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分析与对策思考[谢晓鹏]
公务员报考热思考

根据公务员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 培训课程,提高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竞 争力。
推行公务员轮岗制度
通过轮岗制度,使公务员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内容 和挑战,增加其工作经验和职业广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和创新能力。
提高公务员薪酬待遇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根据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学历、工龄等因素,设立合理的薪酬标准 和等级,使公务员的薪酬水平能够真正体现其价值和贡献。
晋升空间有限
公务员晋升空间相对有限 ,晋升机会少,需要具备 优秀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 力。
03
公务员报考热的解决思路
改善公务员职业发展环境
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
为公务员提供更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设立多样化的晋 升渠道,使公务员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岗 位,避免拥挤在行政职务的晋升道路上。
社会认可度高:公务员职业被视为体 面、稳定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
发展空间大: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大的 发展空间,能够为个人提供良好的晋 升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
02
公务员报考热的利弊
利的方面
实现个人价值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为国家和人 民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稳定的职业
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 定的收入,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稳定。
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通过绩效工资制度,将公务员的工作表现与薪酬挂钩,鼓励公务员 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供福利待遇
除了基本的薪酬外,为公务员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住 房补贴、带薪休假等,增加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观念
加强择业教育
在大学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和其他职业的优劣,树立正确的职 业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

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摘要: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
“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制度公务员招考近几年逐渐升温,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中国第一考”。
据人事部统计,从1994年起,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垂直管理系统连续13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共录用公务员45273人,有116 907万人报名。
据统计,2007年共有89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而向社会公开招考12000余名公务员,通过审核的有60万人,较2006年报名人数加了64%。
公务员考试“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论,对其利弊评价不一。
公务员考试“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怎样看待报考热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冷静思考。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剖析(一)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各个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来看,公务员职业本身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首先,公务员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有较大的权利和责任,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人才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提供宽阔的舞台。
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直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崇高神圣,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而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
其次.公务员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
止因为如此,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国考热的冷思考

国考热的冷思考每年这个时节总有一个热门讨论话题,那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已赶超了很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因而得了个美名“国考”,可见地位之重。
年年考,年年议,如今国考也有了这同等待遇。
不过,高考关注考后,录取率、高分状元,而国考关注的是考前,是报考人数,这就带来了很有意思的现象:高考是7月份,通常热在8、9月间;而国考通常是11月底或12月初,但热的却是报名这几天。
以前上高学听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如今国考却是突破百万,且几乎年年激增,呈井喷之势,反倒是高考参加人数这些年一直在下降。
以数据说明: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
这个数字在2009年为105万,2008年为80万,2007年为60万,退回到2001年,报名人数仅为3.9万。
短短10年间,希望通过“国考”成为公务员的人数,增加了37倍。
为什么那么多国人要参加国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是当前就业形势之严峻,已经发展到十分突出的程度,国考无疑给就业增加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国考大热即因就业太冷,二是“金饭碗”效应,我们见到听到太多关于公务员福利待遇好的事儿,按照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享有享受地区附加津贴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享受福利待遇。
国家还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种种福利待遇,驱使更多的人们踏上国考的路程。
第三点很有意思,人们把国考变成了“摇宝”,买彩票似的“撞大运”,仿佛找工作时候的海投,这过百万人中有多少是志在必得,多少是精心准备,又有多少是带着点儿幻想的呢?反正报名费也就60块,比考研还便宜,哪怕“裸考”也没关系,大不了做做“炮灰”、“打打酱油”,也就是丢了一天时间和60块银子,再有点儿侥幸地想想,“裸考”不也有人成功的么。
还有一点,很具讽刺意味,大家觉得国考相对“公平”。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论文摘要:随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实行,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公务员报考也日渐增温。
另外,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具有双重效应,我们要以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现象。
