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6例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临床分析小儿急性良性肌炎又称短暂性肌炎,多发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儿童,一旦发病家长都非常紧张和担心,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轻家长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和疑虑,并减少不必要的许多检查。

现将我院自2000~2009年收治的20例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4~12岁,平均6.3岁,其中4~7岁16例(80%),>12岁4例(20%)。

前驱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75%),消化道感染4例(20%),无明显感染史1例(5%),几乎均在感染后2~4天发病,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3]: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史,均出现双下肢肌肉疼痛,触痛及步态异常,急性期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升高,无关节病变及神经系统病理征,无皮肤感觉障碍,肌力,肌张力正常。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除1例无明显前驱感染史外,15例均出现各种上感症状,咳嗽,流涕12例,咽喉痛3例,发热6例,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均解黄色水样大便,无脓血。

所有患儿均于发病2~4天临床症状改善后,于夜间或晨起时突然出现双下肢肌痛伴行走困难或跛行。

其中18例(90%)双下肢小腿腓肠肌触痛,1例单侧大腿肌肉触痛,1例双大腿对称性肌肉触痛,表面均无红肿,膝跳反射及肌力,肌张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其他部位肌肉疼痛及触痛。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数正常15例,<4.0×109/L 4例,淋巴细胞异常升高11例,20例急性期抽静脉查心肌酶谱,所有病例肌酸磷酸激酶(C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正常<195U/L),最高的2176U/L,达正常的11倍,最低的230U/L 稍高于正常,肌酸激酶高者其肌痛及触痛相对较重,低者其肌肉疼痛及触痛相对较轻,另外LDH AST CK-MB α-HBDH 亦有下同程度的升高,电解质均正常,心电图除2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外余均正常,症状消失后均复查心肌酶谱,1周内CK均恢复正常,AST LDH α-HBDH 6例仍有轻度异常,0.5个月复查,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与文献[3]报告相似。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分析作者:刘颖,孙晓娜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第10期[摘要] 目的:通过对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全部患者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和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利巴韦林、炎琥宁,大剂量维生素C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肌痛剧烈及肌酶显著增高者加用果糖治疗。

结果:患儿2周内恢复。

出院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及后遗症。

结论: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急性期均有肌痛表现,且大部分患儿肌酸肌酶(CK)显著升高。

[关键词] 儿童;良性肌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 R68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153-02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感染流行性感冒过程中发生的肌炎,儿童急性短暂肌炎、病毒性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

冬春季发病较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咳嗽、咳痰、颈肩及上下肢肌肉钝痛,常在运动后加重。

本文对本院就诊的良性肌炎患儿23例进行治疗,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良性肌炎患儿,患儿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伴有肌肉钝痛、触痛、身体乏力或肌肿胀;无关节病变或神经病理征,感觉无异常,急性期肌酸磷酸激酶(CPK)显著升高。

