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要求的水平与质量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强制性信息披露已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希望对后续研究者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自愿性信息;现状;上市公司一、国外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制和内容1.美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规制和内容美国是世界上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国家,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度,一直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追求的目标。

1994年,aicpa(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报告从10个方面总结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需求。

1995年,sec(securi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了“安全港”条款,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可能面临的股东诉讼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

2001年,fas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改进财务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财务报告过程、增加自愿性披露的政策建议。

在fasb的促进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报告发表后,为了强化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sec表示将采取具体措施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并列出了20个需要自愿披露的方面内容。

以下是各发布机构具体的披露内容。

(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①披露名称:投资者需求。

②披露内容:运作信息及业绩评价指标;改变业绩测度指标的原因;管理者对风险和机遇的评价;体现公司核心能力的指标等。

(2)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①披露名称:改进财务报告(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财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会计信息披露作为财务信息披露的一部分,在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意义重大,这也是本文选题之所在。

二、研究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信息不对称加剧的情况下,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对于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成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也是财务会计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2)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3)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对相关概念、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2)实证研究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预期研究结果:(1)明确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和现状。

(2)探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包括公司治理、企业信誉、股东监管等。

(3)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包括企业价值、股票市场表现等。

五、预期贡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成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能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财务会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进行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特征研究

进行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特征研究
制披露的影响因素有组织结构复杂性及存在重要组织变化。
8 4家 A 股 上 市 公 司 自愿 披 露 内部 控 制 鉴 证 报 告 的 影 响 因 5 素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

址 —吐 . . S .址 S
后 两 个阶 段 。 法 案颁 布 前 的研 究 主 要是 集 中于 内部 控 制 及 其 报 告 的 影 响方 面 。 Mc l n 1 9 , a a u a d n 1 9 ) Mul ( 9 6)R g h n n a ( 9 6 e 研 究 发 现 财 务 报 告 有 问题 的 公 司不 大 可 能 提 供 内 部 控 制 报
告 ,e rt (9 9提 出 了 对 外 披 露 内部 控 制 信 息 的 积 极 作 F ka 等 19 )
用 , e no 2 0 ) H a s (0 0 以及 Wis2 0 ) 究 了 内部 控 制 及 其 报 l (0 0 研 l i
的经验提 出我 国的披露系统 。冯建 ( 0 8) 究了内部控制 20 研

FRI NDS E
o C U l— ● F C NN强 ■ o TG丽 一 礴

公 特征研 究 进行 自愿 性 内部控 制信息 披露 的上 市 司
太 原理 工 大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中国矿 业 大学 管 理 学 院 太 原理 工 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北 大 学 经济 管理 学 院 西 常 州 宏 大 电 气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摘 常 京 萍
郭 淑 娟 齐洪 花
要】 文章采用抽样 方法, 沪市上 市公 司 20 年牟报 中进行 了自愿性 内部控 制信息披露 的上 市公 司特征作 了描 述性统计分析 对 09
发现 : 该类公司经营业绩较好 、 国有股持股 比例较 高、 独立董事 比例较 高、 内部控制鉴证 或 自评报告意 见全部为 内部控制 有效、 审计意见全 部为标准无保 留意见 , 并分析 了形成 该特征 的原 因, 出对证券监 管部 门、 得 上市公司和外部审计机构的启示 。 f 关键词 】内部控 制; 信息披 露 ; 自愿性披 露 ; 上 市公 司特征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为研究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为研究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为研究1. 引言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为是指公司自愿地向外界披露与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治理结构等相关的信息。

自愿性披露行为在信息透明度提升、投资者保护和市场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动因、影响因素以及对公司绩效和市场效应的影响。

2. 自愿性披露行为的动因2.1 法律与监管环境在法律与监管环境方面,上市公司受到证券法律法规和交易所规定的约束,这些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披露。

