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美苏冷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下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含答案)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漫画《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图示》说明了(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1949年成立经互会。

苏联通过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斯大林要求东欧各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题目中的漫画反映的就是苏联在东欧各国强行推广苏联模式。

故选D。

【答案】D2.“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

”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C.赫鲁晓夫改革D.新经济政策【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讲,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赫鲁晓夫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因此,这些苏联改革中符合材料评价的是赫鲁晓夫改革。

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C3.赫鲁晓夫统治后期,同意用奖金、利润等手段刺激工业生产的建议,并开始试点,可惜他没来得及做就下台了。

这表明苏联政府曾试图( )A.废除对企业指令性计划B.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生产C.放弃中央对企业的控制D.加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解析】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没有废除对企业指令性计划,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同意用奖金、利润等手段刺激工业生产”这说明他开始考虑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生产,以调动工人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C项“放弃”的说法绝对化,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就是政府对企业干预太多,故D项错误。

【答案】B4.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课冷战中的对峙

课冷战中的对峙
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_美__苏__战__时__同__盟__关_系正式
破裂,标志着美苏之间_“_冷__战__”的开始。
冷战表现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 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 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 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 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
身的命运。
二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认为,国美际国社称会霸主的说义最明大力什阻量么力壮问来大题自起?于来哪里?
面对这种形势,美国会怎么办呢?
二、冷战的背景
1.美国想称霸世界 2.苏联成为惟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三、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什切青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 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 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 围之内。
世界最强
占有西方世界 工业生产的53.4% 外贸的32.4% 黄金储备的74.5%
世界最富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你能设想:此 称霸世界 时此刻的美国最想干什么?
冷战背景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 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 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 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 负的责任相比拟。
柏林墙
年轻人在柏林墙头跳舞
拆毁柏林墙
苏联在古巴的导弹装置图 苏 联 核 子 潜 艇
美只1国苏,9织u肯6这联-对22投些尼飞年船国票导迪机1只民弹决0拍就月被从定发摄古大2到对古表3胆巴的日古巴电地苏导,巴撤成视联弹美实排运运讲洲施放危送导话在国制机导弹甲家裁弹板组的上船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

20课 美苏冷战

20课  美苏冷战
遏制共产主义 干涉别国内政
四.德国的分裂
德 国
柏林
柏林危机
危机 出现背景 爆发时间 结果
第一次柏 林危机
分区占领柏 林分裂德国 计划
1948年6月
德国分裂 为“民德” 和“联德”
第二次柏 西柏林问题和 林危机 西方颠覆东欧 社会主义图谋
1958年11月
修筑柏林 墙冷战加 剧
冷战的标志:
柏林墙
B、二战后
D、苏联解体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的标志是( C ) A、北约组织的成立 C、华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结束
1946年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1948年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建立 (1949年) 华约的建立 (1955年)
1991年
苏东剧变, 华约解体
事件: 铁幕演说
过 程 序 幕 标 志 经济 对 峙
美国为首阵营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苏联为首阵营
经互会
军事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柏林危机
激 化
古巴导弹危机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 苏联等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先在波兰出现,后 蔓延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苏东剧变、华 约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标志着两大 对立的军事集团的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 发展。
冷战: 序幕 时间:
开始标志
发展
说明什么?
材料二:说明什么?来自1、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 力大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美 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
二、美苏冷战——原因

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第20课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十堰市第十八中学王友权【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

(2)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

(3)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1)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2)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对美苏冷战过程的大致了解。

【教学难点】分析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冷战的实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自主学习】1、出台的时间:年3月。

2、主要内容: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3、意义:标志着美国推行的开始。

4. 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合作探究】二战后的美国为什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二、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对峙)【自主学习】1、美国方面:实施战略,对苏联推行全面的“遏制”政策。

为稳定和复兴欧洲,美国政府推出了“”。

2、苏联方面: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联合东欧先后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形成了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北约建立的时间是:年4月;华约建立的时间是年5月。

【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峙表现在哪些方面?三、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激化)【自主学习】1、柏林危机:⑴时间:第一次是年6月,第二次是年11月。

⑵结果:德国分裂成为和两个国家,并于1961年8月,由苏联和东德政府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

历史九下第三单元笔记2018.2

历史九下第三单元笔记2018.2

第10课“冷战”与“热战”一、美苏冷战1、冷战的定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3、“冷战”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4、冷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美苏势均力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3)战争刚结束,双方不愿再战。

5、“冷战”局面的形成(1)、冷战的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2)、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划书P58)】(3)、发展:①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应用);②军事上建立北约(1949)、华约组织(1955)【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实质):复兴欧洲经济,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6、结束: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

3、两极格局的影响:(1)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3)美苏两强相争,贯穿霸权主义色彩,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三、启示:(1)综合国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

(2)推行霸权主义误国误民,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

(3)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划、抄写到九下p63)一、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见书p11~15二、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见书p57~61三、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多极化趋势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欧洲)、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二)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意义)?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美苏冷战_ 课件

美苏冷战_ 课件

❖ (1)经济增速趋缓(或出现经济危机)
❖ (2)美国处于守势(或转为收缩)。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经济增速趋 缓等原因,被迫在美苏争霸中转为收缩,同 时开始改变对中国的政策,尼克松访华,同 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③战略优势在美国 ④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尼克松访华
❖ 根据材料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特点。 ❖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什么态势?这一态势与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肯尼迪 赫鲁晓夫
苏联经济得到恢复 与发展,但实力不 及美国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60年代中 苏联处于攻势, 期~70年 美国转攻为守 代末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 度,苏联全面收 缩,美国同意有 限缓和
尼克松 (勃列日涅 夫)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苏联经济、军事实 力增强;美国经济 增长趋缓,陷入越 战泥潭
苏联经济困难;美 国成为最大债务国
动脑筋 谁说的对?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 答: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 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 战后的敌对关系。
❖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 家利益。
❖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 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经济上:推行 “马歇尔计划”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4、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