1.2 临床表现急性良性肌炎起病突然,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秋季发病最高。

前驱症状持续2~3 d,前驱症状改善,突然出现两下肢疼痛和触痛,主要累及两侧下肢肌肉,以小腿肌群如腓肠肌疼痛及压痛为多见,其次为大腿肌。

常于睡眠初醒时突然发生,可致跖屈状态及跛行,腱反射正常,感觉无异常。

1~2岁幼儿表现为哭闹、烦躁、拒站、拒走或易摔倒。

患者平素均体健,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传病史。

23例均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并伴有颈肩及上下肢肌肉钝痛。

肌张力、腱反射均无异常表現,且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均阴性。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 孙 菊 娣 . 童 急 性 良性 肌 炎 2 5 儿 6例 临 床 和 实 验 室 检 查 特 点 『. 西 医 J江 ]
豆衣、 茜草 根 、 地 , 生 加减 : 高烧 加 犀 角粉 、 羊角 粉 。水 肿 加 羚 车前子, 泻 、 泽 关节 疼 痛 加 秦 艽 、 血 藤 , 虚 加 生 黄 芪 或 党 鸡 气
艽 、 蛇 、 斑持 久 不退 加 鸡冠 花 、 鸟 红 凌霄 花 。② 毒 热 型 : 用 , 方
双 花 、 翘 、 英 、 地 、 茅 根 、 玳 瑁 、 皮 、 芍 、I 、 连 公 生 白 生 丹 赤 川 连 绿
综合版. 0,1)8 2 7 (6: . 0 9 7 【】刘宪红. 2 以肺炎就诊的多发性肌炎 2例[. J临床荟萃,0 8 35:2 . ] 20 , () 1 2 3 1]李 文 莉 -、 急性 良性 肌 炎 3 临 床分 析 l. 3 /儿 J 5例 J 中国 医师 进 修 杂  ̄2 0 ,0 1 0 73 (13 . 2)7 : []刘 向 辉 .'L 4 4 J 良性 肌炎 九 例 误 诊 f. 床 误 诊 误 治 , 0 ,11 ) 6 J临 ] 2 8 (1: . 0 2 6
强 的松 等 激 素治 疗 ,氢 化 可 的松 3mg( g d ,~ 脉 点 /k ・ )3 5d静 滴, 后改 为 强 的松 1 ~ . m /k ・ )3 5d, 疗 程 7 1 , . 1 g( g d ,~ 总 0 5 ~ 0 d 均 于 3 6d下地 行走 , - 疼痛 消失 , 温 正 常 。 体
21 0 0年 l 第 7卷 第 2 0月 9期

医 护论 坛 ・
儿童急性 良性肌炎 临床 疗效 观察
李 伯 良
( 吉林 省 长春 市 吉大 二 院 民康 医院儿 科 , 林 长春 吉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

急性良性肌炎6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诊断、临床热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及诊治情况。

结果本病起病急,冬春季发病高,多发生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其中36例有呼吸道感染,7例有消化道感染。

血清肌酸肌酶(cpk)激增高达数十倍以上。

结论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期的独特的综合征,儿童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结合cpk显著增高可基本诊断本病,其预后良好。

【关键词】良性肌炎;急性;儿童【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42-02儿童急性良性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bacm)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而引起的肌肉炎性改变所致,又称儿童病毒性肌炎、急性短暂肌炎、流行性感冒肌炎等冬春季发病较高[1]。

由于该病发病突然,极易误诊、漏诊,现对2001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63例,诊断均符合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标准[2]。

其中男47例,女16例。

年龄4~11岁,平均8岁。

入院前病程1~3d,住院3~10d,平均住院7d。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季22例,夏季6例,秋季6例,冬季29例。

可见该病发病以春冬为主。

前驱症状持续2~5d,43例有病前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36例,消化道感染7例,无明显症状6例。

患儿既往体健,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大多起病前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不适或腹泻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前驱感染史,均于夜间睡醒或晨起时突然出现肌肉酸痛和行走困难或拒绝行走。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40例诊治体会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40例诊治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5 年 5 月至 2009 年 5 月间在本院 儿科就诊的 50 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诊断均符合儿童急性 良性肌炎的标准[1]: ( 1) 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出现肌痛,平 时未出现肌痛症状; ( 2) 肌痛局限于双下肢,尤其以腓肠肌为 甚; ( 3) 排除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免疫性肌炎; ( 4) 肺炎支 原体 IgM 滴度 > 1: 80 或恢复期滴度变化 > 4 倍,可考虑肺炎 支原体肌炎。50 例患儿中,男性 36 例,女性 14 例,年龄 1 ~ 12 岁,其中 1 ~ 4 岁 12 例,5 ~ 8 岁 26 例,9 ~ 12 岁 22 例。四 季均有发病,冬春季发病最高( 41 /50) 。产生前驱症状患儿 38 例,症状维持 2 ~ 3 天,上呼吸道感染 35 例,消化道感染 6 例,其余患儿均无明显前驱症状。 1. 2 治疗及预后 全部病例均予以综合治疗: 卧床休息,减 少活动。行走困难及疼痛明显者以抗病毒治疗为主,静滴利 巴韦林及喜炎平,4 例 EB 病毒阳性者静滴更昔洛韦。合并 病毒感染者予以阿莫西林治疗。病原体不明患者常规进行 普通抗生素预防治疗,超过 3d 仍发热及肌痛,加用阿奇霉素 治疗后发热及肌痛症状次日开始缓解。症状较重且肌痛较 剧烈者予以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第 19 卷第 1 期 2011 年 1 月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Vol. 19 No. 1 Jan,2011
·临床研究·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 40 例诊治体会
罗树荣
(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本院 50 例急性良性肌炎 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结果 42 例患者 1 ~ 3d 内疼痛消失,6 例 3 ~ 7d 内恢复正常,2 例 8d 后恢复正常. 2 例治愈后自行出院,其余 48 例患者随访 6 个月,1 例于 6 个月复发,其余无复发无后遗症。结 论 急性良性肌炎发病前大多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不典型者可无呼吸道症状或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但可 直接表现为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症状,另急性良性肌炎易与吉兰巴雷综合症、多发性肌炎等疾病混淆,在诊断及 治疗时应当注意鉴别。

