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简介
山西临汾欢迎您ppt 共63页

壶口瀑布
•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景色也时有所 变。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分为两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农历三月间,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 岸边冻结的冰崖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二 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山泉小 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 现,叫做“壶口秋风”。
洪洞大槐树
• 如今,汉代的古槐早在历年的天灾中被毁, 现在这里只存有一株从其根部孳生出的第 三代古槐,高达树丈,主干粗壮,沟壑纵 横,枝繁叶茂。在古槐边上还有一座近代 新建的碑亭,小巧精致,亭中竖立着一块 石碑,正面刻着“古大槐树处”五个大字, 背面则刻有古代移民大事略记。 位于洪洞 县城西北2公里处的广济寺旁边,相传是汉 代所植。
临汾美食
• 临汾当地的餐饮仍以面食为主,油炸食物、 杂粮细做是当地的特色。在临汾市解放路 有不少上档次的饭店,价格也比较合理, 饭菜口味兼顾南北。
焖面
• 豆角焖面最好吃,山 西人夏天的最爱,也 是我夏天最爱吃的! 跌上一大碗 焖面(山 西人说吃面不叫吃面 ,叫“跌”面,从这 个字也能看出山西人 对 面食的热爱)再啃 上一瓣蒜,天上人间
广胜寺 飞虹塔
西游记中,孙 悟空的扫塔之 地。
华门
• 临汾华门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山西南部是中 华民族最古老的发祥地,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 明之门就是由尧舜开启的,而华门就是为纪念帝 尧统一华夏、开启文明之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 源远而建设的。因此,华门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国 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堪称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门” 。
平阳鼓楼
龙子祠泉
• 龙子祠泉在山西临汾市西南18公里姑射山麓。群泉争涌, 如蜂房蚁穴,四周渠道纵横,密如蛛网,流量6.25立方米, 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临汾两县汾西地带。 龙子祠即 康泽王庙,位于龙子泉旁。每年四月十五日有庙会,居民 云集。祠前有清音亭,亭侧有云津桥。祠创建于唐,元至 元十三年(1276年)增修,明清时又予补葺,现存山门、 过殿、中殿、后殿等为清重修。祠内碑碣甚多。
临汾市情简介

临汾市情简介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全市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
全市辖2市1区14县及临汾、侯马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15万人。
临汾历史悠久,古为帝尧之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华夏文明之嫡脉,是三晋文化之源头。
这里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家,其中国家级28处,省级67处。
临汾市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市已探明的矿种有38种,其中燃料矿产2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4种,矿产资源综合优势度0.73,位居全省第二位。
其中煤炭资源储藏面积首屈一指,达到1.54万平方公里,总储量960亿吨,主要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等,乡宁主焦煤为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
铁矿是我市第二大矿产资源,总储量4.2亿吨。
2006年全市全社会原煤产量5593万吨,占全省近十分之一;焦炭产量2432万吨,占全省1/4;生铁产量1326万吨,占全省37%;钢产量488万吨,占全省近1/4。
同时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旅游等新兴产业也初具规模。
临汾交通通信便利,同蒲铁路贯穿南北,侯西、侯月铁路横穿东西,大运高速公路、国道108线、209线、309线、霍侯一级公路以及即将建成的晋韩高速公路纵贯全市,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884公里。
邮电通信迅速发展,2006年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25.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120万部。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全市紧紧围绕“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奋斗目标,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学技术长足进步,资源环境得到保护,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十一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临汾在发展,临汾在开放。
临汾人民正在围绕“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总目标,突出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和谐共进四大主题,紧扣“做大、做强、做优、做新、做活、做实”六大环节,大力推进由资源大市向工业强市、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由直线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由倚重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个转变。
