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有关个人所得税论文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论文

个人所得税论文

个人所得税论文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个人所得收入征收的税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论文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法律、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角度探讨个人所得税的相关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个人所得税是指针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所得收入征收的税款。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起步于1950年代,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当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综合税制为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问题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所得收入。

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范围和标准。

2、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和避税情况。

3、个人所得税征收保障措施的完善情况。

三、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优化和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制度优化和改革是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以更公平、合理、简明、易行的方式收取个人所得税,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构建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机制。

2、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建立不同的优惠政策。

3、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和计算方法。

四、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何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率成为了需要探讨的问题。

五、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分析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偏高,并且针对高收入人群税率更高。

针对个人所得税在国际上的发展和变化,本论文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上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和发展趋势。

2、国际上不同国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和计算方式。

3、针对国际经验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分析:1、某公司员工个人所得税误缴情况的应对措施。

2、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避税问题及其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3、个人所得税票据的开具问题及其管理方式分析。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论文)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论文)

浅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山东财经大学2013级财政税务班,学号姓名:李*2016年5月1日,国家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后,国民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所学财政税务知识,浅谈一下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明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它不仅能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且其地位在不断上升。

目前,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

回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的30年历程,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税制正在不断走向完善。

在1986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至今个税法已经进行了数次修改,在其中,特别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对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成为了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有效的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了通货膨胀,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保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正视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合理, 经济成分逐渐呈现多元趋势,国家公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高收入者人群不断地分散和扩大、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和隐蔽。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浅析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论文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有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不属于主体税种。

占总体GDP的比重也较小,所以对我国经济而言,个人所得税更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个税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不断加强。

据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1.6%,提升至2012年的5.8%。

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

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对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甚微。

按常理,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

据统计,2008 年,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 左右。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直接调节效力的政策工具,应进一步加强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二、原因分析1.从税制本身来看,设计不合理,有失公平。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

这种税制模式把我国个人所得根据收入来源的不同分成了11 个类别的税目,对于不同的收入来源采用的税率、费用的扣除标准等也不相同;对于同一个纳税人,其取得的收入类型不同,则其分别根据收入类型纳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优化改革 学位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优化改革 学位论文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绪论 (3)(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3)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理论 (4)(一)个人所得税的涵义 (4)(二)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4)三、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现状及问题 (6)(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行制度 (6)1.课税模式 (6)2.税率 (6)3.费用扣除标准 (6)4.征收管理 (7)(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问题 (7)四、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比较及经验借鉴 (9)(一)课税模式 (9)1.各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型 (9)2.三种课税模式利弊分析 (9)(二)个人所得税税率与税率结构 (10)1.各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与税率结构 (10)2.各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与税率结构比较 (11)(三)扣除标准 (12)1.各国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12)2.各国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比较 (12)(四)各国征收管理制度 (13)1.美国的征管制度 (13)2.德国的征管制度 (13)3.日本的征管制度 (14)(五)发达国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制度的借鉴经验 (14)五、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15)(一)建立混合(二元)所得税模式 (15)(二)缩小减免范围,以扩大税基 (15)1.扩大税基 (15)2.缩小减免范围 (15)(三)规范费用扣除标准 (16)1.对同一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进行调整 (16)2.调整所得税前费用扣除方式 (16)(四)调整优化税率结构 (16)(五)强化征管,提高征管效率 (17)(六)培养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 (17)六、致谢 (18)七、参考文献 (20)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应税收入的征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地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一直发展和人民消费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水涨船高,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不言而喻。

虽然个人所得税通过几次修改和变革,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系统一直朝向适应我国国情的地方前进,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全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全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近日,在GJ税务总局公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中,明确要求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要自行报税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应该说,这项规定的出台,仅仅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改革过程不断前行中的重要一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展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还将不断深入,直使其既能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力度、缓解分配不均的作用,又能在相关法规内容紧密结合ZG具体国情的同时,逐步完成与国际个人所得税法的接轨。

XX的作出的《****ZY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关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公平公正、RM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GJ长治久安、RM享有殷实安康的生活。

只有坚持科学进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那么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合理地推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呢?我认为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思考: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选择个人所得税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虽开征较晚,却一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进展一并前行。

