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合集下载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在中文中,动植物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物种。

这些词汇通常与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的探讨。

1. 马和熊猫马是中国的国宝,自古以来被视为忠诚和坚韧的象征。

中国有着悠久的马文化,马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相反,熊猫是中国另外一个著名的动物,是中国的国宝和国家象征。

熊猫被视为和平、友好和可爱的象征,因其黑白的外观,熊猫也常被用来表达黑白对比、相互依存的概念。

这两种动物的象征意义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自身品质的理解,也是对于和平、友好等价值观的追求。

2. 鱼在中文中,“鱼”与“余”谐音,因此鱼常被用来象征富余和长寿。

中国人在过年时会必不可少地吃鱼,因为鱼这个词在中文中也与“年年有余”谐音。

中国的餐桌上,鱼是一个吉祥的象征,这个传统认为吃鱼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富裕。

鱼的形状也与人们对于财富和成功的追求相关联,人们常常希望能有鱼一样的自由和灵活性。

3. 荷花和菊花荷花和菊花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种花,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美德和道德标准。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高洁、纯净和圣洁的象征,被誉为“藕玉荷花”。

荷花的花朵盛开在污泥中,但却不会被其所染。

这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于品质和修养的追求。

而菊花则被视为坚强和不屈的象征。

菊花盛开在寒冷的秋天,象征着中国人民意志的坚韧和精神的高尚。

4. 龙和凤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视为中国的国粹。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重要的神兽之一,与权力、尊贵和威严相关联。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龙的神秘传说和故事,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中国的国家精神和气概。

与之相对的是凤凰,凤凰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群中的另一根柱。

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是吉祥、富贵和美好的象征。

凤凰盛开在困境中,象征着勇敢和渐渐的兴盛,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说明了英汉动植物词汇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对比。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

