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

合集下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国际法律和政策1.《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之一。

它于1992年签署,在全球196个国家得到批准和实施。

该公约的目标是保护、维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可持续利用和公正分享生物资源的好处。

为实现这些目标,公约制定了以下政策:(1)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

(2)积极开展研究和监测,加强信息共享。

(3)采取措施减少生物多样性威胁。

(4)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2.《拉姆萨尔公约》(Ramsar Convention)《拉姆萨尔公约》于1971年签署,迄今已有170个缔约方。

该公约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

公约的主要政策包括:(1)保护国内湿地和相关生物多样性。

(2)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湿地研究和监控,并共享相关信息。

(4)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3.《华盛顿公约》(CITES)《华盛顿公约》是一项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协议,于1973年签署,目前全球共有183个缔约方。

该公约规定了国际贸易野生动植物的标准,禁止或限制贸易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产品。

公约的主要政策包括:(1)监控国际贸易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和出口,防止非法贸易。

(2)制定贸易规则,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3)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有效打击非法交易。

二、国家法律和政策1.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和政策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中最重要的法律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律于2016年1月1日实施,规定野生动物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屏障,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的协议

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的协议

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的协议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为保护全球海洋生物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国际协议。

该公约于1992年通过,并在1994年生效。

其目的是通过采取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确保人类和未来世代的福祉。

该公约包含了一系列原则和目标,旨在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

以下是该公约的主要内容:一、定义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地球上一定区域内的各种形式的生命的总和,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统及其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该定义清晰地界定了公约所保护的范围。

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公约重视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以确保其长期的生态功能。

各缔约方应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因素。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限制有害活动和污染物的释放,并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

三、保护物种多样性公约强调保护、恢复和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各缔约方应采取措施,确保海洋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物种保护区、限制非法捕捞和采集、控制物种外来入侵,并加强物种监测和保护措施的执行。

四、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因素为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公约要求各缔约方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并加强能力建设和合作机制。

同时,公约鼓励缔约方采取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综合考虑的综合性保护措施,以确保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五、促进国际合作公约鼓励各缔约方加强国际合作,包括信息共享、技术转让和实施合作项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他相关组织和机构也被视为实施该公约的重要伙伴。

为促进公约的有效实施,缔约方将定期举行缔约方大会,审议并采纳相关决议。

结语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为全球海洋生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框架。

通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该公约为维护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全球性的国际环境协议,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丰富的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公约的制定背景和目标,以及公约的重要性和实施情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物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基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生态价值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保持了生态平衡和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

经济价值体现在许多产业如农业、渔业和旅游业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支持和提供的生态服务。

文化价值则是指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文化认同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威胁,国际社会开始致力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为此,生物多样性公约在1992年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3年生效。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最重要的全球性环境公约之一,目前已有约195个国家和欧盟成员国加入。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公平和合理分享生物资源的利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信息交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以及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公约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和机制来实施。

其中包括缔约方大会、履约机构、专门工作组和生物多样性基金等。

各缔约方需制定和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进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它为各国之间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机会,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公约还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共享,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生物多样性公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其中包括国际间合作不足、资金缺乏、分歧和协商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增加资源投入,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是联合国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国际公约。

公约的产生背景是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巨大影响,并意识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然而,长时间以来,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森林的砍伐、草原的过度放牧、湿地的填埋以及湖泊和河流的污染等行为,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和生境的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危机。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992年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公约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并合理利用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约通过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和公平分享利益,来实现其目标。

首先,保护生物多样性是CBD的核心任务。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及恢复受威胁的物种和生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公约鼓励开展物种保护、建立保护区、禁止非法贸易、防止入侵物种等行动。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负责,更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和福祉的关注。

其次,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是CBD的重要内容。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采取措施确保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不损害生物多样性。

这也涉及到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的调整。

公约呼吁减少污染以及减少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破坏性方式,鼓励采取可持续的农业、渔业和林业等经济活动。

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不仅使人类能够从自然中获益,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

最后,公平分享利益是CBD的重要原则。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使用和提供生物资源时,考虑到源国、知识、创新和技术的公正分享。

这是为了避免生物资源和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用导致源国和原住民的剥削,并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能够获得公正的受益。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国际社会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法律框架。

它旨在遏制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减少,保护地球上珍贵的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石,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履行公约所承诺的责任。

背景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食物供应、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目的与原则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价值,倡导尊重生物多样性、公平分配利益、谨慎利用生物资源以及合作共享权益的原则。

公约还强调了传统知识和实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尊重和保护当地社区和居民的传统知识。

执行机制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设立缔约方大会、设立常设秘书处、制定行动计划和战略计划等方式,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各项措施。

各缔约方应积极履行公约义务,通过合作共享信息、技术和资源,共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向前发展。

实施进展与挑战生物多样性公约自1992年生效以来,各缔约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生物多样性的流失速度依然较快,各国在履行公约义务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知识和实践的保护仍面临挑战,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亟需加强。

结论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法律基础,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履行公约所承诺的责任,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对人类责任的承担,也是对未来世代的尊重和保护。

我们应该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在人类和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物多样性公约23年