从1993年开始制定具体税则,到历经十多年后的今天,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

但随着社会经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的高增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与目前总体经济进展状况相较,已明显地暴露出了滞后的一面,这就使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迫在眉睫。

然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直接影响民众利益、是民众最为敏感的改革,从世界范围来看,寻找对个人所得进行合理纳税的有效方法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它不但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变化而变化,而且还应充分地结合本国国情,这就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

借鉴欧美GJ已经改革和实行了两百多年的个人所得税法,结合我国社会经济进展的趋势,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作为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 (1)第二章相关概念分析 (2)2.1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2)2.2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 (2)2.3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3)第三章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5)3.1个人所得税的流失现象严重 (5)3.2税率结构复杂,边际税率过高 (5)第四章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建议 (8)4.1建立合理的征收管理办法,防止税源流失 (8)4.2进行税制改革,建立恰当的税制 (9)4.3规费用扣除标准 (10)4.4减少累进级次,降低边际税率水平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第一章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关于税收的这个话题,最近炒得最热的莫过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案讨论。

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作交流的时候就承诺讨论进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的免征额。

于是国务院便于今年3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但是在递交人大表决时却遭到了否决,其中最具争议的是的关于免征额的确定问题,相当多的民众代表觉得以3000元为免征额太低了,应该定为5000元。

于是,《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二审。

二审之前,全国人大在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民众意见,其民众参与之广,属历史罕见。

中国人大网今年4月25日16时至5月31日24时期间向社会征求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共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网上共有82536人对这条发表意见。

其中赞成以3000元作为起征点的有12313人,占15%;要求修改的39675人,占48%;反对的28985人,占35%;持其他意见的1563人,占2%。

(新闻网,2011-6-16)对于民众呼声最高的关于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的问题并未得到回应。

其中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研讨会上一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生动的图表介绍了本次上调起征点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范文

个人所得税缴纳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水平逐渐提升。

同时,国家也在加强税收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税收的正常运转,实现个税的公平、合理、科学、便捷的征收,个人所得税缴纳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缴纳?我们应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问题现在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下面,本文将探讨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在实践中更好地贯彻税收政策。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自然人按照法定标准计算应纳税额,并在规定的时间限期内缴纳的税款。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自然人。

征收范围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稿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通过税前所得额减去相关扣除后的余额再按照税率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我国个人所得税分为7个档次,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

税前所得额减去起征点后的余额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在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除了税前所得额可以扣除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外,还可以扣除一些具体的项目。

例如:子女教育、留学、医疗、住房等情况,还可以通过继承公益性捐赠、纳税申报等方式进行扣除。

这些扣除项目与税前所得额共同决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应税额。

四、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式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是由个人所在的单位代缴;二是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则是由个人自己按规定缴纳。

缴税日期需要根据个人所得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规定来确定。

五、建议个人所得税的优化针对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个人所得水平逐渐提高,而现有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较低,导致纳税人的负担过重。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以缓解纳税人的经济压力,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收入差距不合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正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贫富差距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投资与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也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税收是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最规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调节收入分配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却仅得到了有限的发挥,未能起到其在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中所应有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如税率结构、征税围、税前扣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使之真正起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税率税制模式公平税收征管改革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reform research in china 【abstract】 : Individual income tax on individuals (natural) won for the taxable income tax levied object a tax, is the social wealth quadratic assignment important means one, is the key problem in tax reform. Because our country started late,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system still is not perfected,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tax increases and expanded object plan impose individual income tax system design, the hysteresis and malpractice gradually revealed. How to reform the existing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that makes it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ccord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s the inevitablerequirement of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s particular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development course, function and goal, to the current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such as tax rate structure, levy limits, issues such as tax deduction in-depth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and perfect recommendation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make real rise to adjust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ncrease the fiscal revenue effect. 【keywords】personal income tax income Tax rate Tax system model fair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reform目录1.个人所得税概述 (1)1.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1.2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 (1)1.3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和目标 (1)1.3.1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1)1.3.2个人所得税的目标 (1)2.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税制模式问题 (2)2.2课税标准问题 (2)2.3税前费用扣除标准 (3)2.4税率问题 (3)2.5起征点问题 (3)2.6征税围问题 (3)2.7征管手段和力度存在问题 (4)2.8公民的纳税意识薄弱 (4)3.改革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政策建议 (4)3.1强化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的舆论导向 (4)3.2建立综合征收和分项征收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4)3.3适当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5)3.4适当降低边际税率,调整级距 (5)3.5拓宽税基,扩大课税围 (5)3.6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6)3.6.1锁定高收入人群,明确个人所得税的管理重点 (6)3.6.2要求扣缴义务人办理全员全额明细申报 (6)3.6.3健全个人所得税的税源监管 (6)3.6.4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对策 (6)结论 (6)参考文献 (8)致 (13)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研究1.个人所得税概述1.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课税对象,并对取得的应税所得的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0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O c.t 2010第12卷第5期Journal o f Shanx iF inance and Taxation Co llege Vo.l 12No. 5税收与企业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及改革路径覃丹(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030009)摘要: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临界值0. 4, 贫富差距现象严重是阻碍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

