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秒表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

第七章秒表时间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生产任务,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工时消耗属于()。
A.作业时间B.宽放时间C.定额时间D.非定额时间2、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对构成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性重复观察,并测定工时消耗的方法是()。
A.秒表测时B.作业测定C.工作抽样D.工作评比3、通过一定方法,用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时间的方法是()。
A.统计测定B.估工测定C.抽样测定D.作业测定4、对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重复观察,并测定其工时的方法是()。
A.作业测定B.秒表测时C.工作抽样D.工作评比5、将实测作业实际调整为正常作业时间的方法是()。
A.作业测定B.秒表测时C.工作抽样D.工作评比6、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为()。
A.作业时间B.宽放时间C.定额时间D.标准时间7、为执行基本作业而进行的各项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为()。
A.辅助时间B.基本作业时间C.作业时间D.宽放时间8、工作班开始和结束于清扫工作地、收拾和整理工具的时间为()。
A.准备与结束时间B.作业时间C.作业宽放时间D.个人需要与休息时间9、从观察记录开始就启动秒表,在每个作业要素结束时记下结束时刻,直至作业结束停止秒表的记时为()。
A.连续测时法B.反复记时法C.循环记时法D.抽样记时法二、多项选择题1、组成标准时间的定额时间应包括()。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作业宽放时间D.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E.准备与结束时间2、作业测定的直接法包括()。
A.测时B.工作评比C.工作抽样D.标准资料法E.预定时间标准3、以下各项活动属于辅助作业的有()。
A.测量工作B.填写工作票C.准备专用工具D.装卸工件E.操作机床三、判断题1、用秒表测时法制定标准时间,需要由工作抽样提供工时宽放率数据。
2、我国于1993年制定了《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时间构成》国家标准。
秒表时间研究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7.1.2 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
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抽样调查是一 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 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研究对象,在一段 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 者的作业,然后以此为依据计算该作业的标准时间。由于观 测的时间是限定的,而且是连续观察的,所以是密集性抽样。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7.3.3 确定观测次数
(2) d2值法。
若要求观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 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2
n
40R / X
d2
2
40Rn
n
d2 Xi
i 1
R是级差;d2是以观测次数为基础的一个系数, 可查表7-6得 ;n’为应进行观测的次数;n为试观测 次数。
(3)通过作业周期确定观测次数的方法。如果是为了工作改 善而进行时间研究,要求不必像制定标准时间那么严格,可根 据作业周期粗略确定观测次数。具体见表7-8。例如,一个作业 周期为5min的作业,观测15次就可以了。
表 7-8 观测次数确定标准
作业周期 /min
观测次数
0.1 0.25 0.5 0.75 1.0 2.0 5.0 10.0 20.0 40.0 40.0以上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7.3.3 确定观测次数
表 7-6 d2值系数表
n d2
n d2
n d2
2
1.128
8
2.847
14
3.407
3
1.693
9
2.970
15
3.472
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

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引言:在现代社会,时间被视为高度珍贵的资源之一。
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时间的能力往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许多学校开设了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
本文将从该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课程目标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技巧,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高效的学习习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有效地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并培养出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 时间观念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并认识到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2. 时间管理技巧的学习:学习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进行任务分配和优先级排序等时间管理技巧。
3. 秒表时间的实践应用:学生将会利用秒表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设定时间、监控时间以及对时间的分析,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和时间感知能力。
4. 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授学生合理的学习习惯,例如番茄钟学习法、阶梯学习法等,让学生通过固定的学习时间段和休息时间段来提高学习效率。
5. 案例分析与分享: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分享,让学生了解成功人士是如何管理和利用时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管理意识。
6. 课后作业与个人报告: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时间记录和分析,并撰写个人报告,总结学习心得和体会。