生物多样性公约23年

生物多样性公约23年概述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是联合国环境署主导下制定的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6月5日通过,并于2014年庆祝了成立的二十三周年。

CBD旨在保护和维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CBD回应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担忧,提出了确保全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管理。

历程1992年-2002年CBD于1992年通过时,共有168个国家签署。

在1993年生效后,更多国家陆续加入该公约。

截至2021年6月,共有196个国家签署CBD。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CBD一直在推动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CBD开展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中,确定了公约的实施细节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在COP2中,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工作组。

随着CBD的积极推动,许多国家也开始采取行动促进生物多样性。

例如,厄瓜多尔实施了亚马逊雨林的保护计划,该计划旨在实现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地区的生物资源。

加拿大政府也开始实施了林地野生生物计划,致力于保护和管理加拿大的森林资源。

2002年-2010年在COP7的会议上,CBD通过了一个多年的保护计划,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在2005年世界峰会上,国际社会也接受了这个计划,认为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之一。

2008年,CBD发布了《全球战略计划》(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该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全球社会采取必要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年,CBD的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OP10)在日本召开。

会议重点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等问题,会议还通过了名为“东京目标”的计划,旨在在十年内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至今2010年,联合国宣布将2011-2020年定为“生物多样性十年”,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采取行动。

生物多样性公约全文

生物多样性公约全文

《生物多樣性公約》全文第1條目標本公約的目標是按照本公約有關條款從事保護生物多樣性、持久使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實現手段包括遺傳資源的適當取得及有關技術的適當轉讓,但需顧及對這些資源和技術的一切權利,以及提供適當資金。

第2條用語第3條原則依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原則,各國具有按照其環境政策開發其資源的主權權利,同時亦負有責任,確保在它管轄或控制範圍內的活動,不致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國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地區的環境造成損害。

第4條管轄範圍以不妨礙其他國家權利為限,除非本公約另有明文規定,本公約規定應按下列情形對每一締約國適用:1.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位於該國營轄範圍的地區內;2.在該國管轄或控制下開展的過程和活動,不論其影響發生在何處,此種過程和活動可位於該國管轄區內也可在國家管轄區外。

第5條合作∙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直接與其他締約國或酌情通過有關國際組織為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地區並就共同關心的其他事項進行合作。

第6條保護和持久使用方面的一般措施∙每一締約國應按照其特殊情況和能力:1.為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制定國家戰略、計劃或方案,或為此目的變通其現有戰略、計劃或方案;這些戰略、計劃或方案除其他外應體現本公約內載明與該締約國有關的措施;2.盡可能並酌情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訂入有關的部門或跨部門計劃、方案和政策內。

第7條查明與監測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特別是為了第8條至第10條的目的:1.查明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要顧及附件一所載指示性種類清單;2.通過抽樣調查和其他技術,監測依照以上1項查明的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要特別注意那些需要採取緊急保護措施以及那些具有最大持久使用潛力的組成部分;3.查明對保護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樣性產生或可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過程和活動種類,並通過抽樣調查和其他技術,監測其影響;4.以各種方式維持並整理依照以上1、2和3項從事查明和監測活動所獲得的數據;第8條就地保護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1.建立保護區系統或需要採取特殊措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2.於必要時,制定準則據以選定、建立和管理保護區或需要採取特殊措施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3.管制或管理保護區內外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生物資源,以確保這些資源得到保護和持久使用;4.促進保護生態系統、自然生境和維護自然環境中有生存力的物種群體;5.在保護區域的鄰接地區促進無害環境的持久發展以謀增進這些地區的保護;6.除其他外,通過制定和實施各項計劃或其他管理戰略,重建和恢復已退化的生態系統,促進受威脅物種的復原;7.制定或採取辦法以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術改變的活生物體在使用和釋放時可能產生的危險,即可能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也要考慮到對人類健康的危險;8.防止引進、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脅到生態系統、生境或物種的外來物種;9.設法提供現時的使用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及其組成部分的持久使用彼此相輔相成所需的條件;10.依照國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維持土著和地方社區體現傳統生活方式而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久使用相關的知識、創新和做法並促進其廣泛應用,由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的擁有者認可和參與其事並鼓勵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而獲得的惠益;11.制定或維持必要立法和/或其他規範性規章,以保護受威脅物種和群體;12.在依照第7條確定某些過程或活動類別已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時,對有關過程和活動類別進行管制或管理;13.進行合作,就以上1至12項所概括的就地保護措施特別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財務和其他支助。

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地球生命多样性的国际承诺

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地球生命多样性的国际承诺

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地球生命多样性的国际承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国际社会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通过全球合作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背景、目标以及国际社会的努力,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公约,即《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是在1992年的里约地球峰会上通过的一项国际法律文件。

该公约的通过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的警示,旨在减缓和逆转这种趋势。

公约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分别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和公众意识、参与和受惠的公平分配。

它被广泛认可为全球最重要的环境保护协定之一。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分享。

具体而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包括:1. 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和管理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栖息地,防止物种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

2. 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鼓励利用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方式,确保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和促进传统知识和实践的保留和传承。

