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合集下载

当代诗歌解读

当代诗歌解读

当代诗歌解读当代诗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丰富的意象、抒发情感的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了广大读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当代诗歌进行解读,从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当代诗歌的主题当代诗歌的主题多种多样,涵盖了生活、人性、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诗人们通过诗歌抒发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感知。

诗歌可以是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赞美和呼唤;也可以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批判;亦可是对自我情感的表达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显现。

无论何种主题,当代诗歌都致力于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思想追寻。

二、当代诗歌的意象当代诗歌以丰富多样的意象展现其深远的内涵。

意象是诗人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可以是感官的、自然的、人类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象征的。

诗人通过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听觉和情感的体验,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例如,在某首当代诗歌中,诗人使用了“风轻柔地吹散昨夜的烦忧”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痛苦过去的释然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这样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氛围,引发内心的共鸣。

三、当代诗歌的表达形式当代诗歌的表达形式多样化,诗人们通过自由诗、散文诗、现代诗等形式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与传统诗歌相比,当代诗歌对形式的要求较为宽松,让诗人在创作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当代诗歌中,诗人通常选择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凝练的形式表达内心的独特体验。

他们运用意象、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同时,他们也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的韵律感,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听觉感受。

四、当代诗歌的意义与价值当代诗歌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世界和人性的思考与感悟,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内涵。

其次,当代诗歌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再者,当代诗歌可以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宣泄情感,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平静。

现代诗歌的意象与音乐性分析

现代诗歌的意象与音乐性分析

现代诗歌的意象与音乐性分析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意象的运用和音乐性的表达,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感染力。

本文将分析现代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和音乐性的表现,以探讨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一、意象的运用现代诗歌以意象的运用为其诗歌语言的核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创造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和情感共鸣。

1.1 形象意象形象意象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形式。

通过具象的描述,诗人可以使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化,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如,诗人可以通过描绘一朵鲜花的绽放过程来表达生命的美好和短暂,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

1.2 比喻意象比喻意象是现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将两个本不相干的事物进行比较,诗人可以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例如,诗人可以将夜空比喻为黑色的绒布,以表达夜晚的静谧和安详。

1.3 符号意象符号意象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过运用象征性的符号,诗人可以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使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例如,诗人可以用一只飞翔的鸟来象征自由和追逐梦想的勇气。

二、音乐性的表现现代诗歌不仅注重意象的运用,也强调对音乐性的追求。

通过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调的变化,诗人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声音美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1 节奏感现代诗歌注重节奏感的表现,通过将诗句的长度和重音的位置安排得当,使诗歌具有明快流畅的韵律感。

例如,诗人可以利用短句和长句的对比,以及快慢的音调变化来展现诗歌的节奏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2.2 音调的变化音调的变化是现代诗歌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对音调的高低、升降的运用,诗人可以使诗歌具有丰富的音乐感。

例如,诗人可以将高亢激昂的音调用于描写战争或激情澎湃的场景,将低沉柔和的音调用于描写温馨和宁静的场景。

2.3 韵律的运用韵律的运用是现代诗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通过运用押韵、平行句或倒装等修辞手法,诗人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初中语文的归纳与解析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解析

初中语文的归纳与解析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解析

初中语文的归纳与解析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解析现代诗歌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语言的精炼运用和意象的深入描写,使得诗歌作品更具有审美的价值和艺术的魅力。

在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可以展示出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本文将对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进行归纳和解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作品。

一、自然意象自然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风”多次出现在现代诗歌中,它可以代表自由、狂放和骄傲。

风的吹拂可以引发人的无限遐想,“风”成为了现代诗歌中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

二、城市意象城市是现代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在现代诗歌中,城市意象也常常被运用。

例如,“街道”、“灯光”等城市元素成为了诗人描绘现代社会、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手段。

城市意象的描写通常较为直接和具体,能够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喧嚣和冷漠。

三、内心意象现代诗歌往往更加注重表达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作品中的意象可以映射诗人内心的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色彩。