山西临汾简介

山西临汾简介自然概况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
最东段在安泽县良马乡西坡以东,最西段在永和县南庄乡咀头附近,最南段在翼城县大河乡关家窑以南的中条山主峰舜王坪脚下,最北段在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附近。
南北最大纵距 170 多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 200 公里,全市总面积 20275 平方公里,占全省 13% 。
临汾“南通秦蜀 , 北达幽并 , 东临雷霍 , 西控河汾” , 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 , 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 , 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 , 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地区毗邻 , 南与运城接壤。
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临汾市境内具有山地、盆地、丘陵等多种地貌类型。
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80%, 地表破碎 , 地势起伏 , 高低悬殊。
最高的太岳山霍山主峰 , 海拔 2346 . 8 米 , 最低处是乡宁县的师家滩,海拔 385 . 1 米。
临汾盆地纵贯全市中部 , 把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
东部由北向南有太岳山、中条山 , 西部是吕梁山脉 , 海拔多在 1000 米以上 , 与临汾断陷盆地界线分明 , 全市主体轮廓呈“凹”字型分布。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 200 余条 , 均属黄河水系。
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黄河干流汾河和沁河。
其余较大的有昕水河、鄂河、浍河和清水河等。
黄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汾河横贯全市中部 , 流域面积 10286 平方公里 , 是本区第一大河流。
黄河干流位于本区西侧 , 为晋秦天然分界线 , 全长 174 公里 , 流域面积 7739 平方公里。
沁河是本区含沙量最小的河系 , 全长 95 公里 , 总流域面积 2288 平方公里。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 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但由于受地形影响 , 山区平川气候差异较大 , 气候特征迥异。
临汾市气温的一般特点是冬寒夏热。
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
临汾简介

华门临汾华门位于尧都旅游区中心,总高50米,长80米,宽40米,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雄居世界第一,在建筑规模和高度上堪称“天下第一门”。
华门也就是华夏文明之门。
由于它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国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堪称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门”。
尧陵尧陵位于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的西侧,依山傍水,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0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
临汾公园临汾公园北起屯里大桥,南至尧庙景区,东起滨河东路,西至滨河西路,致力于打造成临汾市的城市客厅、城市绿肺、城市名片。
仙洞沟仙洞沟位于临汾城西17公里的姑射山中,仙洞分成南北两洞,两洞间横卧一条深达50米的壕沟。
沟南称南仙洞,沟北为北仙洞,两洞间无法逾越。
尧庙尧庙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尧陵位于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的西侧,尧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一个半岛形的岩石丘上,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0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
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
进了山门,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
临汾公园即临汾市汾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该工程北起屯里大桥,南至尧庙景区,东起滨河东路,西至滨河西路,全长11.2公里,宽950米,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主要工程包括河道治理水利工程、湿地保护生态工程、市民休闲景观工程。
临汾公园致力于打造成临汾市的城市客厅、城市绿肺、城市名片,呈现给临汾人民一川绿水、两岸锦绣的美好画卷。
红领巾讲解员演讲稿美丽临汾

红领巾讲解员演讲稿美丽临汾
【原创版1篇】
目录(篇1)
一、引言
二、临汾简介
1.地理位置
2.历史背景
三、临汾的美丽
1.自然风光
2.文化底蕴
四、美丽临汾的守护与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
2.城市建设与规划
五、结语
正文(篇1)
【引言】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红领巾讲解员,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我们美丽的家乡——临汾。
【临汾简介】
临汾,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山西省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它地处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临汾的美丽】