帮助 。 关 键词 : 化层 面 文 英 汉 词 - 联 想 意 义 r 差 异
义 划 分为 七种 . 归 纳 为三 大类 型 : 一类 型 是概 念 意义 可 第 文 化 是 人 类 文 明 进 程 中所 创 造 的 所 有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的 综 合 , 可 以 分 为 表 层 、 中层 和 深 层 三 个 文 化 层
规 则 和 假 设 带 入 异 性 交 往 之 中 ,虽 然 各 自都 想 获 得 良 性
的 交 流 , 是 事 与 愿 违 。 也 提 醒 我 们 在 出 现 异 性 交 际 矛 但 这 盾 时 不应 偏祖 任 何一 方 。
关 系 最 密 切 、 映 最 直 接 的 是 词 汇 ” 2 0 : 3 。 由 此 可 反 (0 2 8 ) 见 。 词 汇层 面研 究 文化 对语 言 表 情达 意的 影 响作 用 , 在 具 有 “ 一斑 而 见全 豹 ” 重 要意 义 。 窥 的 G.e c 在 其 著 作 《 义 学 》 S ma t s 中 , 词 汇 意 L eh 语 ( e ni ) 将 c
1社 会 地 住 与 社 会 偏 见 .
在 历 史 上 , 性 长 期 处 于 低下 、 属 于 男 性 的 地 位 , 女 附 在 语 言使 用 上 必 然 有 所 反 映 。 女 性 为 了 提 升 自己 的社 会 地 位 。 会 尽 量 使 用 文 雅 的 、 貌 的 语 言 , 男 性 留 就 礼 给 有 面 子 : 在 男 女 共 同 参 与 的 谈 话 中 尽 量 兼 顾 到 对 方 的
会 导 致 谈 话 的 不 同 步 和 交 际 意 图 的 误 解 。 这 种 理 论 是 建 立 在 规 则 和 假 设 Gu ez 跨 种 族 交 流 问 题 的 框 架 上 的 。 mp r Bo k r .a n n 为 在 异 性 之 间 交 往 上 也 会 发 生 这 样 的 re 和 rn e 认 情 况 , 们 成 年 以 后 . 各 自在 儿 童 和 少 年 期 学 会 的 交 际 他 把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2003 年 11 月 第 24 卷第 6 期
襄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 iangfan U niversit y
Nov , 2003 V o1 24 N o 6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李儒寿
( 襄樊学院 外语系 ,义和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同一指称概念 的词语会产生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 。从社会文化视角研究英汉词语联想意义 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联想意义的文化制约性和交际价值性,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 英汉词语; 联想意义;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 H31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2854( 2003) 06- 0076- 03 词语 ( 包括词汇和短语) 是语言最基本和最活跃的要素 , 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 各种民族社会文化特 征都能在其找到痕迹。语言具有共性和相对性两方面的特点 , 不同语言中许多词语的概念意义一般说来 是相同的 , 这是语言的共性, 但其大量联想意义却往往因其社会、 文化不同而含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 这 是语言相对性的表现。同一概念意义的词语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不同 , 是不同文化差异性在语言中 的具体反映。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英汉语中蕴涵文化差异的词语的联想意义。 一、 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传统的语义学局限于对语言逻辑意义 ( logical meaning ) 或概念意义 ( conceptual meaning ) 的研究。随 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语言与人的思维, 特别是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语义 的重要意义。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 Geoffery Leech) 的著作 语义 学 ( Sem ant ics) 。 Leech 将语义的研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 , 突出了词义的交际功能, 提出将语 义分成七种类型 : [ 1] 1、 概念意义或理性意义 ( concept ual meaning, 又称为指称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认知意义 cognitive meaning) : 指词语在交际中表达出来的基本意义。 2、 内涵意义或伴随意义( connot at ive meaning) : 指词语概念意义以外的一种附加意义。它常常是人们 的主观看法, 因人而异。 3、 社会意义 ( social m eaning) : 指所传递的关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 4、 情感意义 ( affect ive meaning) : 指所反映的关于说话者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 5、 反映意义 ( ref lect ed meaning ) : 指通过与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 6、 搭配意义 ( collocat ive meaning) : 指适合用于上下文中的意义。如词通过和一些经常同时出现的词 的联想来传递意义, 即词的固定搭配而产生的区别性特征。 7、 主题意义 ( t hemat ic meaning) : 指组织信息的方式( 如语序、 强调等手段 ) 所传递的意义。 概念意义的形成是以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概念为基础 , 用以指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它不和客观 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直接的联系 , 也不因人而异 , 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明确性和有限性; 而内涵意义是一个 词语除了它的纯概念意义之外 , 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内涵意义不单独存在 , 而是附 [ 2] 加在概念意义上。 它受民族文化的强烈制约, 因文化而异, 因人而异, 同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Leech 认为社会意义、 情感意义、 反映意义、 搭配意义与内涵意义一样都具有非限定 , 可变化等特征, 这些 意义与概念意义不同 , 不能用那些孤立的! 不是这个便是那个∀ [ 3] 的方式进行语义分析, 因此 L eech 提出用 [ 4] 联想意义( associat ive meaning) 来概括上述五种意义。 据此, 我们可以看出, 联想意义是 L eech 语义七分 法中 2 # 6 项的统称 , 其涵盖较广, 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联系 , 它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 的经验, 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情感的反映, 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 , 因此也被 称之为社会文化意义 ( social- cultural meaning) 二、 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差异对比 有关英汉文化词语对比分析有许多文章 , 各自分析对比的范围有大有小, 视角不尽相同, 但大都是围

从英汉词汇的联想意义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

从英汉词汇的联想意义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


文 化 语 境 不 同 . 想 意 义 各异 联
由于文化的差异 , 多情况下英汉动物构成 的短 许
人类文化有共性的一面。 也有个性的一面。不同 } 语是不 能对译 的。如 “ss og a os” —壮 a t n s ah r — r e
I 1 料, 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 以 体系。 仰、 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
,M 而文化 , 广义上来说 ,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 语境中产生各 自 J 特有的联想意义 , 引起的情感也往往 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 因文化不 同而各异 。
f 、 狗东西” “ 子” “ 、 狗急跳等 。与此相反 , 民族却视狗 英美 词汇 的联想意义是文化的一部分。 著名语言学 家 嘴里 吐不 出象牙 ”
利奇认为联想意义是一个概括性术语 ,内涵意义 、 I 风 为忠诚的伴侣, 爱狗如爱子, 在下列英语成语、 谚语 格意 义 、 感情意义 、 折射意义 和搭 配意义都可用联想 中, 狗” I “ 都带有褒义: l k o/hl al edg a u ydg e m o c p a 意义这一名称来概括 。联想意义是通过象征 , 比等 类
人意象是凶恶 , 残忍的猛兽 , 多用作贬义 。 跨文化间既 西南部傣族人 以跳孔雀舞来表达 自己美好 的愿望。而 英语 中的 “ecc”则不是强调 它美 丽的一面 , paok 而是 存在共有联想, 也存在特有联想。本文只讨论从文化 J
语境不同、 联想意义各异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学中的文 J 强调它骄傲的一面 , 常被赋予贬义。 因此英语中有 “ 像 I 化对比。 ) 孔雀一样骄傲 ( spod a ecc ) a ru sap aok ”的成语 。
feat/ands。。b. v g 。r i Bk gdn i/ e d v s rg。 l i t t Er 。 e e y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作为动植物词汇文化,英汉之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这些联系和区别也揭示出了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

