严格的测定,以免出现异常情况使疾病出现加剧现象。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肿瘤门诊/。
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肺炎的多因素分析

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肺炎的多因素分析苏家坤;赵峰;魏小林;苏纪平【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喉癌及下咽癌术后肺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术后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7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和无肺炎组。
分别将患者年龄、吸烟、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电解质和血清蛋白等38个相关因素行多因素分析。
差异性观察项目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87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术后并发肺炎20例,并发率23.0%。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术后清蛋白、术后血红蛋白、术后血氯、术后拔除气管套管时间是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患者年龄、术后清蛋白及延迟拔除气管套管与术后并发肺炎关系密切(OR=1.065、0.825、0.127,P<0.05)。
结论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肺炎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患者年龄、术后清蛋白及拔除气管套管时间是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围术期管理是避免术后并发肺炎的有效措施。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6(045)007【总页数】3页(P952-954)【关键词】喉癌;下咽癌;手术;肺炎;年龄;清蛋白【作者】苏家坤;赵峰;魏小林;苏纪平【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喉癌、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由于喉癌及下咽癌原发肿瘤部位和手术方式的特殊性,术后肺炎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导致住院日、住院费用及住院病死率增加,延长术后进一步治疗处置时间,甚至诱发咽瘘等严重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肺炎是非常必要的,但以往关于喉癌及下咽癌术后并发肺炎的研究较少,且多关注患者一般情况、病原学感染等方面因素,关于围术期因素与术后并发肺炎的研究尚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24T16:51:32.32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作者:杨肖辉[导读] 目的:为了研究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杨肖辉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喉癌组)、45例下咽癌患者(下咽癌组)及45例同龄段的正常人(正常组)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以及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并比较三个组的吞咽功能状况。
结果:经过评估发现,喉癌组的声门上型喉癌患者,有24例吞咽功能异常,占据了53.33%,下咽癌组的下咽癌患者,有33例吞咽功能异常占据了73.33%,正常组人群有6例吞咽功能异常,占据了13.33%,结果显示,喉癌组和下咽癌组吞咽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要比正常组高(P<0.05)。
结论: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患者,存在吞咽功能异常概率高,所以,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影响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吞咽功能;影响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 on swallowing function. Methods:45 patients with 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ncer(laryngeal cancer group),45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cancer (hypopharyngeal cancer group)and 45 normal persons of the same age(normal group)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The salivary swallowing test and Watian drinking water test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the three groups. Condition. Results:After evaluation,24 patients with 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in laryngeal cancer group had abnormal swallowing function,accounting for 53.33%,33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cancer in hypopharyngeal cancer group had abnormal swallowing function,and 6 patients in normal group had abnormal swallowing function,accounting for 13.3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wallowing in laryngeal cancer group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 group was abnormal. The incidence of dysfun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P < 0.05).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 have a high probability of abnormal swallowing function. Therefore,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 have a great impact on swallowing function. Key words:supraglottic laryngeal cancer;hypopharyngeal cancer;swallowing function;impac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共90例,分为喉癌组与下喉癌组,喉癌组患者为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下喉癌组为下咽癌患者。
其中,喉癌组患者45例,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8-78岁。
下喉癌组患者45例,均为男性22例,年龄48-78岁。
45例同龄段正常人为正常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8-78岁。
喉癌组纳入标准:(1)根据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声门型喉癌;(2)符合TNM分期T1~T3期;(3)年龄48-78岁;(4)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5)签署知情同意书。
正常组纳入标准:年龄48-78岁,神志清楚,自愿参加评定,排除既往脑卒中及神经系统疾病史、咽喉及食管疾病史。
1.2方法
1.2.1吞咽功能评估方法
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术前明确诊断后)和正常组均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评估由3人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评估结果出现异议时,次日重新检查评估,如仍有异议时采用多数人结果。
1.2.2吞咽功能实验方法
洼田饮水试验:这种实验方法是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试验方法:患者取端坐,饮用30ml温开水(饮水时不讲话),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正常:1级,5s内;可疑:1级,5s以上或2级;异常:3~5级。
注意事项:无需告诉患者正在做测试,以防紧张;饮水量要准确。
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检查者将手指轻轻地贴在受试者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反复吞咽,感受喉结及舌骨越过手指、然后下降至原位为完成1次吞咽,观察受试者30s内吞咽次数,3次以上为正常,否则为异常。
1.3吞咽功能异常的判定标准
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洼田饮水试验2种评估方法中有任何1种评估结果为异常者,则判定为吞咽功能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洼田饮水试验中喉癌组、下咽癌组及正常组吞咽功能比较
在洼田饮水试验中,喉癌组吞咽功能异常10例(22.22%),下咽癌组异常16例(35.56%),正常组异常2例(4.45%)。
喉癌组和下咽癌组异常率均较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反复唾液吞咽试验中喉癌组、下咽癌组及正常组吞咽功能比较
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中,喉癌组异常19例(42.22%),下咽癌组异常18例(40.00%),正常組异常5例(11.11%),喉癌组和下咽癌组异常率均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声门上型喉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据文献报道,在头颈肿瘤患者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0%~75%,肿瘤通过局部浸润、压迫、使软组织弹性下降等机制导致进食通道梗阻,也可侵犯神经造成咽喉肌肉麻痹,导致吞咽障碍。
本组患者中,喉癌组吞咽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63.33%,明显高于同龄正常组,与上述报道相符,说明声门上型喉癌对吞咽功能有影响,考虑与肿瘤造成喉部结构变化影响吞咽动作的完整性有关。
本研究由洼田饮水试验可见,喉癌组患者较同龄正常对照组更易出现饮水呛咳,考虑与肿瘤影响会厌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肿瘤本身占位使会厌不能足够倾斜遮挡喉入口有关。
另外,有文献报道,正常喉内肌纤维一旦发生癌变,则失去了正常的有规则的形态结构,其生理功能、生化组成、代谢类型以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当肿瘤累及与吞咽相关的神经肌肉,特别是累及喉内收肌时,可导致声门及杓会厌襞不能很好地向内靠拢,声门无法紧闭,喉入口关闭不全,从而导致饮水呛咳。
本研究反复唾液吞咽试验结果也显示,喉癌组吞咽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考虑喉癌组患者单位时间内吞咽次数减少可能与声门上喉癌深层浸润致吞咽时诱发疼痛有关,有文献报道,各种原因引起的咽痛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疼痛可抑制皮质中枢而产生吞咽障碍;另外,肿瘤累及喉部的肌肉组织,影响吞咽动作的正常完成,也会导致吞咽障碍。
据文献报道,吞咽障碍还与会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会厌处的肿瘤更易使会厌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因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更大。
3.2下咽癌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下咽癌组吞咽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说明下咽癌对吞咽功能有影响。
其可能机制在于位于梨状窝的肿物占据了“食物通道”,使得咽腔梗阻,食团通过困难,引起梗阻性吞咽障碍,并易导致会厌谷、梨状窝唾液潴留。
另外,肿瘤侵及环咽肌还会导致环咽肌松弛力差,从而引起吞咽异常。
目前环咽肌开放及关闭的时间和程度也是吞咽障碍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声门上型喉癌和下咽癌对吞咽功能有影响,可致吞咽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增加,但本研究由于病例数有限,未能按肿瘤T分期进一步分组来探讨T分期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今后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魏佳琪. 超声诊断喉癌和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评估[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7,(03):142-144.
[2]孔德秋,程鹏,唐世雄. 应用喉气管重建喉咽与颈段食管1例[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0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