论文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劳动就业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一、引言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1994年施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以来,公务员制度日趋合理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也日益公开、公平、公正,相应的出现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据资料显示,去年11月2日结束的200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再次掀起热潮,最热门岗位供需比达l:3592l0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仍远远超过一年一度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又成为一座争挤的独木桥。
面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我们应该理性思考。
二、公务员报考热的双重效应(一)正面效应公务员报考如此火爆,无疑有利于政府吸贤纳士,充分的挑选所需人才。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这必将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
(二)负面效应“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已成为一种民情,无论是对于政府和公务员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首先,公务员报考规模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交易费用的上升。
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然随之增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其次,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战。
人才按其能力大小可分为超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每类人才有其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但是当一个社会极其推崇公务员时,超级人才就会选择成为公务员,这必将造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优秀人才大多在社会之中,而不是过度集中于政府机构,这是所有现代发达国家的普通现象。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公务员热是指在招录公务员时,报名人数远远超过岗位的数量,竞争异常激烈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都创下新高。
公务员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公务员岗位稳定性高。
相对于其他职业,公务员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等。
在经济不稳定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务员工作的相对稳定性成为求职者选择公务员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公务员职业地位尊贵。
在中国社会中,公务员职业地位看重,被视为相对安稳、光荣和体面的职业。
很多人选择公务员是因为希望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和面子的满足。
三是公务员职业发展前景好。
公务员职业发展相对有一定的晋升空间,通过考试和晋升可以逐渐提升职位和收入水平。
这种职业发展潜力也吸引了很多求职者。
对于公务员热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分析:要提高公务员考试的筛选门槛。
目前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远远超过实际需求,导致竞争激烈。
可以通过提高考试的难度和录取的严格性,筛选出真正具备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减少不必要的报名和竞争。
要营造多元化的就业环境。
为了减少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可以通过扩大非公务员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
政府可以加大对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其他行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求职者分流到其他领域。
要提升公务员以外职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增加其他职业的吸引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其他行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其他行业。
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求职者更加理性地选择职业。
政府可以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向学生和求职者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优势和发展前景,让他们对公务员职业有一个更全面和理性的认识。
公务员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加以解决。
通过提高考试门槛、营造多元化就业环境、提升其他职业的吸引力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可以缓解公务员热现象,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

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公务员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岗位,它一直是人们争相报考的焦点。
据统计,每年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都在创新高。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务员在政府部门中具有中心的地位,因此其选拔标准和考试流程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公务员考试。
那么,“报考热”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探究其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务员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公务员岗位的稳定性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
由于公务员职业的特性,即破格晋升、评优评先优先晋级等,使得公务员的工作路径非常清晰。
这些“甜头”也就成为人们愿意报考公务员岗位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体制以及民生福利公务员是国家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公务员的职能范围涉及民生福利。
单位的稳定性与福利待遇也是公务员报考的重要因素。
三、时代背景随着大众性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公务员岗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
新时代对于公务员的素质要求也与之前的不同。
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公务员考试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四、就业压力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公务员这样的高稳定度、并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也是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
五、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越来越高。
文化素质高的人们极易从书本,网络等渠道上寻找知识信息。
公务员职业的知识性、综合性、文化性的特点非常贴合文化水平高的人群需求,也增加了公务员招录人数的增长。
六、社会地位认同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与待遇也是一些人愿意选择这条职业发展道路的原因之一。
公务员职业有一定的社会认同感,尤其是在中等收入群体之间。
七、公平竞争环境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有“官”和“民”之分,公务员能够在工作中承担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并且有机会使公民的利益得到保护,这也是这一职业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公务员职业报考热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对公考热现象的看法