积极影响(1)----(5) 消极影响(1)----(3)
熟记密码 52页
幻灯片 22练习
【探究】 为什么在两极格局下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1)美苏势均力敌,且双方都拥有大量核武器,发动战争 谁也没有取得胜利的绝对把握,大战有可能导致共同走向灭 亡,所以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双边盟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极力反对。“冷战”重心在欧洲, 如爆发大战,欧洲首当其冲。 (3)第三世界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 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坚决维护和平,也制约了政府的对 外政策。 (4)虽然美苏两国矛盾尖锐,但一直保持着对话机制,保留着调 解、缓和矛盾的渠道,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双方能够达成妥协。
(2011·广东)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
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
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9 1955
年年
华北
沙大 两
条西 约洋 组公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思考:造成德国和朝鲜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 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 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
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结果: 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
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美苏冷战 PPT课件

美苏冷战 PPT课件
到底是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
一条腿上的巨大决的定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雅尔塔系:
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 (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性质、越南、美国、国际
4.阶段特征
(1)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 接武装冲突。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局势长期 紧张(国家分裂、局部热战、核危机)。
2.积极的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苏争霸第一 50年代中-------阶--段------------60年代初
平起平坐, 实力增强, 苏美合作, 改变斯大林 共主宰世界 对外战略
和平政策,实弱力,相不对得削不 占有优势 承认苏美同
为超级大国。
签订对奥和约 联邦德国建交 赫鲁晓夫访美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美苏争锋的重点是欧洲,焦点是德国。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西方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1948),导 致德国经济的分裂,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一分为二(1949),但边界 一直开放
柏林墙(1961)
你能说说朝鲜 战争吗?
越战(1961----1975)
原因
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越南民主共和国) 美国 冷战的产物(遏制社会主义,防止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美苏冷战原因有哪些? 美苏冷战原因有哪些?
1,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 实力称霸世界; 实力称霸世界; 2,苏联的强大成为美国实现称霸野心的障碍 3,二战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流, ,二战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流, 美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美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1991年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年底,东欧剧变, 年底
"学史使人明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 学史使人明智" 学史使人明智 冷战两极对峙中,国际关系可谓跌宕起伏, 冷战两极对峙中,国际关系可谓跌宕起伏,对世 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 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能从这段历 史中获得哪些启示? 史中获得哪些启示? 启示: ,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 启示: 1,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 平与发展. 平与发展. 2,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我们应尊重各国人 ,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 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3,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 ,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好坏, 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挪 威
丹 麦

1955年,华沙 年 条约组织(华约) 条约组织(华约) 成立. 成立.
民 德
1949年8月,北 年 国月 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成立. (北约)成立.

联 邦 德 国
苏 联
波 兰
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连线
80年代(里根) 70年代 80年代中期 1991年 再缓和 终结 缓和 紧张
美苏冷战40多年, 美苏冷战 多年,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 多年 的影响?(温馨提示:可以从对西欧, ?(温馨提示 的影响?(温馨提示:可以从对西欧,东 美国,苏联,世界和平, 欧,美国,苏联,世界和平,国际关系格 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对峙局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对峙局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给 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造成长远深刻的影响
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不是真的是" 1,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不是真的是"慷慨的 举动" 为什么? 举动"?为什么?
2,有人说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 模运用,你同意吗?说说看法. 3,针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 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20课 20课 美 苏 冷 战
材料一: 材料一:
美国拥有原子弹,拥有1200 美国拥有原子弹,拥有1200 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 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500个军事基地 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美国经济,政治, 美国经济,政治,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军事实力强大, 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资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 本主义世界盟主. 3/4 本主义世界盟主. 控制操纵联合国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 目前,我们,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 掌握着原子弹, 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 美国欲称霸世界. 美国欲称霸世界. 界."

美苏冷战概况示意图表
美国为首的资 苏联为首的社 本主义阵营 会主义阵营 政治 1947,杜鲁门主义 情报局 , 冷战对峙 经济 军事 冷战激化 冷战发展 冷战结束 马歇尔计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49,北 约 , 经互会 1955,华 约 ,
两次柏林危机, 两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核均势( ),缓和( ) 紧张( ),缓和 核均势(60),缓和(70) ,紧张(里根上 ),再缓和 再缓和( 中期 戈尔巴乔夫上台) 台),再缓和(80中期 戈尔巴乔夫上台)
材料二: 材料二:
苏军总数达1140万 军总数达1140万 1140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40,000
强大起来的苏联,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 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60 苏联克里姆林宫 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
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 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 府宣布开放两德边界和 柏林墙之后, 柏林墙之后,一些年轻 人在柏林墙头跳舞. 人在柏林墙头跳舞.
有关古巴导弹危机漫画
1,漫画反映当 时怎样的政治格 局? 2,漫画说明美 冷战" 苏"冷战"的实 质是什么? 质是什么?
1,美苏冷战 2,美苏争霸
阿 尔 巴 尼 亚
两大阵营对峙
美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军事 1947年杜鲁门 年杜鲁门 主义 出台 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成立 年成立 北约组织 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 情报局 经互会 1955年成立 年成立 华约组织
柏林危机
1990,两德合并后 进入联邦德国的大批 市民
4,双方实力均衡,战则两伤. ,双方实力均衡,战则两伤.
马歇尔计划
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 1948-1950年 共有16个国 16 基本为西欧国家) 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 131.5多亿美元的援助 多亿美元的援助, 国131.5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 90%是赠予,10%是贷款, 同时加 是赠予 是贷款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 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 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以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