例如,“孤独”、“迷茫”、“希望”等内心意象的出现,使得现代诗歌更具有思想性和深度。

四、生活意象生活是现代诗歌的重要素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刻画,诗人可以折射出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例如,“鸟鸣”、“花开”等生活意象的运用,使得现代诗歌中的生活场景更加丰富多彩,读者可以从诗歌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复杂性。

五、历史意象历史意象可以给现代诗歌注入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诗人可以传达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例如,“长城”、“苏轼”等历史意象的出现,使得现代诗歌更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涵盖了自然、城市、内心、生活和历史等方方面面。

这些意象的运用,既能够增加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又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思考。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图像与意象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图像与意象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图像与意象中国现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吸引了众多读者。

其中,图像和意象作为诗歌的重要元素,起到了丰富诗歌表达和传达情感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图像与意象进行探讨。

一、图像的表达与传达图像是中国现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手法之一。

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具体的细节,诗人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具体的场景中,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现代诗人顾城的《雨巷》中就运用了丰富的图像来描绘雨巷的景象:“我家就在这巷子里/ 我从小就住在这巷子里/ 雨/ 雨像一只手/ 轻轻地抚摸着我。

”通过描绘雨巷中细腻的雨滴、湿漉漉的墙壁等图像,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潮湿而寂静的巷子中,使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雨巷中的湿润与寂静,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图像的表达和传达不仅仅局限于自然景物,还可以是一些抽象的形象。

比如,现代诗人北岛的《波光粼粼的奔流》中就通过描绘波光粼粼的奔流的图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我要把整个世界/都变成波光粼粼的奔流/我要把整个世界/都变成波光粼粼的奔流。

”通过这样的图像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与波光粼粼的奔流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澎湃和豪情。

二、意象的独特韵味意象是中国现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手法之一。

与图像不同,意象更加抽象和隐晦,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现代诗人余光中的《雪人》中运用了雪人这一意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悟:“雪人在雪地里/静静地站着/无声地垂下/他的雪人的泪。

”通过雪人这一意象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与雪人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的表达和传达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的形象,还可以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

比如,现代诗人北岛的《沉默的大地》中就运用了沉默的大地这一意象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沉默的大地/ 被一只只黑色的鸟/啄食着。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象由言生境随心动——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鄞州高级中学张蕾“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

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

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

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

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

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

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

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

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闻一多《<冬夜>评论》)。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象由言生境随心动——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

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

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

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

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

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

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

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

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闻一多《<冬夜>评论》)。

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在现代诗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丰富诗歌的意义,启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本文将从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的定义、作用以及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代诗歌中意象的美妙之处。

一、意象的定义意象是指在诗歌中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的事物或情感,它能够直观地触发读者的感受和联想,从而加深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意象并非仅在现代诗歌中存在,古代的诗歌同样也运用到了意象的手法,不过在现代诗歌中,意象往往更加抽象和多样化,表达手法更加新颖独特。

二、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作用1. 丰富诗歌的意义:意象常常用来象征和隐喻,通过选择合适的形象来传达作者的观点、情感或主题,为诗歌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含义。

2. 唤起读者的联想:意象常常用来触发读者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形象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于诗歌的深层次思考。

3. 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意象可以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感染力。

三、典型的现代诗歌意象1. 鸟类意象:鸟类常常被用作现代诗歌中的意象之一,它们的自由飞翔和婉转轻盈的形态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由、美好和诗意。

例如,某首现代诗歌中的句子:“鸟儿翩翩起舞,在无边的蓝天中留下绚烂的弧线”,通过描绘鸟儿的飞翔,传达出人们追求自由和梦想的愿望。

2. 自然意象:自然界的山水、花草树木等元素常常被用作现代诗歌中的意象。

它们可以代表着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奇迹,或者是对于大自然的景色和变化的赞美。

比如,“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绽放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这样的描绘使得诗歌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意境。