然而,许多上市公司超过了法律要求,主动进行更多的信息披露。

这可能是出于对法律风险的担忧以及维护良好企业形象和声誉的考虑。

2.2 经济激励经济激励是指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来获得更好经济效益的动因。

高质量、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进而增加公司的股东价值。

此外,信息披露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进入市场,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自愿性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3.1 公司特征公司特征是影响自愿性披露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和治理结构等因素与自愿性披露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

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高、财务状况较好以及治理结构较完善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更多的自愿性披露。

3.2 外部监管与市场竞争外部监管与市场竞争也是影响自愿性披露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外部监管方面,对于那些受到严格监管和约束力较大的行业或地区而言,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更多自愿性披露以遵守相关规定。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也倾向于通过增加信息披露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4. 自愿性披露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4.1 财务绩效自愿性披露行为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着积极影响。

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进而增加公司的股东价值。

此外,高质量、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和风险的认知,有助于降低投资者风险溢价,进而降低融资成本。

4.2 市场表现自愿性披露行为还会对市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德艳 钱光 明: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 自愿 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 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德 艳 钱 光 明
( 宁石油化工大学理学院 , 辽 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抚顺 13 0 ) 10 1 摘要 : 本文 以信 息技 术及 制造业 中规模较 大的 10家上市公 司为研 究样 本 , 5 对上 市公 司治理结构对 自
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要求, 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强制性披露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 从 前关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
研究来看 , 国外学者对 自 愿性信息披露 问题 的研究相对成熟 。 而我 国对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较晚 , 专门从公 司治理 角度 出发来研 究 自愿性信息披露 的学 者较少。 乔旭东 (03分析 了公司规模 、 2o) 盈利能力 、 独立董事 、 发行股票的类型对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 , 通 过 回归得出我国上市公 司 自 愿性信息披露水平 与公 司盈利能力呈正相关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能够积极促进上市公司 自 愿性信 息 披露行为等。 张宗新等( 04 分析表 明 : 20 ) 我国上市公 司 自愿性披露指数逐 年提 高; 司规模大 、 绩好 的上市公 司更倾向于实施 自愿 公 业 性信息披露 ; 具有外资股的上市公 司 自 愿性信息披露动机 明显较强等 。 (06发现 , 殷枫 20 ) 对于我 国上市公司而言, 董事长是否兼任 总 经理是影响上市公 司 自 愿信息披露的重要 因素 , 董事长是否兼任 总经理与年报 中的 自 愿信息披露程度之间呈显著 正相关关系 , 而我 国公 司审计委 员会 、 监事会人数 、 独立董事都没有在提 升公 司 自愿性信息 披露方面发挥积极 的作 用。 傅建 源 、 杨奇平 (07研究 发 20 ) 现 : 愿信息披露指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 比例 , 自 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合一显著负相关 ; 与第二大股东 至第 十大股东股权集 中度显 著 正相关 ; 董事会 中独立董事 比例和是 否国有控股并无显著相关性 ; 有外资法人参股 的公 司, 为 自 更 愿进行信息披露 等。 周泽将(07 2o ) 研究表明 : 管理层持股 、 董事会规模对于提高信 息披露透明度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 公司治 理会议与信息披露透明度负相 关 , 一大股 第 东、 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并不显著。 本文试图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来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 为改善自 愿性信息披露现状提出科学有效 的建议。

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徐敏娟 周俊杰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10018摘要:本文以沪市、深市的60家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并给出研究结论。

最后,笔者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若干建议,以期待对房地产行业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司治理;自愿性信息披露;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一、引言房地产行业作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之一,其业务和风险具有特殊性: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资金需求量大,循环周期长,回笼速度慢。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当很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利润操纵的问题,因此,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借鉴资本市场上研究信息披露的实证方法,考察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治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希望对房地产行业公司治理实践以及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二、文献回顾公司治理和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越完善,其越会增强对自愿性信息的披露。

而良好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使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治理状况,保证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在股权结构方面,刘艳萍、李远勤(2006)选取了深市公司2004年年报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龙建成、周娜(2009)以信息技术行业的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董事会特征方面,学者李豫湘、付秀明(2004)等选取了2003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状态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的
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随着证券市场和企业治理的持续改善,信息披露已成为上市公司必
须严格遵守的法规。