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佳途径, 就是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让其充分实现劫富济贫的功能,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从体系设置方面和税收征管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合理设置税收体系, 加强监管。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个人所得税; 改革中图分类号: F810. 4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8- 9306( 2010) 05- 0026- 03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和谐社会的发展中, 必然要求有秩序井然、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体系使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

和谐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社会关系, 这不仅要求横向公平, 同样要求纵向的公平, 只有体现公平, 才能称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而效率与公平的博弈与权衡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也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能兼顾二者, 使人们在最大限度追寻公平的基础上谋求高效率, 是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

共同富裕的理论鼓励先富者, 希望先富者帮助后富者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现实是先富的人或地区越来越富, 把后富的越甩越远。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临界值, 贫富差距现象严重是阻碍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

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佳途径, 就是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让其充分实现! 劫富济贫∀的功能,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介绍所得税制是以自然人和法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而根据纳税人存在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将所得税分为两类: 一类为个人所得税, 包括对自然人的综合收入、专业收入等征收的税; 另一类是企业所得税, 包括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资本利得所征收的税。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 为和谐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法律体系组成我国在很长的时间段内没有征收过个人所得税,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的分水岭。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 我国对外经济事项日益丰富, 为了与国际接轨, 同时也为了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 1980年9 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开征个人所得税。

随后, 作为补充,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形成了个税三税鼎立的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原有的三税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于是, 在1993年将三税进行合并, 颁布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法∃, 并与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配套, 1999年、2005年、2007年又先收稿日期: 2010- 10- 13作者简介: 覃丹( 1982- ), 女, 山西交城人,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助教, 研究方向: 公司企业法。

26后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四次修订, 形成了现行的个税体系。

(二)个人所得税的价值考量讨论个人所得税的社会价值, 应该追溯到它的立法原则。

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包括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两方面。

个人所得税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显示了它的社会价值。

个税收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1998年个税收入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3. 4% , 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 2008年个税总收入3 722亿元, 占全国税收总收入54 219. 62 亿元的6. 86%。

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 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则是以所得税为主体, 个人所得税在美国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 。

我国目前个税的规模和比重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 但是个人所得税已不断攀升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 虽然目前我国个人总体收入水平不高, 加上现行个人所得税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个税收入还十分有限, 但它仍然是弹性较大、潜力较大的重要税种, 对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价值除了扩大财政收入, 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社会分配。

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 4的警戒线,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加快, 力度不断加大, 我国收入分配的差别越来越大。

征收个税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富人征高税、穷人不征税来进行财富在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和分配。

在保证人们基本生活费用支出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高收入者缴高税, 中收入者缴低税, 低收入者不缴税, 让个人所得税成为! 劫富济贫∀的!罗宾汉∀。

通过个税的征收拉进社会贫富差距, 缓解社会分配差别,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现行个人所得税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个人所得税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 虽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离我们对它的期许和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 存在很多的税收漏洞, 许多税源在不断地流失。

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 存在!富人偷逃税, 穷人万万税∀的现状。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面临着制度不优、实施不力的窘境, 这主要有个税体系设置、个税征管不力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现行个税体系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个税制度设计比较滞后, 不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总结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 一共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综合税制, 把个人全年的所得按照一定方案进行汇总, 作为计税依据按年征收个税, 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均采用此方式。

