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肌炎治疗方法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复发2例

院期 间多次 复 查 C 随病 程 好转 C K, K
正常。弓形 虫抗体 、 疹病毒 抗体 、 风 巨 细胞病毒抗体 、 单纯 疱疹病 毒 I 体 、 抗 单纯疱疹病毒 Ⅱ抗体均 阴性 。诊断 : 儿
童 急 性 良性 肌 炎 。 给 予 阿 昔 洛 韦 、 炎 喜 平 、 糖 等 对症 治 疗 ; 复查 心 肌酶 果 2d后
C 4 / 、 K—MB 3 . / : K 90U L C 0 3 U L 4 d后
肠肌痛 、 双足背屈障碍 , 余均正常 ; 心肌
酶 : K8 3U L C C 0 / 、 K—MB5 . / : 7 4U L 查
体 、 纯疱 疹病 毒 Ⅱ抗 体均 阴性 , 单 2例 患儿第 1次因急性 良性肌 炎住 院时均 未查肺炎支原体抗体 , 因此第 1 次住 院 时病因不 明; 但第 2次入院 2例患儿肺 炎 支 原体 抗 体 IM 均 为 阳性 , 滴 度 在 g 且 1 10以上 ; :6 表明为近期感染 , 且用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 , 症状缓解 , 考虑是
童 急性 良性 肌 炎 的诊 断标 准 ; 阅 国 内 查 文 献 , 多 作 者 均 认 为 此 病 为 良性 过 许 程 , 会 复 发 , 者 亦 未 检 索 到 有 关 此 不 笔 病复发 的文献 ; 但上述 2例第 2次起病 的病 史 、 床 特 点 及 实 验 室 检 测 、 疗 临 治 及疗程均与第 1 次发病相 同, 故仍可诊
急性良性肌炎24例诊疗体会

别、 病史等 。应该注重对检测结果和被检测者综合信息的分析 , 对于 审核异常的检测结果 , 应该撤销并进行二次检测。
规 分 析 一 定 要 严 格 按 照 要 求 进 行 ,对 于 检 测
检查及 保养。尿液分析仪器对环境 的要求很严格 , 必须将其安 装在 干燥 、 通风且洁净 的位置 , 此外 , 还要注意将其远离 热源 。在使 用尿 液分 析仪前都要对其进行细致 的检测 , 只有检测合 格时才能使 用该
2 . 5尿液 被采集者及 与之相关 的护理人员 应注意 的事项 在采集 尿 液标本前 , 被采集者应该尽可能 的对 自己的尿道 口进行清洁 , 在确保 其清 洁的情 况下才能进行采尿 , 这样 做才能使得 尿液检测结果 更准 确, 检测误差更小 。医学研究表 明, 在对男性的前列腺液和精液进行 检测 时 , 其尿蛋 白的检 测结果 通常呈假 阳性 , 在对女性 的尿液检 测 时, 女性的经血会使得检测的红细胞和潜血呈假阳性 。 尿液被采集者 在进行尿液采 集前应该尽量避免剧 烈运 动 , 同时也 不能摄人高 蛋白 事物 , 这 些 因素会 造成尿液 p H值下 降 , 使得尿 液检测结果 呈酸性 , 摄入过多蔬菜 和水 果则会造成尿液 p H值增高 ,使得尿液 检测 结果
液标本 检测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 , 要 对 尿 液 分 析 仪 器 进 行 定 时 的
在尿液标本见擦后应该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细致的审核 , 这 样才 能确保检测结 果更 准确 。 目前 , 我 国尿液检测部 门对尿液检测结 果
审核的过程和方法都 比较单一 , 在临床检测 中, 知识对尿液检测结果 进行单一审核 , 往往会忽略被检测者的综合信息 , 例如被检测者的性
量控制措施 : 对 于刚接收到 的尿液 待检测标 本 , 尿 液检验部 门不应 该立马检测 ,应该对尿液 检测标 本的质量进行 正确的初步 分析 , 在 分析的过程 中要及 时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交流 , 通过专业 知识的交 流和沟通 , 能够有效确保标 本的质量符合检测 的基本要求 , 此外, 还 要 格外注意的是 , 要在采 集标 本前及时告知被 检测者在 留取 尿液检 测 标本 时需要 注意的事项 。检测人员必须尿液标本 的质量进行严格 要求, 对 于初 步分析 质量没有 达标 的尿液标本 , 检测 人员应该 及时 退回, 并进行 尿液标本 的在此采集 , 直 到达标 为止 。
儿童流感并良性肌炎的诊断要点

13 分 组方 法 为 了有效 的观 察 试验 变 数 对 试 验 . 结 果 的影 响 , 究 依 据 试 验 因子 ( 疗 法 ) 为 “ 研 治 分 研
表 2 治 疗 前 后 两 组 牙齿 动摇 度 比 较 ( ±s )
究 组 ” 对 照 组 ” 并 将 由前 述 方 法 及选 择 标 准 所 和“ ,
得 病例 , 以随机方 式 分配 至两 组之 一组 。
2 治疗 方 案
与对 照组 比 较 , < .5 P 00 。
研 究组 由固定 的 中医师根 据 中 医辨证 论 治 与辨
治疗 患者 的菌 斑指 数平 均 为 2 8 . 4分 、 照组 为 对
. 5分 、 研究 组 为 2 9 . 2分 ; 受 治 疗后 4周 的菌 斑 接 病 论治 相结 合 的原则 给予 每位 患者 以清火 补 肾为 主 2 7 . 3分 , 照组 2 1 、 对 .2分 研究 组 为 2 3 .3 的 中药 治疗 ( 胃散 或 玉 女 煎 方剂 , 清 口服 , 2次/ ) 指数 平均 为 2 2 d , . 6分 , 照组 为 对 而对 照组则 不服 中药 。两 组 患者均 给 予 口腔 卫 生指 分 。第 6周测 得菌 斑指 数平 均 为 1 7 . 2分 、 研究 组 为 1 8 . 0分 ; 8周再 测 得 菌 斑 指数 第 导、 牙结 石 清洁及 牙周 基本 治疗 。此 外 , 了能充 分 17 为 .1 对 .3分 、 究组 1 1 。 研 .8分 显 示试 验 因子对 反 应 变 数 的影 响 效 果 , 建 立 并 确 平 均 为 1 3 分 , 照组 1 4 应 定 每组 治疗 前基 准点 的状 态 。在患 者 接受 本 研究 治 4 讨 论 由上 述讨 论 可知 , 随着 治疗 周数 的增加 , 给予 中 疗 前 , 别 记录 受 测 患 者 之性 别 、 周 探 测 深 度 、 分 牙 牙 齿 动摇 度 、 菌斑 指 数 、 龈 指 数 , 为本 试 验 之 反 应 牙 作 变 数进 行观 察 。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豆衣、 茜草 根 、 地 , 生 加减 : 高烧 加 犀 角粉 、 羊角 粉 。水 肿 加 羚 车前子, 泻 、 泽 关节 疼 痛 加 秦 艽 、 血 藤 , 虚 加 生 黄 芪 或 党 鸡 气
