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美术学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
美术学院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

美术学院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依据《XX美术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学分制是指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计量依据,并按照学分进行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自XXXX 级本科学生开始执行。
第二章学分设置第四条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164学分,五年制为204学分。
其中,非理论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占比原则上不低于60%,理论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所有专业实践类学分中含2个创新创业学分。
第五条学分制课程包括以下三类:(一)通识教育课程四年制本科(不含美术学理论类)、五年制本科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均为53学分,分别约占总学分的32%、26%。
四年制美术学理论类本科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4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7%。
(二)专业教育课程四年制本科(不含美术学理论类)专业教育课程为99学分,约占总学分的60%;五年制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为139学分,约占总学分的68%。
四年制美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为107学分,约占总学分的65%。
(三)全校通选课程全校通选课程为10学分。
第六条课程学分的计算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课程所需的教学量为标准。
授课内容丰富、作业难度较大的课程,分值较高;辅导时间较多、作业难度一般的课程,分值较低。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育课除外)每16学时对应1学分;(二)体育课每32学时对应1学分;(三)专业理论课每12-16学时对应1个学分;(四)专业课每16-24学时对应1个学分;(五)外出写生35学时/周对应1学分,外出考察25学时/周对应1学分,专业实习原则上15学时/周对应1学分;(六)非理论专业毕业创作/设计12学分。
理论专业毕业论文12学分。
第七条各门课程的学分设置由教研室提出,经所在教学单位审定后在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予以固化。
美术专业课程方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美术专业课程方案二、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美术人才,特制定本美术专业课程方案。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美术理论基础和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美术教育素养,为今后从事美术教育、设计、创作等工作奠定基础。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课程设置1. 美术基础课程(1)素描:学习人物、风景、静物等素描技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观察力。
(2)色彩:学习色彩理论、色彩搭配、色彩表现等,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力。
(3)速写:培养快速捕捉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和构图能力。
2. 美术专业课程(1)油画:学习油画技法、色彩运用、画面构图等,提高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
(2)国画:学习国画技法、笔墨运用、画面构图等,提高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
(3)版画:学习版画技法、版画构图、版画印刷等,提高学生的版画创作能力。
(4)雕塑:学习雕塑技法、雕塑材料、雕塑构图等,提高学生的雕塑创作能力。
3. 美术教育课程(1)美术教育理论:学习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美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等。
(2)美术教学设计:学习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等。
(3)美术教育实践:进行美术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4. 美术鉴赏课程(1)中外美术史:学习中外美术史的基本知识、重要美术作品和美术流派等。
(2)美术鉴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五、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
2. 实践教学:采用现场教学、实习实训、作品创作等方式进行。
3.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比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考核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
2. 期末考试: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操作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美术高考教学计划

2024年美术高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2024年的美术高考教学, 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美术表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达到高考要求。
二、教学内容:1.美术理论知识: 包括美术史、美学理论、美术鉴赏等方面的知识, 从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角度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概念。
2.素描基础训练: 通过素描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构图能力, 培养准确记录和表现物体形态特征的能力。
3.颜色基本训练:通过颜色的学习和实践, 掌握颜色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4.绘画技法训练:包括水彩、油画、素描、水粉等不同媒材和技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媒材和技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美术创作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和创新实践。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示范: 通过课堂讲授和示范作品, 向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和技法, 并通过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2.学生实践与演练: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和创作活动, 通过多次的实践和演练, 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创作能力。
