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 《笨拙的螃蟹》教案

合集下载

绘本故事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教案《笨拙的螃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绘本阅读》第四章,详细内容为《笨拙的螃蟹》绘本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虽然有时候显得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成功解救了被困境中的小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的内容,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螃蟹尼尼的心情变化,以及团结协作的意义。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挂图、故事角色头饰。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螃蟹玩具,引导幼儿讨论螃蟹的特点,引出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

2. 讲解:教师戴上有螃蟹角色头饰,生动形象地讲述绘本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尼尼的心情变化,以及朋友们的帮助。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设想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如何帮助尼尼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5. 随堂练习:请幼儿用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笨拙的螃蟹》2. 板书内容:(1)故事角色:尼尼、小鱼、海龟、海星等。

(2)故事情节:尼尼遇到困境,朋友们帮助尼尼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笨拙的螃蟹》,并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复述和绘画作品,评价其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感受故事的魅力。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精品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精品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内容为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

故事讲述了螃蟹尼尼虽然行动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解救了被海草困住的小鱼,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自信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螃蟹尼尼从自卑到自信的心理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投影仪、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螃蟹图片,引发学生对螃蟹的观察和讨论,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初读绘本: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绘本,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3. 精读绘本:a. 让学生关注螃蟹尼尼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分析尼尼的心理变化。

b. 分析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自信道理。

4. 例题讲解:a. 根据绘本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b. 选取绘本中的句子,进行语法和用词讲解。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绘制故事插图。

b. 学生互相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b.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树立自信。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2. 主要内容:螃蟹尼尼的行动、心理变化,友谊、互助和自信的道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绘本内容,绘制一幅故事插图。

b. 写一篇关于《笨拙的螃蟹》的读后感。

2. 答案:a. 插图:学生自由发挥,只要符合故事内容即可。

b. 读后感: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故事中的道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精读绘本中螃蟹尼尼的心理变化。

2. 教学过程中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3. 作业设计中的读后感题目及其答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螃蟹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感到自卑,但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情节。

3.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纸质版或电子版、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螃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笨拙的螃蟹》的兴趣。

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笨拙的螃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与思考(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觉得故事中最有趣的情节,以及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例题,如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动词和形容词。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编写故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笨拙的螃蟹》情节:螃蟹的成长过程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八、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笨拙的螃蟹》的主要情节。

答案:故事讲述了一只螃蟹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感到自卑,但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2. 请学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一下自己觉得故事中最有趣的情节。

绘本故事+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绘本故事阅读与欣赏》第二章,内容为《笨拙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尽管它在很多方面显得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学会关爱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课件、卡片、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只可爱的螃蟹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

2. 故事讲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绘本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6. 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的尼尼螃蟹为什么感到自卑,以及朋友是如何帮助他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笨拙的螃蟹》2. 板书内容:a. 故事主要角色:尼尼螃蟹、小虾、小鱼等。

b. 故事情节概括:尼尼螃蟹感到自卑,朋友帮助他找到价值。

c. 教学重点:友谊、合作、关爱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绘本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b. 画出你心中的尼尼螃蟹和他的朋友。

2. 答案:b. 发挥想象力,画出尼尼螃蟹和他的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绘本,分享阅读心得。

b.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绘本阅读与表达》第三单元“动物的故事”,具体章节为第7节,内容为《笨拙的螃蟹》。

该绘本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虽然有时候动作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绘本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2.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PPT、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笨拙的螃蟹》。

2. 讲解绘本:(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

(2)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笨拙”、“帮助”等,进行讲解和解释。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一道关于故事情节的选择题,引导学生作答。

(2)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插图。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笨拙的螃蟹》2. 内容:(1)故事情节:尼尼的困境、朋友的帮助、完成任务(2)关键词汇:笨拙、帮助、团结协作(3)教学目标:阅读兴趣、关爱他人、表达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插图,并写一段关于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文字描述。

示例答案:插图:尼尼和朋友们一起完成任务的场景。

描述:尼尼虽然动作笨拙,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要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坚持。