艽 、 蛇 、 斑持 久 不退 加 鸡冠 花 、 鸟 红 凌霄 花 。② 毒 热 型 : 用 , 方
双 花 、 翘 、 英 、 地 、 茅 根 、 玳 瑁 、 皮 、 芍 、I 、 连 公 生 白 生 丹 赤 川 连 绿
综合版. 0,1)8 2 7 (6: . 0 9 7 【】刘宪红. 2 以肺炎就诊的多发性肌炎 2例[. J临床荟萃,0 8 35:2 . ] 20 , () 1 2 3 1]李 文 莉 -、 急性 良性 肌 炎 3 临 床分 析 l. 3 /儿 J 5例 J 中国 医师 进 修 杂  ̄2 0 ,0 1 0 73 (13 . 2)7 : []刘 向 辉 .'L 4 4 J 良性 肌炎 九 例 误 诊 f. 床 误 诊 误 治 , 0 ,11 ) 6 J临 ] 2 8 (1: . 0 2 6
强 的松 等 激 素治 疗 ,氢 化 可 的松 3mg( g d ,~ 脉 点 /k ・ )3 5d静 滴, 后改 为 强 的松 1 ~ . m /k ・ )3 5d, 疗 程 7 1 , . 1 g( g d ,~ 总 0 5 ~ 0 d 均 于 3 6d下地 行走 , - 疼痛 消失 , 温 正 常 。 体
21 0 0年 l 第 7卷 第 2 0月 9期
・
医 护论 坛 ・
儿童急性 良性肌炎 临床 疗效 观察
李 伯 良
( 吉林 省 长春 市 吉大 二 院 民康 医院儿 科 , 林 长春 吉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诊断、临床热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本病起病急,冬春季发病高,多发生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其中36例有呼吸道感染,7例有消化道感染。
血清肌酸肌酶(cpk)激增高达数十倍以上。
结论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期的独特的综合征,儿童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结合cpk显著增高可基本诊断本病,其预后良好。
【关键词】良性肌炎;急性;儿童【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42-02儿童急性良性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bacm)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而引起的肌肉炎性改变所致,又称儿童病毒性肌炎、急性短暂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等冬春季发病较高[1]。
由于该病发病突然,极易误诊、漏诊,现对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63例,诊断均符合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标准[2]。
其中男47例,女16例。
年龄4~11岁,平均8岁。
入院前病程1~3d,住院3~10d,平均住院7d。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季22例,夏季6例,秋季6例,冬季29例。
可见该病发病以春冬为主。
前驱症状持续2~5d,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36例,消化道感染7例,无明显症状6例。
患儿既往体健,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大多起病前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不适或腹泻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前驱感染史,均于夜间睡醒或晨起时突然出现肌肉酸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颈髓脊髓炎患者,弛缓性瘫痪见于上肢,而痉挛性瘫痪见于下肢。感觉障碍在相应的颈髓病变节段下。病变若在高颈髓(颈3~4)则为完全性痉挛性四肢瘫并有膈肌瘫痪,可出现呼吸麻痹。并有高热,可导致死亡。
腰骶髓脊髓炎呈现下肢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明显的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以及下肢腱反射消失,其后肌肉萎缩。
鉴别诊断
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二)瘫痪期
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维生素B组
04
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坏死、溶解、胶质细胞增生
受损部位: 脊髓前角的灰质 桥脑、延髓的运动神经核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将脊灰分为顿挫型、脊髓瘫痪型、延髓瘫痪(脑干型)型、脑炎型。
顿挫型 病人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呕吐和腹痛; 但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这一型可与许多其 他感染性疾病难以区分,只有在脊灰流行时才可能疑及本型脊灰。
脑神经障碍,常见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受累。
感觉障碍,四肢麻木或酸痛等异常感觉或呈手套、袜 套样感觉障碍,但一般较运动障碍轻。
病情严重者同时出现呼吸肌麻痹。
脑脊液可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以下几点可作为诊断参考。
按病情轻重来分型以便于治疗
轻型:四肢肌力III级以上,可独立行走。