临汾的美丽,既体现在自然风光上,也体现在文化底蕴上。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临汾的自然风光。
这里有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有风景秀丽的五台山,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和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临汾的文化底蕴也是十分深厚的。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尧庙、华严寺等。
【美丽临汾的守护与发展】
为了保护临汾的生态环境,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做出了许多努力。
他们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污染企业的排放,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同时,临汾也在快速发展中。
城市建设不断完善,规划科学合理,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结语】
我们的临汾,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临汾介绍-临汾简介PPT(经典版)

汾西枣糕
上用大枣与黄米面、玉米面制成的。 特点:色泽金黄,香甜可口,风味独特,在当 地很受人们喜欢。
河西蒸饭
有几百年的历史传承。是用黍米、红芸豆、红 枣蒸成的。其特点:色泽金黄,口感香软、糯、 甜。在当地凡有婚丧嫁娶、宴请宾朋,早饭都 是河西蒸饭臊子面。
牛肉丸子面
在临汾的大街小巷门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牛肉 丸子面馆。店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面条 好像是提前蒸好的,吃的时候用滚烫的汤一次 一次的把面条浇透浇热盛上丸子,再放几片牛 肉和星点香菜。
3、旅游景点
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 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壶口 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 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 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88年被确 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 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16年,晋升为国家地 质公园。
临汾
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 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 已形成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 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临汾城市概况
别 名:平阳、卧牛城、花果城;下辖地区:1区、14县,代管2县级市;面 积:20275平方公 里;人 口:448.15万;地区生产总值:1320.1亿元。
临汾城市介绍
“棉麦之乡”,“膏腴之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 一,《帝王世纪》称:“尧 都平阳”,即今临汾。 临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 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 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 一都”之称。
临汾简介:(1)

若 即 若 离 总 相 依
有 来 有 往 解 不 断
谢谢大家观看
醪糟
醪糟,又叫酒酿,甜酒,酸 酒。旧时叫“醴”,是一种 米酒,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 吃。 醪糟经糯米(又称江米)发 酵而成,夏天可以解暑。主 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 单,口味香甜醇美,醇含量 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它是 酸的,拒绝食用。在一些菜 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 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壶口四季图
春
春水九曲泥沙稀, 桃花笑看冰河移; 滔滔凌汛翻银浪, 滚滚壶口喷琼玉。
夏
夏雨河涨龙槽溢, 横贯千米飞流急; 渊底蛟龙倒江海, 浪上狮吼震山宇。
秋
秋雾翩翩舞水面, 烟云出壶冲九天; 长虹卧波群帘映, 峡谷霜染景万千。
冬
冬雪河封涛声轻, 冰帘黄瀑交相融; 玉树素花水晶挂, 北国风光此地雄。
洪洞大槐树
临汾华门
• 临汾华门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山西南部是中 华民族最古老的发祥地,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 明之门就是由尧舜开启的,而华门就是为纪念帝 尧统一华夏、开启文明之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 源远而建设的。因此,华门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国 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堪称文化上的“天下第一 门”。
临汾广胜寺
临汾丁村遗址