3. 公平分享:促进公平分享物种资源的权益,特别是对开发中国家的支持,确保他们在利用生物资源和进行研究时获得合理和公正的利益。

三、国际社会的努力自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以来,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保护和维护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 建立自然保护区:各国根据公约的要求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用于保护和维护关键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这些保护区不仅提供了栖息地,还为繁衍和保护物种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2. 倡导可持续利用:国际社会呼吁采取可持续利用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通过更加谨慎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可以降低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并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D
生物多样性公约
Na.98-2050 040298 040298
为节省开支,本文件印发数量有限。

请各位代表开会时自带文件,勿再另行索取文件副本。

Distr. GENERAL
UNEP/CBD/BSWG/4/INF.3*
2 February 1998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生物安全问题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 第四次会议
1998年2月5-13日,蒙特利尔
序 言
备选案文1:
本议定书各缔约方,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以下简称为《公约》,2
忆及《公约》第19条第3和第4款,以及第8(g)条和第17条,3
还忆及《公约》缔约方大会第II/5号决定要求订立一项生物安全议定书,其中重点特别放在产生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可能对持久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问题上,并具体拟订适当的提前执行同意程序,以供审议,
认识到如能在开发和使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同时采取旨在确保环境和人类健
* 本文件系根据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会议事务处所收到的文件翻印,未经正式编辑。

2
由于有《公约》第32.1条的规定,美国关于删除这一传统提法的提议未予反映出来。

3
可部分地或全部引用《公约》的相关部分的案文。

这里所列案文的目的在于将下列备选案文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
即备选案文1:第2、5、13和14段;备选案文2:第1-3段;备选案文3:第1-3段。

UNEP/CBD/BSWG/4/INF/3
Page 2 康的适当的安全措施,则此种技术可为人类福利带来巨大的惠益,4考虑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能力有限, 难以应付产生于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的已知和潜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兹协议如下:
备选案文2:
本议定书各缔约方,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以下简称为“《公约》”,
忆及《公约》第19条第3和第4款、以及第8(g)条和第17条,并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又忆及《公约》缔约方大会第II/5号决定要求订立一项生物安全议定书,其中特别将重点放在产生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可能对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问题上,并具体拟订适当的提前知情同意程序,以供审议,
重申《公约》缔约方大会第III/20号决定,特别是它支持采用双轨制办法来推动执行环境署国际生物技术安全技术准则,从而可有助于并补充本议定书的实施,
注意到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可有助于本议定书的实施,5
忆及国际社会支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特别是其中第16章;该章规定“对生物技术实行无害环境的管理”,并进一步寻求通过国际协定确保生物技术在开发、应用、交流和转移诸方面的安全性, 确认议定书在适当处理产生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所涉风险的同时,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其中包括因对用于封闭使用的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规定不必要的行政要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延误,6
4这一部分的措辞取自第II/5号决定的序言部分,旨在尽可能简略地反映出构成备选案文1-3中所列序言段落的主体的乐观和谨慎的案文,并列入美国在文件UNEP/CBD/BSWG/4/3中提议增列的措辞中所表示的担心。

5备选案文2: 第6和第7段。

6备选案文2: 第11-13段;备选案文3: 第9段。

UNEP/CBD/BSWG/4/INF/3
Page 3 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使用迅速扩展,公众日益关注它可能对人类或动物健康、生物多样性、环境以及社会和经济福利造成的不利影响,7关注特别在环境与产生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知识空缺,8
注意到根据预先防范原则,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确凿性为理由,在产生于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造成风险时推迟采用旨在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此类风险的措施,9
还认识到虽然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已查明特别在环境与产生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知识空缺,同时考虑到人们从事此类生物体的释放的时间还相对较短,所用的品种和特性亦相对较少,在所涉及的环境、特别是原产中心和基因多样性中心所涉环境范围方面仍缺乏经验,10
决心通过适当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避免和尽最大限度减少改性活生物体的转移、处理和使用所涉及的风险;
认识到有必要确定最低限度安全条件以及用于评估和管理由开发、使用、释放和转移改性活生物体及其产品造成的潜在风险的程序,11
认识到应在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中考虑到采用改性活生物体及其产品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同时计及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和关注,
申明如因改性活生物体的处理、转移和使用而造成或导致产生任何损害,则需要予以提供充分的赔偿,
意识到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教育和公众宣传方案、并通过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和管理程序来促进和鼓励广大公众了解改性活生物体的安全使用、处理
7备选案文1: 第3段。

8备选案文3: 第5段。

9备选案文1: 第10段;备选案文2: 第8段;备选案文3: 第7段。

10《公约》缔约方大会第II/5号决定。

11备选案文1: 第4段。

UNEP/CBD/BSWG/4/INF/3
Page 4 和转移问题,12
考虑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能力有限,难以应付产生于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的已知和潜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认识到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的措施来发展和加强改性活生物体的安全处理、转移和使用方面的人力资源和体制能力,同时计及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13兹协议如下:
- - - - - - -
12南非提交的案文,第22条,UNEP/CBD/BSWG/4/3;亦见现有备选案文2,第22条。

13备选案文2,第21条,第1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