第二类是分类税制, 根据所得来源性质的不同, 区分为不同税目, 分别计征, 英国和我国都采用此方式。

第三类是混合税制, 结合前两类的优点, 分类、综合相结合, 日本、韩国采用此方法。

我国所采用的分类税制计征简单、计算简便、征收快捷, 但是不像综合税制能够全面掌握纳税人的实际税负能力。

只能对渠道单一的收入, 比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承担较重的负担, 而收入较高但可以分散成各个税目的纳税人却能合理避税, 没有挖掘他们纳税的潜力。

另外, 扣除项目及税率的确定也不尽合理, 比如工资薪金的扣除额从800 元改为1 600元, 又改为目前的2 000元, 但这只是数额的变化, 并没有全面地考虑纳税人不同的经济情况, 真正体现扣除的公平性。

其次是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问题。

税务机关措施不力、监管不严导致税源大量流失。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相结合, 而实际的情况却是自行申报没人报、代扣代缴没人缴, 国民纳税积极性不高。

尤其是针对高收入人群, 收入高、隐蔽性高, 所以偷逃税款现象严重。

以我国目前的征管水平, 根本监管不到每个人确实的资金流向。

再加上国民自身的纳税意识不强, 一旦有可乘之机必定不会心甘情愿地去缴税。

我国没有网络化的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 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不能进行信息的及时沟通, 同样也就无法进行监督。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方案(一)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体系1. 改变税制模式。

在三种个税税制中, 最普遍采用的是综合税制, 其次是混合税制, 采用分类税制的国家已经很少了。

综合税制能够明确纳税人真正的税负水平, 能体现税负的公平, 但是计征复杂, 准确地确定每年的所得额这个计税依据比较困难, 对我国的征管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是一个考验。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类税制, 把个人的所得按照来源性质的不同分为11个不同的税目, 分别征收。

分类税制计征简单, 但是由于各税目的计征方式不相同, 不易于确定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也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适用于我国的个税模型最优选择应该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

我们可以根据大项来把所得进行重新的分类和整合, 可以整合为三大类, 即投资性所得, 如利息、股息、红利、股票转让所得等; 劳动性所得, 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等; 经营27性所得, 如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出租承包经营所得等。

将这三大类的所有所得相加, 确定一定的税率, 按照相同的计征方法合并征收, 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制选择。

2. 改变费用扣除标准。

在工资薪金税目中, 我国目前的扣除标准是2 000元。

也就是说, 当月工资低于2 000元不需要缴税, 如果高于2 000元, 仅就超过的部分作为计税依据来缴税, 因此费用扣除2 000元实际是免征额。

工资薪金的扣除数实际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生计费, 我们认为用来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生计费是不应该缴税的, 因此应该从当月工资中扣掉。

而随着人们普遍经济水平的提高, 维持当月最基本生活需要的费用越来越高, 扣除数一成不变会使越来越高的生计费也成为个税的计税依据。

但是, 目前生计费的扣除存在问题, 依据当前的消费能力2 000 元其实不够每月的日常支出。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 是直接把扣除数从2 000元调高到3 000元甚至于5 000元吗? 笔者认为, 简单地调高扣除数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仅能起到! 镇痛∀的作用。

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 维持正常开支所需的生计费也不尽相同。

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消费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 在我国实行统一的、定额的扣除额显失公平。

比如同样是月薪5 000元, 在北京工作的王某是一位已婚女士, 每月吃饭、租房、抚养孩子这三项费用就会花去6 000元, 工资不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而在太原工作的李某是一位单身女士, 吃、住都跟着父母,几乎没有什么花销。

对于王某和李某如果不考虑区别, 同样都要扣除2 000 元的生计费来计算每月应缴的个税, 对于王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因此, 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 考虑住房、孩子、老人、教育、医疗等多方因素, 设定各自的比例做好计算模型, 把扣除数从简单的具体数额变为能综合考虑各类情况的计算公式, 全国都使用统一的扣除标准的计算方法。

3. 改变税率设置。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比例税率20% , 另一类是九级和五级的超额累进税率。

在工资薪金所得中所使用的超额累进税率就是九级税率, 根据所得额与2 000元的差额的不断增加, 税率按照档次不断提升, 第九级税率达到了45%。

这样的税率设计并不合理, 在我们常见的计算中, 最多涉及到第五级, 第六级到第九级的税率几乎无人问津。

这样繁琐的税率设置在国际上也是几乎没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