二、教学内容1. 绘本《笨拙的螃蟹》的故事内容介绍。

2. 螃蟹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

3.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插图,培养观察力。

4. 设置情景,让幼儿模仿螃蟹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笨拙的螃蟹》若干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看到。

2. 准备螃蟹图片或模型,以便进行观察和模仿。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螃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孩子们介绍绘本《笨拙的螃蟹》的故事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展示螃蟹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孩子们观察螃蟹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3. 讨论:让孩子们谈谈对螃蟹的认识,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特点。

4. 阅读:分组阅读绘本《笨拙的螃蟹》,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情节和螃蟹的行为。

5. 模仿:让孩子们模仿螃蟹的动作,体验螃蟹的生活。

6. 创作:鼓励孩子们用彩笔绘制自己心中的螃蟹,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家长协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螃蟹的知识,与孩子一起完成一幅关于螃蟹的画作。

2. 延伸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螃蟹角色扮演,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记录他们的提问和回答。

2. 评估孩子们在模仿螃蟹动作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收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对螃蟹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孩子们的参与情况,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绘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考虑如何根据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增加更多有趣的环节和互动游戏。

绘本故事+绘本精品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绘本精品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绘本精品教案《笨拙的螃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绘本故事》第四章《海洋奇遇》,详细内容为《笨拙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螃蟹尼尼虽然有时候显得笨拙,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最终成功解救了被困境的小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体会螃蟹尼尼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卡片、录音机学具:绘本《笨拙的螃蟹》、练习册、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用PPT展示故事插图,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学习生词和短语,理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中的难点,教师给出例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英语描述螃蟹尼尼的特点和优点。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勇敢面对困难。

六、板书设计1. 《笨拙的螃蟹》2. 关键词:螃蟹、尼尼、笨拙、朋友、帮助、解救3. 重点短语:be good at、try one's best、help each other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英语写一段话,描述螃蟹尼尼的特点和优点。

答案示例:Crab Nini is not very skilled, but he is brave and helpful. He tried his best to save the little fish and learned to appreciate his own strengths.2. 作业题目: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节,该章节主要围绕动物故事展开,通过讲述一只螃蟹的成长故事,引导幼儿认识螃蟹的特点以及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并运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交流。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并运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交流。

难点:让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螃蟹道具、绘画材料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螃蟹,用夸张的动作和声音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教师讲述《笨拙的螃蟹》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螃蟹的特点。

2. 故事理解(10分钟)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螃蟹的内心世界,让幼儿感受螃蟹的喜悦、失落、羡慕等情绪。

3.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螃蟹、小鱼、海藻等),让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 绘画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故事中的场景或自己喜欢的角色。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学会欣赏他人。

六、板书设计板书《笨拙的螃蟹》板书内容:螃蟹的特点螃蟹的情绪变化学会欣赏他人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笨拙的螃蟹》的故事。

2. 请幼儿观察家人或朋友,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在第二天分享给大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故事的喜爱。

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动手、想象中培养学生对中文绘本阅读的兴趣。

2、认识几个海洋生物(螃蟹、章鱼、水母、海龟),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教学材料:绘本ppt、道具、音频(尼尼自我介绍)、海洋动物卡片、彩笔
学生材料:彩笔、打印材料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步骤:
深蓝色的世界里,老师把大家都变成了小螃蟹。

我们都有自己的大钳子(出示道具“大钳子”)。

我们每只小螃蟹有自己的名字,现在我们请每一位小朋友拿出彩笔,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然后在大钳子上写上你自己的名字。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

“我是螃蟹老师,我叫Dandan。

我最喜欢的好朋友是海龟。


二、导入5min 多媒体导入(音频、图片):
现在我们都认识了,但是今天还有一位新朋友,他也是一只小螃蟹。

下面请听他的自我介绍:
“你们好!看到这么多新朋友……我有点儿紧张。

我是一只小螃蟹,我的名字叫尼尼。

我的好朋友是海龟、水母,还有章鱼。

”(老师播放音频学生听)
你们一边做。

左侧:大钳子可以帮我……
右侧:我不喜欢大钳子,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