3.互动讨论与批评: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作品。
4.参观与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和创作环境,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作热情。
四、教学安排:1.第一学期:- 第一周:开展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了解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概念。
- 第二周:进行素描基础训练, 学习线条的描绘和构图的方法。
- 第三周: 学习颜色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 第四周: 进行水彩绘画技法的学习和实践。
- 第五周: 进行油画绘画技法的学习和实践。
2.第二学期:- 第一周: 进行素描和水彩的综合训练,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引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能够在各种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具有深度和有效性的计划。
一、教学主题教学主题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框架和教学目标。
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我们的教学主题应该包括艺术表达与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主题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艺术设计教育。
在艺术表达与创新方面,教学主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学会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并掌握一定的艺术表达技巧。
在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教学主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项目的实施,学生可以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设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设计技能。
在艺术与社会方面,教学主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品位。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与社会艺术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了解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品位。
二、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它决定了教学过程中不同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方式。
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项目和艺术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计划的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可以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设计评审等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实践项目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实践项目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设计过程的步骤进行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设计展览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舞台美术课程设计

舞台美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舞台设计、灯光、服装、道具等基本元素及其在舞台艺术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舞台美术的基本原理,如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光影运用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舞台剧及其对应的舞台美术风格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一定的舞台美术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剧本内容进行创意设计,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舞台美术设计方案,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舞台美术,培养对舞台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舞台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舞台美术基本概念:舞台设计、灯光、服装、道具等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2. 舞台美术基本原理: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光影运用等原理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 空间布局:学习舞台空间的划分、利用和优化,以及舞台背景、布景的设计。
- 色彩搭配:探讨舞台色彩的选择、搭配及其对观众情感的影响。
- 光影运用:了解舞台灯光的类型、功能和布置,以及光影效果在舞台表现中的应用。
3. 舞台美术风格特点:分析不同类型舞台剧(如话剧、戏曲、音乐剧等)的舞台美术风格特点。
4. 舞台美术设计实践:- 创意设计:学习如何根据剧本内容进行创意构思,形成独特的舞台美术设计方案。
- 设计制作:动手实践,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舞台道具、服装等,提高动手能力。
5. 小组合作与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舞台美术设计方案,并进行课堂展示。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教学计划

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教学计划(师范本科)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美术专业教师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美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具有较扎实的美术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新成就、新发展,获得美术创作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懂得美术教育学科的一般规律,能胜任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学和研究等工作。