本文将会对英汉动植物词汇进行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物方面,中文中的“凤凰”是一种神话中的鸟,传说只有皇帝才能拥有。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hoenix”,是一种火鸟,代表着重生和不死,常被用于象征重建和再生。

这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反映出中西方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不同态度。

此外,中文中“狮子”被视为勇气、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是帝王权利的象征。

而在英文中,它也被视为强大和勇敢的象征,但同时也表示优雅和圣洁,是英国的国家象征。

可见,在不同文化中,同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存在巨大的差异。

植物方面,中文中的“菊花”被赋予了清高、坚强等美德,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常被用于赏花、品茗和文化娱乐等方面。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chrysanthemum”,常常和死亡、葬礼联在一起,代表着哀思和悼念。

这或许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颜色、形状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所持有的形象不同造成的。

另外,中文中的“梅花”被视作忠诚、坚韧、纯洁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在英文中,它被称为“plum blossom”,常被用于象征冬季的开端和生命的重生,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此外,动植物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引申联想也往往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鱼”“龙”往往被视作吉祥的生物,常常被用于象征幸福、尊贵和吉祥等意义;而在英文中,“fish”和“dragon”可能没有如此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更多时候是一种自然存在,被用于描述一种不同的生物形态或其特性等方面。

总的来说,英汉动植物词汇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联系和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思维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两种文化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儒雅风格和技巧,拥抱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动植物词汇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既是表达自然界事物特征的必要工具,也是反映人们文化认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本篇文章将针对英汉动植物词汇,从文化联想、意义对比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展现其文化价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文化联想
文化联想指的是在动植物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风俗习惯等,是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

英语中的falcon(隼),它寓意着速度和尊贵。

在英国历史上,隼是贵族的狩猎工具,被称为“王室的鸟”。

同时,隼也是欧洲足球杯的吉祥物,象征着速度、力量和胜利。

而在汉语中,苹果代表爱情和和平。

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例如,苹果跟苗条谐音,送苹果就代表着希望对方身体健康;苹果分别有红色和绿色之分,而红色常常象征爱情和热情,所以很多人会选择送红苹果表达感情。

2.意义对比
意义对比指的是英文和中文动植物词汇在意义方面的异同。

英文的peacock(孔雀)和中文的孔雀在意义上可以说差异极大。

在西方,孔雀象征高贵华丽,神秘而美丽。

它美丽的羽毛被视为珍宝,在装饰和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英国,孔雀也是皇室的象征之一。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孔雀寓意着和平和吉祥。

《诗经》中就有“振振鸡鸣,有勿斯受之;振振鸡鸣,有勿斯举之,首如飞蓬,蒿其髻矣”这样的古诗在描述了孔雀显赫的美貌后,表达出了君子要识得不合适的东西,但是别受其所迫,认真分辨。

所以在东方文化中,孔雀对人类的关系是和睦、平和的,孔雀主要象征的是为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的好兆头。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词汇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文化意义,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动植物的不同观点、习俗和价值观。

下面就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动物在中英文中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动物往往象征着吉祥、幸福和长寿等美好的寓意。

中国人常用“龙”来表示皇帝的象征,也代表着权力、荣耀和尊贵。

而在英国文化中,“狮子”常常被用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因为狮子在英国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鹰”在英语中常用来表示自由、力量和高傲,而在中国文化中,鹰则象征着尊贵、高尚和英勇。