儿童良性肌炎诊断标准

儿童良性肌炎诊断标准

儿童良性肌炎诊断标准儿童良性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通常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和疲劳。

由于症状多样化,诊断良性肌炎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儿童良性肌炎的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家长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儿童良性肌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肉疼痛、无力和疲劳。

这些症状通常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有些患儿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甚至出现皮疹和发热。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儿和家长的病史,观察症状的持续时间和变化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儿童良性肌炎的诊断还需要依靠一系列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其升高提示肌肉损伤。

此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也有助于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升高并不是特异性的,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儿童良性肌炎的诊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肌肉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肌肉的水肿、炎症和损伤情况,对于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非常有帮助。

此外,核磁共振(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肌肉结构和病变情况。

四、病理学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还需要进行肌肉活检,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通过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医生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儿童良性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

只有在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和进行全面的检查之后,医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儿童良性肌炎,为患儿的健康提供更好的帮助。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3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果
2 1 治疗 结 果 , . 见表 1
儿童急性 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中发生的肌炎 , 又称儿童急性短 暂肌炎、 病毒洼肌炎、 流行 卷冒肌炎等。 是冬春季发生较 多的疾 “临床 。 症状特征有发热 、 、 咳嗽 流涕、 咽痛不适或颈肩上肢及下肢l 多为钝痛现 I 』 慵 象发生。 现就我院近年来收冶的儿童 急性 良性肌炎综述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r般 资 料 . 一
3 讨论 儿童 急性 良性肌 炎最早 于2世纪5年 代在瑞 士儿童 中被发现 。 0 0 儿 童急性 良性肌 炎主要与病 毒感染有关 , 例如 : 奇病毒 、 柯萨 流感病毒 、 副 流感病毒 、B E 病毒等。 发病季节以冬 春季最为 多见, 主要 发生在4 2 ~1岁
总有效率 6 . I 。 疗组 明显优 于 对照 组 , 统 计学处 理 差异 有显著 性 ( <O 0 )结 论 儿童 急性 良性肌 炎 为一 良性 自 性疾 病 , 98% 治 经 P .5 。 限 起病 突然 , 复快 , 用西药治 疗后肌炙恢 复较 快 , 痛现 象迅速 消失 , 恢 采 疼 但是 临床诊 断需 与流感过程 中的骨 痛 . 流行性肌 痛 . 多发性肌 炎等
服 , 日1 。 每 剂 本方适用 于阴虚血热症 。 ) ( 益元清热 祛湿汤取 黄芪 1g金 2 5、
1 2 பைடு நூலகம்疗 方 法 .
以下特 点即可确 定诊断 : 前有病毒感染史 ; 起病 , 出现双 下 发病 急性 突然
肢疼痛或行 走困难, 疼痛以小 腿肌肉为主 ; 病程短, 对症处 理后肌 肉疼 痛 恢 复快 , 不留后遗症 ; 清酶谱尤其是 肌酸激酶 增多 ; 血 无感觉异常 , 病理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0例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0例分析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3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及诊治要点。

方法对30例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支原体感染可能也是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病因。