3、外国语、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能阅读本专业中外资料;具有初步的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和能力,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二、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篆刻、雕塑、陶艺、电脑美术基础、摄影、油画、水彩画、平面设计、环艺设计、美术教学法、中外美术史、技法理论、艺术概论、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学实践等。
三、学制与培养制度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在规定的年限内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延长学习时间。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应用人才的需要,鼓励学生努力扩大知识面,申请辅修。
四、课程设置计划(表一~ 表四)本专业学制:四年,总学时2612学时,总学分160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课内学时996学时,62学分;专业必修课1040学时,64学分;专业限选课264学时,12学分;专业任选课120学时,10学分;公共任选课192学时,12学分。
2024年美术高考的教学计划

2024年美术高考的教学计划2024年美术高考的教学计划1(约3400字)一、目的与任务创作课是培养学生运用艺术规律,美的形式,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
深刻地理解创作源于生活的根本观点。
艺术创作的任务,是要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
通过创作使学生懂得创作与时代、创作与生活、创作与生完善的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要求构图完美、形式新颖、内容健康。
二、教学的原则与方法1、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主张从生活出发,画自己熟悉的、有真实感的、内容健康的题材。
2、重视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引导,提倡丰富的、多样的形式感的创作,坚持________于生活的启示以及表达内容的需要。
3、为了使学生获得从生活中选材进行艺术构思,构图的能力,树立为人民服务,为服务的思想,要求学生必须在平时注意收集素材,从高年级起,坚持每天都有速写作业,各班专业老师在检查辅导速写时,同时指导速写的构图及课外有意识的构图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随时随地注意周围人和事,不断提高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4、教师要重视构图规律性的知识传授,重视启发学生的艺术思路。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多种构图形式和—些变体画练习。
三、课程安排1、讲授创作的重要性,创作的立意与构思主要的构图形式。
(3学时)2、黑白画的基本方法(2学时)3、黑白画写生(3学时)4、写生变形(3学时)讲授:创作方法,美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及有关纸版画制作方法。
要求学生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酌感受,以生活速写为基础用不同的手法加工成多幅小构图,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导具的安排来反映生活,初步掌握一些构图知识,每人完成3一4幅小构图,人物3—4人,尺寸以八开为宜。
四、讲授内容:1、①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作者对生活应持的态度;②构思与构图;③构图的一般规律;④创作作品的分析。
2、黑白画创作练习(8学时)3、其它手法创作(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对生活到创作的全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具有一定构图能力,以适应高考的需要。
美术学院美术课教学计划

美术学院美术课教学计划一、导言美术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其美术课教学计划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美术学院美术课教学计划的建立与实施。
二、教学目标美术学院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和批评;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美术学院美术课教学内容应涵盖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方面。
除此之外,还应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知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美术学院美术课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艺术创作,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美术学院美术课的教学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除了常规的作业评价外,还可以通过考试、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六、教学资源美术学院美术课的教学资源应包括教材、教具、艺术作品等。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提供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
此外,学院还应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和实践的场所和设施。
七、教学环境美术学院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和艺术创作工作室。
同时,学院还应配备专业的教师和艺术家,利用展览和讲座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八、教师队伍美术学院美术课的教师队伍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艺术才华。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素质和创作能力,热爱艺术事业,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教学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5 320
3*20 3*20 3*20 4*20 3*20
√
26.5 480
3*20 3*20 6*20 5*20 7*20
√
3.5 60
3*20
√
1 20
1*20
√
2 40
2*20
√
8 144
44
√
8 144
44
√
8 144
44
√
3 3 3 3 4
16
备注
注:周学时的表示方法有三种:一、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 表示平均每周 4 节。二、2/28 表示每周 2 节 共 28 学时。三、7*20 表示上课 7 周,每周 20 节。
数时
试查
课 上机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数
毛泽东思想概论
1.5 30 30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36 36
3
√
邓小平理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5 30 30
2
√
共
思想品德修养
1.5 30 30
2
√
课
法律基础
1.5 30 30
2
√
34 学分 662 学时
大学英语 A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 A 军事理论课 健康与心理卫生教育 A
合计
入学 教育
军事 训练
公益 劳动
理论 教学
考试
课程 设计