植物词汇在中英文中的文化意义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被认为是坚贞不屈和高洁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忠诚和坚韧。

而在英国文化中,“玫瑰”则有着浪漫和神秘的寓意,常常被用作表达爱情和美丽。

英国的“四叶草”也被视为幸运的象征,因为据说能找到四叶草的人将具有好运气。

动植物词汇还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自然的不同态度。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把自然界的东西看作可以利用和尊重的对象,中国人常把动物和植物作为药材使用,追求的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在英国文化中,人们更多地将动物和植物视为自然界的伙伴,并且常常将他们作为宠物和伴侣,注重与动物和植物的亲密互动。

动物和植物词汇还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环境保护的不同重视程度。

在中国文化中,很多动植物词汇都寄托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关注,因此也体现了深厚的环保意识。

相比之下,在英国文化中,动植物词汇虽然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义,但整体上更强调对自然的享受和欣赏。

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存在一定的对比。

通过分析动物和植物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中英两种文化的观点、习俗和价值观,这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可以启发人们在文化交流中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动植物词汇的文化寓意,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传承。

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

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

论英汉动物词之联想意义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动物词汇,这些词汇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动物或者表示一种事物,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

本文将从英汉动物词的形象联想、文化内涵以及象征意义三个方面,探讨英汉动物词之间的联想意义。

一、动物形象联想1.猫猫在中国文化中一直都是吉祥的象征,在英国文化中则被视为独立自主、自由自在的宠物。

因此,中英两种文化对猫的形象联想也截然不同。

中文中的“猫眼珠”代表着聪明、灵活的特性,而英文中的“a cat's eyes”则表示目光锐利。

2.鹦鹉在英语中,“鹦鹉学舌”成语表示的是模仿别人说话,而“鹦鹉”这个词本身也意味着重复的东西,不断的重复毫无意义。

而在中文中,“鹦鹉螺”代表着美好的形跟,而“鹦鹉文”则表示用复杂华丽的手法写作。

3.大象大象在英国文化中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被称为“动物之王”,象征着力量、智慧、忠诚和长寿,是英国王室纹章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而在中文中,象征形象则侧重于其庞大的身躯和高贵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兽之一。

二、文化内涵1.龙中国文化中的龙是文化符号和精神产物,代表着权力、至高无上的地位、神秘和神圣。

在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词汇和成语和龙有关,如“龙飞凤舞”、“龙狮表演”等。

而在英国文化中,龙则被视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代表着狡猾和邪恶。

2.鹰鹰在英国文化中是快速、机智和力量的象征,因此,英国王室的纹章中也有鹰的形象。

而在中国文化中,鹰则被特别赋予了意义,是一种勇敢、坚韧和冷静的动物,被用来象征中国传统精神中的“英雄本色”。

3.熊猫熊猫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国宝级动物,被赋予了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在中英两国的文化中,熊猫都代表着和平、友好和温暖,是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