中型:四肢肌力III级以下,不能行走。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应用,400mg/kg.d,共5天。应尽早用,但价格较昂贵。
1
2
3
治疗
治疗
腱鞘炎的多种治疗方法

腱鞘炎的多种治疗方法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腱疾病,它可以在肩膀、肘部、腕部、膝部和
踝部等关节处引起疼痛,出现麻木、刺痛和瘙痒等症状。
该病常由受伤或
过度疲劳而引起,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腱鞘炎的多种治疗方法如下:
一、药物治疗
1. 类固醇药物,可缓解炎症,抑制肌腱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常见
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替代类药物(steroidal alternatives)和抗免疫药物等。
2.复合药物,抗炎、止痛、抗过敏等作用与复合药物同时进行治疗,
使腱鞘炎得到全面控制,进而加快恢复。
3.抗生素,对于感染性腱鞘炎,可根据病原体进行抗生素治疗。
二、物理治疗
1.热疗,可以用超声、磁共振或热敷技术等手段,将热量通过皮下软
组织传递至肌腱,帮助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2.冷疗,通过冰袋、冰敷等冷敷技术达到减少炎症和痛觉异常的效果。
3.运动治疗,可以采用拉伸、屈伸、按摩和低强度活动等方式,协助
患者进行运动治疗,恢复肌腱功能,改善腱鞘炎症状。
4.水中治疗,通过游泳和水中拉伸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痛觉异常的发生,消除肌腱症状。
三、手术治疗。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局部外用药物。
NSAIDs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减轻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胃肠道和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局部外用药物如消炎止痛膏、贴膏药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镇痛和消炎作用。
其次,物理疗法也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理疗和按摩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炎症;理疗和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恢复功能。
另外,手术治疗适用于一些严重的、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无法缓解的腱鞘炎患者。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腱鞘切开术、腱鞘囊切开术等,通过手术来减轻腱鞘的压力,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最后,日常护理也是治疗腱鞘炎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部,适当休息和放松手部肌肉;正确使用键盘、鼠标等办公设备,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总之,治疗腱鞘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预防腱鞘炎同样重要,避免过度使用手部,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姿势,有助于减少腱鞘炎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治疗腱鞘炎的患者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肌炎治疗方法
一、良性肌炎治疗方法二、良性肌炎如何预防三、良性肌炎的危害良性肌炎治疗方法1、良性肌炎治疗方法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及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
肌痛明显或肌酶显着增高者短期服用强的松1mg/(kg日),2-3天,肌痛消失,行走正常。
抗病毒治疗方案:病毒唑或双黄连为主,辅以维生素B1、B6,维生素C等治疗,若还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加青霉素钠综合治疗治疗。
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
情况较重者给予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等激素治疗。
氢化考的松3mg/(kgd)×(3~5d)静脉点滴,后改为强的松1~1.5mg/(kgd)×(3~5d)],总疗程7~10d左右,均于3~6d下地行走,疼痛消失,体温正常。
2、良性肌炎临床表现
患儿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腹泻,病程3~7天。
患儿于夜间睡醒,晨起突然出现肌肉疼痛,肌痛以小腿肌肉为主,双侧多于单侧,大腿肌肉次之,偶可累及颈部、肩胛部及上肢。
肌痛多为钝痛,常在运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严重者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双小腿肌肉有触痛,但无皮肤感觉异常,外观无红肿。
3、良性肌炎怎么检查
周围血象均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均高,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也有轻度升高,但以血清肌酸磷酸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