课程 实习
技能 训练
金工 实习
生产 实习
毕业 实习
毕业 创新
毕业 设计 论文
毕业 教育
机动 时间
寒暑 假
学期 小计
0.5 2
14 1.5
1 4 23
(0.5) 18 1.5
2
0.5 7 29
(0.5) 19 1.5
0.5 4 25
15 1.5
2 2 7*203*202*20 7*203*20 3*20 4*20
2 2/32 2/32
√ √ √ √
√ √ √ √
色彩构成 A
4.5 80
4*20
√
立体构成 A
4.5 80
4*20
√
专业 基础 课 13.5 学分 260 学时
透视学 设计基础 B 摄影基础 灯光基础 导演知识 计算机辅助设计
2 40 2 40 2 40 2 40 1 20 4.5 80
2*20
√
2*20
√
2*20
√
2*20
√
1*20
√
4*20
√
实践性教学环节
29.5
学分及
必修课
137.5
25 29 22 21 10 6 2
周学时 小计
限选课
73
9 9 18 14 16
公选课及专业任选课(学分推荐) 20
888
注:公选课及专业任选课所推荐的学分数选修模式中不包含“创新及其它类”公选模块的学分。
3
0.5 7 27
18 1.5
0.5 4 24
16 1.5
3
0.5 7 28
17 1.5
3
0.5 4 26
0
37414
19
0.5 2 (1) 117 10.5 0 0 0 0 11 3
4 1 8 37 201
备注:
1. 每学期的实际周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2. 每学年寒假 4 周,暑假 7 周(最后一学年不安排暑假);
小
计
课内学时总数
每周学时分配
考核
学总
讲 实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分学
考考
或 14 18 19 15 18 16 17
数时
试查
课 上机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数
4.5 80
4*20
√
1 20
1*20
√
3.5 60
3*20
√
13.5 240
2*20 3*20 2*20 2*20 3*20
3. 社会实践安排在每学年暑假进行; 4. 公益劳动(1 周)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由学校统筹安排,公益劳动不占课内学时。
290
附表三、必 修 课 课 程 设 置
课内学时总数
每周学时分配
考核
课程 课程编号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总
讲 实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分学
考 考 备注
或 14 18 19 15 18 16 17
14 264 264
4/56 4/68 4/72 4/64
2.5 50 24 26
4
4 120 120
2/28 2/32 2/32 2/28
2 36 36
1/18 1/18
1 (16)
⑴⑴
√
3.5×4
√
√ 1×4
√ 1×2
√
就业指导
0.5 (8)
⑴
形势与政策
⑴⑴⑴⑴⑴⑴⑴
√
中国古典文学 A
5.5 96 96
$∶ ∶ = = = = = = =
第三学期
$∶ ∶ = = = =
第四学期 ※ ※ ※
$∶ ∶ = = = = = = =
第五学期
∶∶
$∶ ∶ = = = =
第六学期 ※ ※ ※
$∶ ∶ = = = = = = =
第七学期 ※ ※ ※
$∶ ∶ = = = =
第八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289
湛江海洋大学教学计划
附 表 一 、 教 学 日 历 (2003 级)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学期
第一学期 $◎ ☆ ☆
$∶ ∶ = = = =
第二学期 ※ ※
艺术学院美术学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舞台美术设计能力,
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科研单位等相关部门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大型晚会会场设计、灯光设 计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
校内
293
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严谨治学、实干创新、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具有为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 本专业学生应是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熟悉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系统地掌握视 觉美学理论和设计技巧,并学习和掌握当代美术设计的各种方法、绘景技术、光色变化原理、气 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设计及制作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3、 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 学制:四年 三、教学日历: (见附表一) 四、各学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见附表二) 五、课程设置和安排: (见附表三) 六、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七、 主要课程:色彩、绘景、彩画、舞台设计、灯火基础、导演知识、透视学、舞台美术史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见附表四) 九、 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 3698 学时,其中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 54.6%,选修课占总学时 45.4%。 实践性教学共 34.5 周。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取得的最低学分数为 234.5 学分,其中必修课 137.5 学分,占总学分 58.6%; 限选课 73 学分,占总学分 31.1%;任选课最低 21.5 学分,占总学分 10.2%。 十、 授予学位门类:文学学士
291
续附表三、选 修 课 课 程 设 置
课程 课程编号
类别
课程名称
专业 方向 课
73 学分 1320 学时
专业 任选 课
8 学分 144 学时 公 选 课 16 学分 216 学时
装饰画 字体设计 环境设计 设计 彩画 绘景 中外建筑史 戏剧史 舞台美术史 水彩 国画 油画
人文类 经济管理类 自然科学类 外语及计算机类 创新及其它类(不计学时)
2/28 2/36 2/32
√
中国现代文学
3.5 64 64
2/32 2/32
√
学科 基础
课 60.5 学分 1096 学时
中国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 素描 A 色彩 速写 平面构成 A
1.5 32 32 3.5 64 64 2.5 50 50 2.5 50 50 13.5 240 11 200 3.5 60 4.5 80
292
附表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序 课程 号 编号
实践环节名称及内容
军事训练
写生
专业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创作
马列课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
公益劳动
合
计
学周学 分数期
21 6 6 2.4 6 6 6.7 338 448 778 2.5 2.5 13
1 29.5 34.5
场所
校内外 校内外 校内外 校内外 校内外 校内外 校内外 校内外
符号: ◎ 入学教育
☆ 军事训练
∧ 课程设计(论文) & 课程实习
# 公益劳动 ~ 技能训练(水上训练)
○ 毕业实习
+ 毕业设计(论文) △ 毕业教育
◇ 毕业创作
□ 理论教学 ∞ 金工实习 $ 机动时间
∶考 试 ※ 生产实习 =假 期
附表二、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周项 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