• 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 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 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 村,南至柴庄,长约十 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 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 石而闻名中外。 丁村遗 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 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 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 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 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 工程中发现的。
卫子夫
卫子夫,西汉时汉武帝 第二任皇后。 孝武思皇后(?- 前91年),卫氏,名不 详,字子夫,河东平阳 (今山西临汾)人。汉 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 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 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山西省临汾市市情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市情简介临汾,古称平阳。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汾水之滨,东倚太行,西靠吕梁,北临晋中,南接运城。
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全市辖1区2市14县和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12万。
临汾历史文化悠久。
五千年文化看临汾。
尧王让贤,大禹治水,康衢击壤,仓颉造字,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美谈;丁村文化,陶寺遗址,晋侯墓地,古都新田,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沧桑变迁;荀子治学,师旷论乐,卫青抗胡,古今名人贤士、王侯将相不胜枚举;尧庙祭祖,古槐寻根,根祖文化源远流长;黄河壶口,霍州署衙,元代戏台,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这里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95处,其中国家级28处,省级67处。
临汾农业条件优越。
年平均气温8.9--12.1℃,降水量453.9--588.4毫米,无霜期125--191天。
气侯温和,物产丰富,素称“膏腴之地”和“棉麦之乡”,是山西省棉麦生产基地之一。
临汾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种有38种。
煤炭储藏面积1.54万平方公里,总储量960亿吨,其中乡宁主焦煤为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
铁矿总储量4.2亿吨;大理石储量1.5亿立方米;石膏矿储量234亿吨,膨润土遍布永和、大宁、吉县等地。
临汾交通通讯便利。
同蒲铁路贯穿南北,侯西、侯月铁路横穿东西,大运高速路、国道108线、209线、309线、霍(州)侯(马)一级公路以及即将建成的晋(城)韩(城)高速公路纵贯全市,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9409公里。
邮电通讯迅速发展,2005年全市电话交换机容量115.12万门,移动电话用户110万户。
临汾经济实力雄厚。
2005年,GDP达到523.18亿元,财政总收入83.05亿元,两项指标位居山西省第二。
这里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5500万吨原煤,2500万吨机焦,1000万吨生铁,500万吨钢,100万吨铸件的生产能力。
同时,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也已初具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东枕太岳余支,西依吕梁山脉,中部是广阔的河谷平原,汾河干流纵横南北,两岸土地肥沃,总面积1304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65万,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区划26个乡镇,70万亩土地。
临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现为临汾行署所在地,是临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近几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道整洁,绿树成荫,花果飘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
【历史】
临汾市历史悠久,早在15万年以前的“丁村人”就已
在此劳动、生息。
临汾古称平阳,相传为唐尧古都。
春秋属韩,秦、汉为河东郡地。
晋永嘉三年刘渊建都于此。
隋为临汾郡,唐置晋州,宋、元、明、清为平阳府。
民国初属河东道。
解放后设晋南区,属陕甘宁边区。
1950年为山西省临汾专区。
1954年与运城专区并为副晋南专区。
一九七一年两区分置,称为地区。
2000
年设地
级市。
【地理地貌】
临汾市地处黄河高原,汾
河下游。
东有太岳,西有吕梁,两山之间为临汾盆地。
最高峰为太岳山系的霍山,海拔2346米,境内的吕梁山系以隰县的紫荆山为最高,海拔2012 米。
河流有百余条,主要为黄河、汾河、沁河、昕水河等。
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沁河为常流河,其他多为季节河。
【气候】
临汾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特点极为显著,年均气温10.7℃,一月零下4℃左右,七月26℃。
年降雨量555毫米。
无霜期为180天。
【气候】
全市共有耕地64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麦、棉、杂粮、烟草、麻皮、花生、葫麻等经济作物迹有种植,林木覆盖面积392万亩,四旁植树1.7亿株。
【资源】
临汾市矿藏丰富,主要有煤、铁、铝、铜、石膏、油
页岩等。
煤的储量达160亿吨,以霍县,乡宁的煤最为驰名。
工业主要有机械、冶炼、煤炭、化工、建筑、电力、造纸、
纺织、
食品等生产和加工部门。
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临汾钢铁公司、临汾动力机械厂、霍县矿务局、候马发电厂等。