三、课程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课程的基础,但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
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和管理能力。
2. 场景模拟和案例分析: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例如考试、做项目等,让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实践操作,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策略。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秒表时间研究

归零法 累计测时法 累计测时法 周程测时法 周程测时法 测时 连续测时法 连续测时法
LOGO
第三步骤: 第三步骤:测量时间
剔除异常值
某一单元的秒表读数, 由于一些外 某一单元的秒表读数, 来因素的影响, 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 的数值 剔除异常值常用的方法——三倍标 剔除异常值常用的方法——三倍标 —— 准差法。 准差法。
LOGO
第四步骤: 第四步骤:正常時間
所谓正常时间则是以一种不快不慢的正常速度 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评比
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 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 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度 正常速度 )作一想像的比较 作一想像的比较
LOGO
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
X= 21 σ =2
管制上限: + × 管制上限:21+(3×2)=27 管制下限: - × 管制下限:2l-(3×2)=15
超出管制 上限,要剔除 上限 要剔除
LOGO
第三步骤: 第三步骤:测量时间
误差界限法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N的公式如下 误差为± % 的公式如下(误差为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 的公式如下 误差为±5% 可靠度为95% ; ,可靠度为 %);
100分法 分法 观测时间18s,你的评比为 你的评比为133 观测时间 你的评比为
LOGO
第四步骤: 第四步骤:正常時間
熟练 超佳 调整系数 身体部位 足踏 两手 6 2 5 5 优
努力
平准化法 平准化法
良 平均
工作环境 可
一致性 欠佳
客观评比 2
实际值
评比系数K =
预定时间标准 ×100% 相同单元实测平均时间
LOGO
第7章 秒表时间研究

(1)误差界限法 ❖ 先对某操作单元试观测若干次,求其平均数
与标准差,再按可允许的误差界限求应观测 的次数。
13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制在±5 %以内,并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
n
n
2
40
n
n Xi2 ( Xi )2
i 1
i1
n
Xi
i 1
40
20
4.测时 常用测时方法:
(1)连续测时法 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秒表不停地连续走动,直到整 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 出,记录在表格内。研究结束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 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到操作单元实际持续时间。
21
(2)归零测时法 ❖ 在观测过程中,每逢一个操作单元结束,即
37
4)延迟宽放。是操作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要的宽放,即并非由操作者本 人所能控制的中断。如班组长布置任务、管理原因造成的延误等考虑的 宽放。具体包括以下3种。 操作宽放。是指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程序或操作上的特性而发生的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如工人到仓库领料、刃磨工具、清洁机器、 周程检查等。 机器干扰宽放。机器干扰表现为操作工正在一台机器上工作时,另 一台机器已完成上道工序而等待操作工去操作,从而产生了迟延。 偶发宽放。考虑生产中不规则发生的中断迟延时间。如打扫卫生, 维护机器,以及由管理原因造成的中断,后者如填写生产日报,停 工待料,停电停水等。
标准偏差为
n
2
Xi X
i1
n
正常值为 X 3之内的数值,超过者即为异常值。 偏 差上限为 X 3 ,偏差下限为 X 3 ,在上限与下 限之间均视为正常值,凡不在这个区域内的数值即异 常值,应予以剔除。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作业测定的层次
PTS
时间 研究 标 准 资 料 法
工作层次
第一阶次:动作。作业测定的最小工作阶次,
工 作 抽 样
如伸手、握取等。 第二阶次:单元。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 如:伸手抓取零件、放置物件等。 第三阶次:作业。通常由两、三个操作集合而 成,只能由一人来同时完成。如:伸手抓取工 件在夹具上定位,拆卸加工完成品(从伸手到 放置为止)。 第四阶次:制程。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作 业的串连。如:钻孔、装配、焊接等。
时间研究表是指记录、汇总与分析时间研究观测数据 的各种表格,如时间研究记录表、时间研究研究汇总表、 时间研究分析表等,前者用于现场观测过程,后者用于办 公室。 • 时间研究记录表要记载与时间研究有关的所有详细资 料及每单元的时间及评比资料。表7-1列示了一种时间研 究记录表形式。如果作业时间短而循环进行时,利用表72所示的表格式样比较方便。几种时间研究表也可以合成 为一张表。表7-3、表7-4是常用的较详细的时间研究表格, 其正面(表7-3)为记录一切有关当时实际状况的资料, 研究表的反面(表7-4)为现场记录之用。
7.3
• • • • • •
秒表时间研究步骤
• 2.作业分解的原则
(1)单元之间界限清楚,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 辨认的起点和终点。 (2)各单元时间长短适度。 (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 (4)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5)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6)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
7.3
• • • • • • • •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秒表时间研究步骤
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

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A Study on Stopwatch Timing Methods)引言在现代社会,时间管理是每个人都面临的挑战。