对公考热现象的看法嘿,咱来聊聊这公考热的事儿哈!你说这公考,咋就跟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似的,越烧越旺呢?咱就说现在啊,好多年轻人都削尖了脑袋往公考上挤。
那场面,就跟抢宝贝似的!为啥呀?还不是因为大家都觉着公务员这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呗。
就像那大船,在大海上稳稳当当的,不用担心大风大浪给掀翻咯。
你想想,在私企里,那压力多大呀,今天业绩不好,明天可能就饭碗不保了。
可公务员不一样啊,只要你不犯啥大错,那工作就稳稳的。
这多让人安心呀!就好比你有个永远不会塌的小窝,不管外面咋变,你都能在里面舒舒服服的。
而且呀,这公务员说出去也有面子呀!家里人一听你是公务员,那脸上都倍儿有光。
感觉就像你是那闪闪发光的星星,走到哪儿都有人羡慕的眼光。
可是,这公考热也不是没缺点的呀!这么多人都去考,那竞争得多激烈呀!那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你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呀!就跟爬山似的,那得一步一步,累得气喘吁吁的才能往上爬。
再说了,考上了也不一定就万事大吉了呀!工作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各种任务、各种责任也得扛起来呀。
可不是进去就可以享清福咯!那咱对这公考热到底该咋看呢?咱不能盲目跟风呀!得好好想想自己适不适合。
要是你就喜欢安稳,那去考考也无妨。
但要是你心里有更大的梦想,想出去闯荡闯荡,那可别被这公考热给“烤”迷糊了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能看着别人走这条就跟着呀。
咱得清醒点,别因为大家都去考,就觉着自己也得去。
就像那买东西,不能看别人都买你就买呀,得看是不是自己真需要的。
反正啊,这公考热是个现象,咱得理性看待。
别一股脑儿地就往里冲,得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
毕竟,人生这路还长着呢,得找条适合自己的道儿走,你说是不是?。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报考现状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报考场面越来越火爆.目前我国公务员报考人数依然维持增长的态势,平均录取率保持较高,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受到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促使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国考。
公务员考试积极的一面体现在,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并且有利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
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表现在人才就业价值的偏差和创新意识的薄弱,造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由于公务员本身的权利导致其在公共服务过程中把工作的公共性转变为利己性,这样不但扭曲公务员形象,还对整个公务员职业伦理产生不良影响。
二、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分析
(一)公务员考试体现了公平竞争机制的有效实施
(二)目前就业形式严峻
三、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一)行政权力的大小致使公务员职位的冷热不均
(二)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创新产业缺失
(三)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缺乏合理定位,盲目跟风
四、如何应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不断升温
(一)就业观念的转变,学校教育的加强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完善公务员制度,塑造良好的公务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分析与对策思考谢晓鹏(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处江西南昌 330045)摘要:近几年我国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猛增,公务员考试热也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被公认为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把考公务员当作自己最佳的就业选择,这样的社会现状引起了人们对公务员考试动因的不断探讨。
本文就我国公务员考试现状进行阐述,对考试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分析;对策1 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现状公务员考试,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公务员这一职业也是人们争相追逐的一个热门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
据有关统计表明,以国家和中央公务员录取为例,自中央机关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合格的报考人数大幅度增长。
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逐年攀升,2003年仅仅为8.7万,2004年为12万,2005年激增为31万,2006年达36万,2007年则猛增到60万,08、09年分别达80、105万,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再创新高,高达141万,比上一年增加30多万。
从2003年2010年,七年激增16倍,最热录取比高达4691:1,2011年及2012年报考人数与2010年相当,分别约为141万和130万,百万考生拼抢铁饭碗。
在考生队伍中,近几年大学生考生比例逐渐增大,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考生越来越多,公务员成为了很多高学历选择的第一目标职位。
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猛增,公务员考试为何如此之热?为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公务员考试队伍中去?下面就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进行分析。
2 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2.1 职业因素2.1.1 待遇好纵观各个行业职位,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是其他职位无以比拟的,工资收入较其他职位稳定,而且工资无拖欠现象,都是按时发放。
除具有稳定的固定工资收入外,公务员还享有五险一金的待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公务员还享有其他的津贴、补贴,如岗位津贴、住房补贴等。
表现突出的个人同时还享有年终奖等,其他职位的整体待遇基本都不如公务员。
2.1.2 有保障公务员职业的优势在于工作的实惠和稳定,可以不担心被炒鱿鱼,挺到退休为止的铁饭碗[1]。
一但进入公务员队伍中,只要没犯大错,之后的人生已基本无忧,除掉少数自动辞退的,因其他原因离开公务员铁饭碗的很少很少,就是因违法收受贿赂而被查处的也只是极少数一部分公务员。
五险一金为公务员提供了安全保障,退休金、养老金解决公务员的养老问题。
政府为公务员的福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包括住房补贴、医疗等在内的丰厚福利待遇。
2.1.3 地位高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期望,当官一直受人敬仰,其地位在老百姓眼中是高高在上的。
很多人选择考公务员也是为追求这份荣誉的,为了追求这份精神享受。
并且,我国公务员由于长期处于行政垄断地位,所拥有的权力大,掌握着社会公共资源和话语权[2]。
公务员享受很多权力,权力不但能够显示地位高,而且还能借权力寻找受贿的机会。
2.1.4 潜利益的诱惑公务员之所以吸引这么多人的眼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务员背后巨大的潜利益的诱惑。
部分公务员利用自己手头拥有的便利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从中获取大量钱财。
巨大的利益交换驱使大批人才挤进公务员队伍中去。
2.1.5 工作性质公务员职务是一个较其他行业轻松的职务,每天的工作量少、轻松“一张桌子,一杯茶,一份参考看半天”是对公务员的写照。
这种写照使得公务员可以得到其他行业无以比拟的精神享受。
2.2 历史与社会因素2.2.1 历史传统中的官本位思想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熏陶下,“官本位、官尊民卑”思想根深蒂固,“官”在人们心中扎下深深的烙印,这使得人们对官场生活充满着无限的向往。