3. 城市意象:现代诗歌中的城市景象常常被用作意象来表达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可以被转化成为诗歌的意象,表达出对现代社会的触动和思考。

综上所述,意象在现代诗歌中具有丰富意义、引发联想和增强表现力等作用。

诗歌鉴赏意象解读

诗歌鉴赏意象解读

诗歌鉴赏意象解读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观点。

在诗歌中,意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本文将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和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一、自然意象自然意象在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是诗人借由自然界的景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例如诗人常用的太阳、月亮、山水等自然元素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比如,太阳往往象征着光明、热情和勇气,而月亮则多被视为寂静、温柔的象征。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通过描绘夜晚中明亮的月光和地上像霜一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一意象的鉴赏不仅限于其形象表达,还需结合上下文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渗透。

二、感官意象感官意象是指通过描述事物的声、色、香、味、触等感官体验来营造情感和氛围。

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能够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或情感。

比如,晓霞的红、秋叶的黄、花朵的香等都是感官意象的常见表现。

在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通过描述明亮的银烛和冷清的秋夜,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而寒冷的秋夜情境中。

这种感官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有生动感,使读者更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

三、人物意象人物意象是指诗歌中出现的具体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人物意象可以是现实中的具体人物,也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心灵投射。

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向读者传达着他们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里的“浓睡不消残酒”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游走于梦与醒之间的迷茫女子,诗人通过这一形象传达出对爱情的无奈和苦闷。

通过人物意象的刻画,诗人能够更加立体地表达情感,使读者更易于共情。

四、抽象意象抽象意象是指那些难以具象化的概念和情感的意象,它们通过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精确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由言生境随心动——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鄞州高级中学张蕾“缘事而发,缘情而作” 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

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

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

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 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

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

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

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 、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

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

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 (闻一多《<冬夜>评论》)。

但是也有一部分诗人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在作品中显示了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特别关怀,如: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沈尹默、周作人等。

如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词文辞秀丽、意境深远而富有情韵,“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夕阳……”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意象,营造出悠远而古典的情韵,体现了对传统意象的传承与拓展。

又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仇怨的姑娘。

“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

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璟《浣溪沙》词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雨巷》继承了“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古典意境,创造出“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更多得带上了作者主观想象的成分。

用戴望舒自己的话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也不单是想象。

”(《诗论零扎》十二)。

《雨巷》中的意象就是结合了真实生活体验和诗人主观创造的艺术产物,传承了古典诗词又超越了古典诗词的意境营造,表现出诗人独具一格的抒情模式和审美情趣。

二、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五四时代,新思潮的涌现促使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关注,出现了如“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那样的肯定和激励自我的高声呼喊。

“人的文学”这个观念渗透到诗歌的意象上,清洗了古典诗歌意象身上的“客观化”尽量还原自然本真的原则,传达出现代诗歌意象人格化,意志化的审美理想,使得现代诗歌意象世界成为了一个为自我意识所浸染的世界。

试看郭沫若《天狗》的前两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郭沫若曾说:“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地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地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

这段话形象地表达了“以心灵为一切主宰的表现主义的理论”,在诗歌意象的把握和处理上追求意象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赋予意象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情感。

“天狗”即是充满主体意识和情感的意象,那猛烈地不可遏止地吞没日月的勇毅,展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而“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则进一步将如“烈火一样燃烧”的自我意识强化,展现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情感洪流,凸显出诗歌意象人格化的特征。

再看冰心的《繁星》: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诗中的意象“繁星”,没有了“星垂平野阔”、“长江渐落晓星沉”的古典意境,有的是人格化的“星”的对语,让人品尝到浓浓的人情味。

又如闻一多的《黄昏》:“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脸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