结论血清肌酸肌酶(CPK)在急性期显著增高。

30例急性良性肌炎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16例,比例较高。

【关键词】急性良性肌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肌酸肌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患儿中男21例,女9例,其中首发27例,复发3例。

<2岁2例,2~6岁17例,7~14岁11例。

发病同时均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支气管炎8例,肺炎19例,同时有腹泻者4例。

1.2 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后3~14天出现双腿疼痛,2例为夜间睡眠中,28例为晨起后。

表现为两侧对称性疼痛,疼痛部位:24例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4例为大腿外侧肌肉。

2例表现为腘窝疼痛。

其中5例表现为拒走和易摔倒,3例不能站立。

典型的步态为身体重心后移,走路时脚在地面上平移,不敢抬离地面,膝关节因疼痛而不敢屈曲。

除双腿疼外无其他肌肉受累,无肌肉痉挛,肌肉肿胀,无尿色改变。

1.3 实验及其他辅助检查心肌酶检查:30例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PK)及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升高,CKP948U/L~5488U/L,其中<1000U/L 2例,1000~2000 U/L 10例,2000~3000 U/L 8例,3000~5000 U/L 4例,>5000 U/L 6例,平均2407U/L(正常值为0~190U/L),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 38~89U/L,平均61U/L(正常值为1~24U/L)。