信息披露不仅可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同时
也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然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信息披露可能会增加其资本成本。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
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其资本成本的影响,具
体包括以下几点:
(1)分析公司自愿性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2)探讨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对提高透明度和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
(3)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对公司信贷成本和股权成本的影响;
(4)分析自愿性披露对股市反应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和披露信息数据,建立相关自愿性披露指标,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自愿性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其次,
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自愿性披露对公司股价和交易量的影响。

4.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理解自愿性信息披露对资本
成本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信息披露策略,提高公司的投资价值和资金利
用效率。

同时,本研究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关信息披露政策的参考依据。

企业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企业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收稿 日期 :0 9— 3—1 20 0 0
作者简介 : 陈晓红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长沙市 ,103 408 ;
林 莎 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 究生。
经济与管理研究 (09 20 年第 5 ) I eerho cnmc n ngmet 期 R sac nE oo is dMaae n a
都不可能完全单独地成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完美替代 , 因而 , 理想的情况是这两种治理机制实现最佳配合与均衡。


引言
在现代资本市场 中, 对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 的要 求源 于管理层 和外 部股东 之间 的信 息不对 称和利 益 冲突。有
效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 使股价更准确地反 映公 司信 息 , 而强化资本市场对公 司管理层 的约束 。特 从
别是随着安然 、 田等事件的相继曝光 , 蓝 投资者更趋 于理性 , 对上 市公 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 断提高 , 制性信 息披 强 露已不能满 足投 资者多样 化的信息需求 , 而要求有更多 的 自愿性信息 披露来 提高信 息披 露质 量 。公 司治理 结构 建立在所 有权与经 营权分 离 的基 础上 , 是控制 、 管理 公 司的一种机 制或 制度安排 。它通 过对企 业 的股 东会 、 董 事会 、 监事会 、 经理层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 间的权力进 行分配和制衡 , 对各种越权和违 规行为进 行防范 和制约 , 对
香港上市公 司的四个治理指标 ( 董会 中独立董事 比例 、 总经理董事长是否两职合 一、 是否存在稽查委员会 、 董事会 的
家族成员 比例 ) 来考察 自愿性信息披露情况 , 发现存在稽查委员会 的上市公司对公司 自愿性 信息披露具有显著正相
关, 家族成员构成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呈负相关。Fka M、a aI Pt n D(96 的代理理论提供了考察信息披 er Cr 和 e i 1 ) t l m 7 露行为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框架。M r N wo Ca egn( 9 ) a es c n和 r g ea 1 9 却认为 , iD 9 无论内部治理机制还是外部治理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增强与外部投资者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对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有着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形成问题的原因,并从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愿性信息披露披露指数内部治理外部治理
一、引言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公司管理层在强制性披露以外,主动公开披露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公司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自利性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企业价值提升。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数量增加和素质的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也成为更多的上市公司展示自身优势的一种途径。

同时,我国监管部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也日益重视。

深圳证券交易所2003年10月31日正式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在我国最早提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都在有关条款中注明“可以”、“也可以”、“不限于此”及“但不限于”等,也是给自愿性信息披露留有的余地。

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政策法规不尽完善,目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存在着种种问题。

因此,认真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亦成为当务之急,这对规范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提高证券市场信息透明度,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一)披露总体水平低上市公司管理层缺乏自愿披露意愿,导致自愿性信息披露总体水平偏低是当前存在的首要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者多采用内容分析法自建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衡量,指标的选取上一般借鉴较为成熟的botosan(1997)或chau&gray(2002)体系。

近期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样本均值大多在0.2—0.4之间。

如史建梁(2010)计算得出的指数样本均值为0.342;郭玮等(2010)计算得出的指数样本均值为0.23;陈德艳等(2011)研究结果为0.356;耿闪清等(2011)研究结果为0.408。

这些数值表明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普遍只披露了投资者关心的其他信息的20%-40%。