尤其对于需要高效完成任务的学生和专业运动员而言,准确计量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秒表作为一种常见时间计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通过对其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高时间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秒表原理1.1 机械秒表原理机械秒表是传统的计时器,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时间的计量。
其原理基于悬挂系统、齿轮系统和指针组成的复杂结构。
当启动秒表时,悬挂系统会将指针固定在某一初始位置,然后由齿轮系统驱动指针进行旋转。
当停止秒表时,悬挂系统会使指针停止,并显示计时结果。
1.2 电子秒表原理电子秒表是通过电子元器件来实现时间的计量。
它采用内部振荡器发出特定的脉冲信号,通过计数器来记录脉冲的数量,然后将其转换为所需的时间单位。
电子秒表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竞技、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二、秒表时间研究方法2.1 计时法计时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时间的过程来完成计时的一种方法。
在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中,学生们通常需要进行计时法的实践操作,以便熟悉秒表的使用方法和计时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观察到秒表的指针和数字显示的变化,从而学会如何准确计量时间。
2.2 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计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来评估时间和速度的一种方法。
学生们可以使用分析法来比较不同运动员的成绩、探究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改进时间管理的策略等。
通过对秒表时间的记录和分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和应用。
2.3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来验证和研究时间相关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秒表时间研究实践课程中,学生们可以设计各种实验来研究时间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例如,他们可以设计跑步实验来研究不同距离和速度对时间的影响,或者设计专注力实验来研究时间感知的变化等。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及步骤秒表是一种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体育比赛、工业生产等领域。
通过使用秒表,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事件的持续时间,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
以下是使用秒表进行时间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秒表在进行时间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款适用的秒表。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秒表,包括机械秒表、电子秒表和手机应用程序等。
选择合适的秒表根据实际需求,例如需要测量的时间范围、精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等。
第二步:设定测量目标在开始测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测量目标,即需要测量的时间事件是什么。
例如,我们可能想测量一场比赛的持续时间、一个行为的反应时间或者一个生产过程中的某个步骤的时长等。
明确测量目标有助于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三步:熟悉秒表操作使用秒表之前,我们需要熟悉其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可能因不同的秒表型号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先阅读秒表的使用手册或者进行简单的训练。
熟悉秒表操作可以避免因操作不熟悉而导致的误差。
第四步:准备测量环境在进行时间测量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测量环境的合适。
如果有可能,应消除可能干扰测量的因素,例如减少噪音、保持良好的光线条件等。
确保测量环境稳定和一致,有助于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五步:进行时间测量在进行时间测量时,我们需要将秒表置于合适的位置,并准备好开始测量。
根据目标进行测量的时间点,可以在开始时按下秒表的启动按钮,并在结束时按下停止按钮。
万分秒表甚至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
通过记录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获得时间事件的准确时长。
第六步:分析和报告测量结果完成时间测量后,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
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事件之间的差异和规律。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展示测量结果的具体数值和图表,并提供相应的解读和分析。
此外,如果需要,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以上是使用秒表进行时间研究的一般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 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
基础工业工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和适用对象
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第三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第四节 常用的几种评定方法 第五节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 复习与思考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和适用对象
一、秒表实验研究的含义 二、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 三、秒表时间研究的适用对象
基础工业工程
一、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
秒表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也称直接时间研究——密集抽样。 秒表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或电子计时 器对操作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 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以及与标准概 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一起记录下 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来确定操作者 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基础工业工程