在英语中,“panda diplomacy”一词就证明了这种象征意义,它意味着中国通过赠送熊猫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象征意义1.蝴蝶蝴蝶在中英两种文化中都代表着新生、变化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 年 11 月 第 24 卷第 6 期
襄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 iangfan U niversit y
Nov , 2003 V o1 24 N o 6
从社会文化角度透视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
李儒寿
( 襄樊学院 外语系 , 湖北 襄樊 441053)
摘要: 词语语义可分为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同一指称概念 的词语会产生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 。从社会文化视角研究英汉词语联想意义 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联想意义的文化制约性和交际价值性, 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 英汉词语; 联想意义;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 H31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2854( 2003) 06- 0076- 03 词语 ( 包括词汇和短语) 是语言最基本和最活跃的要素 , 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 各种民族社会文化特 征都能在其找到痕迹。语言具有共性和相对性两方面的特点 , 不同语言中许多词语的概念意义一般说来 是相同的 , 这是语言的共性, 但其大量联想意义却往往因其社会、 文化不同而含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 这 是语言相对性的表现。同一概念意义的词语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不同 , 是不同文化差异性在语言中 的具体反映。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英汉语中蕴涵文化差异的词语的联想意义。 一、 联想意义( Associative Meaning) 传统的语义学局限于对语言逻辑意义 ( logical meaning ) 或概念意义 ( conceptual meaning ) 的研究。随 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语言与人的思维, 特别是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语义 的重要意义。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 ( Geoffery Leech) 的著作 语义 学 ( Sem ant ics) 。 Leech 将语义的研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 , 突出了词义的交际功能, 提出将语 义分成七种类型 : [ 1] 1、 概念意义或理性意义 ( concept ual meaning, 又称为指称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认知意义 cognitive meaning) : 指词语在交际中表达出来的基本意义。 2、 内涵意义或伴随意义( connot at ive meaning) : 指词语概念意义以外的一种附加意义。它常常是人们 的主观看法, 因人而异。 3、 社会意义 ( social m eaning) : 指所传递的关于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 4、 情感意义 ( affect ive meaning) : 指所反映的关于说话者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 5、 反映意义 ( ref lect ed meaning ) : 指通过与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 6、 搭配意义 ( collocat ive meaning) : 指适合用于上下文中的意义。如词通过和一些经常同时出现的词 的联想来传递意义, 即词的固定搭配而产生的区别性特征。 7、 主题意义 ( t hemat ic meaning) : 指组织信息的方式( 如语序、 强调等手段 ) 所传递的意义。 概念意义的形成是以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概念为基础 , 用以指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它不和客观 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直接的联系 , 也不因人而异 , 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明确性和有限性; 而内涵意义是一个 词语除了它的纯概念意义之外 , 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内涵意义不单独存在 , 而是附 [ 2] 加在概念意义上。 它受民族文化的强烈制约, 因文化而异, 因人而异, 同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Leech 认为社会意义、 情感意义、 反映意义、 搭配意义与内涵意义一样都具有非限定 , 可变化等特征, 这些 意义与概念意义不同 , 不能用那些孤立的! 不是这个便是那个∀ [ 3] 的方式进行语义分析, 因此 L eech 提出用 [ 4] 联想意义( associat ive meaning) 来概括上述五种意义。 据此, 我们可以看出, 联想意义是 L eech 语义七分 法中 2 # 6 项的统称 , 其涵盖较广, 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联系 , 它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 的经验, 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情感的反映, 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 , 因此也被 称之为社会文化意义 ( social- cultural meaning) 二、 英汉词语的联想意义差异对比 有关英汉文化词语对比分析有许多文章 , 各自分析对比的范围有大有小, 视角不尽相同, 但大都是围
收稿日期 : 2003- 11- 02 作者简介 : 李儒寿 ( 1955- ) , 男 , 湖北鄂州人 , 襄樊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 跨文化交际、 语言学。
76
第 24 卷第 6 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6 期