CKMB/CPK平均为2.5%。

16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

末梢血WBC降低16例(2.42~3.85)×109/L,PLT减少2例(81~96)×1012/L,CRP升高4例11.1~13.9 mg/L(正常值0~8 mg/L),ALT升高8例55~160U/L(正常值0~45 U/L),胸片肺炎18例,肌钙蛋白、肾功、抗O及类风湿因子均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8 ・
中国药物与l 临床 2 0 1 3 年 1 月第 1 3 卷第 1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3 , N o . 1
儿 童急性 良性肌 炎 3 6例 临床 诊 治分 析
损害。
侧或膈肌 附着处剧烈难忍的发作性胸痛 , 深 呼吸或改 变体 位
射无异常 。 实验室检查 的特点为血清 C K显著增高 , 可达正常
状 。四季均有发病 , 其 中, 春季 1 4例 , 夏季 2 例, 秋 季 4例 , 冬 季1 6例 , 冬春季发病较高。 1 . 2 方法 : 回顾分析 3 6例急性 良性肌炎儿童 的临床表现 、 实
验室检查 、 治疗及转归。
霉素治疗 , 考虑支 原体也可能 为本 病病原体 , 因此 诊断本病 者可进一步检查支原体。
涕鼻塞 2 6 例、 咳嗽 2 3 例、 腹痛 5 例、 头痛呕吐 3 例。前驱症
状到肌痛时间为 1 - 3 d的 3 0例 , 4 ~ 7 d的 6例。3 6例均表现 为对称性双下肢疼痛 .多 以夜 间或晨起时突然 出现肌痛 、 活
生较 多的疾病 , 常突然起病 , 肌痛不能行走 , 极易引起家长恐
辅酶。 疼痛明显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治疗 3 ~ 5 d 。 经上述治
疗. 3 6例患 儿 1 ~ 2 d后肌痛均 有 明显缓 解 . 3 - 5 d后 疼痛 消
慌, 且易误诊 、 漏诊 . 故应引起儿科 医师 的重视 。其病原体不
动 时加剧 , 行走 困难 , 有不 同程度 的触痛 , 局部肌 肉无红肿热
病毒直接对细胞代谢 的影响可能是本病 发病机制 。 病毒
感染后患儿肌 肉出现高反应性炎症损害 , 而致 C K异常增高 , 故肌痛缓解后可降至正常。本病根据小腿肌 肉对称性 疼痛伴 步态异常 , 不伴有感觉障碍 , 结合血清 C K的异常增 高 , 诊断
杜媛媛 李淑 华
儿童急性 良性肌炎是儿童在流感过程 中发生 的肌炎 , 又
者. 抗病毒治疗 同时予 以阿奇霉素静 脉滴 注 5 d , 停3 d后再
予 以 口服 序贯疗法 ; 同时给予静 脉滴注大 量维生素 C 、 复合
称儿童急性短暂肌炎 、 病毒性肌炎、 流感肌炎等 。是冬春季发
儿童 急性 良性肌炎 主要 与病毒感染 有关 , 例如 : 柯 萨奇
病毒 、 流感病毒 、 E B病毒等 ,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多见 , 主要发
生在 4 ~ 1 2岁儿童中 , 男孩较女孩 多见 , 这可能与男孩活动量
诊断均符合f l , J L 急性 良性肌炎病例 3 6例 ,其 中男性 2 8例 ,
2 结 果
1 0倍以上 , 随着病情恢复 。 C K迅速下 降 , 并与 临床症状 恢复
2 . 1 临床表 现 : 患儿平 素身体健 康 , 无神经系统家族性遗 传
病史 。起病急 , 病前 3 4例均有呼吸道感染史 , 发热 3 0例 、 流
相平行 _ 2 ] 。在本组有 l 0 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 并予 以阿奇
引起 , 主要 表现为发热 、 头痛 等前驱症状后 出现突发胸部 两
白细胞有 8例降低 , 其余均正 常 ; 红细胞沉 降率 ( E S R) 有1 8 例 轻度升高 ; 3 2例 C反应 蛋 白( C R P ) 升高 ; 抗链 球菌溶血 素 ( 链 O) 、 类风湿因子 、 血 电解质均正常 ; 3例有头痛 、 呕吐者做 腰椎穿刺 、 头颅 c T检查均正 常 : 病 原学检 查 : 2例柯 萨奇 病 毒I g M 阳性 , 2例 E B病毒 I g M 阳性 , 1 0例肺炎 支原 体 I g M 阳性 1 : 8 0 ~ 1 : 6 4 0 , 2 2 例未 找到病原体 。所有 患儿疼痛肢体 摄 X线片检查未见异 常。5例做肌电图示轻度非特异性 肌源性
C K均恢复 正常 , A S T 、 L D H也 随病情 的好转而恢复正常 。血
利综合征相鉴别 。 急性脊髓炎表现为肌力下降 , 感觉 障碍 , 植 物神经功能障碍 , C K不 升高 ;格 林. 巴利综合征表现 为急性 进行性迟 缓性瘫痪 , C K不升高 。肌 痛明显者应 与流行性 肌 痛、 炎症性疾病相鉴别。流行性肌痛 由柯萨奇病毒 、 埃可病毒
不。但有早期发热和不能行走者应与急性脊髓 炎、 格林 . 巴
痛表现 。查体 : 肌 肉触痛 , 肌张力 、 肌力均正常 , 感觉无 障碍 ,
腱反射正常 . 病理反射阴性。
2 . 2 实验室检查 : 3 6例患儿血清肌 酸磷 酸激酶 ( C K) 急性期 均 显著增高 , 2 6例 高于正常 的 1 0倍 以上 , 2 0例天冬 氨酸转 氨 酸酶 ( A S T ) 、 乳酸脱 氢酶 ( L D H) 也增 高 , 症 状 消失期 复查
明. 多 由病毒感染 引起[ 1 ] , 肺炎支原体亦是引起儿童急性 良性
失, 4 ~ 7 d全部治愈 , 复查血清 C K正常。随访均无复发 , 无后
遗症。
3 讨 论
肌炎 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现将我 院 2 0 1 0 年 1 月至 2 0 1 2 年6
月诊治 的小儿急性 良性肌炎 3 6例 ,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 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2年 6月我院儿科诊治 的
女性 8例 ; 年龄 : 3 ~ l 2岁 : 其中 3 4例有前驱上呼 吸道感染症
大, 更易交叉感染有关 。部分病前 2 ~ 5 d有上感前驱症状 , 随 后常 于晨起 时突然 出现下肢肌 肉明显痛 ,以腓肠肌痛为 主 , 其次 大腿 肌 肉、 小腿肌 肉有 触痛 , 因腿痛 而步 态异常 , 拒走 , 严重者行走困难 , 肌力下降不明显 。患儿无感觉异常 , 神经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