2.2.2 就业压力方面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也给国内提供了大量创业机遇,为就业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有各个行业已趋成熟饱和,加上现在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造成创业极其困难,国家提供的创业平台越来越少,对创业前期的支持也淡化。
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3]。
近几年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剧增,由2004年的280万增加到2010年的631万,如此庞大的数量改变了过去毕业生包分配的传统,从而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达到两千万,如果按照GDP 8%的增长速度算,国家只能提供13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跟每年新增劳动力相比,每一年全国就有700万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公务员考试因此也成为毕业生寻求就业的一个途径。
2.2.3 网络媒体传播效应随着网络媒体对巨额贪污的大量报道,使得贪官贪污账款数额众所皆知,这些贿赂巨额给了人们极大的诱惑力,贿赂折射出的光环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而人们对贪污的普遍思想是“抱着侥幸心理,毕竟只是极少部分贪官被追查”,这种侥幸心理思想越是触发人们对公务员的向往。
媒体的报道,一方面具有警醒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对公务员的兴趣,即捞钱的想法。
2.2.4 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毕业生在选择企业时,第一看重的大多数是工资待遇,普遍企业对毕业生开出的工资待遇过低,就拿我们动物医学专业来说,企业给我们开的工资基本在1000-2000元之间,其他待遇相对很少。
相比较而言,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都较好,这就造成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
2.2.5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不足,公民的养老、保险等体系还未在全国范围普及。
公务员则不然,公务员拥有一套相对较完善的保障体系,政府为公务员解决了后顾之忧。
2.3 个人因素2.3.1 过于追求稳定,缺乏冒险精神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毕业生更多追求的是工作的稳定,他们不愿去拼搏、不愿打拼,过于贪图享受。
根据吴永麟调查显示,51.8%的选择的理想职位是公务员,他们越来越青睐公务员职务。
2.3.2 盲目跟风报考当今大学生跟风现象十分严重,多数跟风的人缺少理性思考,看到热闹总想也去凑凑。
考生眼里死盯着公务员的铁饭碗不放,以追求利益为价值取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盲目的跟风报考公务员,背后缺少思考,再加上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不管是否有意愿做公务员事务,都尝试着参加公务员考试。
对很多毕业生来说,报考公务员只是为自己的未来多留了一条路而已,考上了,就进入了公务员系统,不用愁着找工作了;没考上,只是浪费了一点财力和物力,再去找工作也不迟。
2.3.3 婚恋观最近,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联合发布《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这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有38.3%的受访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4]。
由此可见,公务员成为了女性心目中第一、男性心目中第二的理想伴侣,这种婚恋观从而促使了更多的人去考公务员。
2.3.4 家庭影响,父母要求在众多考生中,不排除有部分考生自己是不愿考公务员的,而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参加考试的。
部分考生不愿违背父母的意愿而令父母生气,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就只得委屈下自己,不得不尝试报考公务员。
3 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看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公务员考试热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应客观全面地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3.1 积极方面3.1.1 拉动产业链发展近几年来,全国上下数目庞大的“考公族”不惜狠砸血本考取公务员现象催生了一条完整的“公务员”产业链。
从公务员考试教辅图书、考前辅导班,到交通、住宿、餐饮,再到专门的公务员服装、形象包装等一系列产业,可谓一应俱全。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00余万人赶“国考”,考试本身催生的培训产业产值近42亿[5]。
这一庞大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产业发展。
3.1.2 利于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报考公务员,从而使得大量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系统,他们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人文修养,都较以前大大的上升到新的档次,因此公务员系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1.3 政府执政能力提高,服务公众水平提高近几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大幅度增长,大批高学历人才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使得政府整体执政能力大大提高。
在经过笔试、面试等层层严格筛选后,各行各业的精英进入公务员系统,从而也使得公务员服务公众的水平大大的提高。
3.2 消极方面公务员考试热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首先表现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近几年,超过百万考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这在考试安排上给国家带来许多消耗,印刷大量试卷,安排大量监考,阅卷等相关工作人员等多需要消耗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社会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其次是大批高学历人才挤进公务员系统,使得其他行业的高端人才出现相当大的空缺,严重影响其他行业的创造生产力,同时也不利于就业机会的再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国家的创造发展力。
最后,大批高学历人才报考公务员,各专业精英被选入公务员队伍中,大多数公务员的专业技能都用不上,处于零创造状态,并且都是消耗国家大量的财政支出,国家耗费大量资金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大批进入公务员系统,这使得教育的高投入换回来的是低回报。
4 关于如何使公务员考试热合理降温的几点建议本文从职业因素、历史与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三方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进行了分析,下面就此三方面提出关于如何使公务员考试热合理降温提出几点对策。
4.1 就职业因素方面的建议4.1.1 建设真正的高效服务型政府在考生看来,公务员是相当悠闲的职务,轻松,多应酬,一张报纸看半天,这是大多数人对公务员的印象,这给考生带来了不少诱惑。
因此国家应加快步伐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改变现状。
首先,增强服务意识,机关工作人员要有服务百姓的意识,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为民所系,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广泛听取基层人民的意见,大力组织科技人员下基层指导百姓的生产工作,让老百姓真正的体会到公务员的温暖、热情。
其次,规范公务员服务行为,加强制度建设、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最后,要提高服务效能,简化办事的繁琐程序,大力整合资源,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改变公务员悠闲的现状。
4.1.2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公务员的保障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而除公务员以外的其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绝大多数公民还享受不到公务员系统的保障体系。