【交通】
全市交通四通八达,南同蒲铁路纵贯区境南北,大运公路、临汾至平顺河口、晋城至禹门口、大宁至临猗、临汾至大宁、临汾至吉县七郎窝等干线公路和隰县石口至孝义桃红坡、霍县至石楼、襄汾至乡宁、隰县至永和、临汾至浮山等支线公路和众多的简易公路,纵横交借,创成了较完整的交通网。
此外,太原至临汾开辟有民用航空线。
极为方便。
【风景名胜】
临汾古城是国内外闻名的“卧牛城”,修筑于明朝,城高河深,巍巍壮观。
市南有建于晋代的“古帝尧庙”,总面积700多亩,现有“五凤楼”、“尧井亭”、“尧宫”、“寝宫”等建筑群,规模宏大,宏伟壮观。
市东有建于晋代的“古帝尧陵”。
相传当年为尧帝送葬的人很多,一人携一袋黄土
筑成了一座高大的陵墓,寄托着中华儿女对祖先无尽的思慕和敬仰。
市内有建于唐贞观年间“铁佛寺”,又名“大云寺”。
砖塔重建于康熙年间,塔高30
米,水磨青砖砌成,饰以硫璃
图案,古意盎然。
塔内“铁佛头”高6米,直径5米,形神兼备,属唐代佛像。
市中心还有建于北齐的“大钟楼”,又称临汾鼓楼,
总高43.75米,长宽均为40米,依云逼日,雄伟壮观。
市西郊有元代舞台3处:吴村镇“王曲舞台”、魏村镇“牛王庙戏台”和土门镇“东羊戏台”,是我国罕见的元代早期舞台,对元代建筑和戏剧发展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还有位于西郊20公里的姑射山“仙洞”,相传为尧王
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奇峰异洞,松柏围绕,古迹处处,分5个自然风景区,63个风景点。
南
北仙洞巍然对峙。
“神居洞”、“兴佛寺”、“云雾寺”、“王母阁”等建筑群有120多间,石窑洞70余
处,都依山背沟傍水,拦腰建筑,处于青山绿水的怀抱之中,有身临仙境之感,不仅是优美的风暾区,也是避暑胜地。
临汾城西还有蒲县柏山庙,县小西天,吉县壶口瀑布;城南有襄汾丁村遗址;城北有洪洞大槐树、广胜寺、苏三监狱等,
这些都是人们神往的地方。
【历史渊源】
临汾古称平阳。
远在10
万年以前,临汾人民的祖先——“丁村人”就生息在汾河两岸。
据尧典记载,帝尧建都平阳,故有尧都之称传世。
传说仓颉造字于此,也是东汉时期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故里。
临汾商周时称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春秋时为河东郡地,汉代平阳县,两晋时期刘渊亦建都平阳,隋朝改为临汾县,沿用至今。
1948年解放后,划为临汾市、临汾县。
1949年合并为临汾县。
1971年分为临汾市、临汾县,1983年8月县市合并,定为临汾市。
【地理资源】
临汾市气候温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02天,年平均降水量553.4毫米。
全市物产丰富,经济繁荣,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西山矿藏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达数十种之多,其中金矿、铁矿、煤、石膏、白云石、石灰石、陶土等有较大
储量,特别是煤,质量高、品
种多,现已探明储量20多亿吨。
【工业农业】
临汾市现代工业发达,已拥有冶金、机械、煤炭、化工、纺织、食品、造纸、建材、医药、陶瓷等各种工业企业245家,产业工人5.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4亿元,主要产品100多种,是山西南部重要的重化、重纺工业基地。
目前兴建了以冶炼、建材、煤化为主的一批企业,逐步形成了门类较多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临汾市的农业以棉、粮为主,栽植业有水果、蔬菜。
龙祠的韭黄,永安的红枣,伍默的莲菜驰名省内外。
西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12.7%,荒坡草地有32万亩,是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东部丘陵区地域辽阔,素有“棉麦之乡”的美称。
在党的富民政策推动下,农村五业兴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化,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总产值达19.5亿元,全市超亿元乡镇达11个,在山西南部名列前茅。
【商品流通】
临汾市在历史上就是晋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现在更是全区的商业中心,全市有全民、集体、个体商业网点4720
个,
从业人员13801人,年商品零售总额达7.9亿元。
新建成的工贸大厦营业面积达5000平方米,堪称晋南之最。
【科教文卫】
临汾市也是晋南重要的文化城市。
有大中专院校8所,普通中学58所。
共有科研机构10所,科技人员2208名,影剧院10座,剧团8个,医院41所,有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1座,体育场馆3座,当地发行《临汾日报》等报刊。
【基础设施】
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同蒲铁路贯通南北,东西走向的临宜线、临大线、临浮线、临翼线等不仅直通临汾地区17个县市,而且通达陕西、河南、河北等邻省。
现在临汾市已成为晋南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
1986年与日本秩夫市结为友好城市,这些都为尧都古城增加了新的魅力。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临汾人民正在进步,为的,这是把这座文化古城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临汾当地的餐饮仍以面食为主,油炸食物,杂粮细做是当地的特色,在临汾市解放路有不少上档次的饭店,价格也比较合理,饭菜口味兼顾南北。
当地特色小吃有烧麦、元宵、羊杂
烩、油炸馓子、猪血灌肠等,一般在路边的小吃摊上就可以尝到。
【名优特产】
特产有临汾、襄汾的麻纸、浮山的民间剪纸。
候马的皮影、乡宁的紫砂工艺品、冀城的都砂锅,曲沃的烟叶,隰县的金梨,永和的红枣、古县、安泽的核桃、红果等,都享
有盛名。
【地方文化】
蒲剧是产生较早的梆子声腔剧种,民间习称“乱弹”,清代称“梆子腔”或“山陕梆子”,民国初年称蒲州梆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简称蒲剧,然而地处黄河中游的临汾,正是蒲剧的发源地。
【地方现状】
临汾地区辖区: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洪洞县翼城县隰县汾西县安泽县永和县古县浮山县曲沃县襄汾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