换言之,即投资者关心的其他信息60%以上没有被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以上数据并非来自权威机构,不同研究者构建披露指数时在指标选取和评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主客观差异,但普遍结果在较低的数值范围内波动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总体水平较低的客观事实。

(二)披露缺乏完善性一是不同类型信息的披露水平不均衡。

按照botosan(1997)研究方法,公司信息被分为背景信息、公司历史信息、关键性非财务信息、预测信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五类。

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而对投资者极为关心的预测信息披露水平普遍较低(郭玮等,2010;耿闪清等,2011)。

这一选择性披露说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并不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为首要目的的,因此对投资者决策的有利作用受到了限制。

二是只披露好消息,不披露坏消息。

自愿性披露几乎不受法规的限制和监管,披露哪些信息不披露哪些信息是由公司管理层主观决定的。

根据“经济人”假设,上市公司管理层只会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披露好消息能够凸显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也有利于公司股价的上涨,是管理层的必然选择;而披露坏消息效果正好相反,被管理层刻意回避。

我们认为,第二层含义上的选择性披露后果更为严重,往往会误导投资者决策。

(三)披露缺乏规范性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证券监督委员会(sec)都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发布了专门的披露政策或指引,而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规则出台,因此自愿性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大部分公司仅进行简单
的定性披露,很少做到定量和定性描述相结合,导致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披露可靠性不足虽然自愿性披露是上市公司的主动行为,在于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减少证券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投资者逆向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对该行为缺乏监管,公司管理层就很有可能为谋取自身利益而“积极主动”地披露一些不可靠甚至虚假的信息。

一般来说,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不足在预测信息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而预测信息往往是投资者极为关心且对决策最为重要的信息,预测信息的失误将严重误导投资者决策,很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三、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原因分析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鼓励和引导欠缺相关监管机构未能起到有效的鼓励、引导和保护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作用。

与国外比较,我国在制度层面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鼓励和引导比较欠缺,至今没有专门针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则出台,以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有所涉及的文件也仅限于原则上地指导和较为笼统地规定。

近年来,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准则与格式〉》中用“可以”、“也可以”、“不限于此”和“但不限于”等字样提示公司可自愿披露的项目,对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对适宜披露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对披露的方式进行规范。

上市公司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这无疑是造成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不足和有效性欠缺的原因之一。

另外,缺乏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保护政策是造成预测信息披露不足的重要原因。

因为上市公司一旦预测失误,极可能面临诚信危机甚至诉讼风险,而此时又得不到相关政策的保护,所以上市公司大多不愿冒风险披露对投资者非常关键的财务预测信息。

(四)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不完善一直以来我国证监会等部门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一系列针对性法规出台对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以独立董事制度为例,虽然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董事会已按要求设置了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但这些独立董事或因受制于公司董事会无法真正独立,或因缺少实权无法有效参与决策,或因精力不够难以胜任独立董事工作,他们在公司内部治理中产生的实际作用饱受质疑,以至于经济学家张维迎称之为“皇帝的新衣”。

另外,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较高,国有控股也将给公司治理带来一些问题,如政治目标干扰公司经营目标,影响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所有者缺位,未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管等。

因此,公司内部治理的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完善对策
(三)投资者视角投资者应注重价值投资,应将公司披露的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并且在关注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同时加强对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利用,因为自愿性披露往往在强制性披露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核心优势和独有竞争力,能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依据自愿性披露信息进行决策时也应注意规避风险,毕竟大部分自愿性披露不像强制性披露一样受法规的约束和经过了严格的审计,这无疑增加了信息使用风险。

投资者可以将强制披露的信息与自愿披露的信息结合起来分析,作为决策依据。

投资者既应该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在使用时应谨慎。

参考文献:
[1]史建良:《董事会特征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5期。

[2]陈德艳、钱光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11年第6期。

[3]耿闪清、方丽娟、苏焕喜:《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构建分析》,《财会研究》2011年第7期。

[4]陈国进、赵向琴、林辉:《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处罚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财经研究》2005年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