3. 时间研究表格
时间研究表是指记录、汇总与分析时间研究观测数 据的各种表格。 时间研究记录表要记载与时间研究有关的所有详细 资料及每单元的时间及评比资料。 表7-1列示了一种时间研究记录表形式。如果作业 时间短而循环进行时,利用表7-2所示的表格式样 比较方便。几种时间研究表也可以合成为一张表。 表7-3、表7-4是常用的较详细的时间研究表格,其 正面(表7-3)为记录一切有关当时实际状况的资 料,研究表的反面(表7-4)为现场记录之用。
✓ 1、作业分解的原因 ✓ 2、作业分解的原则 ✓ 3、作业分解实例
基础工业工程
1、作业分解的原因
✓ ①总时间内所包括的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比其 快慢。
✓ ②操作者在整个操作中,其动作速度很难保持一致,也许有 些单元速度较快,另一些又较慢,有些也许正好,所以如对 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调整。
基础工业工程
4.计算器、测量工具,摄影、录像设备
时间研究用的测量工具如钢卷尺、千分尺、弹簧秤、 转速表或其他量具等,用来测定观测时的作业条件, 如机器转速等。
摄影或录像设备可以很精确地记录时间研究对象作 业的实际操作细节与所耗的时间,并可重现,以作 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计时机是为了克服使用秒表观测时难以兼顾辨识作 业细节、读取时间与记录三项工作的困难而设计的。
✓ (1)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 ✓ (2)操作方法资料。 ✓ (3)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 ✓ (4)设备资料。 ✓ (5)操作者的资料。 ✓ (6)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
基础工业工程
二、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
✓ 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细 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为单位 进行观测记录的,并非其操作的总时间。所有个别单 元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
基础工业工程
二、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
秒表时间研究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按随机的原 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 体的有关数据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研究对象, 在一段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 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然后以此为依据计 算该作业的标准时间。由于观测的时间是限定的, 而且是连续观察的,所以是密集性抽样。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三节 秒表时间研究步骤
一、获取充分的资料 二、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 三、确定观测次数 四、测时 五、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六、计算正常时间 七、确定宽放时间 八、确定标准时间
基础工业工程
一、获取充分的资料
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 息,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
基础工业工程
三、秒表时间研究的适用对象
秒表时间研究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准 时间。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重 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所需 要的时间。当作业具有单独的重复循环,分循环或 有限的几种循环时,可以用秒表时间研究法。 秒表时间研究限用于实际进行的手工的、重复性的 工作。它不能用于工作开始之前去确定标准。但只 要通过一次短期的试验,就足以提供必需的数据。
a)10进分计秒表
b)10进计秒表
基础工业工程
2. 记录板
记录板用于安放时间研究表格和秒表。时间研究 人员在观测操作时,一方面要注意工人的细微操 作,另一方面又要阅读秒表的读数,而且随时要 将二者的观测结果记录下来。图7-2的记录板结构 比较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基础工业工程
图7-2 记录板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第二章 工业工程概述
第四章 程序分析
第五章 作业分析
第三章 工作研究
第六章 动作分析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第八章 工作抽样
第九章 预定时间标准法
第十章 标准资料法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 2.明确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3.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测时的步骤与
✓ ⑥划分单元后,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不但可作为介 绍整个操作的说明,并且还可用其作为“标准操作”培训新 人。
✓ ⑦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将其综合,即为整个操 作的标准时间。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其 标准时间。
基础工业工程
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1.秒表(马表、停表) 2.记录板 3.时间研究表格 4.计算器、测量工具、摄影、录像设备
或计时机等
基础工业工程
1. 秒表(马表、停表)
秒表是时间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定额人员常用的是 1/100分秒表,也称10进分计秒表,如图7-1a;另外一 种秒表为10进时计秒表(表面划分成100小格,每格代表 0.0001h),见图7-1b。
✓ ③可将操作内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 分开。
✓ ④各单元分别评比,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高度疲劳单 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放时间的确定会更加合理。
基础工业工程
✓ ⑤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并求其标准时间,则详细的操作规 则即可产生,且以后如某单元需更换动作,则可直接修正本 单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