”诗中的“黄昏”没有走“只是近黄昏”这一通常意指人生苦短的习惯路径,而是独辟蹊径,让富有人性的“太阳” 喜悦狂奔,赋予传统意象以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经验,使得意象本身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提到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先说一人,沈尹默;先说一诗,他的《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月夜》中沈尹默以常见的景物烘托情绪,从秋夜霜风到高耸的树木,乍看皆平淡无奇,而实则诗中的景物都被作者注入了深层的象征意义带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特别是那个与树并立又不曾倚靠的“我”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诗人自我情感的范畴而染上了浓重的五四时期一代青年人的心态和精神风貌。

“霜风、月光、树……”等古典意象隐藏着时代精神,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闻一多的的《孤雁》: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 拼若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闻一多诗中的“雁”,不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爱情使者,也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信使,它已染上的时代的色彩。

从后面的诗节“我脚上又带着一封书信,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由着我的心性,回身棹翅归去来呢?”中,我们明白,这是一只具备了反传统色彩的“孤雁”,是一只追求人生理想体现自我价值所以从悲戚和伤痛中走出来的时代之“雁”。

四、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诗人“怕公开我的私人感情”,总喜欢使用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使诗歌倾向小说化,典型化……这种“戏剧性处境“的手法是现代诗人卞之琳学习法国后期象征诗歌后总结的心得。

指的是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即不是直接的感情抒发,又不是直接的理性存现,而是在戏剧性的场景、对白或者情节冲突中展开诗歌,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人生体悟。

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首两句“看”未变,但看的主体与客体互换,后两句也类似,“装饰”未变,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发生移位,使诗歌整体画面呈现出流畅的戏剧性情节演进,将读者的思绪吸引到了这两个看风景的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诗中意象构成的戏剧性故事情节拓宽了思维空间,形成了强大的艺术张力。

再如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歌中,意象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特质,值得关注的是由“具体的做法”构成的故事氛围。

“倦”“驮”二字点染鸟儿的不堪重负的情绪状态,而这拟人化动词也只是对客观物象进行了主观化的处理。

要说妙,妙在第二节,“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只倦鸟居然有让人意料不到的行为上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诗歌在情节上的延续性,借此来传达归巢的鸟儿在情绪上的激烈反应,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类似的手法在他们同时代的诗人笔下常可以见到,如胡适《人力车夫》、徐志摩《叫化活该》《先生!先生》、郭沫若《无烟煤》、郑愁予《错误》……总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人的文学”的新精神的召唤下,现代诗人不再是遵循古道小心翼翼地守望在古典诗歌的星空之下,而是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言说需要合理取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以独立于古典诗歌意象构成之外的新品质形成了现代诗人自主的意象展示抒情模式。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一一飞扬,飞扬,飞扬,一一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一一飞扬,飞扬,飞扬,一一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一一飞扬,飞扬,飞扬,一一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一一消溶,消溶,消溶一一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1、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雪“为意象入境的诗歌很多,请例举几个(至少两首)。

并请简单比较你所例举的诗句中的“雪”(或者“雪花”)与这首诗中“雪花”意象的区别。

2、简要分析诗中“雪花”意象在诗歌情境创设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诗句: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区别:古典诗歌中多还原自然天地本色,摹写“雪”之深重、寒冷绝人迹或突如其来不可预测。

而徐诗中的“雪花”更具灵性和个体情感。

2、诗人以“雪花”自喻,“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充填着作者的个人意志,它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

“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

“雪花”意象造就了整首诗歌的幽谧清新秀丽,借以表达作者对优美灵魂或者美好时代的坚定追求。

备用训练: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1、有人评论说自从此诗发表以来整个江南都充溢着“达达的马蹄声”,请简要分析“达达的马蹄声”在诗歌中的作用?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在情景创设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1、(1)“达达”摹声,马蹄声打破了诗歌前部分由“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小小的窗扉”等创设的静谧清新的意境画面,动静相衬形成奇妙的对应。

(2 )诗歌结尾的马蹄声带出“过客”意象,同时加深了等待的女子的惆怅,对应并解释了题目中的“错误”,使得诗歌在整体情感的抒发上委婉哀伤却不消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