绕文化词( cultural w ords) 和文化含义词 ( cult urally loaded words/ phrases) 进行的。对于文化含义词一般分 为三大类 , 即 A. 切分和归类不同的文化含义词 #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 phrases) due to diff erent classifi cat ion; B. 联想不同的文化含义词 # cult urally loaded w ords ( phrases) due t o dif ferent associat ion; C. 语用规 [ 5] 范不同的文化含义词 # culturally loaded w ords ( phrases) due to dif ferent cultural norms。 本文侧重于 B 类 词语 , 即所指称的事物相同, 但联想意义不同的词语。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 民俗、 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表达同一概念意义的词语 , 在各自 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 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语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这种不同联想来自于 处于不同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们所赋予的感情色彩。英汉语中词语的联想差异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 1、 概念意义相同 , 联想意义部分相同。 首先应该指出,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特征, 不同文化环境可赋予词语相同的联想意义。这在英汉语 中也是不难发现的, 如! rose∀ 联想到! 爱情∀, ! sleep∀ 象征! 死亡∀ 。英语中有! as sly as a fox ∀, 汉语有! 狡猾 的狐狸∀ 等等。但是这种联想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并不多, 往往只是部分重叠, 部分异同。如 ! rose ∀ ( 玫 瑰) 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 但在其英语成语! under the rose ∀ 中! rose∀ 却是! 秘密∀ 和 ! 沉 默∀的象征。这一习惯源于希腊神话: Cupid 给了沉默之神 H arpocates 一枝玫瑰以防止他泄露 Venus 的不 检点行为。汉语却无此联想。但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来比喻那些容貌美丽、 但却不容易 接近的姑娘。英语中又无此联想。 又如 owl 和猫头鹰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不吉利、 凶兆、 死亡的联想意义。在莎士比亚的 M acbet h 中 , 当 M acbet h 谋杀邓肯后, 他和他的夫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 M acbet h: ! I have done t he deed. Didst t hou not hear a noise?∀ L ady M acbet h: ! I heard t he owl scream and t he crickets cry ∀ 这表示 M acbet h 夫人知道邓肯已 死。在中国文化中, 猫头鹰也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民间有忌讳! 夜猫子进宅 , 无事不来∀ , 指的也是猫头 鹰能够带来恶运 , 这是两种文化对于猫头鹰的共同联想。但在另一方面, 英语中的 owl 又常常是聪明的象 征, 如! as w ise as an ow l ∀ 。在英国民间童谣 Mot her Gooses F airy T ales 中是这样描述猫头鹰的: ! A w ise old ow l lived in an oak . / T he more he saw t he less he spoke. / Why can∃t we all be like t hat wise old bird? ∀ 它的这种联想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的。 2、 概念意义相同 , 联想意义此有彼无 同一事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蕴含不同的联想意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会把各自语言所包含的 文化意义加以充分联想扩展, 造成词语含义涵盖面上不等值。一个普通的词在一种语言中有极其丰富的 联想意义 , 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无联想 , 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这种现象可称之为联想意义非对称。 例如英语! eggplant∀ 和汉语! 茄子∀ 指同一种蔬菜, 但在英语中! eg gplant∀ 却是个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 字眼, 是对! 黑人∀ 的蔑视; 而! 茄子∀ 在汉语中无任何联想意义。又如! daffodil∀ , 汉语里是! 黄水仙∀ , 仅是 一种花卉而已。但在英语中却有! 欢乐∀ 的象征, 用来描写春天及春天所带来的欢愉的心情。莎士比亚在 冬之歌 中说: ! When daff odils begin to peer/ w ith heigh, the dox y over the dale/ Why, t hen comes in the sw eet othe year . ∀ 诗人华兹华斯在 ! I wondered L onely as a Cloud ∀ 中的描写堪称是对这种花的最典型的 描写 , 反映了诗人当时愉快的心情。 ! 竹子∀ 这种植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关系。中国人常用竹来以物喻人 , 表达自己坚定、 正直 的性格。比如李和的 赋得竹箭有筠 : ! 常爱凌寒竹, 坚贞可喻人∀ ; 邵渴的 金古园怀古 : ! 竹死不变节, 花 落有余香∀ 等等。竹子所具有的这种气节高尚的文化内涵 , 使历代文人赏竹、 咏竹和画竹成为一种高雅的 风范, 而竹也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 高风亮节性格的象征。与之相反的是 ! bamboo∀ ( 竹子 ) 一词在英语里 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 甚至 bomboo 一词都是从其它语言中借用来的, 因此英美国人对于竹并不象中国 人那样熟悉, 这决定了 bam boo 一词贫乏的文化内涵。! 醋∀ ( vinegar) 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 在汉文化中由其酸味而以喻指一种不健康的嫉妒心理 , 如! 吃醋∀ 、 ! 醋罐子∀ 等。这种喻义不仅在日常生活 应用广泛, 在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西方人虽也常吃醋 , 但只认为是一种酸味调味品 , 很难把它与嫉妒 [ 6] 联系起来。 3、 概念意义相同 , 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由于受民族文化影响 ,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对同一客观事物可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这种在 不同语言中, 同一词语的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现象 , 称为词语联想意义互异或冲突。以常见的颜色词 为例: 在英语中 , blue( 蓝色 ) 常被人们用来表示! 沮丧∀ 、 ! 消沉∀ 或者! 淫猥∀ 、 ! 下流∀ , 如 in a blue mood( 情绪 低落) , blue films/ videos( 色情影视) ; 但在汉语中蓝色却被用来表示! 肃穆∀ 、 ! 严肃∀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人 们很自然地与! 革命、 喜庆∀ 相联 , 但英语! red∀ 的引申义却表示! 残忍∀ 、 ! 灾难∀ 、 ! 狂热∀ , 如 a red batt le( 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